登陆注册
1688400000020

第20章 进军USA(2)

希夫买下《纽约邮报》后,任命其丈夫乔治·巴克尔担任该报的发行人和总裁。巴克尔向她保证,虽然《纽约邮报》在亏损,但只有再投资几十万美元就能扭亏为盈。后来证明,这是一派胡言。希夫开始每月为她那自任《纽约邮报》主编的丈夫开出10万美元的支票。巴克尔根本就没有想要做报纸的老板,希夫越来越感到失望了。

当希夫决定自己接管报纸时,她的丈夫一气之下回到了“娘家”。不久,希夫与她的一个编辑特德·撒克里结为夫妻。他们一道对报纸进行改造,把它变成一家具有自由的甚至常常是有左翼倾向的通俗小报。在1948年的总统大选中,撒克里支持亨利·华莱士新成立的进步党。此后不久,他与希夫的婚姻结束,但希夫与《纽约邮报》的关系延续了下来。

1939年,罗斯福鼓励她买下《纽约邮报》。1942年,她将该报改成4开小报。《纽约邮报》变成小报后,纽约开始形成3家小报鼎足的局面,尽管这时的《纽约邮报》和《新闻日报》远不是《每日新闻》的对手。

在与最后一任丈夫离婚后,希夫索性全身心地投入了报纸的编辑事务中。她相信完全凭自己也能将这份报纸打理得很好,可以说《纽约邮报》深深地刻印着希夫的个性。然而,尽管希夫为自己的报纸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纽约邮报》的发行量还是不断下滑,甚至一度下滑到30万份,而晨报《时代》和《每日新闻报》赢得了纽约广告业务的大部分。却并不安分。

对纽约报业市场一直虎视眈眈的默多克,很久以来便时刻注意着《纽约邮报》。20世纪70年代初,默多克试图请希夫吃饭,甚至有一次到她的办公室去拜访她。但不巧的是,希夫出差在外,不甘心计划落空的默多克便和她的儿子一块共进午餐。

1974年的一个周末,希夫在长岛汉普顿的家遇见默多克。她一向对有魅力的男人易动感情。默多克告诉她纽约《时代》报是一家糟糕透顶的报纸,《纽约邮报》正是他朝思暮想要购买的那种报纸。

1975年,72岁的希夫很明显正在失去经营报纸的热情。她曾力图聘请新的好主编,但是越来越不了解主编对工资的要求。据说她甚至向《华盛顿邮报》的主编本·布雷德利提出以年薪2万美元聘他为主编。

“但是,希夫,《纽约邮报》的主人变成了多萝西·希夫。这是一个不可等闲视之的厉害角色,”布雷德利回答说,“我的一些记者都不止赚这个数。”这一年,默多克向希夫试探收购《纽约邮报》的可能性,但是被拒绝了。

他并没有灰心,而是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诚意。他邀请希夫到自己家中吃晚餐,还不失时机地指出两人之间的“缘分”——“请听我说,亲爱的希夫女士,我很高兴地告诉您,我发现你我之间有一个绝妙的相同之处。我知道您的生日是在3月11日,巧的是,我自己的生日也在这一天。我是从澳大利亚来见您这位同行的,而且有幸邀请您光临舍下,共进晚餐。来,让我们为上帝的精心安排干上一杯……”尽管希夫不喜欢占星术,但她喜欢巧合。默多克的表现可以说是极其出色的,很快便赢得了希夫的好感。但希夫是个精明的女人,她不会轻而易举地将自己的家族财富拱手相让。

1976年,《纽约时报》的糟糕的状况没有任何改变,跌至48.9万份,每年亏损5000万美元。雪上加霜的是,希夫的律师告诉她,根据新的税法,她的孩子都无财力将报纸继续维持下去。与此同时,由印刷工会举办的又一场罢工即将开始。

强悍不服输的希夫终于感到疲倦了,尽管她知道改革这家报纸需要干些什么,但她觉得她已经没有这个精力去做了。她开始尝试着联系买主,其中一个就是纽约的报业老板豪斯。但让她气愤是,对方不但拒绝了她,还对《纽约邮报》发表了一通观点,说这份报纸早就被一堆工会问题折腾成一个毫无希望的企业了,这是一个烂摊子,没人感兴趣。

正当希夫倍感失落的时候,默多克于1976年夏天再次表明了收购的意向,希夫便顺势向他发出了共进午餐的邀请,两人就具体问题进行了对话。因为双方都有着急切的交易愿望,谈判进行得很顺利。1976年11月19日,他们签署了收购意向书。

希夫声称:“默多克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愿意为独立、进步的新闻自由而献身。我确信他将继续有力地发扬我所十分重视的传统。”默多克则表示:“《纽约邮报》将继续为纽约和纽约人服务,1939年,并坚持它目前的方针和传统。’1976年12月30日,在确定向多萝西·希夫付款的准确数目后,默多克接管了《纽约邮报》。

纽约当然不同于边远的圣安东尼奥,《纽约邮报》也绝非《快报》可比。再加上默多克在澳大利亚和英国的事业蒸蒸日上,他的名气终于得到了美国人的承认。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了《纽约邮报》易手的消息,尤其是在全世界有广泛影响的两家杂志《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把默多克选为封面人物,这可是许多国家的元首都难以企及的。《时代周刊》以美国人惯用的手法设计封面,画了一只“金刚”——好莱坞最著名的恐怖形象,一只庞大无比的猩猩——骑在曼哈顿摩天大楼的屋顶上,而默多克的面孔则被移花接木,还配上一个夸张的标题:“澳国报王惊煞纽约。早年她就断绝了她的家庭与共和党保持的紧密关系,成为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忠实支持者和朋友。”《新闻周刊》则将默多克的相片和一张假想的日报的头版印在一起,以“报业大王攻占纽约”为题,报道了“澳洲大亨的美国故事”。

对于默多克而言,拥有《纽约邮报》就像在悉尼同时拥有《太阳报》和《镜报》,而且纽约比悉尼大好几倍。他准备通过改革《纽约邮报》,使其成为他在美国的指挥所。尽管花费了大约3000万美元,但默多克觉得自己需要这家报纸。

强行收购《纽约》杂志

在默多克的字典里,永远没有满足这两个字。就在收购《纽约邮报》后不久,默多克又发动了新一轮的攻势。1977年初,默多克又买下了《纽约》杂志和《乡村之声》报。

《纽约》杂志的创始人是著名的传媒大亨克雷·费尔克。1925年10月2日,费尔克出生于密苏里州的韦伯斯特格罗夫斯。他的父亲是一位体育新闻编辑,而他的母亲曾担任《圣路易斯邮报》的编辑。可以说,他从出生开始便与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

进入杜克大学之后,克雷·费尔克曾服过三年兵役,1951年回到学校,顺利毕业。在杜克大学期间,他担任了学校校报的编辑。毕业之后,他为《生活》杂志进行了六年的体育新闻报道工作。随后,他曾成为《君子》杂志的编辑之一,但在他的对手哈罗德·海耶斯掌管杂志之后宣布退出。1963年,费尔克先生成为当时《纽约先驱论坛报》周日版的编辑。1968年,该报宣布破产停发,费尔克便与平面设计师米尔顿·格拉瑟一起,将该报的周日版改造成了独立的杂志,这就是《纽约》杂志。

创立《纽约》的目的是为了与当时已经对出版业形成威胁的电视行业进行竞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克雷想出了不少有建设性的点子,其中之一就是建立了一套独特的新闻格式,但在个人生活问题上,即将一篇长的叙述性的文章与一篇短的、带有诙谐调侃意味的文章合并起来,以吸引读者兴趣。

随着20世纪60年代美国新新闻运动的兴起,克雷·费尔克成为该运动的拥护者。费尔克以惊人的直觉准确地捕捉到美国新新闻运动的兴起、中产阶级的崛起、雅皮族的诞生等历史潮流,相应地,《纽约》杂志以时尚而又玩世不恭的态度、成熟的都市风格赢得越来越多的读者。

在费尔克的带领下,新闻报道的详尽文字和抢眼构图相结合,成为后世遵循的典范。

在所有克雷·费尔克参与编辑的杂志中,不管是《纽约》还是其他杂志,都能很明显地感受到克雷独特的风格。他的杂志站在市民的角度上来审视社会形势,用怀疑的眼光来关注政府以及权势。同时,他也不忘将视线投向商业和文化领域。

汤姆·沃夫、吉米·布雷斯林、格洛里娅·斯坦奈姆等一帮大牌作家,让克雷·费尔克的《纽约》在全美范围内享誉盛名。汤姆·沃夫撰文提出的“自我世代”(MeDecade)的概念,也和《纽约》杂志一起成为经典。

而除了这些人,吸引众多读者的还有被克雷自己称作“秘密武器”的服务报道,即为读者发布有关吃、住、行、娱乐的最新消息。

费尔克曾经说过:“所有杂志的共同未来在于服务。”《纽约》杂志便切实践行了这一原则,向读者提供探寻曼哈顿岛上丰富多彩生活的种种建议和秘笈,推出“最佳”排行榜、一周亮点、旅行指南、文化讯息备忘录、周末推荐等等速递时尚的栏目,并保留了深入报道纽约城芸芸众生欢喜艰辛的“文学新闻”,如此包容多姿的《纽约》杂志正是现代城市生活类杂志的原型。

《纽约》杂志关注的正是沃尔夫所提出的“雄心勃勃的城市”,它的风格在于紧凑、密集、疾速地展现都市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必须使信息尽快呈现在读者面前”,正如费尔克所认为的,现代城市的读者们并没有太多阅读时间,“我们必须使读者在只是随手翻阅的时候就能得到一些关于这本杂志的感觉”。

《纽约》独特的风格很快便受到了纽约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人们的青睐,也深深地影响了许多同时期以及后来的杂志编辑。无数的城市主题杂志开始仿效《纽约》。一时间,新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涌现出来。

1974年,《纽约》杂志购并《乡村之声》,这是一家在格林尼治村出版的左翼周刊,专门报道那些该地居民的生活和事业。1976年,费尔克创办了一家新杂志《新西部》,在洛杉矶出版。

1976年10月9日,默多克告诉费尔克他想购买这家公司,费尔克大为震惊。20世纪30年代,她与马克斯·比弗布鲁克有过一段恋情。默多克向费尔克提出以每股5美元的价格购买目前报价为2美元的股票。他还提出把《西部新闻》剥离出来,把它的1/3以3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费尔克。费尔克拒绝了默多克的收购请求,并向《华盛顿邮报》的老板兼发行人凯瑟琳·格雷厄姆寻求帮助。凯瑟琳答应了费尔克的请求。

但最终,费尔克还是没能抵挡住默多克的攻势,在与默多克的收购竞争中败下阵来,遗憾地失去了《纽约》杂志。1977年1月7日凌晨时分,费尔克与默多克达成协议,她的祖父雅各布·希夫是19世纪末曾在纽约建功立业的头号德国犹太银行家。尽管多萝西·希夫拥有巨大的财富,他退出杂志。在当天稍晚些时候的记者见面会上,愁眉苦脸的费尔克说道:“默多克对友谊、出版以及人的看法与我的大相径庭。他在拆散一个家庭,他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那天晚上,《纽约》杂志的下一期就要复印。默多克几乎找不到一个编辑人员。在《纽约邮报》的一些管理人员以及《纽约》杂志董事会的一些董事的帮助下,默多克自己出版这份杂志。杂志的最佳撰稿人和工作人员总共约40位辞职。默多克任用自己的编辑詹姆·布雷迪并开始大幅度削减成本。杂志继续赢利。《纽约》杂志发行量很快就达到42万份,资产不断膨胀,当年就带来4400万美元的广告收益。

在《乡村之声》报社,默多克力图撤换主编玛丽安娜·帕特里奇。当《乡村之声》一些最受尊敬的专栏作家威胁要大闹一场时,默多克让帕特里奇继续留任。但两年后,默多克在合同期满时没有与她续签合同。

在失去《纽约》杂志之后,克雷·费尔克继续主编《绅士报》,然后是《今晚报》(《每日新闻》的晚报),企图挑战《纽约邮报》,但没有成功。后来,他担任《曼哈顿股份有限公司报》的发行人。费尔克把自己描绘成被默多克的步步高升而毁掉的一大串人员中的一员。他认为,默多克的行动有两个目的:“超过他的父亲凯恩,控制世界。”但是,默多克并没有像费尔克所预见的那样摧毁《纽约》杂志或《乡村之声》。晚年的克雷深受喉癌困扰,说话不便,但他坚持担任多家杂志的顾问。

1994年,他受聘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名讲师。随后,伯克利分校建立了克雷·费尔克杂志中心。

2008年7月1日,克雷·费尔克在其曼哈顿家中去世,享年82岁。

“如果没有克雷·费尔克,美国的新闻业将不会像现在这样发达。”现任《纽约》杂志主编亚当·莫斯发表声明称。

被迫出卖《纽约邮报》

《纽约邮报》的收购完成后,默多克便很快搬进了希夫原来所在的办公室。这以后,《纽约邮报》就彻底变样了。默多克曾描述自己接管后的《纽约邮报》,将是一份犹太中产阶级的报纸,它对意大利、爱尔兰籍及所有的其他读者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默多克不是犹太人,也不是爱尔兰人,他不是一个中产阶级,只是一个在英国的舰队街发了横财的澳大利亚人而已。

一向自负并显得有些独断的默多克从不把报纸工作交给别人,他出版的是一张纯粹体现他个人风格的报纸。与悉尼不同,《纽约邮报》用广告来争取利润是非常困难的,纽约的零售商业非常分散,但这个难不倒默多克,他决定用巨大的发行量来弥补这些

同类推荐
  • 巴蜀奇人(巴蜀文化丛书)

    巴蜀奇人(巴蜀文化丛书)

    展现了作者对于稗官野史和民风民俗这类下里巴人式的东西的熟稔。他为我们开辟了另一条道路:历史后花园的隐秘小径。
  •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集明清改朝换代诸矛盾于一身,反复无常:先由明入清,助清夺天下,功高震主;后反清自立,威震华夏。他不断改写历史,最终自取灭亡。《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吴三桂降清》是吴三桂丰富多彩的人生翔实记录,是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说到底,就是一部人生教科书,它给人的警示和启迪,不知要用过多少口头说教!
  •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约翰·D洛克菲勒,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自16岁从商到55岁退休,洛克菲勒创造了美国商业神话,从无到有创建起自己的财富大厦,谱写了平民阶层奋斗崛起之歌,是“美国精神”的耀眼典范。晚年,洛克菲勒开始投身慈善事业,捐款总计5.5亿美元,在世界医疗、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树立了慈善运作管理的典范,开启了慈善新时代。
  •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张爱玲:相见欢,小团圆。萧红:没有温度的女书。林徽因:完美小姐进化论。宋美龄:权力之巅,爱之冠冕。陆小曼:孤意在眉,深情在睫。
  •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这是一本关于大衣哥朱之文的励志传记。朱之文一唱成名天下知,进入“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并成功登上春晚,红遍全国。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关键在于他有一个好的心态,把唱歌当爱好,30年如一日地勤学苦练铸就了他的辉煌。令人敬佩的是,虽然出身贫寒,朱之文从没有放弃对音乐的梦想和追求,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小土屋、田野里、河岸边、建筑工地上都有他练习唱歌的身影。如果没有这种“铁杵磨成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音乐追求,也就没有今天的“大衣哥”。
热门推荐
  • 豪门弃妇伤不起

    豪门弃妇伤不起

    帅气的老公心里另有初恋情人,她的心里也藏着一个初见时的身影。出身豪门的苏琳,仍然脱不离弃妇的命运,带着天生缺陷的女儿,艰难生活。无意中获得的异能,让她重新拥有天赋容颜的同时,也获得了强大的自信。金钱、名利、地位,还有那个男人,统统都被苏琳俘获,正能量女主,强势归来!
  • 端上餐桌的中药

    端上餐桌的中药

    《端上餐桌的中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言,主要介绍食物中药的发展史、如何运用简单方法鉴别食物中药的真伪优劣、现代研究所阐明的食物中药中的营养和活性物质及如何应用和保存食物中药;第二部分根据食物中药的来源和食用部位分为六大类,共介绍78种食物中药。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高超推理的故事

    高超推理的故事

    探案故事是一种通俗文学体裁,主要描写刑事案件的调查和破案过程。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探案故事全集》包括《侦探出动的故事》、《高超推理的故事》、《蛛丝马迹的故事》、《扑朔迷离的故事》、《缉捕追踪的故事》、《原形毕露的故事》、《斗智斗勇的故事》、《智破奇案的故事》、《真相大白的故事》和《插翅难逃的故事》等19册,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疑案、迷案、奇案、悬案、冤案等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探案英雄大智大勇,阅读这些侦破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思维、了解社会、增长知识,还可以学到自我保卫、推理破案的常识,防范日常生活的不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佛教史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紫羽风暴

    紫羽风暴

    紫气东来,蓝羽飘凌.一名来自东方的少年,因缘际会,获得了大天使沙利叶哥哥蓝魔所传承之力.从而踏上不平凡的磨练之路。而与此同时的另一面,天外空间正有另一股邪恶的力量在..........
  • 智商潜能激发(婴幼儿0-1岁)

    智商潜能激发(婴幼儿0-1岁)

    本书介绍了0~1岁婴儿智商和潜能开发的方法,包括:婴儿智能开发、胎教影响胎儿智能、充足的营养培育婴儿智能、婴儿智力潜能开发游戏等。
  • 噬吞乾坤

    噬吞乾坤

    被流星砸中的秦风,穿越到奇异世界,开始了强盗般的修炼……你等级比哥高?你惨了,哥抢的就是你能量。你等级比哥低?你也完了,哥先抢能量后取你小命。即使你不幸死了,哥也要将你零星的能量榨干……噬吞日月光辉,抢尽天地宝灵。抢钩者诛,抢国者诸侯,抢天地者,神皇也。
  • 时间去哪儿了

    时间去哪儿了

    周兮编著的《时间去哪儿了(最实用的时间规划管理书)》讲述了:习近平主席曾说:2014年春节期间,中国有一首歌,叫《时间都去哪儿了》。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每个人都会问自己,时间去哪儿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合理规划时间?你的时间丢了吗?这些问题正是《时间去哪儿了(最实用的时间规划管理书)》要解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