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8400000019

第19章 进军USA(1)

显然,绑匪们认为乘坐这辆车的女人是安娜·默多克,而她的丈夫也肯定能够答应他们的要求。但当这些歹徒发现弄错之后,便杀害了麦卡伊夫人,并毁尸灭迹。法网恢恢,杀人凶手最终还是被抓获归案。

但这件可怕的事情对每一个相关的人都产生很大的影响。默多克尽一切可能来帮助麦卡伊,让他继续当副总裁。尽管麦卡伊后来再婚,但实际上从未从那次痛苦经历中恢复过来。除了麦卡伊一家人以外,受打击最大的可能就是安娜了。她早已不喜欢英格兰了,在伦敦处处都有人排斥她。

默多克本人也早已对舰队街深感厌恶。就在创办《太阳报》几个月后,默多克便体验到了印刷工会的厉害。工会要求默多克放宽以前商定的关于人员数目的严格规定。在当时,他占有股份的电视台也开始盈利。但就在这个时候,报纸是靠增加其机房里连杆印刷机来扩大印数的。如果要增加这些机器的数目或运转时间,就必须重新谈判关于为这些机器配备的人员数目的协议。由于《太阳报》销量猛增,工会仔细地确定它们应该印刷的数目的限度,然后要求签署协议。

当时,舰队街的气氛也对《太阳报》不利。《太阳报》机房里生产率的提高是众所周知的,《太阳报》的工人们因而感受到了来自其他工会的压力。因此,默多克当时的战斗对象不仅是《太阳报》的机房工会,还有全国印刷工人及帮工协会。

1973年,工会向默多克提出了一项重大要求,并扬言说,如果不同意,就停止印刷报纸。当时的报界也在积极寻求一种对抗工会的办法。

报纸出版商协会提出了“一家关门,大家都关门”的协议。根据这一协议,舰队街的其他所有报纸也都开始声援《太阳报》,扬言要集体关门,直至《太阳报》的全国印刷工人及帮工协会改变态度为止。这本来可以成为一次了不起的对抗行动,但在最后关头,比勒布鲁克报业公司变了卦,马克斯·艾特肯爵士拒绝为了《太阳报》而关闭《每日快报》。因此,默多克失去了支持,被迫与全国印刷工人及帮工协会达成协议。默多克对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感到气愤,并永远不相信舰队街会再次团结起来对付工会。他深信,要改变舰队街目前的劳资关系永远是徒劳,除非一个报业主有力量单独与这些工会作斗争并击败他们。

经历了绑架事件以及与工会的斗争之后,默多克抱着“厌恶心情”离开了英国,开始转战美国。美国一直是默多克的梦想之地。让默多克开始对英国产生厌恶。多年来,默多克一直努力想在美国建立一个真正稳固的据点。默多克认为,如果无法确立在美国的强大影响力,所谓的英语传媒王国是无法真正建立起来的。

默多克和安娜打心眼里不喜欢英国。默多克一直试着建立一个真正的“桥头堡”在美国。他清楚,要想在英语世界建立起一个庞大的传媒帝国,就必须在美国有强大的影响力。除此之外,无论是对于他还是对于安娜来说,在英国的经历一直充满了不愉快。尽管《太阳报》继续呈上升的态势,不过印刷工会却越来越强硬,使人非常头疼。在他们看来,工会头头们也属于英国正统势力的范围,他们和政府官僚们并无二致,都是一些媚上傲下的伪君子。就在这之前没多久,所以这个世界正在美国化。

——鲁伯特·默多克

梦想之地:美国

默多克把他们的罗尔斯·罗伊斯车留在英格兰,让他的职员们使用。有一天,阿里克·麦卡伊的妻子莫丽尔开着这辆车去伦敦西区购物,结果莫丽尔突然消失了。随后,麦卡伊从黑手党那里收到一封“信”,要求支付100万英镑的赎金。

尽管在进军电视界上遇到了一些小挫折,默多克的《世界新闻报》揭露了保守党政府首相洛德·兰普顿与一个妓女之间的色情丑闻。

这个事情被详细披露之后,默多克本人和报纸都受到了严密的监视。当这件事还没有完全过去,又发生了另外一起事件。安娜开车时撞死一位老年妇女。尽管这只是一场事故,但还是令人震惊和不安。安娜把它视为在英国似乎总是陪伴着她的痛苦的一部分。这件事更加坚定了默多克向美国扩展的信心,安娜对此感到宽慰。

正式转战美国之前,默多克已于1970年获得在美国的居住权。他在纽约第五大街购置了一套可以俯瞰中央公园的寓所,此外,在纽约州北部有一处农舍,在科罗拉多有一个滑雪时居住的棚屋。

尽管默多克出生于澳大利亚,但默多克觉得澳大利亚太封闭;而英国又太闷热、乏味,尤其是默多克总被英国的权势集团排斥。只有在美国这个资本主义的麦加,默多克才感到如鱼得水。随着新闻公司在世界各地不断扩大,人们清楚地看到,只有美国才能满足默多克对新的挑战的那种执著的渴求。而且,开放的美国社会,也欢迎这对富裕、潇洒的澳大利亚夫妻。

在美国建立“桥头堡”

1973年,默多克进行了跨越大西洋的第一次重要旅行。一来是为了让刚刚经历车祸的安娜散散心,另一方面是想在美国建一个“桥头堡”。

自1970年起,默多克就一直在留心美国市场上待售报纸的消息,可是一直没有寻找到合适的机会。1973年,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的哈特一汉克斯报业公司出现在市场上待价而沽。这家公司经营着3份报纸——早报《快报》、晚报《圣安东尼奥新闻》和一张作为前两者姊妹刊的星期日报。

默多克选择圣安东尼奥的理由很简单,因为那里有他想买而且又买得起的报纸。默多克曾经在加州、纽约和华盛顿考察了一些报纸、杂志,包括华盛顿的《星报》,但都不太合适。而圣安东尼奥对于他来说,确实是在美国开展事业的一个好地方。这是一个阳光充裕的小城镇,很像澳大利亚某些人烟稀少的内陆地区。在这样一个多少有些荒凉,又似乎不修边幅、漫不经意的地方,默多克倍感亲切。

当然,更令默多克感兴趣的还是圣安东尼奥的报纸。早报《快报》发行量大约8万份,晚报《新闻》的销售量是6.3万份,它们联合办的《星期日副刊》的发行量约为13.5万份。

《新闻》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一份叫《真理》的晚报。《真理》的格调也不高,每天的发行量大约是13.5万份,老板是赫斯特公司。默多克将再一次按照他喜欢的方式行事:出其不意地来到一个城市购买实力比较弱的报纸,然后用它来对付主要的报纸。

在《太阳报》正式发行的几周后,默多克带着安娜和他们的女儿伊丽莎白返回澳大利亚过圣诞节。这已经成为默多克的惯用招数了。

10月25日,默多克在快报大楼向新闻界宣布了他投标购买哈特一汉克斯报业公司的消息。默多克为这三份报纸总计支付了1970万美元,这个价格是三份报纸年销售额的15倍,资金来自《太阳报》和《世界新闻报》的现金收入。这次收购让他获得了在美国发展的立足点,这个世界正在现代化,尽管所费不菲,却还是值得的。

这是他在美国最成功的一笔交易。他在研究了当地读者的兴趣所在后,改革了晚报的版面,主张使用生动、活泼的标题。这种风格恰好迎合了当地市民喜欢接受一种“温和式的震惊”的趣味。《纽约邮报》在评述当地的反应时说:“默多克先生不仅提高了报纸的发行量,同时也煽动起当地市民领袖胸中的怒火。”到1976年,《圣安东尼奥新闻报》的发行量上升到7.6万。尽管《快报》的发行量下降了一点,两者的总发行量仍超过竞争对手《光明报》。

他坚持用自己的办法改造新收购来的报纸,以观察家的视角和意见作为取舍标准,使呆板的变得灵活起来,使冒进的变得平稳下来,增加爆炸性新闻的报道,补充琐细的细枝末节,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和商业气息。默多克依旧大搞促销活动,通过电视做广告和其他报纸搞竞赛,争取读者青睐。报纸上出现了他喜欢用的一些标题,如“昆虫大军横行南美”、“军队将毒杀350条小狗”、“发现无手尸体”等。这些报道有的很快就传遍全美国,甚至全世界。其中,最著名的是一篇题为“杀人蜂向北移动”的报道。它描述的是从拉丁美洲飞来的凶残野蜜蜂,很快就要进入美国攻击善良的美国人民。

默多克的这些措施并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奇效。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尽管做了大张旗鼓的宣传,他只是将《新闻》的发行量提高了约1.2万份,达到7.6万份。美国读者并不像英国读者那样愿意捧场。然而,到了1983年,它还是遥遥领先于赫斯特的《光明报》、《新闻报》,赢利500万美元。

在接管和改造圣安东尼奥报纸的同时,默多克于1973年2月4日在纽约创办了一家全国性报纸《国民星报》。《国民星报》是一份超市通俗小报,主要读者是商店里的顾客,供他们排队付款的空闲时间翻阅。默多克的这份报纸,刻意仿照《国民问询报》。

《国民问询报》的创办人是前中央情报局心理战官员吉尼罗索·波普。

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到60年代为止,《国民问询报》每周销量400多万份,其内容虽说不上荒诞不经,却是犯罪、科幻小说和好莱坞影星行踪的大拼盘。默多克曾试图购买《国民问询报》,但遭到波普的拒绝。

默多克将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国民星报》。人们看见他在编辑部各办公桌前转来转去,设计版面,有时还亲自改写稿件。他在纽约举行了盛大的记者招待会,雄心勃勃地向公众介绍他的计划。他又表现出当年在季隆中学时的那种反潮流精神,声称美国报纸都把眼睛盯在阔佬和权贵身上,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国民星报》不是这样。他宣称,他将要给人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我们对于刊登麦迪逊大街和新闻学教授们的意见不感兴趣。”

《国民星报》正式出版了,第一期以“万众拜倒在神童迈克尔脚下”的标题吸引了大量读者,但《国民星报》的销售计划出了毛病,直到4月它才在全国范围内发行,只有30%的超级市场出售它。到了下半年,因为广告预算太大不得不中止电视广告。《国民星报》很快就陷入困境,勉强地维持着,一年内的发行量还不到100万。默多克的财政顾问建议他赶紧脱手,但是默多克向来不肯认输。

在英国宣传奇才格拉·金的帮助下,默多克组织了一个报纸重新开张的活动。他的搭档是马蒂·辛格曼,来自出版《电视指南》的三角公司。辛格曼不辞辛苦,一个州接一个州地向所有的批发商游说,即使是很小的城镇也不放过。第一件事是有人试图绑架默多克的夫人安娜,结果错把麦卡伊夫人当成安娜,气急败坏的歹徒便将麦卡伊夫人杀害了;第二件事是默多克对于工会无休止的“纠缠”、“阻挠”感到厌倦。

1976年,报纸标题中的“国民”一词去掉了,改名为《星报》,增加了一个“占星术与咨询”专栏,但还是没有多大作用。默多克又把他的一名记者伊恩从澳大利亚调来,让他把《星报》从黑白报纸变成彩色杂志。

1976年中期,默多克放弃对波普咄咄逼人的挑战,将报纸改版,报名改为《星报》,副名是“美国妇女周刊”。这份报纸的大多数读者是美国工人阶级妇女,默多克向她们提供减肥、健美和保持美丽容颜的“妙方”,好莱坞的秘事和性生活方面的建议。最终,这份报纸发行量开始上升,并成为默多克帝国最盈利的部门之一。它和伦敦的《太阳报》一样,是默多克的“奶牛”。

1977年,电视推销报纸的活动重新开始,《星报》在大多数超级市场均有出售,发行量接近300万。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它的发行量达到400万份,只比《国民调查报》少100万份,每年盈利约1200万美元。

但是,在《星报》成为默多克的摇钱树之前,他已经成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之一《纽约邮报》的出版商。

报业大王攻占纽约

创刊于1801年11月16日的《纽约邮报》,是美国目前最古老的报纸,也是美国历史上连续出版时间最久的报纸。该报创办人就是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政治人物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1776年,但默多克有充分的理由为他在英国头两年的成功感到高兴:他收购的两家报纸盈利情况不错,美国正式独立后不久,于1783年在费城通过了第一部宪法《联邦条例》。但这部条例在执行中遇到挑战,各州一盘散沙,修订条例的呼声不断。这时,坚持维护《联邦条例》的政治势力被称作保守派,保守派的代表组织就是所谓“联邦党”。在保守派的让步下,修订宪法时制订了著名的《权利法案》,其中10项条款组成了宪法第一修正案,第一条就确定了意义深远的新闻出版自由。

联邦党当时在报上发表了共85篇文章,这些文章类似后来报纸上的社论,它们不仅是启迪心智的政治读物,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有些迄今被美国人传诵。这些文章当时被结集出版,书名为《联邦党人文集》,其中多数作品就出自汉密尔顿之手。汉密尔顿后来成了联邦党人的领袖。

就是这位汉密尔顿,在1800年的总统竞选中落败后于1801年创办了《纽约晚邮报》——《纽约邮报》的前身。这份《晚邮报》旨在为失败的联邦党“鼓与呼”,因而政党倾向十分强烈。汉密尔顿挑选的第一任总编辑是文学素养很高的威廉·科尔曼。

邮报在19世纪的历史中,有一个人不可不提,那就是威廉·卡伦·布赖恩。布赖恩在科尔曼的提携下于1826年接任总编辑,但他并未坚持汉密尔顿和科尔曼亲联邦党人的编辑方针,而是将该报改造成一份亲劳工的大众化报纸,并在该报执政编辑部长达52年之久,对报纸的发展方向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在布赖恩的领导下,该报对编辑部进行了诸多改革,包括大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词汇。布赖恩还于19世纪中期在报上首倡在纽约建立中央公园和警察穿制服。这两大建议在很多有识之士的拥护下都付诸实施。

所以,纽约人也称布赖恩是纽约中央公园之父。不过,在很多美国人的心目中,布赖恩首先是个诗人,他被认为是第一个美国诗人,其《致水鸟》和《死亡》等作品最为著名。布赖恩因头部摔伤于1878年6月12日去世。

《纽约邮报》获得的第一个普利策奖是1918年,与《纽约时报》的第一个普利策奖同年。获奖作品是发表于1917年1月的关于新泽西州一家监狱糟糕状况的系列报道。在头版连续刊登的这组报道引起很大反响,最后引发新泽西州监狱制度的改革。

1922年,《邮报》被出售给一个由该报总编辑埃德温·盖伊领导的著名财团。盖伊是前哈佛商学院院长,在他手下34名财团成员中,有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芝加哥太阳报》的发行人马歇尔·菲尔德、前司法部长乔治·威克沙姆和通用电器公司董事长欧文·扬。

但由于缺乏领导报纸的核心管理层,财团第二年又将报纸转卖给《星期六晚邮报》的发行人赛勒斯·柯蒂兹。

1934年,该报由《纽约晚邮报》更名为《纽约邮报》

同类推荐
  • 尼克松传

    尼克松传

    理查德·尼克松,美国第37位总统,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位每股总统,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次数最多的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因水门事件被迫画上句号,而在此之前,他带领的这代美国,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本书为您一一呈现。 本书是美国最佳历史类图书奖获得者里克·伯尔斯坦所著,他以惊人的研究和非凡的叙述才能,为我们分析美国分裂的政治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里克·伯尔斯坦以引人入胜的笔法、凭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再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早期,美国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披露了尼克松是如何从政治困境中突围,获得总统要职的。
  • 何澄(上)

    何澄(上)

    《何澄(上)》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 。《何澄(上)》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 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 名人之死(大全集)

    名人之死(大全集)

    本书记录了许多名人的死亡事件,讨论了死亡对于人生的意义,称得上是一本厚重之书。在书中,编者详细地介绍了200多位名人一生中的最后时光,以及他们临终时的一言一行。其中既有奸佞小人的贪生怕死、卖主求荣,也有民族英雄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有千古帝王的劫数难逃,还有治世谋臣的凄凉下场;有孤傲书生的黯然魂销,更有烟花柳巷的绵绵绝唱……有阴谋,也有冤屈;有陷阱,也有泪水;有正气,也有情义……
  •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从秦始皇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建立的千秋大业,再现了这位中国始皇帝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中国封建王朝“首任皇帝”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从而学习他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坚韧、顽强、勇敢的精神,同时也对他的是非功过进行辨证的认识。
  • 人格大师:康德

    人格大师:康德

    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人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热门推荐
  • 极品拳

    极品拳

    高中生李加倍刻苦练习T拳,克服重重困难,夺得T拳冠军的艰苦历程。说明运动本身是艰苦的,取得成绩是甜蜜的。而真正快乐是运动的过程,至于冠军是可遇不可求的。其实这哪里是运动,这是我们人生成长的道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他,非是穿越男但他,是穿越男之后他是小地主,他是名将之兄长看他如何在门阀偏见,士族垄断的东汉末年渐长渐强没有王霸之气没有显赫之名只有严酷的冷兵器社会他不是一开始便是社会的中心又如何从“看客”变成主角的呢且看他如何书写这部悄然改变的史书。
  • 不可预知的战争

    不可预知的战争

    没有任何反应的余地,没有任何反抗的机会。人类史上最伟大的杰作,人类自己创造的电子人,突然向人类发起了进攻。人类的反抗无济于事,最终,人类需要靠时光穿梭来解救自己,但能够成功么?
  • 极品小太监hold住:美人来自何方

    极品小太监hold住:美人来自何方

    腹黑YD的皇上说:朕可以让你成为大明朝第一宠妃。多变诡异的九千岁说:我可以为你举兵围皇城,将来你就是皇后。俊逸不凡的锦衣卫统领说:什么大明朝江山,生生死死与我无关,统统及不上你的安危。风流倜傥的御剑门堂主说:跟了我,你就是当今的武林盟主……一个倾国倾城的第一美人变身假太监再度倾城倾国,一段前世今生的姻缘轮回,爱恨情仇,恩怨纠葛跨越时空再续前缘……看极品小太监如何将你们hold住吧!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与君两相欢:情系三帝

    与君两相欢:情系三帝

    程蓉儿,一个爱上自己的哥哥却不幸穿越到大栖国的现代女孩儿。身世离奇的她,在那个三国鼎立纷争不断的乱世,却混的如鱼得水。身为郡主的她,却以银面神医的身份悬壶济世,以玉面芙蓉的身份浪迹江湖。心静如水的她,早已看破红尘,却屡屡坠入情网......此文有轻松搞笑的情节,具体包括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惨烈的宫斗,无情的战争,所谓的江湖~~女主不小白男主很腹黑不喜者误入……
  • 重生寒门之商女

    重生寒门之商女

    日子过得要死不活,从没想过,这样的她也有被人谋害的一天。一朝醒来,竟回到95少女时代。父母健在,弟弟活泼,所幸遗憾都还没发生,很多事情尚能挽回。这一世,她绝不再胆小软弱,为保护至爱的家人,定要把命运牢牢抓在自己手里。贫穷和鄙视如何,嘲讽和阻碍怎样,坚信只要有一颗顽强不倒的心,就绝对能笑到最后!从农场发家,步步经营,学医武,闯商界,混校园,秒黑道,且看一代贫女奋斗史!片段一:“那莫江强家,真不要脸,又来借东西!”“嘭!”伴着不屑的哼声,邻居的门在眼前狠狠关上。穆春华眼中盛满愕然和愤怒,却只是转身,默默离去。“妈,别难过,这样的日子终究会过去的!”莫小茜心一紧,垂在身侧的两手紧紧握成拳。这样子的日子一定不会太久的,迟早有一天,我要把所有鄙视我们的人高高的踩在脚下!片段二:风华绝代的男人倚在劳斯莱斯身上,笑得兴味索然:“女人,五十万包养你如何?”“那我用一百万,请你滚出我的视线!”一个过肩摔,直接把人甩飞出去。她用了很久的时间才看得明白,想要对自以为是的人说“不”,就得先有把他们狠狠摔下马的资本!世界的法则,永远都是强者为尊,用实力来说话!PS:抽风型作者,新人一枚,试写喜欢的故事。文明看书,欢迎留评,拒绝人身攻击。
  • 绝色尤物之杀手太冷

    绝色尤物之杀手太冷

    男人这种动物,对于苏若来说,没有爱与不爱,只有杀与不杀!绝美的容颜下,她有着一颗冷若寒冰的心,杀人是她唯一的乐趣,也是她赖以生存的技能。离奇穿越到这个陌生的时空,她获得了新的能力,有如一朵妖艳而致命的罂粟花,让人情不自禁沉迷其间,无法自拔。她可以随意改变自己的容颜和声音,却抛不掉内心的孤冷和苦痛。一场场生死别离过后,谁是那个她怎么也甩不掉的护身符,谁又是那个布局在先的幕后黑手?这世上,是否有一个人,足够强大坚韧到,能将她的心,悄悄融化。。。
  • 亲亲花神恋爱师

    亲亲花神恋爱师

    一千年前,天界中的花神芊珞与水神岚澈相恋。然而,天帝唯一的女儿璃姬却因心爱岚澈而对他们恋情进行百般阻挠,并要求天帝下旨命岚澈娶自己为妻,没想到遭到了岚澈的强烈反对。岚澈和芊珞的举动激怒了天帝,于是,他在愤怒之中摄取了岚澈与芊珞的记忆存放在魔法神球中,并且收回他们所有的灵力,打回花朵与溪水,经历千年,重新修炼。同时,这一举动也使天帝除掉了唯一会对自己造成威胁的冥界之主——修瓦罗。
  • 至尊龙纹

    至尊龙纹

    这里没有强大的斗气,这里没有璀璨的魔法。这里只有至强的魂纹之力!人初始以凡身,在次于灵魂。肉身极限即为力量,魂纹即为精气。人修身,则魂生纹。龙纹为尊,虎纹为帝,朱纹为皇,玄纹为王。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汇聚一起,这天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兄弟情义,该战则战!该生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