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6200000048

第48章 硝烟弥漫下的玄机——战争疑云篇(4)

1941年11月6日,日本东条内阁特派前驻德大使来栖三郎赴美,与驻美大使野村一起和美国谈判,并且递交了“和谈新建议”。美国国务卿赫尔于11月26日,向日方代表递交了美国政府拒绝日本建议的照会。由于美国截获和破译了日本的密电,美国方面觉察到日本将有所行动,但并不清楚日本的具体进攻目标。对此,就连日本谈判代表野村和来栖也被蒙在鼓里。日本机动部队是在11月25日向珍珠港进发的,这是赫尔向日本递交备忘录的前一天,是东乡密电上指定的“绝对最后期限”的前四天。这就是说,日本根本不需要美国的答复,在一本正经的、无效的外交换文还在继续之际,战争就已经发动了。战后,包括美国、英国、法国、苏联等许多国家所出版的二战史专著中,都将珍珠港事件说成是日本玩弄外交手腕、违反国际惯例的一次不宣而战的偷袭。

然而,也有人认为珍珠港事件是美国人的阴谋,是美国故意让日本偷袭成功的,特别是一些日本人始终坚持认为珍珠港事件完全是一桩特大的阴谋。为什么有这种说法?因为日军的突袭看似非常成功,但一些莫名其妙的巧合使日军的战略意图没有一件达到。

据说,在日本准备偷袭珍珠港的时候,美国先进的无线电监听系统早已破译了日本的密码,得悉日本正在觊觎珍珠港。罗斯福对这件事是完全清楚的,但他故意使太平洋舰队处于无准备状态。因为当时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思想非常严重,使得罗斯福总统很多援助英、苏、中等国的计划受到掣肘。作为极富远见的杰出政治家,罗斯福很清楚,如果不及时援助正在艰苦奋战的英、中、苏等反***国家,等到轴心国彻底控制了欧亚大陆后,美国将无力独自抵抗已经根基牢固的德、意、日轴心国。所以,早参战比晚参战有利。但国内的孤立主义只图眼前利益,不愿参战。因此,罗斯福不惜以珍珠港为代价,唤醒民众的觉醒,粉碎孤立主义思想。同时,还必须让日本偷袭成功,才能激起孤立主义者参战的决心。

珍珠港事件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但它的真相还应有更多材料的披露和进一步的研究。珍珠港事件是不是苦肉计,谁也不敢下定论,也许历史会告诉人们真相。

诺曼底登陆之谜

诺曼底登陆对盟军来说是一次十足的军事冒险,然而,冒险成功了。诺曼底登陆是二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胜利地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军的失败。

自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后,苏联红军便一直单独地在广大的欧洲大陆上与德军作战。可是,斯大林向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

1943年5月,英美华盛顿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盟军立即开始制订登陆计划,首先确定登陆地点。根据历次登陆作战的经验教训,登陆地点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要在从英国机场起飞的战斗机半径内;二是航渡距离要尽可能短,三是附近要有大港口。几经权衡比较,盟军选择了诺曼底。

诺曼底虽然距离英国较远,但诺曼底登陆也有许多对盟军有利的条件。当时,德国潜水艇已经基本被肃清;盟军空军已经赢得了制空权;由于法国抵抗组织的破坏,法国北部已经成为“无铁路区”。另外,德国对盟军可能从什么地方登陆琢磨不清。英国成功地对德国实施了疑兵之计,他们集结了一支假的“舰队”,还发出大量电讯,造成盟军司令部在肯特的假象。此外,美国著名将领巴顿也引人注目地出现在肯特,让德国情报认为他已经受命指挥装甲部队进行主攻。

终于,德军西线司令部上了钩。德国最高统帅部判断盟军最有可能选择狭窄的多佛尔海峡登陆,而诺曼底行动只是佯攻。这就导致德军在西线的大部分兵力、兵器被浪费在加莱地区,而诺曼底则因兵力单薄无法抵御盟军的登陆。战后缴获的文件表明,希特勒倒还没有完全上钩,出于外人无法理解的直觉,他反复叫嚷,要注意诺曼底!

1944年6月5日夜晚,一支由英国、美国、加拿大海军组成的强大舰队从英格兰南海岸起航出海了。这支舰队包括143艘英国和加拿大战舰,46艘美军战舰,11艘其他盟军海军战舰。为舰队打头阵的,是数百架英国皇军空军重型轰炸机。

6月6日,联军在诺曼底海岸登陆,完全出乎德军的意料,对德军的指挥和行动造成极大混乱。德军未能及时向装甲预备队下达向登陆场开进的命令,预备队开进时又受到联军空军阻挠,丧失了有利时机,组织不起来强有力的反击。至6月12日,诺曼底德军认为已无力夺回被占领的海滩阵地,恢复原态势时,就全面转入防御,限制联军扩大登陆场,以等待更多预备队的反突击。

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德国陷入两面作战,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诺曼底虽然以盟军的胜利告终,但那次战役中究竟牺牲了多少人,仍然是一个谜。据英国媒体报道,当时的战斗情形相当混乱,那些被炮弹和炸弹炸得支离破碎的尸体永远都不可能得到辨别。很多士兵落水失踪了,那些负责清点伤亡人数的士兵也被打死了,一切记录都已经不可靠了。

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此役盟军共伤亡12.2万人,其中美军73000人。海军损失1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3艘护卫舰和48艘其他舰船。德军伤亡73000人,被俘41000人,共损失11.4万人。历史学家表示,最为权威的死亡人数统计是永远不可能得到的。即使是现在,这一片曾经发生过激烈战斗的土地仍然时不时发现一些战士的遗体。

为了削弱德军的防卫,同时还有超过19000名的诺曼底平民在联军的大规模炮火中丧生。根据诺曼底历史博物馆的记载,为了给诺曼底行动铺平道路,联军在1944年的4月和5月损失了大概12000人。统计德国人的伤亡更加困难。诺曼底历史博物馆表示,虽然数目不知道,但估计有40000人至90000人。

诺曼底登陆的胜利是以巨大的人员牺牲为代价的,逝去的人已经永远逝去了,他们的贡献将永远被铭记。

二战中德国为何未能造出原子弹

**德国为什么没能造出原子弹?几乎所有关心二战史的人都问过这个问题。德国原子弹计划负责人海森堡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为何海森堡没有为希特勒成功地开发出原子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曾企图研制和使用原子弹。此举引起英、美等盟国领导人和科学家们的极大惊恐。有幸的是,德国研制原子弹的企图最终未能实现,世界人民也因此得以避免一场***的原子弹灾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德国就拥有庞大的核物理研究机构和许多杰出的物理学家,全世界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学者数德国最多。在核裂变研究方面,德国物理学家更是远远跑在美国的前面。早在1938年3月,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奥托·哈恩和弗里茨·斯特拉斯曼就在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成功地进行了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的实验,终于出现了物理学界期待已久的裂变效应。铀裂变的发现震惊了科学界。从原子核裂变中获得无比巨大能量的实验已突破,哪一个国家能够首先把它转为实用,就有可能利用核裂变制成威力无比的原子弹。

1939年4月,德国**召集六位最出色的核物理学家,在柏林秘密讨论利用原子科学成果制造核武器。同年夏季,德国政府未加任何解释,突然禁止铀矿从它占领下的捷克运出,并且下令封锁一切有关铀的新闻。同时,从苏黎世传出消息:德国正在进行一项秘密的“化学工程”,由德国铀学会的物理学家指导,直接对柏林陆军武器部负责。

种种迹象表明,德国正在着手研制原子弹。如果数百万的德国军队装备上当时绝无仅有的核武器,希特勒就能统治世界或者毁灭世界。为了抢在希特勒的前面赶制出第一颗原子弹,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上书罗斯福,提请美国当局注意正在日益逼近的来自***德国的原子弹威胁。罗斯福总统采纳了爱因斯坦的建议,组织制订了著名的“曼哈顿计划”,命令全力以赴研制原子弹。

1944年底以前,同盟国的科学家普遍认为,德国在原子实验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匈牙利核物理学家爱德华·特勒在一篇文章中说,按照德国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德国人本来在1942年就应该能够造出原子弹。

然而,事实却出乎意料。1944年11月23日,当乔治·佩顿将军攻克德国重要的核研究基地——斯特拉斯堡时,美国执行“阿尔索斯”行动的原子谍报人员直奔斯特拉斯堡大学新建的实验室。经过仔细搜查,他们发现了隐匿于此的**德国的铀计划和铀学会有关铀研究最完整的档案。获得的情报资料十分确切地表明,在1942年就有人把制造原子弹的可能性告诉了希特勒。但直到1944年底,**德国在原子弹方面的研制工作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比美国洛斯阿拉莫斯中心的研究人员要落后两年。这使美国领导人确信,来自德国的任何突然的核袭击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的,这时才彻底消除了当时美国人的忧虑。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德国在核军备竞赛中由先进变为落后,而始终未能造出原子弹呢?由于***当局推行种族歧视政策,残酷迫害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尤其是犹太人,希特勒竟然把整个物理学讥讽为犹太物理学,任意下令逮捕持不同政见的科学家,致使像哈恩、施特拉斯曼、迈特纳、爱因斯坦、赖纳、弗里施这样出类拔萃的科学家纷纷离开德国,逃亡国外。

在原子能研究方面,德国缺乏全面的指导和统一的目标,各单位之间缺少协作。教育部、陆军部、邮政部各搞一套。希特勒满以为胜利在望,对要花长时间的新武器研制不感兴趣。他把相当大的科技力量用来研制“V-2”型导弹,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对原子弹的研制。

同盟国加紧对德国进行空袭,实行闪电般的地毯式的轰炸,迫使德国的研究小组总是不断地搬家,试验设备常常是装上又拆,拆了又装,很难找到一个绝对安全的角落。1942年11月,美国空军大规模空袭了德国在挪威的生产重水的里尤坎工厂,迫使该厂迁移。在前往柏林的途中,又遭到游击队的袭击,生产重水的贵重设备和大部分重水彻底破坏。很显然,这场空袭使德国原子弹的研制工作遭到巨大困难。

此外,美国研制原子弹的计划是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甚至严格到连当时的副总统杜鲁门和国务院的高级官员事前竟毫无所知。新闻检查相当严格,禁止报纸和电台以任何方式泄漏有关原子能的消息。因此,希特勒被蒙在鼓里,完全不了解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情况。希特勒的军需部长阿尔风特·施佩尔战后在纽伦堡被判为战犯。他曾后悔地说,要是他当时得知美国在进行“曼哈顿计划”,他就是上天入地也要想方设法赶上美国人。

正是在以上诸多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德国才未能研制成功原子弹。否则,欧洲的版图,甚至西半球的版图将会大不一样。

失踪了的第三颗原子弹

二战中,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这似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据说美国在日本投掷了三颗原子弹。那么,这消失了的第三颗原子弹到哪里去了呢?

为了震慑邪恶势力,迫使日本投降,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日本也迅速宣告投降。

长期以来,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美国在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可是,有人透露,其实美国向日本投了三颗原子弹,光长崎就两颗,有一颗没有爆炸,最后神秘失踪。如果美国在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这第三颗原子弹到哪里去了?

同类推荐
  • 人体透视:生命的密码

    人体透视:生命的密码

    集中你的视线,来进行一次人体的奇妙之旅!你无需移动分毫,借助这本书中的神奇书页就可以进行一次人体的深度探索。本书共分八个章节,分别从人体的感觉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详细阐述人体的奥秘,不但全面而且适合青少年的阅读思维方式。希望广大青少年朋友能够在阅读的同时增长更多的科学知识。
  • 麦咔与绿皮魔书

    麦咔与绿皮魔书

    女生麦咔,是一个有着特殊心灵意念感应的女孩。幻觉中,麦咔每天路过的一棵古老的银杏树,时常听见银杏树在发出一种奇怪的声音呼唤她。一天,银杏树干上显现出一个神秘的绿面老头,指引麦咔去魔域天极源寻找一本《绿皮魔书》。在一次睡梦中,麦咔又得到笔袋精灵的点化,开始寻找绿皮魔书的冒险旅程。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笔袋精灵带着麦咔、箔夷奇和老猫进入天外魔域世界。曲折的旅途中,经历了“白矮疆域磨难”、“地宫大逃亡”“小冰人世界追逐”“美人花谷落难”“天堂岛浪漫”等许多离奇古怪的梦境冒险、磨难……在与白矮王与孤独女巫周旋中,一次次巧妙脱身,闯过险关,最终抵达麦巫城堡,找到了那本神奇的绿皮魔书……
  • 世界文学经典文库:基督山伯爵(青少版)

    世界文学经典文库:基督山伯爵(青少版)

    主人公唐泰斯原先是正直单纯的水手,由于遭到别人的陷害,在与心爱的人结婚的那一天,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一下子被关进了黑牢。在暗无天日的黑牢里,唐泰斯万念俱灰,绝望的他想到了死亡,想用死亡来结束这一切。然而唐泰斯最终战胜了自己的懦弱,他知道“踌躇令强者止步不前,障碍令弱者不敢动弹”,“人总得有所冒险才行”,他及时抓住了机会,在恩人的帮助下,获得了新生。十四年的牢狱之灾结束了,唐泰斯变成基督山伯爵开始了他的复仇。
  • 科学回眸(走进科学)

    科学回眸(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语文探谜

    语文探谜

    《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语文探谜》是《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系列之一,包括:体育探谜、文化探谜、文明探谜、文学探谜、文艺探谜等。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步步升仙

    重生之步步升仙

    叶天灵前世被自己堂姐叶天媚一剑斩杀,重生归来,回到了自己小时候,她发誓,前世没有得到的法宝,功法,灵药,灵丹,通通的要到姐碗里来。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推荐新书《仙道难修》,欢迎大家收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高效能人士的成功法则

    高效能人士的成功法则

    具有高效能成功素质的人,到哪里都是人才,到任何岗位上都会受到重用本书综合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的教育理念以及现代人才学、成功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归纳出了高效能人士成功背后的黄金法则,这些法则会帮你发现成功的真相,更深刻的理解社会、人性和竞争的本质,合理运用它们,成功会越来越近...
  •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这本书便是从多如牛毛的历史事件中精选出来的最重要的108件世界大事。因此它可以被认为是世界史的浓缩本。本书通过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让读者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重温事件发生的历史过程,知晓它发生后所产生的历史意义。正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读者从这些历史事件中汲取营养,获取有益于人生的经验。
  • 优质男友送上门

    优质男友送上门

    他,英俊潇洒,俊逸不凡,虽然贵为大财团的继承人,却有着痞子般的流氓性格;她,面容姣好,身材傲人,作为一名平凡无奇的小资女人,活得倒也滋润。一场命运的玩笑,让他和她相遇,而身份,竟然是雇主与养客。谁说钻石王老五就不许吃软饭了?
  • 会说不难:50种社交场合的最佳说法

    会说不难:50种社交场合的最佳说法

    社会交际中的谈话,看起来似乎人人都会,因为人人都有一张嘴,但如果说的离题万里,或者不着边际,同样是不会说话的表现因为他没有达到说话的目的。可见,要真正达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情,真正达到表达思想、融洽感情、增进友谊的目的,还必须把握交谈的一些规律和原则、技巧和方式。而具体到每一个人不同的社交场合与社交情境来说,适合于此的并不适合于彼,适合于这个情境的并不适合那个情境,适合于这个场合的并不适合于那个场合。因此,总结与归纳各种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下的各自不同的最佳说话方式,肯定会对每天每时每刻都不停地穿梭在各种不同的社交场合的亲爱的读者朋友大有用处,大有好处。
  • 亿万爹哋疼妈咪

    亿万爹哋疼妈咪

    她这样的也有人喜欢?欧阳戚,你是不是老眼昏花傻叉了?***他是长辈眼中的女婿首选,是女人心里的白金男人,却独爱一个叫周韵儿的小女人。他的浪漫给了她,残酷给了敌人。妻子在他心里是挚爱。他自认,每天都在想她,所以她是他的撒哈拉。【宝宝语】爹地疼妈咪,宝贝只能靠边滚,我吃醋了!***她嫁给他,他许她一生一世。他宠着她,她为他生儿育女。他们注定纠缠连心,如果有下一世,她还愿嫁给他,他仍然想宠她。【宝宝语】那我呢!***【甜蜜一对一,每天稳定一更,坑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