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6200000047

第47章 硝烟弥漫下的玄机——战争疑云篇(3)

英国童子军参战之谜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军方竟然招募“童子军”,许多少年因此夭折在残酷的战场上。

在一战爆发90周年之际,英国隆重推出了一部名为《英国童子军》的纪录片,爆出一个惊人的事实:一战期间,英国军方招募了25万名不到参军年龄的童子军,其中近一半人最后伤亡。而且,多年来,英国政府对这个“丑闻”一直刻意隐瞒,很少有人知道真相。这件事是真的吗?

英国一战历史学家理查德·凡·埃姆登为这部纪录片进行了大量研究,提供了详尽的历史资料。他透露说,英国是1914年8月14日宣布参加一战的。从那以后,在许多“你的国家需要你”等文字的宣传和鼓动下,不到两个月,英国军方就招募到75万名志愿参战的士兵,赶赴血雨腥风的欧洲战场。

这些“男孩士兵”的年龄全都低于法定的服役年龄——18岁,其中,还包括25万名年龄只有十来岁、根本不到18岁的男孩,而且有的甚至只有14岁!他们一腔热血,希望参加战斗保卫祖国,不顾一切地渴望加入军队。尽管当时的英国首相阿斯奎斯和他的内阁明知道许多征召入伍的男孩都未达到法定服役年龄,但为了招募到足够多的兵力,全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战场上,一半左右“男孩士兵”阵亡或负伤。

当年参战的一名幸存者威瑟斯透露说,当时他只有17岁,但在政府的鼓动下一心想参战。于是,他没有告诉父母,自己独自在征兵处虚报了姓名、年龄以及家庭住址,负责招募的人什么都没有多问,也没有核实,就让他加入军队。威瑟斯说:“当时,很多只有15岁左右的男孩都谎称自己有19岁或者20岁。”

据悉,一战期间,几乎每天都有数百名甚至数千名英国士兵阵亡。面对异常残忍的战争,不少英国士兵心生胆怯、畏惧,不时有士兵临阵脱逃、抗拒上战场或开小差。为稳定军心,迫使军队死守战壕,与德国兵血战到底,英国军队最高统帅部强化了行刑队的执法,凡被军事法院判处死刑的开小差的士兵,一律由行刑队快速处决。而“童子军”如果在战场上发生开小差当逃兵的行为,同样要被行刑队处死。东伦敦男孩亚伯拉罕·贝维斯泰因就是其中不幸的一个。1914年9月,他应招入伍时只有16岁。1915年2月,贝维斯泰因在吉旺希的一场战役中后背中弹受伤,被送往一家医院接受治疗。在即将返回前线时,一枚手榴弹在他身边不远处爆炸,饱受惊吓的贝维斯泰因不愿再回到战场去。后来,他又拒绝服从长官的命令,于是1916年3月20日遭到了处决。当时,他的死亡记录显示他有21岁。然而,事实上,他当时只有17岁。

据悉,英国当时自由党议员亚瑟·马克汉姆对这些年轻孩子的生命安全感到忧虑,愤怒地指责英政府采用欺骗性的手段骗这些孩子入伍。为了让军方下令撤回这些只有十来岁的童子军,他一直以各种方式奔走、呼吁、请愿,试图说服英国战争办公室负责人、陆军大臣基奇纳将“童子军”从欧洲战场上平安撤回。然而,英国政府对马克汉姆的呼吁置若罔闻。在当时的情况下,他的声音也显得微不足道。所以,他的这些努力最终全是徒劳。

1916年8月,50岁的马克汉姆死于心脏病突发。直到临终,他也没能看到英国军方在招募士兵时加强对年龄的管制。所以说,他是带着遗憾走的。从此,再没有人为“童子军”参战一事向英国政府表达抗议了。

谁击落了里希特霍芬的飞机

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共击落80架飞机,位居德国飞行员之首,同时也是一战中世界王牌的第一位。然而,他最终命丧谁手却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

1918年4月22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激战不已的法国战场上,一架英国飞机飞到德国防线上空,投下一个铁筒。筒里装的是一张照片和一封信。照片拍的是一个摆满鲜花的坟墓。信上写道:“致德国飞行团:贵军上尉冯·里希特霍芬男爵在空战中阵亡,已按军礼安葬。”署名为英国皇家空军。

这一消息很快传遍德国,举国为之震惊。德国军人纷纷传告着这个可怕的消息,士气低沉,因为里希特霍芬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空军飞行员。他曾在空战中击落80架敌机,击毙了87名飞行员,创造了这次大战中飞行员击落敌机的最高纪录。

1892年5月2日,里希特霍芬出生于普鲁士西里西亚的一个贵族家庭,从长辈那里继承了男爵爵位。1915年,他进入航空队。但由于天资并不太好,学完飞行后,被分到东线充当后坐侦察员。经过他的一再要求,里希特霍芬终于改为战斗机驾驶员,调往战事正酣的西线。凡尔登战役开始后,里希特霍芬被选入一位名叫奥斯瓦尔多·波尔克的天才飞行员领导的第二狩猎小队。1916年9月,里希特霍芬投入第一次空战,旗开得胜,击落一架英国飞机。仅1917年4月一个月中他就击落了21架敌机,因而名声大噪。英国的王牌飞行员霍克就是丧命在他手中。印有他头像的明信片在全德国出售。因为他的飞机被漆成血红色,他也被称为“红色男爵”。

1918年4月21日,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作为曾击落协约国80架飞机的王牌飞行员,他的生命终止了。然而,对他的死却存在争议,英国皇家空军和澳大利亚军队都认为是他们击落了里希特霍芬的飞机。

按照英国方面的说法,这一天在皇家空军服役的加拿大人罗伊·布朗上尉率领第209飞行队驾驶一队骆驼飞机飞往前线。途中,他们遭遇了里希特霍芬率领的九架福克飞机,一场血战不可避免地展开。战争后期,协约国的飞机性能和飞行员素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混战中,德军飞机一架一架被击落。杀红了眼的里希特霍芬紧紧咬住一架敌机不放。布朗看到危险,立即赶来对准这架红色三翼战斗机的尾部进行了干扰性攻击,激动的里希特霍芬转过头来就撞向布朗,布朗急忙向右避开。二人翻翻滚滚地缠斗在一起,旗鼓相当,不一会双方的飞机都负了伤,但未丧失战斗力。聪明的布朗且战且退,将空战引入己方上空,里希特霍芬紧追不舍。在100米的高度上,协约国地面士兵用步枪和机枪对他猛烈射击。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命中了里希特霍芬,他头部中弹,飞机坠毁在战壕里。

而澳大利亚方面对此持有异议,认为飞机是被布置在协约国防线的澳大利亚炮兵击落的。当时,正巧里希特霍芬的飞机飞到澳大利亚第四师第24机关炮连的阵地上空。里希特霍芬的飞机被布朗击中后只是受了点轻伤,他驾机下滑返航。澳大利亚炮兵的猛烈炮火击中里希特霍芬飞机的前部。飞机摇摇晃晃,旋转而下,重重地摔在炮兵阵地附近,起落架摔坏。澳大利亚炮兵连忙爬上飞机,发现里希特霍芬已经断气。澳大利亚方面坚持认为,这架飞机是被地面炮火击落的,是被炮手波普金和韦斯顿击落的。

尽管英国和澳大利亚为是谁击落里希特霍芬而争吵不休,但他们还是共同为这位敌人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以示对他的尊敬。然而,直到今天,也没有人知道,是谁杀死了这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最伟大的王牌飞行员。

斯大林为何对德军突袭不设防

二战发生后,人们认为苏德爆发战争是迟早的事,并且苏联业已获得德国可能发动袭击的情报。可是,斯大林为何不事先预防德军的突袭呢?

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后,希特勒称霸西欧大陆,威逼英国,不可一世。他认为,蓄谋已久的计划已经实现,在欧洲和全世界建立***德国霸权的时候已经来到。此时,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的主要障碍。因此,希特勒决定把其战略重心由西方转向东方,把侵略矛头指向苏联。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发布第21号指令,正式下达了代号为“巴巴罗萨”的侵苏计划。该计划主要内容有:“一、在对英作战结束之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在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打垮苏联;二、先以突袭的办法歼灭苏联西部各军区的部队,使其无法退往内地,然后以坦克部队为先导,并辅之以空军支援,分三路向苏联腹地进攻,占领莫斯科、列宁格勒和顿巴斯。”

面对德军咄咄逼人的气势,苏联并非毫无警觉。但是,考虑到自身应变措施还不够充分,苏联希望尽可能避免或延缓苏德关系的破裂,以便争取更多的时间进行战争准备。为此目的,苏联极力表白自己的和平诚意,继续遵照两国贸易协定交货,并在广播上驳斥那些预告苏德之间即将开战的预言。

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不宣而战,190个师又三个独立旅、共约550多万人,47000门火炮,4500架飞机,4500辆坦克,分北方、中央、南方三个集群在漫长的战线上对苏联发起突然袭击。德军就像在进行军事演习一样,十分顺利地实施着“巴巴罗萨计划”,而苏联方面则毫无防备。战争初期,苏军损失惨重,一个师一个军整建制地被德军消灭或俘虏。入侵后一个月,德军占领的苏联领土相当于法国领土的两倍。

在经历短暂的心理震荡之后,苏联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6月30日,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掌握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指挥权。8月8日成立了以斯大林为最高统帅的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在苏联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苏联军民奋起抵抗***的侵略,逐步摆脱了战争初期的被动局面。

不过,据后来披露的内幕显示,在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曾从多个渠道得知德国将发动进攻的消息。其中一些情报准确地告知了德军的规模和战争开始的时间。按1973年的统计,斯大林至少获得过84份类似的报告,但它们都被红军情报总局归入“可疑情报来源”。斯大林为什么没有作出应有防范呢?

斯大林一直相信德国会遵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刚愎自用的个性使他无法接受任何逆耳的建议。在1941年春季,斯大林的情报机关不断地发出德国即将展开侵略的警告,但都没有被斯大林重视。并且在战争爆发前一天,他还气急败坏地下令枪毙了一个反叛到苏联的德军士兵。当德军的大规模闪电战开始后,斯大林仍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没有及时下达反击的命令,令苏联红军在战争开始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许多人指责斯大林在如此众多的警报下,居然还会轻信希特勒。但也有人认为,斯大林并没有相信希特勒,也没有完全忽视情报的存在。对此,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是:在庞大的德国战争机器缓缓向东部移动的同时,苏联的军事机器也在发动之中。

1941年以后,德军在边境地区的集结已经越来越明显,苏军为此也作了一些准备。3月至4月间,朱可夫向斯大林报告:根据计算,西部边境地区的部队不足以抵抗德军的突击,必须从内地军区紧急动员若干个集团军,在5月初调到边境地区。5月13日,苏军总参谋部下令从内地军区向第聂伯河和西德维纳河开进并编入基辅、西部特别军区。另外,第20、24、28集团军也作好变更部署的准备。到6月,苏联在边境地区已经集结了290万人,1500架作战飞机,1800辆坦克。为了隐蔽企图,上述部队的转移是在部队野营训练的伪装下,不改变铁路正常运行时刻表而隐蔽地进行的。但是,希特勒的**军向来以“闪电战”著称,苏联还是晚了一步。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苏联因此吃了大亏。

苏联在苏德战争初期遭受的巨大损失并不能说是斯大林一个人的责任,虽然斯大林的错误判断是导致德军“闪电战”得逞的重要原因,但此后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红军为抵抗德国的侵略和取得反***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他们的历史功绩应该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

珍珠港事件背后的秘密

一般认为,日军偷袭珠珠港完全出乎美国政府意料之外。然而,一些证据似乎表明,日军偷袭前罗斯福收到了情报。难道他真的以珍珠港为代价,唤醒民众的觉醒?

1941年11月26日,日本海军一支由六艘航空母舰为主力的舰队在海军中将南云忠一的指挥下离开日本开往珍珠港。途中舰队保持彻底的无线电静默。除这六艘航空母舰外,日本舰队还包括两艘战列舰、三艘巡洋舰、九艘驱逐舰和三艘潜艇。此外,还有八艘油轮和两艘驱逐舰开到北太平洋等候。

12月7日凌晨,从六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第一攻击波183架飞机,穿云破雾,扑向珍珠港,对停泊在港内的美军重型战列舰、巡洋舰和陆上机场进行猛烈袭击。一小时后,第二次攻击波171架日机又投入战斗,珍珠港内一片火海。战斗结果,美军损失战列舰八艘、巡洋舰八艘,驱逐舰和其他船只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

基地内的美国空军飞机大部分被炸毁在机场上,只有少数飞机得以起飞和还击。最终,88架飞机被摧毁,155架飞机被破坏,2403名美国人伤亡。仅亚利桑那号战列舰爆炸沉没时,就有上千人死亡。美国太平洋舰队作战能力损失大半,而日军仅损失20架飞机。

珍珠港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转折之一。它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促使了美国正式参战。从珍珠港事件发生以来,全世界有许多人相信它是日本人的一次偷袭。但是,随着二战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珍珠港事件的真相提出不同的看法。

一般认为,日军偷袭珠珠港完全出乎罗斯福政府意料之外。当时,美国政府虽然认识到美、日在太平洋地区的冲突不可避免,但是,他们一则想继续玩弄“远东慕尼黑”阴谋,二则认为日本必然首先进攻英国与荷兰的殖民地,不会首先进攻美国,更不可能袭击远离日本6000公里的珍珠港。因此,从美国政府、美军参谋总部直到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对于日军的行动都是没有准备的。

同类推荐
  •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好孩子成才私房书。少小若无性,习惯成自然。一本习惯养成心灵书,陪伴孩子的快乐童年,播下好习惯,收获好人生。
  • 答案总在意料之外

    答案总在意料之外

    未来社会是一个多元素的社会,孩子不仅需要机智、灵敏的头脑,更需要有发散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而脑筋急转弯恰好符合了培养孩子这种能力的需求。《答案总在意料之外》汇集的脑筋急转弯题目科学合理、语言轻松幽默,再配以独一无二的原创精美插图,能最大限度地唤起孩子的阅读兴趣,更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帮助孩子开发大脑、提高智力,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从而达到全脑开发的目的。
  • 豪夫童话(青少年早期阅读必备书系)

    豪夫童话(青少年早期阅读必备书系)

    豪夫是19世纪初叶德国才华横溢的青年作家,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不少流传后世的童话作品。
  • 无处不在的化学(人生解密)

    无处不在的化学(人生解密)

    科学早已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仰望星空、俯视脚下的大地,还是近观我们周遭咫尺器物,处处都可以发现科学原理蕴于其中。本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
  • 青少年科技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青少年科技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热门推荐
  • 狂妃VS坏坏王爷

    狂妃VS坏坏王爷

    她凤凌舞是举国皆知的怯懦小姐,饱受欺压!当清冷的双眸再度睁开,重生后的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回眸一笑,天下风云起!“太子我不稀罕!”凤凌舞不屑的一掌便是将太子北宫夜击倒在地,眼底冷笑。她的男人,一定会是天下之尊!而不是这个以貌取人,肤浅的家伙!穿越的第一天,毁姐姐的容,打二夫人,将太子踹在脚下!昔日的怯懦再不复。宫宴晚上,她一曲凤舞九天,惊艳四座。惊绝了四王爷:“本王取你为妃可好?!”“姑奶奶的男人,只能携我一人,傲视天下!四王爷还不够格!”她不屑的扔下这句话,便离了去!却不料,遭人暗算。“力量这么弱小,你有什么资格狂!?”邪魅的男子救起凤凌舞,眼神里满是不屑。她袖口下的拳头紧握,拿什么来狂?!等我超过你时,你自会知道,我拿什么来狂!·“凤凌舞,本王愿以云楚国为聘,娶你为妃!”云楚国的太子带着传国玉玺向她提亲。她抽嘴:“不嫁!”“凤凌舞,你是本太子的!从你出生便是本太子的!”北宫国的太子厚着脸皮提亲,她冷眼:“滚开!”“凤凌舞,我是你的救命恩人,你得以身相许!”昆仑国的长公主嬉笑着插科打诨,她无语:“不要!”“我的小狂妃,求婚的事情还是本王来吧!本王一无所有,你愿不愿意嫁?!”她坚定的点点头:“愿意!”且看她一介女流,怎样傲视天下!
  • 大明王朝3

    大明王朝3

    中国进入明代统治,明朝共有二十位皇帝(包括南明四帝),明朝的领土除囊括清朝时期所谓内地十八省之范围,还包括今天的东北地区、新疆东部、西藏、缅甸北部、西伯利亚东部和越南北部等地,并首次将今天的南沙,台湾正式纳入我国版图,并曾在东南亚的安南,旧港等地设有羁縻管理机构,势力远及印度洋和中亚。
  • 古墓迷情

    古墓迷情

    沐夜是个守墓人,被家族抛弃,受活人唾弃;云川是个半残人,浑身是伤,只剩一口气。相遇时,她身中剧毒,生命垂危;他走投无路,意冷心灰。他们一个是南夷邪教的遗孤,一个是西皇王朝的废太子……“云川,你是活在云端的人,而我,活在墓里。”“你若不愿出来,我就去墓里陪你。”
  • 上海,不哭

    上海,不哭

    小说从单身美女炎炎的视角,用现实与回忆相交替的手法,讲述了四个年轻的外地女孩在上海的职场与情场的打拼与浮沉——她们曾经怀揣梦想、充满朝气。在懵懵懂懂地历经了人际的伤害、金钱的诱追和各式各样的男人之后,开始对幸福和人生有了自己的理解……作品以都市白领生活为缩影,描述了当下都市人的孤独、惶惑、漂泊,对爱情的追逐与理解,以及对幸福的坚持和信仰等,真实地再现了在大都市寻梦的年轻男女的情感与生活,将成长蜕变的痛楚凝结成了一轴鲜活的画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围绕在她身边的,是当时最浪漫的诗人徐志摩,最优秀的建筑家梁思成,最著名的哲学家金岳霖,以及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沈从文、胡适、费正清。 她的一生是掌声与鲜花包围的一生。《林徽因诗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撷取她诗歌的片段,以诗观情,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她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多彩生活。诗歌的简练与散文的优美相融合,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位真实的绝代佳人。
  • 夫君说我是妖精:本宫就妖给你看

    夫君说我是妖精:本宫就妖给你看

    曾对她一味的容忍,百依百顺的夫君,在一夜之间对她的家族赶尽杀绝,只剩下一个身负重伤的哥哥。苏沫儿不禁受辱,带着哥哥远离皇宫,怎奈那恶魔夫君怎么甩也甩不脱……她转过身毫不犹豫的扑入他的怀里,既然无法躲藏,她便做一只恶魔手心里的妖精吧……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待嫁新娘:夜歌

    待嫁新娘:夜歌

    【本文慢热】《原名:待嫁新娘:夜歌》自她重生那日起,便已注定情海路上,桃花嫣然,风波不断。夜,“若不曾遇见你,我的心,只会属于自己。”季夜“若不曾遇见你,王侯之位,又与我何干。”幽冥境主,“若不曾遇见你,我怎会动了凡心,祸了江湖。”无尽涯主,“若不曾遇见你,我便不出无尽涯,不灭沧海阁。”前世今生恩怨纠葛,扯不断理还乱!朝堂江湖波诡云涌,逃不脱斩不断!几番纠葛,几番破灭,衣袖轻擦胭脂泪!且看红颜如何逆天而行,又如何倾绝天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