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语言暴力能杀人
■2000年11月13日,浙江绍兴市某中学初三年级女生小丁上课时玩圆珠笔发出声音,惹来了班主任一阵大声训斥,班主任还吓唬她,说要把她送到派出所。当天中午,小丁出现不正常现象;到了晚上发展成为:语无伦次,手舞足蹈,发高烧,小便失禁。后经医院诊断,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
2001年10月31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发生令教育界震惊的一幕:14岁的中学生凯钦自缢身亡。他在遗书里说,“我在学校淘气,把钢笔水甩在了语文老师的身上。我其实只甩了一次。但老师不信我,非说以前有人甩的也要我承认。还说如果我不承认,就和我没完没了。还说我是人渣,是没人性。我实在受不了了……”
2003年4月12日,重庆某实验中学初三年级学生丁婷,从学校教学楼跳楼坠地死亡。据说,丁婷的老师在丁婷自杀前说:“你长得又矮又丑,连坐台都没有资格。”正是这句话,导致丁婷跳楼自杀。
上面这些例子只是最为极端的后果了,但是在这种教育的大环境下,我们相信,还有不计其数的孩子们每天承受着老师的责骂、讽刺、讥笑,他们的心理和人格正在潜移默化的受到不良的影响。
孩子们的心理非常敏感,极易容易受到伤害。尖刻和粗暴的的态度会将残酷和仇恨带到孩子们的自我暗示中去。
孩子的也有自尊心。当孩子们的自尊长期在老师或家长们的话语中被严重伤害,时间长了,他们就逐渐丧失了对自尊的需求和认同,逐渐走上抛却自尊自信的沉沦之路。
现在教育体系中,许多老师总是当着其他同学面来讽刺、斥责学生,而学生又非常容易受老师的影响,这样造成对该同学的心理伤害。被斥责的同学也可能出现一些心理变化,例如看到同学,就会认为在讥笑它,进而发展成了对同学和老师的害怕,孤僻由此产生。这些都是教育失败的案例。但是,这些失败的案例,却仍未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6岁的小兵刚刚收到一件包装好的礼物,他满心好奇,想方设法的要打开这个盒子,弄清楚里面包的是什么,妈妈在一旁看着,开始变得焦躁、紧张起来。
妈妈:小兵,住手!你弄坏礼物了!当你收到礼物时该说什么?
小兵生气地说:谢谢!
妈妈:这才是乖孩子。
批评孩子不懂礼貌,不但不会让他们变得懂礼貌起来,而且这样做的危险是孩子会接受我们的评价,然后把它视为对自己的看法的一部分。一旦他们认为自己是无礼的,那么他们就会一直以这种形象生活下去。对于无礼的孩子来说,行为粗鲁是很自然的事情。他们的自尊心一旦受到伤害,就会心生“逆反”,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小兵的妈妈不应该这么粗鲁地教育孩子学习礼貌,她可以说:“谢谢您送他这么可爱的礼物。”言传身教,相信小兵也跟着表达他自己的感谢。如果他没有,她可以在事后这样教育孩子:“别人惦记着你,并且还送你礼物,我们给她写一封感谢信吧,她知道我们高兴,他们一定会很高兴的。”这种方法比直接的训斥要更有效果。
心理暗示的力量:
向孩子灌输恰当的暗示非常的关键。最成功的教育,不是制止,而是唤起孩子心中的爱。要靠耐心的解释和引导,以令他们感到愉快的方式让事情变得简单。
■“绿领巾”、“红校服”到底多伤孩子心
“你学习不好,戴绿领巾,我才是真正的红领巾……”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门口,两个放学的孩子嬉闹起来,来接佩戴绿领巾孩子的家长的表情尴尬。
2011年10月18日中午时分,下课铃叮铃铃的响起,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小学生们在老师引领下排队回家。在这支队伍里面,人们自然而然被被孩子们脖子上带着的领巾所吸引,两种颜色:红色和绿色,甚至有些刺眼。
刘女士的女儿刚上一年级,她说孩子有的时候就是不太肯用心,所以成绩一般。上周,当她女儿回家的时候,她就注意到戴着的绿领巾,她觉得特别奇怪,于是就问女儿。女儿说:“老师说,学习不好、不好好学习的学生就得戴绿领巾,老师要求上学、放学都不能解开,不然老师就会批评我。”说着说着,女儿哭了起来。
教育专家就此评论:孩子年龄再小,也有自尊心,嘴上不说什么,也能看得出戴绿领巾不是啥好事情。这种以绿领巾区别对待孩子的方法,实在是现代教育体制下产生的怪胎。
在西安“绿领巾”事件时隔不久,包头“红校服”又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包头的“红校服”再次“伤了差生的心”。我们相信,这种案例并非一两例,贴标签区别对待的方式与中国的多年来形成的教育体制也不无关系。
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事,只要你敢装并且一直装下去,时间久了假的就变成真的了。其实这就是一种心理学上的不良暗示。“绿领巾”其实就是一个消极的标签,一个对孩子施加心理暗示的标签。当你借助外力让孩子们一直处于这样的暗示之下,孩子们身心就会受到极大的伤害。
好在,“绿领巾”和“红校服”的做法已经被教育部叫停。不过,换一个角度说,只要善于利用,“绿领巾”这种标签也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小时候,老师们根据学们的理想,会制作一些特别的徽章,比如,为学习不好,活泼好动的学生一个“国防章”,希望他将来保家卫国,这个学生就有了一种“责任感”,为学习好、听话的学生制作一个“科技章”,增强他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为喜欢画画、唱歌的学生一个“艺术章”等等。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
在基础教育这方面,美国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例如,美国基础教育的一至三年级没有学业成绩记录,三年级以后的各种考试也不公布分数,最多只是贴学号,学生只知道自己的成绩。不过大部分学校都非常注重让具有特殊天赋的学生得到发展。大部分的中小学都设有“优质班”,每周有特殊的授课时间。如果学生表现十分突出,学校会建议家长去做智商测验,以使学生有机会得到特别的辅导。
在学期末,学校会给每个学生颁发奖励,奖励的内容也是千奇百怪,如创新奖,勇气奖,诚实奖,每个同学都不会被落下,目的是让孩子们以“特色”为傲,增强自信,发挥特长,从而全面健康发展。
心理暗示的力量:
教育者不要动不动就认为孩子“有问题”,不要随便贴上“问题孩子”、“差生”的标签。只有存在着妨碍成长的障碍,这样的孩子才是“问题孩子”。即使贴标签,也要对学生多贴正向的标签,多用激励手段。
■罗森塔尔效应:期待的暗示
■远古时候,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马利翁性情孤僻,很少与人接触。他喜爱雕塑。有一次,他用象牙精心雕刻了一个美女的形象。久而久之,他对这个美女心生爱慕。他祈求爱神阿弗洛狄忒赐予雕像以生命。阿弗洛狄忒为他的诚心所感动,于是就使这个美女活了。皮格马利翁后又娶她为妻。
人们从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中总结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
这与曾经流行这么一种说法:“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有异曲同工之处。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这种说法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当一个人有了天才的感觉,他很有可能就会成为天才;当一个人有了英雄的感觉,他也很有可能就会成为英雄。
对“皮格马利翁效应”做出经典证明并使它广泛运用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们,因此“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与助手来到了一所乡村小学,从一到六年级中各选择3个班级,声称要对这18个班级的学生们进行一项“未来发展趋势测验”。罗森塔尔为这些学生做了一些有关语言能力与推理能力的测验以后,就用赞赏的口吻把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与有关老师,并且叮嘱他们一定要保密,避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罗森塔尔教授在8个月之后又来到了这所小学,对那些参与过测验的学生进行了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名单上的学生成绩都有比较大的进步,而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比较强,更加乐于和他人交往,各个方面都表现得非常优秀。此时,罗森塔尔才说出了真话:名单上的这些学生并不是通过测验挑选出来的,而是随机挑选的,这只不过是罗森塔尔撒的一个“权威性的谎言”而已。不过,谎言怎么会变成真的了呢?
其实,这是“期望”这根魔法棒在其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罗森塔尔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对于他的话,老师们都深信不疑。罗森塔尔的“谎言”对老师起了暗示性作用,使其相信那些名单上的学生将来有发展前途,于是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此种期望通过老师们的情感、语言以及行为传递给学生,虽然他们可能并没有注意到这些。
人们把像这种由于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家长或领导者这样的“权威人士”)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其实体现的就是暗示的力量。之前说过,暗示作用就是要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可见,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芳芳的儿子如今正在上小学三年级,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十分的调皮捣乱,非常难管教,街坊四邻经常被搅得鸡犬不宁。芳芳也经常被班主任叫到学校去,“揭发”他的学校的各种顽劣“行径”。每次芳芳都被弄得十分恼火,回家后便忍不住要打他一顿屁股,教训一番。但是儿子仍然是屡教不改。
大家劝我:孩子打“疲”了就更难调教了。可是不管的话,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一次偶然的机会,芳芳看到了“罗森塔尔效应”的故事。很受启发,心想:依照这一心理效应帮助儿子纠正顽皮劣习不是很好吗?芳芳决定在儿子身上试用“罗森塔尔效应”。
第一步,当然是先把惩罚儿子的“武器”扔掉,然后以朋友般的姿态主动接近他,取得他的信任。刚开始,儿子有些发懵,以为芳芳表面一套,背后另一套。但是芳芳坚持了下去。渐渐地,儿子也就习以为常了。
第二步,久而久之,芳芳和儿子成了“朋友”,儿子在芳芳面前更加“毫无顾忌”,放学一回家,就把在学校里发生各种事告诉芳芳,有时还让我帮他出谋划策。此时,我会抓住他感兴趣的事情和话题,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第三步,当儿子取得一些成绩或者进步时,芳芳也会郑重其事的加以表扬和鼓励,有时还会奖励他一支笔、或带他出去旅游、或带他去看一场电影;而遇到他说谎时,芳芳不会当面拆穿他,而是会说:“你刚才说得很棒,不过我好像觉得还没讲完,你再想想,应该会更精彩的……”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
经过一段时间的,儿子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不久,他被评为全市优秀少先队员,并获得了“少年爱迪生”等荣誉称号。■
芳芳儿子的变化,就是我们说的罗森塔尔效应起了作用。在不被重视和激励、甚至充满负面评价的环境中,人往往会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对自己做片面的评价。而在充满信任和赞赏的环境中,人则容易受到启发和鼓励,向着更好的方向努力,随着心态的改变,行动也越来越积极,最终做出更好的成绩。
心理学家提示:
戴尔·卡耐基说过:“当我们想改变别人的时候,为什么不用赞美代替责备呢?纵然员工只有一点点进步,我们也应该赞美他,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别人,不断的改进自己。”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在生活或工作中,多些赞美和鼓励,也许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你能行——增强孩子自信心的催化剂
“我能行”与“我不行”只有一字之差,内涵却有着本质的不同。“我能行”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它使人扬起自信的风帆;而“我不行”正是失败者的主要内因,因为他失去的是成功的重要支柱——自信。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对孩子说“不行”的负信息频率太高,会使孩子形成一种干什么事都“不行”的畏惧心理。某高中毕业生考上外地一所重点大学,却认为自己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行”。于是,父母只好千里迢迢“护送”他去上大学,给他报到注册、买好饭、铺好床、放好东西,告诉他:你的被子有7层被罩,当最后一层被罩该洗的时候,妈妈就来给你洗被罩了。就这样,他望着父母远去的身影,心里还是一阵失落和惆怅,讷讷地说:以后我自己生活怎能行?
面对困难和挫折,最难战胜的不是别人,而正是自己。当孩子能自觉地用“我能行”来鞭策自己的时候,他们会发现自己长大了许多,懂事了许多。而当“我能行”这3个字成为一种信念,牢牢地刻在孩子心中的时候,将为他未来的成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素质教育是面大旗,下面有许多教改的旗帜,“我能行”也是教改的一面旗帜。
1.把孩子当成一个个体来看待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前提是父母从小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个体来平等地看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自信是孩子自立、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的心理基础。
2.减少或杜绝对孩子说“你不行”
对孩子进行教育,要提倡说“行”,反对说“不”,因为一个个“不”,会传达给孩子这样一个信号:我做什么都做不好,都不行。
3.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过多、过急、过早
这是说孩子“不行”的根源,不切实际的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只能事与愿违。“孩子,你能行”应作为家庭教育的主旋律,无论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还是交往、做事,家长都要经常向孩子发出“你能行,你一定能行”的正信息,去鼓励孩子成功。
4.不要任何时候,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说“行”,那样会“惯”坏了孩子
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你能行”的良好环境。因为孩子从“不行”到“行”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对于孩子来说,这种实践显得尤为重要。事情无论大小,家长都要放手让孩子去实践,让孩子亲自体验做事过程中成败的甘苦,让孩子觉得“我能行”,自己能把事情办好。
心理暗示的力量:
家长要对孩子有信心,要把信心放在行动中,对孩子的交流中,这样,孩子就会受到积极的心理暗示。
当孩子打算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者跳一跳就可够到的东西时,不要吝啬你的鼓励,“你能行”也许就是最好的催化剂。
■心理暗示,让孩子摆脱依赖
一个朋友曾经讲过这样一个经历
■“五一”期间,朋友带着女儿去公园玩。在一条小路上走时,女儿在前面。朋友在后,前面的路上有处小水洼,但旁边的有凸起的一块干燥地。朋友担心女儿会摔倒了,就多嘴地问了句:“闺女,你敢走吗?”女儿立刻转过身伸出双手让朋友抱,嘴里说:“不敢!”这时,朋友为刚才多问的那句话后悔了。其实,本来女儿走得好好的,那块小水洼女儿也是能通过的。朋友后来总结,可能正是她心理有点儿害怕,或许正在斗争着决定是否让妈妈抱时,她的一句话给女儿吃了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