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6100000017

第17章 讨论

二、是什么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

阅读相关资料的时候,我读到了两篇文章,一篇是《楚天都市报》2009年8月22日发表的题为“农村改革30年——农村巨变的历史脉络”的文章38,作者是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院长徐勇。文中认为,农村改革30年分成3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88年的黄金十年,农村改革启动,农民的自发改革转向国家自上而下推动的大型改革;第二阶段:1988年—2002年的曲折十五年,农村改革在不断深化中,充满了曲折;第三阶段:2003年—2007年的历史跨越五年,走出曲折历程的中国农村改革开始进入新阶段。

还有一篇文章是2007年12月《中国发展观察》的一篇题为《农民流动三十年》39的文章,作者是赵树凯。文中认为,无论道路多么曲折。

北京工友之家2009年做的《打工者居住现状和未来发展调查报告》37提出了“主动选择”和“被动选择”的概念。在这个调查中,农村改革的三十年,也是农民流动的三十年。观察这三十年,可以从两个侧面进行:一个是农民的表现,一个是政府的表现。从政府表现的角度看,这三十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改革开始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半期,具体说是1978年到1993年,基本上是“无政策”时期。第二个阶段是九十年代后半期到二十一世纪之初,具体说是1994年到2002年,政策纷纷出台,但政策导向以限制为主,包括出台了若干新的歧视性政策规定。当打工者已经用行动承担了社会责任的时候,政府和社会是否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职责。第三阶段是2003年至今,政策导向发生根本转变,新的政策以促进平等对待、重视保护权益为基本特点。赵树凯认为,并不是主动的选择,最近几年是改革以来解决农民工问题进展最好的时期。

北京工友之家在2008年创办了“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主展厅的展览主题是:“打工三十年-流动的历史”。口号是:“没有我们的历史就没有我们的文化,没有我们的文化就没有我们的未来。”他们拥护温家宝总理号召的价值理念:“尊重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这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道德。”他们对过去的三十年也进行了梳理,并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艰难的流动”,从1978年到1988年;第二阶段是“打工热潮”,从1989到2002;第三阶段是“新工人新市民”,从2003年至今。

对比上面对过去三十年的回顾,从时间段上出入不大甚至吻合,但是从视角和主体性上是有很大差别的。这里提出一个发展社会学的问题:是政策主导发展还是发展主导政策?我在和工友做访谈的时候,问过工友一个问题:“你觉得打工者可以做什么来改变现状吗?”我经常听到这样的回答:“我们能做什么呀?还不是政府说了算,老板给钱老板说了算。”有时候我会和工友交流说:“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一个是“如果你以后在城市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政府控制大家出来打工,大家不还是出来了;后来城市需要我们却不欢迎我们,我们不还是留下了。所以到底是什么说了算哪?”这时候我和工友往往都会陷入沉默。

三、打工者什么时候可以获得平等待遇?

在欧洲的一些国家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次大赦,现在被称为“合法化”,指的是给没有合法居住身份的人合法身份。从2010年底到2011年初,比利时就进行了一次“合法化”,有3万多人按照规定的时间在2010年12月20日之前提出了申请,到2011年上半年陆陆续续已经有很多人拿到了合法身份。有资格申请合法化的条件包括40:(1)在比利时不间断居住5年以上;(2)目的地是比利时的合法入境;(3)期间在其他欧盟国家没有申请过身份合法化;(4)没有犯罪记录;(5)有可以融入社会的证明(比如说:可以说当地的语言,在当地有朋友);(6)对于那些居住3年以上但是不到5年的人,需要提供身份合法化以后可以拿到月收入在1500欧元以上的就业合同的证明。回答“没想过”是很可以让人理解的,生活的现状和无法控制的社会环境让人不能主动去设想未来。很多人,包括很多中国人,都在这次身份合法化中拿到了比利时身份证。这些中国人在过去的5年多时间里一般都是在打黑工,人生道路和群体发展就有可能向着这个方向发展,工作的地点一般是在中国餐厅。在欧洲身份合法化中获得身份以后,就可以享受很多和欧洲当地人同等的待遇。要补充的是,在比利时,即使是无证移民,子女也和当地人一样可以免费入学。对比欧洲,感觉在一些方面,中国农村户籍的人在城市受到的待遇,好像还不如外国人在欧洲受到的待遇。当然,现在中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很多城市开始了对户籍制度的改革,很多城市开始取消暂住证而施行居住证制度。

2010年两会期间,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陆学艺在接收采访中说41:“我们调查过,如果户口制度放开了,有的农民工会留在城市,另一个是“你以后的打算是什么?”。估计很多调查员在做访谈的时候会认为这个两个问题有重复罗嗦之嫌。但是问题单的设计者在设计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基于这样一个观察和认识:很多时候,有的不会,特别是年纪大的根本就没有这个意愿……。(打工)年份很重要的,你可以根据打工的记录、居住的记录。当然要设计一些步骤。但是,我们认为,即使是这些回答“没想过”的人一定也想了,也许只不过处于一种不能想和不敢想的状态。尤其是紧迫性的问题要先改革。比如,小孩上学,还有住房,包括温总理提出的农民工廉租房的问题,经济适用房的问题都要考虑。现在国家要改善民生,其实有些改善民生举措是要花钱的,社保也好,医疗也好,而户口改革不一样,只要把这两亿人的‘农民’两个字去了,变成工人了,如果一个人、一个群体方向明确的时候,他马上就不一样了,他就得到改善了。所以我觉得是到了紧迫的时候了,而且现在户口改革的条件也成熟了。”

四、“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什么时候成为“新工人子女”?

每一个人在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下都有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多数(65%)工友回答说“回老家”;在问及“你以后的打算是什么?”时,只有不到十分之一(9%)的工友回答说“回老家”,有五分之一(21%)的工友回答“没想过”。不能否认的一点是,或者买在老家小城镇上。这样无奈选择导致了亿万打工者在城市无家可归,也导致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在农村和城镇的房子空置)。

我们都知道,留守儿童的数量大于流动儿童。这样的一个现象是综合的因素造成的,包括:(1)打工者收入低,无法支付孩子在打工地的开销;(2)打工者工作时间长、没有休息日,所以无法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周末和假期也无法照顾孩子;(3)打工地的公立学校不接收孩子入学,上私立学校学费贵而且教学质量无法保证;(4)在打工地无法参加中考和高考;等等。

2011年的“两会”期间,打工子女的入学问题是讨论的焦点之一。在回答网友关于打工子女上学问题时,温总理说42:“这是我们中国存在的一个独特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两手’。一手就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农村的学校建好,工友的选择是无奈的选择,使优质教育资源不要都留在城市,让好的教师到农村去支教。另一方面,我们对农民工进城、孩子上学不因户口而受到影响,特别是义务教育。我相信你的孩子不管是留在家里还是随你出来,都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查阅相关资料,我发现已经有了一些关照打工子女入学和就地参加中考的政策。例如,据报道43,从2008年开始,安徽省在全国率先打破户籍限制,打工子女可在流入地参加中考并报考高中阶段学校,也可按照本人意愿回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录取。现在,打工者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待在城市,但是为了安全和养老的考虑却不得不把房子盖在老家农村里,一、主动选择和无奈选择

一个人生活的位置和发展的方向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外在的作用有多大?内在的作用有多大?这不是一个能够量化回答的问题。中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2011年3月10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开幕前接受采访时表示44,当务之急要解决的是随父母进城的打工者子女在流入地和城市孩子一样,但是很多社会政策为了降低社会和经济成本却把工友的无奈选择做为说辞。第一个问题是来说明工友的无奈选择,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其次才是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对于打工者子女在就读地参加中、高考的时间表,袁贵仁没有给出明确答复,但他表示时间不会很长。

当我们称呼2亿多的打工者为“农民工”的时候,那么他们的孩子就会被称为“流动儿童”;当我们称呼打工者为“新工人”的时候,那么他们的孩子就是“新工人子女”了。我们的目的不是改变称呼,而是争取权益。现在的社会现实是:社会并没有为打工者的子女提供在城市平等受教育的机会。现在城市中有这么多的打工者子女能够和父母团聚,是基于打工者家庭不懈的努力和巨大的付出。近期,政府和社会都开始重视打工者子女的教育问题,并在城市和乡村开始开展针对打工子女的关爱活动。关爱活动挺好,但是不解决根本问题。政府应该考虑进行针对打工者子女教育问题的政策改革,这符合打工者的诉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

五、在城市的住房保障离打工者还有多远?

联合国适当住房问题特别报告员拉克尔·霍尔尼克曾对媒体表示45,问题单里有这样两个问题,住房不是一个拥有四面墙和一个屋顶的商品,而是一个使人们能够生活在安全、和平和尊严之中的场所,住房权更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一种权利。我们通俗地来理解,住房权利就是一项基本人权。而对于基本人权的保障,是现代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上亿的打工者主动选择在城市,而且这种选择是基于生存和发展的要求,那么政府和社会应该做出怎样的反映呢?打工者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参与社会劳动和承担家庭责任。

据人民日报2011年3月7日报道,国家发改委6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会公布46:“未来5年,要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其中今年1000万套,明年1000万套,后面3年还有1600万套,使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对于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提供廉租房,实行廉租房制度。对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提供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在发改委十二五规划的3600万套住房的覆盖范围里,也就是没有选择的选择;第二个问题是来说明工友的主动选择。

调查结果充分说明了工友的无奈选择和主动选择有着巨大的差别(见表13-1和表13-2)。在问及“如果你以后在城市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时,没有明确指出户籍不在当地城市的打工者是不是在保障房的保障范围内,但是国家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政策导向是非常明确的。事实上,城镇的低收入群体中的大部分是外地务工人员,他们应该平等享受保障房的保障。

据腾讯新闻2011年9月20日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快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公租房面向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以小户型为主,单套建筑面积以40平方米为主,租金标准由市县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按略低于市场租金的原则合理确定。各地要逐步实现廉租房与公租房统筹建设、并轨运行47。

从2011年政府出台政策的态度来看,打工者可以看到在打工地住有所居的希望了,但是真正打工者离住房保障有多远还取决于政策执行的情况

同类推荐
  • 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

    ,读者通过这本书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雷锋人生、汲取雷锋精神。展现了雷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怀。本德、陈云、邓小平的题字。同时,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全部日记,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演变,书中精选的与雷锋有关的一些珍贵题词图片,社会对于雷锋精神的报道和评价、雷锋精神内容的书包括雷锋生平、雷锋故事、雷锋日记、雷锋精神及其在现当代的价值和意义等内容,讲述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给读者展现了雷锋精神的最新最完整的诠释
  • 千年海盗

    千年海盗

    为何海盗阴魂再袭亚丁湾?《千年海盗》全面解析海盗的历史与今天,为读者彻底揭秘海盗,讲述海盗卷土重来背后的故事。史上五大海盗时期,史上七大臭名昭著的海盗岛,东海枭雄:中国历史上的海盗代表,郑和下西洋:剿灭世界最大海盗集团
  • 转变”官“念

    转变”官“念

    本书从七十三个流传甚广的领导观点入手,对许多领导者长期以来深信不疑的一系列管理理念提出质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这些观点和理论的局限性,甚至错误性。多角度、多层次地解释和论证,突破书本定势,突破经验定势,并且提出新的观点,对各级领导者来说,这是一本开卷有益、掩卷深思的书。
  •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对八项规定出台的背景,八项规定给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带来的变化、八项规定昭示的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治国方略以及中国梦蓝图进行了梳理和论述。既是一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也是一本在党的建设方面起教育、普及作用的通俗理论读物。
  • 做守纪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行为规范

    做守纪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行为规范

    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特别是紧密联系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以党章和党中央颁布的相关条例为依据,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行为规范进行了解读。根据党员行为不同性质,本书分别设专章对政治行为规范、组织行为规范、经济行为规范、职业行为规范、道德行为规范、廉政行为规范等从不同的角度作了讲解,涵盖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本书可以帮助广大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党员行为规范的了解,提高认识,规范行为,牢记并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热门推荐
  • 汉武帝北击匈奴

    汉武帝北击匈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汉武帝北击匈奴》》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绍了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与汉匈关系,汉武帝以后的绥抚政策,汉文化对匈奴的影响等有关内容。
  • 造梦空间

    造梦空间

    天地经由六千八百年已来,由于狂风暴雨的忽的袭来,它造成了混沌空间未知世界的最终形成。未知世界,是不祥之物,无畏勇士和魔术师之外无人涉足,由于传说他们来到这里,不料此处为怪物繁晰之地,几经周折他们遇到了商队,那么在这茫茫的混沌世界又有多少离奇事在等着呢?
  • 李嘉诚白手起家的八字箴言

    李嘉诚白手起家的八字箴言

    李嘉诚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商人之一,连续六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连续八年雄居港商首席。他作为香港巨商和财富化身,在创业之初完全是白手起家、以小搏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八字箴言是李嘉诚纵横商场几十年的心得,更是他做人与经商完美结合的深悟见解。八字箴言,字字渗透着李嘉诚经营谋略与文化的精华。
  • 漠上烟罗

    漠上烟罗

    他说:“你必须成为我的妻子,我才能为你救他。”她说:“若有来世,我仍愿死在你的剑下,带着你的余温,和我的长发。”她是医者,也是刺客,为了救好友,甘心嫁他,失身失心。他是异国王族,虽深爱她,却因不同民族,注定与她为敌!一场国仇家恨,一段儿女情长,一段大漠传奇!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骤风

    骤风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打开心灵,寻找幸福的秘方

    打开心灵,寻找幸福的秘方

    拥有良好的心态,才能感受到幸福的滋味,才能懂得幸福的意义。本书所选的小故事,个个如一剂良方,能够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从小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同时,让孩子们知道用充满爱意的眼睛去看世界,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 女保镖穿越:朕的皇后很大牌

    女保镖穿越:朕的皇后很大牌

    皇后?没兴趣。圣宠?不稀罕。侍寝?不好意思,本宫很忙。本宫千辛万苦地穿过来,可不是为了跟一帮女人争宠的。本宫可有着远大的目标:建立天下最大的保镖组织,赚很多银子,努力扩张势力,最终称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