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1000000038

第38章 女人,创造富贵人生(4)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共有华侨、华人3千万,分布在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足迹遍布全球。然而,赵小兰进入美国白宫成为地位最高的华裔女官员却是唯一的一个。她犹如美籍华裔中的一朵奇葩,给人以清新和自豪之感。女性朋友们,也许你没有赵小兰那样的天赋与智商,取得不了像她那样的成就,但是只要你尽力而为,同样会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9.极具传奇色彩的女记者

意大利的法拉奇是极具传奇色彩的女记者。她尖锐泼辣的问话,穷追不舍的追踪采访,使她名闻世界。她采访过邓小平、霍梅尼、卡扎菲、基辛格……

财富,是她手中的传奇

女人,不一定就是弱者,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

奥里亚娜·法拉奇是位喜欢和世界风云人物打交道的女记者,她在采访过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之后,引起了白宫的一场轩然大波;还是她,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曾经使执拗有名的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威风扫地,使越南“总统”阮文绍痛哭流涕,使前伊朗国王巴列维当她的面表示要摒弃女色……

法拉奇的风云人物访问记,以其内容的深刻、广泛、新颖、曲折为人们所称赞,以其提问尖锐、大胆、泼辣、正中时政为人们所叹服,新闻界把她的这种风格独特的访问方式称之为“法拉奇式访问”。

法拉奇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她曾经写过几本畅销书,其中描写她已故丈夫生平事迹的纪实小说《一个人》,轰动了整个意大利,在短短两年内,发行量达到了150多万册,创造了意大利近年来畅销书的最高纪录,这在意大利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法拉奇虽然没有得到过大学毕业文凭,却得到了文学博士的桂冠,多次荣获新闻奖和畅销书奖。

她成功了。在她身后,留下一串艰难奋斗的足迹……

1930年6月29日,法拉奇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城。

幼年的法拉奇聪明、伶俐,还有一个爱钻牛角尖的脾气。她的脑袋里装满了许多离奇古怪的问题:花儿为什么会开呀?它为什么会放香气?没有脚的虫子为什么能走路呀?……她问起来就没个完,有好多次当着客人的面使妈妈陷入尴尬的境地。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脑子里装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有意思。她对社会这本大书发生了极浓厚的兴趣。几乎每天晚饭之后,她都要就一些社会时政问题和家里人争辩两三个小时。

法拉奇的倔脾气用在学习上就成了顽劲。她曾经在医科学校学习,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使得同学们常常嫉妒她。不过,最终她还是不曾悬壶成业,因为她在16岁那年突然对新闻写作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给报刊投稿连连得中,她认定自己的素质更适宜从事新闻工作,于是断然弃医从文,闯入了新闻界的大门,在《欧洲人》杂志社当了一名记者。

法拉奇这一大胆而倔强的选择,使她的老师和同学们既惊讶又惋惜,但是他们知道,凡是法拉奇认定了的事,就一定非干到底不可。

叱咤新闻界的女人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一个20来岁的年轻姑娘想在新闻界立住脚,并且打开一个局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法拉奇硬是凭着一股不达目的誓不休的韧劲和非凡的勇气,拼杀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在事业的道路上跋涉是艰苦的,而要拼搏一番,就要付出更多的汗水,甚至付出血的代价。

法拉奇为了尽快地胜任工作,她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读书学习。她博览群书,阅读了大量的文学、政治、历史、哲学、经济学、军事等方面的书籍。在新闻的采访与写作上,更是花费了很多心血去钻研。她把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灵活运用于采访实践中,工作大有起色,很快得到了主编的赏识和器重。但是,这些成绩远远不能使法拉奇满足,她不只是想在新闻界立住脚,她要走向世界,做一个对人类和平事业有贡献的出色记者!她一面坚持不懈地学习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一面潜心钻研人物的采访艺术。这些都为她后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许是命运之神看中了这个倔强而勤奋的姑娘,一个难得的机会终于来了。

50年代初,《欧洲人》杂志社派法拉奇赴越南战场进行战地采访。到了战场上,法拉奇昼夜不停地采访,有时为了能得到一条消息,她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她发回的报道新颖、及时、准确,赢得了新闻界的普遍赞誉。紧接着,她又先后到印度和巴基斯坦战争前线、中东战争前线以及拉丁美洲的动乱地区进行采访,发表了许多重要的报道。

后来,法拉奇在谈到她的采访体会时说:“采访就是一场探讨事实真相的战斗。”“为了进行访问,我是拼了命干的。”是的,法拉奇的事业是拼杀出来的,战斗的生活磨砺了她,给她本来倔强的性格又增添了大胆、泼辣、敏捷、果敢等特点,使她渐渐具备了采访那些叱咤风云的大人物所需要的独特素质。

“政治访问之母”

60年代末,法拉奇开始在《欧洲人》杂志上发表世界领袖人物访问记,她所撰写的访问记别具一格,不仅形式新颖,而且内容真实,情节曲折,人们对此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法拉奇采访的突出特点,就是开门见山、先发制人。她认为这样便于掌握主动。比如,在她采访69岁的伊朗宗教领袖阿亚图拉·霍梅尼时,为了获准采访,她耐着性子,按照伊斯兰教规,跣足不履,身披穆斯林妇女的长纱在门外等候。霍梅尼一到,她当即一把掀掉了罩在头上的长纱,并对霍梅尼说:“先生,我要告诉你,你是伊朗的新沙皇。”这一举一言,把霍梅尼气得火冒三丈,然而他又不得不在这位外国女记者面前克制住自己,还要听她讲这“新沙皇”的来由。

在采访利比亚元首卡扎菲的时候,卡扎菲有意怠慢这位在他看来是大名鼎鼎而又尖辣刻薄的女记者,竟让法拉奇干等了两个小时。法拉奇自然免不了要回敬他一下,当她终于等到会见时,她气愤地把一本书投在卡扎菲秘书的头上,然后指着卡扎菲身边的警卫人员质问卡扎菲:“上校,如果群众那么热爱你,那你为什么还需要这么多保护你的人呢?”又是一举一言,干脆利落,镇住了卡扎菲,惊呆了秘书。

当然,法拉奇也有回旋的战术,她一旦拉开了“战幕”,就会自如地控制住局势,使整个访问顺利地进行下去。法拉奇认为,访问是否成功往往决定于访问者是谁,而绝不是被访问者是谁。

法拉奇的访问记每每被报刊发表以后,多会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她的访问记《亨利·基辛格》发表之后,竟使这位声名赫赫的美国前国务卿陷入了非常窘迫的境地,其原因是基辛格在接受法拉奇采访时,讲了这样几句话来说明他成功的原因:“因为我总是单枪匹马地行事,美国人特别喜欢这一点,美国人喜欢独来独往的骑马者,喜欢只身进入城市和乡村的骑马牧者……”他把自己比作是美国人的崇拜者,把美国政府的一切功劳归己所有。为此,基辛格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攻击。白宫高级官员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狂妄的吹牛。”新闻报界谴责基辛格轻率、傲慢,有些报刊还登出了漫画和基辛格脚蹬马靴、头戴大沿帽的照片,并在下面注明“亨利,孤独的骑马牧者。”最使基辛格难堪的是,尼克松气恼得拒绝见他,以至于他亲自登门求见时也被拒之门外。基辛格曾经异常懊恼地说,他同法拉奇的会谈,是“生平最愚蠢的一件事”。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法拉奇非常强调访问记的真实。访问时,她总是随身携带一只袖珍录音机,采访过后,自己再逐字逐句地抄录下来,用自己最娴熟的意大利语写成访问记,然后再译成英文。这样就避免了在英美国家的一些报刊上发表时的错译。

法拉奇把写人物访问记看作是自己工作中最大的乐趣。她奔波于世界各国,采访那些在国际上有影响的风云人物。10多年来,她的足迹遍布于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除了前边提到的人物外,她还曾经采访过约旦国王侯赛因、沙特石油部长亚马尼、埃赛俄比亚国王海尔·塞拉西、以色列前首相梅厄夫人、波兰“团结工会”领导人瓦文萨、西班牙共产党领导人卡里略等30多位显赫于世的风云人物。法拉奇自称是“政治访问之母”,至今无人敢与她争衡夺位。

访问邓小平

1980年8月,法拉奇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北京。法拉奇的这次中国之行,是专门来采访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她要向世界上关心中国和希望了解中国的人们,打开一扇天窗。

8月21日,邓小平同志高兴地接受了法拉奇的采访。

法拉奇—进门就笑着对邓小平说:“邓小平先生,首先请您接受我对您生日的祝贺。”

“我的生日?我的生日是明天吗?”邓小平同志显然是把自己的生日忘记了。

“不错,邓小平先生,我从您的传记中知道的。”

“既然你这样说,就算是吧!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我的生日。就算明天是我的生日,你也不应祝贺我啊!我已经76岁了,76岁是衰退的年龄啦!”

“邓小平先生,我父亲也是76岁了,如果我对他说那是一个衰退的年龄,他会给我一巴掌呢!”

两个人都笑了起来。访问在融洽而轻松的气氛里展开,他们像久别的朋友一样无拘无束地促膝谈心,探讨着中国和国际上的大事。法拉奇非常巧妙而又不失时机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对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评价,对“文化大革命”的看法,对斯大林、赫鲁晓夫的看法,毛主席纪念堂是否要拆掉,中国对越南和柬埔寨的态度,中苏关系以及当前的国际形势等等。

这些问题现在听起来有的已经变成了旧闻,但在当时,邓小平所谈的每一个问题,都会成为一条轰动世界的“号外”新闻,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

法拉奇和邓小平同志的两次谈话一共4个小时,接触到20几个相当尖锐的问题。邓小平同志的坦率和老练给法拉奇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法拉奇不愧是一位能和杰出政治家纵论天下大事的能手,不愧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政治访问专家。请记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女强人!

同类推荐
  • 明辨是非(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明辨是非(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本书旨在通过故事的形式,帮助青少年同学们认识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懂得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学习明善恶,辨是非的能力。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 识人的智慧:透过表象读懂对方的心

    识人的智慧:透过表象读懂对方的心

    《孙子兵法》告诉我们: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一个人要想在交际场上游刃有余,要想在事业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就必须拥有快速读懂他人内心的敏锐洞察力。然而世事纷繁,人心不古,要想迅速看透他人实为一件难事。《识人的智慧--透过表象读懂对方的心》,就是为了帮你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的
  • 礼仪金说5:商务礼仪

    礼仪金说5:商务礼仪

    本书乃金正昆教授讲礼仪系列丛书之商务礼仪。书中,金教授以浅显易懂、平实幽默的语言风格,通过大量的详实的事例阐述了商务礼仪的基本理念、商务交往中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把尊重、礼貌、热情用恰到好处的形式,规范地表达出来。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便可学习到最实用的商务礼仪。
  • 提高社交礼仪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社交礼仪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接班人是我们教育的天职。当今社会,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要应对挑战就必须使未来的建设者们具备全面的素质;不但要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同时也必须掌握人文科学的知识。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才。一个民族的全体国民要想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就必须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突破口。本选题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助读本。
  • 心灵鸡汤精粹版7

    心灵鸡汤精粹版7

    简单快乐——但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个?面对残酷的现实,快乐总是差一步。但是快乐建立在自己身上,你可以放下心中的包袱,去拥有属于你的快乐!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历代山水诗(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历代山水诗(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山水诗,作为诗歌领域中诸多品类的一种,历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它篇目繁富,内容广泛,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本书从中收集的诗歌多为精品。每篇作品都有【注释】和【鉴赏】,以供读者参考。本书在编选过程中,曾参阅了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多所受益,表示衷心地感谢。由于水平所限,资料不足,疏漏缺失之处,在所难免,热切期望专家与读者不吝指教。
  • 带着儿子去抢婚

    带着儿子去抢婚

    人生若能回头该是如何?那对待背叛了自己的人,逆了这时光,回头撕下他的伪装,踩扁他的矫情,诱惑他爱上自己然后狠狠甩了他,把他打入十八层地狱。暗恋自己宁愿为自己粉身碎骨的人怎么办?回过头,宠在手里,爱在心里,好好调教,养成一个二十四孝好老公来。“若今生还能从头再来,我一定……不会在瞎了……这眼。”“你给我记住了,若有下辈子,你敢负我,我就是追到地狱也要把你粉身碎骨。”三生台上,缘定来世。若时光可以倒流,我许你一世情缘。若时光可以倒流,踏了这山河,焚了这天地,我们也要在一起。
  • 错惹妖孽男

    错惹妖孽男

    可惜阻挠重重,前有心计蛇蝎女,且看错惹妖孽男。,更是签下女仆合约,致使豪门总裁求婚未遂。误打误撞,二人数度交手并发生关系,司如风如何抱得美人归,相处之下萌生爱意。后有豪门贵妇,打工女皇白小桃授命搅局,他们如何突破阻碍,从此惹上妖孽总裁司如风
  • 妖颜祸水:腹黑小魔妃

    妖颜祸水:腹黑小魔妃

    无心,21世界最残酷冷血的黑色帝国组织之精英杀手,断情绝爱。重生穿越成幽灵宫的宫主——月影绾,武功心智冠绝当代,天底下最具传奇的女子,被武林称为“妖颜祸水”。倾国一笑,游弋仙岛,神剑无敌,魔界之尊又奈我如何?
  • 呀,小狐狸

    呀,小狐狸

    狐狸爸爸为了照顾狐狸妈妈和四个刚出生的小狐狸,频频到农场偷鸡,它的行为激怒了农场主,遭到无情的射杀。失去丈夫的狐狸妈妈不得不负起独自抚养小狐狸的重任,教它们捕捉老鼠、智取松鼠、学习新技能。而丢鸡的事仍在发生,彻底惹怒了农场主,他带着雇佣和猎狗来到狐狸的藏身处,转瞬间三只小狐狸被杀死,唯一幸存的一只被带回,用铁链拴起来关在院子里。狐狸妈妈每晚都会带着食物来看小狐狸,并且不停的啮咬铁链,可一天又一天,铁链依然没有断,在这种万般无奈和绝望的情况下,狐狸妈妈到底要该怎么办呢……
  • 没有名字的身体

    没有名字的身体

    这是一个用感性的语言和更为感性的灵魂叙述的故事。在密集而带有压抑感的文字中,现在可以老了,你会读懂女人的身体,她深爱的那个人因心脏病死去。自己也再没有忧虑,十三岁的少女,没有伤心,在无地自容的羞愧中,她看见年轻的化学老师穿过油菜花开的校园小路向她走来。她对自己说,读懂女人眼中和梦中的爱情。因为再也没有人在乎她的年龄和容貌。,突遇生命中最为尴尬的一刻。漫长的时光从这里开始…… 三十年后,没有害怕和惊悸
  •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公司会倾力培养的12种人(典藏版)

    公司会倾力培养的12种人(典藏版)

    在团队中,每个人都在为了企业的所需而服务,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有千百种,最后共同达成企业的目标,最起码的一点不会变,这样的使命是光荣而艰辛的。但只要每个员工热爱工作,并努力去钻研什么样的人企业绝不放弃,那么,并尽力培养自己的能力,但是,相信天道一定会酬勤。那就是为了企业的利益而奋斗
  • 鸡肉的味道

    鸡肉的味道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