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4300000041

第41章 原先的居民和冬天的访客(1)

我遭逢了几场欢乐的大雪,在火堆旁边度过许多愉快的冬夜,任由雪花在屋外疯狂地飞舞,那呼啸的风声甚至淹没了猫头鹰的嚎叫。接连几个星期,我外出散步时只碰到几个偶尔来伐木并用雪橇将其运回镇上的人。然而大自然却协助我在森林里的深雪上开辟了一条道路,因为我当初从那里走过以后,寒风将橡树的落叶吹进我的脚印,树叶卡在脚印里,通过吸收阳光融化了冰雪,于是我不仅有干燥的地方可以踏足,夜间还能依据它们形成的黑线来认路。在孤寂中,我百无聊赖地想起了原先住在这片森林里的居民。根据镇上许多同胞的回忆,寒舍附近的道路[863]从前曾回荡着很多居民的欢笑和谈话声,两旁的树林里散落着他们小小的花园和住宅,不过当初的森林比如今要茂密得多。我自己也还记得,在许多地方,道路两旁的松树会同时刮擦着两轮马车,非得单独走到林肯镇去的女人和小孩,途经这条路时总是提心吊胆,经常会拔腿狂奔。虽然这条卑微的小路无非是连着临近的村镇,或者供伐木工人的队伍行走,但从前它的景色变化多端,曾让过路者为之迷醉,久久不能忘怀。如今从镇区到森林之间是坚实的开阔农田,原本是生长着枫树的沼泽,上面有条用木头铺成的通道,无疑还有部分残留的木头支撑着目前这条尘土飞扬的公路,从斯特拉顿农场(即如今的救济院)[864]一直通到布里斯特山。

在我的豆田东边,马路对面,曾经居住过加图·因格拉汉姆,他是康科德镇乡绅邓肯·因格拉汉姆老爷的奴隶;后者给这个奴隶盖了房子,允许其到瓦尔登森林里生活——这位加图可不是乌提卡人[865],而是康科德人。据说他是个几内亚[866]黑人。有几个人尚且记得他当初种了小片胡桃林,准备靠这些树来养老;但最后有个年纪比他小的、做投机生意的白人买下了它们。那人也早已魂归地府。加图那个半已消失的地窖窟窿目前还在,只是知道的人很少,因为几棵松树把它遮住了,过路人是看不见的。那里面现在生长着一株光叶漆(Rhus glabra),还有长得很茂密的秋麒麟草,是出现的年代最早的那种。

而在这边,就在豆田的角落里,更靠近镇区的那边,曾伫立着黑女人席尔法的小屋,她纺织亚麻布卖给镇上的人,瓦尔登森林里经常回响着她嘹亮的歌声,因为她的歌喉既响亮又动听。后来,在1812年的战争[867]中,她的住宅被几个获得假释的英国战俘放火烧掉了,当时她不在家,她的猫、狗和母鸡统统被烧成灰烬。她活得很辛苦,那日子简直不是人过的。有位以前常到森林来的老人记得,某天中午他路过席尔法的家,听到她对着咕嘟咕嘟响的铁锅,喃喃地自言自语:“没有肉,全是骨头!”我在那边的橡树林里看见过几块砖头。

顺着马路朝南走,在右手边,布里斯特山上,曾住着布里斯特·弗里曼,他是个“能干的黑人”,原本是康明斯老爷的奴隶——那里迄今还生长着几株布里斯特种下的苹果树;那些大树虽然很老,但我觉得它们的果实依然很美味。不久以前,我在林肯镇的旧墓园看到他的墓碑,旁边有些没有立碑的荒坟,埋葬着几个从康科德撤退时阵亡的英国掷弹兵。他的墓碑上写着“西比奥·布里斯特”——他是很有资格被称为“非洲的西庇阿”[868]的——“有色人”,好像他曾被染了色似的。墓碑还用很显眼的数字写明他去世的日期;这其实是间接地让我知道他曾经活过。和他同住的是他热情的妻子芬达,芬达会算命,性情很活泼,长得既高又胖,还特别黑,比任何黑夜的孩子还要黑,像她那样又胖又黑的女人,在康科德也算得上空前绝后了。

再往山下面走,在左边,在森林里的古道旁,是斯特拉顿家族的府邸的遗迹;他们家的花园曾经占满了整个布里斯特山,但早已被刚松消灭,只残留几个枯死的树桩,它们的老根仍为许多茂盛的树木提供养分。

继续朝镇区走,你就来到布里德的地方,在马路的右边,紧挨着森林;那里以闹鬼著称,该鬼虽然在古代神话里没有专属的名字,却在我们新英格兰人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令人吃惊的角色;他就像许多神话人物,也许将来人们应该写下他的故事;他刚来的时候伪装成朋友或者帮工,然后就会抢夺钱财和杀人全家——他就是新英格兰朗姆酒[869]。但历史尚未讲述在此处上演过的悲剧,那些故事姑且留待后人去评说吧。反正根据本地某个语焉不详的传说,这里曾经有个酒馆,还有一口水井,给过路旅客提供酒水和歇脚的地方。当时人们在这里相互问候,倾听和讲述各种消息,然后重又踏上各自的路途。

就在十来年前,布里德的破屋还在,只是荒废已久。它和我的木屋差不多大。后来几个淘气的小孩放火把它给烧掉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在选举那天夜里[870]。当时我住在镇区的边缘,正因为看达文南特的《贡狄贝特》[871]而昏昏欲睡。那年冬天我得了瞌睡症,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家传的毛病,我有个舅舅,他给自己刮胡子也能睡着,每逢星期天都要躲到地窖里去摘土豆的芽,借此来保持清醒和遵守安息日的规定[872];但也有可能是因为我试图只字不漏地拜读查尔默斯[873]的英文诗集。那本书看得我头昏脑胀。就在我差点睡着的时候,火警的钟声忽然响起,消防车匆匆地从路上驶过,领头的是一群争先恐后的男人和孩子,我跑在最前头,因为我跳过了小溪。我们从前都救过火,开始以为这回走火的地方是在远处的森林南边,是谷仓、商铺或者住宅,或者这些全都着火了。“是贝克尔的谷仓,”有人大喊。“是科德曼家啦,”又有人言之凿凿地说。这时飞溅的火星从森林里冒出来,就像屋顶烧塌了那样,我们大声喊道:“康科德来救火啦!”几辆载满乘客的马车疾速飞驰而去,里面或许也坐着保险公司的经纪人,失火的地方无论有多远,他都是必须到场的;救火车比较慢,也没那么慌张,很快就被甩到后面;而走在最后的,根据大家后来悄悄透露的消息,就是那几个放了火又敲响警钟的小孩。我们就这样急奔向前,如同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完全忽略了耳闻目睹的证据,在那条路上拐过弯之后,我们听见噼里啪啦的声音,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墙那边的炙热,这才恍然大悟:哎呀,原来着火的地方是这里!到了起火的地点,我们的热情反而冷却下来。起初我们想到要弄些水把火泼灭,但后来又决定让火烧个痛快,因为那破屋已经烧得差不多,本身也并不值钱。于是我们站在消防车周围,相互推搡着,用扩音器表达我们的看法,或者低声说起大家以前亲眼看到过的大火,包括巴斯康姆商店[874]那次;大家纷纷表示,如果能够带着水桶及时赶到,附近也有水塘,那么就算遇到世界末日那场大火[875],我们也有本事将其变成又一场洪水[876]。最后大家没有捣乱就回去了,我也回家睡觉和继续看《贡狄贝特》。但说到《贡狄贝特》,它的前言中有句话说智慧是灵魂的火药,“但大多数人和智慧缘吝一面,就像印第安人没有见过火药”[877],这句话我是反对的。

第二天晚上我凑巧又路过那块地,差不多在同样的时间,听到有人在那里低泣;我在黑暗里走近去看,原来那人我认识,是该家族仅存的后裔,他继承了祖上的优点和缺点,也只有他才会在乎这次火灾,趴在地上,望着地窖墙壁里面仍在冒烟的余烬,像他惯常那样,不停地喃喃自语。他整个白天都在远处的康科德河草原那边干活,到晚上才有自己的时间来看看他年轻时曾居住过的祖屋。他轮番从各个方位和角度往地窖里面看,总是趴到地上,仿佛里面有些宝贝,他记得就藏在石缝里,可是除了一堆砖块和灰烬,那里明明什么都没有。木屋已经消失,在他眼前只剩断壁残垣。他悲伤的心情似乎因为我的出现而得到抚慰,于是开始在黑暗里指给我看哪里是废弃的水井;谢天谢地,它可不会被火烧掉;他沿着墙壁摸索了很久,搜出他父亲亲手砍削与安装的汲水杆[878],不停地抚摸着末端曾用于挂重物的铁钩或者马钉——这是仅剩的旧物——试图说服我相信它并不是普通的横杆。我摸了摸它,现在几乎每天散步时都会看它几眼,因为它钩着一个家族的历史。

又来到路的左边,在开阔的田野里,你能看见墙边的废井和丁香花丛,那里曾是纳汀和勒格洛斯的家园。但是让我们转头朝林肯镇的方向走吧。

在森林的更深处,在这条路离瓦尔登湖最近的位置,便是陶匠怀曼[879]的地方,他在那里替镇上的同胞制作陶器,还将这门手艺传给了子孙。他们在物质上面并不富裕,在生前只拥有那块地的租赁权;税官上门收税时常常白跑,只能象征性地没收一些不值钱的东西抵数,因为也没有别的东西可以让他拿走,这是我在税官的记录上看到的。那年盛夏某日,我正在田里锄草,有个拉着满车陶器前往市场的人在豆田旁边勒住他的马,问起了小怀曼。许多年前,那人曾向小怀曼买过制作陶器用的转轮,想要知道他的近况如何。我曾在《圣经》上读到陶匠的黏土和转轮[880],却从未想到我们日常所用的器皿,并不是从那个年代完好无损地流传下来的,也不是像葫芦那样挂在树上的,我很高兴听到我住的地方附近曾经有人实践过这门制陶的艺术。

最后一位比我更早住在森林里的居民是个爱尔兰人,叫作休·阔尔(我可能写错了他的姓),他盘下了怀曼那块地——大家都叫他阔尔上校。据说他曾是滑铁卢战场[881]上的士兵。要是他还活着,我倒是想跟他较量几招。他在此处的营生是替人挖沟。拿破仑去了圣赫勒拿岛[882],阔尔来到瓦尔登森林。据我所知,他过得很惨。他这人很有风度,显然是见过世面的,说起话来也是文质彬彬。他在仲夏时节也穿着大皮衣,因为他患了震颤谵妄症[883],脸色红得像涂了胭脂。我刚搬来森林不久,他就在布里斯特山脚下的马路上死了,所以我并不记得有过这个邻居。他的朋友视他的房子为“凶宅”,避之唯恐不及,但我曾在其尚未被拆掉以前去看过。那里有几件卷起来的旧衣服,就在木板床上,看上去很像他本人。屋里但见在炉旁折断的烟斗,没有在泉边碎裂的饭碗[884]。后者不可能是他谢世的象征,因为他曾对我坦白,虽然他听说过布里斯特泉,但从未亲眼看到过它;破旧的纸牌,方块K和红心K之类的,散落在地板上。有只小鸡躲过了官员的抓捕,它像夜晚般乌黑和安静,甚至连叫都不叫,仍然栖身在隔壁的房间里,大概是在等待雷纳德[885]吧。屋后依稀是个花园的模样,应该是种过东西的,但从来没有锄过草,因为他那可怕的发抖病经常发作,不过那时正是收获的季节。花园里蔓生着豚草[886]和鬼针草[887],我的衣服沾满了后者的果实。屋子的后墙上有张土拨鼠皮,看上去是刚晾上去不久的,但他再也不需要温暖的帽子或者手套了。

同类推荐
  • 茹实斋吟草(高平作家丛书)

    茹实斋吟草(高平作家丛书)

    中华诗词再度兴起,点燃了我写作的热情。对于古典诗词,在我心中可以说是一方圣地,喜欢文学是从唐诗宋词的语境和意象中浸洇萌生的。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即使在万马齐喑的年代,常羡慕先辈们虽戎马一生,却“腹有诗书气自华”;时至离岗,常恨人生苦短、岁月无多,却无缘亲近圣境,为诗国朝香。本以为今世难于一偿夙愿,不意晚年逢盛世,竟操觚一试,旧梦重温,拿起秃笔,发乎于情而形于诗,尤其是现代化的通讯和网络提供了便捷而广阔的写作空间。暇时,或写物会意,或缘事抒情。几位好友以时闻、事物、节俗、民生为题酬唱赠答,以表达对生活的体识和经验。
  • 在西藏想你

    在西藏想你

    刘兆林的情感散文,写人物有光泽,有风趣,也有智慧。收在“笔情”一辑里的篇章,他写文坛的马加老人,于平易的生活琐事间充满了会心的理解和挖掘,有的细节,轻描淡写,滋味隽永。他写君子之风的学者彭定安先生,文字清浅明朗,近距离透视,不枝不蔓。尽管对于常情的描写不容易像亲情、私情、友情那样感人,但他对于社会常情那种无私的关注和真诚并富勇气表达,也很难能。“乘美以游心”,这是刘兆林情感散文追求的为文之道。朴素自然,大方无华。这让他既摆脱了雕虫小技,也完成了精神上的一次超越和洗礼。收入本书中的文章,或深情写意,或娓娓道来,或意趣横生,或情思飞扬,显示了一位成熟作家对情感世界的独特捕捉和品味。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对文学作品的最高肯定,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共收录了1905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片小说精品4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可供学习、欣赏、借鉴的世界短篇小说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12月初版,现经修订整理后再版。《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由毛信德和李遵进担任编著。
  •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古文观止》所选古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选的最多的是《左传》,汉代选得最多的是《史记》,唐宋时代选得最多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选文丰富多彩,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其中不少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 天地颂(第一部)

    天地颂(第一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你本是龙:激发你的成功潜能

    你本是龙:激发你的成功潜能

    每个人都具备成功的潜质,都能成为“龙”。然而,为什么总有人“翻下龙种,收获跳蚤”?其实,只要你掌握了激发潜能的方法和原则,你就能创造生命的奇迹,塑一个成功的自己!请相信:成功(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挑战自己!挖掘成功的潜能,找回本应成功的你。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太子嫁到

    太子嫁到

    夕阳偏西,彩云落幕,天边还残存着一丝红色。一道人影快速地穿梭在原始森林中,高大的树木完全将她瘦弱的身体遮掩了起来,但是沉重的呼吸,身上的多处伤痕却将她的身体所在方向暴露了。在她的不远处,几道人影在森林中忽隐忽现,在看到女子的身影后,脸上露出了狰狞的微笑,那笑仿若来自地狱般。一道剑光闪过,女子的身上再度添加了一道伤口,那移动的速度也滞缓了不少,不过,却没有停下,因……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本书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诸多方面知识,详细介绍了中外文化的主要部分,强调了内容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文字趣味性强,是一部知识结构丰富,浓缩了中外文化知识的精粹图书。书中有一定数量的插图,图文并茂,趣味横生。
  • 掌上帝国之南朝烟雨

    掌上帝国之南朝烟雨

    南北朝时期应该从北魏和刘宋的南北对峙开始说起。实际上当刘裕刚死的时候南北朝时期并没有开始,因为北魏还没有统一北方,南北对峙并没有形成!乱世之时,唯有抢占先机,才有活下去的机会。
  • 总裁,请克制

    总裁,请克制

    【溺爱】他跟她的相处方式就跟游鱼和水一样,他是游鱼她是水,他离不了她,一时半刻也不行。===========================================一场车祸,一场算计,他以生命做赌注,引她进局他用生命在讨好她,她对他是满满的愧疚,如果婚姻能弥补,那么,她答应。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还是爱情的另一个起点?她是淬了毒的窑栗,沾染上了,一辈子都戒不掉!蓝玉:“我用婚姻困你一辈子!如果注定得不到你的爱,我会带你同赴地狱”这段不公平的感情,何时才到彼岸韩透:“你爱我,为什么不信我,既不信我,为什么不放了我?我想爱你,可是,我怕爱了你,就遗忘了我自己。”他是道上的王,在她面前却是没牙的虎。可即便没牙,他一样将她生吞,完胜入腹。==========================================【孽爱】……待完善……挡不住,爱惨了才酷关不住,全天候的服务藏不住,想霸占你的企图拦不住,中(你的)毒宝贝,是我为你创下了好多新的规则无所谓连自己都快不认得=============小猪“OnlyYou”================================================================主角:韩透,蓝玉,游烨,星辰,韩彻…强推完结文:《狂情哥哥》《哥哥求你放了我》强推新文:《夕钰皇妃》强推新文:《妆·嗜宠》新文稳定更新,简介如下:乔小妆是官家小姐,可认识她的人只知道她是个普通大学生。庄千夜是个手段狠戾的男人,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只有对乔小妆他才会温柔,甚至百般呵护。她有男朋友,她跟他站在一起,很般配,她自己也这么觉得。可是,遇到他,她开始不幸。他是庄千夜,抢了兄弟的女人,他说:"这女人本来就是我的,从小就烙上了我的痕迹,你拿什么跟我争?"这个男人霸气,阴冷,甚至凶狠。他对她很狠,狠到让她感到绝望。可他对她也很宠,宠到能把世界都搬到她面前。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总裁,请克制》
  • 家庭生活医学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庭生活医学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人一生总会有生病的时候,家庭常备药物是很多人都需要的。但在备药时,要明确自己得的是什么病症,应该选用哪种药,明确后再去药店购买。《家庭生活医学小常识》告诉你用药上的注意事项,更有食物中毒、急救、伤风感冒、呼吸类疾病等日常处理的小常识。
  • 私奔:我在泰国红灯区的十年生死

    私奔:我在泰国红灯区的十年生死

    那年我 33 岁,虽然只有 33 岁,却已经有了 13 年的婚龄。我结婚结的早,20 岁结的婚,21 岁生的儿子。那时候太年轻,对婚姻总是充满无比的渴望,可一旦真走进婚姻,却发现柴米油盐的婚姻和想象中的婚姻根本就是两回事,它真的太平淡了,平淡得就像那句流行语:握着老公的手,就像自己的左手握右手。
  • 千灵之心

    千灵之心

    灵魂,藏于心灵之中。小说讲述生于偏远小村的男孩明洁,经历的传奇故事,鬼怪奇谈,坠入魔幻的世界中,走入神话的殿堂。梦幻的世界中,心灵纯洁,人性善恶,随书中主人明洁去奇幻的世界中看看地狱和天堂,是走向地狱,还是迈向天堂?探寻灵魂的奥秘,中华文明神话传说,历史传说,民间故事传说,随本书一起去探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