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700000058

第58章 在王后以斯帖的时代(2)

哈曼看见这个情况,顿时怒火中烧,这个名叫末底改、顽固不化的犹太人就是杀了也不足以让他出这口气。哈曼想出了一个更恶毒的诡计,他要把所有的犹太人都杀死,让犹太这个民族从世界上消失。古时候亚玛力人和犹太人之间的冤仇也加深了哈曼心中对犹太人的仇恨,他要旧恨新仇一起报。哈曼决定要利用亚哈随鲁王实现他的心愿。

一天,哈曼进宫求见亚哈随鲁王。他假惺惺地对国王说:“陛下,在你的国中住着一个自以为是、顽固不化的民族。这个民族的人都不遵守你制定的法律,他们自己另外有一套法律,他们都是些作乱造孽的人。我恳求陛下开恩降旨,让我帮陛下铲除这个民族,以绝陛下的后患。同时,为了感激陛下恩准此事,我将献上一万两白银。”

一万两白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哈曼想用这一万两白银贿赂亚哈随鲁王。其实,哈曼说的全是谎言,犹太人并不是一个叛逆的民族。

亚哈随鲁王听了哈曼的请求后,笑着答应:“很好!按你所说,他们若真是一个顽固、叛逆的民族,最好让他们从世界上消失为妙。不然,这个民族会成为危害我王国的祸根。哈曼,你可以随意处置他们,至于你的一万两银子,你还是留着好了,不必献给我。”

为了让人知道哈曼执行这件事是奉国王之命,亚哈随鲁王还把他当印的戒子交给哈曼。国王的意思是说:“我赐给你权力铲除这个民族,你代表我做这件事。凡是为这件事制定的法律,你都可以用这个戒子盖印,使法律在全国生效。”哈曼有了国王的印戒,行事就更方便了,他可以打着国王的旗号任意妄为。

哈曼拜别国王后,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当他走出宫门,看见末底改还是与众不同地坐在那里不向他下拜,他脸上泛起一丝冷笑。哈曼在心里恶狠狠地说:“等着瞧吧,真是不识好歹!看我怎么收拾你和你的民族。”

哈曼回到家里,立即采取行动。首先,他要决定什么时候对犹太人下手最好,因为哈曼是个多疑而又非常迷信的人,他想挑个吉利的日子来消灭犹太人。于是哈曼请人为他抽签选一个大吉大利的日子。犹太人有时也会用抽签的方式决定事情,但犹太人抽签是向上帝求问,寻求上帝的指引。哈曼的抽签与犹太人的抽签可不一样,他是向偶像求问。

求签得来的结果是:“大屠杀的日子最好选在十一个月之后。哈曼认为这个日子是他信的偶像为他选定的,心中非常高兴。事实上,这个狂妄愚蠢的哈曼对抽签的事一无所知。掌管天地万物的上帝控制着一切,连哈曼抽签的结果也掌握在上帝的手中。上帝允许哈曼得到这个抽签的结果不是为了哈曼的好处,而是为了保全整个犹太民族的命运。这个抽签得来的日子最终会是哈曼灭亡的日子。但哈曼对这一切都毫不知情。

既然大屠杀的日子定了,哈曼就召来国王的书记,命他用各省的文字以国王的名义写圣旨。写完后,哈曼又用国王的戒指在圣旨上一一盖印,表示这些圣旨是出于国王的命令不得更改。然后,哈曼叫人把这些圣旨传送给全国各省的省长和官员。

这道圣旨写着:“在十二月十三日这一天,凡是犹太人,不论男女老幼都必须在一天之内全部杀尽。”

这道圣旨的发布在波斯国的犹太人中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这下糟了,只要是犹太人都难逃死路。首都书珊城也公布了国王的这道圣旨。当时,有许多没有跟耶书亚和所罗巴伯返回迦南地的犹太人仍然住在书珊城中。而那些返回迦南地的犹太人也难逃同样的命运,因为迦南地也在波斯国的统治范围之内,由一位波斯王任命的省长在那儿治理犹太人。

圣经告诉我们,书珊城中的犹太人乱成一团,他们哭泣、哀号,不知如何是好。波斯全国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在圣旨公布的那天晚上,都跪下向上帝祷告,他们祈求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上帝救他们脱离这场灭族之灾。

犹太人能得救吗?

在圣旨公布的同一个晚上,亚哈随鲁王与哈曼却在王宫中饮酒作乐。虽然外边发生那么大的事,看他们两人一副谈笑风生的样子,似乎一切如常,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一个穿着奇特的人出现在书珊城的街上,这个人里面穿着撕裂的衣服,外面罩着一件参加丧礼才穿的麻衣外袍,头上满是尘土。圣经说这个人“穿麻衣、蒙灰尘。”这个穿着奇特的人缓缓地在市中心穿行,他一边走,一边伤心地哭喊。这人是谁呢?他就是以斯帖的养父末底改,他听说了国王刚颁布的圣旨。

末底改走到王宫的大门前站住了,没有进去,因为穿丧服的人不准进宫。片刻,从王宫里出来一个人,手里捧着一套衣服走向末底改。这人是王后以斯帖派来的。

原来王后的宫女们看到末底改身穿麻衣站在宫门外,她们马上报告以斯帖王后。王后听了大吃一惊,赶紧派人送套衣服给末底改换上。

可是末底改不肯换衣服,还是继续地哭喊。那人没办法,只好返回报告王后。以斯帖又派了一个侍从去问末底改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他身穿麻衣在宫门外大哭大喊。以斯帖对王宫外发生的事一无所知。

末底改把整个事情都原原本本地告诉王后的侍从,末底改还给了那个侍从一份他抄写下来的国王圣旨。

末底改对那个侍从说:“赶快回去报告王后,请王后去见国王,请国王收回消灭犹太民族的命令。”

那个侍从匆匆回宫向以斯帖报告了,但很快又折了回来。末底改看着返回的侍从,心中忐忑不安。

“先生!”那个返回的侍从说:“王后让我告诉你,国王已经有三十天没召见她了。如果她擅自闯入内院去见国王,国王一定会处死她的,除非国王向她伸出金杖表示赦免。”

毫无疑问地,以斯帖听到那道要消灭整个犹太民族的圣旨后,心中也十分地难过和害怕。但……她不敢向国王求情。以斯帖不想在这么危险的时候暴露自己犹太人的身分。更何况没有国王的命令,擅自闯入内院也是死罪一条。除非国王向擅自闯入的人伸出金杖,那人才能被免于死罪。如果以斯帖没有国王的传召而擅自去见国王,国王会伸出金杖(金杖就是一个用金子打造的、装饰美丽的手杖,它代表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力。 )饶她一命吗?以斯帖心中不敢肯定。

由于以斯帖不知如何是好,她只好把自己的苦衷托侍从转告末底改。末底改知道以斯帖的处境,也知道以斯帖夹在中间为难,但末底改却不赞成以斯帖这种退缩的作法。

末底改严肃地告诉那个侍从:“麻烦你回去告诉王后,要她知道不要以为她是王后就能免于一死。她也会遭遇与其他犹太人同样的命运。如果以斯帖不肯救犹太人,上帝会用其他方法救犹太人,但是,以斯帖会因此丧生。你回去告诉王后,她必须去见国王,或许上帝让她成为王后就是为了今天的机会。”

侍从又返回王宫把末底改的这番话传给以斯帖。可是,真要让以斯帖去见国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是生与死的问题。于是,以斯帖跪下向上帝祷告,祈求上帝的帮助。哦!上帝是掌管一切的。以斯帖相信人的生死都掌握在上帝手中。

突然,以斯帖下了坚定的决心,她要为她的民族、她的同胞冒这个险。哪怕就是付上生命的代价,她也要去见国王。就算是死,以斯帖也要为拯救自己的同胞而死。

以斯帖用坚定的语气对侍从说:“你再回去见末底改,叫末底改聚集书珊城中所有的犹太人,为我不吃不喝禁食祷告三天。我和我的宫女也会照样禁食祷告。三天后我就违例去见国王,我若死就死了吧!”

以斯帖决心这样做,不是因为她莽撞,也不是因为她对死麻木不仁,而是出于对同胞的热爱。她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争取同胞们的生命。以斯帖把自己的生命完全交托在上帝的手中。

末底改听了侍从捎出来的话,就按以斯帖的要求去做。末底改召集书珊城所有的犹太人,为以斯帖连续三天向上帝禁食祷告。

一个身穿华丽朝服的女子穿过王宫的庭院,向亚哈随鲁王所在的大殿走去。这个女子表面上看来很平静,但她的心却紧张得怦怦直跳。当这个女子走到国王看得见她的地方,就停了下来。现在她心情更加紧张,浑身都在颤抖。她就是王后以斯帖。自从以斯帖请末底改聚集书珊城内的犹太人为她禁食祷告,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以斯帖按照计划冒险求见国王。

以斯帖站在国王看得见的地方等待。国王会怎么说呢?他会不会因为以斯帖没有他的命令擅自闯进大殿,而把以斯帖给杀了呢?以斯帖心里默默地向上帝祷告。

突然,亚哈随鲁王看到王后以斯帖站在那里,就向以斯帖伸出了手中的金杖。以斯帖快步走上前去用手触摸金杖。以斯帖的性命保住了,亚哈随鲁王饶恕了以斯帖擅自闯入的死罪。

小朋友,这一切都是上帝的作为。上帝在暗中掌控事情的发展,是上帝没让亚哈随鲁王对以斯帖发怒。

亚哈随鲁王和善地对以斯帖说:“王后以斯帖,找我有什么事吗?告诉我你要什么,即使你要王国的一半,我也会赐给你的。”

亚哈随鲁王也明白一定出了什么事,否则以斯帖绝不会冒生命的危险来见他的。

“陛下!”以斯帖回答说:“请你带哈曼赴我所准备的宴席,我们边吃边谈。”

以斯帖不想在眼前这种公开的场合向国王说出自己的请求,因为周围站着许多国王的侍从和大臣。和国王吃饭的时候才是说出请求的好时机。

亚哈随鲁王爽快地答应了:“好!我一定来。”

以斯帖放心地走了。到目前为止,事情进展得很顺利,完全超过以斯帖所期待的。上帝没有让以斯帖失望,上帝在暗中帮助了她。其实这都是按上帝的计划在进行。

哈曼接到国王的邀请,叫他马上去赴王后准备的宴席。哈曼听到这个消息,不禁飘飘然。这是多大的面子呀!只有他一个人有资格与国王和王后一块儿吃饭,其他大臣都没被邀请。哼,那些大臣哪比得上我哈曼!哈曼心里得意自得。

哈曼一边想,一边兴奋地换衣服。哈曼穿上了他认为最体面的衣服,就匆匆忙忙地出了门。这么重要、光彩的场合,哈曼可不想迟到。

宴席开始了,国王、王后和哈曼都围坐在桌旁。小朋友,你可以想象的到桌上的食物对哈曼来说是多么地美味可口。他只顾埋头大吃,并没有注意到王后以斯帖的神色和往常不一样,以斯帖坐在一旁默不作声,神情显得有点儿紧张。

宴席结束后,亚哈随鲁王问以斯帖:“王后以斯帖,你现在可以告诉我有什么事了吧?你想向我求什么呢?”

以斯帖却沉默不语。确实,她很难开口向国王说明她心中的请求。她还是说不出口。

过了一会儿,以斯帖才怯生生地对国王说:“陛下,请你不要生气。你能不能明天再带哈曼来赴我的宴席?到时我再告诉你。”

为什么以斯帖还要再拖一天呢?连以斯帖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她只觉得现在还不是向国王提要求的时候。

亚哈随鲁王当时心情很高兴,也就答应了以斯帖的请求,同意第二天再和哈曼来赴以斯帖的宴席。

哈曼也兴高采烈地告别了国王和王后,他满面春风地走出宫门。坐在宫门外的人看见哈曼都恭敬地起身向他下拜,只有一个人还是像往常一样,坐在那里动也不动。这个人就是末底改。

哈曼看到末底改这副模样,感到受了极大的冒犯。哈曼一肚子是气,暗骂道:“这个该死的犹太老顽固!”他恨不得上去踢末底改两脚、踩他两脚或是当场把他杀了,好解心中之恨。但是,哈曼控制了自己的情绪,赶快回家。到家后,哈曼在他的妻子和许多朋友面前吹嘘一番他在宫中受到的礼遇。他得意洋洋地向妻子和朋友们述说他在王宫里的点点滴滴,同时大肆炫耀他丰厚的财产和所受的尊荣。他还声称自己是国王和王后最信任的大臣,最后哈曼说:“明天,我和国王还要一起再去赴王后的宴席。”

讲完这番夸耀自己的话后,哈曼脸上突然露出一丝不快,他想起了那个死硬不向他下跪的末底改。

哈曼改变语气,气呼呼地说:“有一件事总是扫我的兴,那个该死的犹太佬末底改竟敢对我不敬,只有他不向我下跪。他总是跟我过不去!”说着,说着,哈曼睁大了眼睛,握紧了双拳,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

哈曼的妻子听了,劝他说:“你还是想开一点儿吧,不值得对那个卑微的犹太人动这么大的肝火。对付那个叫什么末底改的还不容易,你叫人做一个绞刑架,然后明天再请求国王把末底改挂在绞刑架上处死,这不就结了吗。”

同类推荐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 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 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 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热门推荐
  • 古龙文集:绝不低头

    古龙文集:绝不低头

    《绝不低头》,是古龙唯一一部现代都市武侠作品,“江湖名篇”之一。古龙说:“每个人都会变的。唯一永恒不变的,只有时间,因为时间最无情。在这无情的时间推移中,每个人都会不知不觉地慢慢改变。”所以,波波变了,黑豹变了,罗烈也变了,三个人的命运却依旧交织在一起。好在总有一些东西无论如何都不会改变,只要想认真活下去,勇气、侠义、爱与宽容,都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源泉。
  • 将军别拽,过妻不奉陪

    将军别拽,过妻不奉陪

    新婚没有洞房,蜜月不见踪影,这个郎君还真的特别……欠教训!她一路风尘,追至军营,不想探夫之旅意外变成了探秘之行!原来亲爱的夫君另有所爱,而她这个明媚正娶的夫人,眨眼间成了棒打鸳鸯的那个人!好吧,感情勉强不来,咱也是明理之人,主动让出将军夫人头衔,还积极帮忙寻找那只鸳鸯,他不领情也罢,竟污蔑她害死那只鸳鸯并掘了人家的坟!拜托,欺人不要太甚!公主不发飙,你真当我是任人搓扁捏圆的软面疙瘩?!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贞观长歌:大唐未央传

    贞观长歌:大唐未央传

    一个阴谋让她们穿越到战乱的隋末,见证唐朝建立,认证贞观之治。也是那个阴谋让慕容未央知道一直以来所谓的好姐妹只不过是口蜜腹剑,重遇后接踵而来的危险和阴谋,却不知道陷害自己的原来就是一同穿越过来的好闺蜜,“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模样,你便不认识我吗?”她将利剑刺进慕容未央胸膛时眼神狰狞。到底是什么样的怨恨让她一步一步逼害?什么样的男人让曾经友好的姐妹二人反目成仇?深宫之内,哪些阴谋祸害能被识破?谁能辅助君主一统天下?即使如此,万千沧桑过后,青史上又能将谁留名?
  • 【锦】烽烟丽人行(全本)

    【锦】烽烟丽人行(全本)

    【锦书轩】让你爱上文字的香气【流光飛舞】编辑旗下出品本书是通过清末民·国初落魄小格格欧阳春雪灾难重重的童年和青年时情路的坎坷,直至到抗日战争爆发她走上革命道路,讲述她在这段动荡岁月里所经历的情感,家族恩怨,名族大义,本书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时期的再现。欧阳春雪与教她的督军大少爷吴春林之间的感情纠葛;欧阳春雪家破为了给其弟弟治病,被骗买入京城大户王定义家为奴,被王家从国外回来的大少王英凯所爱慕;吴春林和王英凯是在国外的留学的同学,在一次王家举办的家宴上,看见了长大的欧阳春雪,旧情复发;吴春林的介入,引发了两大家族之间的纷争,爱该何去何从?抗日战争爆发卢沟桥事变,欧阳春雪随王家人逃难路上与其家人跑散,路遇见几个去延安的大学生就随他们去了延安,她有了不一样人生,欧阳春雪在部队成长了起了,后为了给部队买药欧阳春雪再次返回北平,为了掩护药品被俘。吴春林被党派回北平参加营救欧阳春雪的行动……
  • 夸父与小菊仙

    夸父与小菊仙

    花园里的时光飞速逝去,爷爷变成了一株蓝菊,让花园里的时空倒流了,小菊不得不离开了,小菊在蓝菊丛中重现,只留下小瓦惆怅地坐在花园里,小菊却不见了。小瓦吹响了损,等待小菊的来信……,小菊正为爷爷的快速哀老而无奈。人群破坏了花园的宁静,小瓦在花园认识了一个叫小菊的女孩。夸父一路飞奔。原来她是蓝菊仙
  • 说吧,生活

    说吧,生活

    邬荔从表面上看小日子过得非常幸福,她的丈夫是一个小官员,前景光明,但作者关心的是她的内心情感所遮蔽和压抑的部分。她与小学同学岳不唯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他们在清醒的意识中也只是把他们之间的关系处理成友好关系,但在她内心的某个角落,还藏着她对这种友好关系的另一种念想。这就是邬荔偶尔感觉到的“心里有个地方一软”,“心里有个地方细细地疼了一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异世种田录

    异世种田录

    《鲁滨逊漂流记》是白小凡重看次数最多的小说,可她万没想到自己竟然会有一天会过上鲁滨逊的日子。不过,她比鲁滨逊的运气好多了,不仅有个几乎无所不有且变化随心的花生飞船,还好命的和一个超憨、超温柔的阳光少年做了邻居。那么打打猎、种种田、谈谈恋爱生生娃,也是蛮美好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