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900000032

第32章 近代西方对东方地理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1)

孙广杰

14—16世纪,东亚、印度和阿拉伯地区的丰富的地理学知识,通过各种途径传入西方,开阔了西方人的眼界,增进了西方对于地中海以东地区的正确认识,也促进了西方海外探索事业的发展。在东方地理学知识西传的过程中,《马可·波罗游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媒介,此外还存在着其他多种途径。

一、《马可·波罗游记》中的东方地理学知识及其影响

《马可·波罗游记》并不完全是马可·波罗(Marco Polo)的亲身观察与记录,还包含着东方已有的丰富的地理学成果。执笔的鲁斯特凯罗(Rustichello)凭借优秀的写作技巧,把这两部分内容比较顺畅地糅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部影响深远的游记。14—16世纪,这部游记成为西方学者描绘东方的重要参考资料,而且往往是最主要的参考资料。于是游记中的东方地理学知识就悄无声息地进入了西方的地图中,成为西方人认识东方的重要依据。

(一)《马可·波罗游记》中的东亚地理学知识及其作用

《马可·波罗游记》中的许多东亚地理知识,往往取自当地已有的成果。《马克·波罗游记》提到了元朝的大约70座城市,只有对北京和杭州的描绘比较翔实,对于其他城市的描绘则陷入程式化的套路中。这些城市往往被冠以“尊贵”的荣誉,或者 “伟大”、“巨大”、“神秘”、“非常尊贵”、“非常广阔”等;此外,就是对于方位和距离的程式化的、近乎枯燥的描述,例如:“当一个人离开了吉翁久(Giongiu)并且向前走一英里,你就会看到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西方,另一条通往东南。前者通向契丹,后者通往面积广阔的蛮子省。而且事实上,一个人骑马在契丹省区穿行10天,就会随时随地欣赏到华美的城市与美丽富饶的村镇”等。书中对于蒙古的民情风俗、元朝统治者的血缘关系,以及蒙古王公之间频繁的混战,有着许多错误的描写,也显示出一种程式化的套路。例如,它常常这样开头:“话说……”

《马可·波罗游记》既不是情节曲折的传奇故事,也不是专门的商业手册,却很像旅行指南,程式化的描述显示出马可·波罗在很多时候可能是依据东方已有的资料来描述这些地区的。他对于数十座城市的描述应当参考了元朝政府部门的某些文件;而对于距离和方位的描述应当参考了元朝的驿站(relayposts);对于蒙古王公贵族的描述,很有可能依据了蒙古的民间歌词。这些迹象还表明,马可·波罗在元朝的活动范围并不算大,他的交际圈子可能仅限于一定的蒙古人和色目人中,这一点从游记中未提到汉字,并且忽略了元朝广阔的农村和农民生活中也可以得到印证。此外,马可·波罗不曾到过日本,也不曾参与元军东征日本之事,他对于日本岛和元军东征日本的描述很有可能是基于元朝档案而作的。可见,这部游记的成书对于东亚地理学知识的依赖程度是相当高的。

人们无法从《马可·波罗游记》的程式化描述中获得一个个城市的具体信息,更无法了解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的生活。不过,这部游记仍然向西方人提供了元朝的概貌,使他们了解到,这个东方国度拥有着独特的文明,土地广袤,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国力强盛,统治阶级享受着天堂般的尊荣与奢华。书中也提供了一些比较翔实的地理信息,以及纸币的流通情况,一些标志性的桥梁和建筑,蒙古人的某些风俗习惯等等。

14—16世纪的西方地图广泛地采用了《马可·波罗游记》中的东亚地理学知识,作为描绘东方的基础。著名的犹太制图学家亚伯拉罕·克瑞斯科绘制的1375年加泰罗尼亚地图集,在描绘中国的形象时,多处采用了《马可·波罗游记》中的东亚地理学知识。虽然它对于中国的描绘带有明显的神秘色彩,例如,在中国的北方安置了歌革和玛各,在中国和印度之间插入了侏儒国(Pygmies)等等,但是,它对于中国的描绘却保持了较高的准确度。例如,它绘出了中国的半圆形海岸线,与事实比较接近;而且把马可·波罗描述过的那些城市都标注在了地图上,北京、常州、杭州等地的位置在图上比较鲜明,也比较符合事实。这套地图集或者它的复制品为亨利王子及其周围的学者所熟悉,增进了他们对于东亚的正确认识。西方海外探索事业的先行者,也间接地受益于《马可·波罗游记》中比较翔实的东亚地理学知识。

西方制图学家弗拉·毛罗(Fra Mauro)在他的1459年世界地图中标识了中国水师的废弃物出现在东非亚丁湾的情况。这条信息很有可能来自阿拉伯人,该图还很有可能参考了一部阿拉伯语的航海指南。而且,他根据马可·波罗的描述,把日本描绘成了一个脱离亚洲大陆的单独的岛屿,这是西方地图上第一次明确地绘出日本,并且标注了名称,即“Zimpagu”。1490年发行的马特卢斯(Henricus Martellus, 活跃于1480—1496年)世界地图也采用了马可·波罗对于东方的描述,德国制图学家在绘制地图时,对于马可·波罗、瓦尔塔玛(Varthema)等人的游记的依赖程度也相当高。尼德兰制图学家墨卡托的1569年世界地图大大地缩减了亚洲所跨经度,在这方面突破了托勒密地图的权威,在这幅地图上,墨卡托把《马可·波罗游记》作为描绘东亚的重要资料。

弗拉·毛罗1459年世界地图直接得益于阿拉伯地理学知识,间接得益于元朝档案,即马可·波罗描述日本时所参考的资料。《马可·波罗游记》所吸收的东亚地理学知识具有丰富性和相对准确性的特点,它们使西方地图的现实性更为凸显。

马可·波罗在游记中推测日本岛距离东亚大陆“一千五百里”,这很有可能是在元朝档案或中国的其他地理学资料的基础上推断出的。元朝档案、站报等诸多资料又使马可·波罗采用众多的城市名称填充了元朝的疆域,这些愈发使人相信:东亚地域广阔,向东方延伸得很长,尤其是日本,可能近靠欧洲西海岸,西航路线很有可能是从欧洲通往亚洲的最短航线。这会使相信大地球体观的西方人受到鼓舞,增加探寻西航路线的热情。

著名的佛罗伦萨学者托斯堪内里(Toscanelli,1397—1482年)相信西航路线的存在,他很有可能受到了《马可·波罗游记》的上述影响。托斯堪内里把“西航路线”的设想传导给了哥伦布,成为后者制定西航计划的重要依据。《马可·波罗游记》中的东亚地理学知识悄然为哥伦布拟定西航计划提供了重要帮助,间接地引导着对美洲的发现。

著名的威尼斯学者贾斯塔尔迪(Giacomo Gastaldi,约1500—1565年)是意大利最为多产、最具影响力的制图学家,他创作的几幅非常重要的地图,均参考了《马可·波罗游记》提供的信息。1553年,贾斯塔尔迪与威尼斯十人委员会签约,负责创作壁画版的亚洲地图和美洲地图,其中亚洲地图对“契丹(中国北部)”的描绘基于马可·波罗的描述,对“中国(南部)”的描述基于巴罗斯(Barros)地图。而后者是在参考一幅中国地图的基础上绘制出的。在他于1559—1661年创作的单独的亚洲地图中,大洲内部的资料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赖麦锡(Ramusio)出版的《马可·波罗游记》。

从贾斯塔尔迪留存至今的一幅亚洲地图上,我们可以获得较为深刻的印象。该图从《马可·波罗游记》(赖麦锡版)中援引了170多个地名,几乎囊括了这部游记中提到的所有地名,它们广泛地分布在从两河流域到中国海岸线的广阔地区。许多地名均可与现代地名比较容易地对应起来,说明游记和地图的现实性都是相对确定的。

16世纪的西方,上层人士多把地图作为一种艺术品,用来装饰亭台楼阁,以致蔚然成风。贾斯塔尔迪的地图虽然也是艺术品,但并非“天马行空”式的想象,也不是宗教氛围浓厚的神秘地图,而是现实性比较确定的世俗地图,有利于增进人们对于现世生活的关怀;同时也会使观摩者或多或少地了解到比较确切的地理信息,有利于扩充西方人的地理知识。这些都间接地得益于《马可·波罗游记》中比较翔实的东亚地理学知识。

此外,贾斯塔尔迪的亚洲地图还援引了托勒密、普林尼等古代作家的著述中的地名,以及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从东方获取的地名。他试图把古代作品、马可·波罗等人的游记,以及当时的海外发现调和起来,这种做法反映出西方地理学从中古时期走向近代的一个过渡性特点。《马可·波罗游记》虽然错讹较多,且带有传奇和神秘色彩,但由于吸收了比较翔实的东亚地理学知识,所以它具有相对确定的现实性,它提供的不少地理信息都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故而,这部游记可以帮助西方人减少来自古代作品的猜想成分,以及传奇和神秘色彩,使西方更易于接受海外发现的新信息,为西方地理学由中古时期迈向近代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罗马的赖福莱瑞(Antonio Lafreri)及其合作者的大规模地图出版工作,贾斯塔尔迪的地图得到了广泛的流传,他在亚洲图中所参考的《马可·波罗游记》的内容也被西方其他地图所援用。1567年,奥特留斯(Abraham Ortelius)出版了一幅由两个板块构成的亚洲地图,这幅地图为他的《地理大观》(Theatrum orbis terrarum)中的那些地图确立了统一的格式。该图大量地参考了贾斯塔尔迪的亚洲图。多明我会修士、著名学者丹提(Ignazio Danti)于1580年和他的助手们开始为梵蒂冈教廷创作敞廊壁画,这些壁画中包括一幅亚洲总图,它是基于贾斯塔尔迪的亚洲图而绘制的。稍后,福斯托·鲁西(Fausto Rughesi)绘制的1597年亚洲地图也是在贾斯塔尔迪地图的基础上绘制的;而且福斯托·鲁西对于东亚的描绘做出了大幅度的修正,它是第一幅把朝鲜半岛描绘成一个半岛形态的西方壁画版地图,他很有可能是在耶稣会书信的基础上做出这些修正的。1597年以前,耶稣会士尚未进入朝鲜半岛,他们能够较为正确地认识到半岛的轮廓形态,很有可能是得益于中国的《广舆图》。因此,西方新吸收的东亚地理学知识,帮助福斯托·鲁西修正了《马可·波罗游记》的描述,使西方地图对东亚的描绘取得了新的进步。

《马可·波罗游记》中的东亚地理学知识帮助西方更多的商业性或艺术性地图确立了现实性的基础;同时,间接地帮助了《地理大观》中的亚洲地图的绘制,使其由于吸取了比较具体和准确的知识而更易于确立一种统一的格式,有利于西方地图的商业化,也有利于相对正确的地理知识在西方的扩散。

《马可·波罗游记》中的东亚地理学知识,间接地引导着哥伦布等人探索西航路线,促成了美洲的发现;它们还成为14—16世纪的西方诸多著名地图的基本参考资料。东亚地理学知识进入西方地图中,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西方的神话与传奇的影响,为西方地图对于东方的描绘奠定了现实性的基础,有利于西方地理学向以实地考察为基础的近代地理学的演进。

(二)《马可·波罗游记》中的印度洋地区地理学知识及其作用

大约在1292年至1295年,马可·波罗从元朝宫廷返回威尼斯,途经印度和波斯湾地区,很有可能从印度人、波斯人或阿拉伯人中打听到了印度洋传统航线的信息,并且把它们纳入了游记中,这些知识就随着《马可·波罗游记》的流传而在西方广为人知。

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对于马达加斯加岛和桑给巴尔岛的繁荣景象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其中也混杂了一些莫桑比克沿岸地区的特征。《马可·波罗游记》描述到,马达加斯加岛人口稠密,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和印度商人的贸易非常繁盛,岛上盛产骆驼、紫檀木、龙涎香等货物;桑给巴尔岛的居民为“偶像教徒”,容貌丑陋,但是身强体壮,岛上盛产大象。这就为赤道附近及其以南地区适宜人类居住的观点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同时,也使西方人更为确信非洲南端被海洋环绕。

从14世纪开始,《马可·波罗游记》风靡欧洲,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公众均熟悉这部作品,这无疑能够增进人们对于非洲南端地理面貌的正确认识。尤为重要的是,航海家亨利阅读过这部作品,这对于他做出探航西非的决策具有关键的影响。曾经向马可·波罗介绍这些情况的印度人、波斯人或者阿拉伯人,则是不经意间为西方的海外探索活动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情报,不自觉地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二、经多种途径西传的东方地理学知识及其作用

同类推荐
  • 中华美德3

    中华美德3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几方面家庭生活窍门:购衣穿着、洗涤熨烫、服饰收藏、食品选购、食品加工、食品贮藏、美食烹调、饮食保健、厨房用具、购房居家、居室清洁、家电购买、家电使用、用品维修等。
  • 重阳节

    重阳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重阳节》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人挖掘和整理中华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人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终于定稿了。该书能够最终定稿并付梓,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编者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王正好、沈军两位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出版平台。
热门推荐
  • 重生回到香港1980

    重生回到香港1980

    2013年,叶云姣在去香港的途中发生车祸,虽然狗血但是就是这样她重生到1980年的香港,带着对这个城市复杂的感情,叶云姣将遇见什么事什么人呢?
  • 最受感动的趣味哲理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趣味哲理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本书包括阿难取水、妈妈爱丑娃娃、克里斯和狮子、列宁认错等105篇趣味哲理故事。
  • 妻势难挡:懒王的惹祸妃

    妻势难挡:懒王的惹祸妃

    幼时初见,他对她一见钟情,为了一句诺言,他等了她十二年。十二年后,她竟然带着自己的青梅竹马在他眼前显恩爱?她忘了他们的约定,好,没关系,那他就从她的竹马手中夺回她!他是一国王爷,看似放荡不羁、懒散淡漠,实则运筹帷幄,手段果绝,花心只因她未到来?他是她的青梅竹马,温润谦和,儒雅如玉,失去爱人后,转身间,成了齐国太子,以雷霆之姿重夺爱人之心?雨声潇潇,掩不住,红尘过往、年少痴狂。姻缘纠缠,谁对谁错?繁花褪色,尘埃散落。这一纸牵绊,若寄不到来生,便放下这如许执念。
  •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毋庸讳言,一般人都不愿意老。不然为什么有相当多的人怕退休?甚至为延缓退休而涂改年龄,所谓五十九岁现象即是退休恐惧症的一种反应。所以,国人把正常退休形容为安全着陆,退休居然成了很不安全的事情,就如同有一架老掉牙的飞机,能够平安降落就是万幸。这时候就看出来,还是当作家好。退休不仅不会影响写作,还意味着有更充裕的时间用于写作。
  • 如果悲伤没有眼泪

    如果悲伤没有眼泪

    “毕业在即,陈慕晴的男友成为远房亲戚的亿万财产继承人,她富太太的梦刚开头,男友立马跟初恋复合,干脆地甩了她。闺蜜叶茜给她介绍工作,她阴差阳错进了前男友的公司,还被上司莫名其妙地缠上了,人家表示这是报复她前男友抢走了自己的前程。——那你怎么不去报复他的现女友呢?她伤心、伤身又伤情,唯一的好事,就是一起长大的向斯晚,和自己的闺蜜叶茜开始交往。然而一夜之间,所有人都介意起陈慕晴和向斯晚的“好哥们”关系。叶茜问她:你真认为这世上存在单纯的男女友情吗?为了所有人,她和他决定就此生分。但突然袭来的阴谋,将他俩围困在一起,无法轻易逃脱……”
  • 王爷不好当:拽妃御夫Ⅱ

    王爷不好当:拽妃御夫Ⅱ

    穿越不要紧,有帅哥看还是不错滴……可是她苏晓晓咋那么倒霉,刚穿越来被人打不说居然被人当场拒了婚,说她不知检点?那谁谁谁,真以为是王爷我怕了你啊,让你尝尝惹恼本小姐的后果!本小姐不把你治的服服帖帖我就不姓苏!耶?怎么连邻国的皇帝都来掺一脚?她好像没招惹他吧?某王爷苦着脸叹口气:“这年头,王爷不好当啊!”某皇帝坏坏一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古蜀麒麟甲

    古蜀麒麟甲

    古蜀大陆,一副上古遗留下来的一套麒麟铠甲,它是有拥有生命有思想的、、、、。天、神、人,三阶,天阶暂且不说。神阶:分别是:神皇、帝神、圣神、神尊、主神,人阶:三品、二品、一品、王级、帝级、圣级每阶又分三个阶段,前期、中期和后期。从原本可以过些平安宁静日子的晨曦,可是遇见了上古麒麟,他的安静的生活就已经打破,亲情不舍,感情无奈,友情无悔,头戴紫金凤凰冠,身披浴火麒麟甲。手执雷龙灭世剑,脚踏跃空星河靴。且看圣人修成正果,掌控一界之主。
  • 中国未解之谜(下)

    中国未解之谜(下)

    本书精心遴选了众多中国最经典的未解之谜,内容涉及自然地理、科技发明、考古发现、思想文学、历史人物、书画建筑、民风民俗等诸多领域。用通俗流畅的语言、科学的视角,探索世人瞩目的、尚未破解的神秘现象与谜题。结合诸多文献资料、考古发现与最新的研究成果,生动剖析种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谜题后隐藏的事实。
  • 流行词语看中国

    流行词语看中国

    本书就是从“流行词语”的巧妙角度,撷取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流行词语,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意识形态、道德情操、文化时尚变迁与进步的过程,以及与此有关联的背景史料,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留下了中国民众真实、具象的集体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