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900000001

第1章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再思考(代序)(1)

孙锦泉

区域文化是在特定的种族、民族、自然生态环境、传统历史文化背景等诸多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从自然形态来看,沿海与内陆、山地与平原、边缘与中心,区域之间的差异甚大;从经济形态来看,农耕与畜牧、生产与交换、需求与消费,亦很不一致;从社会形态来看,民族与宗教、历史与文化、民俗与语境,区域之间往往也大相径庭。因之,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不同区域的三大文化范畴内涵与外延、特质与属性亦很不一样。由于这些原因,区域之间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的态势,形成诸多的区域文化类型和形态。此外,文化的内敛和张力体现出文化的活性,特别是文化自身的辐射、渗透以及两种文化的交流、互动,甚至多区域文化的联动,促进了相关区域社会的文明和文化的进步。

这就不仅需要我们对区域文化传播的方式、途径、文化交流的内涵以及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吸收过程作全方位的解读和认知,而且更需要我们对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不同区域文化在文化撞击的表象后原生态文化的演绎和嬗变过程作系统的考察和研究,以期全面把握新文化因子融入后的区域文化更新或转型之样态以及对社会发展多方面的影响。

世界文化是成体系的,一般学者认为,自上古以来世界形成了四大文化体系,即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希腊罗马文化。就东西方的地域概念而言,其中三大文化体系是在东方,这些文化体系以一个中心向外辐射,形成固有的文化圈,中国文化旁及朝鲜、日本、越南等周邻国家,使之具有文化的同一性或相似性;印度文化辐射南亚次大陆、南洋及东南亚地区,与中国文化圈有较多的交叉;阿拉伯文化则涵盖西亚、中亚、北非乃至西南欧(中断型)若干国家和地区。东方的三大文化圈其文化的覆盖面积又是西方文化圈(希腊罗马文化圈)的数倍,这些特征,构成了东方文化的多元结构和文化内涵的异彩纷呈。文化本身是活性的、主动的,且彼此间又是互动的,有其碰撞、交流和融合的属性,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文化圈发展的程度、级次和特质差异,往往制衡着文化的走向。在中世纪先进的东方和落后的西方的格局下,东方文化明显地呈西向流动的趋势。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扩张后的阿拉伯帝国长期与西方毗邻,平分地中海秋色,在新航路开通之前的内海和陆运商业时代,东西方之间的民族冲突与协调、宗教攻讦与异化、文化碰撞与融汇,总是由阿拉伯和西方两大地域板块和文化圈集中体现出来。东来的中国、印度文化潮流,经由阿拉伯人汇总,甚至消化、吸收和发挥后传至西方,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阿拉伯文化既是东方大文化的总汇,又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西方人更多地通过阿拉伯人接受东方文化,认识东方,同时,保留着神奇东方的想象和传谬。新航路开辟之后,随着西方与远东的直接通航,一个“立体的东方”呈现于欧洲,西方遂对东方不同的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开始系统地认识和研究,直接吸收长期以来令欧人心驰神往的远东文化精华,乃至近代在欧洲形成崇尚中国文化的高潮。中世纪西方文化是希腊罗马传统文化的延续,而通过中世纪东方异域文化的不断浇灌、渗透和整型,又形成不完全是传统文化的崭新的西方近代文化。

一、西方语言和语言学的东方源流

东方的语言文字在不同时期,经由不同渠道对欧洲产生影响,西方文字中大量借自东方的外来词汇或由东方词汇演绎和派生而来的西方词汇就是明证。语言文字方面的融汇和影响不是孤立的社会文化现象,而是地区和国家之间物质和精神文化交流的折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外来词汇是追溯历史上不同时期文化流向的原始资料和信物。一个地区或国家引入的外来词汇有其内在规律,往往随外来文化潮汐的涨落而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对各个时期外来词汇的统计和分类,对文化的影响作恰当的评估和必要的定性分析。

在中世纪,东方语言文字对欧洲的影响有四次高潮。第一次是8世纪初,阿拉伯人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占领伊比利亚半岛之后。在几百年的阿拉伯人的统治中,阿拉伯文化直接移植到西南欧。哈克木二世(961—976年)继位是穆斯林在西方统治的极盛时代,阿拉伯语言文化的影响达到了高潮。伊比利亚半岛的阿拉伯人将西亚实施的耕作方法传入西班牙的同时,也将大量的农作物引种此地。西班牙语中,遂出现有关西亚的灌溉农业以及农作物的许多专用名词。同时,由于不同民族的混居杂处,阿拉伯人的许多生活用语也被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借用,以后的西方国家又从西班牙语中借用和转译成本国母语。

第二次高潮是阿拉伯人于10世纪占领西西里以后。902年,阿拉伯人的艾格莱卜王朝攻占西西里,此后,近两个世纪,西西里成为阿拉伯世界的一个省区,阿拉伯文化经由意大利门户传入西欧。一种文化往往不会因为携带和传播这种文化的统治者统治的结束而中断,新的统治者不得不直面既成的文化格局,推行相应的文化兼容政策,甚至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这种文化的熏陶。1091年,诺曼人征服西西里建起诺曼王国以后,阿拉伯文化不同程度地同化了征服者。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雷德里克二世不仅能讲阿拉伯语,还能用阿拉伯文通信,在诺曼人统治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阿拉伯文化的影响不曾稍减,不少的阿拉伯文词汇,特别是手工艺、商业和航海方面的词汇被拉丁文或意大利文借用,以后又转译成法文、英文等。

第三次高潮是11—13世纪的十字军东侵期间。西方的十字军在与近东人的作战中学到了东方人的很多军事知识,甚至改变了十字军的一些装备。于是乎,武器、军乐、纹章、徽标、战争等有关的军事术语被引入拉丁文或西方各地区文字。与此同时,当十字军侵入农业经济发达的叙利亚、巴勒斯坦之后,又认识了不少西方国家并不熟悉的种植作物和瓜果,并引种于西欧,一些先进的生产工具也被西方人使用,这样,又有一些除西班牙文借用之外的有关农业方面词汇被西文借用。

第四次高潮是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方殖民国家又从中国、印度以及东南亚国家的母语中借用了若干词汇,包括农作物、果木及其他动植物名称、器物和生活用语、地名以及其他专用术语,极大地丰富了西方国家的语言文字,人们思想感情的交流更生动、细腻、准确,从而使西方的语言更具活力,推动了近代西方语言文字和语言学研究的迅速发展。

二、欧洲对东方文学成就的吸收

阿拉伯帝国形成以后,横跨欧、亚、非三洲,从地域上看,包容了波斯文化、希伯来文化、希腊文化、埃及文化等若干民族和区域文化,同时,也直接受到印度文化、中国文化的辐射和影响,阿拉伯帝国的学者,利用掌握的造纸术,通过翻译、考证、勘误、誊录、诠释、补遗等文化活动,特别是阿拉伯历史上的“百年翻译运动”(9—10世纪)将叙利亚文、波斯文、希腊文、希伯来文、梵文和科普特文等多种文字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类著作译成阿拉伯文,经过阿拉伯人的认同和再创造,最终形成包罗万象的阿拉伯文化,因此,阿拉伯文学的包容性使之能够从体裁、内容、结构、写作风格等很多方面在波斯、印度、埃及等国文学中寻根索源。

阿拉伯文学中的“格宰勒”(ghazal),即介于五行与十五行之间一种简短的恋歌,就是仿效波斯诗歌体裁创作的。散文方面由于受波斯文学的影响,一改早期散文简洁、质朴的情味,追求精词丽句的富华风格,留下更多矫饰的痕迹。从10世纪的海麦达尼到12世纪的哈利利,这种风格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至于内容和结构方面更是不胜枚举,《天方夜谭》最为典型。素材有东方的各种民间故事,包括古波斯的、印度的、叙利亚的、埃及的等等,而故事的串联结构又主要受印度文学的影响,因为波斯串联式结构的文学作品如《巴赫堤亚尔故事》、《九重霄》等都可以追溯到印度文学的原型。阿拉伯文学中,有大量东方文学译著,有的文学作品经过几种语言的辗转翻译,最后归宗为阿拉伯文学,如初为梵文的《五卷书》,从巴列维语译为阿拉伯语时已更名为《克里莱与笛木乃》了,阿拉伯文学对东方文学的包容性由此可窥一斑。

各种文字的东方文学作品,通过翻译成拉丁文和其他西方文字而为欧洲人所熟识。

西方对东方文学西传的最初反映是阿拉伯诗歌,特别是优雅、温柔的抒情诗歌,能够给基督教徒们以洁雅、空灵、超俗、恬静的天堂意境的丰富想象,故借用阿拉伯诗歌体裁和韵律,改造和发挥后,广泛地应用于基督教的赞美诗,包括圣诞颂歌。而诗歌中的恋爱主题和温柔、浪漫的思想情调,可以在西方中世纪骑士文学中和行吟诗人那里找到。散文方面,13世纪在西欧时兴的寓言、轶事、训诫故事等,同源于印度和波斯的早期阿拉伯作品非常相似。阿拉伯文学中的英雄冒险经历为主题的“麦嘎麦”散文体裁,有助于西南欧英雄与歹徒类故事的兴起。但丁的《神曲》显然受到穆罕默德的登霄故事和麦阿里的《饶恕集》以及阿拉伯天堂、地狱之旅描述的启示,至于来自于东方的文学素材,在西方小说或故事中更比比皆是。塞万提斯所著的《堂吉诃德》得助于阿拉伯手稿《堂吉诃德·台·拉·曼都》的材料,薄伽丘《十日谈》里的东方故事,是他从收集的资料中整理出来的,乔叟《情郎的故事》源出于《天方夜谭》的一个故事。法国诗人拉封丹自己承认,他写作《寓言诗》选用的资料中,有著名的东方寓言故事集《克里莱与笛木乃》。以色列和犹太人的历史、小说、抒情诗、史诗、颂歌、哀歌、悲歌、悲剧、喜剧等都在《旧约全书》中以各种形式充分展现出来,《旧约全书》为西方人所接受,实际上是西方人对希伯来人的历史、文学以及全部文化的认同和吸收。从《圣经》故事衍生出中世纪最初的宗教文学作品,到《圣经》故事的戏剧化,进而产生出12世纪因宗教瞻礼式的教会戏剧,从人文主义先驱但丁《神曲》中原罪说的观念,到文艺复兴盛期莎士比亚文学中对《圣经》的引录,《圣经》对西方文学影响的例证可谓多不胜举。无怪乎一批近代学者如是说:《圣经》启发了一代又一代作家的想象力,它的影响不亚于文坛圣匠莎士比亚甚至近代的歌德。

总之,东方文学对西欧的影响其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涉及形式、内容、风格、结构、观念和思想。但更多的时候则表现出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型渗透,这又妨碍我们从文学方面对东、西方文化整合的程度作恰如其分的评估,因为任何计量和统计学的分析方式都无能为力。

三、西方艺术中的东方色彩

伊斯兰教是严格禁止崇拜偶像的一神教,伊斯兰教义学家们认为,只有真主才有表现人类和动物的特权,无论谁僭越权力将受到无情的惩罚。在一章圣训中先知宣称:“画家(造形者)在裁判日将受到最严厉的处分。”于是,伊斯兰教徒大都不赞成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人体和动物。在这方面,阿拉伯人不仅自身缺乏积极的艺术探索精神,而且还阻滞了周邻国家文化的移入。使得伊斯兰教地区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始终处于一种消极、落后和片面发展的畸形状态。阿拉伯通常的桥梁作用反倒成为东方国家具象艺术文化西传的一道屏障。这是为什么既然有便捷的陆上“丝绸之路”,而欧人却对新航路开辟之前上千年异彩纷呈的中国艺术文化知之甚少的症结。阿拉伯人只是在几何图案和花卉的设计与装饰方面,能够吸收东方民族艺术之长,从而创造一种特有的装饰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传入欧洲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被称作arabesque(阿拉伯式),特别在丝绸、纺织、工业图饰的印染设计上被欧人广泛借鉴和沿用,现藏于里昂纺织历史博物馆产于14世纪意大利织锦缎的构图,就是假阿拉伯文字作边饰、典型的阿拉伯花卉装饰风格。

亚洲具象艺术在欧洲的传播和影响往往通过欧、亚人的互动游访完成的。马可·波罗回到意大利以后,亚洲人物画的特色和画面风格对当时托斯卡纳地区乃至意大利的绘画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虽然这种影响不是恒定的、特别明显的,但仍然若隐若现地持续于文艺复兴的早、中期。从西埃那画家西蒙尼·马尔蒂尼的作品上能感受到中国工笔画和横轴长卷画的某些技法,他作于1328年西埃那市政厅的一幅壁画《基多里西奥·达·福格利安诺》的构图明显受到中国横幅画卷的影响,并且景物布置也颇具中国画风。另一位西埃那画家安布罗其奥·洛伦采提(Ambrogio Lorenzetti)表现城乡风光的宏幅壁画《良政佳绩》无论布局还是画意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的《清明上河图》,虽然作者不一定看过原画,但完全可能在其他中国艺术品中获得布局构图、写真传神的灵感。

文艺复兴盛期以后,随着欧洲和远东交往的日趋频繁,特别是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一些画家的作品更富有中国画的技巧和表现手法,有的甚至是举世杰作。一些欧洲艺术家认为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的山水底衬,酷似中国山水画中朦胧而有层次的泉石意境。古纽德·马佩(Gunenad Mappe)的山石运笔是中国画的技巧和表现手法的成功效法,他的立幅《圣安东尼之诱惑》更多地透露出中国画的风格。素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在仰慕东方的大背景下,更有条件模仿中国画,荷兰使团的格莱尔(P. de Glyer)和凯泽(J. de Kayser)用中国画的透视法绘成了反映中国生活的150张插画,作为报告书的附录,在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市场上还出售过以这种透视法则创作的画品。

同类推荐
  •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时间跨度数千年,从诸神创世到明治维新前的历史;人物涉及成百上千万,从高天原的神灵到难以定论的神武天皇,从大权在握的女天皇到美艳绝代的宫妃,从奇谋异策的豪杰到权重朝野的将军……各色人等,一个个惟妙惟肖;事件不胜枚举,从诸神创世到神武建国、大化革新、仿效汉唐、源平合战、德川幕府。一幕幕内乱纷争、勇武好斗的惨剧;一桩桩争权夺势、君臣反目的闹剧;一件件家族情仇、父子相残的悲剧……以全景视野扫描日本历史,透析她错综的步伐、曲折的轨迹,更清晰、更完整的了解日本千年历史的传奇与真实。在潇洒流畅的笔锋中启悟智慧,在幽默诙谐的解析中知史明鉴。
  •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 、大禹治水 、精卫填海 ……这一个个流传广泛的古代神话传说,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 和无穷的幻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
  •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从修身之道、用人智慧、危机管理、协调沟通、有效激励、创新思维、制度管理、团队建设、竞争策略等方面阐述了经商谋业的经验技巧、策略及素养,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商人的综合能力。相信您读完这本《商人也要学点国学》后,不仅能学习到更多的经营管理智慧,还能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受益终生。
  •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古典文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
  •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这片曾被儒教文化遗漏了的土地,为你深入了解西部打开沉重的大门。,她恣意挥洒着无穷无尽的欲望与渴求……著名作家高建群,在雀跃。还历史以本貌,建言,饱受风吹雨打,干旱饥馑,在呼嚎,给政府决策部门以提醒,在欢笑,在悲泣,给西部“淘金者”以建议,以《最后一个匈奴》式的历史感与洞察力,还现实以真实。为中国西部大开发鼓呼,以一个文人的视角,撩开中国西部神秘的面纱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草原斗士

    草原斗士

    战争并非人间才有,动物界也充满了斗争与厮杀。在《草原斗士》中,看狼族斗士如何集群狩猎,看“短跑健将”猎豹如何短距离捕捉猎物,看与狮争锋的斑鬣狗如何对抗狮群……《草原斗士》生动揭示动物界鲜为人知的战斗场景,告诉小读者一个真实的大自然,并以高清晰图片从多个角度展现所选动物的风采,努力为孩子们奉献一道视觉上的美味大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暴君的宠姬

    暴君的宠姬

    这是一个欢天喜地的喜剧:人物:霸王,当然是强横霸道的王,在他的眼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然,普天下的女人他看上了,就应归了王。姬:抢来的,绝色的,但与其他姬不同的,有本事把霸王整了个一个头两个大的。内容:霸王抢美色,但抢了一个让他终生都后悔的美女,美则美已,但是,美色下面,想不到还有其它,抢了美色,丢了很多,还没吃到嘴边,正所谓丢了夫人又折兵。本文以祸乱纷起的大齐为背景,当时宦官米世仁专权,立了一个白痴皇帝,看这山野的绝色怎么率了一村的乌合之众与王斗,与奸臣斗,斗出水平,斗出笑料百出的笑话……
  • 大妖成仙

    大妖成仙

    花有花艳,树有树年,虫有虫茧,兽有兽残……千奇百怪妖怪界,惊险无比长生阐吾本一少年,奈何变妖逆天,破星成仙!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赢在谈判

    赢在谈判

    本书谈判是一场战争,有些谈判是为了和平,有些谈判是为了正义,有些谈判是为了公平,有些谈判是为了真相,有些谈判是为了解决问题,有些谈判是为了面子……而对于商场来说,谈判就是一场为了利益而斗智斗勇的战争。《赢在谈判:成功商务谈判的46个攻略》由马斐所著,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并重,是一本成功商务谈判的指导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