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切韵》系韵书中的小韵相混现象
仝小琳
摘要 唐五代《切韵》系韵书中存在小韵首字所在韵部与切语归部不一致的现象,或是一个或一组小韵在不同韵书卷子里归部不一致,从而反映出的小韵相混现象。这种现象与小韵首字的字体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唐五代《切韵》系韵书;韵字归部;小韵相混
我们通过对唐五代《切韵》系韵书内部的考察,发现从《切韵》到《广韵》存在韵字归部不同的现象,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有关《切韵》系韵书的材料版本,我们选取的版本是上田正先生的《切韵残卷诸本补正》[1],再辅以周祖谟先生的《唐五代韵书集存》[2]、龙宇纯先生的《唐写全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校笺》[3]为参考,双方不一致的地方则再参考姜亮夫先生的《瀛涯敦煌韵辑》[4]和潘重规先生的《瀛涯敦煌韵辑新编》[5]。
本文所讨论的韵字均为小韵首字,主要包括两种现象:小韵首字所在韵部与切语归部的不一致所反映的语音现象;或是一个或一组小韵在不同韵书卷子里归部不一致,从而反映出的小韵相混现象。
一、恮、跧、勬小韵相混
仙韵恮、跧、勬这三个小韵,关系密切。
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三个小韵在各卷的表现:
S2071卷,此卷无“恮”。“勬”是一个小韵,音“居员”。“跧”亦是一个小韵,音“缘”,意义为“曲卷”。“跧”还有其他音,但不涉及仙韵,我们不考虑。此卷,“勬”、“跧”不混。
《王一》“恮”有二音,一音“此缘”(诠小韵),一音“庄缘”(恮小韵),意义为“曲卷”。“勬”有两音,均音“居员”,一处做小韵,另一处是“跧”小韵的韵字。“跧”是一个小韵,音“居员”,意义为“曲伏”。此卷,“勬、跧”音“居员”。“恮”音“庄缘”,意义为“曲卷”。
《王三》“恮”只一音“此缘”(诠小韵)。“勬”有三音,只考虑仙韵,音为“居员”(跧小韵)。“跧”有三音,只考虑仙韵一音,为“居员”(跧小韵),意义为“曲卷状”。此卷,“勬、跧”音“居员”,“恮”空缺。
P2014卷,“恮”有二音,一音“至全”(诠小韵),一做小韵音“关”,意义为“曲卷”。“跧” 有三音,只考虑仙韵,有二处:一为“捐”(跧小韵),意义为“曲卷”;一为“关”(恮小韵),意义为“屈足”。、同属庄母,捐属仙三合平,关属刪二合平(在仙韵),“捐”、“关”二音可认为是一音。“勬”只有一音,为“居员”。此卷,“恮、跧”皆音“关”,“勬”音“居员”。
《广韵》“恮”有二音,一音“此缘”(诠小韵),一做小韵音“庄缘”,意义为“曲卷”。“跧”有三音,只考虑仙韵一音,为“庄缘”(恮小韵),意义为“屈也伏也蹴也”。“勬”有二音,只取仙韵一音,为“居员”(勬小韵)。此书,“恮、跧”皆音“庄缘”,“勬”音“居员”。
《集韵》“恮、跧”均有五音,有三音相同,有两处在仙韵,但均不音庄母,不做考虑。“恮”另外两音不在仙韵。需注意的一点是“恮”五处释义均为“谨也”。“跧”另外两音,有一在仙韵,音“庄缘”(小韵)。“跧”五处释义,与“曲卷”义间接相关,为“蹴也”“屈伏也”“行曲”等。令人惊奇的是“”做小韵首字,它的释义竟成了“曲卷”。《切韵》各卷及《广韵》均无“”,《集韵》也仅此一见,考虑到它和“恮”字形类似,再结合意义考虑,我们判断此处应是“恮”。“勬”有四音,有两音在仙韵,这二音是:“庄缘”(小韵)、“拘员”(勬小韵)。此书,“恮、跧、勬”皆音“庄缘”。“勬”还有一音“拘员”,这是延续《切韵》诸卷及《广韵》中“勬”的读音“居员”。
综合考虑:S2071卷,此卷无“恮”,“勬”、“跧”不混。“勬”音“居员”。“跧”音“缘”。《王一》“勬、跧”音“居员”,“恮”音“庄缘”。“勬”、“跧”两小韵注音,均为“居员”,且“勬”同时是“跧”下的一个韵字,颇让人疑惑。这说明“勬”应有两读音,其中一音和“跧”相同。但为什么两音竟然成为一音?比看《王一》原卷这两个小韵的位置,可能是因为“勬、跧”二小韵所在竖行紧相邻,在行中位置又相仿,因此产生讹误,再加上“勬、跧”音同,受“勬”传统读音影响,就把“跧”也误读为“居员”了。《王三》“勬、跧”音“居员”,“恮”空缺。“勬”是“跧”下的一个韵字,音“居员”,这个读音并不准确,可能是因为“勬”与“跧”有一相同的读音,就把“勬”的传统读音“居员”误注在“跧”下。也可能是《王三》照抄《王一》,发现《王一》的“失误”,就把二者合并了,并没仔细考虑“勬、跧”相同的读音是否就是“居员”。再或者,在《王三》撰者或抄者口中,“庄、见”二纽读音相近?我们这样推测的原因还在于“勬”在其他卷均是独立小韵,读音正为“居员”,本卷“勬”小韵竟然缺失。另外,因《王三》与《王一》关系极为密切,常拿《王一》校勘《王三》,而《王一》的“恮”小韵在本卷也缺失了,实在是令人疑惑。是否是因为“恮”的语音与“跧”同,意义也有重合处,字形也有所相似,所以二字并为一个? P2014卷,“恮、跧”皆音“关”。“跧”注音两次,其实音同,一处为小韵,一处为“恮”下的一个韵字。“勬”音“居员”。《广韵》“恮、跧”皆音“庄缘”。“跧”为“恮”下的一个韵字。勬”音“居员”。《集韵》“恮、跧、勬”皆音“庄缘”。 “勬”还有一音“拘员”,这是延续《切韵》诸卷及《广韵》中“勬”的读音“居员”。
结论:“勬”作为一个小韵,音“居员”,仅在《王三》中丧失小韵地位,这是始终不变的。“跧”是最早读“缘”一音的,到了《王一》,“恮”开始代替“跧”音“庄缘”,“跧”只好另起炉灶,另立一韵。只是受到同音的“勬”影响,注音失误。《王三》继承了《王一》的“勬、跧”音同,还有错误的注音,但缺失“恮”“勬”两小韵。到了P2014卷、《广韵》,还“跧”应有的位置,尤其P2014卷为“跧”注了两处相同的音,《广韵》始合并。这时“恮、跧”皆音“庄缘”,“勬”开始缺失。到了《集韵》,“恮、跧、勬”合一,皆音“庄缘”。恮、跧、勬三韵关系密切,恮、跧应合为一韵。
二、翘、NFDA1、NFDA2小韵相混
宵韵翘、NFDA1、NFDA2小韵关系密切。
翘小韵,切语S2071、《广韵》作“渠遥”,《王三》作“去遥”,P2014(4)作“巨遥”。P2014(4)切语据上田本补。渠、巨属群母,去属溪母,这是清浊音的相混。另外,此小韵与前面的乔小韵音同,重出。《王三》翘、NFDA1、NFDA2三个小韵切语皆为“去遥”,着实奇怪。考虑与他卷的比较(《王三》“NFDA1、NFDA2”小韵音皆同他卷,惟“翘”小韵不同),《王三》“翘”小韵的切语上字当是不小心讹误,因为浊音清化的原因,渠、去音似,《王三》因此讹误。
NFDA1小韵,P2014(4)小韵首字作“”。反切多数卷及《广韵》作“去遥”,S2071作“去嚻”。遥、嚻同属宵韵三等开口平声,表音实同。《王三》此音与“翘”同。
NFDA2小韵,P2014(4)小韵首字作“NFDA1”。切语《王三》、P2014(4)作“去遥”,《广韵》作“起嚻”。去、起同属溪母,遥、嚻同属宵韵三等开口平声,表音实同。此小韵切语《王三》、P2014(4)与“NFDA1”小韵一模一样,《广韵》切语虽用字不同,读音其实也与“NFDA1”同。NFDA2、NFDA1二小韵应合并,P2014(4)卷小韵首字的错位可能也是因为这二小韵同音的缘故。我们排放P2014(4)这二小韵首字的位置,是根据它们下辖韵字与《王三》、《广韵》的异同来安排的。
翘、NFDA1、NFDA2小韵关系密切,NFDA1、NFDA2应合并。
三、聱小韵相混
肴韵小韵,小韵首字或作“”。S2071、《王一》、《王二》存。切语均是“五交”。它与“聱”小韵音同,重出。《王三》、《广韵》进行了合并,此字在“聱”小韵下,音“五交”。
四、NFDA3、钀小韵相混
NFDA3小韵,《王三》、《王一》存。《王一》缺切语。此为疑母月韵字,应与钀小韵合并。钀小韵除P3694背、《广韵》存外,其他各卷均无此字,和NFDA3小韵正相补。NFDA3小韵《王三》还列有又音“五割”,入曷韵。查之《王三》曷韵,薛小韵“五割”下正有此字。P3694背“曷”韵缺损不全,不能看到薛小韵。S2071以及《王二》、《王一》、《王三》、《唐韵》曷韵均有“NFDA3”字,只是《王一》、《王三》还有月韵读音。S2071以及《王二》仅有曷韵读音。《唐韵》“NFDA3”字除曷韵读音外,还有薛韵孹小韵“魚列”一音,在此小韵注释中韵字数为“九加二”,意思是有两个后加韵字,这两个字正是“钀、NFDA3”。而且“钀、NFDA3”的注释明确有“加”标记,证明“钀、NFDA3”是后加韵字。再来看《广韵》,“NFDA3”有两个读音,一为曷韵“五割”,当是继承自S2071以来的传统读音,一为薛韵“魚列”,小韵首字正是“钀”,当是继自《唐韵》的新读音。钀小韵在《广韵》有两个读音:月韵“语讦”和薛韵“鱼列”。而在《集韵》中,“NFDA3”有三个读音,分别是:月韵“语许[当是讦]”,这应是来自P3694背及《王三》;曷韵“牙葛”,五、牙也属疑母,同样继自S2071;薛韵“鱼列”,沿自《唐韵》。在《集韵》中,“钀”有四个读音,排除平声支韵“鱼羁”和上声纸韵“语绮”,还剩下月韵“语许[当是讦]”及薛韵“鱼列”。
归纳一下,“钀”较早拥有月韵读音,小韵下并无“NFDA3”字,《集韵》始并入。S2071及王韵均没继承“钀”,反而另设一个小韵“NFDA3”表示同样的读音,让人疑惑。最令人生疑的是《唐韵》月韵既无“钀”也无“NFDA3”,反而把这两字加在薛韵里。《广韵》里的“NFDA3”也没有继承月韵的读音,月韵只留下了“钀”。这样,P3694背和《广韵》月韵保有“钀”,王韵月韵保有“NFDA3”,两者出现场合正相互补。《唐韵》则弃月韵,把二字另置薛韵。
看似《集韵》比较完美地解决了“钀、NFDA3”的读音问题,但我们稍作思考,就会发现《唐韵》的“钀、NFDA3”为什么没有继承月韵的读音,而是把“NFDA3”加入同为疑母的薛韵“孹”小韵中?结合“哕”小韵的情况,明明是薛韵读音却在月韵,月韵的读音中又漏收此字。“钀、NFDA3”两字在《唐韵》前后的《切韵》系韵书中虽不能共现于月韵,但总会出现一个,而在《唐韵》月韵中二字集体消失了,又集体加入薛韵。这是否告诉我们,在《切韵》时代月、薛两韵的口音可能无别,所以才会出现“钀、NFDA3”有时出现在月韵,有时出现在薛韵。后来的《集韵》因为收罗毕备,干脆两处均收,也给我们留下了线索。从这三个小韵的情况来看,《王三》实在重要,它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语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