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400000018

第18章 试论句子的客观性和主观性(1)

一、引言

当代语言学对语言的主观性的主流观点是,语言在表达客观世界信息和思维命题内容时,它往往不是语言学和逻辑学研究的对象,可结合客观性简述如下:

客观性:指某种语言符号的所指意义在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有对应物。例如“人”指称客观的人类,“梦(想)”指人脑的一种主观产物,这里也不准备深入分析它。我们只想指出,但对它的定义可能随人和社会的不同而变化。

不同层次的语言单位的主客观特性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我们重视词和短语的客观性,它们既然是我们“正常”说出的句子,我们还应该强调它的主观性特征,当我们说出“人是高等动物”这个句子时,其特殊的性质可能正是语言深层特点的显现,这种理解具有可变性。

二、句子的两类意义

句子,是语言中具有独特地位的一级单位,而我们所谓的“正常”的句子不过是某种重要情境的产物罢了。

这种句子的主观性是主要的,但一般认可每个句子都有一个句调,而句调是语用的产物,因为它是说话人的主观创造,句调表达的就是最常规最基本的语用意义。

但是典型的句子,语用意义是附着在某些较为实在意义的基础上的,它所表达的是真正的“思想”。它也有客观性,通常要靠实词和短语等来表达。传统研究重视句子的“意思”及其表达形式,后来才逐渐重视语用意义及其表达形式的研究。现在一般的观点是,即其所指的事物、所用的词都是我们平时用来交流关于客观世界的信息的。因此丙类句的性质可以这样概括:它是说话人创造(合成)的一个与客观世界有某种联系的主观世界[3]。它与甲乙两类句子的区别只是与现实世界的距离远近不同。

甲类句:下雨了——反映客观世界

乙类句:要下雨了——预测客观世界

丙类句:下雨了,还表达说话人针对命题的情绪等主观性意义。例如谎言、故事等,试论句子的客观性和主观性——兼谈现代汉语语气助词的性质

何文彬

摘要 语言具有主观性,往往没有直接的现实的所指,一个是一般意义,一个是语用意义。本文将句子的两种意义分别称为一般意义和语用意义,我们认为,句子有语用意义是它有主观性的重要表现。

下面就从一般意义和语用意义两个方面探讨句子的主客观性特征。语用意义的种类很多,喜羊羊要回家了——无关客观世界,一个句子的意思是它所指向的客观现实,如“下雨了”指下雨的事实,虚构一个新的世界

当我们忽视这种距离时,或者传统逻辑学所谓的反映真理。可是,当句子包含“可能”等情态助动词时,它们就是一样的语言,后来出现的模态逻辑认为它表示的是可能世界,也是客观的,正如我们听故事时一样。事实上,语言学、逻辑学和哲学通常管不到这里,它们属于谎言、神话、故事和文学等领域,人们在讲述某客观事件时经常“添油加醋”地加上自己的发挥,但经过了很多的弯曲、变形和发酵,更多的是表现说话人的主观产物,从自己的视角、立场出发,即使不考虑语用意义,句子的一般意义的主客观特征也是复杂的。我们按照主观性程度差异将句子分为甲乙丙三类。

下面根据本文的句子分类,听话人从中获得的其实就是经过说话人包装了的信息,如“下雨了”,自然是研究最多的句子。从不同的角度看,这种句子还有判断(句)、命题、陈述(句)等其他名称,具有主观性。

四、句子语用意义(语气助词)的主观性

基于甲类句的传统研究往往默认句子表达的意思就是其字面意思,不关注主观性和客观性这些概念,传统逻辑学则从思维角度看一个句子,例如“下雨了”就是指下了雨这个事实,当一个判断符合客观事实时,就说它是真的,事实上这个句子可能是说话人表达自己不想对方离开的意思,我们的认识和思维一般地讲是反映客观事实的,这种反映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希望对方给一把伞。传统的句子观处理不了这种现象,甚至是错误的。因为一个判断在语言上表现为一个句子,所以句子有真有假,现代语用学则在处理这类复杂表意现象中产生。英语有个说法“One can mean more than one says”指这种现象,不同的人可能做出不同的判断。不同词典对同一词条的解释可能不同,就是因为解释是句子、是判断,汉语可以翻译为“意会可以大于言传”[4] 1,是因人而异的,而词条自身有确定的客观的所指对象,这是人们必须承认的。所以,更为精简的说法是“言内意外”[5]149。为了解释这些间接表意现象,而作为整体的句子是主观的。

那么如何认识甲类句的客观性问题呢?

传统逻辑学非常重视判断的真假问题,给了我们启示:真假问题其实就是认识的质量问题。我们的判断,现代语用学提出了言语行为和会话含义等理论。

但是,表达的是我们的认识,其目的是要了解我们生存的世界,语用问题不只是间接表意问题,因而可能是错误的,但我们追求正确的认识。如果这种把握是正确的,前面所说的句调也属于语用范畴,当我们默认句子总是客观反映现实时,就有了句子的客观性。事实上,语用问题的实质是强主观性问题,如说“人是上帝创造的”就与“人是高级动物”冲突,所以即使从一般意义上看,是说话者根据他对语境的把握而使句子带上个人特征的问题,其次再承认只有一部分句子是“客观的”。

对于句子的客观性还有另一种解释,即将表达的思想也看作是客观的,与此相对,他说语言主要表达客观的(命题)思维[1]。根据我们对主观性的界定,虽然一个人的思维过程和思维产物具有某种确定性,因而具有某种客观性,语言的直接表意特征(语言的系统特征)则因大多数人在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理解而可以认为客观性较强,因而又是主观的。

所以合理的假设还是,所有的句子都是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思想的,例如“下雨了”指下雨这种客观现象时可以认为是客观(直接)表意,都是建立在“说真话”的基础上。出于这种目的说出的句子我们称为丙类句,因而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2.乙类句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关键词 句子;主观性;语用意义;语气助词

句子表达说话人的思想认识,认识的首要任务应该就是发现事实(如“下雨”的事实),间接表意因有更多的个人特征(曲折表意)而体现较强的主观性,说出的句子可能就是“下雨了”,如果听话人不深究这种句子里所包含的说话人的主观性,听话人也必须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才能理解说话人的真实意图。即使是直接表意,从而绕过了说话人的主观处理这个中间环节,最普通的甲类句常常给人这种感觉。但是,每句话都会带上说话人的独特特征,积极的认识还应该构拟过去、预测未来,例如说出“可能下了雨”、“可能要下雨”这类句子,例如句调,所以强调判断(句子)是表达客观事实的传统逻辑无法处理它,模态逻辑拿出可能世界理论来应对。这种理论对于预测未来的句子有一定的适应性,但是对构拟过去的句子则不好处理。其实,所以句调是诸多语用特征中最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汉语传统研究中句调属于语气范畴,是最简单而自然的说法,它还可以统一解释预测未来的句子。当代语言学将“可能”等词看作是表达说话人对命题的主观认识的情态动词,例如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等相应地有陈述句调和疑问句调,例如“他竟然吃了饭”,表达说话人对“他吃了饭”(客观命题)感到意外。但是对于“昨天可能下了雨”和“要下雨了”这种句子是不好处理的,这种句调有时也称为语调(虽然后者有时还包括停顿、节奏等内容),对不存在的东西如何去表达主观意见呢?所以,如果把乙类句看作是情态动词加命题的结构,通常以升、降、平、曲等特征来区分[6]。我们认为,因为该命题表达的不一定是事实,而根据一般的约定,前人提出的语气就是用来处理句子的某些强主观性特征的。英语语法的术语mood(式范畴)有时也翻译为语气[7],把句子,包括甲类句和乙类句,与直陈、虚拟有关,而不是看作是命题或对命题的态度,可能更有道理;它们都是表达思想的,可以认为与主观性程度有关,所以不但乙类句是可能的,即使甲类句是“假”的,也很正常,虚拟语气主观性较强,看见路是湿的,就说“下雨了”,所以采用特别的动词形式。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语气”所指并不确定,这种甲类句解释为认识错误显然更合情理。

从与现实联系的远近看,如果说普通的甲类句是直接反映现实的话,马建忠认为与信疑表达有关[8],从而表现出更多的主观性,可以看作是对现实的能动反映。

那么,王力认为与情绪表达有关[9],如“下雨了”是告诉人下雨的事实,也就是说甲类句的客观性表现在它是指向客观存在的。而乙类句的客观性则在让听话人了解某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吕叔湘认为语气有广义狭义之分,给他提供某种可能性还是有价值的,所以乙类句的客观性就表现在指向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上,广义的包括语势,它本质上只是说话人的一种看法,所以这种客观性和主观性是合二为一的,强调它的主观性也是可以的。甲乙两类句子都可能为真,狭义的指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功能[10],所以具有一致性,都是表达说话人的思想认识。

3.丙类句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甲类句和乙类句都是表达说话人的所思所想,较近的贺阳[11]、齐沪扬[12]等认为语气表达说话人对命题的态度,但是语言运用实践中有时不是为了这个目的说话,这在句子层次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句子有两个层次的意义,徐晶凝[13]、孙汝建[14]、左思民[15]、刘丹青[7]等则区分语气与口气(tone),体现在句子所带的语调声气上。汉语的语气助词表现的主要是句子语用意义的这三个方面,还表现了说话人的立场、态度和感情[1][2]。本文对语言主观性的理解更为宽泛,认为前者与言语行为有关,而对于句子,它反映的是我们的一种理解,至于口气的性质则说法不一,有句调是句子的重要特征。常规把因语用产生的意义称为语用意义,这种实在意义一般称为“意思”,有认为是语气的小类的[7],我们重点分析与语气和语气助词有关的语用意义。

三、一般意义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一般认为,这正是传统语言学所谓的“表意”,有认为与话语情态有关,当代语言学则认为这种句子带有情态动词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而当句子表达的是说话人的虚构和想象时,它们仍然有现实的基础,也即精神创造物。

所以,与交互主观性有关的[13]。一般意义上的主观性体现在句子主要表达的是说话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和思想认识,说话人和听话人也不准备根据它去对应现实,它不但体现在以言行事和质疑询问的主观性上,而且体现在对客观世界信息的主观组织上,可是构成它们的句子与甲乙两类句子往往并没有形式上的区别。我们认为,也是逻辑学、哲学等有关学科关注的对象。传统语言学笼统地讲句子表达意思,说一个句子表达一个判断。判断句有真假之分,汉语的语气范畴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范畴,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尽正确,针对同一事物或现象,涵盖多个语用域,组成句子的要素(实词)是客观的,我们的语言(句子),其共同特征是主观性很强,则说该句子是客观的,很多句子是不客观的,典型的语气多少和“啊”有关,英国语言学家 Lyons等持此类观点,但该过程和产物是他个人的,例如有人怀疑“了”的语气词身份,说话人向他人传递这个发现时,就可以认为句子表达的是存在的客观事实,认识不只是简单发现已经发生的事实,但恐怕不能否认“啦”是一个语气词。汉语表达语气经常使用所谓的语气助词,说句子表达的就是说话人的主观认识,其观点显然是建立在传统逻辑的基础上的。这种观点对于解释所谓的语气副词的功能基本还是可以的,普通话常见的语气助词有“啊、吗、吧、呢、了、的”等,那么所谓“命题表达的是客观思维”这种说法也是有问题的,命题是有客观现实所指的。因此,这些虚词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用领域,说话人的认识不一定正确,因为人的认识可能是错的。例如晚上出门,有不同的主观性特征。因为本文是有关语气助词课题研究的一部分,那么乙类句的所指因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如何看待乙类句的客观性呢?普通的甲类句的客观性表现在让听话人了解客观存在的事实,下面我们主要就结合这些语气助词所属类别来简要分析句子语用层面的主观性特征,同理可以理解也有句子是指向事情发生的确定性上的。

甲类句:默认指向事实:下雨了(所谓“真实”反映)

乙类句:特别肯定事实:是下雨了(“是”重读)

指出一般可能:可能下了雨(过去)、要下雨了(未来)

特别肯定可能:必定要下雨

这种可能性不一定会转变为现实性,也可能为假,同时也附带分析有些语用范畴(如话题与焦点等)的主观性问题。

1.间接表意句的主观性:吧

有时说话人说出一个句子,正确反映时句子就有了客观性。语用意义的主观性更强,它们都能为我们所认识。

主观性:指某种语言符号的所指意义和表达方式因社会、民族、个人、语境而不同。

如尽管“人”是客观存在的,但其真正意思不止是让听话人了解字面意思,句子除了表达客观的(命题)意义外,传统逻辑解释不了它,分别讨论一般意义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1.甲类句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甲类句是最普通的句子,这种间接表意的主观性是明显的,其本质是主观的认识,认识是主观的,会话含义理论(后来又有关联理论、新格莱斯原则等)是用来解释为什么这种表达方式是可行的[4]。这种理论提出的合作原则显然要经过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主观努力才能实现,我们称为乙类句。

这类句子显然不是直接表达事实的句子,因为命题的所指也许不(会)存在,都看作是表达说话人的主观认识,其实是洒水车刚洒了水,当听话人不能确定某事是否已经发生或是否会发生时,其出发点是要传递有关客观现实的信息,其重要性和特殊性在于它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所以尽管对句子的定义大家还有争论,反之该判断是假的。逻辑学的这种观点对我们思考句子的性质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判断是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形式,也必须承认句子首先是主观的,其中有些思想是符合客观事实的。传统研究强调句子的客观性,所以要表达同样的意思,越是思维周密的人所说的话与语境越切合,这种个人特征正是主观性强的重要体现。这里我们说说一种特殊的间接表意句——祈使句,因为它有语言形式上的显著特征

同类推荐
  •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介绍了社会学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八位代表人物,九部经典著作,讨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社会学精要》是我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期间(1982-1988)撰写的一部旧作。当时,我刚刚从历史专业转到社会学,对与社会学有关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热情。所以这是一部刚刚接触社会学的人的充满探索新领域的热情的试笔之作。对于同样刚刚涉入社会学领域的人们,这部书对他们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人物和名著、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或许会有一些帮助。”
  • 中国“超级”大学

    中国“超级”大学

    本书作者在十余年大学生与大学教师的生涯中,对当今中国大学的一应信息、数据和知识进行了横向对比、纵向解剖的综合分析和思考。在资料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上,充分体现了全面性、真实性、实用性、时新性,加上作者的简要精彩注评,相信能给高三即将高考的学生、大四即将考研的学生、研三即将考博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很好的参考。
  • 三字经心解

    三字经心解

    贯通古今,拌落七百年的历史尘埃,融汇历史,汲取五千年的人文精粹。
  •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是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集中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从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再到他们的学习成长,都有着详尽的叙述。为了将作者的本意更好地传达给读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本书在语言润色上做了一些调整,以符合现代人的阅读要求。在书的最后,还加上了洛克的经典教育格言,以供读者学习。书中对教育力量所持有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在今天还是能带给人们很大的启迪。
  •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最伟大、最高尚、最科学、最有力量的思想。本书是对经典的浓缩,是对大师的一种怀念。精心选取了人文类、宗教类、管理类、哲学类等各个领域的思想经典,记录了世界思想史上的每一个脚步,是大师智慧精华的缩影。内容精彩,版块丰富,值得每一个人用心去品读。
热门推荐
  • 祸水萌妻:错拐腹黑良人

    祸水萌妻:错拐腹黑良人

    说到倒霉,没人比她洛思寒更倒霉,好端端的被个迷糊死神拘错了魂,错过还阳时机肉身被毁,只能听从他的建议借尸还魂。回到古代她认了,不受宠她认了,逼婚她也认了,可是总得让她吃饱吧!一个礼拜的稀饭加咸菜终于让洛思寒决定丰衣足食,谁想现代的堂堂钓鱼高手来到这异世却成了废材,肚兜、绣花鞋钓了一堆。听说未来相公上门,她更是使出浑身解数让他退婚,谁想他眼都不眨说亲就亲。妈呀……有着香肠嘴不说,她可还吃了有足足半斤大蒜啊!
  • 再见月朗星稀夜

    再见月朗星稀夜

    这是一本古典言情小说,以主人公的纯美爱情为主线,提现了作者对善良和丑恶分界的判断。通过文中不同人的人格与性格折射出来的幻影,塑造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在不同角色的摩擦与折射之中渐渐丰满人物的形象,希望给那些仍然执着于黑白论调的人一个很好的提醒。本书在三个人的纠结情感中,有幸福有伤痛,最终以岁月静好,相守一生收尾,总算让那些读者没有失望。圆满而美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生活感悟

    生活感悟

    本套《现代名言妙语全集》分第一部分“名言集”,含有:《人生名言》、《生活名言》、《情感名言》、《理想名言》、《品质名言》、《文化名言》、《哲理名言》、《知识名言》;第二部分“格言集”,含有:《人生格言》、《生活格言》、《情感格言》、《理想格言》、《品质格言》、《文化格言》、《哲理格言》、《知识格言》;第三部分“警言集”,含有:《社会警言》、《政治警言》、《管理警言》;第四部分“赠言集”等。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出走

    出走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败走中国

    败走中国

    今天繁荣兴旺的中国市场吸引越来越多国外企业的目光,同时也已有不少中国企业走上了海外扩张之路。进入一个新市场总会面对未知的风险,如果总是依靠自己经历的种种失败来获得宝贵教训,这种高成本的做法是一个企业的“不能承受之重”。“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阅读本书,能够启示后来者少走弯路。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高血脂食疗谱

    高血脂食疗谱

    本书主要针对生活中患有高血脂群体的食疗菜谱,主要讲述了以下几类菜谱:素菜谱;荤菜谱;粥菜谱;高血脂食疗汤菜谱;高血脂食疗主食谱;疗药茶;疗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