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200000041

第41章 微子第十八(1)

本篇共十一章,内容涉及对当时政治的批评、孔子与隐士的政治分歧、古代逸民的操守、周代对人才的重视等。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两章,以古代贤人被弃、被杀的遭遇批评春秋时代当政者的昏庸。“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两章,反映鲁国礼崩乐坏、季氏专权、人才流失的情况。“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长沮、桀溺耦而耕……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三章,记述几位隐士与孔子在政治观点上的分歧,表现了孔子为承担社会责任、实现政治理想而矢志不渝的精神。“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等三章,既评论古代逸民的操守、赞扬周代重视人才,又表明了孔子与古代逸民的不同之处。孔子坚持的“无可无不可”的处世原则,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18.1微子去之①,箕子为之奴②,比干谏而死③。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译文】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成为纣王的囚犯,比干因犯颜强谏而被处死。孔子说:“殷代有三个仁人。”

【注释】①微子:商纣王的同母兄,名启。因多次劝谏纣王而不被采纳,离开商。周武王灭商后,他向周称臣,被封于宋国,是宋国的始祖。②箕子:商纣王的叔父,被封于箕国,因此称箕子。纣王暴虐,箕子多次劝谏而不被采纳,他假装发狂来避祸,被纣王囚禁。奴:古代罪人、罪人子女,或被掠卖剥夺人身自由的人都叫奴。这里指囚犯。③比干:商纣王的叔父。传说因纣王淫乱,比干犯颜强谏,纣王大怒,将比干剜心处死。

【解读】商纣王荒淫暴虐,不行正道。他拒听忠言,连兄长、叔父的劝谏也不听,甚至囚禁了箕子,残害了比干,使微子逃往国外。他的暴行和不义,最终导致了亡国。孔子称赞微子、箕子和比干是殷代的仁人,既对商纣王不重用仁人、不采纳忠言导致亡国表达了感慨,又以古喻今,告诫鲁国国君和执政大臣要吸取商纣王的教训,要遵循仁德、礼制,任用有德行的仁人。

18.2柳下惠为士师①,三黜②。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③,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④,何必去父母之邦⑤。”

【译文】柳下惠担任掌管司法的官员,多次被罢免。有人说:“你不能离开鲁国吗?”柳下惠说:“以正直之道为人做事,去哪里不会被多次罢免?以歪门邪道讨好别人来为人做事,为什么一定要离开自己的祖国?”

【注释】①柳下惠:鲁国大夫展禽,字季。鲁僖公时人,因食邑柳下,谥号“惠”,故称柳下惠。士师:狱官,掌管司法的官员。②黜:贬,罢免。③直道:正直之道。事人:侍奉人。指为人做事。④枉道:不用正道以求容取媚。⑤父母之邦:指自己出身的国家,祖国。

【解读】柳下惠是鲁国的贤人,他为人正直,办案公道,难免得罪当政的权贵,因此多次被罢免官职。在不利的处境中,有人劝他离开鲁国,他却认为以正直之道为人做事,在哪里都会被免职。因此,他宁愿因坚持原则被罢免,也决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表明了他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柳下惠直道事人、公正处事的品质,得到了世人的肯定和称赞,孔子称赞他是贤人,孟子称他为“圣之和者也”,并把他和伯夷、伊尹、孔子并列为圣人。此章无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论,有人认为可能不是《论语》的原文。但在《卫灵公》篇第十四章,孔子谴责了臧文仲不举用贤才的行为,表达了对柳下惠这个贤才的敬重之情。因此,朱熹《论语集注》引胡氏云“此必有孔子断之之言,而亡之矣”,认为此章的孔子“断语”是在流传中散失了。

18.3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①,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②。”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③。

【译文】齐景公谈到对待孔子的问题,说:“像鲁国对待季氏那样,那我做不到;可以用季氏和孟氏之间的待遇来对待他。”又说:“我老了,不能任用他了。”孔子听说后就离开了齐国。

【注释】①季氏:指鲁国重用季氏。②季、孟之间:指低于季氏、高于孟氏的待遇。当时季氏是鲁国的上卿,孟氏则是鲁国的下卿,地位仅低于季氏。③行:离开。

【解读】孔子周游列国,是为了推行仁德、礼制,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齐景公敬重孔子,礼遇孔子,甚至想赐封地给孔子。因执政大臣晏婴反对在齐国推行仁政,于是齐景公对人说“我老了,不能任用他了”,表明了他对孔子态度的转变。孔子深感失望而离开齐国,表明了他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决不放弃原则去讨好齐国当政者的态度。

18.4齐人归女乐①,季桓子受之②,三日不朝。孔子行。

【译文】齐国人赠送善歌舞的美女,季桓子接受了,几天不上朝处理政务。孔子就离职走了。

【注释】①归(kuì):通“馈”,馈赠。女乐:歌女舞女。②季桓子:名斯,鲁定公至鲁哀公初年鲁国的执政上卿。死于鲁哀公三年。

【解读】《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这段文字,记述了齐国人向鲁国赠送“女乐文马”的原因,季桓子“往观终日,怠于政事”的行为。子路对鲁国君臣沉溺于乐舞美女不问政事的行为极为不满,劝孔子离去,孔子对将在第二天举行的郊祀仍抱一线希望,因为鲁国举行郊祀后要给大夫赠送祭肉,结果孔子没有得到送来的祭肉,说明鲁国君臣连正常的祭祀活动也不举行了。对当政者荒废政事的行为感到失望的孔子,才带领弟子离开了鲁国。

18.5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①:“凤兮②!凤兮!何德之衰③?往者不可谏④,来者犹可追⑤。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⑥!”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⑦,不得与之言。

【译文】楚国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车前走过,歌词是:“凤凰啊!凤凰!你的德行为什么衰微了?过去的不可挽回,未来的还能补救。算了吧!算了!现在从政的人真是危险!”孔子下车,想和他谈谈。他却快步避开,孔子没能和他谈上话。

【注释】①接舆:姓陆,名通。传说是春秋时楚国隐士,佯狂避世。因他迎孔子的车而歌,故称接舆。②凤:凤凰。传说凤有道则现,无道则隐。③衰:衰微。④谏:直言规劝。意思是挽回。⑤追:补救。⑥殆:危险。⑦辟:通“避”,避开。

【解读】《史记?孔子世家》载有此章原文,并在这段原文后说:“于是孔子自楚反乎卫。是岁也,孔子年六十三,而鲁哀公六年也。”可见,此章记述的是孔子六十三岁时在楚国经历的事情。古人认为凤凰天下太平时出现、天下动乱时隐藏,是一种有德行的鸟。接舆把孔子比作凤凰,意思是在乱世从政的人危险,劝孔子急流勇退,像凤凰一样避世隐居。虽然孔子没能与接舆进行交谈,但孔子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从楚国到了卫国,继续寻求实现其政治理想的机遇。孔子这种为实现政治理想永不言弃的精神,令人敬佩。

18.6长沮、桀溺耦而耕①,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②。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③?”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④,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⑤。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⑥:“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⑦?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⑧。”

【译文】长沮、桀溺两人在一起耕种,孔子一行经过那里,叫子路去询问渡口。长沮问:“车上手执缰绳的人是谁?”子路说:“是我的老师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长沮说:“他知道渡口在哪里。”子路去问桀溺,桀溺问:“你是谁?”子路说:“是仲由。”桀溺问:“你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子路说:“是的。”桀溺说:“滔滔的洪水到处泛滥,谁能够改变它呢?你与其跟随躲避坏人的人,不如跟随躲避乱世的人。”说完,不停地播种盖土。子路回来报告孔子。孔子茫然自失地说:“人不能同飞鸟走兽一起生活,我们不同这些人相处,还同谁相处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参与社会变革了。”

【注释】①长沮、桀溺:春秋时的隐士,不是真实姓名,详情不可考。耦(ǒu):两人并耕。泛指耕种。②津:渡口。③执舆:手执缰绳。子路下车后,孔子拉着马缰绳。④滔滔:水流湍急的样子。⑤耰(yōu):播种后覆盖泥土。⑥怃然:茫然自失的样子。⑦徒:同类的人,同类。引申为与之相处。⑧易:改变。指变革。

同类推荐
  •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 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 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

    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中华家训4

    中华家训4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
热门推荐
  • 契约丑妻

    契约丑妻

    因为她的失误,双方父母纷纷命丧黄泉!他恨她,可是,又不得不听从父母的遗嘱娶了她!大婚当日他就给了她一个当众的羞辱,让她自己去完成婚礼!他嘲弄她,,辱骂她,甚至,连看都不愿意看她一眼,可是,突然有一天回来,他掐着她的脖子说,你是我的,没有我的命令你不许离开,你的人,你的身,特别是你的心,都只能属于我一个人!
  • 被弃小宫女:天价皇妃

    被弃小宫女:天价皇妃

    “你只能是本王的!”他看着身下哭的梨花带雨,不断颤抖的黎昕,发狠道,“他已经用一百两把你卖给本王了。”她默默的承受着他给的痛,想起那个忘恩负义的男人,嘴边咧开一个苦涩的笑意,既然他以贱价一百两把自己卖了,那么自己就要做最最高贵的女人。他日登帝,她是他捧在手心的天价皇妃,他再想要挽回,而她莞尔一笑,“本宫无价。”
  • 打破常规(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打破常规(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八一八那些让你不明觉厉的历史故事,揭秘五千年前高富帅的生活、重口味的乱世春秋。
  • 关于“两脚羊”的故事

    关于“两脚羊”的故事

    终于有一些人感受到了这种变化,纷纷赶去分享,开始四处寻找新的泉源。人类的历史不断重复着上述的故事……,让人永葆青春。后来,所在地的权贵在生命泉的周围树起的栅栏,世界上有一眼神奇的生命泉,并在门上安了锁,能去病强身,他们严格管那些前去求水的人并索取酬谢,它从地底涌出,这种做法违背了生命泉的本性,人闪发现生命泉后,泉水逐渐失去了生命活力并慢慢地枯竭,领受它的恩泽,生命泉开努在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涌流,它清澈甘甜,但是那些占有者并浊有意识到这种变化,在地表的某处不急不徐地流淌,他们仍垄断着那个泉源,相传,靠想象中的神奇之水牟利
  • 谈判要读心理学

    谈判要读心理学

    本书是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系列第二辑,是为从事营销、管理及谈判工作的读者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市场营销与商务谈判的相关知识,为读者提供心理学视野中的营销策略方法及谈判谋略技巧。
  • 帝战

    帝战

    太古灭,万物苏,百族斗,天妖出···这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时代,上演了一出源远流长,可歌可泣的故事。当一代天妖皇者手持一件太古神兵遇上一条天罚禁规,是否能打破这源远流长的宿命?
  • 宗庆后与娃哈哈

    宗庆后与娃哈哈

    本书深度挖掘了企业的真实运作密码,即研究娃哈哈成功的个性部分,如独到的“宗式兵法”;同时,也重点研究了娃哈哈成功的普遍意义,即共性部分,并且用适当的战略、管理、营销理论加以解释,并辅以延伸阅读,不仅希望读者能从娃哈哈的战略、营销、管理案例中有所借鉴,更希望读者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给自己以启示。
  • 带着包子去修仙

    带着包子去修仙

    这一场重生究竟是意外还是阴谋?家族的废女,受尽白眼,她终将踏上强者征途,看尽红尘!【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恭喜你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