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200000037

第37章 季氏第十六(2)

【注释】①侍:侍奉。侍于君子:意思是与君子相处。愆(qiān):过失,罪过。②及:到。之:代词。他。③颜色:脸色,表情。瞽:盲人。这里指盲目。

【解读】这是孔子总结的与君子相处时的说话艺术。孔子认为,与君子相处,既要坦诚融洽,又不能忽视礼节,在发表意见时要注意时机和对方的情绪。双方交谈时,不到自己说话时就不说,表现的是稳重、有礼、虚心;到自己说话时就畅所欲言,表现的是坦诚、教养、学识;发现对方不高兴、难堪,就改换话题,表现的是灵活、理解人、宽容人。孔子所总结的谈话艺术,是君子相处时采取的方法,与别有用心的人的察言观色、阿谀逢迎有本质上的区别。

16.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①:少之时,血气未定②,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需要警戒:年轻时,血气尚未稳定,要警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正旺盛,要警戒争强好斗;到了老年,血气已衰弱,要警戒贪图名利。”

【注释】①戒:警戒。②血气:历来有多种解释。一说为“精力”,李泽厚持此说;一说为“血脉和气血”,毕宝魁持此说;一说为“随着身体而有的本能和欲望”,傅佩荣持此说;一说为“人的自然属性”,金良年持此说。我们认为,人的“血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既有自然属性,又受环境和教育影响,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年轻时身体处于发育阶段,世界观尚未形成,缺乏正确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壮年时身强力壮,精力旺盛,遇事容易冲动;老年人身体衰弱,精力减退,如果追名逐利,结果势必事与愿违。为此,本著采用杨伯峻的做法:不做解释,译文中保留“血气”一词。

【解读】朱熹《论语集注》:“血气,形之所待的生者,血阴而气阳也。得,贪得也,随时知戒,以理胜之,则不为血气所使也。范氏曰:‘圣人同于人者血气也,异于人者志气也。血气有时而衰,志气则无时而衰也。少未定,壮而刚,老而衰者,血气也。戒于色、戒于斗、戒于得者,志气也。君子养其志气,故不为血气所动,是以年弥高而德弥邵也。’”朱熹的理解和范氏的分析很深刻,可供研读此章者参考。孔子针对一个人在青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分别提出了需要警戒的事情,合情合理,见解深刻。可见,人的道德修养,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要根据所处年龄段的特点和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人为的错误。孔子的这一忠告,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仍有普遍的意义。

16.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①,畏大人②,畏圣人之言③。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④,侮圣人之言⑤。”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德行高尚的人,敬畏圣人说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而不敬畏,轻侮德行高尚的人,亵渎圣人的言论。”

【注释】①天命:一说指天神的意旨,一说指先祖的遗训。孔子对天命和鬼神“敬而远之”,仅持敬畏的态度,故从前说。②大人:一说指德行高尚的人,一说指大官、贵族。从前说。③圣人:人格品德最高的人。④狎:轻侮,轻视。⑤侮:轻慢,亵渎。

【解读】一个人有所敬畏,才有追求的目标;有敬畏之心,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孔子认为,君子作为有德行的人,应该有三种敬畏,才能不辱没君子的言行。首先,天命不可知,人无法抗拒;其次,德行高尚的人严于律己、仁德待人,是学习的楷模;再次,圣人说的话充满生活的智慧,可作为座右铭。这三种敬畏,体现了君子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对人性道德的修养,以及对文明成果的继承。小人对天命一无所知,因而不知敬畏;轻视道德高尚的人,因而自以为是;亵渎圣人说的话,因而胡作非为。可见,由于小人没有上述三种敬畏,导致了道德的沦丧,以致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

16.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①,上也②;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③,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④。”

【译文】孔子说:“生来就聪明的人,智商上等;通过学习而聪明的人,智商次一等;有困惑而学习的人,智商又次一等;有困惑而不学习,这种人在普通人之下。”

【注释】①知:通“智”,明智。引申为聪明。②上:上等。指智商上等。③困:困惑。

④民:指普通人。

【解读】历来把“生而知之”解释为“生来就知道”,这与孔子所说的“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篇第二十章)相矛盾。如果认为“我非生而知之者”是孔子的自谦之词,虽然符合他的为人风格,但仍有牵强之处。金池先生主编的《〈论语〉译注新旧对照100例》把“知”解释为“聪明”,把“上”解释为“智商上等”,比较符合孔子的思想,从心理学的角度也解释得通。孔子认为,一个人的智商有高低之分,智商高的人通过学习可以使智商更高,智商低的人通过学习可以提高智商,智商低又不学习就会连普通人都不如。导致这种变化的关键因素就是学习。可见,后天的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极为重要。一个人能否成才,能否改变命运,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6.1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①:视思明②,听思聪③,色思温④,貌思恭⑤,言思忠,事思敬⑥,疑思问,忿思难⑦,见得思义⑧。”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需要考虑的事:看,要考虑看清楚没有;听,要考虑听明白没有;表情,要考虑是否温和;态度,要考虑是否恭敬;说话,要考虑是否诚实;办事,要考虑是否严肃认真;有疑问,要考虑向人请教;生气时,要考虑是否有后患;看到利益,要考虑取得是否合理。”

【注释】①思:思考,考虑。②明:清楚。③聪:明白。④色:脸色,表情。⑤貌:容仪,态度。⑥敬:恭敬,严肃认真。⑦难:灾难。指后患。⑧得:获得。指利益。

【解读】这是孔子对君子在待人处事中的各种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既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又具有可操作性。但是,一个品德低劣、为人奸伪的人,要做到这些又很难。可见,作为君子,要在日常生活中落实这些要求,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品德、人格的修养。孔子所提出的礼仪规范,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对于规范人的行为、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行为准则有了较大的变化,“今人不必谨守传统仪文、规矩、观念(包括孔子教义在内),但由孔子和儒学强调‘礼’作为社会群体生存规范这一基本观念,毕竟不可废弃,‘虽百世可知也’。”(李泽厚《论语今读》)

16.11孔子曰:“见善如不及①,见不善如探汤②。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③,行义以达其道④。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译文】孔子说:“看见善良就努力追求,如同赶不上;看见邪恶就戒惧小心,如同手伸进开水。我见过这样的人,我听过这样的话。隐居避世以保持他的志向,遵行道义来实现他的理想。我听过这样的话,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注释】①不及:赶不上。②汤:沸水。探汤:探沸水会把手烫伤。比喻戒惧。③求:寻求。这里意思是保持。④达:达成。引申为实现。道:这里指理想。

【解读】孔子的人生阅历非常丰富,他既在朝廷做过官,又带领弟子周游过列国,见过无数的人,经历过许多的事。他认为,一个人追求善良、崇尚仁德,并能戒惧邪恶、独善其身,这还可以做到;但要做到为了保持志向而避世隐居,遇到施展抱负的时机仍遵行道义就很难。前一种人的人生境界是“独善其身”,后一种人的人生境界是“兼济天下”。要达到后一种人的人生境界,即既有高尚的德行,又能在待人处世、做官从政中坚守道义,对一个人的要求很高,因此孔子感叹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16.12齐景公有马千驷①,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②。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③,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④?

【译文】齐景公有四千匹马,他死时,老百姓不觉得他有什么德行值得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老百姓到现在还称颂他们。(实在不是因为他们富有,只因为他们品格卓异。)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注释】①驷:古代一车套四马,因此一驷就是四匹马。②称:称道,称颂。③首阳:山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南,即雷首山,又名首山。传说中伯夷、叔齐饿死处。④其斯之谓与:朱熹《论语集注》引胡氏曰:“程子(程颐)以为第十二篇错简‘诚不以富,亦祗以异’,当在此章之首。今详文势,似当在此句之上。言人之所称,不在于富,而在于异也。”虽不见证据,但有一定道理。从此说。

【解读】此章的说话主体不明,从表达的观点看,应为孔子所说。齐国自齐桓公之后成为春秋时代的大国。齐景公在位58年,权势极大,财富很多,但由于他奢侈,厚赋重刑,没有德行,因此得不到老百姓的称颂。伯夷、叔齐作为商代孤竹君的儿子,因互相谦让,不愿登位而逃到周国。周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食,饿死在首阳山下。他们高尚守节的精神,得到了老百姓的称赞。此章所表达的观点是:能否得到老百姓的称颂,关键在德行,而不在财富。

16.13陈亢问于伯鱼曰①:“子亦有异闻乎②?”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③。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④。’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⑤。’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⑥。”

【译文】陈亢问孔鲤说:“你也许听到了老师特别的教诲吧?”孔鲤回答说:“没有。他曾独自站在庭院中,我快步走过。他问我:‘学习《诗经》了吗?’我答道:‘没有。’他说:‘不学习《诗经》,就不会说话。’我下来后就学习《诗经》。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那里,我快步走过庭院。他问我:‘学习礼制没有?’我答道:‘没有。’他说:‘不学习礼制,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我下来后就学习礼制。我听到的教诲就这两次。”陈亢回去后高兴地说:“我问一件事却知道了三件事:知道学习《诗经》的意义,知道学习礼制的重要,还知道君子不偏爱他的儿子。”

【注释】①陈亢(gāng):字子禽,陈国人。孔子的学生。伯鱼:即孔鲤,字伯鱼。孔子的儿子。②异闻:听到不同的东西。意思是听到特别的教诲。③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④无以言:不会说话。⑤无以立:无法立足。⑥远:疏远。这里意思是不偏爱。远其子:朱熹《论语集注》引尹氏曰:“孔子之教其子,无异于门人,故陈亢以为‘远其子’。”

【解读】此章通过简洁、生动的对话,展现了陈亢、孔鲤和孔子的形象。陈亢求学心切,以为孔子对儿子会有“秘传”,因此向孔鲤打听。孔鲤说他只是两次经过父亲身边,父亲才告诉自己学习《诗经》和礼制的意义,自己并没有听到过特别的教诲。《诗经》的语言简练、生动、形象,礼制规范人的行为举止,提高人的品德素质,因此孔子要求学生都要学习,自己的儿子也不能例外。阅读此章,孔鲤尊敬父亲、孔子关爱而不偏爱儿子的形象跃然纸上。此章所记述的孔子教育孔鲤的情况,堪称家庭教育的典范,值得研究和学习。

16.14邦君之妻①,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②;邦人称之曰君夫人③,称诸异邦曰寡小君④;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译文】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她自称为小童;国内的人称她为君夫人,对外国人就称她为寡小君;外国人称呼她,也叫君夫人。

【注释】①邦君:国君。②小童:国君夫人的自称。年幼未成人叫童。自称“小童”有自谦的意思。③邦人:国内的人。④异邦:别的国家,外国。寡小君:古代国君夫人对诸侯自称的谦词。

【解读】此章通过记述当时的典制,明确对国君妻子的称谓,体现了孔子的“正名”思想。由于没有“子曰”二字,有人认为不是《论语》的本文,而是后人在竹简空白处任意增写的。杨伯峻先生则认为“这一章既见于古论,又见于鲁论(鲁论作‘国君之妻’),尤其可见各种古本都有之,决非后人所搀入。”(《论语译注》)

同类推荐
  •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六韬

    六韬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是以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兵书。《《六韬》是一部卓有价值的军事经典著作,在战国和秦汉时即已广泛流传,具有很大的影响,深受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
  • 中华家训1

    中华家训1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中华家训4

    中华家训4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乃郑振铎先生在抗战烽火劫难中搜求古书之记录,其间种种为之欢喜为之愁之行状,为灾难中的祖国保存文化薪火之情思,无不怦然动人。这是一幅真正的爱书人的绝美的自画像。
热门推荐
  • 精忠岳飞2

    精忠岳飞2

    在第一季中,大宋汴京被金人攻破,徽钦二宗被金人掳走,宋高宗赵构在南渡途中即位,大宋王朝岌岌可危。而岳飞和他的岳家军,终于在檀州之战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抗金主力,于其后的建康战役斩敌万千,取得辉煌胜利。但好景不长,还未来得及打过黄河收复失地,老元帅宗泽便抱憾牺牲。金兀术趁机水陆齐进,将大宋皇帝逼到了海上避难,风雨飘摇中,岳飞和韩世忠在黄天荡伏击金兀术取得大胜,此后又一路追击,六战六捷,接连收复失地。光复中原有望,岳飞踌躇满志,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北上,直捣黄龙。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升职其实很简单:快速升职必备手册

    升职其实很简单:快速升职必备手册

    做了那么多年普通员工,准不想当领导?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得了领导!当领导,当然不是靠运气,也不是靠溜须拍马的功夫,而是要靠实力和脑力!领导很忙,但绝不是瞎忙,而是在运筹帷幄,带领团队决胜千里。要想坐上领导的位置,成为一流的管理者,你首先就要知道作为领导者的必备素养!本书从10个方面剖析了领导工作中的秘密,揭示了成为一一流管理者的必备素养。并告诉每一位有志攀上事业高峰的人,作为领导应该怎样思维、怎样行动、怎样超越,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让你合上书就用得上。顺利迎来人生的辉煌。
  • 有病治病,无病防身

    有病治病,无病防身

    做自己的健康顾问,自己就是最好的医生。俯拾之间即是强身保健妙法,举手投足尽享不生病的自在。叩齿咽津、耳压通经、净血排毒、食疗方、辨病治病绝招……最简单、最实用,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不生病的智慧,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增强体质,享受不生病的自在,“武器”就在你手中。
  • 凤主:痞子皇后

    凤主:痞子皇后

    轻松文!】她就是无赖,就是痞子,谁能奈她何?被男友甩了?去他的男友,【新书《肥女翻身:我的王妃是大佬》已开坑,本姑娘才不稀罕!一朝失足成千古恨,穿越至陌生的古代,碰见前男友就算了,还是个人面兽心的禽兽。她仰天长啸,为什么她这么倒霉!没有帮手的她只好请求外援协助逃跑,不!不是逃跑,欢迎大家踊跃入坑!双强,她只是暂时投靠而已。遇见闷骚加冰山男,此男坐骑千千万,她怎么可以放过如此高富帅!她痞痞的一笑,“你的就是我的,兽王哪里逃?”且看痞子如何号令群雄,坐稳江山
  • 理气自我按摩七步功

    理气自我按摩七步功

    高寿老人讲述自我按摩、调和阴阳、平衡气血的养生之道;手推助行徐步走:饭后三百步,助消化而吃得香;睡前千步走,使气血通畅而睡得安逸;中间漫步行,盼多活几年,多享清福。俯撑踮脚功:壮肺气、健肾力的基本功。掐膝眼起落:健脾胃,增加营养来祛除邪毒,使气血顺畅,防患于未然的上上策略。
  • 三国重生马孟起

    三国重生马孟起

    重生三国马超,会天下群雄..
  • 探索世界:动物世界里的杀手

    探索世界:动物世界里的杀手

    广袤太空,神秘莫测;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历史,纷繁复杂;个 体生命,奥妙无穷。《动物世界里的杀手(彩图版)》由江文编著,本书以新 颖的版式设计、图文并茂的编排形式和流畅有趣的语言叙述,全方位多角度 地探究了多领域的知识点,使读者体验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和揭秘快感,为读 者展示出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满足其探求真相的好奇心,使其在 获得宝贵的知识的同时也享受到愉悦的精神体验。
  • 心态的构建(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心态的构建(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不管世事如何变迁,寻找理想的工作都是一件既难得又易求的事情。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择业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个人的发展和前途已成为许多择业者关注的焦点。
  • 四川曲艺史话

    四川曲艺史话

    本书给了四川曲艺一个简洁、明快的艺术定义,对众多曲种进行了三级分类法,介绍了从汉代到近代四川曲艺的发展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