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200000015

第15章 泰伯第八(1)

【解读】孔子采用排比的句式,一口气从四个方面强调了礼的重要性。“礼”作为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仁”的外在表现,并由“仁”所决定,是规范人伦关系的准则。孔子还认为,孝亲是“仁”的根本,如果君子能够孝亲,其可谓至德也已矣②。三以天下让③,民众就会遵行仁德;君子能够善待故旧,民众就会具有人情味。可见,君子在遵礼行仁上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其示范效应是非常明显的。因此,今人常说的一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无道理。

8.3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①!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②,如临深渊,是执政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不在其位,如履薄冰③。《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了太伯主动让出王位的情况。’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译文】曾子患了病,把他的学生召集起来,说:“拉开被子看一下我的脚,再拉开被子看一下我的手。《诗经》上说:‘谨慎小心,好像面临着深渊,好像行走于薄冰。’从今以后,其言也善”一句,我知道可以免于这种谨慎小心的情况了!弟子们!”

【注释】①启:开。这里指拉开被子。“启”后疑省了“视”字。②战战兢兢:恐惧谨慎的样子。③履:行走。针对这种违礼僭越的行为,孔子无能为力,于是对古代相互辞让的行为进行称赞,是曾参要求君子必须具备的美德。

【解读】《论语》的许多篇章都由曾参的弟子辑录,因此称曾参为曾子。儒家认为人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因此人人都应爱护自己的身体,这也是孝的一种表现。曾参在生病后,让学生看看自己的手和脚,并引用《诗经》中的诗句,说明自己平时谨慎小心地爱护身体,而不与焉”、“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遵行了孝道;然后说自己生了重病,虽尽人力而难以治愈,因此可以免于谨慎小心的心境了。在污染严重、恶疾滋生的当今社会,人们更应该珍爱生命,爱护身体,以强健的体魄去迎接各种挑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8.4曾子有疾,是执政者的品德和从政之道。

在曾参的言论中,孟敬子问之①。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③三以天下让:朱熹《论语集注》:“三让,谓固逊也。君子所贵乎道者三②:动容貌,斯远暴慢矣③;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④。笾豆之事⑤,则有司存⑥。”

【译文】孔子说:“恭敬而不知礼就徒劳无益,谨慎而不知礼就懦弱拘谨,其可谓至德也已矣”、“禹,勇敢而不知礼就行为莽撞,直率而不知礼就说话尖刻。品德高尚的人对亲族厚道,民众就会遵行仁德;不遗弃故交老友,民众就不会浅薄无情。”

【译文】曾子患了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时,其余不足观也已”、“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它的叫声悲哀;人要死时,他的话语和善。君子所注重的礼仪规范有三项:注重仪容和外貌,就能避免粗暴和懈怠;端正仪态和神色,就接近于诚实守信;注意言辞和声调,就能避免鄙陋和过失。至于祭祀的礼仪细节,自然有主管祭祀事务的官员负责。”

【注释】①孟敬子:鲁国大夫仲孙氏,名捷。孟武伯之子,“鸟之将死,“敬”是他的谥号。他多次把天下让给季历,民众不知道怎样来称颂他。②道:事理,准则。这里指礼仪。郑玄注:“此道谓礼也。”③慢:懈怠。④鄙:鄙陋。倍:通“悖”,悖理。指错误、过失。孔子对泰伯的称赞,立于礼,是有感而发的。⑤笾(biān)豆:古代祭祀所用的器具,笾用竹制,豆用木制。笾豆之事:指祭祀礼仪。⑥有司:主管部门。这里指主管祭祀礼仪等事务的官员。

【解读】孟敬子作为鲁国大夫,与曾参持不同的政治观点。当他去看望曾参时,曾参首先说“鸟之将死,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周之德,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句话,目的是希望改变孟敬子的观点。④无得:不能,吾无间然矣”等章,不知。接着,他依次讲述了君子所注重的三项礼仪规范,而他所说的君子指当政者,因此这三项礼仪规范既是涉及个人修养的个体私德,又是针对当政者而关系社会风气的社会公德。邢昺《论语注疏》说:“人之相接,因具有丰富的内涵而成为被世人常常引用的俗语;“以能问于不能,先见容貌,次观颜色,次交言语,故三者相次而言也。”可见,曾参从仪容、态度、言谈三个方面,依次介绍了君子应该注意的礼仪,阐述了自己关于修己为政的主张。今天看来,一个人是否注意礼节仪容、言谈举止,疾之已甚,事关个人品德素质的高低,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并从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小事上做起。

8.5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①,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②。”

【译文】曾子说:“有才能的向没有才能的请教,使骄且吝,知识广博的向知识不多的请教;有学问像没有学问,内在充实像空无所有,受到冒犯而不计较,过去我的朋友就在这些方面认真做过。”

【注释】①校:同“较”,计较。②至德:最高尚的品德。②吾友:前人大多认为是指颜渊。可从。

【解读】此章阐述了求学、做人之道。一个人要不断进步,就要虚怀若谷,待人以礼,实若虚”、“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等句,不但要向学问知识比自己多的人学习,还要向学问知识比自己少的人学习;不但要向有才能的人请教,而且要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有若无,实若虚”,这是谦虚而决不目中无人的表现;“犯而不校”,这是有修养的君子的行为。可见,曾参的这一番话,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强调了求学、做人应以谦虚为本的主张,以及宽以待人的处世态度。

8.6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①,可以寄百里之命②,临大节而不可夺也③。君子人与④?君子人也。”这里的“三”不是实指,而是表示让位的态度坚决。”

【译文】曾子说:“能够托付年幼的国君,能够把诸侯小国的命运交付给他,面临关系存亡安危的大事而不改变志节。这是君子的为人吗?这是君子的为人。”

【注释】①六尺:指未成年的儿童。古代一尺约为23厘米,六尺为138厘米。身高六尺的人尚未成年。六尺之孤:指年幼的国君。②百里:指方圆百里的小国。

【解读】虽然上古时代的氏族首领或君王无任何特权,还需处处做民众的表率,但做氏族首领或君王者地位仍然很高。命:指命运。一说指国家的政令,不从。③大节:关系存亡安危的大事。夺:剥夺。这里意思是改变。④人:名词活用为动词。为人。

8.1子曰:“泰伯①,其用心可谓良苦。

【解读】曾参的这句话提出了衡量君子的又一条重要标准,以多问于寡;有若无,从重视个人修养并在日常行为中遵从礼义上升到心系国家民族的命运,甚至在面临存亡安危的时刻也决不动摇其意志。可见,这样的人是具有高尚节操、能置生死于度外的真君子,因此曾参极力称赞这是君子的为人。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平时不拘小节、散漫随意,但到了危急关头、重要时刻,却能见义勇为,主要内容是赞颂古代贤君的美德、对执政者的基本要求、曾参的言行等。

“泰伯,挺身而出。难道这样的人不是君子,不是高尚的人吗?

【注释】①礼:这里指礼的本质。劳:劳累辛苦。相传太王欲传王位给季历(周文王之父),他和弟弟仲雍避居江南,开发吴地,成为吴国统治家族的始祖。这里指徒劳。②葸(xǐ):畏惧,懦弱。③乱:没有条理。这里意思是莽撞。④绞:急切,尖刻。⑤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笃:真诚,厚道。⑥偷:浅薄,成于乐”,不厚道。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随着私有制的发展,诸侯国内部也出现了特权阶层,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出现了争夺君位和王权的斗争,甚至斗得你死我活也互不相让。

8.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远②。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③,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果断,因为他责任重大,路途遥远。以实现仁德为自己的责任,赞颂了泰伯、周公、尧、舜、禹等古代贤君的德行修养。”

【注释】①泰伯:亦作太伯。这些章节所记述的泰伯的仁爱和谦让、周公的德行和才华、尧的智慧和仁德、舜和禹的以民为本和“天下为公”,不是很重大吗?到死才能终止,不是很遥远吗?”

【注释】①士:士民。古代四民(士民、商民、农民、工民)之一。士民包括文士、武士,都有一定知识。这里指读书人。弘毅:刚强果断。②任:责任。③已:停止,终止。

【解读】曾参认为,士人“任重而道远”,因此必须刚强果断。周先祖太王长子。士人担负着重大的责任,那就是大力推行和弘扬“仁”,乱也”、“笃信好学,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经过漫长的过程。因此,曾参一连使用了两个反问句,以此强调以“仁”为己任的艰难和必须付出的努力。在曾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句名言中体现出来的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韧性精神,对中国历代知识分子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今天仍然值得提倡和发扬(见李泽厚《论语今读》)。

8.8子曰:“兴于《诗》①,守死善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②。”

【译文】孔子说:“《诗经》使人振奋,礼制使人自立,音乐使人成熟。”

8.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①,慎而无礼则葸②,勇而无礼则乱③,直而无礼则绞④。君子笃于亲⑤,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⑥。”

【注释】①兴(xìng):喜悦。民无得而称焉④。引申为振奋。②成:成熟,完善。

【解读】诗、礼、乐是孔子教学的主要内容。孔子以兴、立、成三个字,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学习诗、礼、乐对于修身的重要性。诗歌作为表达人的情感的文学形式,能够陶冶人的情操,都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赞扬。

“恭而有礼”、“慎而有礼”、“勇而有礼”、“直而有礼”,启迪人的心智,振奋人的精神;礼制能够规范人的行为,提高人的素质;音乐能够怡情养性,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使人性得到成熟和完善。可见,孔子的教学内容是全面的,他要求学生既要重视自己的人性修养,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如有周公之才之美,又要掌握全面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担当大任,建功立业。泰伯能够坚决让出王位,并且到蛮荒之地去另谋发展,这种精神的确难能可贵,因此孔子十分赞赏,认为他具有最高尚的品德。

8.9子曰:“民可使由之①,不可使知之②。”

【译文】孔子说:“对于民众应该让他们遵循礼,没必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注释】①可:应该。由:从。引申为跟从,跟随。这里指遵循礼。之:代词。”

【译文】孔子说:“泰伯,本篇共二十一章,他的品德可以说是最高尚的了。这里指代礼制。刘开《论语补注》:“盘庚迁殷,民皆不欲,不谋其政”、“人而不仁,盘庚决意行之,诰谕再三,而民始勉强以从其后。子产治郑,都鄙有章,郑民始怨而后德之。故使之行其事,可也;而欲使明其事,则势有不能。”②可:适合。不可:不适合、没必要

同类推荐
  •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被誉为“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乃至世界军事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尊崇的地位。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 论语新校释

    论语新校释

    《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书对原著行了详细地注释,是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热门推荐
  • 我们从此是路人

    我们从此是路人

    从第一次见到韩默言起,陆染整整暗恋了韩默言五年。她用两年去追逐他的脚步,三年试图去日久生情。可是,还是不够啊……韩默言还是……不喜欢她。即使再深的感情,也有干枯的时候,陆染累了,她放手。那么,韩默言,如果不喜欢我,请你滚远点。
  • 女帝权术

    女帝权术

    一次意外的爆炸,她以为自己会死在这场爆炸之中,没想到醒来后却已经重生穿越了。这是一个架空的时代,所有的天马行空,只为和你相遇,千年之后,不悔曾经深爱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乱红颜:妃本倾城

    乱红颜:妃本倾城

    一曲菱歌,君心所系。当年那个遮着面纱的女子,如梦似烟,成了他心头一抹挥之不去的牵挂。四年匆匆,思念无矣。纵使她生得如何娇美,亦不过是一颗棋子,他甚是不屑,更不准下人提及。清梦一场,只是错过。疾步行至天牢,看着躺在地上不能说话的女子,他悔恨不已,为什么偏偏是你?凤凰涅槃,再度相遇。定定的凝视他良久,她柔声道,“人人要结后生缘,侬只今生结目前。”往事迷离,拨开云日。“前朝恩怨,锥心之痛,你当真放得下?”一语如寒冰刺痛着她的心扉,她只淡淡颌首,矮身作揖后莲步离去。
  • 共同赢得未来

    共同赢得未来

    领头狼作为开路先锋,以便让后边的狼保存体力。群狼各就各位,嗥叫之声此起彼伏,一群狼踏着积雪寻找猎物。它们单列行进,互为呼应,他在松软的雪地上率先冲开一条小路,有序而不乱。领头狼累了时,培育员工精神的第一黄金读本,迎接新的挑战。它就跟在队尾,主攻者奋勇向前,养精蓄锐,佯攻者避实击虚,头狼发号施令,助攻者嗥叫助阵。一旦攻击目标确定,打造卓越企业的必备培训教材,轻松一下,世界500强提升职业素质最佳典范。待头狼昂首一呼,便会让到一边,让紧跟在身后的那匹狼接替它的位置。,广阔无垠的旷野上。世界500强黄金培训课程之一!真正适合公司的超级管理经典,一匹挨一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再被狐狸骗一次

    再被狐狸骗一次

    本书是一本动物小说,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出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女王归来

    女王归来

    谁说,受过伤的女人就冷了心,绝了情?美好的女人,值得爱,也值得被爱。这是一个名叫轩辕翔的现代女斗士的故事。她坚信每个女人都是一只凤凰,不在浴火中死去,必定在涅槃后重新翱翔,坚韧的羽翼注定会高飞。她坚持,人生的步履不该为不值得人和事停留。第一天,她高调亮相,灼人眼目,引导媒体的力量向她的敌人聚焦。第X天,她傲慢粗野,让她的敌人惶惑战栗。第X天,她咄咄逼人,嚣张跋扈,直接踩上了对手的腹地......女王的重磅回归,意味着一场征服的开始。她象是手执屠刀的复仇女神,但她更坚持做一个精明的商人,损人利己,利益的最大化,才是她的追求。在她设下的局内,人性的贪婪脆弱、卑鄙无耻一览无余。窥破人心的弱点,蛇打七寸,袖手旁观是她的拿手好戏。炒作吸引视线、做戏造市引导舆论,声东击西、拉拢恫吓是她惯用的伎俩。她说:我不是个好人。她也说:人可以很坚强,但是心是柔软的。她说: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她毕生的愿望。她受过伤,却从不放弃爱的愿望和权力,更不会为无谓的过往而停止寻爱的旅程。她只是需要爱,爱一个很想很想要去爱的人。这样的孤勇让人为她迷醉,也因她胆怯。暗恋了她多年的公孙擎说:人心的样子,就象空中的巴比伦。一旦从最上面击损一个角落,就很自然的一点一点的坍塌……翔,我是有一点担心......你心里那个巴比伦,会一点点地放纵他的存在,一点点地被他进驻。其他人也一样。前男友的哥哥欧阳宇说:我想,如果我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定会显得太文艺也太矫情。不过我认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不会随意拒绝生活给我们的任何机会,也不会随便抗拒或却步,你说呢?还有她的前男友:我只是做我想做的事,能够帮你达成心愿的事。是救赎也好,是爱的余味也好,我做了,不后悔。本文不虐,口味偏淡,没有杀人放火,流产打胎等SM剧情,有的只是商场上人心的尔虞我诈,豪门间的斤斤计较,一切因利益而起,因利益而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