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大结局
在马背没日没夜的赶路,若殷觉得自己的身体和灵魂被活生生地拉开,有时候在马背上她都会睡着,幸好走的是管道,幸好秦桧没有真的派人过来缉拿,或者是完颜谂的影响力或多或少地干扰到他,相爷府内高手如云,那样的箭伤,应该不会有事。
但是想到完颜谂胸口一大滩的血渍,若殷你怎么也变成冷硬心肠,那个人在你年幼时照顾过你,而且是全心全意地对你好,他受了如此重伤,你为什么不难过。
因为她不敢难过,前面有更加重要的事情在等着她。
她要把身体里所有的力量聚集起来,所剩不多,要更加珍惜。
中间换了一次马,钟子弦挑选的枣红马固然神骏,也经不起这样地折腾,她将它留在一个小点的城镇,如此的好马会被照顾地妥妥当当的。
当终于回到汤阴的地界,若殷的视线落在上书汤阴的那块界碑,第一次入汤阴至今多少年,她来了去,去了来,岳云叉着腰道:汤阴是个好地方,我的故乡怎么能不好呢,段恪站在他身边微微地笑,没有做声,眼睛里却只有她的倒影。
离岳府还有不少路,若殷见来来往往的人都是一色,头缠白布,似是披麻戴孝,她知道岳飞的死讯已经传回汤阴,也不敢拦人来问,将马匹扔在她原先住的小院门口,撒腿向着岳府的方向跑。
岳府化为乌有,入眼一片焦木废墟。
若殷呆立原地,手指紧抓住身边一棵树干,指甲剜进树皮,指缝里尽是鲜血,她都不知道。
人呢,他们去了哪里,岳府上下几十口人呢,岳夫人,玉珠,还有那个小小的玉雪可爱的小姑娘。
段恪在哪里。
他们去了哪里!
她回来地迟了,如果老天爷注定要死,她应该也和大家死在一起,为何她逃出了生天,留下的还是只有她一个人。
有人重重地拉了她一把,在她回过脸时,用手掩着嘴小声地道:“丫头怎么站在这里,附近眼线这么多,快,快跟我回去。”
若殷认得是街口的刘大婶,初来汤阴时帮着她抓过偷钱的贼人,后来住下来,买菜时,她都会多抓两把给自己。
双脚根本不能移动,眼泪扑扑往下掉,刘大婶用衣袖拼命替她擦:“不要在这里哭,千万莫要让那些坏人看到你站在这里哭,和岳府搭一点亲戚关系的,不是逃得快就是被抓了进去。”她使力将若殷往她家拖,“你要忍住,忍住。”说着,自己眼圈已经红了。
若殷重重掐自己一把,提足精神随她进屋,还没有坐定,刘大婶已经哇地大声哭了出来。
“大婶,岳家的人都去了哪里?”
“皇帝传下旨意说岳将军因罪名,在风波亭中被处决了,岳公子是与他一起吧,紧接着就是下旨让岳府上下跟着钦差回朝面圣。”
若殷一个踉跄,险些摔在地上:“全部,所有的人都被抓走了吗。”
“你家相公好像也回来了,再后来我听说是小岳夫人悬梁自尽了,那一晚很大的火,烧得半边汤阴县的人都看到了,大家都急着去救火救人,后来清点人数的时候,说少了好几个,岳夫人一口咬定是在大火里烧死了,钦差自己亲眼见到的火势,不敢再问,将剩余的人都带走了。”
“他们走了多少日子?”
“怕也有十多日了。”
便是说,她被秦桧所困时,他们已经到了临安,而她不知道,还巴巴地赶回来,完颜谂口口声声对她说,去哪里都好,不要再回临安城,他是明白的,他怕自己还想着去救人。
可她只有自己一双手,怎么救,去哪里救。
“那我相公呢,大婶,大火以后你有再看到他吗?”
刘大婶摇摇头:“大火以后,剩下的人都被扣留在小屋子里,谁都看不到,一天半夜便被送走了。”
若殷还想再问清楚,见刘大婶的孙子匆匆推门进来,见若殷在房内,脸色大变:“有官兵过来一间一间地搜人,说是要抓奸细,怕不是要抓的是她。”
刘大婶赶紧关照孙儿将若殷从后院带出去,从小路走,一定要将她安全送出汤阴,那个虎头虎脑的孩子一口答应。
“丫头,人都不在了,你千万不要回汤阴,千万别回来,大婶天天烧香让老天爷保佑你。”
若殷又一次被推上马背,依旧是颠簸的路程,天下很大很大,却没有她容身之所。
老天爷,老天爷怕早就双眼一闭,不再目睹这人间的惨剧。
她不知道自己何去何从,何从何去,再赶紧地跑了两天,在一个小小的村子前,一头栽倒不省人事,大病一场,村子里的人对她很好,她足足休息了大半个月才能起身下床,留宿她的是对老夫妻,很象当年其华村的那一对,没有孩子,看她孤苦伶仃一个人,想把她留在身边。
若殷确定自己能够上路后,殷殷与他们作别,答应如果能找到她想找的人一定还会回来看他们。
如果还有一个地方。
如果还有一个希望。
若殷是在另一个天黑前回到长乐村,村子还是她走时的样子,村口挂了一盏红色的灯笼,给过路的人一线光明,她居然有种近乡情怯的心境,缓缓,沿着村子里熟悉的小路,她的那个家在村尾的转角处。
她越走越慢,担心这最后的唯一破灭,还有什么能支撑她活下去。
屋子里的灯亮起来。
若殷立在门前一会,门打开,出来个小姑娘,梳着两条辫子,若殷心口一颤,简直不敢再靠前,幸好不过是几个呼吸的时间,很长很长,屋子里又走出一个人来。
段恪看到门口站着个无声无息的人,警觉之下,想把小姑娘拖回到自己身边,再看清楚若殷的脸,整个人怔在那里,一时脸上分不清是惊是喜,或是太惊太喜,反而看不清楚。
小姑娘怯生生地躲到段恪身后,轻声唤道:“叔叔,有客人。”
若殷已经蹲下身子:“你不认识我了吗。”
小姑娘多看她几眼:“认识,你是那个很好看的姑姑。”
若殷一把将她抱在怀里,仰头看着段恪,轻声道:“你带她出来了。”
“小岳不在了,玉珠也……”段恪涩声道,“我能救出来的不过是她一个。”
“相公,我回来了。”若殷抱着孩子稳稳站起,轻轻一笑,风中晃见,艳如纯白的海棠花。
段恪揽臂将两个一起拥住,若殷分明看到他眼中是泪:“小若,欢迎你回家来。”
长乐村中,余生可得长乐否?
棹歌的故事到这里全部都结束了,最后还是没忍心拆散这一对璧人,也算是故事不幸中的大幸,后面有一个岳云的番外,还应该有一个长乐村中的番外,是对故事历史的一个交代。
一直说棹歌是我十年前就想写的故事,那时候就有杨若殷,钟子弦两个人物设定,两个自小一起长大的女孩子,最终走上不同的道路,从半年前开始写,一直到现在全部完工,历史剧读来一定颇为艰涩,中间几次,差一点断文,谢谢大家陪我一路走来终于将这个故事写完,
用岳飞将军的满江红作为最后的结尾,画一个句号。
岳飞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