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团队中像孙悟空这样不好管理的刺儿头,如何将他变成一名合格的、工作出色的团队成员呢?
对这样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改造他的性格、心智,提高他的情商、官商,然后再考虑如何任用他。第四章培养孙悟空式的好员工为什么孙悟空死心塌地跟着唐僧
在取经团队中,论本领、论武功谁最厉害呢?当然是孙悟空。他不但能力强、口才好、背景好,还有自己偌大的家当——花果山。他完全可以回花果山当他的“董事长”,自主创业,经营好自己的“猴王帝国”。但他为什么要给唐僧打工呢?
很多人说,因为唐僧把孙悟空从五指山下救了出来,所以孙悟空对他抱有脱困之恩。这个前提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孙悟空在取经路上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好多次差点死掉,别人也救他多次,但他依然没有跟着别人混,还是跟着唐僧,所以说感恩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
还有人说,唐僧和孙悟空签了劳动合同,还是以工作结果为截止期的长期合同,工作完成后合同才能到期。其间他不能离开,否则就要受到制裁。合同是什么呢?就是头上的紧箍。但是紧箍咒的束缚重不重要呢?很重要,但也不是最重要的。《西游记》从第五十八回以后,唐僧就再也没有念过紧箍咒,并且他们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还有人说,孙悟空也是为了把经取回来,他认识到了取经的真正意义。大家看孙悟空要是想取经的话,容不容易?非常容易,一个筋斗云过去,一天都能取好几趟。所以这也不是最重要的。
那么孙悟空到底为什么要对唐僧忠心耿耿呢?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孙悟空虽然浑身都是本事,三界众生遍地都是熟人,并且在花果山完全可以为王为祖。可他心里清楚,虽然在花果山可以得到一时的快活,但不能长久,充其量自己就是个山大王、就是个草寇,即使再有本领,在三界之中自己也不过是个妖仙。只有修成正果,才可以让自己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所以他甘愿放下自我的个性,改变自己,忍受唐僧的絮叨和无能,跟随这个凡人一步步走到西天求取真经,最终得以修成正果,成为斗战胜佛。所以,对于一个欲出人头地的人来说,创业也许并不是唯一的选择,甚至不一定是最好的出路。跟对人、做对事,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平台,去发挥自己、成就自己,或许才是更好的选择。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孙悟空个人的成功也成就了取经大业的成功,成就了唐僧。
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说:员工来到企业首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在满足自己的同时,客观上为我们的企业带来贡献。请问一下,我们的团队成员知道并且相信他选择了一个充满光明和爱心的事业吗?知道并相信跟随这个领导就一定能够修成正果吗?如果你是团队的一员,你的个人目标是什么?你想不想修成正果,你所选择的团队正确吗?你所选择的事业是充满光明的吗,是劝人为善的事业吗,是有爱心的事业吗?你所跟随的领导,是你的唐僧吗?
美猴王的魄力和眼光
美猴王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堕下泪来。众猴慌忙罗拜道:“大王何为烦恼?”猴王道:“我虽在欢喜之时,却有一点儿远虑,故此烦恼。”众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欢会,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为何远虑而忧也?”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严,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众猴闻此言,一个个掩面悲啼,俱以无常为虑。
大家看,这猴子很怕死。在这里,我们不是要嘲笑猴子贪生怕死,而是称赞他作为花果山的猴王具有一种卓越企业家的危机意识,居安思危。其实孙猴子在花果山300多年的生活过得非常滋润。但作为领导,他必须为自己和团队的将来作打算。
他没有被眼前美好的光景和小利益蒙蔽,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多人甚至企业的领导所不能为的。如果当时的美猴王有了一点小富即安、得过且过的思想,我想后来的他一定不会拜师学艺,一定不会大闹天宫,一定不会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也一定不会修成正果。所以建议我们身边的企业家多一点危机意识吧,就像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海尔的张瑞敏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
美猴王飘洋过海、拜师学艺还带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一、为团队奉献和献身的精神
大家知道孙悟空在阎罗殿生死簿上写着的寿终是342岁,从菩提祖师学艺归来时他大概340岁,减去学艺的10年、寻找祖师的10年,那么孙悟空离开花果山的年龄应该是在320岁左右。如果按现在的百岁制来计算的话,那么美猴王拜师学艺的时候已经是97岁的高龄了。
97岁高龄的一个老人,暂时放弃自己的王位,飘洋过海冒着生命危险,一个人孤零零地去拜访名师学艺。这种为团队献身和奉献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每个领导去学习吗?
二、美猴王拿得起放得下的魄力
美猴王头一天听说拜访神仙就可以学到长生不老之术,第二天稍加准备,第三天就出发了。这种做事果断、毫不犹豫、拿得起放得下的魄力是现实工作中很多领导做不到的。
三、美猴王弃小利取大利的眼光
他没有被花果山300多年的安逸生活蒙蔽,没有被眼前的小利益挡住了自己的眼光,他看到了将来,看到了自己团队的未来,其弃小利而取大利的眼光值得我们每个领导学习。
像美猴王一样,为了自己团队的昌盛不衰,将“学习”作为企业持久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源动力,将学习作为危机时代或后危机时代解决危机的最佳策略,乃大智慧。
毛遂自荐入水帘洞的营销启示
石猴在花果山47000多只猴子当中脱颖而出,成功蜕变成为美猴王。这个命运转变是石猴毛遂自荐、主动跳入水帘洞中换来的。
石猴的毛遂自荐,体现了我们在人生中和企业经营过程中重要的营销定律。人生其实也是一个不断销售的过程,销售的目的就是要成交。成交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手段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就是让对方接受自己的产品、思想、理念和文化。
要想让对方接受自己,首先就要像石猴一样,在各种场合和机会之下,不断地自我推销,展示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产品,展示自己的企业,将销售作为企业的第一任务。
中国有句俗话“酒香不怕巷子深”,其实这话误人不浅。即使你家的酒再香,放在深巷子里面不拿出来,也很难得到市场的认可,更不要说把它给卖出去、卖上价、卖得好了。如果你的酒真的特别香,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从巷子里抬出来,放在街道行人最多的地方,打开盖子吆喝一声,这样你的酒才有可能赢得一个好的市场。
2010年,我邀请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世界吉尼斯销售冠军保持者乔·吉拉德来中国举办3000人大型演讲会。演讲的当天,烟台西南河体育馆座无虚席,我陪同乔·吉拉德从贵宾室走向会场。乔·吉拉德拎着一个纸袋,走向会场。走到观众中间他突然停下来,前后左右散发自己的名片,现场一片沸腾。走到台上,乔·吉拉德打开西装口袋,里面全是名片,脱下鞋子,里面全是名片,拉过一个箱子,里面也全是名片,总共5000多张名片全部撒向现场。
乔·吉拉德说,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断地推销自己,是成功销售的秘诀,也是他成为世界销售冠军的秘诀。乔·吉拉德去超市买东西,人家给他商品,他把钱给人家的同时附上名片;坐大巴时,他会和旁边的太太打招呼,赞美一下她可爱的小女儿,然后给她一张名片;去看棒球比赛,有球队进了球别的球迷都呼喊球队的名字,只有乔·吉拉德无论哪个球队进球都呼喊自己的名字。
你有像石猴一样,像乔·吉拉德一样不断地推销自己、推销自己的企业吗?在企业里人人都是推销员,每天你都肩负着一项伟大的使命,那就是随时随地去推销自己的企业、产品。万科的王石不断地去挑战极限,攀登珠穆朗玛峰,攀上一个高度就插一面旗帜,上面写两个大字“万科”;阿里巴巴的马云不断地去大学演讲,一个小时的演讲有40分钟是讲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趋势,而剩下的20分钟在不断地讲“阿里巴巴”四个字,最后结束的时候他告诉全世界最顶级大学的学子们,毕业以后一定要第一时间选择到阿里巴巴工作;蒙牛的牛根生在参加各种大型经济论坛的时候,都会拿出名片和旁边的人交换,不断地推销自己的企业和产品。
所以,要想把企业品牌做大,要想把产品卖得更好,你就必须做到一点:主动出击。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等着别人上门主动找你采购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我们要努力完成从“坐商”到“行商”的快速转变,主动去迎合市场的需求。
我有个朋友的公司做婚庆礼仪主持人培训,叫“爱神婚庆礼仪培训”,在全中国也算是比较专业和较具规模的大型婚庆礼仪主持人培训基地了。但是当我问到他们的生源时,得到的答案却是80%来自于网络,学员看到婚庆视频后主动找上门来的。这家公司品牌的力量,真是让我惊叹。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公司通过这单一的坐等客上门的方式也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成绩,不过我朋友告诉我他们最近感到招生工作的难度增加,咨询量大不如前了。这就是明显的“酒香不怕巷子深”,依仗自己企业本身产品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的传统营销模式。在我的建议下他们学校加大了招生部门的工作力度,并请我作了系统的营销体系策划。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中小企业是没有系统的营销体系的,没有形成完整的产品链条和营销链条,所以无法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产品,服务价值无法取得最大化。这是目前摆在中小企业家面前急需思考的问题之一,无论最终以何种方式去赢得市场,“主动出击、毛遂自荐”都是永恒不变的销售法则和制胜法宝。
金箍棒和企业的品牌管理之道
孙悟空从菩提祖师那里学了一身本事回到花果山,却没有一件称手的兵器。在众猴的鼓励下,孙悟空来到老邻居东海龙王那里强行拿走了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
大家都知道,孙悟空从来不把玉皇大帝和天上的天兵天将放在眼里,到了天上见到玉皇大帝充其量就叫一声“玉帝老儿”,和天上的天兵天将则称兄道弟。但只有一次孙悟空来到天庭说话非常的谦卑、谨慎、细声细语,生怕说错话,这一点都不像他的本性。这是什么时候呢?就是孙悟空的金箍棒被青牛精的金刚琢套走了那回。
行者朝上唱个大喏道:“老官儿,累你,累你!我老孙保护唐僧往西天取经,一路凶多吉少,也不消说。于今来在金兕山金兕洞,有一兕怪,把唐僧拿在洞里,不知是要蒸,要煮,要晒。是老孙寻上他门,与他交战,那怪却就有些认得老孙,卓是神通广大,把老孙的金箍棒抢去,因此难缚妖魔。疑是上天凶星,思凡下界,为此老孙特来启奏。伏乞天尊垂慈洞鉴,降旨查勘凶星,发兵收剿妖魔,老孙不胜战栗屏营之至!”却又打个深躬道:“以闻。”旁有葛仙翁笑道:“猴子是何前倨后恭?”行者道:“不敢,不敢!不是甚前倨后恭,老孙于今是没棒弄了。”
孙悟空本次上天“鞠躬”、“启奏”、“伏乞”、“不胜战栗屏营之至”、“以闻”的态度,不但让我们觉得奇怪,就连天上的神仙都觉得不可思议。旁边葛仙翁说:“这猴子今儿是怎么回事儿,怎么前倨后恭呢?”行者说:“不敢不敢,不是前倨后恭,只不过老孙今天是没棒子弄了。”孙悟空没了金箍棒就不敢再撒野了,可见金箍棒对他来讲是多么重要。所以,可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英雄再厉害也得有武器跟他配合,才能显出英雄的本事。在生活中我们说到金箍棒,马上就会想到孙悟空;说到九齿钉耙,马上就会想到猪八戒;说到青龙偃月刀,马上就会想到关公;说到两把板斧,马上就会想到李逵;说到“小李飞刀”,马上就会想到李寻欢,等等。兵器已经成了人的代名词,英雄和武器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
当大家说到什么的时候能想起你、想起你的公司呢?你的武器是什么呢?你产品的武器是什么呢,你公司的武器是什么呢?就像我说怕上火,大家就知道喝王老吉;我说好空调,大家就知道格力造;我说今年过节不收礼,大家就知道过节只收脑白金。这就是企业品牌的力量,产品品牌的力量。你的武器就有可能成为你的品牌!
那么你的品牌武器是什么呢?就是你的特长。你的特长就是你的武器,你的特长就是你的品牌。比如有的人口才比较好,口才好就是这个人在团队中的品牌。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武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品牌,只不过你可能正让自己的特长在睡觉而已。你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埋没了自己非常多的优秀素质。所以在我们从事营销的这个过程中,回去以后看看自己的特长到底是什么,找到之后专门经营它、发挥它,用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用自己的特长开创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来。
品牌本身就是对消费者使用产品的指导,在销售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品牌的打造有多种途径,比如以产品特征为导向的“白加黑”,以市场目标为导向的“太太口服液”,以服务为导向的“海尔”,以功效为导向的“王老吉”,以技术特长为导向的“格力”,以文化为导向的“脑白金”,等等。
要想打造良好的产品或企业品牌,前提就是必须先搞清楚自己企业的定位。不能很好地给自己定位,就没办法打造出好的品牌来。怎么定位?三环定位法。哪三环呢?第一环:自我所能;第二环:市场所需;第三环:对手所弱。三环就像“品”字中的三个口一样,中间的交叉点就是企业的精准定位。
定位之后,企业家要有足够的勇气舍弃其他优势,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学会提炼重点。就像“牌”字教给我们的,提炼重点、品牌宣传必须学会“片”面,学会谦“卑”。比如海尔拥有丰富的产品、先进的技术,但人家没有什么都拿出来宣传,就强调一点:“服务”,把这点做深、做实、做透,品牌自然就产生了。
品牌宣传什么时候才算是见了成效?那就是“值”。 “值”是怎么写的?左边一个“人”字旁,表示“人员”、“客户”;右边一个“直”字,表示“直接”。所以,“值”字的含义是:人们一见到这种产品眼睛就发直,目不斜视,不给其他产品以映入眼帘的机会。
孙悟空取经前后能力差异的根源
《西游记》中有一个现象令人大惑不解,那就是孙悟空取经前后的本事出现了巨大的差异。在大闹天宫之时,他给人的感觉是威风八面、所向披靡;而在保唐僧取经的过程中,则屡屡受挫,大多数问题都要到处找人帮忙才能摆平。在取经路上,真正由孙悟空独立降伏的妖怪没有几个,主要是白骨精、金角大王、银角大王、车迟国的三位国师、驼罗庄的红鳞大蟒、隐雾山的豹子精等,而其他都是在各路神仙的帮助下降伏的。如果没有各路神仙的帮助,光靠着孙悟空师兄弟几个人,唐僧是到不了西天的。
同样,我们的企业也会出现团队成员能力弱化、战斗力降低的系列问题。从《西游记》当中我们可以反思我们的管理是不是还存在让团队成员能力弱化的因素。我们先看孙悟空能力前后差异的原因。
一、 不同战术定胜负
在大闹天宫的时候,孙悟空从事的是破坏工作,其他天庭众神的目的是要捉拿住他,而他又身怀筋斗云神功,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走,采用游击战术,来去自如,指东打西,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只要众神拿他没有办法,他就算成功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可以采用不计后果的做法,没有什么顾虑,放手去搏。
但在取经路上,他的职责是保护唐僧,不能再采用游击战术了。并且情况与大闹天宫时正好相反,唐僧师徒在明,妖魔鬼怪在暗,妖怪不求打败他,只要他拿妖怪没有办法,妖怪的目的就达到了,因为妖怪的重点在于吃到唐僧肉。在这种情况下,悟空即使碰到通天河的金鱼精,也无计可施,毕竟他水底下的“勾当”不行。如果是在大闹天宫之时,像红孩儿、金鱼精这样的妖怪,当然不能给他造成任何麻烦,因为他们并不能有效地阻止孙悟空对天庭搞破坏。另外,被保护人唐僧也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经常被妖怪扣为人质,使孙悟空在援救工作中投鼠忌器,这也对他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二、 来自领导层的制约
在取经过程中,其实唐僧对孙悟空有一定的防范心理。唐僧一方面不愿他功高震主,另一方面又担心他滥杀无辜,所以经常给他念紧箍咒,这使孙悟空颇为烦恼。其后果是,既挫伤了孙悟空的工作积极性,也限制了他能力的发挥,使他在工作中瞻前顾后,不能放开手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多场战斗尚未开始胜败就已定了。
三、体制的不合理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他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斗,所以能够使出浑身解数,有时甚至可以超水平发挥。反观天庭众神,情况就有很大的不同。天庭的体制非常奇怪,由于没有退休机制,编制又不能无限制地膨胀,因此,在天庭做官,基本上没有什么升迁的途径。长此下去,众神就断了建功立业,以求升迁的念想,逐渐养成了得过且过、大家相安无事就好的官僚风气。试想一下,冒出一个妖猴来,某人捉住他了,又能怎么样,难道还会得到提拔不成?二郎神、王灵官在与孙悟空的战斗中出了大力,又得到了什么奖赏?太上老君让好不容易捉住猴王,又被他从八卦炉中逃脱了,又有谁去问责?何况这猴子十分滑溜,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打得过就打,被包围就跑。战斗毕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的事情,哪位神仙肯特别卖力去擒他呢?就算捉住了他,也难免被人说成是爱出风头,不一定有什么好果子吃。
这么一想,孙悟空大闹一番对天庭一干神将来说可能还是好事,不是有很多枭雄采取“养寇自重”的做法吗?有叛军才能显示出天兵天将的重要性嘛!借这个机会,他们也可以跟天庭提一点关于福利待遇方面的条件,要求加点工资应该是很顺理成章的想法。君不见,刚刚镇压完孙悟空,一些天将感到自己地位提高就得意忘形,接连发生了卷帘大将打碎玻璃盏、天篷元帅调戏嫦娥的事情。
另外,我们还可以想象,如果在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让青牛精、黄眉怪、青毛狮子这些神仙的坐骑和手下去对付悟空,它们肯定没有多大的积极性,不会像做妖怪的时候那么卖力,十成本事能发挥出三成就不错了。
在取经路上,情况正好颠倒过来了。这一次,众妖怪不知从哪儿得到消息,说吃了唐僧肉或者吸了唐僧的元阳可以长生不老。这对他们构成了无穷的诱惑,一个个为此目的而前仆后继,真可谓“杀了白骨精,自有后来人”,丝毫不以死去的妖魔为戒。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孙悟空,他对于保这个“肉眼凡胎”到西天的任务本就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不过是想借此求个正果罢了。悟空与妖怪也没有什么血海深仇,有些妖怪还与他沾亲带故,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他对抗妖怪的目的只在于保师父不受伤害,或者有时想出出风头。这样,他在战斗中就很难尽全力施为,而且,他后来也逐渐知道,有些妖怪是不能随便乱打的。
四、 都是后台作的怪
其实孙悟空第一次大闹天宫时,包括玉皇大帝在内的大部分仙家都已知道孙悟空的身份背景了,但是又不敢去挑明和得罪孙悟空后面的大人物,只能任由孙悟空胡闹。所以才有了在大闹天宫的过程中天庭一再忍让,能化干戈为玉帛就化干戈为玉帛,能满足他的要求就满足他的要求。实在是有个别不知好歹的仙家和天将要下界围剿,玉皇大帝也只是名义上、形式上派了诸如托塔李天王、巨灵神这样的天庭官僚下界去打,根本就没派真正的高手,当然也没使出真正厉害的法宝。最后的结果是让孙悟空自认为自己天下无敌,整个天庭都不是他的对手,太过高估自己的实力和低估了天庭的战斗力。其实不是天庭打不过他,也不是他天下无敌、所向披靡,而是天庭压根儿就没想打,也没法打,后台得罪不起。
而到了取经路上,情况恰恰相反,正好又是那些妖魔鬼怪大部分都有强硬的后台。而此时的孙悟空已经非常明白社会人际关系的处理法则,知道这一路上的妖魔鬼怪很多是领导故意安排下界的,说不定哪个妖怪的后台就是个厉害的角色,所以到了西去路上他也不是战斗力下降了,而是没有全力以赴地去打。
由此可见,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要想保证团队整理持续的战斗力,我们也要从以上悟到和学到些管理的心法。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和战术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战场、不同的成员制定不同的战术,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团队成员最大的积极性和战斗力。否则就会限制和遏制某些员工能力的发挥,使其不能尽其能。
其次,作为领导不可以设置太多不合理的条条框框去制约和约束团队的发展,束缚员工的行为,使员工不能放开手脚去施展自己的才能;领导要建立健全团队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流程,科学设计员工晋升发展职业规划蓝图,合理设计薪酬回报利益制度,才能让团队持久充满活力;领导的子女和亲属不搞特殊化,不搞裙带关系,才能让整个团队和谐、公平、公正,发挥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孙悟空式员工的改造之法
在团队中像孙悟空这样不好管理的刺儿头,如何将他变成一名合格的、工作出色的团队成员呢?这涉及十分复杂的思想教育与人才培养问题。
孙悟空确实很不好用,我们不能简单地怪玉皇大帝轻贤。像早期孙悟空那样,即使把他放到非常重要的管理岗位上,谁又能保证他不会出事?重用了他,一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早期孙悟空是一个很情绪化的人,往好的方面说是个性情中人,这样的人偏偏又想做官,如何安排他,确实是一个极大的难题。
对于像孙悟空这样既有本事、又有名利追求(想做大官)的人来说,管理起来不是易事。如果很有本事但淡泊名利,事情就好办了,一个虚衔挂起来就行了,有的人甚至根本连虚衔都不要。
不过管理孙悟空或员工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改造他的性格、心智,提高他的情商、官商,然后再考虑如何任用他。这与中国古人在重用一个人之前,先对他进行一番磨炼的做法是一致的。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种磨炼对很多人来说还是需要的。
一直到被镇压之前,孙悟空都没有遭受大的困苦,特别是没有遭受精神上的痛苦。给他施加肉体上的痛苦,目的不在于让他受苦,而在于“动心忍性”。早期的孙悟空,做事向来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其他神仙的感受,对别人的苦衷没有感觉,只想着别人应该迁就他。这样的人,本事越大、任命的官职越高,闯下的祸患往往越大。让他一路顺风顺水,只会助长其骄矜之心、自满之意,养成其刚愎自用的性格。
发生在孙悟空身上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如来佛祖有效引导的结果。如来佛祖对孙悟空的改造,可以分为武力压制、利益引导和身份认同三个层面。
一、 武力压制
首先,对于孙悟空狂暴的行为,如来坚决地进行了武力压制。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有效地管理孙悟空,暴力手段是不可缺少的,虽然暴力手段不可多用,不可常用。如来使用的暴力手段,起到的不仅是压制住孙悟空的作用,它还有多方面的效果,可以说有稳定天界秩序的作用。试想一下,如果如来拿不出雷霆手段,而是陷入与孙悟空的持久战,天界会是一种什么局面?必然使其他妖魔鬼怪蠢蠢欲动,说不定悟空的六个结拜弟兄就起而效尤,天界众神的立场也会摇摆不定。轻松压制住孙悟空,则可以威慑无数心怀念想的妖魔,换取天界更长久的太平。
孙悟空的失败,在于实力不足,因此实力对比非常重要。这里有一个真实的实力对比与认知到的实力对比的关系问题。实力对比必须被认识到,才能发挥作用。如果一个人满腹经纶,但他说不出来,也不著书立说,别人就无法知道他的水平。如来有通天的本事,但孙悟空一点都不了解,这对孙悟空来说就相当于不存在。在取经路上,白骨精就是太低估了孙悟空的实力,以为可以变成人形蒙混过关,这说穿了还是情报工作做得不好,信息不灵通所致。
管理者常常需要让孙悟空式员工认识到自己实力的强大,但并不总是有这样的机会。那么没有机会就要创造机会。有时候军队为了让敌人认识到自己的力量,需要采取一些方式,如举行大型的围猎、演习活动、阅兵仪式等,以炫耀军威、威慑敌人,包括潜在的反叛者。
孙悟空不知道自己实力的局限性和有限性,所以才会作出很多在天界其他人看来不合适的举动。如果他一开始就认识到自身实力的局限,知道自己在天界的大致位置,自然就会产生敬畏之心,很多“无理”要求也就不会提出了。
如来在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露了一手。后来,又在唐僧师徒取经的过程中,从多方位全面地向人间、各方妖魔展现了天界强大的综合实力。这个展现过程有很强的艺术效果,能深入潜在反叛者的内心,让他们对自身实力的局限性产生更清楚的认识,其威慑作用是巨大的、不言而喻的。
如来的武力压制,不仅限于把孙悟空镇压在五行山下,紧箍咒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武力压制。有了五行山下惨痛经历的历史记忆,加上头上戴了个紧箍,孙悟空慢慢有所改变了。
如果企业遇到像孙悟空这样的员工,肯定不能用暴力和武力去压制。但是企业可以用类似于武力压制的形式,比如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的基本法等,对员工起到震慑的作用。
二、利益引导
但光有暴力是不够的。压制手段使用得太多,容易使人变得消沉。为了实现某些目的,暴力手段的作用不可替代,但就一个体制的管理来说,有很多目标不可能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特别是要实现一些建设性的目标,就必须发挥广大成员的积极性,而暴力的消极功能大于其积极功能。暴力手段也许可以压制反叛,却不能激发出众人的生产力,不能使众神团结合作,做一些更有建设性、创造性的事情。简言之,暴力手段不能够实现天界的繁荣昌盛。所谓“可以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这种情况下,给予利益上的引导就十分必要了。利益引导的价值在于发挥个人内在的积极性,使员工自己监督和调整其行为,以达到他们希望达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最理想的情况是,上级通过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实现其所要达到的目标,而个人也认为这是实现其利益的最好方式。如来就是这么做的,他为孙悟空指点了一条明路,也就是对孙悟空进行了利益上的引导。通过孙悟空的自我理性选择,把他的行为引导到天界希望的方向上去。一支有生力量,就如此这般为天界所用了。
在这方面,如来安排给悟空戴上紧箍,实际上就断了悟空的退路。孙悟空并不是不想还俗,不想中途退出,他曾经隐晦地分别向观音和如来提出还俗的想法,但他的还俗有个前提,就是先去掉头上的紧箍。戴着紧箍去还俗,对他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因为自由是一种心态,戴着紧箍回到花果山,就不可能有这样的心态。如果不能去掉紧箍,他宁愿再吃几年苦,混一个出身。紧箍的作用,从成本收益角度看,极大地增加了悟空中途退出的成本,或者说极大地减小了他中途退出的收益,从而使他改变了选择,使他在面对不利形势的时候,仍然能踏实地待在取经队伍内。
因此,用利益来引导,不见得就是只给好处。有时候,使一点手段增加对方中途退出的成本,以促使对方改变选择,还是必要的。
另外,也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就是给予了利益,但悟空自己对利益的认识与上级的认识有一定的出入,这时候作思想工作就很重要了。特别是上级要跟他讲清楚,采取不同的做法所得的结果也是不同的,避免他犯迷糊。这方面东海龙王发挥了积极且及时的作用,打消了孙悟空消极颓废的思想,使他振作起来,重新回到取经队伍中。
事业完成后,如来及时兑现了对孙悟空的许诺,甚至把他的位置安排在观音之上。这种胡萝卜加大棒配合运用的技巧确实用得非常老到。
三、 身份认同
用利益引导行为,比赤裸裸地使用暴力手段显得文明很多,而且在很多方面更为奏效。不过仅靠利益来引导行为,也有其缺陷。孔子说得很清楚,“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用政策来管理、领导,用刑罚来整治、规范,人民只求免于刑罚、惩罚,却失去了廉耻之心,而且即使对政刑,他们也是心存侥幸,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利益引导的特点在于只能约束外在的行为,而不涉及内心世界。在这种情况下,不做坏事是因为外部的约束和激励,而不是因为心理感情的塑造和改变。根据利益来行事,有很大的缺点,人们随时会注意不同人之间利益的平衡,而利益总有不平衡的时候。因此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他认为一切都依据利益来行事,会导致很多怨恨。
利益的作用有时也是有限的,不能总给人胡萝卜吧,而且老给胡萝卜的结果是人的胃口越来越大。从弼马温到齐天大圣再到大闹天宫,虽然有人事安排方面的问题,利益不平衡而招致悟空的怨恨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胡萝卜也有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比如,孙悟空成佛以后,用什么利益来继续约束他呢?吊人胃口的东西总有不够用的时候。最理想的情况是,让他成为体系内的成员,自觉地维护体系的利益和他自己的利益,这是更为经济和可靠的做法,其关键是改变孙悟空的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意味着孙悟空改变了对自己身份的看法,同时接受与新身份相应的价值观念体系。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这将改变孙悟空行为的内在约束。此时,他会把天庭的正统规范内在化,从而产生一个被内化的惩罚系统,这样,即使他违反规范能带来物质上的利益,也会使他产生心理上的痛苦,从而构成一种内在的惩罚。也就是说,新的规范被内化后,遵守它能够带来效用,而违反它则会带来心理上的痛苦,这与物质产品能给人带来效用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规范的内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旦遵守它成为一种习惯,则遵守它的成本会大大降低,而违反它的成本明显提高。通过习以为常的习惯而使规范内在化,可以减少服从的成本。
让内在的赏罚起作用,也是一种利益引导,但这种利益引导来自孙悟空的内在,是他对自己的约束,而不是外在强制或外部利益激励的结果。在取经的早期阶段,孙悟空可能会在心里骂观音,但在后期,他不仅会在行为上表现出对观音的尊重(出于利益考虑),而且会在内心尊重观音。这就是仅仅靠利益的外部激励不能起作用的地方。所谓“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就是因为身份认同没有改变,利益刺激一结束,真实的态度就表现出来了。
从《西游记》的内容看,孙悟空身份认同变化的路线是很清楚的。
当东海龙王向孙悟空讲圯桥进履的故事时,孙悟空沉吟良久,他有什么可以沉吟的?如果回去做妖仙,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成本;而继续保唐僧取经,却要经受很大的考验,还要受唐僧的气。如此看来,选择取经之路代价更高,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权衡,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看,只能说在此时的孙悟空看来,取经后得到的收益要大于继续在花果山占山为王的收益。而他此时并不知道取经后就能成佛,能知道的只是那时会修成正果,被体系认可。显然,至少他已经不再认可以前占山为王的做法了。
认同的变化是打开了大门,此时,悟空的认同变化还只是刚刚发生,但进了这个大门以后,还会有后续的变化,如滚雪球一般,通过时间的积累,最后产生巨大的变化。这个累积的过程之所以能发生,是因为他的思维方向发生了变化。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很遥远吗?只要你真想要它,它就会来的。同样,只要孙悟空真心想进入体系内,他就能做到。
东海洗澡一事,清楚地标志着悟空身份认同的转折。他认识到神和妖是不同的,他再也不愿做妖了。对于等级秩序,他后来也努力维护。这表明,由于他的身份认同发生了变化,相应地,他所持有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人生的追求发生变化后,做人的准则也与以前不同了,这是一种普遍的情况。当身份认同发生变化后,悟空自觉地与以前的做法划清了界限,并与其他采取他以前做法的“妖魔”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孙悟空是幸运的,他在被压在五行山下后,特别是在取经的路上,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特别是观音成了他的坚强后盾。当孙悟空意志消沉、面临困境的时候,他可以去找观音,他相信观音能够并且愿意帮助他。这有助于他在取经的过程中坚持下来,最终取得成功。
从总体上说,孙悟空的转变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第一,吃了大亏,开始反思;第二,认识到了自身能力的局限性;第三,社会给了他一条向善之路;第四,在改过自新的过程中,得到了积极的帮助。悟空也想过放弃,并曾经“重修花果山复整水帘洞”,试图重走老路。不过,在东海龙王、观音等人的劝说和帮助下,他最终走上了正道。最根本的是,他认识到以前的路走不通,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来改变。
被压在五行山下,以及此后500年的经历,对孙悟空来说,不仅让他知道了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并且知道了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取经的过程,更让他了解了社会的复杂性。当初大闹天宫之时,他一往无前不仅是因为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因为他低估了社会问题的复杂程度。说穿了是因为他还年轻啊!取经路上的这一段经历,对孙悟空来说,类似于我们从少年变为成年人的过程。这个过程有所失,但更有所得。
孙悟空的变化过程还表明了一点,就是承担责任有助于使人迅速走向成熟。在从不需要承担责任到必须承担起责任的过程中,人的观念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他现在能够深刻理解到别人为他付出了很多,另一方面,他也会发现,要做点事可不容易。我们在小说、电影和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相似的事情。比如说,一个浪荡子在结婚后,感到了家庭的责任,他的行为方式迅速发生了大改变。或者一个浪荡子经历了家破人亡的惨痛,而迅速成熟起来。这里面既有他对社会的认识发生变化的一面,也有他现在只能依靠自己承担起责任的一面。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不会珍惜,这在孙悟空身上也有体现。弼马温和齐天大圣这两个职务得来都太容易,结果没有被他珍惜。后来,孙悟空保唐僧取经,历经千辛万苦,百般磨难,终于修成正果,成为斗战胜佛。我想,对这后一个位置他一定会百般珍惜吧。
《西游记》中如来的确神通广大,孙悟空的筋斗云都翻不出他的手掌心,这似乎太厉害了,真是佛法无边啊!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把如来理解为社会,则孙悟空跳不出如来的手掌心就太正常了。按这样的方式来理解,如来后来给孙悟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可以看作是社会给予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如来封他为斗战胜佛,是社会对悟空功绩的承认和肯定。这样理解,整个《西游记》的大故事似乎也很合理。
个人与社会之间并不存在斗争,但是社会中的群体之间却存在斗争。也就是说,是一群人与另一群人在斗争,而不是一个人在与整个社会作斗争。个人是社会的一分子,个人不能反对整个社会。社会与个人的对立是想象的对立。从这种意义上说,孙悟空永远也跳不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大闹天宫时跳不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五行山下就在如来佛祖的手掌心中;西天取经也没跳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成佛后更在如来佛祖的手掌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