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是目前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半个世纪以来,各类传统的和新型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层出不穷,这些药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其在预防精神分裂症和复发及改善其受损的社会功能方面仍欠理想,更让医生和患者家属沮丧的是,部分已回归社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包括对药物治疗反应良好的患者,即使在坚持服药的情况下,由于社会功能缺损或者受到恶性心理刺激或者尚不清楚的原因,也可能会病情复发,导致再次入院。因此,心理和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全病程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家庭缺陷对疾病的影响
情感表达,亲属和患者之间的情绪关系,即称之为情感表达。亲属和患者之间的不良情绪关系可能影响了患者的病情复发。情感表达已成为了解精神疾病患者家庭问题或缺陷的一项重要指标,对高情感表达家庭的干预已成为家庭干预的基础项目之一。
测量情感表达共包括五项指标,即批判性意见、敌对表现、情绪过分卷入、关怀程度及肯定性评论。评定时以前三项为主,后二项作为参考。调查对象大多为家庭中的主要亲属如父母或配偶,少数为兄弟姐妹。调查方式为个别地进行会谈检查。五项指标的涵义简述如下:①批判性意见:即用明确的厌烦不满或不愿相处的批判性内容和语调,对患者行为做出否定性评论。②敌对表现:系对患者整个人的贬低,往往涉及与患者生活无关事件的一连串否定性批评;或对患者整个人做出拒绝性质的评论。③情绪过分卷入:指亲属报告时和会谈检查时的过度情绪、过分的自我牺牲行为及过分的保护性行为。过度情绪反应指明显的苦恼、哭泣、激动或过分焦虑等表现。过分自我牺牲行为指花费大量时间,放弃自己的工作责任和生活乐趣,全力满足患者的经济需求的物质欲望。过分保护性行为指对患者日常生活的过分照顾,甚至干涉其生活方式,也不去引导其独立生活,以至造成过度依赖。④关怀程度:指对患者关怀的情绪热烈程度,主要根据亲属回答的语调做出评价,往往反映出对患者健康和疾病的理解、同情和关心。⑤肯定性评论:系对患者行为或品格的赞扬、认可或赏识。
高情感表达家庭的标准为下列二项之一:①患者家属对患者有更多的批判性意见。②家属对患者存在情绪过分卷入的情况。未达到以上标准者均属于低情感表达家庭。
高情感表达的家庭,患者复发的可能性增加:研究发现高情感表达水平家庭的患者复发率可达40%~50%,而低情感表达水平家庭的患者复发率仅为15%左右。良好的家庭生活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保护性作用。向患者们提供直接的医疗和康复服务是医务工作者和精神卫生管理人员的责任,而且对家庭提供咨询和心理教育将在实质上改善所有家庭成员的应付能力。
有效的心理和社会支持治疗可以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国内外的资料均表明,家庭成员对患者的不正确态度,生活中的不良心理刺激均可影响患者的病情预后或导致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如果进入到一种高水平的指责、敌意和情感过分卷入的家庭环境中,复发的风险要是不存在上述环境的患者的3~4倍。对患者家庭的心理教育或对患者进行社交技能训练等干预措施,可减少来自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不良应激、减低复发率,同时减少照料者的负担。
对上海虹口区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的一项研究是这样进行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家庭和患者均接受干预措施,进行家庭心理教育,介绍精神病的科学知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行为训练的重要性,以及家庭在上述三种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经6个月工作后,可以看出干预组在精神病表现、社会功能水平方面较对照组在较明显或一定程度的改善,说明家庭干预起到良好的效果。
家庭、社会及心理支持治疗的作用原理
1.易伤性—应激模式:尽管精神分裂症发病有其生物学基础,但是来自于环境中的不良刺激对其病程和预后会产生影响。遗传素质导致不同程度的生物学易感性,这种易感性与短期生活事件和长期家庭生活紧张产生相互作用而引起精神分裂症发病或复发。因此,即使患者一直服用药物,若他们持续置身于不良环境中,仍会导致复发,或病情加重。相反,若相应地在家庭中制造解决冲突的良好情绪气氛和改善家庭人际交流关系,可减少任何家庭不良刺激的冲击及保护患者对抗外来生活事件。再加上精神药物的保护作用,就能使患者增进应付技能并达到较佳社会功能水平,从而减少复发和减轻精神残疾程度。
2.知识缺陷模式:对患者进行过多批评和指责的家属主要是因为缺乏对精神分裂症的知识,家属如能较多了解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知识,将会弥补这种缺陷,使他们较好地理解、关心患者,减少患者的不良行为。这就是向患者和家属开展心理教育的理论依据。
心理治疗和家庭、社区心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是在易感因素和环境中的不良影响、生活中的应激因素相互作用下发生。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重视患者的生活环境,及时解决家庭社会生活中的急、慢性应激,并给予支持性的心理治疗十分重要。患者返回社会前应重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培训,对患者的家庭进行心理教育,以提高家庭和患者的应付技能,改善患者家庭环境中的人际环境。这些措施对减少精神分裂症社会生活中的应激、减少复发、促进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精神分裂症的常用心理疗法有哪些
1.个别心理治疗:是根据患者个人的临床情况、应对能力及个人意愿,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技术,决定个别化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干预,不仅能减少复发,减少社会应激,增进社会及职业功能。理想的个人心理治疗最好以富于同情、善解人意的持续性的人际关系为基础,结合各种不同的治疗技术。其具体治疗目标应按疾病的不同时期进行规划。较适合于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治疗技术有激励疗法和行为治疗等。
2.家庭干预:家庭干预的一条指导性原则是家属应尽最大可能参与并投入到心理治疗中。通过对家属的教育、指导及支持可使患者获益。家庭干预的目标包括降低复发、改善功能、减少家庭负担,以及提高家庭功能。所有方法均强调家庭参与治疗和齐心协力的重要性。常见的方法有关于疾病及其病程的心理教育,训练应对能力及解决家庭问题的技巧,改善交流及减少应激。一般采取心理教育及行为治疗,有条件时,也可进一步为创造有利的环境,帮助患者朝独立生活的方向迈进。
3.集体治疗:集体治疗的形式很多,如集体心理教育、集体咨询以及集体心理治疗,或各种混合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制定治疗计划,发展社会性的互助作用,以及正确用药和处理副反应。集体治疗中,应重点解决现实的具体问题,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应对技巧,包括应对精神症状的能力和提高患者的人际交往能力,适于对有退缩倾向的患者提供社会支持网络。每周l次的集体治疗,对于监护有发作先兆的分裂症患者是一种及时有效的好方法。注意事项:注意选择集体治疗患者,为病情已相当稳定,有较好的现实检验能力,即能理解参与的意义;严重的思维紊乱,幻觉及妄想持续存在,以及行为冲动和自控能力很差者,不适合集体治疗;功能较好的患者,可通过以交互作用为主的集体治疗获益;而功能较差的患者则可能从注重与重建认知及纠正行为缺损的集体治疗中获益;集体治疗还应结合个别治疗灵活地实施,集体治疗处于危机的患者不过是初级治疗模式。一般主张集体治疗小组应由6~8名患者组成。
4.在社区水平上进行前期预防,是努力强调要识别促进精神分裂症发展的因素,在学校和工作环境中普及人们对精神分裂症的教育知识,有助于早期识别障碍的发作形式,一旦人们了解了那些相关的症状,就可以在障碍的早期帮助他们使治疗更为有效。
近年来以社区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得到重视和实施,例如“日间”医院,患者只去那里治疗,食宿仍在家里。社区的小型机构,20或30个患者与精神医生的助手和随访医生生活在一起。药物、心理治疗和其他措施,都同在医院里一样,但患者都更满意自己是独立存在的,更能促使他的改善;还有社区的中途站,经住院治疗已经康复的患者及差不多但尚未完全准备好回社区的人在这里过渡,使他们能够真正适应现实生活。
5.艺术及职业训练,音乐、艺术、职业及其他活动的治疗,在促进患者重新接触现实世界方面是很有价值的。缄默、孤独、木僵的患者,往往会对音乐和舞蹈做出反应,用这种方法可以促使这类患者慢慢与现实联系。这些辅助治疗,一般是在同其他方法相协调时最能发挥作用。
如何对患者进行心理和社会治疗
1.通过心理、社会治疗所能够实现的目标:
正确评估患者心理社会功能和家庭关系。
对患者和家庭提供支持。
解释和教育,增加认识。
增强患者对外界环境的注意力。
强化患者的现实检验能力,使其能正确地区分现实和病态的心理。
帮助处理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
治疗非精神病性症状,如焦虑和情绪紊乱。
减少和消除攻击行为和自伤。
帮助患者和家属设计和安排每天的生活和工作。
提高日常生活技巧。
保持患者家庭关系和谐。
2.合理应用心理和社会治疗的前提条件是不能脱离药物治疗:尚没有任何研究证明,单独应用心理和社会治疗手段可以治疗精神分裂症。因此心理和社会治疗只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治疗程序的一部分,必须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
3.如何根据病情选择应用合适的心理和社会治疗方法:
⑴急性期:此期精神症状鲜明,有严重的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紊乱的思维和行为,这一期治疗的目标是:评估病情,提供支持。强化回归现实的能力和处理严重的行为,如自杀、自伤。
可采取的心理和社会治疗方法有,对家属提供支持和教育:从治疗一开始,就应该由经验丰富的医疗人员就疾病的病因、病程、治疗方案和可得到的服务对家属或其监护人进行教育,必要时重复向家属交待;对患者进行教育:对患者的教育现在就可以启动,但要视患者的精神状况而定,也可能要等到巩固期才能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治疗可以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和加快出院。
⑵巩固期:急性期的精神病性症状消失,或严重程度明显降低。这一期可能至少要持续6个月以上。此期心理社会治疗应成为重要的治疗项目。其主要内容是:进行必要的教育,对患者的教育在此期应该系统进行,应包括疾病的各种信息,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与患者的沟通可以提高依从性和对治疗的满意度。对家属的教育和支持应该同时进行;还可以进行家庭干预:研究证明,家庭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复发和再次入院的可能性。可包括如下内容:分析家庭关系和功能(有无高情感表达的问题),召开家庭会议解决问题,寻求亲属支持。家庭会议应该至少每月1次,共进行9个月。注意:药物治疗应继续进行。
⑶稳定期或维持期:症状相对稳定,其严重程度明显小于急性期。一些患者可以是无症状的,而另一些则可能表现为非精神病性症状,如紧张、焦虑、抑郁或失眠。此期的心理社会治疗内容包括:持续进行家庭干预,根据患者恢复的程度,康复的重点应该是自理生活,尝试恢复职业和娱乐活动;认知行为治疗;早期干预:监测患者复发的先驱症状或早期症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重视家属在这方面提供的线索。
针对家属和患者开展的心理教育教程
目的是让患者家属在短时间内了解精神分裂症的一般知识,学会与患者进行交流的技巧,以及怎样配合医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一、精神分裂症的概要
1.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精神障碍,其慢性特征与糖尿病、慢性肝炎相似,除部分患者外,均需长期,甚至终生治疗。
2.精神分裂症与其他精神障碍和内外科疾病的区别。如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感知觉和思维异常,情感紊乱,行为怪异。
3.精神分裂症是反复发作的疾病,5年内其复发率可达85%。
4.精神分裂症发生的原因,大多数可能由于原因未明的大脑功能性障碍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一定的遗传性。
5.精神刺激因素可能诱发此病,并增加复发机会。
6.此病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控制症状;减少生活中的精神刺激,努力消除诱发因素;逐步训练日常生活、工作、社交及应付事务的能力,促使早日回归社会。三者都有重要的治疗意义。家庭在这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的关键作用。
二、精神分裂症的特征和演变过程
1.认识精神分裂症的特征和病程发展规律,以便端正认识和消除误解(如能除根的错误认识,求助迷信活动等),系统治疗可改变病程,改善预后。
2.精神分裂症的五类症状: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焦虑抑郁、认知损害、兴奋敌意。
3.此病的演变过程分期及家庭的任务。
急性期:识别早期预警信号,如幻觉,性格变异,敏感多疑,睡眠异常,焦虑,注意力涣散,情绪不稳定,愤怒或敌意,异常体验,思维紊乱,行为不适当,抑郁等;辨别可能的精神刺激来源。
巩固期:发现阳性症状加重,勿与患者争论,立即门诊或住院治疗。
恢复期:识别阴性症状;给患者提供“空间”(活动余地);家庭要建立对患者的现实期望;维持患者自己的生活方式;逐步训练社会生活功能。
三、关于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
1.肯定抗精神病药物的效果。
2.目前市场出售的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大致类似,差别在于副反应方面。新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在治疗阴性症状方面具有优势。
3.用抗精神病药物能使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急性症状减少。
4.巩固治疗期间,以原治疗剂量最少应用半年。
5.坚持用药能减少复发机会和防止症状恶化。
6.不坚持用药会促使病情复发,即使肌注长效抗精神病药物也有约40%患者复发。如果同时设法减少精神刺激因素,并施行有效的康复手段,复发的风险将明显减少。
7.药物剂量过高,并不产生多少好处,反而带来副反应加重。
四、对特殊症状和困扰性行为的应付方法
1.幻觉:要求家庭成员不与之争辩;实事求是地解释怎么会有这些麻烦的症状;帮助患者想出方法或鼓励他们和医生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