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600000029

第29章 清朝的“白发卿相”现象

本文与赵晓华合作撰写。

中国古代将官员退休称为“致仕”,又称“休致”、“致事”。《礼记·曲礼》云:“大夫七十而致仕。”历代一般以70为致仕基本年龄。清人梁章钜曾言:“古人以四十为‘强仕’之始,以五十为‘服官政’之年,以七十为‘致仕’之期。”(《退庵随笔·官常一》)人到70岁,往往精力不济,即应告老退休。清代的致仕制度实行较有弹性,高级官员年过70者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常常可以继续留任,对于的确精力不支、告老还乡者也给予丰厚的退休待遇。

清朝法律对致仕年龄的规定相对灵活,一面规定“年老有疾、恋职不去而被议者,则勒令休致”,另一面又有规定:“年逾七十之教职内有精力尚健、堪以留任者,亦止准展限五年,概行令其休致。”(《钦定六部处分则例》,卷4)在清代退休制度的实际实行中,官员的致仕年龄并非十分绝对,一成不变。乾隆帝曾经讲过这样的话:“人之可用与否,未可专以年齿论。譬如年逾七十而强健者,亦不可铨选乎?未至七十而病惫龙钟者,亦可姑容乎?惟当看其人之可用与否为去取,不当以七十为限。”(《清高宗实录》,卷235)清代官品不同,致仕年龄也不一样。三品以上官员致仕,由本衙门奏报皇帝批准,四品以下由各衙门报给吏部,吏部每半个月汇总报给皇帝。一般来说,三品以上高级官员退休年龄弹性较大,三品以下官员则比较严格地执行70致仕的原则。官员年届70,清代官德丛谈

第一章清朝的“白发卿相”现象应当主动告休,亦称“乞休”、“乞骸骨”。对于高级官员告休,清代帝王常常加以慰留,以此作为笼络和体恤臣子的重要方式,如同道光皇帝所言:“年至则奉身以退耳,谁复出力为国家图庶务者。我朝待大臣恩礼笃至,而不忍轻令解职,大臣苟非隆老有疾,不轻陈请。”(《清宣宗实录》,卷301)因此,许多德高望重、功勋卓著或确为国家所需者提出致仕请求,经常被皇帝加以挽留,以示优崇。雍正二年(1724),大学士王顼龄以年老请致仕,雍正予以挽留,称其“学识优裕,品行端雅,增重岩廊,年虽耄耋,体素康宁,今力辞禄位,朕弗忍焉”,“盖一日之留,胜千里之暌也”(《清世宗实录》,卷21)。再如道光十七年(1837),年已八十的大学士长龄因病奏请开缺,上谕令其“安心调理,不必限以假期”,后长龄因病势难以速痊,再请开缺,道光帝以其“精力素健,若遽准致仕,朕心实有所不忍”,因此仍未准长龄开缺(《清宣宗实录》,卷301)。有些在馆阁修书修史的学养高深的官员,其学问阅历随着年龄增长而愈加丰富,更能为国家发挥作用,此类官员也毋庸受年龄限制而致仕。徐元梦于康熙朝任工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乾隆帝即位后,徐元梦逾八旬,屡次以衰老请辞,乾隆帝则称:“徐元梦年虽逾八十,未甚衰惫,可量力供职”,仍命其在内廷行走,领诸馆事,结果以87岁老死于馆阁(《清史稿·徐元梦传》)。翻阅史料可见,许多官员年满70仍照常升转,像徐元梦一样卒于任者大有人在。嘉庆十年(1805),82岁的纪昀以礼部尚书升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同年故去。光绪朝重臣李鸿藻,年过70仍先后任刑部、礼部、吏部尚书,78岁时卒于任上。还有臣子年过70,已经退休,朝廷又复令其出仕者。光绪二十三年(1897),77岁的晚清著名律学家薛允升因案从刑部尚书被贬为宗人府府丞,次年以病退休,二十六年(1900),薛允升复被起用,次年随慈禧从西安返回北京路上病死,时年81岁。

清代满汉大臣致仕之后,一般来说待遇十分丰厚。根据《光绪会典》卷14记载:“满汉大臣年老乞休者,朝廷待以殊礼,或升职加衔,或仍给原俸,或命驰驿还乡。其尤宠异者,或赐袍服文绮,或赐御制,或官其子孙,或遣人存问,或令地方利弊仍许具疏陈奏,皆出自特恩。”从物质待遇来看,顺治六年(1649)曾规定:凡官员致仕者,“督、抚、布、按、总兵各给园地三十六亩,道员、副将、参将各给园地二十四亩,府、州、县、游、守等官各给园地十八亩”(《清朝文献通考》,田赋五)。以后主要改成食俸制度。食俸分成食全俸、食半俸及不食俸三种情况。乾隆元年(1736),定满汉大学士及曾为部院尚书致仕者,俱照其品级给与全俸,在京从户部支领,在外从该省藩司支领,“永着为例”。乾隆三年(1738),又定原品休致文武大臣食俸例。除大学士尚书内原品休致大臣给食全俸外,为了鼓励主动申请退休,对自行奏请后经批准令原品休致者,也给食全俸。经京察自行奏请及准令原品休致者,由相关部门查明,可给食半俸。若是部议致仕人员,则不能给食俸禄。一些有功之臣致仕,朝廷还常有额外赏赐。雍正六年(1728),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田从典告休,即被加太子太师,赐帑银五千两,允其升一等侍卫致仕。在政治待遇方面,退职之后存品加衔者不在少数。如康熙二十三年(1684),刑部左侍郎宋文运以病乞休,命加太子少保致仕。雍正四年(1726),礼部左侍郎郝林以老疾乞休,也命加尚书衔致仕。另外,退休还可荫子补官。清代规定:“原品解任食俸者准荫。”(《钦定吏部验封司则例》,卷3)康熙四年(1665),都统刘之源乞休,不仅以原衔加太子太保致仕,其子副都统刘光还代为都统。此外,对于高级官员,还会礼送还乡,定期慰问。雍正十一年(1733),年逾八旬的大学士陈元龙告老还乡,起程之日,皇帝赏给酒膳果品,并命六部满汉堂官饯送,沿途官弁迎送尽礼。有些备受皇帝信任和宠爱的高级官员,退休时可以同时获得以上这些礼遇,可谓极尽恩荣,风光一时。乾隆二十三年(1758),大学士陈世倌告休时,不仅加太子太傅,乾隆还赋诗一章,“以宠其行”,又颁赏筵宴,令部院堂官前往饯行,赐帑金五千两作为路费,驰驿回籍,仍按原品在家食俸,起程时由在京官员祖送,归途所过地方,地方官在20里以内者送迎,返归故里之后,巡抚两司还要时加存问,上谕还宽慰其称:“俟家居一二年,自行酌量,精力尚健,仍可来京供职。”(《清高宗实录》,卷557)虽然清代对于退休大臣予以相应的礼遇,但是由于退休年龄执行不够严格,加上在职与退休毕竟待遇悬殊,因此,与历代社会一样,到龄不主动告休、恋职不去者在清代依然是官场一种普遍现象。道光初年,大学士伯麟年逾七旬,因患腿疾,步履艰难,见了皇帝不能下跪,即使这样还不想告休,而是请求放其外任。此举令道光帝大怒,他指责伯麟“胆大荒谬,莫此为甚”,如果感觉精力就衰,即应引疾求退,伯麟“只知总督之养尊处优,而不知任大责重”,此种恋栈之心绝不能再作姑容,伯麟因此被以原品休致(《清宣宗实录》,卷37)。为了防止贪恋禄位、恋职不退的现象,有清历代也从制度上做了些努力。根据清代京察制度中的“六法”处分原则,若被定为“年老、有疾者”要勒令休致。另外,结合定期考课,相关官员要由皇帝或吏部等主管部门验看,决定退休与否。乾隆二十二年(1757),定部、院属官55岁以上,堂官详加甄别。三十三年,改定京察二、三等留任各官,65岁以上引见。嘉庆三年(1798),命京察二、三等官引见,以年逾70为限。乾隆四十八年,皇帝召见并不常见的三品官、詹事兴桂,发现其年力已衰,因此降旨将其原品休致。此后,为防衰庸者恋栈不退,定除四品以下京堂特派王大臣验看外,三品京堂也由吏部一体带领引见。虽然律例规定纂严,但是在具体的考课中,“长官往往博宽大之名,每届京察,只黜退数人,虚应故事,余概优容”,部员冗滥及老龄化,从康、雍时已然形成。雍正时期,汪景祺、查嗣庭等指称部员壅滞,甚至有“十年不调、白首为郎”者(《清史稿·选举志六》)。为了赖在官位上不退休,隐瞒年龄岁数,竟成官场风气,有人曾感慨:“三十年来,士大夫履历,例减年华,甚至减至十余年,即同人宴会,亦无以真年告人者。”(王士桢:《池北偶谈》,卷2,《官常》)恋栈不休者太多,极易导致人才选拔受阻,加速吏治日趋腐败。乾隆帝再三强调,白发卿相与恋职不去者是有根本差别的:“我朝待大臣恩礼笃至,而不忍轻令解职,大臣苟非隆老有疾,不轻陈请,恐不知者反议其贪位恋职,而谓国家不能优老,全其令名,是不可以不辨。”在他看来,士大夫当为国事尽心竭力,不能因有致仕之期而对公务漠视偷安。致仕是不得已才为之,决非“仕人之盛节。为人臣者,断不可存此心”,“年至则奉身以退耳,谁复出力为国家图庶务者,此所系于国体官方人心世道者甚大”(《清高宗实录》,卷307)。但是,对老臣的过度优崇往往致使官僚队伍老龄化,年富力强的人才缺乏脱颖而出的政治土壤。与乾隆对致仕年龄颇为不屑的态度相比,嘉庆帝则指出,作为臣子应当知道“自权进退”:“古人七十致仕,虽平素才猷卓越者,精力就衰即不肯贻诮素餐,况才具本中平,年齿既迈,仍居高位,其职守所在,悉属旷瘝,而贤路转因而阻塞。”(《清仁宗实录》,卷274)然而,退休年龄执行不严格,到龄不退、甚至不退反升者比比皆是,很容易引起官员之间的观望攀比心理,能够从大局出发、主动进退者实属寥寥。总体来看,清代致仕制度能够强化国家的行政职能,鼓励和督促臣僚克尽职守,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和改善君臣之间的关系,但是,久仕不退与恋职不去的双重历史现象说明,君权的过度干预,削弱了制度本身应该发挥的作用,这既不利于吏治的清明和整肃,也不利于文官队伍的新陈代谢。

同类推荐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在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日子里,这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终于最后完稿了。跨越了三度寒暑、数易其稿的历程,当画上本书最后一个句号时,我们的心情是难以言说的,既有一些欣慰,更有许多遗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实在还有太多不满意的地方,比如有些应当深入探究的问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有些章节风格上难以完全统一。但是,这本书的问世,毕竟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的一次努力,同时也为以后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一种参考。 这本书是集体创作的成果,是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设计、分工写作、统一定稿的产物。
  •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所谓权,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基本规律。仍然不过是为了满足贪婪者的私欲。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灭亡的具体原因很复杂,但是,是指公共权力;所谓私,是与公相对立的个人私利。,或为金钱,就是利用、窃用、滥用公共权力而满足一己之私。腐败导致灭亡,早在文明诞生前夜的传说时代,我国腐败现象就已产生。当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腐败遂成为附着于统治阶级身上的痼疾。这些腐败现象在每个王朝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据文献记载。以权谋私,究其根源无不与这些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其形式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严重的腐败导致速亡,或为权位,但归结其根本,腐败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行为
  •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向那些具有常识的读者揭示了国内外盛行的阴谋论的历史、沿革;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思辨,指出了各种阴谋论长盛不衰的原因;并指出阴谋论的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不可证伪性和妖魔化。由此希望读者能更加理性地思考,不被妖魔化的思维所裹挟。
  • 2020,期盼中国

    2020,期盼中国

    本书将晦涩的理论以通俗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为读者勾勒出了未来十年的发展图景。其间既有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总体方面的概括,又有各行业、各领域具体且精道的分析与预测。
  •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从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的大背景出发,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建设为主旨,紧扣应急管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与核心任务,通过系统讲述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方面的“一案三制”和“四大类突发事件应对”,结合现实典型案例,进行中外对比,就如何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和研究。
热门推荐
  • 你在为谁工作

    你在为谁工作

    从表面上看我们是在为公司工作,为老板工作,但实质上,我们更是在为自己工作,为我们的梦想工作,为我们自己的美好明天工作。因为你的付出不仅使公司获得了利益,而且你也从中获得了相应的报酬,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同时在工作中也获得了成长。通过工作,我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从而使我们自己变得更有价值。新的工作能拓展我们的知识和眼界;与同事的合作能培养我们的协调能力;与客户的交流能锻炼我们的沟通能力等等。因此,在工作中受益多的是我们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都是在为自己工作。
  • 流星蝴蝶谷

    流星蝴蝶谷

    传闻流星蝴蝶谷的主人是四个女人,是四个绝艳又心狠手辣的女人。他们从五湖四海而来,却因同是天涯受伤人而聚首,每一个女人都背负着一段放不下的深情,他们狠毒,但同时他们又是那么凄美……
  • 穿裘皮的维纳斯

    穿裘皮的维纳斯

    《穿裘皮的维纳斯》是马索克最主要的虐恋作品。这是一位贵族男子自愿成为一位女士的奴隶的故事。他愿意受她的驱使,受她的惩罚,使自己成为她对之握有生杀予夺权利的财产。在他们两人相处的过程中,女方始终比较勉强,最后她移情别恋,残忍地结束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决胜职场要读的8本书

    决胜职场要读的8本书

    没有时间啃大部头的小说?没有心思琢磨精彩背后的原因?这些都不成问题。精选各书中最精彩的片段,带你回到剑拔弩张的现场,点拨决胜心法的口诀。成功的人可以更成功,失败的人可以看到成功的路,这就是决胜职场的关键,也是本书的灵魂。
  • 弃妃倾城

    弃妃倾城

    夏雨梦因为一次意外穿越到北冥国,穿越到一个弃妃身上,意外穿越后,多次靠自己的聪明化解危难,但当她爱上男主时,男主并没有把心完全交给她,所以误会猜疑……对男主从有些讨厌甚至怨恨,到理解他作为君王的所作所为,最后被他的气质心智折服,最后爱上了男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撕夜

    撕夜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儿子,你爹是哪个

    儿子,你爹是哪个

    当被丈夫被叛、死在好友枪下的白语清再睁开眼时,她成了楚国三王府休弃的下堂王妃,身边还有一个四岁的儿子,原因是婚前失身,儿子来路不明。成了亲娘早逝,姐姐不疼,哥哥不爱,爹爹遗忘,带给白府无尽耻辱的大小姐白墨衣。看着儿子身上斑斑伤痕,怒道:“谁欺负了你,给老娘打回来!”带着儿子惩姐姐,打了哥哥,将白丞相和白夫人踩下脚下,毁了前夫两个娇花美妾的艳容,搅了无数个男人平静的心,践踏了他们高傲的自尊。男人们发誓一定要把她握到手里,拿捏得死死的,不然,男子颜面何存?推荐墨的完结文:<冷女弃夫>片断一:“小子,你用毒!我可是你爹!”某个上门寻来的男人倒在地上,瞪大眼睛道。“想当我爹的多了去了,都在门口的树上挂着呢!还有,娘说了,无毒不丈夫!”某小鬼指了指院里数个赤条条的男人道。“儿子,那句话并不是这么理解的!”某男人道,对开始脱他衣服的小鬼讨好地笑着。......“儿子,你的银针能不能不要射在同一个位置呀!”被吊在树上的男人摆动着腰,无可奈何地道。“娘说了,那是男人的劣根,我是帮你们医治劣性!”某小鬼拿起银针,又射向其中一名男人的胯部。“儿子,不能射呀,再射你就你没弟弟妹妹了!”另一名男人哭丧着脸叫道,堪堪躲过重要部位的一针。“白墨衣,你出来,你教坏我儿子!”一男大吼!“靠,谁是这小鬼的爹?老娘还想退货呢!”白墨衣气呼呼地从屋内窜出来!.......简介无能......墨建了个群,有兴趣的加进来吧,群号:52963917敲门砖,书中任一名字!本文美男多多,一对一女主黑心,儿子调皮,文风轻松,喜欢文的请收藏了!!!!★☆★☆★☆★☆★☆★☆女主由亲亲86113375领走回家!美男玉无痕由亲亲胭脂釦拐带回家!最最可爱的男男子逸童鞋由亲亲15690896156扭带回家!腹黑顽皮的小无伤由亲亲娑梦苡痕带回家!神仙美男落羽尘由亲亲snowz领养回家!邪魅萌爱无敌的离太子由亲亲上官依诺领养回家!★☆★☆★☆★☆★☆★☆★☆★☆★☆★☆★☆★☆★☆★☆推荐墨的文<冷女弃夫>冷晴儿只是不小心地看“天下第一公子”美男出浴图。再不小心地被“天下第一杀手”追杀时,撞了妖媚“桃花公子”的好事,躲进了“战神”王爷的床上。。。可这一切都只是她不小心而已,谁能告诉她为什么这些人天天在后面追着说要她负责?
  •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

    书中记载了她们的奋斗历程,《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一书为我们展示了出自普通家庭的三代女性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生际遇中,在战争动乱、家庭变动中她们始终以自身的奋斗来抗击外界的纷乱。为中国作协和重庆作协重点扶持作品。而书中的历史背景和呈现出的价值观,来完成自身价值的最大实现。书里的一家三代女人皆善良、坚强、聪颖,吴雅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如何以一脉相承的理想追求,女儿雷吟是加拿大的数学天才。《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是作者余德庄历时六年的倾力之作,皆有我们及长辈所走过的历史痕迹。《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是一本中国女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