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600000029

第29章 清朝的“白发卿相”现象

本文与赵晓华合作撰写。

中国古代将官员退休称为“致仕”,又称“休致”、“致事”。《礼记·曲礼》云:“大夫七十而致仕。”历代一般以70为致仕基本年龄。清人梁章钜曾言:“古人以四十为‘强仕’之始,以五十为‘服官政’之年,以七十为‘致仕’之期。”(《退庵随笔·官常一》)人到70岁,往往精力不济,即应告老退休。清代的致仕制度实行较有弹性,高级官员年过70者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常常可以继续留任,对于的确精力不支、告老还乡者也给予丰厚的退休待遇。

清朝法律对致仕年龄的规定相对灵活,一面规定“年老有疾、恋职不去而被议者,则勒令休致”,另一面又有规定:“年逾七十之教职内有精力尚健、堪以留任者,亦止准展限五年,概行令其休致。”(《钦定六部处分则例》,卷4)在清代退休制度的实际实行中,官员的致仕年龄并非十分绝对,一成不变。乾隆帝曾经讲过这样的话:“人之可用与否,未可专以年齿论。譬如年逾七十而强健者,亦不可铨选乎?未至七十而病惫龙钟者,亦可姑容乎?惟当看其人之可用与否为去取,不当以七十为限。”(《清高宗实录》,卷235)清代官品不同,致仕年龄也不一样。三品以上官员致仕,由本衙门奏报皇帝批准,四品以下由各衙门报给吏部,吏部每半个月汇总报给皇帝。一般来说,三品以上高级官员退休年龄弹性较大,三品以下官员则比较严格地执行70致仕的原则。官员年届70,清代官德丛谈

第一章清朝的“白发卿相”现象应当主动告休,亦称“乞休”、“乞骸骨”。对于高级官员告休,清代帝王常常加以慰留,以此作为笼络和体恤臣子的重要方式,如同道光皇帝所言:“年至则奉身以退耳,谁复出力为国家图庶务者。我朝待大臣恩礼笃至,而不忍轻令解职,大臣苟非隆老有疾,不轻陈请。”(《清宣宗实录》,卷301)因此,许多德高望重、功勋卓著或确为国家所需者提出致仕请求,经常被皇帝加以挽留,以示优崇。雍正二年(1724),大学士王顼龄以年老请致仕,雍正予以挽留,称其“学识优裕,品行端雅,增重岩廊,年虽耄耋,体素康宁,今力辞禄位,朕弗忍焉”,“盖一日之留,胜千里之暌也”(《清世宗实录》,卷21)。再如道光十七年(1837),年已八十的大学士长龄因病奏请开缺,上谕令其“安心调理,不必限以假期”,后长龄因病势难以速痊,再请开缺,道光帝以其“精力素健,若遽准致仕,朕心实有所不忍”,因此仍未准长龄开缺(《清宣宗实录》,卷301)。有些在馆阁修书修史的学养高深的官员,其学问阅历随着年龄增长而愈加丰富,更能为国家发挥作用,此类官员也毋庸受年龄限制而致仕。徐元梦于康熙朝任工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乾隆帝即位后,徐元梦逾八旬,屡次以衰老请辞,乾隆帝则称:“徐元梦年虽逾八十,未甚衰惫,可量力供职”,仍命其在内廷行走,领诸馆事,结果以87岁老死于馆阁(《清史稿·徐元梦传》)。翻阅史料可见,许多官员年满70仍照常升转,像徐元梦一样卒于任者大有人在。嘉庆十年(1805),82岁的纪昀以礼部尚书升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同年故去。光绪朝重臣李鸿藻,年过70仍先后任刑部、礼部、吏部尚书,78岁时卒于任上。还有臣子年过70,已经退休,朝廷又复令其出仕者。光绪二十三年(1897),77岁的晚清著名律学家薛允升因案从刑部尚书被贬为宗人府府丞,次年以病退休,二十六年(1900),薛允升复被起用,次年随慈禧从西安返回北京路上病死,时年81岁。

清代满汉大臣致仕之后,一般来说待遇十分丰厚。根据《光绪会典》卷14记载:“满汉大臣年老乞休者,朝廷待以殊礼,或升职加衔,或仍给原俸,或命驰驿还乡。其尤宠异者,或赐袍服文绮,或赐御制,或官其子孙,或遣人存问,或令地方利弊仍许具疏陈奏,皆出自特恩。”从物质待遇来看,顺治六年(1649)曾规定:凡官员致仕者,“督、抚、布、按、总兵各给园地三十六亩,道员、副将、参将各给园地二十四亩,府、州、县、游、守等官各给园地十八亩”(《清朝文献通考》,田赋五)。以后主要改成食俸制度。食俸分成食全俸、食半俸及不食俸三种情况。乾隆元年(1736),定满汉大学士及曾为部院尚书致仕者,俱照其品级给与全俸,在京从户部支领,在外从该省藩司支领,“永着为例”。乾隆三年(1738),又定原品休致文武大臣食俸例。除大学士尚书内原品休致大臣给食全俸外,为了鼓励主动申请退休,对自行奏请后经批准令原品休致者,也给食全俸。经京察自行奏请及准令原品休致者,由相关部门查明,可给食半俸。若是部议致仕人员,则不能给食俸禄。一些有功之臣致仕,朝廷还常有额外赏赐。雍正六年(1728),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田从典告休,即被加太子太师,赐帑银五千两,允其升一等侍卫致仕。在政治待遇方面,退职之后存品加衔者不在少数。如康熙二十三年(1684),刑部左侍郎宋文运以病乞休,命加太子少保致仕。雍正四年(1726),礼部左侍郎郝林以老疾乞休,也命加尚书衔致仕。另外,退休还可荫子补官。清代规定:“原品解任食俸者准荫。”(《钦定吏部验封司则例》,卷3)康熙四年(1665),都统刘之源乞休,不仅以原衔加太子太保致仕,其子副都统刘光还代为都统。此外,对于高级官员,还会礼送还乡,定期慰问。雍正十一年(1733),年逾八旬的大学士陈元龙告老还乡,起程之日,皇帝赏给酒膳果品,并命六部满汉堂官饯送,沿途官弁迎送尽礼。有些备受皇帝信任和宠爱的高级官员,退休时可以同时获得以上这些礼遇,可谓极尽恩荣,风光一时。乾隆二十三年(1758),大学士陈世倌告休时,不仅加太子太傅,乾隆还赋诗一章,“以宠其行”,又颁赏筵宴,令部院堂官前往饯行,赐帑金五千两作为路费,驰驿回籍,仍按原品在家食俸,起程时由在京官员祖送,归途所过地方,地方官在20里以内者送迎,返归故里之后,巡抚两司还要时加存问,上谕还宽慰其称:“俟家居一二年,自行酌量,精力尚健,仍可来京供职。”(《清高宗实录》,卷557)虽然清代对于退休大臣予以相应的礼遇,但是由于退休年龄执行不够严格,加上在职与退休毕竟待遇悬殊,因此,与历代社会一样,到龄不主动告休、恋职不去者在清代依然是官场一种普遍现象。道光初年,大学士伯麟年逾七旬,因患腿疾,步履艰难,见了皇帝不能下跪,即使这样还不想告休,而是请求放其外任。此举令道光帝大怒,他指责伯麟“胆大荒谬,莫此为甚”,如果感觉精力就衰,即应引疾求退,伯麟“只知总督之养尊处优,而不知任大责重”,此种恋栈之心绝不能再作姑容,伯麟因此被以原品休致(《清宣宗实录》,卷37)。为了防止贪恋禄位、恋职不退的现象,有清历代也从制度上做了些努力。根据清代京察制度中的“六法”处分原则,若被定为“年老、有疾者”要勒令休致。另外,结合定期考课,相关官员要由皇帝或吏部等主管部门验看,决定退休与否。乾隆二十二年(1757),定部、院属官55岁以上,堂官详加甄别。三十三年,改定京察二、三等留任各官,65岁以上引见。嘉庆三年(1798),命京察二、三等官引见,以年逾70为限。乾隆四十八年,皇帝召见并不常见的三品官、詹事兴桂,发现其年力已衰,因此降旨将其原品休致。此后,为防衰庸者恋栈不退,定除四品以下京堂特派王大臣验看外,三品京堂也由吏部一体带领引见。虽然律例规定纂严,但是在具体的考课中,“长官往往博宽大之名,每届京察,只黜退数人,虚应故事,余概优容”,部员冗滥及老龄化,从康、雍时已然形成。雍正时期,汪景祺、查嗣庭等指称部员壅滞,甚至有“十年不调、白首为郎”者(《清史稿·选举志六》)。为了赖在官位上不退休,隐瞒年龄岁数,竟成官场风气,有人曾感慨:“三十年来,士大夫履历,例减年华,甚至减至十余年,即同人宴会,亦无以真年告人者。”(王士桢:《池北偶谈》,卷2,《官常》)恋栈不休者太多,极易导致人才选拔受阻,加速吏治日趋腐败。乾隆帝再三强调,白发卿相与恋职不去者是有根本差别的:“我朝待大臣恩礼笃至,而不忍轻令解职,大臣苟非隆老有疾,不轻陈请,恐不知者反议其贪位恋职,而谓国家不能优老,全其令名,是不可以不辨。”在他看来,士大夫当为国事尽心竭力,不能因有致仕之期而对公务漠视偷安。致仕是不得已才为之,决非“仕人之盛节。为人臣者,断不可存此心”,“年至则奉身以退耳,谁复出力为国家图庶务者,此所系于国体官方人心世道者甚大”(《清高宗实录》,卷307)。但是,对老臣的过度优崇往往致使官僚队伍老龄化,年富力强的人才缺乏脱颖而出的政治土壤。与乾隆对致仕年龄颇为不屑的态度相比,嘉庆帝则指出,作为臣子应当知道“自权进退”:“古人七十致仕,虽平素才猷卓越者,精力就衰即不肯贻诮素餐,况才具本中平,年齿既迈,仍居高位,其职守所在,悉属旷瘝,而贤路转因而阻塞。”(《清仁宗实录》,卷274)然而,退休年龄执行不严格,到龄不退、甚至不退反升者比比皆是,很容易引起官员之间的观望攀比心理,能够从大局出发、主动进退者实属寥寥。总体来看,清代致仕制度能够强化国家的行政职能,鼓励和督促臣僚克尽职守,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和改善君臣之间的关系,但是,久仕不退与恋职不去的双重历史现象说明,君权的过度干预,削弱了制度本身应该发挥的作用,这既不利于吏治的清明和整肃,也不利于文官队伍的新陈代谢。

同类推荐
  • 责任胜于能力(公务员读本)

    责任胜于能力(公务员读本)

    畅销100万册,公务员责任意识与职业精神养成的第一读本。立党为公,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执政为民,贯穿服务群众的责任意识。作一名有责任心的公务员,做一个真正的“人民公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人民与社会。
  • 中共党史珍闻录

    中共党史珍闻录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影响了整个世界。这样的一个政党革命、改革与建设的历史,堪称人类历史上的思想宝库,它传递出的智慧与感悟必将是厚重而深刻的。白云涛编著的这本《中共党史珍闻录》完整系统地回顾了党的历史,全书主要包括:中共中央从上海秘迁瑞金始末;瞿秋白与《多余的话》风波;新中国成立前夕国共两党争夺人才的较量;中共“理论家”陈伯达政治沉浮记等内容。《中共党史珍闻录》从框架结构设计到内容材料选取再到语言表达,群众都竭力突出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点,是当前鲜见的广大党员“愿意学、学得懂、用得上、用得好”的最基本、最权威的党史读物。
  • 日子里的中国

    日子里的中国

    本书是袁岳协同他零点的同事,以及众多社会学专家、资深媒体人、企业家和普通民众,从零点公司积累20年的调查中精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数据,结合我们这20年社会发展与个人生活变迁的种种趣事、热点、辛酸,梳理清楚了这段人们无暇思想的时光。本书对影响中国人生活质量的现存的许多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其解决前景作了预判。全书围绕着“上紧发条的中国人”“向上奋斗的中国人”“等不及的中国人”“拆除藩篱的中国人”,还有“不离方圆的中国人”“‘花’儿怒放的中国人”“被网住的中国人”等话题,用翔实的数据、精辟的分析、生动的文字,勾勒了一串今日中国背后的足迹,这是一份既闪现着理性的光辉,又有着真实生动的触感的珍贵记录。
  • 美国“阴谋”

    美国“阴谋”

    新华社驻美记者刘洪四年心血,告诉老百姓一系列事件的幕后。提供不一样的答案,讲述你不知道的始末。过去几年,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贸易顺差、中国的责任和义务等许多问题上,中国面临了一轮又一轮的质疑。在美国,翻开报纸,有对中国的批评;打开电视,有对中国的攻击;日常闲聊……
  •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他们一官一商,在清朝的历史舞台上 演绎了一幕大剧。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财富。现代人流行一种说法。,一个人若只知道曾国藩、胡雪岩做了什么,那只是皮毛之见,只有读懂 了曾国藩、胡雪岩为什么“这么做”,继而知道自己该“怎么做”,那才算 读活了他们,也读活了自己。曾国藩与胡雪岩是同一时代的人
热门推荐
  • 受益一生的34种记忆方法

    受益一生的34种记忆方法

    好的记忆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端正记忆的态度,树立信心。其次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只有不断的应用各种精彩的记忆方法到记忆中去,才能真正的提高你的记忆力。再次就是创新的精神和习惯。
  • 丹宫之主

    丹宫之主

    她是唐婧也是云婧,她真的重生回来了,回到了小辰界破碎前夕,回到了仙魔俩族终末之战的开端,回到了这个风云激荡的混乱大时代的转折点……重生这一世,她要好好保住自己的一对小包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此情可待成追忆

    此情可待成追忆

    山寺的惊鸿一瞥,他对她心生无尽爱慕之情。小僧的一语道破,他始知这定是一段无果姻缘。但,心底的倾慕,促使他忘记后宫佳丽三千,即使,她是他最恨的权臣之女。竹林的狭路相逢,她认他为知音知己之人。悄悄收下的绯紫玉佩,隐藏了她柔情似水的一片春心。但,显赫的出身,婚姻的不能自主,促使她忘记有这样一个人。此情可待成追忆,此情,已自成追忆。即使,他与她,同在那寂寂深宫中;即使,他是皇帝,她是皇后,也只有相知相对,不相识。
  • 白手创富(大全集)

    白手创富(大全集)

    本书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告诉你创富的精神、创富的方式和方法,旨在培养你创富的胆量、敏锐的眼光、灵活的经营思路、过人的财技和对经营方式的巧妙运作能力。所以,在我们羡慕那些成功创富的人的同时,更要注意吸取他们创业的精神、闪光的智慧、娴熟的手段和独特的创新创意。另外,本书不只是面对渴望创富的人,不同行业、不同职业者都可以从中受益。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不只企业的创始人是创业者,在企业面临生死考验和跨越式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是创业者。因为创业精神是共同的财富,是永远都可以激励人心的力量。每一个渴望改变自己命运的人每时每刻都需要这种创业精神。
  • 心光:尚之年古诗词楹联集

    心光:尚之年古诗词楹联集

    之年先生耗时数年,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对祖国山川之美和人杰地灵的巴蜀大地,寄予了无限的深情,并以诗词这种特殊的形式,表达了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和期盼祖国繁荣强盛的心愿。同时,之年先生对亲情、友情和爱情也作了独特的细致的描绘。
  • 妈咪,你前夫来了

    妈咪,你前夫来了

    一直以来,她都以为,自己能够生活的平凡又幸福,有一个疼她入骨的丈夫,也会有一个可爱而调皮的孩子。淡然如她,对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抱着不争不抢的心态,而心底的最深处,却掩藏着人性最根本的念头--为自己而生。一场精心设计的游戏,一个完美无缺的计划,一系列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她无法承受现实的残酷。真正的社会,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人人都要你争我夺,为达目标而不择手段?她亲眼见证自己的幸福是怎样会在日夜睡在自己身边的男人手里,他一语道破她心中的困惑,残忍如他,将她推到了绝望的边缘。一场大火,烧去了她曾经的淡漠,烧尽了她过去的幻想。再度醒来,她不再是从前那个懵懂不知的女孩。三年后,当她完美的蜕变,称为舞台上闪耀的新星,高贵如她,却不再对他有任何留恋。他痛了,终于发现,有些人,有些事,他们再也回不去了。【片段一】醉酒的他依旧忍不住想着那甜美的笑容,忍不住再次拨出了那个熟悉的号码。原以为依旧是那机械的女声,却没想这一回…居然通了!"艺晨"他欣喜若狂,激动的握着手机,紧张的问道。"你是谁?这么晚找我妻子什么事!"对方一听到这声音,语气阴冷而又危险,强大的气场透过了手机传了过来,让他不由得一惊!"我…不好意思,我打错了!"惊慌的他手忙脚乱的挂断了电话,却在意外中听到了男人气急败坏的声音,还有那两个让他心痛的字--贱人!她…过的不好!他落泪,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帮她脱离苦海。【片段二】"艺晨,跟我走好吗?我带你离开这儿,我带你回我们的家"再度相见,他拥她入怀,却不想短短一年的时间,曾经的天使竟成了行尸走肉,没有笑容,没有动作,没有语言…"齐总真会开玩笑,她是黎某的妻子,我们又没离婚,她为什么要跟你走呢"她的丈夫从她身后走来,嚣张的将她圈入怀中,霸道的在她唇上落下一吻。只是,怀里的人没了反应,只是面无表情的看着前方。这样的她,让他心痛,也让他后悔万分。如果知道,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那么他还会不会再娶她,会不会这么残忍的折磨她?如今看来,她心已死,活着的,只是一副躯体,再也没了灵魂。当所有的人都朝着各自的方向走去,他们是否还能相遇?是否还能上演属于他们的幸福?【片段三】
  • 明的后裔

    明的后裔

    书中我仅仅是写一部分人的生活,还阐述了一种不成形的生死观。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活得没有意义。如果一个人活得没有意义还不如尽快地死去。这意义因人而异,或者为了一个信念,或者为了一个目标,或者只是为了证明生存与死亡的区别。身为一个人,该死的时候就得死去,想不死都不行。本书作者在书中抒发了个人的人生观点。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