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400000017

第17章 脾胃论译注 卷下 (3)

清陽爲天(清陽成天,地氣上爲雲, 天氣下爲雨,水穀之精氣也,氣海[1](氣海:精氣匯合之處。)也, 七神[2](七神:指魂、魄、精、神、智、意、志等精神活動。)也,元氣也,父[3](父:元陽。)也)。清中清者,清肺以助天真[4](天真:先天真元之氣。),清陽出上竅(耳目口鼻之七竅是也)。清中濁者,榮華腠理,清陽發腠理(毛竅也),清陽實四肢(真氣充實四肢)。濁陰爲地(壘陰成地,雲出天氣,雨出地氣,五穀五味之精是五味之化也,血榮也,維持神明[5](神明:此指人體生命機能活動。)也,血之府會也,母[6](母:元陰。)也)。濁中清者,榮養於神(降至中脘而爲血,故曰心主血,心藏神)。濁陰出下竅(前陰膀胱之竅也)。濁中濁者,堅强骨髓。濁陰走五臟(散於五臟之血也,養血脈,潤皮膚, 肌肉筋者是也,血生肉者此也),濁陰歸六腑(謂毛脈合精,經氣歸於腑者是也)。

清阳为天(清阳之气上升为天,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成雨,脾胃为水谷之精气汇合之处,七神赖以活动之基础,元气属元阳)。清气中清的,养肺气以助先天真元之气,清阳之气上养七窍(耳目口鼻上七窍)。清气中浊的,荣养腠理,清阳之气能宣发腠理(毛窍),清阳之气可充养四肢(真气充实四肢)。浊阴之气凝聚成地(浊阴相合成地,云出于天气,雨出于地气,五谷五味之精气是五味生化而成,血有荣养神明之功,血属元阴)。浊气中清的,能荣养精神(在中焦化而为血,所以说心主血,心脏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浊物通过前后阴排出体外(前阴膀胱之窍)。浊气中浊的,有坚强骨髓作用。浊阴之气布散于五脏(化为血荣养五脏,养血脉,滋养皮肤,肌肉筋脉赖血生成),浊阴之气归于六腑(所谓气血相合成精,经气归于脉腑)。

“天氣清靜光明者也,藏德不止[1](藏德不止:德,宇宙萬物生化的力量。天藏蓄着這樣的力量,故稱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2](空竅:即孔竅。)。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3](冒明:昏暗之意。),雲霧不精[4](雲霧不精:指雲霧彌漫,日光不清明。),則上應白露不下,交通不表[5](交通不表,天地之氣交流不暢。),萬物命故不施[6](萬物命故不施:萬物的生物不能延續。施,延也。),不施則名木[7](名木:高大的樹木。胡澍注:“名,大也。名木,木之大者。”)多死,惡氣[8](惡氣:濁氣。)不發,風雨不節,白露不下,則菀藁[9](菀藁:菀,茂盛;藁,禾秆,這里泛指禾苗。)不榮,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10](未央:未到一半。)絶滅,唯聖人從之,故身無苛病[11],(苛病:苛,通疴。疴,病也。故“苛病”即疾病。)萬物不失,生氣不竭。”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气是清净光明的,天德隐藏不露,运行不止,由于天不暴露自己的光明德泽,所以永远保持它内蕴的力量而不会下泄。如果天德暴露,就会出现日月昏暗,邪气侵害孔窍而害病。阳气闭塞不通,大地昏蒙不明,云雾弥漫,日色无光,相应的雨露不能下降,天地之气不交,万物的生命不能延续,自然界高大的树木也会死亡,浊气不散,风雨无时,雨露当降而不降,草木不得滋润,生机郁塞,茂盛的禾苗也会枯槁不荣。贼风频频而至,暴雨不时而作,天地四时的变化失去了秩序,违背了正常的规律,致使万物的生命未及一半就夭折了。只有圣人能适应自然变化,注重养生之道,所以身无大病,因不背离自然万物的发展规律,而生机不会竭绝。”

此説人之不避大寒傷形,大熱傷氣,四時節候變更之異氣,及飲食失節,妄作勞役,心生好惡,皆令元氣不行,氣化爲火,乃失生夭折之由耳。

以上说的是,人如果不违避寒邪损伤形体,热邪损耗元气,四时节气变迁的非时之气以及饮食失调、劳役过度、心中好恶的杂念,这些因素都可造成元气不行,气化为火,成为早夭的原因。

调理脾胃治验

治法用药若不明升降浮沉差互反损论

予病脾胃久衰,視聽半失,此陰盛乘陽,加之氣短精神不足,此由弦脈令虚,多言之過,皆陽氣衰弱不得舒伸,伏匿於陰中耳。

我患脾胃病日久体衰,视力、听力都减退一半,这是阴火上盛侵凌阳气,加之气息短少,精神不足,这是由于脾胃气虚阴火上凌故出现弦脉,其原因是言多伤气,阳气衰弱不伸,隐伏于下焦阴分,导致阴火上凌所致。

癸卯[1](癸卯:指農歷干支紀年。)歲六七月間,淫雨陰寒踰月不止,時人多病泄利,乃濕多成五泄[2](五泄:據《難經·五十七難》記載,指胃泄(飧泄)、脾泄(濡泄)、大腸泄(洞泄)、小腸泄(血泄)、大瘕泄(腸澼)。)故也。一日予體重肢節疼痛,大便泄並下者三,而小便閉塞。思其治法,按《内經·標本論》:“大小便不利,無問標本, 先利大小便。”又云:“其下者引而竭之[3](引而竭之:引,疏導;竭,祛除。)。”亦是先利小便。當又云:諸泄利,小便不利先分利之。又云: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皆當利小便,必用淡味滲泄之劑以利之,是其法也。

癸卯那年六七月间,阴雨连绵逾月,阴寒弥漫,人们多病泄泻,湿困脏腑形成五泄病。一天我体重、肢节酸痛,大便溏泄,日行三次,小便闭塞不畅。考虑治法,按《内经·标本论》所载,“凡大小便不利的,不分标本,先通利大小便。”又说,“凡邪在下焦的,采用疏导以祛除病邪。”也是先利小便。还说,各种泄泻,如果小便不利的,都应当利小便。又说,治湿不利小便,不是正确的治法。总之,都必须用淡味渗泄之剂以利小便,才是正确的治法。

噫,聖人之法難佈在方册,其不盡者可以求責耳。今客邪[1](客邪:泛指外邪侵犯人體。)寒濕之淫,從外入裏,以暴[2](暴:急驟之意。)加之,若從已上法度用淡滲之劑以除之,病雖即已,是降之又降,是復益其陰而重竭其陽氣矣,是陽氣愈削而精神愈短矣,是陰重强而陽重衰矣,反助其邪之謂也,故必用昇陽風藥即瘥[3](瘥:病癒。)。以羌活、獨活、柴胡、昇麻各一錢,防風根截[4](截:切斷。)半錢,炙甘草根截半錢,同口父咀,水四中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大法云:寒濕之勝,助風以平之。又曰,下者舉之[5](下者舉之: 中氣下陷的用補氣昇提法治法。),得陽氣昇騰而去矣。又法云,客者除之[6](客者除之:外邪侵犯人體,治當祛邪外出。),是因曲而爲之直也,夫聖人之法可以類推,舉一而知百病者也。若不達昇降浮沉之理, 而一概施治,其癒者幸也。

唉,圣人的方法虽然记载于册,其中没有谈到的可以探究。现外邪寒湿从外入里突然侵袭,如顺从以上治法用淡味渗泄方剂祛除,疾病虽然可能改善,但泄泻是水液不降的病,再用淡渗利水药是降而又降,反助阴盛而重竭阳气,导致阳气越削弱而精神越不足了,这是阴气更盛而阳气更衰,反而助长了病邪,因此必须用升发阳气的风药即愈。用羌活、独活、柴胡、升麻各一钱,防风(切去根)半钱,炙甘草(切去根)半钱,同切碎,加水四中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内经》论治的大法说:寒湿偏盛,用风药以祛寒湿。又说,中气下陷的用补气升提的方法,使阳气升腾而病邪祛除。又说,外邪侵袭的用祛邪外出法治疗,这是使郁伏的阳气得到伸展,圣人之法可由此类推,举一例而知百病的法度。如果不懂得升降浮沉的道理,一概施治,就是把病治好了,也是侥幸的。

戊申六月初,樞判[1](樞判:古代官職的名稱。)白文舉年六十二,素有脾胃虚損病,目疾時作,身面目睛俱黄,小便或黄或白,大便不調,飲食減少,氣短上氣,怠惰嗜卧,四肢不收; 至六月中目疾復作,醫以瀉肝散下數行而前疾增劇。予謂大黄、牽牛雖能除濕熱而不能走經絡,下咽不入肝經,先入胃中,大黄苦寒重虚其胃,牽牛其味至辛能瀉氣,重虚肺本,嗽大作,蓋標實不去,本虚愈甚;加之適當暑雨之際,素有黄證之人,所以增劇也。此當於脾胃肺之本臟,瀉外經中之濕熱,制清神益氣湯主之而癒。

戊申那年六月初,枢判白文举六十二岁,平素有脾胃虚损病史,眼病时常发作,全身及面目发黄,小便或黄或清, 大便不调,饮食减少,气短,气上逆,疲倦嗜睡,四肢乏力,到六月中旬眼病复发,医生用泻肝散,下利数次而脾胃虚损病增剧。我说泻肝散中大黄、牵牛虽能除湿热,但不能外走经络,下咽之后,不入肝经,先入胃中,大黄苦寒伤胃,牵牛味极辛能泻气,使肺气更虚,咳嗽大作,因为标实不去,正虚愈加剧,加上正值暑天雨季,平素有黄疸病的人,病情就更加增剧了。应注意脾胃肺本脏的虚弱,外泻经络的湿热,特制定清神益气汤治疗可痊愈。

清神益气汤

茯苓 昇麻以上各二分 澤瀉 蒼术 防風以上各三分 生薑五分

茯苓 升麻以上各二分 泽泻 苍术 防风以上各三分 生姜五分

此藥能走經,除濕熱而不守,故不瀉本臟,補肺與脾胃本中氣之虚弱。

此药能走经络除湿热,所以不泻本脏之气,可补肺、脾胃的中气虚弱。

青皮一分 橘皮 生甘草 白芍藥 白术 以上各二分 人參五分

青皮一分 橘皮 生甘草 白芍 白术 以上各二分 人参五分

此藥皆能守本而不走經,不走經者,不滋經絡中邪,守者能補臟之元氣。

此药均能补本脏而不走经络。所谓不走经络,是不会滋长经络中邪;所谓守本脏,是补本脏元气。

黄檗一分 麥門冬 人參以上各二分 五味子三分,此藥去時令浮熱濕蒸。

黄柏一分 麦门冬 人参以上各二分 五味子二分,此药可祛除时令浮热湿蒸。

右件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空心服。

上药切成麻豆大小,和作一剂,加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空腹服用。

火熾之極,金伏[1](金伏:木火金水代表四時之氣,以相生爲序,至立秋以金代火,故庚日必伏,稱爲金伏。)之際,而寒水絶體[2](絶體:炎熱汗出過多,水分絶離於人體。),於此時也,故急救之以生脈散,除其濕熱,以惡其太甚。肺欲收,心苦緩,皆酸以收之,心火盛則甘以瀉之,故人參之甘,佐以五味子之酸,孫思邈云:夏月常服五味子以補五臟氣是也。麥門冬之微苦寒,能滋水之源於金之位,而清肅肺氣;又能除火刑金[3](火刑金: 即火剋金之意。)之嗽,而斂其痰邪,復微加黄檗之苦寒以爲守位滋水之流,以鎮墜其浮氣,而除兩足之痿弱也。

农历六月,暑热亢盛之极,进入立秋“金伏”时,因汗出过多水分脱绝于人体,这时候急用生脉散补气生津,不能专清湿热而更伤津液。肺气耗散欲收敛,心气弛缓浮越,都可用酸味药收敛之,心火亢盛可用甘味药泻心火,生脉散中取人参之甘味,佐以五味子之酸收,唐代医家孙思邈说:夏天常服五味子可以补五脏之气,麦门冬微苦寒,能滋养肺阴、清肃肺气,又能祛除由火热克金所致的咳嗽,消除痰邪,再稍加苦寒的黄柏,可养肾水,泻上浮之阴火,借此又能除两足痿弱无力。

範天駷之内[1](駷:讀狊ǒ狀犵,音“竦”。内:指妻子。),素有脾胃之證,時顯煩躁,胸中不利,大便不通。初冬出外而晚歸,爲寒氣怫鬱[2](怫鬱:邪氣鬱滯。),悶亂大作,火不得昇故也。醫疑有熱,治以疏風丸,大便行而病不減,又疑藥力小,復加七八十丸,下兩行,前證仍不減,復添吐逆,食不能停,痰唾稠黏,湧出不止,眼黑頭旋,惡心煩悶,氣短促上喘,無力,不欲言,心神顛倒,兀兀[3](兀兀:昏昏沉沉之狀。)不止,目不敢開,如在風雲中,頭苦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余謂前證乃胃氣已損,復下兩次,則重虚其胃,而痰厥[4](痰厥:由痰氣上涌導致四肢厥冷,突然昏厥的病證。)頭痛作矣。制半夏白术天麻湯主之而癒。

范天駷的妻子,平有脾胃病症,时常出现烦躁,胸中不舒,大便不通畅。初冬时外出而归晚,受寒邪侵袭,寒邪外束,火不能升发,出现烦躁闷乱。医生怀疑有邪热,治用疏风丸,大便虽通而病情未减,又怀疑药力不足,再加用七八十丸,又解两次大便,前证仍未减轻,反而增添呕吐气逆,食入即吐,痰吐黏稠,涌出不止,眼前发黑,头目眩晕,恶心烦闷,短气上逆而喘促,乏力神疲,不思言语,心神颠倒,昏昏沉沉,目不敢睁开,如处在云雾之中,头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逆冷,不能安卧。我认为,此病原有胃气虚损,再用疏风丸后连泻两次大便,使胃气重虚,导致痰气上逆头痛发作。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而痊愈。

半夏白术天麻湯

黄檗二分 乾薑二分 天麻 蒼术 白茯苓 黄芪 澤瀉 人參 以上各五分 白术 炒麴 以上各一錢

半夏湯洗七次 大麥芽 橘皮已上各一錢五分

黄柏二分 干姜二分 天麻 苍术 白茯苓 黄芪 泽泻 人参 以上各五分 白术 炒麹 以上各一钱

半夏汤洗七次 大麦芽 橘皮以上各一钱五分

右件,口父咀。每服半兩,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帶熱服,食前。

上药,切碎。每服半两,加水二盏, 煎至一盏,去渣,趁热服,饭前。

此頭痛苦甚,謂之足太陰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療,眼黑頭旋,風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其苗爲定風草,獨不爲風所動也。黄芪甘溫瀉火補元氣,人參甘溫瀉火補中益氣,二术俱甘苦溫,除濕、補中益氣,澤苓利小便導濕,橘皮苦溫益氣,調中昇陽,麴消食,蕩胃中滯氣,大麥麯面寬中助胃氣,乾薑辛熱以滌中寒,黄檗大苦寒,酒洗以主冬天少火在泉[1](在泉:運氣學説中主下半年的氣候變化。少火即少陽相火。)發躁也。

这种头痛很痛苦,叫做足太阴痰厥头痛,非用半夏不能除,眼黑目旋,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解除。半夏的苗称为定风草,风吹不倒。黄芪甘温泻火、补益元气,人参甘温泻火,补益中气,苍白二术均甘苦温,有除湿、补中益气作用,泽泻、茯苓淡渗利水祛湿,橘皮苦温有益气、调中升阳之功,曲能消食,祛胃中气滞,大麦芽曲可宽中养胃,干姜辛热可祛中寒,黄柏苦寒,酒洗后用,可制冬天由少火引发的烦躁。

戊申有一貧士,七月中病脾胃虚弱,氣促憔悴,因與人參芍藥湯。

戊申年有一贫苦读书人,七月中病脾胃虚弱,呼吸急促,面容憔悴,给服人参芍药汤。

人参芍药汤

麥門冬二分 當歸身 人參以上各三分 炙甘草 白芍藥 黄芪以上各一錢 五味子五個

麦门冬二分 当归身 人参以上各三分 炙甘草 白芍 黄芪以上各一钱 五味子五箇

右件口父咀。分作二服,每服用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既癒,繼而冬居曠室,卧熱炕而吐血數次。予謂此人久虚弱,附臍有形而有大熱在内,上氣不足,陽氣外虚,當補表之陽氣,瀉裏之虚熱。冬居曠室,衣服復單薄,是重虚其陽。表有大寒壅遏裏熱,火邪不得舒伸,故血出於口。因思仲景太陽傷寒一證,當以麻黄湯發汗,而不與之,遂成衄血[1],(衄血:鼻出血。)卻與之立癒,與此甚同。因與麻黄人參芍藥湯。

上药,切碎。分作二服,每服加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药后病愈,至冬天居住于空旷的房间,睡于热炕,发生吐血数次。我认为此人原有脾胃虚弱症,脐部有有形肿块,久卧炕上,热收于内,出现上气不足,阳气外虚,治当补在表之阳气,泻在里之虚热。冬居空旷的房间,再加上衣服单薄,使阳气更虚。表有大寒郁遏里热,火邪得不到伸展,所以血从口中吐出。因想到仲景太阳病伤寒一证,当用麻黄汤发汗解表,而未用之,就形成鼻衄,如用之即愈。现在此病与仲景所说相同,因而给予麻黄人参芍药汤。

麻黄人参芍药汤

人參益三焦元氣不足而實其表也

麥門冬已上各三分 桂枝以補表虚

當歸身和血養血各五分 麻黄去其外寒 炙甘草補其脾 白芍藥 黄芪

以上各一錢 五味子二箇安其肺氣

人参(益三焦元气不足而补其表)

麦门冬以上各三分 桂枝(补表虚)

当归身(和血养血)各五分 麻黄(去其外寒) 炙甘草(补脾) 白芍 黄芪

以上各一钱 五味子二个(收敛肺气)

同类推荐
  •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本书介绍了选题缘由、《后汉书》的研究概况、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 袁天罡与推背图

    袁天罡与推背图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袁天罡略传;袁天罡墓地之说;袁天罡与李淳风;袁天罡叔父袁守诚;初出茅庐;拜师孙思邈;给武则天算命等。
  •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庄子

    庄子

    《庄子》是《老子》以来最重要的道家典籍,是传承和弘扬道家思想的第一经典。《庄子》一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它涉及到伦理、哲学、人生、政治、科学、艺术诸多方面。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被誉为“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乃至世界军事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尊崇的地位。
热门推荐
  • 怎样保养你的肾

    怎样保养你的肾

    本书为“健康快易通系列”丛书之《怎样保养你的肾》分册,由王元松、陈志强等主编。全书分两篇,第一篇为基础知识,第二篇介绍肾病的病因、症状、检查方法、治疗措施及调养技巧等,旨在身边没有医生时,家庭成员也能懂得如何观察患者和正确进行一般性的处理。为了增强本书书的可读性、实用性,本书尽量做到文字通俗易懂,方法简便实用,内容充实全面,希望对广大读者保持健康的身体有所帮助。
  • 放养彪悍妻

    放养彪悍妻

    冯熙女在地下皇陵一住千年,三千青丝早已经白成了雪,而容颜却依旧停留在双十年华。千年前,冯熙女被迫陪葬,千年后,因为地震,来到了现代,白发飘飘,红衣妖绕,轻功绝顶。偶遇黑道公子袁鸿,因为他长得像千年前灌冯熙女毒药的将军,于是,冯熙女眼里满是恨意,杀气冲天,用尽全身的功力,重伤袁鸿。袁家老太爷发出了悬赏令,最终冯熙女被迫就擒,被送去了特种部队,教官宋子轩被折磨得死去又活来。从特种部队出来后,冯熙女被迫保护袁鸿…一,此文重口味。二,此文无阴谋无误会无小三,三无产品,走轻松欢快型路线。*—*—*冯熙女饿了,抬头看天,正好部队的信鸽飞过,于是弯腰,就地取材,弹指而出。宋子轩倒吸了一口凉气,闯大祸了!这信鸽享有部队正式编制的待遇,有专业的战士训练,是我国惟一的一支神秘的军鸽部队。冯熙女打下的这只00001号是最好的信鸽,宋子轩感觉到了阵阵血雨腥风…冯熙女却是眉开眼笑,捡起信鸽,就地取石打火,烤鸽子吃…把00001号啃得连渣都不剩,冯熙女却还未饱,于是,又抬头看天。宋子轩当机立断,拉着冯熙女狂奔去了食堂,从此,军营新一代“饭桶”产生!*—*—*带着冯熙女去练习投手榴弹,,结果,祸起萧墙。手榴弹一爆炸,响起警笛声无数。宋子轩欲哭无泪:“冯熙女,你女金刚啊!!!既然能扔到山顶上,这可是山脚!!!”灰溜溜的回去写报告,两份,一份信鸽0001号被害的报告,一份误炸放哨亭的报告,宋子轩抓破了头,也不知如何下笔,最后干脆笔一扔:“冯熙女,你写我签字。”冯熙女好奇的抓过笔,写写画画,这笔好神奇。宋子轩凑过头来,有气无力的问:“冯熙女,这鬼画符是什么意思?我确定,我不认识的字,上级也不会认识。”结果发现,冯熙女是一文盲…*—*—*冯熙女只懂肚兜,不认内衣,于是,把人事部发的表格内衣型号选项,从小到大都打上勾。去人事部领内衣时,大家都一脸古怪的看着她,那目光,让她好发寒。拿了内衣,夺路而逃,听到人事部传来哄然大笑:“偶滴个神,第一次知道胸部大小可以随心所欲,从32A的小巧玲珑到40D的无法掌握,都行!太强悍了。”“现在的小三职业也不好做啊,要舍得在身上大刀阔斧。”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启迪青少年卓越人生的智慧故事

    启迪青少年卓越人生的智慧故事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潜能是人人都有的、与生俱来的、尚未被开发的大脑智慧能力。潜能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控制,但只要开发得当,每个孩子都能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和与众不同的能力。潜能开发必须从小做起,因为孩子的大脑具有非常强的可逆性。儿童期是脑的结构和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宝宝的大脑活动程度是成人的两倍,宝宝不仅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思维也最敏捷、最活跃,因而这个时期最适合对孩子的大脑潜能进行开发。
  •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读书、治学、教育等方面的篇章,既有轻松的读书趣味,也有科学的治学方法,同时也包括对经典名著的点评,考注等,对青年人读书做学问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胡适的名言“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在这里得到充分阐释;他的“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 傲慢与偏见(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傲慢与偏见(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小说以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由于傲慢和偏见而产生的爱情冲突为主线,描写了四段基于不同人生哲理的婚恋故事。同时,小说也展现了女主人公从恋爱到结婚,自我发现、自我成长的心理过程。作者文笔辛辣而滑稽,富有喜剧色彩,生动地反映了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英国乡间生活和世态人情,展示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社会的生活画面。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足球燃烧的岁月

    足球燃烧的岁月

    为足球疯,为足球狂!永远记住那为足球而燃烧的岁月。这是一个重生回到过去的少年,本着对足球的喜爱。在球场上叱诧风云的故事!
  • 乌龙新娘

    乌龙新娘

    简介无能,此书无趣,亲们绕过!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