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400000016

第16章 脾胃论译注 卷下 (2)

火曰炎上,水曰潤下,今言腎主五液,上至頭出於空竅,俱作泣、涕、汗、涎、唾者何也?曰:病癇[1](癇:即癲癇,是一種發作性神志喪失、口吐白沫、肢體抽搐、醒後一如常人的病證。)者涎沫出於口,冷汗出於身,清涕出於鼻,皆陽蹻、陰蹻、督、衝[2](陽蹺、陰蹺、督、衝:屬奇經八脈中的四脈。)四脈之邪上行,腎水不任煎熬,沸騰上行爲之也。此奇邪[3](奇邪:奇經的病邪。跷四条奇经中取穴针治,以去奇经病邪。)爲病,不繫五行陰陽十二經所拘,當從督衝、二蹻四穴中奇邪之法治之。

火性炎上,水性润下,现说肾主五液,上行于头部出于孔窍,都化为泪、涕、汗、涎、唾,这是为什么呢?答:如癫痫病发作时口吐涎沫,身出冷汗,鼻流清涕,都因阳跷、阴跷、督脉、冲脉四条奇经的火邪上行,肾水不耐火邪煎熬,蒸腾五液上行所致。这是奇经的病邪为病,治疗不一定受五行、阴阳、十二经脉的一般治法所约束,应当从督冲、二跷四条奇经中取穴针治,以去奇经病邪。

五臟外有所主,内無所受,謂無所受盛,而外主皮毛、血脈、肌肉、筋骨及各空竅是也。若胃氣一虚脾無所禀受,則四臟及經絡皆病,况脾全借胃土平和,則有所受而生榮,周身四臟皆旺,十二神守職[1](十二神守職:指十二臓腑功能正常。),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竅通利,外邪不能侮也。

五脏与人体外部组织有表里相合的关系,在内如得不到胃气的滋养,那么五脏及与其相合的皮毛、血脉、肌肉、筋骨和各孔窍都失去营养。因此胃气一虚,肝肾心肺四脏及其经络因为无胃气的滋养都会致病,况且脾全凭胃气平和才能禀受其水谷精微的营养,周身四脏都旺盛,十二脏腑各尽其职发挥正常功能,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窍通利, 外邪不能侵侮。

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论

夫飲食勞役皆自汗,乃足陽明化燥火,津液不能停,故汗出而小便數也。邪之大者莫若中風,風者百病之長,善行而數變,雖然無虚邪[1](虚邪:乘虚而入的邪,泛指四時不正之氣。)。則風雨寒不能獨傷人,先中虚邪,然後賊邪[2](賊邪:賊害人體的邪,指四時不正之氣。)得入矣。至於痿、厥逆,皆由汗出而得之也。且冬陽氣伏藏於水土之下,如非常泄精[3](泄精:冬令應寒反溫,精氣外泄。),陽氣已竭,則春令從何而得,萬化俱失所矣。在人則飲食勞役,汗下時出,諸病遂生,予所以諄諄如此者,蓋亦欲人知所慎也

凡饮食失节、劳役过度,都可出现自汗,这是由足阳明胃化燥生火,胃中津液不能保留而外泄,所以汗出多而小便频。病邪厉害的莫过于中于风邪,风邪是六淫之首,百病中首位的致病因素,行走快而变化多,虽然正气不虚则风雨寒等外邪不能单独伤人致病,因此必定正气先虚,然后有外伤乘虚而入。至于痿躄、厥逆等病证,都因汗出后外邪乘虚侵袭而得病的。况且冬天阳气伏脏于地下,如果冬令应寒反温,精气外泄,阳气先竭,那么至来春从哪里获得生发?这样万物都不能生化。在人体,由饮食劳役过度,时时汗出,外邪侵侮,诸病发生。我所以反复这样讲,想让人们晓得谨慎从事。

忽肥忽瘦论

《黄帝鍼經》云:“寒熱少氣,血上下行。”夫氣虚不能[1](能:音義均通耐。)寒,血虚不能熱,血氣俱虚不能寒熱,而胃虚不能上行,則肺氣無所養,故少氣。衛氣既虚不能寒也,下行乘腎肝助火爲毒,則陰分氣衰血虧,故寒熱少氣。血上下行者,足陽明胃之脈衰,則衝脈並陽明之脈上行於陽分,逆行七十二度[2](度:周次。),脈之火大旺逆陽明脈中,血上行,其血衝滿於上,若火時退伏於下則血下行,故言血上下行。俗謂之忽肥忽瘦者是也。經曰:熱傷氣。又曰:壯火食氣[3](壯火食氣:壯火,此指亢盛的陽氣。食,侵蝕。氣,元氣。意謂亢盛的陽氣可以侵蝕元氣。)。故脾胃虚而火勝,則必少氣,不能衛護皮毛,通貫上焦之氣,而短少也。陰分血虧,陽分氣削, 陰陽之分,周身血氣俱少,不能寒熱,故言寒熱也。《靈樞經》云:“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此則胃氣平而上行也。

《灵枢经·寿夭刚柔》篇说:“寒热、少气,血上下妄行。”大凡气虚的人不耐寒,血虚的人不耐热,血气均虚的人不耐寒热。胃虚水谷精气不能上输于肺,肺气失养,所以少气不足以息。卫气虚的不耐寒,脾气不升下陷于肝肾,助长阴火,伤及阴分,气衰血亏,所以出现寒热、少气。血之所以上下妄行,由于足阳明胃脉虚衰,冲脉之火从下焦并入足阳明之脉上行于阳分,逆行七十二周, 旺盛的冲脉之火逆行于阳明脉中,血上冲于上部,如火退伏于下部则血下行, 所以出现血上下妄行。对这种病理现象俗称忽肥(血充满于上)忽瘦(血从上部下行)。《内经》说,热则伤气;又说, 亢盛的阳火销蚀元气。所以脾胃虚而阴火盛的,必然出现少气,卫气不能护卫皮毛,贯通上焦之气,而气短少不足以息。阴分血亏,阳分气虚,阴阳周行的血气都衰少,不耐寒热而出现寒热证状。《灵枢经·决气》篇说:“上焦开发, 宣布水谷精微,达到温煦皮肤,充养身躯,润泽毛发,好像雾露一样灌溉全身。”这是由于胃气调和而上行的结果。

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

“陰陽應象大論”云:“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1](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天地, 指自然界。生與長、殺與藏,爲臨文避復互换使用的相對同義詞。意爲陽生陰亦生,陽殺陰亦殺,陰陽兩者協調統一,相輔爲用。)。”然歲以春爲首,正[2](正:農歷一月爲正,即正月。),正也;寅,引也。少陽之氣[3](少陽之氣:陽氣初生之時。泉下:即地下。)始於泉下,引陰昇而在天地人之上。即天之分,百穀草木皆甲坼[4](甲坼:甲,指草木的種子外殻;坼,裂開。少陰之火:運氣學説中的六氣之一,少陰君火主夏令,天氣暄熱。)於此時也。至立夏少陰之火熾於太虚[5](太虚:指天空。),則草木盛茂,垂枝佈葉,乃陽之用,陰之體,此所謂天以陽生陰長。經言歲半以前天氣主之[6](歲半以前天氣主之:運氣學説中司天之氣主管上半年的天氣變化,即從農歷大寒至小暑以前。),在乎昇浮也。至秋而太陰之運[7](太陰之運:運氣學説中六氣之一,運即運氣。太陰之運主農歷六月時節。)初自天而下逐,陰降而徹地,則金振燥令[8](金振燥令:秋令在五行屬金,在六氣屬燥。秋季燥氣流行。),風厲霜飛,品物鹹殞,其枝獨存,若乎毫毛。至冬則少陰之氣伏於泉下,水地坼,萬類周密,陰之用,陽之體也,此所謂地以陽殺陰藏。經言歲半以後地氣主之[9](歲半以下地氣主之:運氣學説中在泉之氣(即地氣)主管下半年的天氣變化,即從大暑至小寒節。),在乎降沉也。

“阴阳应象大论”说:“自然界中阴阳相辅为用,才有万物的生、长、收、脏。”一年之中以春为首,正月建寅,天气温和,少阳生发之气从地下上升天空,谷物草木都破壳发芽于这一季节, 到立夏少阴之火盛于天空,草木生长茂盛,垂枝布叶,这是阳气的作用和阴气的形质滋生,所谓阳生阴亦生,阳长阴亦长。《内经》说,上半年由司天之气主管天气变化,阳气主升浮的。到初秋时节,天气从上而下行,太阴之气转化为清肃之气下降到地下,秋行燥令,气候干燥,风厉霜飞,万物落叶,唯枝干独在,好像毫毛一样飘落凋零。到了冬季则少阴之气退伏于地下,水结成冰,地冻而裂,万物匿脏周密,这是阴气的作用,阳气潜藏于形质,所谓阳杀阴亦杀, 阳藏阴亦藏。《内经》说下半年由在泉之气主管天气变化,阴气主降沉的。

至於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冷冽,此則正氣之序也。故曰履端於始[1](履端於始:履,步;端,正;始,指正月一日。意思是時令按歷法準時起始。),序則不愆[2](不愆:不愆期。),昇已而降,降已而昇,如環無端,運化萬物,其實一氣也。設或陰陽錯綜勝復之變[3](勝復之變:運氣學説中的勝氣和復氣。一年之中,若上半年有太過的勝氣,下半年當有與之相反的復氣。例如,上半年熱氣偏盛,下半年即有寒氣以報復之。),自此而起。萬物之中、人一也,呼吸昇降,效象天地,準繩陰陽。蓋胃爲水穀之海,飲食入胃,而精氣先輸脾歸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養周身,乃清氣[4](清氣:指自然界的清陽之氣。)爲天者也。昇已而下輸膀胱,行秋冬之令,爲傳化糟粕轉味[5](轉味: 食物經消化吸收,轉化爲糟粕。)而出,乃濁陰爲地者也。

至于春天气候温和,夏天气候暑热,秋天气候清凉,冬天气候寒冷,这是正常的次序。所以按历法准时起始,不会愆期,一年中气的消长升降变化,如环那样无始无终,运化万物生生不息, 其实是气的变化结果。阴阳的交错、胜复之变,也由此而起。人是万物之一, 呼吸升降,效法于自然变化,以阴阳为准则。因为胃为水谷汇合之处,饮食入胃,化生精气。通过脾的运化,上输于肺,肺气像春夏阳气布散那样,将精气宣布,以滋养全身,这是清气上为天的意思。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下输于膀胱,好像秋冬之气沉降,经过传化转为糟粕,排出体外,这是浊气下降为地的意思。

若夫順四時之氣,起居有時,以避寒暑。飲食有節,及不暴喜怒以頤神志,常欲四時均平而無偏勝則安。不然損傷脾,真氣下溜,或下泄而久不能昇, 是有秋冬而無春夏,乃生長之用陷於殞殺之氣,而百病皆起,或久昇而不降亦病焉。於此求之,則知履端之義矣。

人如果顺应四时气候变化,起居作息有一定规律,以避寒暑侵袭,饮食有所节制,不暴喜、暴怒,以颐养情志,经常保持心平气和,而没有偏胜,那么就平安无恙。否则,就可能损伤脾胃,真气下陷,或泄泻而不能升举,就好像只有秋冬沉降而没有春夏升浮,这是生长功能陷入肃杀之气,导致各种疾病发生,或者阳气久升而不降,也可能致病。从这些升降浮沉的道理中探求,那么才真正理解履端于始的意义。

阴阳寿夭论

“五常政大論”云:“陰精[1](陰精:指地氣。)所奉其人壽,陽精[2](陽精:指天氣。)所降其人夭。”夫陰精所奉者,上奉於陽,謂春夏生長之氣也。陽精所降者,下降於陰,謂秋冬收藏之氣也。且如地之伏陰[3](伏陰:伏藏之陰氣。),其精遇春而變動,昇騰於上,即曰生發之氣;昇極而浮,即曰蕃秀[4](蕃秀:繁榮。)之氣。此六氣[5](六氣:指風、寒、暑、濕、燥、火。右遷:向右昇遷。)右遷於天,乃天之清陽也,陽主生,故壽。天之元陽[6](元陽:即陽氣。),其精遇秋而退,降墜於下,乃爲收斂殞殺之氣,降極而沉,是爲閉藏之氣,此五運[7](五運:指木、火、土、金、水五運。)左遷[8](左遷:向左下遷。)入地,乃地之濁陰也,陰主殺,故夭。

《五常政大论》说,“西北地高气寒, 得地阴之气奉养,气不妄泄而人易长寿,东南地低气热,承天阳之气下降,气常耗散而人易夭折。”阴精所奉,是地下精气升于天上,即春夏阳生阴长的气象;阳精所降,是天上阳气下降于地下,即秋冬阳杀阴脏的气象。而且如地下伏脏的阴精,遇春气变动,升腾于上,形成生发之气,升极而浮,形成夏天的蕃秀之气,这是六气依时令右迁升于天上,成为天之清阳之气,阳气主生发,所以当地的人多长寿。天之阳精,遇秋而潜退,伏脏于地下,成为收敛、肃杀之气,降极而沉,成为冬天闭藏之气,这是五运依时令左迁降于地下,成为地之浊阴之气,阴气主肃杀,所以当地的人多夭折。

“根於外者名曰氣立[1](氣立:氣化之所立。),氣止而化絶;根於内者名曰神機[2](神機:生命活動的概括。),神去則機息。”皆不昇而降也。地氣者人之脾胃也,脾主五臟之氣,腎主五臟之精,皆上奉於天,二者俱主生化以奉昇浮,是知春生夏長皆從胃中出也。故動止[3](動止:作息。)飲食各得其所,必清必淨,不令損胃之元氣,下乘腎肝及行秋冬殞殺之令,則亦合於天數[4](天數:自然賦予人類的壽命數。)耳。

“根源于事物的外部因素,有如气化之所立,名曰气立,气止则生化断绝; 根源于事物的内部因素,有如神之发机,名为神机,神去则生化之机即停止。”这都是阳气不升而下降的缘故。天之地气,在人为脾胃之气,脾主养五脏之气,肾主藏五脏之精,阳气、阴精都上奉于心肺,以主生发,于此可知春生、夏长都从胃气生化而出。所以人之活动、休息、饮食应顺应天时,保持清净安宁,不让损伤胃气,不使元气下乘肝肾而像自然界秋冬行肃杀之令,这样也能顺应自然规律,活到天赋的寿数。

五脏之气交变论

“五臟别論”云:“五氣[1](五氣:臊、焦、香、腐、腥。)入鼻,藏於心肺。”《難經》云:“肺主鼻,鼻和則知香臭。”潔古云:“視聽明而清涼,香臭辯而溫暖。”此内受天之氣而外利於九竅也。夫三焦之竅開於喉[2](三焦之竅開於喉:咽喉爲三焦所主水津出入的通路,故云。),出於鼻,鼻乃肺之竅,此體也,其聞香臭者用也。心主五臭[3](五臭:即上述五氣。)舍於鼻,蓋九竅之用皆禀長生[4](長生:指相生的意思。)爲近,心長生於酉,酉者肺,故知鼻爲心之所用,而聞香臭也。耳者上通天氣,腎之竅也,乃腎之體而爲肺之用,蓋肺長生於子,子乃腎之舍而肺居其中,而能聽音聲也。一説聲者天之陽,音者天之陰,在地爲五律[5](五律:五種音律的樂器。),在人爲喉之竅,在口乃三焦之用。肺與心合而爲言,出於口也,此口心之竅開於舌爲體,三焦於肺爲用,又不可不知也。

《素问·五脏别论》说:“五气入鼻,贮脏于心肺。”《难经》说,“肺气通于鼻,鼻和则可知香臭。”老师张洁古说:“视听明晰,是耳目清凉的表现,香臭明辨,是鼻窍畅通温和的表现。”这些都是人体九窍与外界的联系。喉为三焦之窍,鼻为肺之窍,属体,能闻香臭,属用。心主五气,通过鼻的功用来体现。九窍的生理功能禀受于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如火生金,心能生肺,所以鼻闻香臭为心之生理功能的体现。耳上通天气,为肾之窍,肺金能生肾水,耳能听音声为肾之体、肺之用的体现。又有一种说法,声属自然界之阳气,音属自然界之阴气,取材于地制成五律乐器,通过人之喉窍发声,人之口体现三焦之生理功用。肺与心的功能相合成为言语,出于口中,舌为心之苗窍,三焦之气通过肺的功用,发出声音,这些生理联系不可不知。

肝之竅通於目,離爲天[1](離爲天:離爲八卦之一,象征火和太陽。),能耀光而見物,故分别五色也,肝爲之舍,腎主五精[2](五精:五臓精氣。),鼻藏氣於心肺,故曰主百脈而行陽道。經云,脱氣者目盲,脱精者耳聾,心肺有病而鼻爲之不利,此明耳、目、口、鼻爲清氣所奉於天,而心勞胃損則受邪也。

肝开窍于目,离为太阳,其光辉照耀,能看见各种物体,分辨五色,目赖肝所藏之血而能视物,肾主藏五脏精气,鼻吸纳之清气藏于心肺,心肺主百脉而行于上焦阳道。《内经》说,气脱出现目盲,精脱出现耳聋,心肺有病可致鼻息不利,这表明耳、目、口、鼻诸窍功能由清阳之气奉养于上,如心劳过度,胃气受损则会受到外邪侵犯。

阴阳升降论

易曰:兩儀生四象[1](兩儀:指天地陰陽。四象:指春夏秋冬四時。),乃天地氣交, 八卦[2](八卦:《周易》中的八種基本圖形,名爲乾、坤、震、巽、坎、離、艮、兑,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是也。在人則清濁之氣皆從脾胃出,營氣營養於身,乃水穀之氣味化之也。

《易经》说:天地阴阳演变为春夏秋冬四时,天地阴阳之气相交,四象演变为八卦。在人体清阳、浊阴之气都出于脾胃的生化,营气能营养周身,由水谷气味化生而成。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本书收入曾国藩家书126封,都是他在为官从政、操持防务,或奔走于驿道水路上的亲笔所书。既阐述伦理纲常,又慨叹人生艰辛,还劝勉后人精进,表达心事衷曲,言之凿凿,情意绵绵,实为后辈修身育人、捧读不倦之佳作。
  •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乃郑振铎先生在抗战烽火劫难中搜求古书之记录,其间种种为之欢喜为之愁之行状,为灾难中的祖国保存文化薪火之情思,无不怦然动人。这是一幅真正的爱书人的绝美的自画像。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正说三国

    正说三国

    想知道三国真正的历史吗?想了解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有什么不同吗?想读懂正史三国的都来看看吧!
  • 谍影重重

    谍影重重

    世界王牌间谍、谍战大案秘闻全记录。细说世界顶级间谍的传奇故事,直击重大火热的间谍事件,揭开间谍工作的神秘内幕。通过介绍普京的克格勃情结、“地下总统”胡佛、英国间谍女皇帕克、谍海枭雄勒鲁瓦、日本间谍东方魔女川岛芳子、谍海奸雄土肥原贤二等,从侧面反映神秘、无情、血腥的间谍人生。
  • 女人之间

    女人之间

    八年前,大学校园里,杜宇第一次见到了梨花,那一刻,他心里面就认定了梨花就是他这辈子想要找的人。一见钟情,从第一眼就爱上一个人。
  • 扑倒蜜桃甜心:总统的宠儿

    扑倒蜜桃甜心:总统的宠儿

    大梦初醒,纯真少女早已背负三条人命,却强硬的被恶魔扛上肩头,关回‘囚笼’……扣子一颗颗崩落,衣服碎裂的那刹,他扑了过来……为爱沦陷,当她看清他罪恶嘴脸,她却已被迫成为嗜血黑帝的甜心爱人!
  •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

    肖平的《湖广填四川》是一部重说历史的典范之作。作者通过大量相关史料的勾连,以文学化的想象叙述,从屠蜀传说中剥离历史的虚实,重说一段三百余年的移民史。“构架不繁而文字清爽,为同类著作所未见,堪称翘楚。”(流沙河评)全书共分五章,主要从移民们入川的经历、创业的历程以及“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对巴蜀的深远影响入手,全景式地展现了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 三月惑君小刁妻

    三月惑君小刁妻

    【本书简介】莫名穿越的她,被莫名逼上花轿。新婚当日,夫君竟当着众人的面,丢下一封休书。从此之后,“三月休妻”成了全皇朝最脍炙人口的笑话。笑话就笑话,她根本不在乎。接下来,她极尽自己所能,将林家玉庄弄得鸡飞狗跳,夫君气得七窍生烟,怒极攻心,却偏偏拿她没有办法。在此期间,她也没有闲着,为了自己今后的出路,她从嫁过来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拼命敛财。计划进行了一半,却杀出三个“程咬金”,将她的生活搅得一团混乱。眼看三月期限就要到了,她没心思再与他人周旋,却在这时,发生了料想不到的意外……“被迫”离开玉庄,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这个理想,终于实现。谁知,正当她乐不思蜀时,他竟然出现在她的面前,接着,还有他,他,他!某人:你偷了我一颗心。某人:你葬了我一世情。某人:你毁了我一辈子。某人:你给了我一生怨。面对四人,她从左数到右,再从右数到左,看着一张张帅到掉渣的俊颜,听着一声声柔情的告白,她怎么头脑昏昏,四肢发麻呢?===========推荐自己的完结文《雍倾天下》(清穿)连载文《邪王的替身赝妃》(雪不得不出来说话了,亲们在收文的时候,请仔细考虑一下,抽藏涨了却又掉,雪心里很难过的)
  • 悍妇当家

    悍妇当家

    穿越女凌秋,被穷困受人欺凌的三兄妹捡回了家.收拾完恶人以后,带着三人努力奔小康.买房买地做起了封建小地主.平静的生活下,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各色人等。痴迷厨艺的厨子、被罢免的官员父子、落魄江湖的剑客(书生?)西门吹雪、守护边疆的将军兄弟、猪头脱线的神医和武艺高强的隐退高手主仆、时尚贵公子皇帝小舅子、不怀好意的敌国王子、以及……平静温馨的封建地主生活,偶尔穿插着这些闹的鸡飞狗跳的各色人等。此文温馨清水!生活化田园化!我的宗旨就是:娱乐自己,娱乐大众!**************简介用分割线*************有朋友死拍我简介,说不够狗血没人看--!我让他写来,他给我来了一堆。贴上给大家,仅供娱乐!NO⒈平凡的穿越女,不平凡的经历,一个女人与三个男人不得不说的故事……(我喷--!)NO⒉看强悍穿越女,周旋与众多美男之中,三角、四角、多角尽在悍妇当家……(我接着喷--!多角在哪里?)NO⒊一个女人的理想,三个男人的目标,悍妇当家有Y有H,总有一款适合您……(我华丽丽的喷血倒地!)NO⒋“记住我才是第一女主角,别和我抢男人”彪悍穿越女的奇幻之旅,两对痴情男女的旷世畸恋……(这是在我说明那三个“男人”里的小二毛是个女娃娃后他写的--!我爬起来继续喷!)给大家介绍下我比较欣赏的作者的:花月夜小亲亲的文。花月文的特点是大气。当时我特喜欢她的汉宫潋滟,现在附上地址。汉宫潋滟,讲霍去病霍少的故事。大气磅礴,难得的是好文竟然没V,已完结!拐个夫君入洞房,花月的新文。新鲜热乎,我也在追踪ing!小答应。作者前浪,通俗轻松型,个人觉得很恶搞,反正我看到现在笑死了。皇帝不像皇帝,妃子不像妃子,完全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
  • 绾青丝

    绾青丝

    绾青丝,挽情思,任风雨飘摇,人生不惧。浮生一梦醉眼看,海如波,心如皓月,雪似天赐。你自妖娆,我自伴。永不相弃!——借书友“东方如梦”赠词以代文案。叶落江秋孤舟蔚,海烟长空一色蓝。花落人去空落雪,楚楚凄凄弄停云。殇酒无味画声峥,且看离人绾青丝。——《绾青丝》
  • 谁是企业最受欢迎的人

    谁是企业最受欢迎的人

    要么赢得青睐,要么遭到淘汰。受欢迎的人,不会失业!受欢迎的人,获得提升!受欢迎的人,不可替代!阅读本书,可以有效地促进个人和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和个人共同成长,实现双赢共荣。
  • 老公太温柔

    老公太温柔

    她,本以为自己不会为任何男人动心,可是他硬要把自己拉进了他的世界。因为他的温柔,她的心禁不住也开始了跳动。原来爱是这样的美好。既然心已经不受控制,那就让它跳吧!可是,就在她爱上他以后,却又让她发现另一个残酷的事实。原来,他早就有了自己的爱人。为什么要骗她啊!自己做错什么了?如果不爱她就不要来招惹她啊!既然让她得到了,又怎么可以再失去啊!心会痛哎!可是,心都不在了又要怎么去挽留。她,不该相信的!这世上怎么可能有爱呢?原来,温柔也可以如此的伤人,比残酷更伤人。那她,可不可以不要了,不要如此伤人的温柔。不要再爱了。还是离开吧!还他自由,还自己自由。虽然放手,是那么的不容易,可是放手了,痛就会到此为止吧!不要再见他了,真的不要了。可是世界真的很小。五年后,他们还是相遇了。他不再温柔,处处刁难她,变得暴躁,动不动就发火。让她不知所措。他,不爱她。可是为了不让母亲再逼他而娶了她。本以为,那么无所求的一个女孩子,想要离开她的时候应该很容易。可是,当要离开的时候,看到了她眼睛里的泪,自己的心为什么会有点酸。她离开以后,他才知道自己已经离不开她了。原来,在不知不觉中早就爱上了她。他后悔了,真的后悔了。想要再找回她,可是为什么都找不到她,自己真的伤她很重吗?她说,是他的温柔伤了她。那好,他就不要再温柔。从此,他变得冷酷,甚至,不近人情。五年后,当再次遇到她,心已经不受控制。发现,她的身边有了别的男人,他竟会如此害怕。不行,决不允许她再离开自己。就算她不再爱自己,也不允许.。新文《婚后试爱》在结婚前一天,看到自己的未婚夫与别的女人在她亲手布置的婚房内抵死缠绵,她该怎么办?哭喊,愤怒,揍人,还是要死要活?这些她都做了,可换来的是什么?“你就是死,也别死在我面前。”面对未婚夫无情的怒吼,泪潸然落下。他说喜欢温柔可爱的女孩,所以她磨平自己的棱角,收起骄傲的自尊,只为,可以在他眼中有她影子,可现在她得到是什么?背叛,羞辱。“其实,只要你还像以前一样,我还是愿意娶你的。”听着他冰冷的话语,她压制住将要狂涌的泪水,挺直背脊没有丝毫犹豫的掉头、远走。她,从来不是圈养在笼中的金丝雀,不需要任何人的施舍,她有自己的天空要翱翔,没有时间在这里与一只乌鸦废话。望着她毫不留恋的背影,他难得错愕的晃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