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300000006

第6章 吴与弼的自治力行与胡居仁的主敬(1)

明代前期理学代表人物,曹端、薛瑄之后有吴与弼。吴与弼特别强调躬行实践,尤重在已发念头上省察克治。吴与弼的弟子有胡居仁与陈献章。胡居仁主敬之学,是朱熹学说在江西的主要继承者。陈献章江门之学,是朱熹学说向明代心学转折的关节点。

一吴与弼的自治力行

吴与弼(1391—1469)字子傅,号康斋,江西崇仁人。青年时从杨溥学理学,读《伊洛渊源录》,慨然有志于道,弃举业,专意于五经四书、诸儒语录,躬耕自力,讲学授徒。晚年被荐,招至京师,授谕德,辞未就。曾向英宗上“陈言十事”。归家后仍讲学,终老于乡。有《康斋集》,主要是他的读书札记。

吴与弼之学,着重在已发上省察克治,在哲学形上学方面所造不深。他一生“于作止语默间,孜孜求其合于道”,常于静处痛自惩创。后来的学者说他“刻画过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康斋集提要》),“刻苦奋励,多从五更枕上、汗流泪下得来”(《明儒学案·师说》)。他的读书札记《日录》中多处自述“梦见孔子”、“梦见朱子”,从中亦可看出他求道之急。

吴与弼之学最显著的方面,在奉行宋儒“存天理,去人欲”的训条严厉克治自己。吴与弼尝说:

“夜痛自检点且不暇,岂有功夫检点他人?责人密,自治疏矣,可不戒哉!”(《康斋集》卷十一)吴与弼的读书札记,大多不是对书中义理的融释发挥,而是与自己心中欲念搏斗的实录,如:

病体衰惫,家务相缠,不得专心致志于圣经贤传,中心益以鄙诈而无以致其知,外貌益以暴慢而何以力于行!岁月如流,岂胜痛悼,如何如何。

数日家务相因,忧亲不置,书程间断,胸次鄙吝,甚可愧耻。吾之所以不能如圣贤,而未免动摇于区区利害之间者,查理不精,躬行不熟故也。(《康斋集》卷十一)

可以说,吴与弼的学问方向,就在于检点自己,在省察克治中逐渐变化气质。所以,吴与弼之学不是“上达”,而是“下学”;是修养功夫论的,不是本体论的。这里可以看出明代前期儒学的一个特点,这就是特别重视功夫论。宋代理学家多重视本体论,周敦颐、张载、二程、邵雍、朱熹、陆九渊、杨简等,皆有关于形上本体的论述,且以本体论为功夫论的根据。明代前期儒者,特别是薛瑄与吴与弼,较少在本体论上阐发,且以此为虚玄。他们认为,本体论前贤已道尽无余蕴,后来的儒者只需遵循前代儒者设定的修养路径去实行即可。躬行践履是明代前期儒者普遍奉行的方向。所以总体上说,宋代理学家多高明卓绝,体系大而内容周备,境界高而功夫切实。明代前期儒者皆规模促迫,无雍容宽余气象。虽然自律甚严,从体验之深切与践履之坚卓说亦多有可观,但理论内容上不深广,缺少知识上的学究天人,专走笃实践履一路。黄宗羲说:“河东之学,悃愊无华,恪守宋人矩矱。”(《明儒学案》第109页)是从王学不守故步、勇于自创新格的立场着眼,自有其合理性。

吴与弼也有一些主张读书穷理的议论,如:“读书穷理,从事于敬恕之间,渐进于克己复礼之地。”“观《近思录》,觉得精神收敛,身心检束,有歉然不敢少恣之意,有悚然奋拔向前之意。”(《康斋集》卷十一)读书在朱熹是格物的方式之一,格物是为了明理。而吴与弼的读书,更多的是用以对治自己气质中的弱点。读书在吴与弼绝不像朱熹那样,是以书中的义理消去心中鄙吝,而是靠读书来静定心的憧憧往来与向外驰求。他说:

贫困中事物纷至,兼以病疮,不免时有愤躁,徐整衣冠读书,便觉意思通畅。

心是活物,涵养不熟,不免动摇。只常常安顿在书上,庶不为外物所胜。

应事后即须读书,不使此心顷刻走作。(以上见《康斋集》卷十一)

他非常向往古人读书甚乐的境界,如:“南轩读《孟子》甚乐,湛然虚明,平旦之气略无所挠,绿荫清昼,薰风徐来,而山林阒寂,天地自阔,日月自长。邵子所谓‘心静方能知白日,眼明始会识青天’,于斯可验。”(《康斋集》卷十一)他为自己规定了每日功课:“今日所当为者,夙兴盥栉,家庙礼毕,正襟端坐,读圣贤书,收敛此心,不为外物所汩。夜倦而寝,此外非所当计。”并且作诗二句置座右以自勉:“澹如秋水贫中味,和似春风静后功。”(《康斋集》卷十一)

吴与弼自觉气质偏于刚忿,所以他多锻炼含容一法。他的读书札记中,警戒刚忿处甚多,如:“一事少含容,盖一事差。则当痛加克己复礼之功,务使此心湛然虚明,则应事可以无失。静时涵养,动时省察,不可须臾忽也。”“寄身于从容无竞之境,游心于恬淡不挠之乡,日以圣贤嘉言善行沃润之,则庶几其有进乎!”(《康斋集》卷十一)

吴与弼用功数十年,着意克治自己刚忿之病,但觉把捉操持过于严毅,反排遣不下,于是转向未发中的涵养,悟“制而不行者硬苦,以理处之则顺畅”,故又以读书穷理为涵养,不欲速求效,渐渐能已发未发打成一片。

吴与弼一生清贫,他以张载“富贵贫贱,庸玉汝成”和孟子“动心忍性,增益其不能”之训勉励自己不以贫病为意,札记中此类记载甚多,如:

晴窗亲笔砚,心下清凉之甚,忘却一身如是之窘也。

昨晚以贫病交攻,不得专一于书,未免心中不宁。熟思之,须于此处做功夫,教心中泰然,一味随分进学方是。不然,则有打不过处也。

夜坐,思一身一家,苟得平安,深以为幸,虽贫窭大甚,亦得随分耳。夫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枕上思家计窘甚,不堪其处,反复思之,不得其方。日晏未起,久方得之,盖亦别无巧法,只随分、节用、安贫而已。誓虽寒饿死,不敢易初心也,于是欣然而起。又悟若要熟,也须从这里过。

贫困中事缠人,虽则如此,然不可不勉,一边处困,一边进学。(以上见《康斋集》卷十一)

吴与弼文集中最多的,就是这类克治己病、安贫乐道的记载。可以看出,吴与弼是一个偏于向内做克治功夫、以清直劲节为特点的学者。时人章衮说:“其《日录》为一人之史,皆自言己事,非若他人以己意附成说,以成说附己意,泛言广论者比。”(《明儒学案》第16页)《四库提要》评论他“实能兼采朱陆之长,而刻苦自立”。吴与弼刻苦自立处所在皆是,毋庸赘言,其兼采朱陆处,大概在直接于心地上做功夫,不假手于格物穷理、豁然贯通,近于陆九渊之发明本心;其以读书为变化气质之方,静时涵养,动时省察,则近于朱熹为学之方。但这些地方吴与弼皆未深论。总的说,他更倾向于朱学。

吴与弼之学虽不免拘迫浅近,理论创获甚微,但他的弟子胡居仁余干之学对朱熹学说多有发明,而陈献章则是明代学术转折的关键人物。二人皆受学于吴与弼。黄宗羲说:“椎轮为大辂之始。增冰为积水所成。微康斋,焉得有后时之盛哉!”(《明儒学案·崇仁学案一》)可以说道出了吴与弼的学术地位:他本人的学术虽无甚可观,但作为胡居仁余干之学和陈献章江门之学的渊源,却是明代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环节。

二胡居仁的主敬

胡居仁(1434—1484)字叔心,号敬斋,江西余干人。青年时从学吴与弼,绝意科举,筑室梅溪山中,专意著书讲学。游历江浙、福建等地,参学问道。曾应聘主白鹿洞书院。门弟子很多。主要著作有读书札记《居业录》及身后余佑收集编定的诗文集《

胡敬斋集》三卷。

吴与弼之学,专在心念上省察克治,刻刻不忘,勿使稍有走作,其学不免褊狭急迫。胡居仁与吴与弼有两点重要不同:其一,更注重心之未发的涵养;其二,注重对义理的把握。由于这两点不同,胡居仁之学重在以敬涵养心体,同时以义理沃润,诚明两进,敬义夹持。这是典型的朱学门径。他的学术规模总体上说比其师广大。

胡居仁非常赞赏朱熹的主敬穷理,以此为程朱学的基本点和入门功夫,他说:“程朱开圣学门庭,只主敬穷理,便教学者有主处。”(《居业录》卷二)在主敬穷理二者中,胡居仁更注重主敬。他认为,主敬是孔子学说的精髓,孟子的“求放心”入门处太高,使学者无下手处。遵循孔子主敬的方法,求放心自然就在其中了。敬字括尽孔孟全部功夫要领。他说:“孔子只教人去忠信笃敬上做,放心自能收,德性自能养。”(《居业录》卷二)胡居仁推崇周敦颐,认为周敦颐是一代大儒,但认为他“主静”的功夫路向有偏弊。主静说引导学者专意静坐,易流为异学。主静的修养方法偏于静,与孔门健动、生气淋漓的学风不同。且习静是专静气,与以义理涵泳德性不同。故他反对“静”字,易静为敬,敬即程颢的“动亦定,静亦定”。静只定得气,敬则动静兼赅。

胡居仁继承了朱熹“静时涵养,动时省察”的修养方法,认为静与动是体用关系,静是未发,是体;动是已发,是用,体用一源。他说:“静者体,动者用;静者主,动者客,故曰主静,体立而用行也。”(《居业录》卷三)他认为敬包动与静、养性与修心,敬则心不纷乱躁妄,能宰制动静。胡居仁非常注意辨别静与敬,他所认为的静是未发,即“思虑未萌,事物未至”,但虽静不废操存,敬贯乎动静。

在主敬与存理的关系上,胡居仁主张敬义夹持。他继承了程颐、朱熹的“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主张二者交养互发。敬贯一切时,未致知前先须存养,此存养是为了廓清心中我执我见,更好地认识事物之理。在认识事物之理后,也还需要以敬涵养,此时涵养重在以理润心,养成某种精神境界。所以主敬贯一切时:“致知之功有时,存养之功不息。”(《居业录》卷二)

此外,胡居仁认为,以义理浸润心,可以使心常愉悦。孟子“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正是此意。他认为,主敬是对自己的约束,但如果这种约束是在某种信念的驱使下、某种道理的说服下,就会产生心灵的愉悦。这种愉悦是道德感和美感合一的。他说:“人虽持敬,亦要义理来浸灌,方得此心悦怿,不然,只是硬持守。”(《居业录》卷二)这种愉悦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使人把道德行为作为一种享受去追求更高的境界;另一方面,由道德行为带来的高尚感、尊严感能使道德行为成为自愿的活动、审美的活动,不拘迂刻板。道德行为本身是律己的,有时甚至会产生痛苦,但它作为理性对感性的战胜,作为理智对道德行为的意义的觉解,亦会产生美感。胡居仁不同于吴与弼,吴与弼之所得,“多自五更枕上、汗流泪下得来”。吴与弼不大讲穷理,没有穷理的集义便是“硬持守”。胡居仁则以敬恕为主导,以义理为培养,敬义夹持,比吴与弼呈现出更多优游从容、渐进于道的气象。

这里我们接触到了宋儒中程颐、朱熹学派与明代前期宗程朱者的一个不同。程朱非常重视格物穷理,把它作为提高道德境界的必经之途,故主张在下学中求上达,在事物之理上求天理,在“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上求“上下与天地同流”。道德增进同探求事物中的道理不可分。明代前期儒者更多地着眼于道德之高严:道德并非必然与知识相关,道德境界是意志锻炼的成就,必须在严酷的道德抉择、善恶斗争中培养起来。他们认为可以不经由格物致知而直接走诚意正心的途径。他们多缺少优游的气象而显得褊狭急迫。从方孝孺、曹端,尤其是吴与弼的学术面貌上可以看出这个特点。胡居仁虽也持身“严毅清苦,左绳右矩”,属修养途径上的敬畏派,但他自觉地用程朱以义理涵养德性的方法纠正吴与弼的褊狭急迫,故其所得较之乃师为广大宽余。

胡居仁的主敬,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敬的一个作用就是使心精明,所谓精明指心专主于一,避免纷杂昏乱,他说:“心精明是敬之效,才主一则精明,二三则昏乱矣。”(《居业录》卷一)胡居仁反对静坐中观喜怒哀乐气象。他认为,既是未发,就不可观看,可体验到的皆是已发;在已发上看出未发,由已发之和推未发之中。静时只可涵养。他主张用朱熹“静时涵养,动时省察”的方法,动静皆用一敬字照临。他虽反对静坐中观未发气象,但也反对静时不着功夫,认为静时无功夫则流于佛老。涵养即静时功夫。他反对以《易传》“天下何思何虑”为借口,放弃静中功夫。他认为“内直外必方”,天下无有能直内而不能方外者。胡居仁之直内方外,指内以涵养性情,外以整饬体貌。他说:

容貌辞气上做功夫,便是实学。端庄整肃,严威俨恪,是敬之入头处。(以上见《居业录》卷二)

其心肃然,天理即在。(《居业录》卷三)

敬的这方面的内容也是继承了程颐、朱熹。朱熹强调道德修养必须从整肃外貌开始,一个人的外貌气质,是他内心修养的表现。同时通过整肃体貌动作,也可使内心恭敬,不敢生忽慢之心。故朱熹有“正衣冠,尊瞻视为先”之训,制定了“头容直,目容端,足容重,手容恭……”

一系列规矩范式。胡居仁的敬包括端庄整齐,他认为所谓圣贤,即内怀戒慎恐惧之心,外有庄敬整肃之貌。他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虽器物之微,区别精审,没齿不乱”(《明儒学案》第29页)。持敬不可谓不严。主敬是胡居仁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他自名书房曰敬斋,已经表明了他的功夫路向。他的主敬,主要吸收了程颢的“动亦定,静亦定”,朱熹的诚敬存心之说。朱熹所谓敬,内容十分丰富,其大要在敬畏、收敛、专一、随事检点、内心常惺惺、庄敬整齐等方面。胡居仁论敬,内容超出朱熹者不多,不过随自己的体验而有不同侧重和发挥。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为唐代学者赵蕤所著述,为历代有政绩、有业绩的君臣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从国家兴衰上讲谋略的,《反经》是从长短利害上讲智术的。它从逆反的心理态势中谋求一种逆反的思维方式,不失为古代心理学的范本。《反经大全集》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每篇前有导读,揭示《反经》的奥秘,是我们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以及为官、经商、管理的必备参考书。
  • 康德的世界

    康德的世界

    本书是以康德的精神世界这个角度写的康德的传记,描绘了著名哲学家康德的一生及其思想变化,是研究西方哲学的人应读的著作。
  •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问世两百多年,因此也被称作《穷理查年鉴》或《穷理查历书》。在美、英、法、德、西、日、韩等多国发行,1733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穷理查智慧书》首次问世。这本书以历书形式出版,经久不衰。,成为当时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富兰克林持续25年出版此书。他们从《穷理查的智慧书》中收获智慧与成功: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全球首富沃伦·巴菲特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投资人师查理·芒格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平均每年销量都超过一万册。几乎家家书架上都有一本。推销人师弗兰克·贝特格台湾人师李敖
热门推荐
  • 魔临异世

    魔临异世

    这是个黑和白的世界。它忽然又动了。这一次,宇宙深处……无极生太极,它的使命又是什么?,这是个进化的世界!一颗拳头大小由黑白双色组成的晶体傲然的静立在浩瀚的星空中,没有耀眼夺目的光彩,亦没有勾人心弦的震撼。它是那么的平凡,而又那么的不平凡。一颗由一个世界的能量进化成的晶体能够平凡吗?这一天,太极分阴阳。这是万物进化的本质
  • 末世重生之无敌召唤

    末世重生之无敌召唤

    蓝天,一个在末世被上天抛弃的“普通人”,却不想意外因自身体香控制变异动物,从此一个自卑的女子重新褪去青涩的外表,雷厉风行的她在短短三年内成为了云省的统治者。当她想要安逸事却惨遭心爱之人背叛,联合自己的亲人将她围困雨林使她身亡。却不料意外启动召唤系统使她重生到了末世的前一天,这一次她不会任人鱼肉,也不会看着弟弟惨死!萌宠?萝莉?她统统都能召唤,这次她不会因图安逸试图麻痹自己,更不会屈居一个小小的云省!从西南到东北她横扫整个Z国,丧尸怎样?凶猛的动物又怎样?她统统不惧,她势必在末世走出一道征途!热血沸腾的决战场面,恐怖灵异的各种丧尸,诙谐幽默的可爱萌宠,能力各异的被唤之人,尽在无敌召唤!
  • 特工邪妃

    特工邪妃

    她——组织内的首席特工,身手敏捷,智商高超。所接受的暗杀任务从无败绩,是特工界的神话。她——龙耀皇朝大将军独女,不仅相貌奇丑,更是众所皆知的痴傻煞星。一场离谱的穿越,不仅让冷血的她代替了无能的她,更谱写出了一段惊世骇俗的传奇。当她的痴傻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嚣张狂妄时,世人惊呆了。当她的陋颜褪去,露出那羞花闭月的仙容,艳绝天下的妖姿时,世人震撼了。当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佛挡杀佛,魔挡灭魔,掌控天下只是弹指一挥间时,整个世界凌乱了!面对他国的威胁,她只是挑眉一笑:“不要在我面前嚣张,你们还不够格。若你们执意触犯我的底线,我不介意毁了你们的江山。”面对神秘家族的挑衅,她仰头一笑:“招惹我可以,前提条件是…你们做好死的准备了吗?”她说:不要赞美我的狠,这是我应该做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势必诛之!→☆→☆→☆→☆→←★←★←★←★←★←片段一:轰——如雷的响声贯彻了整个瑞王府。“王爷!”两名蓬头垢面,狼狈不堪的侍卫走了进来。“外面发生什么事了?”某风姿绝色的男子抿了口茶水后,抬头漫不经心的问道。“禀王爷,是王妃的杰作,她刚刚朝着花园中的凉亭扔了颗黑不溜秋的东西,结果不仅将整个亭子炸塌了,更顺带将我们两个旁观的人炸成了这样。”侍卫们嘴角抽搐的回道。“哦,原来是王妃在进行实验啊!那你们去问问王妃,花园够她炸吗?若不够的话,本王立刻叫人再造一个花园出来给她炸。”某男子语气中萦满溺爱的道。“王爷,王妃已经离开花园了。她说若摧毁自家花园,以后修复起来要浪费很多银子,所以她抗着一麻袋黑不溜秋的东西,跑去宣王府做实验去了。”“什么?那你们还不赶紧去追王妃。”“是,属下们这就去阻拦王妃。”“谁让你们阻拦她了?王妃那么柔弱,你们竟然让她辛苦的抗麻袋?立刻追上去帮王妃抗麻袋,然后协助王妃做实验。”“…”片段二:“王爷,不好了!”一名侍卫急匆匆的闯进了书房。“又发生什么事了?”某男子放下了手中的书籍,语气波澜不惊的问道。“王妃刚刚提着鞭子冲出王府去了,她说要去调教调教左丞相府的人。”侍卫擦拭着额头上的冷汗道。“什么?”某男子愤怒的从椅子上站起了身。“王爷请恕罪,属下们知道该强行拦住王妃的,可是王妃的脾气您也知道的…”侍卫小心翼翼的说道。
  • 冯仑内部讲话

    冯仑内部讲话

    本书通过冯仑的经历和他曾经的讲话,还原了他们创业的过程,找到了万通地产发展、壮大的关键时间点,并展现了冯仑在该时刻扮演的角色及所起到的作用。同时,还对冯仑的所作所为进行了剖析和拓展,探讨了他的做法中哪些能给人理论上的启示,哪些值得现实中直接推广和学习。通过这些,让读者对冯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也让读者对创业及管理企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民航天地(世界科技百科)

    民航天地(世界科技百科)

    本套青少年科普知识读物综合了中外最新科技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我的王妃是影后

    我的王妃是影后

    影视歌三栖明星袁小雅无意中穿越到了不知名的朝代。而且是穿越成了一个妾侍,居然还是疯子。她屡次三番被陷害,当然不会傻傻的坐以待毙!在不知不觉的布局与拆局当中,却渐渐的把自己的心也给奉送了出去,且让我们看袁小雅到底是选择放弃反击抱得美男归呢?还是选择一一报复狠心之人……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扑倒青梅,宝贝休逃

    扑倒青梅,宝贝休逃

    度娘说:青梅竹马最初是成语,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度娘还说:“青梅竹马”的时代就是天真无邪的时代。但是度娘没说,如果你的人生中有个“竹马大明星”,那你这辈子就完了。经纪人,保姆,搬运工,服装设计师,化妆师以及“垃圾桶”,南惠在西爵的生命中扮演的角色,复杂而苦逼。*她是半工半读努力考研经济系的高材生。他是大蒜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的富家公子。他说:南惠你读这么多书不就为了发财,不然嫁我哥,你就成少奶奶了啊。她说:我嫁你妹。*他是光芒万丈的大明星。她是背后奔走劳碌的经纪人。他说:南惠,我开你工资,你好歹每天对我笑一笑,别整天绷着个脸。她说:嘿嘿,笑过了,满意了。*家人都说,他冷漠,无情。粉丝都说,他酷的很好看。只有她知道,装逼而已,装逼遭雷劈。家人都说,她温柔,体贴。朋友都说,她勤奋,努力。只有他知道,她死撑而已,凶悍老娘们。【简介比较二逼脑残,将就看吧,内容走的是大众style,明星文,再开一个,希望比第一个好看!】
  • 花心王爷极品妃

    花心王爷极品妃

    他,陌上王朝,最花心的王爷,庞大的后宫,人数惊人.她,二十一世纪,无人不知的寒冰女王。何为爱,她不懂。初次见面,他和美艳小妾在上演现场直播,面对这红果果的‘鸡情’,某女给予的评价只有四个字:野鸡打架。穿越第一天,她直接把一身赤裸的他踹进了荷塘,让他和一池子的荷花,来了个亲密接触。穿越第二天,她很不小心的教训了一下他最爱的侧妃,他赏了她一个耳光,两人的梁子就此结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