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300000018

第18章 王阳明的良知之学(5)

这两方面的意思,是阳明是非之心最主要的意思。阳明晚年四句教也强调这一点:知善知恶是良知。这里良知是包二者为一的。好善恶恶是一种情感,知善知恶是一种能力。良知是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能力的统一。知善知恶以好善恶恶为根据,有“不容已”的好善恶恶的情感,才有知善知恶的现实判断的发生,所以阳明又把知善知恶归结为好善恶恶: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传习录》下)

这两个方面的分别是应该的,而且是重要的,因为在阳明的语录和书信中,对这

两个方面是有强调的侧重点的,“好善恶恶”是意志的品格,知善知恶是理智的品格。对于前者,阳明强调“意诚”,因为意诚,则真能好善恶恶。阳明说:

为学功夫有深浅,初时若不着实用意去好善恶恶,如何能为善去恶?这着实用意便是诚意。(《传习录》上)

又说:

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圣人。(《传习录》下)

对于后者,阳明强调在实践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义理无定在,无穷尽,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谓止此也。再言之二十年、五十年、未有止也。(《传习录》上)

王阳明教导弟子在实事上用功,认为只有在实事上才能使良知中意志与理智得到锻炼。因此阳明是非之心的思想与知行合一是统一的。在实事上磨炼,自己发一念知其善,即能着实去好;发一念知其恶,即能着实去恶。对于别人的是非,在实事上磨炼才能养成敏锐的判断能力。所以,知行合一阳明后来虽不甚讲,但它实际上已融入致良知中。着实致良知自能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致良知应有之义。

对于是非之心发生判断的方式,阳明有前后认识上的不同。在早期和提出致良知宗旨以前,以理智的形式为主。所谓理智的形式,即良知对于外界的反应采取分析、推理、证明等等理智的方法。阳明曾说:“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良知愈思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随事应去,良知便粗了。”(《传习录》下)随着阳明长期的实事磨炼,特别是遭逢数次重大事变,良知的反应能力趋于熟化,阳明对于良知愈益恃任,越来越倾向于把良知作为直觉能力。作为“诚意中之好恶”,自己发一念,其好其恶,良知自然知得;就是对于别人言行的判断,也付诸直觉。良知对于外来判断,喜而好之者,其必是;不喜而恶之者,其必非,好恶一从良知,即无不合天理。在阳明,长期的理性判断熟化为当下的直觉,这种直觉并伴随着情感的好恶,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已经融合无间,以至于道德判断的理性思维过程已凝聚为当下的道德情感。阳明弟子王龙溪描述阳明这种境界说:“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即得本心,更无假借凑泊,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明儒学案·姚江学案》引)良知对于是非的判断,在阳明是由他半生所积累的是非评价的经验作基础的。所以,他的熟化、他的直觉并非率意的、任性的,而是有根据的。这个根据就是阳明所说“良知上自然的条理”。“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也有天赋和后得之分。天赋的条理,即人心天然具有的分别不同差等而居之的倾向。后得的条理,指这种分别对待作为理智与经验凝聚、积累于个体心中,并变为理性本身的、自然的结构,在人对外界的反应中起作用。这种“良知上自然的条理”有一种迅捷、直接的优越性,它不是对每一事都进行理性的思考、排比、综合,而是诉诸长期理智与经验的整合作用而形成的价值结构。阳明说:

良知只是一个,随他发现流行处,当下具足,更无去来,不须假借。然其发现流行处,却自有轻重厚薄、毫发不容增减者,所谓天然自有之中也。(《传习录》中)

又,阳明弟子尝问:“大人与物同体,如何《大学》又说个厚薄?”阳明回答说:

惟是道理自有厚薄。比如身是一体,把手足捍头目,岂是偏要薄手足?其道理合如此。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又忍得。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燕宾客,心又忍得。至亲与路人同是爱的,如箪食豆羹,得则生,不得则死,不能两全,宁救至亲,不救路人,心又忍得,这是道理合该如此。及至吾身与至亲,更不得分别彼此厚薄。盖以仁民爱物皆从此出,此处可忍,更无所不忍矣。

《大学》所谓厚薄,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此便谓之义。(《传习录》下)

在阳明的这个内在结构中,良知始于仁而行于义。“仁”即爱亲敬长及而后发展成的万物一体的境界。在万物一体境界中,如果需要分别对待,良知又自能作出分别。这种既分别又合于道德原则,即“义”。义即有分别而合宜。这种合宜与否的内在评价系统是良知,接受良知的指令、遵照良知的分别而去行动的系统也是良知。良知是裁制者与行为者的统一。这种裁制和按裁制去行动在仁的天赋层面只是一习惯性的倾向,而在由理性到直觉的熟化过程中,它又成为自然的和自觉的。这里,表现出王阳明一个卓越的思想:义(宜)的裁制行动和评价系统——良知,主要是后天训练的结果,它有一个经由锻炼积累而逐渐形成又敏锐起来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是通过实践而获得的,必须是主客体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这是阳明在德性培养过程方面一个很有价值的思想。

阳明关于是非之心的思想,还有一个非常卓越的方面:判断是非的惟一标准是良知,舍此再无别的标准。因此,阳明不承认任何外在的权威。他认为,世之讲学者,皆口耳之学;口耳之学,测度揣求,只在知识上立家当,故对博学多闻之士,易生钦敬企望之心。他自己的学问是讲之以身心的,是实有诸己的,实有诸己,则首先以自己的良知为判断一切是非的标准,他提出: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传习录》中)

这段话虽在明斥朱熹对于《大学》的解释与增补,但其中包含否定一切权威的大胆思想。这对于打破当时“此亦一述朱,彼亦一述朱”的僵化学术局面,起了促进作用。阳明这一点是对历代思想家中大胆怀疑经典的权威性,对权威学者不盲从、不迷信的批判精神的继承,也是他求“真知”的必然结果。在阳明看来,经典是人心的活动的外在记录,并非神圣不可怀疑。他曾说:“五经亦只是史。史以明善恶,示训戒。”(《传习录》上)这已开清代章学诚“六经皆史”的先河。经是史,只是古人身心活动的记录,不能将其置于不敢疑、不敢议的地位。阳明说:

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稽山书院尊经阁记》,《王阳明全集》第254页)

吾心地位高于六经。吾心是是非的最后裁定者。这种大胆藐视一切权威,惟以自己的良知为是非判断标准的精神,通过阳明弟子的推阐,对晚明思想解放是起了推动作用的。它的直接结果是造成了一批狂士,这些狂士敢于抨击旧有的权威,敢于怀疑一切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这对打破旧有教条,开创新的学术局面是有积极意义的。

(3)思是良知的发用良知的另一意思是思维主体。这一意义不是良知最主要的意义,阳明在良知的这一意义的运用上也不太严格。本来,良知与心应该是有很大区别的。心作为精神活动器官,包括了与知识理性、道德理性及审美有关的一切。而良知主要是道德理性,它主要与道德活动有关,包括道德意识、道德情感的发生、监督、评价、裁制等功能。心中发生的活动,只有与道德理性有关的,才能进入良知系统。良知像一个卫士,意识活动的每一发生都从它面前走过。而他的天赋识别系统只指令它盘查与道德有关的意识活动。

阳明后期由于良知包容了比前期大得多的内容,作为“心”的属性的,也渐次为良知所有。也就是说,良知作为“天理之昭明灵觉处”,不仅觉“天理”而且也觉一般事物。“觉”作为良知的本质属性,由觉道德扩大到觉一般。阳明曾说:“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传习录》中)此处良知是心之虚灵明觉,即是说良知是知觉、思维等理智活动的主体。阳明又说,“思是良知之发用”: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思是良知之发用,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良知发用之思,自然明白简易,良知亦自能知得,若是私意安排之思,自是纷纭劳扰,良知亦自会分别得。盖思之是非邪正,良知无有不自知者。(《传习录》中)

良知既是天理的自觉,良知又思一般事物,而善恶正是在一般事物中表现的。所以,阳明要肯定良知的这种二相双存的性质。这样,良知对于具体事物就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具体事物对于良知就不是外在的而是其应用场所。因此阳明特别强调良知与见闻之知的不离不杂的关系: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故只是一事。(《传习录》中)

见闻酬酢等日常事物,一方面做了良知发用的场所,一方面做了良知锻炼的场所。这原是二而一的,良知只有在致中扩充,只有在致中光大。而良知又是见闻酬酢的监督者、评判者。所以良知与经验活动必是不离不杂的。王阳明甚至认为,只有那些良知必须发生判断,善恶两种势力在内心发生激烈搏战的事件,才是良知最好的锻炼场所。所以阳明又提倡良知在声色货利上用功:

问:“声色货利,恐良知亦不能无。”先生曰:“固然。但初学用功,却须扫除荡涤,勿使留积,则适然来遇,始不为累,自然顺而应之。良知只在声色货利上用功,能致得良知,精精明明,毫发无蔽,则声色货利之交,无非天则流行矣。”

喜怒哀惧爱恶欲谓之七情,七者俱是人心合有的,但要认得良知明白。……七情顺其自然流行,皆是良知之用,不可分别善恶,但不可有所着;七情有着,俱谓之欲,俱为良知之蔽。(《传习录》下)

在阳明看来,七情是人心自然生起的,不能像佛道那样,损减甚至湮灭人的自然感情。阳明主张立起主宰,立起评价和支配自然欲望的“良知”,使它疏导、整理人的自然感情。阳明承认感情欲望也是发自良知的,它同时又是锻炼良知的。良知应将七情宰制得各顺其流行,而无所执著。良知在阳明这里可说有体有用,体是其道德理性的评价、判断系统,用是良知的发用流行中自然涌出的感情欲望。这一点,又和他的性气之说一致了。阳明曾说:

性善之端,须在气上始见得,若无气,亦无可见矣。……气即是性,性即是气,原无性气之可分也。(《传习录》中)

性即是良知之体,气即是良知之用,先验的东西不能离开经验的东西,只能通过经验的东西来表现。所以,良知的思的内容,情的内容,作为良知施行的场所,是良知的逻辑结构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4)良知是造化的精灵王阳明既把天赋的道德情感、知善知恶,好善恶恶的价值判断标准和虚灵明觉之知都包笼在良知之内,良知在阳明这里,就几乎囊括了精神活动的全部内容。随着实践范围的不断扩大,良知的作用日益广泛,阳明把良知提升到天地万物的本体,与物无对的绝对的高度。阳明说: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人若复得它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传习录》下)

这里阳明是把良知作为宇宙间的最高灵性、宇宙根本法则的最高体现、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最高代表来看待的。在阳明眼里,具体事物都是相对的,都不能作为天地的本原,而良知是与物无对的绝对。天地、鬼神、万物皆因良知而有,皆是良知的派生物。

阳明把良知提升为天地万物的本原,是经由道德、认识等环节达到的。从道德方面说,良知首先是宇宙法则的集中体现。它以最直接、最生动的形式,把宇宙法则凝聚地显现于人的心中。在阳明看来,宇宙法则首先是仁,是天地万物一体之心。他把体现这一宇宙法则的理想人物称为大人。大人之心,纯然是良知。他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大学问》)阳明的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是对孔子的“能近取譬”、孟子的“不忍人之心”、《易传》的“天地之大德曰生”、董仲舒的“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周敦颐的“窗前草不除”、程颢的“万物之生意最可观”、张载的“民胞物与”等的总结。天地之生意表现于人就是“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天赋道德意识。从这一点说,良知是天地万物的精灵,良知是宇宙法则的集中体现。阳明说“人心是天地万物发窍处”,就是说人心至灵,好像一个发而出之的孔窍,宇宙根本法则、万物的生意都凝聚、郁积于良知,所以良知是造化的精灵,是宇宙法则的最高体现。

另一条路径,是认识的路径。在阳明看来,虚灵明觉是良知的根本属性,人对事物的把握,须经由虚灵明觉。从这个意义说,良知的作用是决定性的。阳明曾问弟子:“你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弟子答:“尝闻人是天地的心。”问:“人又什么叫做心?”答:“只是一个灵明。”阳明发挥说:

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又问:“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俱无了?”曰:“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传习录》下)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本书精选了曾氏家书两百封左右,由著名作家、研究曾国藩的专家唐浩明点评,结合时局以及曾国藩的前后经历,唐浩明将曾氏的一生串联起来,评析独到,深入浅出。让读者由家书及人,对晚清政局以致整个历史的道德、文章、仕宦心理都有所了解。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君主论·论李维

    君主论·论李维

    书中有关领袖之道以及治国原则的观点无比深刻又惊世骇俗,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国家元首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精辟的解剖。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奸细

    奸细

    高考前夕,各校会动用资源和手段将其他学校尖子生弄到自己学校。徐瑞星是班主任,另一个学校的黄川就希望通过经济贿赂的办法,让他透露出自己学校里“好学生”的信息。徐瑞星不愿意这么干,但是出于种种原因,他还是当了“奸细”。
  • 娘子为夫帅不

    娘子为夫帅不

    人说倒霉的时候,连喝水都会噎死,我现在是彻底相信了。莫名穿越到这该死的古代,落后的要命不说,还让我青春靓丽的美少女当起了奶妈!偏偏,这个男人还是个超级自恋狂外加大唐僧。镜头一:“娘子,为夫帅不?”某人手里拿着镜子,笑得一脸花痴。“帅,当然帅了,你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连啤酒见了都开盖…”“娘子,啤酒是什么酒?我怎么没喝过?好喝吗?娘子…”省略N字“…闭嘴!”镜头二:“娘子,为夫帅不?”某人趴在我床边看着我,笑得一脸灿烂。“帅,美过嫦娥,赛过貂蝉,胜过西施,拜托,行行好吧大少爷,让我睡一觉吧。”“娘子…你不要我了吗?你不喜欢我了吗?你已经讨厌我了吗?娘子…”某人两眼汪汪,可怜兮兮的看着我,好像我就是那始乱终弃的负心汉。“…乖,不哭啊,娘子等会给你买糖吃。”镜头三:“娘子,为夫帅不?”某人声音低哑,两眼喷火的看着我,笑得一脸无害。“帅,非常帅,可是…你还小。”“为夫已经不小了。”“可是,你是人,还是男人。”我不死心的继续劝说。“当然,否则我怎么娶妻?”“既然如此,你就更加不能这样做,这不是大丈夫所为…”信念一点一滴的远去,我的防线正在一点一点的瓦解。“娘子,这不能怪为夫哦…”就这样,那个不小心摸了我小手的男人被他打的鼻青脸肿,三天下不了床。【声明】因故事情节需要,本小说节选了部分历史背景与人物,但纯属戏说娱乐,请广大读者不要对号入座,砖下留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究!【更新时间:下午2:00——5:00之间,因工作在身,更新可能有时会比较慢,但是清风绝不是喜欢弃坑的人,亲们请放心看文!此文绝对会完美结局!】特别感谢舞轻寒给《娘子》一文做的视频,喜欢的亲们可以去看看,做的很好:推荐清风已经完结的宫廷谋略文《绝色国师》免费滴哦,大家尽管看吧,那是小风第一次尝试写谋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荐飘雪的好文《驭妖》推荐风之孤鸿的好文《皇妃爬上凤凰台》推荐花花非公子的好文《嚣张丫鬟》
  • 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在领导者的能力中,大多可以通过培养获得。从小锻炼孩子的领导才能,让他们能够在群体中脱颖而出,使他们能够带领一班人完成更大的事业,这对社会、对个人都非常有帮助。任何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佼佼者,那何不行动起来呢?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一念

    一念

    天堂到地狱,只因你我一念。人生不过一场流浪,只为寻觅最适合的栖息地。他伤她入心,她刺他入骨。那样一个人以那样强势的姿态挤入她的生命中,不知不觉间,竟已泥足深陷。可他却退出得太过容易,甚至连只字片语都没有留下,走的干干净净,当真要把她丢在没有他的世界里,让她自生自灭去吗?她不是没有脆弱的时候,强忍的伪装撕开,她需要的比别人更多。黑暗中,她仿佛看到他逆光而来,为她拨开重重云雾,从无尽的黑暗中拯救出的那双手,紧紧握住她的。当爱你已成为禁忌,太易动情,这罪名只有我担。
  • 宦海升沉录

    宦海升沉录

    《宦海升沉录》以袁世凯为主人公,描写了中日甲午战争、维新变法事件、义和团运动、立宪之争等政治事件,展示了袁世凯由发迹到下野的宦海升沉历程,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关头,清季朝廷和官场的惊人黑暗和腐败内幕。
  • 独霸星宇

    独霸星宇

    世间万物,皆有灵性,花草树木,刀枪剑戟,皆可成神。宝体出现,惊动星空,少年势强,谁与争锋,预言成真,血洗宇宙。
  • 英雄难过囧女关

    英雄难过囧女关

    十五岁那年,她在哥哥的碗里下了药让自己成为了哥哥的人十七岁那年,她将哥哥最喜爱的小妾卖去青楼那小妾受尽欺辱最终含恨自缢她的哥哥为了惩罚她将她罚至青楼*桑子璇,一位绝色心理学博士她在一个寒冷的夜中站在北风呼啸空旷的操场上一阳指直指天际大声呼道:“奥特曼,请赐给我男人吧!”结果不幸被天边一记闪雷劈到所以,她光荣的穿越成了夜子璇沦落青楼,成为了醉红颜中最特立独行的挂牌姑娘从此,她艳遇不断,春天渐渐来临夜宸风,东朝最年轻的侯爷双亲的离世,让他成为了一个冷酷的人冷睿扬,一个谜一般的男子总是出没于黑夜之中玄天澈,性格乖张飞扬跋扈的皇子却在偶遇夜子璇后陷入了无数个窘境之中*当责任变成了爱,当百年钢化成了绕指柔情,又将何去何从?且看一个心理学女博士的神奇穿越生涯女博士也有春天开水填了两首词,故事情节隐含其中《点绛唇》临水池中,玉楼凝睇红颜醉誓绝恩断,双魂离愁泪征战西朗,情到边关惴才知碎,却难再会,空有儿郎睿《西江月》烟雨蒙蒙如恨,幽夜漫漫随行罗衫宝髻娉婷风,窥见佳人眸定愁叹相思无用,翩跹柔舞传情红颜不寿引烽烟,龙凤扶携永静------------推荐开水的旧文《彪悍娘子娇弱夫》洞房之夜,他的夫君口吐鲜血,压在她身上若死人般毫无声息《小妾是这样炼成的》为何她一穿越就脱了她家夫君的裤子?《傻妾》一个傻女竟然也敢红杏出墙,还不知廉耻地怀了身孕
  •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由赵毅衡所著,新一代的批评家感叹:“新批评派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依然在指挥我们。”出版这本,并且名之曰是因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国内不少年轻学者对新批评方法感兴趣,用之于中国文学,做出了出色的文本分析和理论拓宽,他们用批评实践证明了新批评方法,的确有一定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