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200000004

第4章 《周礼》的阴阳五行思想(2)

其二,《周礼·春官·小宗伯》云:“毛六牲,辨其名物而颁之于五官,使共奉之。”贾疏云:“谓充人养之,至祭日之旦,在庙门之前颁与五官,使共奉之,助王牵入庙。”六牲即马、牛、羊、鸡、犬、豕,平时分别由校人、牛人、羊人、鸡人、犬人、豕人养之。

凡祭祀前被选中之牲,无论六牲中的哪一种,均交充人养之;至祭日之旦,再由小宗伯将六牲分颁五官,五官各牵其牲,跟随王入庙。

六牲如何分颁五官,小宗伯无明文。郑司农云:“司徒主牛,宗伯主鸡,司马主马及羊,司寇主犬,司空主豕。”其根据是,《地官·大司徒》有“祀五帝,奉牛牲”语,《秋官)大司寇》有,大祭祀,奉犬牲”文;既然司徒属官有牛人,祭祀时司徒奉牛牲;司寇属官有犬人,祭祀时司寇奉犬牲;则可推定宗伯奉鸡牲宗伯属官有鸡人’,司马奉羊牲司马属官有羊人’,司空奉豕牲司空属官有豕人’。根据《周礼》文例,此为互文见义,故文不具。可见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五官,分别代表五行的土、木、火、金、水,五官在大祭祀时分奉五牲,也是按五行象类行事,这是显而易见的。

如前所述,《天官·内宰》有“凡建国,佐后立市”一语,而司市、质人、廛人、胥师、贾师、司暴、司稽、肆长、泉府、司门、司关、掌节十二位市场之官又都归在地官,无疑,这是暗示人们,后主阴,市属阴,地亦属阴,故市官在地官。可见,《周礼》地官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与天官阴阳相对的地官,又是与春夏秋冬四官合成五行的中央土,是阴阳与五行的联结点,《周礼》六官之制,正是以阴阳五行说为理论依据构筑而成的。

五官在部别职官时也有代表五行的意义。《周礼》创造了将百官按治、教、礼、政、刑、事六典分别部居的法则,官员的归属原则上照此办理。但是由于五官代表五行,因此,在安排属官时,又尽可能照顾某些职官的五行属性,除牛人、鸡人、羊人、犬人之外,还有数例。

夏官之司爟一职,“掌行火之政令”。其所司有五:一是“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

《天官·疾医》云“四时皆有疠疾”,孙诒让《周礼正义》云“时气太盛,则人感而为疾,故以异木为燧,而变国中公私炊爨之火以调救之”;二是掌陶冶之火,季春百工咸理时出火,季秋百工休辍时纳火;三是在中春大蒐及十月后田猎焚莱时掌火令;四是在大、中祭祀时负责祭爟,爟即先火,指先出火之人,属人鬼之祭;五是国中居民稠密区失火时,或民擅自于野焚烧草莱时,负责执行处罚。可见司爟之职,均关乎民政,理应归于地官,但火在五行属夏,故将其归在夏官司马之下。贾公彦《司爟》疏云,“在此者,按其职有行火之政令,火属南方故在此也”,深得其旨。

秋官之司氏亦与掌火有关:“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以鉴取明水于月,以共祭祀之明、明烛、共明水。”即负责供给占卜、祭祀用的明火、明水。明火用“夫遂”取于日,明水以“鉴”取于月。夫遂之遂又作锈、燧,是一种利用日光聚焦取火的凹面铜镜,《礼记·内则》称之为金燧,《说文》则称为阳,孙诒让认为是取露水的铜盘。由于司烜氏取明火、明水的工具均用金属制成,因此尽管它与司爟同掌火%但却被归入秋官,因为金在五行象类中属秋。

因职掌与金有关而被归入秋官的还有职金一官。《职金》职云:“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即负责征金、玉等六物,然后分别辨明其质量数量分门别类转交有关诸府那么,为何将职金列入秋官?职金序官贾疏解释说:“案其职云‘掌凡金玉之戒令’,又云‘掌受金罚、货罚’,亦是刑狱之事,故在此。”但孙诒让《周礼正义》认为金罚、货罚,并先入士官,士官以授职金,又受而转给司兵”。可见职金既不掌金、货之罚,也不掌金、货之藏,在罚金问题上,不过是士官与司兵的中介,因此贾说不可通。职金入为秋官的主要原因,当是所掌六物以金为首,而且,旅于上帝,则共其金版,飨诸侯亦如之,凡国有大故而用金、石,则掌其令”,与用金有密切关系的缘故。

(第三节 《周礼》六官与五行辅天

《周礼》六官的地位并不完全平等,天官一职在五官之上。《天官·冢宰》郑《三礼目录》云:

象天所立之官,冢,大也;宰者,官也;天者,统理万物。天子立冢宰使掌邦治,亦所以总御众官,使不失职,不言司者,大宰总御众官,不使主一官之事也。

王者奉天道,故称天王;冢宰佐王奉天道,故曰天官。冢宰既是六官之长,总御众官,故大祭祀时的职司也与五官不同,五官必须各牵其牲,而冢宰就不牵牲。论理,马、牛、羊、鸡、犬、豕六畜配天、地、春、夏、秋、冬六官正合适,但《周礼》却把马推给了夏官大司马,而让冢宰空着。大司马不仅要奉羊牲,还要,奉诏马牲”。五官而奉六牲,显得不合情理。贾公彦为之圆场说:,六卿应言六官,而云五者,以其天官贰王治事,尊而不使奉牲,故五官也。”贾说似是而非。天官不奉牲的根本原因是,五官代表五行,故各奉其牲,天官不在五行中,故不奉牲。

《周礼》面临这样一个难题:五行象类中没有马,而民间通称的六畜中却有马,去掉则悖于时俗;若分配给天官,则不但逆于五行,而且使天官的地位降同五官,两种方案都于义不妥。于是只好硬塞给司马,让他名副其实地,司马”,使天官高于五官的地位得以保全。

《周礼》天官与五官的关系是以一统五的关系,或者说是以五辅一的关系,说得清楚一点,是五行辅佐昊天的关系。在阴阳五行说的体系中,五行不是宇宙的最高主宰,最高主宰是皇天上帝,五行是其辅佐,但这种说法出现得较晚。

金、木、水、火、土五行最早见于《尚书·洪范》,据前辈学者研究,《洪范》是战国末年的作品;而且,此五行“不过将物质区为五类,言其功用及性质耳,何尝有丝毫哲学的或术数的意味?”与《左传》所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意思完全一样,尚无哲学意义。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始有以句芒、祝融、蓐收、玄冥、后土为五行之官的说法。到《吕氏春秋》十二纪,句芒等五官被升格为五行之神,各主一方之事,四时各有其盛时,五行从自然界的五类物质变为具有哲学意义的万物之纲。《吕氏春秋》中的五行神由昊天上帝统辖,顺时当值,但上帝不当值,祭祀也与五帝分开:

《孟春纪》:“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高注:“上帝,天帝也。”

《季夏纪》:“令民无不咸出其力,以供皇天上帝。”

《季秋纪》:“是月也,大飨帝。”高注:“大飨上帝。”

五行配天之说,秦汉时很盛行。《史记·天官书》云:“水、火、金、木、填星,此五者,天之五佐。”填星即土星,故张守节《史记正义》说:“言水、火、金、木、土五星佐天行德也。”先秦时五大行星各有专名,如金星叫明星、长庚,木星叫岁星等等,五行说盛行后,始以五行之名名之。

后儒关于五行配天的说法很多,因而有天是一还是六的争论。《礼记·郊特牲》孔疏云:“郑氏谓天有六天。天为至极之尊,其体只应是一,而郑氏以为六者,指其尊极清虚之体,其实是一;论其五时生育之功,其别有五,以五配一,故为六天。”认为五行佐天行德,故可与天并称六天。清儒金鹗则说:“五帝非天也,五帝各司一时一方,是五行之精,为天之佐。”《周礼》五行配天的思想与之若合符契,这对于推定《周礼》一书的成书年代是有启发的。

《小宗伯》云“兆五帝于四郊”,可见《周礼》既有昊天之祭,又有五帝之祭,这种祭统当源自《吕氏春秋》。

以一统五的思想,《周礼》中时有流露,如天官中提到王有六寝,后有六宫,六寝、六宫的布局均为前一后五。《天官·宫人》郑注,“六寝者,路寝一,小寝五”,“路寝以治事,小寝以时燕息焉”。《礼记·曲礼》孔疏说五小寝,一寝居中,四寝分居四维,天子每时一易其寝,中央之室则季夏六月居之。可见五小寝代表五行之居,前一后五的格局与天官领五官的关系完全一致。

又如《天官·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素纱。”据郑注,衣色玄(当是象天)、揄狄青、阙狄赤、鞠衣黄、展衣白、缘衣黑,后五衣象五行之色,而以衣为最尊。

诸如此类,不一一列举。

(第四节《关于五帝和五帝祀

《周礼》大宰、大司徒、小宗伯、大司寇等职均有“祀五帝”之记载。此五帝之所指,经无明文。郑玄小宗伯注以纬书《文耀钩》之灵威仰、赤熛怒、含枢纽、白招拒、汁光纪等说之,甚谬,断不可信。贾逵、马融等以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等当之,其说可从。

《周礼》的五帝,并非指远古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而是指五行帝,这是《周礼》晚出的证据之一。从文献看,《楚辞·远游》始以句芒、太皞居东方,炎帝、祝融居南方,蓐收居西方,颛顼、玄冥居北方,但并未视为四方之帝。从文献看,晋国蔡墨第一次提到五行官:

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蔡墨还说,五官分别由少皞、共工、颛顼氏的亲属所担任:

少皞氏有四叔,曰重:该:修: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

这与《远游》之说出入很大。句芒、祝融等五个人名成了官名,而且少皞氏包揽了五官中的金正、本正、水正三官。祝融、颛顼本各居一方,而在这里,祝融成了颛顼之子犁的官名,相去甚远。

《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历叙古帝官名之不同,提到黄帝氏、炎帝氏、共工氏、太皞氏、少皞氏和颛顼,也无五行色彩及五帝之说。

《吕氏春秋》十二纪对上述诸说进行删芟、整理,使之与已有哲学、术数意义的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配,于是句芒等成了五行之神,其上又有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五行之帝,各主一方之事。先前游移不定的各种说法,至此终于以五行格局确定下来。

《吕氏春秋》虽有五帝之说,但尚无祭祀五帝之举。关于五帝祀开始的年代,论者多以《史记·封禅书》文为证,认为始于秦:

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皞之神,作西畤,祠白帝,其牲用骝驹:黄牛:羝羊各一云,其后十六年,秦文公东猎汧渭之间,卜居之而吉。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鄜衍,文公问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征,君其祠之。”于是作鄜畤,用三牲郊祭白帝焉。

自未作鄜畤也,而雍旁故有吴阳武畤,雍东有好畤,皆废无祠。或曰:“自古以雍州积高,神明之隩,故立畤郊上帝,诸神祠皆聚云。盖黄帝时尝用事,虽晚周亦郊焉。”其语不经见,缙绅者不道。

…………

作鄜畤后七十八年,秦德公既立,卜居雍,“后子孙饮马于河,”遂都雍。雍之诸祠自此兴。用三百牢于鄜畤。作伏祠。磔狗邑四门,以御蛊菑。

德公立二年卒,其后四年,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青帝。

…………

其后百余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

……栎阳雨金,秦献公自以为得金瑞,故作畦畤、栎阳而祀白帝。

…………

二年,(高祖)东击项籍而还入关,问:“故秦时上帝祠何帝也?”对曰:“四帝,有白、青、黄、赤帝之祠”。高祖曰:“吾闻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莫知其说。于是高祖曰:“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乃立黑帝祠,命曰北畤。

细细玩味这段文字,可以发现几个问题:

第一,高祖入关时,只有白、青、黄、赤四帝之祠,,乃待我而具五也”,可见秦无五帝之祠,至汉高祖时始有之。

第二,如果秦有五帝祀,则必然受到五帝祀观念之支配,否则就很难解释。若有此类观念支配,则五帝祠必定建于同时,然而由以上所引文字可知,秦襄公作西畤祀白帝在周平王元年;秦文公作鄜畤郊祭白帝在其后十六年;秦宣公于渭南建密畤祭青帝又在其后九十四年;秦灵公作吴阳上下畤祭黄帝、炎帝,则又在其后二百五十年;秦献公作畦畤、栎阳祀白帝,则又在其后五十四年。前后绵延四百余年之久,还只立了白、青、黄、赤四帝之祠,未足五帝之数,要说秦人已有祀五帝之观念,令人如何肯信!

第三,由此,我们有理由怀疑西畤、鄜畤等是否为四色帝之祠?实际上,《史记·封禅书》本身就有扞格之处,在此不妨略举数例:

秦襄公“作西畤,祀白帝”,从字面上看,以“西”方与“白帝”相挂,甚合五行之义。其实西乃地名,不表示方位,张守节《史记正义》云:“汉陇西郡西县也。”鄜畤、密畤、吴阳上下畤等,畤前之字均为地名,西畤也不例外。如果西畤果为祀白帝之处,那么按五行说,则祭当用白色之牲,然《封禅书》明言,其牲用骝驹、黄牛、羝羊各一”,司马贞《史记索隐》曰,赤马黑鬣曰骝也”,可见,骝驹是赤体黑鬃之马;羝羊即牡羊,亦非白牲,因此,以西畤为祀白帝之处,很难自圆其说。此其一。

根据五行说,白帝当与四象之白虎为配。然《封禅书》言“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故作鄜畤祭白帝,以黄蛇为白帝之象,说亦牵强,此其二。

所以,钱穆先生认为,诸畤都是秦人祀上帝之处,极是。《汉书·郊祀志》说“秦皇自以为得水之瑞”,于是“色尚黑”,但是秦人却不祀黑帝,而是长期祀白帝。据《封禅书》记载,秦人祭祀时穿白色衣服,这是令人生疑之处。《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而不及五帝之祀,证明当时并没有五帝祀。

《史记·孝武本纪》始见有五帝祀之明文:“令祀官宽舒等具泰一祠坛……五帝坛环居其下,各如其方。”据此,我们可以推断,五帝祀出现于西汉。

传统说法认为秦尚水德,“数以六为纪”,但是秦始皇陵考古发掘的实物表明,秦俑编制的基数是四,秦俑坑之战车以及铜车马都以四马为驾。《秦始皇本纪》记阿房宫规模及布局,“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下可建五丈旗”,则又以五为计,可见,数以六为计”之说不可尽信。

所谓秦四畤缺黑帝之说,是刘邦左右的人为刘邦代秦编造的舆论,秦时尚无五帝祀之举。《周礼》有五帝祀,则其成书年代不应早于秦。钱穆先生认为,《周礼》五帝不分祀,并据此认为《周礼》作于《吕氏春秋》之前;但《小宗伯》明明说“兆五帝于四郊”,是为五帝分祀之证,因此钱说不可从。

(第五节 《周礼》五行说十证

《周礼》的五行思想,除上述五官、五帝之外,还散见于全书,但大多表述得比较隐晦,因而不为人们所注意,兹揭举如下,作为《周礼》有系统五行说之佐证。

1;六玉

《春官·大宗伯》云: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

清代学者金榜、惠士奇、秦蕙田、盛世佐、廷堪、孙诒让等都认为此六器是礼方明所用,非正祭。

所谓方明,是诸侯朝见天子或会盟时设于坛上的方木,其制《仪礼·觐礼》说之甚详:“诸侯觐于天子,为宫方三百步,四门,坛十有二寻,深四尺,加方明于其上。方明者,木也,方四尺、设六色: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玄、下黄。设六玉,上圭、下璧、南方璋、西方琥、北方璜、东方圭。”胡培翚云:“方明以方四尺之木为之,上下四方共有六面。设六色者,每面各设一色,以象其神。设六玉者,每面各设一玉以为之饰。方明不必定指日月山川,盖言上下四方而六合以内之神悉该之矣。”可见,方明是泛祀众神的方木,在古代它是作为盟神出现的。古人结盟、发誓,必以神明为证,所指神明极泛,不妨试举数例。《诗经》云“谓予不信,有如皦日”;《左传》云“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所不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与,有如上帝!乃歃”,“纵子忘之,山川鬼神其忘诸乎?”“蔡侯归,及汉,执玉而沈,曰:余所有济汉而南者,有若大川”;皆是。能监盟的神太多,不可备举。会同、盟誓时,不可尽设其主位,故为方明,通举六方之神,合而告礼之”,是为正解。

同类推荐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以历史主义为原则,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范畴一天命观、经学政治指导思想、大一统政治格局、德治治国方略、纲常伦理规范、民本固国执政方策、政治变革对策等概略性地试作哲理梳理,以时间范畴为经、历史时序为纬,论析儒学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中心支柱,以民为本执政哲学期许维护大一统政治格局、伦理纲常政治秩序,在时易治变中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构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精神。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 新国学(第七卷)

    新国学(第七卷)

    本书是第7卷《新国学》,书中具体收录了:《蔡琰的号啕,美杜莎的笑——蔡琰研究的性别反思》、《“儿女情”与“风云气”——论张华文学及其玄儒思想》、《唐代华亭德诚禅师《拨棹歌》所呈现的意涵》、《林希逸诗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学术基础简论》等研究文章。
  •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还是流荡空气和水;我们该崇拜的到底是人类还是自然;苏格拉底有个多么剽悍的老婆,顶盔掼甲的智慧女神如何从宙斯的脑袋里横空闪现;滑稽好色的牧神潘的猎艳经历到底有多么惨;世界究竟是一团神奇的活火,柏拉图谈的是什么精神爱恋;犬儒派的哲学家又是多么懒……本书将西方古代哲学家的奇闻轶事和古朴睿智的思想,以极其幽默通俗的方式铺陈出来,使读者能轻松惬意地全面掌握西方古代哲学,在愉悦中获取常人所无的哲学智慧。本书打破哲学枯燥无味的叙述传统,以哲学玩家幽默的语言,化西方哲学史的艰深于妙趣横生的叙说中,使自我的哲学修炼,变成快乐的阅读消遣
热门推荐
  • 天地刀传

    天地刀传

    人类进化到一个崭新的时代神武时代。为了更好的开发太阳系,众多宇宙战舰从地球出发按不同角度如蝗虫般飞向太阳系的各个角落,绘制太阳系的星系地图。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格兰特船长的女儿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格兰特船长的女儿

    游船“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次偶然当中,得到了两年前遇险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为了搭救落难的格兰特船长,格里那凡爵士自行组织旅行队,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一起踏上了寻找格兰特船长的旅程。他们穿过南美洲的草原,横贯澳洲内地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一路上他们以无比的毅力和勇敢,战胜了无数艰险,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 邪尊的宠妻

    邪尊的宠妻

    我愿站在三生石上、忘川河边三千年,乞求与你生生世世的痴缠,爱恋永不灭。那一夜的大火,烧去了她全部的爱恋灭门之恨,江湖风雨一朝红颜醉倾尽万古柔当她浴火重生,再临尘世万丈光华,灼了谁的眼?玉洁冰清,迷了谁的情?他将她一手带大,她是他捧在掌心的宝,谁敢动她,他必天涯海角,虽远必诛!他是她指腹为婚的夫君,却辜负了她的一颗真心。权倾武林又如何,当他察觉时,那抹身影早已不在身旁。他是隐宗的左尊,是整个江湖无法超越的神话。他狂傲不羁,恣意风流,却为她心动,只想倾尽所有去疼她宠她。还有他、他、他……是谁守护了谁七世,毫无怨言是谁辜负了谁七世,追悔莫及是谁找寻了谁七世,再不放手前世千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这一次的擦肩是谁辜负了谁的情,又是谁会错了谁的意?宠文、慢热,求收藏!
  • 朝权误·瑾颜传

    朝权误·瑾颜传

    一场尔虞我诈的朝势之争;二代人利益冲突的争执;三份孤独相守终老的痴情;无数段红墙内外的隔岸相观;等一切都真相大白,才发现自己已然深陷。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就主宰后代的自由,像这样的无穷无尽的朝权之争,每朝每代都在上演……
  • 绝境追凶:诡雾

    绝境追凶:诡雾

    骇人听闻的连环事件,无法解释的作案时间;令人绝望的推理手札,连环杀手究竟是人还是……每分,每秒,都是死神对你的邀约。暴风雪山庄模式的全新演绎,欲望中注定会发生的绝杀。看似完全没有联系的几个人,竟然和多年前的一起事件紧密相连。诅咒和凶杀同时现身,古朴幽静的庄园里,谁在墙角蠢蠢欲动?是贪欲还是仇恨,是诡计还是恶灵?被迷雾笼罩的海岛,被尘封的往事,解除封印的恶魔会以怎样的方式复仇?从你阅读这本书的第一个字开始,就已经陷入一个巨大的阴谋中……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超级老师纵横天下

    超级老师纵横天下

    他很普通,也很牛笔,喜欢空手套白狼,在校园内外逐步建立巨大财团等强势产业。这是一位普通大学老师,因缘际遇得到一本武功秘籍而踏上,一路桃花,四面楚歌,八面威风的传奇人生的故事!
  • 海洋探谜

    海洋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微笑经济学

    微笑经济学

    微笑服务是一种力量,它不但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创造无价的社会效益。微笑不需要成本,却能够创造出许多价值。本书旨在指导读者如何将微笑转化为效益。作者在书中用平凡人的小故事指引读者看到微笑产生的能量,告诉读者微笑代表着真诚、付出,让人愿意亲近、接受,一步步指导读者如何发挥这一能量,创造美好的生活和出色的工作。
  •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从怎样看到怎样做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从怎样看到怎样做

    本书的重点不是探讨理论上的问题,而是明确实践上的问题。本书从七个方面讨论并明确了“怎样做”的问题:一是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必要条件;二是牢记自我角色,强化党员意识。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三是认清重大问题,坚定理想信念。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动力源泉。等等。这七个方面的内容,涵盖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本书有助于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明确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切实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