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200000037

第37章 《周礼》成书于汉初(15)

记得2>世纪8>年代,中华书局《文史知识》曾做过一期先秦史专号,国内先秦史名家几乎悉数撰文。专号第一篇《谈先秦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乃先生所撰。先生云,先秦史研究有三条战线:考古工作者站在第一条战线,古器物和古文字学者站在第二条战线,历史学者则是站在第三条战线。史学工作者必须关注第一条战线和第二条战线,才能取得成绩。先生此文高屋建瓴,视野开阔,反响很大,《新华文摘》曾予转载。先生不仅如是倡导,而且身体力行。以下为我亲历之数事。

1984年秋之某日,《光明日报》头版报道称,陕西凤翔发现之秦公一号墓将于近日开棺揭椁。先生放下报纸,随即命人去买火车票,带我等学生数人赶赴西安,次日清晨乘汽车直奔凤翔考古工地。秦公一号墓发掘队队长韩伟先生特许我等进入大墓墓底考察。大墓深度约当于七层楼房。南北墓道之总长达一二百米,为加快发掘进度,墓道只清出几十米,因而斜坡很陡,加之运土车辆反复碾压,坡面又硬又滑,难以行走。我等年轻人也只能小心扶着墓道侧壁,慢慢下行。先生年届古稀,无法随往,便站在墓口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并不断向考古队专家询问。次日,听说凤翔附近发现一批魏晋墓葬,大家决定前去考察,考虑到地点较远,故劝先生在招待所休息,但先生执意与我等同行。我等在田野中往复数小时,回到住地,人人筋疲力尽,而先生依然兴致勃勃。

1987年秋,我陪先生到浙江新昌开会,适逢良渚文化反山、瑶山遗址刚刚发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牟永抗先生带去几本照片,在小范围内介绍。会后,先生便带我等前往杭州,到考古所库房参观出土玉器,先生每天戴着手套,手持放大镜,仔细观察每件文物,前后达一周之久,似不知疲倦。我对玉器发生兴趣,正是肇端于此。

1988年,我陪先生到西安开会,闻说三门峡新近发现几座虢国大墓,会后,先生即赶赴洛阳。当地文物部门决定用吉普车送我们去工地。不料,出发时下雨,因路途较远,主人较为犹豫,但先生坚持要去,主人只得应允。我们用整整一天参观大墓发掘现场以及库房文物,深感欣喜。顺便提及,先生看文物非常仔细,口问笔记。

有时没有带纸笔,回到住所后,必定详细追记。先生常云,脑子最靠不住,时间一长就忘,或者弄错,故一定要及时记录。

行文当简洁明快

先生行文简洁,文字凝练而不晦涩,反对枝蔓其辞,言之无物。先生尝言,援庵先生激赏顾亭林的《日知录》、钱竹汀的《十驾斋养新录》,除钦佩其史学卓识外,亦仰慕其惜字如金之文风。顾、钱为文,每每仅几百字一篇,然字字皆实,无虚文浮词。援庵先生不甚喜欢做文学者所写史书,如欧阳修《新唐书》,因其过于讲究辞藻,虚言较多。故援庵先生批改学生作业,非常注意文句之简洁,某生之论文,在一句中出现三个“的”字,援庵先生即在旁批注道:“此处有两个“的”即可。并圈去其中一“的”字。奉生师所言,令我耳目一新,奉为学术旨趣。及至后来看到启功先生书写之对联:“行文简浅显,做事诚平衡。”而知朴实无华乃是援庵先生树立之门风,既涉及文风,亦是做人本色,道理很深。先生修改我等论文,对文句是否简洁、畅达,十分注重,凡有字句芜杂、颠倒重复之处,必加删芟。我细读先生批改之处,发现文句确实碍塞不通,从此,我在修改文章之时,必先暗读一过,对文句做,减法”,凡赘字衍句,务必扫荡殆尽。近年,居然有教授说我所写文字比较,干净”,少有废话,令我欣慰,此为先生教育之结果。

文章不怕放

我上硕士一年级时写成一篇论文,当时年轻,以为有了新见理应尽快发表,以免被别人抢了先,便投给某杂志。编辑看后,允诺刊用。于是我请先生审阅,原以为几天之后即可取回,不料先生收下后不再提及此事,我心生纳闷,又不便催促。大约过了半年,先生才将拙作交我。先生云:,文章写好后,不要急着发表,要放一段时间,想想立论是否稳妥,史料可有缺漏,此时尚有修改之余地。

若是发表后方才发现错误,就会追悔莫及,所以,文章不要怕放。先生又云,援庵先生对此非常强调,常对学生言:

“文章要多置时日。”文章须三四次改易,我作文章至少七八次易稿。”文章要精炼,不要有废词,要做到一字不可增,一字不可减。

其后我多次替先生誊抄文稿,发现稿纸之样式多很老旧,纸色泛黄,可知存放之时间已相当久。印象最深者,乃是一篇考证《史记·六国年表》之文章,稿纸下缘遭受鼠啮,已成圆弧形,底排某些文字已经不存,至少已存放十几年。可知先生乃是秉承援庵先生之学风!先生所云,乃是学术箴言。如今学风浮躁,我等更应铭记在心,恪守终身。

三,耳提面命

如今大学博士论文之选题,大率有两种情况,一是导师命题,二是学生自选。我属于前者,由奉生师指定,研究主题为《周礼》成书年代问题。

《周礼》一书,治术与学术兼包,对中国政治与学术皆有重要影响,然其成书于何时,学界聚讼两千余年,言人人殊,迄无定谳。研究西周史、春秋史、战国史之学者均从自身之立场出发,从中征引史料,因而此书或用于证明西周史,或用于证明东周史殊为奇怪。若说《周礼》乃西周作品,则断断不可作为战国史料引用;反之,若是成书于战国,岂能用来证明西周制度?先生在其著述中多次谈及此事,故而希望我就此做系统之研究。

记得我上中学时,曾在无锡崇安寺古旧书店见过线装之《周礼》,翻开一看,满目生僻字,岂是我之学力能及,连忙放回插架,但亦从此引发对《周礼》之好奇心。“文化大革命”甫过,我在无锡古旧书店见到缩印本孙诒让《周礼正义》,两大册,售价仅两元,随即买下。可惜此书小字密行,几不能容针,只可查检,无法阅读,遂又作罢。千万意料之外,因先生命题,我居然与此书结下终生之缘。

接受选题后,内心惶恐无似:此书我从未通读过,如今不仅要诒让乃清代经学殿军,所撰《周礼正义》乃《周礼》研究之集大成者,尤当先读。而此书彼时尚无标点本印行,图书馆虽有藏本,但不能勾画标记于其上,甚觉郁闷。岂知天如人愿,不久,我随先生前往浙江开会,经过绍兴时,我无意中在古旧书店发现一部四部备要本《周礼正义》,全二十八册,令人难以置信者,标价仅为十元,可谓天佑神助!我购下此书,同行之师友无不艳羡。我之博士论文出版时,先生在序言中还提及此事,称我在绍兴见此书后,,狂喜,急购归,从此寝馈其中”,诚非虚言。

因我所得《周礼正义》无标点,故每日功课便是逐页点读,无从偷懒。我根基很浅,读此皇皇巨著,深感力不从心,但已无退路,唯有迎难而上。由于文献古奥,又是点读,故需高度凝聚脑力,稍一走神,则不知所云,唯有返回重来。每日午餐后,头脑如有铁箍,无法放松,难以入睡。等起床号响起,两目惺忪,昏昏沉沉,只得用冷水浸面,刺激神经,以便下午继续攻读。这一工作绵延四五月之久,艰辛之极。期间,先生对我关心备至,时时询问进展情况,并多次对我说,若宿舍内晚上喧闹,可以到他书房看书。

先生云,《周礼》成书年代研究,自来有两途:一是研究其官制体系之年代特点;二是研究其治国思想之年代特点;两者均有可取之处,可择善而从。我最初倾向于前者,拟仿照郭沫若《<周官>质疑》之法。郭氏选取《周礼》中与金文不合之十九项,逐一考证,最后判断其成书年代。我计划将此法推广到《周礼》所有职官(总数约三百六十),以求在覆盖全书之基础上提出新说。先生表示同附录五《亡尤室问学偶记意。于是,我从天官冢宰入手,逐一收集材料,但很快发现,此书许多职官不见于先秦文献、铜器铭文,无从考证。当时,刘雨、张亚初先生撰《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将《周礼》职官与金文对比,而知仅四分之一职官可证于金文。换言之,有近四分之三之职官于金文无证。事实证明,既有之思路需要调整,遂决定从分析此书之思想构成及其时代特点来推断其成书年代。经过反复思考,大体形成如下之论证思路:

1;《周礼》作者之建国思想由儒、法、阴阳五行三家构成;

2;儒、法融合始于荀子,阴阳、五行融合始于邹衍,四者同时出现于一书始于《吕氏春秋》,故《周礼》成书年代不得早于战国晚期,此为其成书年代之上限;

3;《吕氏春秋》为杂家,虽四家之说见于一书,但尚未融为一体,杂凑痕迹明显。《周礼》之三家思想已融为一炉,其精致之程度非该书可比,其成书年代当更晚;

4;汉初,随着大一统王朝出现,诸家思想走向融合,与《周礼》所见大体相符。鉴于《周礼》中不见文景时盛行之黄老思想,故其成书年代之下限当在文景之前。

5;《周礼》乃理想国蓝图,但其中确有利用先秦材料者。譬之今有陕西老农利用若干捡来之秦砖汉瓦、两周木料,建成一畜厩,其中虽有旧材料,但其建筑风格与年代只能归诸当代。本文重点,乃是确定《周礼》成书年代,而非具体职官之来历。

先生对我提交之论文新大纲表示赞同。由于思路改变,耗去时间不少。校方规定,三年之内必须完成论文答辩。为争取时间,我每写出一章,即送先生批阅,自己接着往下写。新一章写完后再与先生手中之前一章交换。每次交换,先生都会详细谈该章存在之问题,有些问题相当重要,如我主要依据孙诒让《周礼正义》立说,先生认为有失偏颇,因为贾公彦《周礼疏》乃唐人《九经疏》之最优者,学者早有定论,故论文必须顾及。先生之点拨,使我得以避免某些重大疏漏。接着,我先根据先生意见修改前一章,然后再写更下一章。如此往复,直至初稿全部完成。记忆犹新者1988年12月31日,我如期完成全稿,交先生总审。

先生批阅论文相当仔细,无论是论点阐发、史料征引,还是文句修饰,都严格把关。若论述太烦琐,先生会大段删除,或者干脆将这一部分稿纸裁去,而将修改的文字写于另纸,然后粘贴在一起。有时粘贴之稿纸太长,先生便将长出之部分向上折叠。故论文送去时,稿纸很整齐,取回时已是长短不齐,其中浸透先生心血。

论文之关键引文,先生往往会查检原书,并且发现一些错误,甚至有将篇名写错者。那是写作时自以为记忆确切,未去核对,一经先生指出,惭愧无似!如此不仅避免了某些,硬伤”,亦使我日后更加谨慎。当时,计算机尚未普及,论文字数再多也完全靠手抄,抄得多了,字迹就潦草,以致难以辨认,凡遇此类情况,先生并不直接批评我,而是在草字旁边写出正楷。先生之一丝不苟,令我惭愧无似,此后,我抄写文稿,字数再多,亦能一笔一画,工工整整。

在我撰写论文期间,先生每每与我谈及外校寄给他评审之博士论文,好在何处,差在哪里,一一分析,让我少走弯路。先生对论文之要求非常严格,或近乎苛刻,某校有一博士论文请先生评阅,先生提出七条批评意见,认为尚未达到博士论文水平,建议暂时不组织答辩。先生曾将这些意见一一说与我听。先生之认真,乃是出于学术良心,并无恶意,而对方导师却不领会,此后之论文评阅便不再邀请先生,先生亦不介意。另有一事,予我印象极深,某日,我到先生处有事,先生举起案头一本书对我说:

“你的论文若写成这样,我就不让你答辩!”我接过书一看,作者是一位颇负盛名之学界名流!我当时内心之戒惧,读者当不难想见,故不敢稍有懈怠之心。

1989年春,我之博士论文即将提交答辩。当时校方之论文审查程序非常严格,评阅专家必须在十五至二十位之间,因而本学科之重要专家几无遗漏。一个月后,评阅意见全部寄回,均同意答辩,随后拟定答辩委员会名单。先生认为,论文答辩旨在听取专家意见,故要尽可能邀请与论文主题关系最密切之专家。记得有人建议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某著名学者担任答辩委员,先生当即拒绝:“这位先生参加论文答辩会,从来不提意见,只说好话,请他来答辩,意义何在1”最后拟定杨向奎、张政烺、李学勤、刘家和、郑昌淦、牟钟鉴、李民七位先生为答辩委员,杨向奎先生为主席。答辩委员会中,有三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之著名学者,即使是历史所博士论文答辩,他们亦很少同时出场。由于先生之力,三位先生同时前来,使答辩会大为增色。答辩申请书送到系里时,时任系学位委员会主席的何兹全先生在批复栏中写道:,答辩委员会阵容强大。”

1989年4月4日上午,论文答辩会如期在校内专家楼举行。中国人民大学郑昌淦先生首先发言,说《周礼》很重要,亦很难研究,如今看到此篇论文,非常欣喜,希望日后有更多青年后进来研究《周礼》!答辩委员会主席杨向奎先生是研究先秦礼学之名家,对《周礼》用力尤深,出于对后学之提携,对我鼓励有加,其他答辩委员亦复如此,答辩全票通过。当时博士生数量较少,故每当有人通过论文答辩,《师大周报》均予报道,报道稿一般由系里提供。我的答辩通过后,先生很是兴奋,亲笔撰写答辩报道稿,送交《师大周报》发表,这使我非常感动,深感荣幸。

同类推荐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是范曾先生负笈欧洲、闲居巴黎时与老庄进行的心灵对话;范曾先生或文、或史、或哲、或艺进行多学科的磨砺互证,对老庄最本原的思想命题展开了深度的阐释和解读。要言不烦,清新隽永;刹那神思,直抵灵府。
  •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

    是胡适先生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期写成的著作。被誉为“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写法上摒弃了中国哲学史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开始写起的传统,直接从《诗经》、老子、孔子讲起。考证先哲生存年代,辩识古人著作真伪,还原先秦诸子本来面目。既不随意藏否,也不轻薄评议古人,言必有据,不作无谓的意气之争,显出作者平和的大家风范。此外,本书考证先秦各家流派的师承、变迁痕迹及递次演进的脉络,可谓“一本书读懂诸子百家”之作。
  •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哈佛,西方第一圣殿!跟曾国藩学做人做事,向哈佛汲取精英智慧!古为今用,从曾国藩家书中领悟先哲智慧;西为中用,在百年哈佛园里品读精彩人生!打开家书,在墨香中体悟成长的力量;走近哈佛,在故事中品懂生命的真谛!
  • 周易与人生

    周易与人生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典籍,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其中的《易经》约成书于殷周之际,《易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汉代立经学博士,《周易》被奉为经书。此后的两千余年间,它一直稳居封建时代主流学术的核心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热门推荐
  • 遮天狂颜

    遮天狂颜

    帝都有一风云榜,榜上专门记录最有影响力的十大人物。天下三分,千麒国、天龙国、凤羽国,三足鼎立,强者为尊,五大世家,相互牵制,相互斗争。而千麒国榜上有名四位人物,简直国之大幸,不过名声大噪的还有一害。说起四大风云人物,人人称赞,与有荣焉。而说起这一害,人人唾弃加嘲讽鄙视!这四大风云人物则是一下四位:【少年天子圣零夜】一袭黑衣,俊美霸气,宛若天神。【少年丞相蓝麒枫】一袭蓝衣,高贵优雅,温文如玉。【神医王爷圣零轩】一袭白衣,超凡脱俗,宛若谪仙。【第一公子沐烨宸】一袭紫衣,慵懒绝色,神秘魅惑。而这一害就是月家嫡出三公子月清尘!有人说&quot;他&quot;倾城绝色,有人说&quot;他&quot;丑陋不堪,有人说&quot;他&quot;是断袖,有人说&quot;他&quot;猥琐。那你说&quot;他&quot;为啥声名远扬?就凭&quot;他&quot;从小就有人见人跑、车见车倒的本事,还拥有最毒辣的眼光不断摧残和祸害祖国的幼苗!获得是京都第一纨绔!从此以后威名大扬!【搞笑版】片段一:据说月清尘长得十分&quot;倾城&quot;,在&quot;他&quot;第一次出门是吓晕了当时十二岁还是太子的圣零夜,从此,给这位少年天子辉煌人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污点!片段二:接着&quot;他&quot;&quot;不小心&quot;扒了沐烨宸的裤子,还在小屁屁上揉了两下,吓哭了一代天才。从此,这位小神童心灵留下了永生难忘的阴影!片段三:再凑巧遇上了左丞相儿子蓝麒枫。在众人的惊愕下抢了这位未来丞相的初吻,还霸道宣誓说:&quot;哥哥你已经被我盖了章,等你长大了以后一定要嫁给我!&quot;从此,小小少年噩梦连连!片段四:啥?你说既然四大风云人物被祸害了三位,为啥不把不把神医王爷都祸害了!
  • 平淡生活

    平淡生活

    十八岁的优优婷婷玉立,不可方物,为摆脱地痞无赖的纠缠,只身一人来到北京,拳击台上一个并不强壮的男孩深深吸引了优优的目光,交错而过开始了优优漫漫的暗恋心旅!情杀、他杀、自杀、步步杀机,命如草芥;美色、权力、财富、贪婪,纯洁初恋奢华介入其中,你的人性是否泯灭!二零零肆年的夏天,海岩把一个花季少女变成一个如蛇如蝎,亦善亦恶的漂亮女人,是对是错,是喜是悲,独自体会。
  • 综漫之冰蓝

    综漫之冰蓝

    冰蓝在六个男友的帮助下穿到了综漫世界,她的实力超群,却性格多变。这样的她,在综漫世界里会发生什么呢?玖兰枢“冰蓝,我喜欢你,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舍去优姬,她只是妹妹而已。”蓝堂英“最喜欢冰蓝了。”手冢国光“不要大意。”(话说,你是在说你自己吗?)不二周助“好像很有趣呢,蓝。”幸村精市“蓝是个很可爱的女孩子。”塞巴斯蒂安“这个主人感觉和以前的不同。”夏尔“不错。”(喂,眼睛别乱瞟,看这就行了。)路西法“很有趣的主人啊。”市丸银“冰蓝她,真的很可爱啊。”朽木白哉:。。。(别,别开冷气,我跳过。偷偷告诉你们,他可是很喜欢冰蓝哦)阿亚纳米“小猫咪很不乖呢,应该考虑要不要把你绑在身边。”泰德克莱恩“很,很漂亮。”(阿拉,脸红了诶!)
  • 三星技术扩张真经

    三星技术扩张真经

    10年前,三星电子是一家靠廉价竞争销售低端电子产品的韩国企业,而今天是一家四大主业(半导体、液晶显示、手机、数字家电)均居世界前三位的跨国集团。10年前,“三星”的市值为35亿美元,它的竞争对手日本“索尼”的市值为184亿美元,而今天“三星”的市值为571亿美元,“索尼”为321亿美元(均匀2003年底数据。)今天的三星已加入花旗银行、GE的行列,成为了世界上少数几家每年净利润超过100亿美元的超级明显企业。可以说,“三星”在过去的10年中完成了一次重大的蜕变,从技术跟进、利润低微的韩国“财阀”摇身一变成为世界级的电子业精英,它成功了。
  • 弃妃吉祥

    弃妃吉祥

    婚约未成,已是弃妇?家中有个当爹的丞相栽赃她,一群姐姐妹妹还等着陷害她,抢她位置抢她男人抢她一切?好嘛,渣男人渣一锅烩了!不好意思,本姑娘换芯子了!堂堂一特种警探还对付不了一群人渣加渣男?当恶魔王爷对上现代特种警探,是弃妇还是弃夫?结果不知如何!我的新浪微博,搜‘云外天都’可找得到,大家去关注一下啦!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quot;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废妃翻天,与魔共武

    废妃翻天,与魔共武

    穿越成因爱而死的废物三小姐。不娶她?谁稀罕!那一指血书刺了那渣男未婚夫的眼,让他看清楚,是谁嫌弃谁,是谁在毁婚。前世的杀手,黑暗的女王,又岂会平凡一生?看她负手天下,笑看苍穹也罢。她是那七个同样被人遗弃的废物的光,带领他们,一步一步走向云峰,那最神秘的的罗刹七鬼摘掉面具,天下为之震撼!七个强者经她手调教而出,命运?她命由己不由天!她是被封印的容器,他说,“你是为我而降生!”“笑话!”她笑,却与他共武,问鼎苍穹,要颠覆了这片大陆,魔将再次降临天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第七条猎狗

    第七条猎狗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