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300000002

第2章 李文海教授在“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代序二)

各位来宾、各位学者、老师们、同学们:

首先,我热烈欢迎各位同行专家到中国人民大学来参加这一次学术盛会,这么多学术名家和青年才俊的光临,是对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科的极大的关心和支持,也是开好这次会议的最根本的保证。

选择“汉唐盛世”作为这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我认为是很有意义的。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有治世,有乱世;有盛世,也有衰世和末世。不论是治世、盛世,还是乱世、衰世都会从不同的方面,给我们提供极为丰富的历史借鉴。鲁迅曾经把历史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另一种是老百姓“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应该怎样来理解鲁迅的这句名言呢?我以为,对这句话,不能作简单的理解。事实上,鲁迅是从更高的社会追求,也就是从“人应该像人一样尊严地生活”的标准作出这样的历史判断的。这同恩格斯说过的一句话的意思十分相近,恩格斯说:当大多数人不能摆脱少数人的专制统治的时候,当人们还不能摆脱对物的盲目依赖的时候,人就不能真正地像人一样生活,大多数人只能沦为社会的奴仆,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就是不可能的(只是大意,不是原话)。毫无疑问,从历史发展的总规律来看,从宏观来看,这个判断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从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来看,对历史进程作微观的考察,那么,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治世和乱世,盛世和衰世,不论在经济的发展增长还是停滞破坏,文化的活跃繁荣还是萎缩凋零,社会的稳定和顺还是混乱动荡,以及老百姓生活的相对安定还是水深火热,都有着巨大的差别。事实上,鲁迅也从来没有把盛世和乱世看作没有什么区别的东西。他不仅曾经引用民间的谚语,发出“离乱人不如太平犬”的感叹,而且在《看镜有感》这篇著名杂文中,用明确的语言,称赞汉唐盛世的“豁达闳放之风”,认为由于汉唐国力的强盛,所以在文化上能够充满自信,“放开度量,大胆地,无畏地,将新文化尽量地吸收”。他说:“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看镜有感》,见《鲁迅全集》,第一卷,300~301页)

回顾过去的历史研究,我们也许会发现,以往的研究视野,往往较多地放在社会矛盾冲突尖锐,社会秩序剧烈动荡的历史时期,相对来说,对太平盛世的研究比较薄弱。认真研究社会的矛盾冲突和深刻变革,不能说不对;但忽略或轻视太平盛世的研究,却不能说不是一个缺点。因为盛世无疑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历史经验教训,在很多方面更加具有切实的现实借鉴作用。

我一向认为,简单化是历史研究的大敌。相对忽视太平盛世的研究,也可以说是简单化的一种表现,究其主要原因,大概是害怕有美化封建主义的嫌疑。当然,简单化还有许多另外的种种表现。如何看待乱世和衰世,刚才黄宽重教授已正确地指出宋代当然是弱势的时代,但它也有辉煌的一面,即取得很大的历史成就的一面。这个看法我是很赞成的。事实上,即使是最反动、最腐败、最昏庸的政权统治下的社会,如鲁迅所说的代表“中国的脊梁”的那部分社会力量,也从来不会停止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斗争。因此,即使是那样的时代,历史也不会是“漆黑一团”的。历史的发展有如长江大河的奔流,它会有曲折,有迂回,甚至会有倒流,但永远不会停滞自己前进的脚步。乱世并不只是“漆黑一团”,同样,太平盛世也并非是“一片光明”,在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的同时,自然也还是有许多消极的方面和黑暗的方面,历史永远在社会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开辟自己的道路,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这都是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

刚才荣新江教授谈到史学的边缘化问题,我很赞成,很有必要从另一角度说点鼓气的话。我们高兴地看到,近年来,包括历史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社会大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发出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重要文件,而且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就有两次是专门讨论有关哲学社会科学问题的。一次是一个星期以前,学习内容就是繁荣和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问题。另一次是半年以前,专门邀请了两位历史学家,讲解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的历史。在那次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强调: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治史、学史、用史的传统。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贯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世界历史;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加强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既是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的现实要求,也是培养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人文社会科学的战略地位得到了加强,发展所需要的软环境和硬环境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优化。在这种情况下,史学工作者就有更大的责任,在学术上多出精品,以满足社会对史学研究的迫切要求。

对于古代史,我完全是个门外汉,没有什么发言权。所以在这里说几句外行话,无非是应主办者的要求,表示一下对会议的祝贺而已。我衷心祝贺会议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取得圆满的成功!

谢谢!

同类推荐
  • 李想的北宋

    李想的北宋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亲情,友情,爱情,事业,种种李想曾经奢望而不得的东西一一被他揽进怀中。这是最糟糕的时代,在不知何时会降临的灾难面前,李想拥有的所有一切都可能是镜花水月,转瞬即逝。在李想相信了这次穿越于他而言是一次美丽的旅途之后,他却蓦然惊觉,辉煌的时代,已到了穷途末路。距离灭亡,还有十年。李想,你该怎么做?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下)

    公元960年,赵匡胤践祚登基,大宋帝国肇造。大军入城之际,东京汴梁“市不易肆”,针对刁民趁乱打劫则“索得数辈斩于市,被掠者官偿其赀”。对于私有财产的尊重和保护预表了一代圣君将要开启传统中国最绚烂的篇章。公元960年至公元976年,是赵匡胤的“帝王时间”,历史迎来了百姓富足、兵强马壮的“建隆之治”。此后16年间,他笃行德政、偃武修文,而终怀揣未竟之志于斧声烛影中神秘而逝。大宋立国之初,赵匡胤在怀柔天下、偃武修文之际,先后征潞州、平扬州,采纳宰相赵普锦绣良策“侵削藩镇”,收兵权定祸乱,以至升平之世……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全4册)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全4册)

    晚清犹如危房,轻轻一踹,就会轰然倒塌!面对这危急局势,各色人等,在神州舞台上展开了大PK!李鸿章为洋务运动费尽心机,却为何换来累累骂名?康有为携凛凛杀机高调入京,又被谁逼得仓皇而逃?大头兵袁世凯不学无术,每被弹劾一次就升官一次,岂非怪事?慈禧太后蹬腿之前,因什么纠结得几乎不想咽气?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孙中山真曾落魄得在美国刷盘子?众人你吵我嚷,时光飞逝,历史一不小心滑?了辛亥年!黑暗中,刀出鞘,枪上膛,一场巨变,即将登场!大风云时代,热血横飞,诡计频出,怎一个复杂了得!复杂源于简单,乱变自有头绪,请各位温上一壶热酒——听“幽默讲史新掌门”雾满拦江生猛解读一段风云激荡的大历史!
  • 读者报·旧闻(3月)

    读者报·旧闻(3月)

    稗官野史;国家地理;国学;环球档案;旧案新读;旧知录;历史见证;历史内幕;人物;煮酒论史
  • 废物大小姐:帝君太撩人

    废物大小姐:帝君太撩人

    【女强男强一对一】她,月冥国将军府大小姐,狡黠狠毒泼辣冷血强势;他,天外天帝国一国之君,妖魅冷酷无情专权霸道;“赫连清璃,你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若是你敢死,就算付出一切代价,上穷碧落下黄泉,也要捉回你亲自折磨的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他轻笑,褪去衣衫,成“大”字型躺在床榻,琉璃眸抚媚流转,磁性魄人的嗓音响起:“来吧,夫人,现在就让为夫尝尝“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滋味吧。”他“拿命去护她的周全,这就是我的命,我愿意认命,心甘情愿。”她“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和他,我说可以幸福,那就一定会幸福。”...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农家小调

    农家小调

    外出从夫,家内从己,一切从简。换得了煤气,扛得起大米,打得掉老鼠,灭得了蟑螂。这是八零后女青年木小菲的三从四德。她本想凭借这套独特的理念,在灯红酒绿的都市中为自己谋得一安宁之所,做一名称职的家庭主妇。只是,一朝穿越,返古入农家,三从四德已变样,主妇变媳妇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海洋探谜

    海洋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做最好的员工:优秀员工的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

    做最好的员工:优秀员工的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

    《做最好的员工》共分为五个大章:好员工才会成功,好员工擅长合作,好员工明白事理,好员工掌握规律,好员工知进识退。书中案例经典、论述深刻,是优秀员工的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幸存者

    幸存者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他被埋在废墟之下长达76小时。他说他是幸运的,可以活下来,可以用写作抚慰受创的心灵,可是,那些失去健康、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人,忍受着更加巨大的伤痛,更需要我们的关心……于是,他写下了这些文字,为了这段不该忘却的记忆。用血写就的实录以命换来的 真情;献给所有地震遇难者与幸存者的宝贵记忆;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思,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清末官场流传说:有四种人最当红,分别是:帝师、王佐、鬼使、神差。这话拿来检视王尔烈,却不管用,因为他不爱权、不爱钱,他唯一热爱的,就是才——教育英才。他有很多机会可以发财,却都鄙夷之,这种追求公义、坚守清贫的观念,源自儒家思想对他的熏陶……从这里,可以看到读书人的价值观;也可以让我们反躬自省:知识分子的人生理念中,有没有一个永恒的价值?能不能起积极正面的领导作用?能不能发挥向上提升的功能?(台湾作家王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