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600000006

第6章 《荆楚歲時記》的撰述 文本及其文化背景(1)

李道和

內容摘要:關於《荆楚歲時記》的一些基本問題,前人已有所論析。本文續加辨正稽考,認為其書由宗懔作於梁時荆州,本名《荆楚記》,是一部主要在地理撰述風氣下產生的地理風俗文獻,由於專記歲時,後稱《荆楚歲時記》。但該書散佚較早,今傳明萬曆間兩種輯本的系統彼此不同,正文與注文混淆,不明出處,皆非全真。我們既可以舉例論證今傳本“似是而非”的條目,也可利用相關材料指證其他文獻中包含的“似非而是”的佚文。

關鍵詞:宗懔荆楚歲時記文本考證

南朝梁宗懔撰、隋杜公瞻注《荆楚歲時記》,是中國古代最重要、最著名的歲時節俗專門文獻,它承前啓後,是對漢魏以來歲時風俗的總結,也是唐宋以來包括歲時專書、文學藝術、社會歷史在內的歲節文化的基礎性參考文獻。關於《荆楚歲時記》的作者、注者、版本、歷代著錄等問題,前人已論述較多[1],我們這裏選擇經歷、作時、名稱、散佚、文本等着重討論。

宗懔生平仕歷雖非盡詳,然大體可考,《梁書》卷四一、《周書》卷四二、《北史》卷七○有傳。宗懔,字元懔,一字懷正[2]。祖籍南陽涅陽,先祖因功南封楚地,故子孫世居江陵(今為湖北荆州市)。懔少聰敏好學,晝夜不倦,語輒引古事,鄉里呼為童子學士。梁武帝普通六年(525)舉秀才,七年,湘東王蕭繹初為荆州刺史,長史劉之遴薦舉宗懔入湘東王府。此後跟隨蕭繹,至承聖元年(552)蕭繹平定侯景之亂,即位於江陵,史稱梁元帝,仍重用宗懔。次年,元帝欲還都建康,宗懔等以鄉里在荆州故諫都江陵,元帝從之。然承聖三年西魏攻江陵,元帝被殺,宗懔被俘入長安,亦被禮遇。《周書》言,宗懔在北周武帝保定(561-565)中卒,年六十四。其確切生卒年雖不可考(502?-565?),但可知宗懔生於齊末梁初,卒於梁亡後數年,他當是南朝梁人。或稱其為北周人乃至誤題晉人,皆所未當。

宗懔經歷中值得注意的是博學好古,除少年時有童子和少兒學士之號外,他在北周明帝(559-561年在位)時,“與王褒等在麟趾殿刊定群書,數蒙宴賜”(《周書》本傳),看來是一位文獻學者。其實,早在江陵時期,宗懔、顏之推、王褒、庾信等即曾校理經史子集。顏之推《觀我生賦》“或校石渠之文”句自注云:“王司徒表送秘閣舊事八萬卷,乃詔:‘比校部分,為正御、副御、重雜三本。……左僕射王褒、吏部尚書宗懷正、員外郎顏之推、直學士劉仁英校史部。’”王司徒為王僧辯,懷正當即宗懔。原來,侯景亂起,王僧辯收拾建康文德殿殘餘文獻至江陵,《資治通鑑》卷一六三記,簡文帝大寶元年(550)九月,“僧辯送書於湘東王繹”。知僧辯送書早在蕭繹稱帝以前,則蕭繹或在即位前就開始命諸人校書(諸人非必同時共校)。總之,宗懔、王褒均曾在江陵、長安兩校圖書[3]。宗懔著述亦富,有集二十卷,然今僅存《荆楚歲時記》以及詩四首。宗懔好學知古,數校圖籍,這顯然是他撰著《荆楚歲時記》的一個條件。南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卷一二農家類著錄宗懔《荆楚歲時記》四卷,並錄其序云:

傅玄之《朝會》,杜篤之《上巳》,安仁《秋興》之敍,君道《娛蠟》之述,其屬辭則已洽,其比事則未弘。某率為小記,以錄荆楚歲時。自元日至除夕,凡二十餘事。

在宗懔看來,傅玄的《朝會賦》、杜篤的《祓禊賦》、潘岳的《秋興賦序》、嵇含的《娛蠟賦序》皆重屬辭,而排比故事、溯源討流則不免疏略。那麽,宗懔所記歲時風俗當然要在敍述民俗行事上超越前人,這與他博學多聞的經歷有關,從今存佚文也可推知其書原本是敍事詳明乃至引證宏富的。

關於《荆楚歲時記》的撰述時間,學界一般以為其是宗懔入周後思鄉憶舊之作,證據之一是其詩作,如《早春》詩云:“遊客傷千里,無暇上高臺。”《春望》詩云:“望望無萱草,忘憂竟不忘。”二是宗懔記述荆楚歲時風俗,時時與北方對比。但事實也許非必如此,因為傷春遊客未必即是作者本人,且即使詩作於北方,也不等於歲時之記亦作於入周之後。甚至所謂萱草之詩也可能是在蕭繹作江州刺史時宗懔遭母憂所作,《周書》本傳記:“遭母憂去職,哭輒嘔血,兩旬之內,絕而復蘇者三。每[旦]有群烏數千,集於廬舍,候哭而來,哭止而去。時論稱之,以為孝感所致。”萱草可以忘憂,但也可指代母親,對於孝感群烏的宗懔來說,失母之憂正當形於歌詠。至於所謂“北人”之比,卻該是其書注者即隋杜公瞻之語。考今存佚文中所謂“北人”、“北間人”,應屬注語,所謂“今北人”、“近代”之類用語跟宗懔不符。他在離開江陵後十年左右去世,若果在這段時間作書,風俗變異似不至於如此迅速,故不宜用“今”對昔,“今北人”倒非常適合杜公瞻的時代和里籍。杜公瞻祖名弼,《北齊書·杜弼傳》載,弼為中山曲陽(今屬河北保定市)人,與長子蕤、次子臺卿均仕北齊;《北史》弼傳附載,“公瞻仕隋,位安陽(今河南安陽市)令”。知杜公瞻家族都是北人,且仕於北地,正是公瞻注《荆楚歲時記》北人視角的緣由。

最重要的是,我們在《荆楚歲時記》中沒有發現明顯的思鄉憶舊痕蹟,倒有相對確切的證據表明其書作於梁時荆州,甚至字裏行間包涵着對鄉土風情的讚美。該書記正旦食雞子俗,徑云:“梁有天下,不食葷,荆自此不復食雞子,以從常則。”余嘉錫辨證據此以為,“其書之為梁時人所作甚明”。宗懔在這裏所作的不是南北對比,而是荆楚風俗在梁世前後的比較。學者多據“梁有天下”之語,指正舊題晉人之誤,但少有進而揭示其著書時代非在入周者。南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六史部時令類著錄時,題“梁吏部尚書宗懔撰”。考《梁書·元帝本紀》載,承聖三年(554),“秋七月甲辰,以都官尚書宗懔為吏部尚書”,然十月西魏即攻梁,十一月底江陵陷落;《資治通鑑》卷一六五載,承聖二年八月,吏部尚書宗懔等議都江陵;三年十二月,宗懔等至長安。則宗懔在作吏部尚書(承聖二年或三年)之後、江陵被佔之前著書的可能性是較小的,陳振孫當是以其梁世終官著錄,故其在梁時著書仍是可以推定的。另外,陶宗儀《說郛》本撰人名下注“吏部侍郎”,而元帝即位後宗懔曾作尚書郎、吏部郎中(《梁書》本傳),則其著書確可能在承聖元年蕭繹稱帝之後。

宗懔在梁世著書,可能的時間範圍是在入荆州刺史蕭繹湘東王府之後、江陵陷落之前。初入王府即作《龍川廟碑》,蕭繹歎美,其後一直跟隨蕭繹。但在跟隨蕭繹的二十多年間,宗懔最有可能著書盛讚荆楚風物之美的時間,當在元帝議還建康而終於定都江陵的承聖二年(553)。當時朝中關於國都的爭論非常激烈,兩派之間幾乎是水火不容,公議、私計相雜。宗懔等人因身處荆楚故里,力主元帝留江陵,聲稱建康“王氣已盡”,而“荆南有天子氣”(《南史·周朗傳》附周弘正傳);“建業王氣已盡,與虜止隔一江,若有不虞,悔無及也!且古老相承云:‘荆州洲數滿百,當出天子。’今枝江生洲,百數已滿,陛下龍飛,是其應也。”(《資治通鑑》卷一六五)按,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記》曰:“自枝江縣西至上明,東及江津,其中有九十九洲。楚諺云:洲不百,故不出王者。”(《資治通鑑》元胡三省注引)其實據楚諺,枝江因洲不滿百,已有“不出王者”的否定性結論,但宗懔等人另據“當出天子”的肯定性“古老相承”,再造王者符瑞神話,其用意是明顯的。《荆楚歲時記》之作正有很大可能是為定都荆州而作的文化宣傳,其撰著時間當在承聖二年或其前後一年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梁元帝蕭繹本人在去留問題上雖然猶豫不定,下詔討議,但在宗懔等人的江陵一派勸說下,也就不免“無去意”(《南史·周弘正傳》),又加之占卜建康不吉,以致“上以建康彫殘,江陵全盛,意亦安之”(《資治通鑑》卷一六五)。有趣的是,元帝就是在出現洲數滿百的符瑞之際即位於江陵的,《南史·梁本紀》載:“太清末,枝江楊之閣浦復生一洲,郡公上疏稱慶,明年而帝(元帝)即位。承聖末,其洲與大岸相通,惟九十九云。”只是百洲之數在若全若缺之間。還可比較的是,宗懔等人聲稱“荆南有天子氣”,而蕭繹本人正撰有《荆南志》二卷[4]。關於枝江洲數,《太平御覽》卷六九引《荆南志》曰:“枝江縣界內,洲大小凡三十七,其十九有人居,十八無人。”所說三十七洲與盛弘之《荆州記》九十九洲不同,當是所指範圍有別或有地理分合之故,不過這至少說明蕭繹對荆南王氣之說有興趣。《太平御覽》卷六六引《荆南志》又記高沙湖南,“林野清曠,可以栖託,故徵士宗炳昔常家焉”。所說宗炳是南朝宋著名畫家,正是宗懔六世祖,這又暗示了蕭繹對隱士宗炳的敬意以及與宗懔的親密關係。

蕭繹與宗懔的關係還牽連另外一人,此點或可作為《荆楚歲時記》作於梁時荆州的旁證。隋杜臺卿《玉燭寶典》卷二《附說》引宗懔《荆楚記》(《荆楚歲時記》)云:

謝靈運孫名兹藻者,為荆府諮議,云今世新花,並其祖靈運所制。

此之謝兹藻,當作謝札。考北宋汪藻《世說敍錄·人名譜》之陳國陽夏謝氏譜,謝靈運後人中無名兹藻者,卻有玄孫名藻,為才卿之子。又,謝靈運曾祖為謝奕,奕有兄弟謝鐵、謝石、謝萬、謝安、謝據,其中謝萬一系子孫有謝札,為謝覽子、謝萬七世孫,與謝藻同輩[5],這個謝札倒值得我們注意。

原來史籍未載謝藻嘗作荆府諮議,《梁書·文學傳下》謝幾卿傳附載:“兄才卿早卒,其子藻幼孤,幾卿撫養甚至。及藻成立,歷清官公府祭酒、主簿,皆幾卿獎訓之力也。世以此稱之。”不言謝藻為諮議。而謝札生平正合《荆楚記》所謂“荆府諮議”的經歷。《南史·謝弘微傳》附載:“(謝)舉兄子僑,字國美。父玄大,仕梁,侍中。僑素貴,嘗一朝無食,其子啓欲以班《史》質錢,答曰:‘寧餓死,豈可以此充食乎?’太清元年(547)卒,集十卷。長子禕。僑弟札,字世高,亦博涉文史,位湘東王諮議,先僑卒。”汪藻系譜定僑、札皆為謝覽子(南宋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卷三三亦同),而覽字景滌,與《南史》此云其父字玄大不同,明凌迪知《萬姓統譜》卷一○五又云父字玄度,當以後者為是。《梁書·文學傳下》:“謝徵,字玄度,陳郡陽夏人。高祖景仁(裕),宋尚書左僕射。祖稚,宋司徒主簿。父璟,少與從叔朓俱知名。”則僑、札或為謝徵(《南史》等亦作微)之子。雖然謝藻為謝靈運直系玄孫,而謝札為其從玄孫(若為徵子,則屬謝據七世孫)[6],但謝札曾為湘東王諮議,故《荆楚記》所謂“謝靈運孫名兹藻者,為荆府諮議”,所指當是謝札,“兹藻”二字或是“札”字緩讀致誤(亦或日本藏《玉燭寶典》訓點注音)。

湘東王蕭繹在普通七年(526)至大同五年(539)、太清元年(547)至大寶元年(550)兩度鎮守荆州,謝札卒於太清元年之前,則當在湘東王第一次鎮荆州時為王諮議參軍。又據《宋書·謝靈運傳》、《資治通鑑》卷一一六至一一七,在東晉安帝義熙八年至十二年(412-416)間,謝靈運(385-433)曾在荆州為劉毅衛軍從事中郎、劉裕太尉參軍、劉道憐諮議參軍及中書侍郎,時為28至32歲,其間曾作《佛影銘》[7]。而其春月製新花事亦為佛俗,亦應在荆州時製作;這樣的佳話又為百多年後的裔孫、同樣也作荆府諮議的謝札講述着。總之,謝札、宗懔皆同時入湘東王蕭繹荆州府,宗懔當據親聞而記謝札新花之說,“今世新花”中所謂“今世”正當就梁世而言,這可能為《荆楚記》作於梁世荆州提供旁證,而宗懔也可借此顯示着荆州地區人傑地靈的風貌。

也許正是為了展示荆楚風情,所以儘管所記多為域內南北盛行的風俗,但宗懔書冠以“荆楚”之名,書中有時也特言“荆楚”,如:“荆楚人以五月五日並蹋百草,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藝文類聚》卷四)“荆楚人相承,四月八日迎八字之佛,於金城設幡幢鼓吹,以為法樂。”(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二○“為法樂”條)“午日楚人採艾,掛於戶上,以禳毒氣。”(陳元靚《事林廣記》元後至元本甲集卷上)又言“荆州”,如記鬼鳥“荆州彌多”(《太平御覽》卷一九)。又以荆楚名流為榮,除著名的屈原和上述謝靈運、謝札外,又如“宗則字文度,常以五月五日未雞鳴時採艾,見似人處攬而取之,用灸有驗”(《初學記》卷四)。採艾之宗則字文度者未詳何人(白居易《六帖》卷四又引作宗則文),而《廣漢魏叢書》本作宗測,此人正是宗炳之孫、宗懔高祖南朝齊宗測。北宋唐慎微《證類本草》卷九引作“宗士炳之繇(孫)”,《歲時廣記》卷二二(“製艾煎”條)又引作“宗士炳之孫則,字文度”。字文度雖不可考,但宗士炳之孫,正當是徵士宗炳之孫宗測(宗士炳,當是徵士宗炳之誤)。《南齊書·高逸傳》稱,“宗測,字敬微,南陽人,宋徵士炳孫也”,不喜俗事,善畫,“往廬山止祖炳舊宅”,“少有狂疾,尋山採藥”。採藥事恰可能是指宗懔所記採艾,惟其字敬微與宗懔所謂字文度不同,不過《南史·隱逸傳》稱其又字茂深,則其字非一。這樣說來,宗懔記其高祖採藥事不僅顯示故土之俗,也張揚了先祖之風。

宗懔作為蕭繹股肱,君臣上下相得[8],蕭繹對宗懔非常信任,宗懔對蕭繹極為擁戴,尤其是在前述所謂“梁有天下,不食葷,荆自此不復食雞子,以從常則”的表述中,宗懔更顯示了荆楚民眾對梁朝的擁護和順從,以致改變了正旦吞雞子的傳統習俗。《南史·梁本紀》說武帝蕭衍:“溺信佛道,日止一食,膳無鮮腴,惟豆羹糲飯而已。”《資治通鑑》卷一五九載,武帝“自天監(武帝即位年號,502-519)中,用釋氏法,長齋斷魚肉,日止一食,惟菜羹糲飯而已,或遇事繁,日移中則嗽口以過”。武帝提倡禁斷酒肉,唐釋道宣《廣弘明集》卷二六有其《斷酒肉文》四篇長文。由此似可判斷,荆楚因武帝佞佛而改變食蛋風俗,既表明了對梁王朝正統地位的擁戴,也向蕭繹君臣暗示了荆楚地區乃是便於統治乃至可為帝都的所在。

同类推荐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将《周易》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给读者,力求能引导读者对《周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分为三篇:第一篇,艺术与审美经验;第二篇,美、美学与哲学问题;第三篇,哲学作为生活方式等。在该著作中,作者将视角从现象学、存在论拓展到生成论,对艺术、美学与哲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叉式的研究,并力图展开它们之间的互文性的对话。该著作还涉及艺术、时尚与文学,以及中西思想的语境等诸多方面。
热门推荐
  • 堂吉诃德(下)

    堂吉诃德(下)

    主人公堂吉诃德因沉迷于骑士小说,决定外出历险,做一名行侠仗义的骑士。他找来同村的农民桑丘·潘沙作他的侍从。他三次外出历险,作了许多可笑之事。最后他被化装成白月骑士的朋友打败,放弃行侠游历,回家不久后病倒。临死前,他醒悟到自己迷信骑士小说之过。
  • 亲爱的另一个我

    亲爱的另一个我

    a小姐和b小姐,是一对双胞胎。她们同时出现时,总是人群中最闪光的焦点之地,而只看一眼,你就绝不会搞错谁是姐姐、谁是妹妹。从小分开成长,一个在北方、一个在南方的经历,让她们那么相似,却又那么不同。面对爱情,她们也作出了不同的选择。a小姐爱上了周先生,又遇见了小王,遭遇了生离死别、背叛、新生命,也无法妨碍她在全新的人生状态中越活越好;b小姐爱上了李正豪,又遇见了张先生,情投意合之后的急转直下,接踵而来的是爱情中最大的难题——选自己爱的人,还是爱自己的人?她们是彼此的镜子,看着对方,就像在看另一个自己,体验人生的双重可能性。每一个人都在寻找另一个自己,你遇到了吗?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读书是你自己的事

    读书是你自己的事

    这是一本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成长励志读本阅读本书,你可以欣赏精彩故事,感悟读书方法,体验读书的轻松!阅读本书,你可以规划美好未来,成就卓越人生,享受读书的快乐!
  • 一个狗娘养的自白:媒体大鳄艾伦·纽哈斯自传

    一个狗娘养的自白:媒体大鳄艾伦·纽哈斯自传

    必须靠自己闯出一条血路,如果你不满现状,希望以新形象更上一层楼,那这些自白绝对有助于你登上成功阶梯。 艾伦·纽哈斯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他把加内特公司发展为美国最大的报业公司,如果你出身贫寒,并创办了全美销量最大的报纸《今日美国》。 迄今为止,他已出版了《美国各地有话直说》《权力剪影》《真正的一个国家》《世界之窗》《近距离看世界首脑》《差不多一个世界》等作品。目前,他正在写一本新书,讲述人生中“难堪的年代”,该书将为他的第8本著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红楼梦(最爱读国学书系)

    红楼梦(最爱读国学书系)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而鲜明的个性特征,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从《红楼梦》反映的思想倾向来看,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这些理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 "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quot;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你情我愿

    你情我愿

    本书已出版上市,出版名《我也可以变成你喜欢的样子》,当当,淘宝等均有售!年少的同桌时光,让她对他信任有加。男友出国深造,嘱咐他代为照顾她。他会对她冷言冷语,也会在得知她生病的时候心急如焚。一个猝不及防的吻,打破了他们之间纯净的“友谊”。之后他步步紧逼,她节节败退。她以为他只是一念成了魔,殊不知,他却早已情根深种。八年来,细细绵绵的时光里,她已成为他最缠绵的伤口。……三个月后,她“男友”归来,分明是同一张脸,却有着不同的温柔。当她渐渐的迷失,才发现这份温柔的背后,竟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于是仓皇而逃,而他,却拦住她的去路,微笑着说:“你看,其实我也可以变成他,变成你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