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600000010

第10章 蔡琰的號啕,美杜莎的笑(3)

性別關係不是截然的二元對立,女性在男性主導的歷史時空中也未必就毫無躋身餘地。就像前文談過的,懷疑蔡琰作《悲憤詩》的“始作俑者”蘇軾挑動了話題,開啓了千年論戰;擁護蔡琰作《胡笳十八拍》的郭沫若激起了學界的研究狂熱,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相輔相成,都讓蔡琰受到矚目,從而被“有條件”地選擇“收編”於經典體系之中。

回到美杜莎的神話,她那滿頭的蛇髮,是否可能化為書寫的筆?西蘇極力鼓吹婦女寫作,作為彰顯自我,抒發心志,甚而顛覆傳統的手段。美杜莎以笑聲對抗不平,尋求自由,她的笑聲如何被聽見?那就是寫作。

《悲憤詩》與《胡笳十八拍》中的蔡琰幾度痛哭號啕,痛哭號啕不能化解也不能記憶悲憤,唯有文字能夠銘刻苦難,控訴暴行。那血淚橫恣的詩篇和蔡琰的人生歷程既密合又疏鬆,於是後人鑽研於那不對等的傾斜之中,在生命與文字的隙縫,美杜莎的笑聲如潮浪相激,嘲弄自認“確定真偽便能趨近真理”的無謂。

注釋:

[1]瑪格麗特·莒哈絲著,桂裕芳譯:《寫作》,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第9頁。

[2]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啓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臺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第87頁。

[3]由於《悲憤詩》及《胡笳十八拍》是否為蔡琰的作品仍未定論,故稱“仿女性”。

[4]蔡琰的生卒年說法不一,目前以約生於177年最為常見,例如:郭沫若:《再談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文學遺產》編輯部編:《胡笳十八拍討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11-13頁。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文學史編寫組編寫:《中國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第202頁。姜書閣:《中國文學史四十講》,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15頁。陳祖美:《蔡琰評傳》,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3年。郭石山,喻朝剛主編;王錫榮,肖善因副主編:《中國古代文學講座》,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87年,第136頁。張炯,鄧紹基,樊駿主編:《中華文學通史》,北京:華藝出版社,1997年,第257頁。

僅就筆者所知,又有以下數種說法:

約172-178。游國恩等主編:《中國文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0年,第243頁。趙明,楊樹增,曲德來主編:《兩漢大文學史》,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435頁。

約生於174。蔡瑜:《離亂經歷與身分認同——蔡琰的悲憤交響曲》,《婦女與兩性學刊》第8期(1997年4月),第29-54頁。

(176?-?).Kang-i San Chang and Haun Saussy eds.;Charles Kwong,associate editor;Anthony C.Yu and Yu-kung Kao,consulting editors,Women Writers of Traditional China:an Anthology at Poetry and Criticism(Stanford,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p.22-30.

(162?-243?)。王國瓔:《中國文學史新講》,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第233頁。

[5]Gananath Obeyesekere,Medusa’s Hair:an Essay on Personal Symbols and Religious Experienc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1984).Stephen R.Wilk,Medusa:Solving the Mystery of the Gorgon(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Marjorie Garber and Nancy J. Vickers eds.,The Medusa Reader(New York:Routledge,2003).

[6]柏棣主編:《西方女性主義文學理論》,桂林:廣西師大出版社,2007年,第233頁。

[7]Robyn R. Warhol and Diane Price Herndl eds.,Feminisms:an Anthology of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New Brunswick,N.J.:Rutgers University Press,c1991,pp.334-349.

[8]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啓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第90頁。

[9]蕭嫣嫣:《我書故我在——論西蘇的陰性書寫》,《中外文學》第24卷第11期(1996年4月),第58頁。

[10]“互文性”或譯作“互典”。法國學者克莉絲蒂娃(Julia Kristeva)認為:“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轉化”,這種“互文性”使得文本之間彼此相互參照,產生影響,形成網絡。又參趙一凡等主編:《西方文論關鍵詞》,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年,第211-220頁。借用“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或是“跨文性”(transtextuality)理論解讀中國詩畫的例子,詳參衣若芬:《骷髏幻戲:中國詩歌與圖象中的生命意識》,《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6期(2005年3月),第73-125頁。

[11]曹道衡,劉躍進:《先秦兩漢文學史料學》,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437頁。

[12]徐正英:《蔡琰作品研究的世紀回顧》,《西北師大學報》38卷2期(2001年3月),第6-11頁。作者提及搜集到的蔡琰研究論文有112篇,文中所分析的研究成果大多為三篇蔡琰作品的真偽考辨問題。

[13]梁容若:《中國文學史上的偽作擬作及其影響》,《中國文學史研究》,台北:三民書局,1967年,第19-42頁。陳平原:《文學史的形成與建構》,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14]〔南朝宋〕范曄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卷84,第2800頁。

[15]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5期(1999年3月),第1-30頁。

[16]衣若蘭:《〈後漢書〉的書寫女性:兼論傳統中國女性史之建構》,《暨大學報》4卷1期(2000年3月),第17-42頁。衣若蘭:《史學與性別:〈明史·列女傳〉與明代女性史之建構》,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6月。

[17]〔宋〕蘇軾:《題蔡琰傳》,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卷67,第2094頁。

[18]《答劉沔都曹書》,《蘇軾文集》,卷49,第1429-1430頁。

[19]吳雲、唐紹忠:《王粲集注》,鄭州:中州書畫社,1984年,第157-158頁。

[20]較新的文學史書籍,如傅璇琮,蔣寅總主編:《中國古代文學通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56-358頁,標題為“建安七子及其他詩人研究文獻”。趙明,楊樹增,曲德來主編:《兩漢大文學史》(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年)將蔡琰置於建安七子之前,標題作:“蔡琰與建安七子”,是少數的例子。

[21]郭沫若自稱:“我寫《蔡文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替曹操翻案。”郭沫若:《屈原·蔡文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第188頁。

[22]《文學遺產》編輯部編:《胡笳十八拍討論集》共收錄29篇論文。又參入矢義高:《“胡笳十八拍”論争》,中国文学会,京都大學文學部中國語學中國文學研究室編:《中國文學報》第13冊(1960年1月),第124-170頁。盧興基主編:《建國以來古代文學問題討論舉要》,濟南:齊魯書社,1987年,第90-107頁。

[23]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邱彥彬、李翠芬譯:《從屬階級能發言嗎?》,《中外文學》24卷6期,(1995年11月),第94-123頁。

[24]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收錄女作家四千餘人,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為明清女作家。

[25]戴蕃豫:《范曄與其後漢書》,長沙:商務印書館,1941年,第14-17頁。

[26]梁啓超:《中國之美文及其歷史》,《梁啓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8冊,第4404頁。關於此問題的討論又見於胡適:《白話文學史》,北京:團結出版社,2006年,第65-68頁(初版於1928年,上海新月書店)。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第110-112頁(初版於1932年,北平樸社出版部)。戴君仁:《蔡琰悲憤詩考證》,《大陸雜誌》4卷12期(1952年),第1-3頁。

[27]沈德潛評曰:“段落分明,而滅去脫卸轉接痕蹟。若斷若續,不碎不亂,少陵奉先詠懷、北征等作,往往似之。”見《古詩源》,臺北:廣文書局,1982年,卷3,第5b頁。

[28]〔清〕施補華:《峴傭說詩》(臺北:西南書局,1979年):“奉先詠懷及北征是兩篇有韻古文,從文姬悲憤詩擴而大之也。”(44條,第899頁)“蔡琰悲憤詩…已開少陵宗派。”(26條,第896頁)。

[29]又,根據孫康宜教授研究,蔡琰的作品影響宋末元初歌妓趙鸞鸞作《悲笳四拍》、明清之際女詩人王端淑的《悲憤行》,見孫康宜:《末代才女的“亂離”詩》,張宏生、張雁編:《古代女詩人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24-243頁。

[30]李益:《塞下曲》,〔清〕彭定求等奉敕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卷283,第3225頁。

[31]李敬方:《太和公主還宫》,《全唐詩》,卷508,第5776頁。

[32]顧況:《劉禪奴彈琵琶歌》,《全唐詩》,卷265,第2947-2948頁。

[33]〔宋〕王應麟:《玉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110,《宋朝琴譜·胡笳十八拍》,第24b頁。

[34]〔元〕脫脫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卷202,第5053頁。

[35]《至鄧州北寄上襄陽于頔相公書》,見〔唐〕韓愈撰,〔宋〕魏仲舉編:《五百家注昌黎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15,第10a頁。

[36]〔宋〕王觀國:《學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8〈胡笳〉,第15b-16a頁。

[37]〔唐〕魏徵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卷35,第1059頁。

[38]〔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15,第21頁。

[39]〔宋〕王應麟:《玉海》,卷110,第24b頁。

[40]〔唐〕歐陽詢等輯:《藝文類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30,第26b-27a頁。

[41]〔宋〕王安石:《胡笳十八拍》,《臨川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四部叢刊》本,卷37,第1-4頁。

[42]〔宋〕李綱:《胡笳十八拍》,《梁谿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21,第2頁。

[43]筆者另有《她的淚,詩人的墨水—宋代文人對〈胡笳十八拍〉的轉寫》(未刊稿)詳論。

[44]〔唐〕劉知幾:《史通》,臺南:莊嚴出版,1996年《四庫全書存目》本,卷8,人物第三十,第16a頁。

[45]《蔡琰歸漢圖》,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册69,卷3632,第43509頁

[46]《詠史八首》之二《蔡文姬》,《全宋詩》冊68,卷3575,第42741頁。

[47]〔宋〕劉克莊:《後村詩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6,第18b頁。

[48]〔宋〕朱熹:《楚辭後語》,臺北:世界書局,1989年,卷3〈胡笳第二十〉。

[49]〔明〕鍾惺點次:《名媛詩歸》,明末(1621-1644)刻本,卷2,第10a頁。

[50]同上注,第19b頁。

[51]〔清〕陸昶輯:《歷朝名媛詩詞》,清乾隆三十八年(1772)紅樹樓刻本,卷1,第13a-20b頁。

[52]謝无量:《中國婦女文學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0-36頁。

[53]本書於1935年更名為《中國女性文學史話》,又名《中國女性文學史話》,此據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年版,第53-64頁。

[54]梁乙真:《中國婦女文學史綱》,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第78-92頁。

[55]劉大傑:《中國文學發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23頁。初版於1962年(北京中華書局)。

[56]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門化1955級集體編著:《中國文學史(上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第133-134頁。

[57]游國恩、王起、蕭滌非、季鎮淮、費振剛主編:《中國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第218頁。

[58]曹礎基、陳新璋、羅東升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問答》,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46-148頁。

[59]曹礎基、陳新璋、羅東升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問答(增訂本)》,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90頁。

[60]郭預衡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簡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40頁。

[61]林庚:《中國文學簡史(上卷)》,上海: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1955年,第169-170頁。此書後來重新修訂出版,並增著下卷,此段引文略有改動,見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27頁。

[62]詳參戴燕:《文學史的權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陳國球:《“文化匱乏”與“詩性書寫”——林庚〈中國文學史〉探索》,《文學史書寫形態與文化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07-147頁。

[63]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第104-111頁。該書於1965年由作者初印。

[64]紀元文:《“女性書寫”專題弁言》,《歐美研究》35卷1期(2005年3月),第1-8頁。

[65]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再版,第299-312頁。

[66]Sophia Phoca(索菲亞·孚卡)著,王麗譯:《後女權主義》(Postfeminis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3年。

[67]關於西蘇的理念的檢討,可參看宋素鳳:《法國女性主義對書寫理論的探討》,《文史哲》1999年第5期,第100-104頁。沈建青:《來自美杜莎的笑聲——法國女性主義學者:埃萊娜·西蘇》,荒林主編:《中國女性主義》,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46-153頁。

同类推荐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
  •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除了少数篇章谈及具体战争问题外,其余均可以“原则”视之。今天,人们不仅在战争行动时依赖它的指导,而且在进行政治、经济乃至体育竞赛等种种活动时也可从中得到启迪。本书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含义丰富的句子,分为战争、将才、治兵、谋略、攻防、制胜、机变、虚实等章节,对孙子智慧进行解析,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历代论引、兵法札记、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孙子的思想。
  •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为唐代学者赵蕤所著述,为历代有政绩、有业绩的君臣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从国家兴衰上讲谋略的,《反经》是从长短利害上讲智术的。它从逆反的心理态势中谋求一种逆反的思维方式,不失为古代心理学的范本。《反经大全集》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每篇前有导读,揭示《反经》的奥秘,是我们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以及为官、经商、管理的必备参考书。
热门推荐
  • 全面稳定(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全面稳定(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闪光的龙

    闪光的龙

    两个社会上的小混混,一次偶然的山洞探宝经历,引出了一个离奇和诡异的故事请跟随主人公一起穿越大漠戈壁,高山峡谷,体验古墓石洞的诡异;史前文明的神奇。发现真相,揭露大国阴谋,从不断的历险中体会远古的震撼;透视神秘宗教的迷雾。
  • 月下清风唐梦

    月下清风唐梦

    不觉岁将尽。已复入长安。月影含冰冻。风声凄夜寒。她倾尽一生却只求能与他并肩而立坐观天下。他隐藏锋芒,或温润或清冷只为那无上的荣光。可叹!可惜!那尊贵的血统注定他只能屈膝为臣,一辈子俯首;那曾经尊贵的身份注定她一生只能黯淡无光无法得见天日。心有不甘?又如何!清辉惨淡,月下清风只剩那一梦李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初恋之只有你

    初恋之只有你

    第一次跌倒是不小心,她可以这样安慰自己,这不是自己的错,是这地面不平的缘故。可是第二次在同一个地方跌倒,这就说不过去了,她想了想,实在不是自己的错,敌军太狡猾,而且身边的人竟然叛变了。子在手,万事都有,不是应该说的是她吗?到最后怎么是他?
  • 重生纵意人生

    重生纵意人生

    重生鉴定?造化篇、推衍篇?猪脚被判重生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呢?纯真的爱情?会有!美女?那还用说!不一样的重生,不一样的历程,一样的强悍!猪脚不一定要资质超凡,看即便平凡也照样造就不凡的人生!看重生潮流下的真相,看一次奇怪重生鉴定引发的故事!
  • 下套儿

    下套儿

    本书是国内首部横跨两大行业并均做深度揭示的商战作品,是一本以现实场景和真实案例作为蓝本,以作者亲历作为基点的小说,把太阳能热水器和化妆品这两个行业各自领域内的战略、营销、策划、公关等针锋相对、生死博弈描写得淋漓尽致。
  • 成功人士不说

    成功人士不说

    短跑比赛,只差0.01秒,结果就会差很远。人生中,每天不起眼的细微差别,决定着一辈子的成败!本书从30种微小细节入手,总结了成功的方法,引总结了成功的方法,引用知名人士如马云、史玉柱、巴菲特、比尔·盖茨等人的亲身经验,告诉你为什么只要抓住平常日子中被忽略的机会,就能做出惊人的成就
  • 老公:我才十八岁

    老公:我才十八岁

    一个呆板木讷的老男人搞不定,她林夕两字就倒过来写!可是,一切又和她想到和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了。那个人其实还蛮帅滴。霸道的那样有味道,小心肝在慢慢地沦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