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100000019

第19章 中心与边缘:汉文化的扩张与变异(3)

与麻浩一号墓中的荆轲刺秦王画像真正比较接近的,是发现于浙江海宁长安镇一座画像石墓中的同类题材(麻浩一号墓考古简报的作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在海宁画像石墓中的东壁耳室北侧第二层刻有荆轲刺秦王故事:“画面夸张地表现了斗争高潮的一刹那:荆轲投刺秦王未中,被卫士拦腰抱住,但仍拼命向前;秦王挣脱已被割断的衣袖,绕柱而逃;前面的御医夏无且高举药囊,即将向荆轲投去;地上放有盛樊於期头颅的方匣;秦舞阳则匍匐在地”(岳凤霞、刘兴珍:《浙江海宁长安镇画像石》,《文物》1984年3期。)。从画面上看,场景中的人物都朝着一个方向拼命奔走,充满动感,让人能够感受到历史上那令人惊心动魄的瞬间,其表现手法与基本构图都与麻浩一号墓十分近似。这里,我们观察到一个意味深长的现象,处于汉文化中心区域、深受儒家正统观念影响的武梁祠画像中,强调的是历史事件本身,它所表达的是一种正统的历史观,为使观者能够清楚认识到这一点,还特地加上了准确的文字说明。而在相对处在边缘地带的四川与浙江,历史事实本身只需要有一个粗略的轮廓,画像所要强调的是生动的历史场景的瞬间,边缘地带的艺术家们似乎更具有不拘一格的超越历史的想象力与夸张的艺术表现力。巫鸿在观察过四川地区出土的东汉石棺画像的结构与题材之后,也曾发现“四川画像中的儒家故事的表现则相对简单,不但图像上进行了修改,其含义也有所变化。这些变化说明四川的艺术家们在装饰石棺时一方面吸收了汉代丧葬艺术中的一些流行主题,但是也迎合了赞助人的特殊要求和当地文化独有的价值观”(巫鸿:《四川石棺画像的象征结构》,收入其《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页184-185,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除此之外,麻浩一号墓中还出现了大量不见于中原汉文化中的画像内容。例如,在其墓门门楣石刻上雕刻有骑在跪羊身上的两人相抱接吻图像,这是一幅被认为具有“性”内容的画像,被学者们称之为“秘戏图”,常常与另一类被称之为“野合图”的画像相提并论(高文:《野合图考》,《四川文物》1995年第1期。)。四川彭山M550号崖墓的墓门楣上曾经发现过一对男女拥抱接吻的石刻雕像(巫鸿:《地域考古对“五斗米道”美术传统的重构》,收入其《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页501-503,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1972年四川荥经县陶家拐出土的石棺在其一侧画像中也有一对男女跪坐相拥的场景(李晓鸥:《四川荥经发现东汉石棺画像》,《考古与文物》1988年2期。),巫鸿倾向于把这类画像与四川地区早期道教——“五斗米道”中流行的“房中术”相联系(巫鸿:《地域考古对“五斗米道”美术传统的重构》,收入其《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页501-503,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在中原正统汉文化体系当中,是很难见到这类图像的。

麻浩一号墓东壁北后室门道左侧刻有一幅画像,图案为一人着异形高冠,身着长袍,左手执节(原简报定为执杖),节上系有三层饰物,右手执一小袋。对于这幅画像唐长寿及巫鸿都认为此像所描绘的是一个“方士”,唐长寿并引《史记?封禅书》和《汉武帝内传》中的记载证明沟通神人的方士均持节杖,认为崖墓刻方士画像,正是让其充当人、神间的使者,引导墓主人“魂气归于天”(唐长寿:《乐山崖墓和彭山崖墓》,页61,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巫鸿:《地域考古对“五斗米道”美术传统的重构》,收入其《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页490-491,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前引四川南溪县长顺坡出土2号墓石棺画像中“天门”一侧的神兽前方,也有一人持节杖席地而坐,引导来者向西王母求见。张勋燎先生认为这一持节者“当是天帝使者或西王母派遣前往迎接墓主之使者,将墓主引入天门后至王母所居小门前禀报复命的情景”(张勋燎:《重庆巫山东汉墓出土西王母天门画像棺饰铜牌与道教——附说早期天师道的主神天帝》,安田喜宪主编《神话、祭祀与长江文明》,页164,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奉帝命出使之使节持节为信本为汉代制度,后被引入到道教仪轨,道书文献中多见仙人持节的记载,如《神仙传》卷八《沈羲传》载:“沈羲者,吴郡人,学道于蜀中,……黄老今遣仙官来下迎之。……有三仙人羽衣持节,……遂载羲升天。”(《太平广记》卷五,页36,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可见在蜀中道教信仰体系中这种持节使者的确负有引导墓主升天(升仙)的职责,这与巴蜀地区早期道教流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前所述,麻浩一号墓石刻画像与其他四川东汉画像资料一个最大的不同点,是在整个以西王母为中心的神仙画像体系当中,西王母的主尊地位在后期被置换,出现了刻在后室门楣上方的一尊佛的坐像。结合前文对其周边图像共存关系及其所构成的墓葬空间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断定这尊佛坐像其实正是西王母像的一种“变异”形态。在中原北方地区,东汉墓葬中发现的一批早期佛像通常与西王母、东王公等画像并列而出,形成相互搭配的关系(俞伟超:《东汉佛像图像考》,《文物》1980年5期。);而四川地区出现的早期佛像与西王母像却都是“一神独尊”,两者之间多形成蜕化变容、相互置换的关系,这一点与中原北方地区有着很大的不同,笔者曾经对此有过详论(霍巍:《三段式神兽镜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日)《日本研究》,1999年3号;《四川何家山崖墓出土的神兽镜及相关问题研究》,《考古》2000年5期。)。如果进一步观察分析,我们似乎还可以发现,与这尊佛坐像在空间关系上共存的一些画像,可能还蕴藏着来自更为遥远的西方的文化因素。

在麻浩一号墓享堂雕刻中,与这尊佛像遥相呼应的,有一幅被美国学者爱德华命名为“勒天马”的图像以及一尊可能为龙首的浮雕像。爱德华正确地将这些题材与《汉书?礼乐志?郊祀歌》中对“西极天马”的歌颂联系起来,并且指出:“在祭仪的这首颂歌中,它(笔者按:指天马)成了宇宙力的象征。因为它与龙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更为神圣的动物——龙——出现的先兆。所以赞歌中的马,穿过天门直达玉皇座前。”(R.Edwards:The Cave Reliefs of Ma Hao,Artibus Asiae, Volume 17,1954,pp.5-28;pp.103-129,中译本见秦学圣译《麻浩崖墓浮雕考释》,乐山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乐山崖墓博物馆编《麻浩资料汇编》(内部资料),页66-94。)爱德华还特别注意到这幅石刻画像中勒马人的特点:“他似乎戴的是高而不尖的帽子,具有游牧的塞西亚人服装特点,从衣服的侧影看,属于穿靴的游牧民。”基于这些观察,他呼吁人们“有必要再次把麻浩崖墓与当时的世界影响联系起来。从西方得到天马的同时,我们还面临另一个西方,即印度或中亚的巨大影响——佛像(在同样湿润松散砂岩的条件下)”(R.Edwards:The Cave Reliefs of Ma Hao,Artibus Asiae, Volume 17,1954,pp.5-28;pp.103-129,中译本见秦学圣译《麻浩崖墓浮雕考释》,乐山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乐山崖墓博物馆编《麻浩资料汇编》(内部资料),页80-81。)。他的这些观察和基本论点对于我们认识麻浩一号墓石刻画像的含义至今仍颇具启发意义。

在四川东汉画像石与画像砖当中,与西王母、天门等题材共存的图像体系里常常会出现树下一马立于天门之外的画像,如上例所举的彭山双河、南溪长顺坡石棺所刻图像。在这些图像当中有的伴随马匹出现了饲马人,有的仅有马的形象出现,有些马身还带有翼,表示其为可以托举乘者升入仙界。这个特点与麻浩一号墓中的“勒天马图”可作比较,笔者认为这些马结合以文献材料考察,其寓意均可视为非凡界之马,一是人们理想观念中可托举死者升入“天门”的“天马”,同属于西王母神仙信仰这一神话体系。天马出现于这个体系当中,又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汉代关于“天马”神话的诞生及其演变,是在汉武帝通西域之后出现的新事物。这类来自西域的良马,原本只是汉代凿通西域之后,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带来的一种珍奇动物而已,与其他同时期传入中土的狮子、大象、大鸟、犀牛之属意义本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在汉代这样一个特殊的、神仙方术色彩极其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其初始的意义在进入到中土之后却已经被彻底地加以了神化和改造,与中国先秦以来的以升仙不死为中核的“昆仑”神话系统发生了密切联系。这些西域的良马被赋予能够托举乘者登仙,通过昆仑、天门(阊阖)最终进入“天国”的神奇功能,因而被称为“天马”(详参本书第七章。)。

在认识到汉代中国人知识背景上发生的这个重大变化之后,联系到四川东汉画像中诸如西王母神仙系统、天门及其仙人导引墓主升仙等画面,再回过头来考察麻浩一号崖墓当中出现的这尊具有印度早期犍陀罗佛教造像风格的佛像、勒天马图这样一些题材,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实际上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随着汉武帝遣使开通西域之后,西方古代印欧民族的带翼龙神,实际上也就是马神,被早已具有神龙崇拜的中国人逐渐认知。由于先秦以来中国也曾有过将高大的马视之为龙的认识,所以,西方传来的天马与中国传统的神龙自然珠联璧合,从而被吸纳、演化成为中国人昆仑神话中可以驱之升仙的神灵(Huo Wei:Cultural Exchange and Quest for Immortality: The Heavenly Horse of the West and the Divine Dragon,Ex/Change,Issue 6 February 2003.)。意味深长的是,来自遥远西方的佛像、天马,在处在汉代中国的边缘、但却最接近西方的四川地区被吸纳到西王母、天门、太一神、昆仑崇拜这一传统神仙体系当中,经过变异与改造,自然地融为一体,成为汉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产物。过去曾有西方学者将四川地区汉代崖墓的开凿方式与古代埃及、西亚波斯利用地势开凿墓室与神殿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认为其起源应当在西方(郑德坤:《四川古代文化史》第十一章《汉墓调查》之第二节,成都:华西大学博物馆,1947年。)。这种看法固然有失偏颇,但是其中诸如佛像、勒天马这样一些画像题材的出现,却无疑应当置之于汉武帝通西域及其随之而来的中西方文化交流这一历史背景当中来加以考虑,才有可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综上所述,总结本章的主要研究结论:

第一,麻浩一号崖墓石刻画像通过实地调查表明,它们并不是各自孤立的画面,实际上由不同部位、不同内容的画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下空间,所反映的是死者升仙的途径及其在墓葬建筑上的不同功能。从进深上来看,第一重为仙界的入口,这常常以双阙或墓门的门柱来加以表示,也模仿着人间厅堂的大门,门楣上出现大量仿木结构建筑雕刻;第二重为有西王母看守的仙界大门,在麻浩一号墓中则相当于后室的入口,当死者由墓门经过享堂“登堂入室”被送到享堂后面的墓室之内,也就意味着死者将从此与生人隔绝,由迎谒者引导进入仙界。在这一重空间主要以表现西王母及其神仙体系的石刻画像为主体。只是在麻浩一号墓后期开凿的墓室当中,西王母被置换成为一尊形象有异、但意义相同的早期佛坐像。

第二,一方面,麻浩一号墓无论是从墓葬的形制特点还是从石刻画像的基本内容上,都明显受到中原汉文化的影响;但在另一方面,由于巴蜀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强烈生命力,即使是在融入中原文化体系的过程中,它也十分顽强地保留了许多地域特点,形成带有浓厚巴蜀文化底色的汉文化风格——亦即汉文化在原巴蜀文化区内出现的“变异”现象。

第三,来自遥远西方的佛像、天马,在处在汉代中国的边缘但却是最接近西方的四川地区被吸纳到西王母、天门、太一神、昆仑崇拜这一传统神仙体系当中,经过变异与改造,自然地融为一体,成为汉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产物。

上述结论还透视出一个文化现象,在远离中原汉文化中心区域的四川地区这一相对来说处于“边缘”地带的文化因素,在经过与中原汉文化的反复熔炼过程之中,发生了诸多变异,开始形成新的区域性汉文化面貌;这些边缘地带的汉文化往往又经过一定的途径反馈到中心区域,被中心区域占主体地位的文化体系所吸纳,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意味深长的互动局面。正是经过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华文明才得以实现由“中心”向“边缘”的不断扩张、交汇、融合,从而使自身面貌不断发生变化,最终形成今天“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

同类推荐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善文化宝典

    善文化宝典

    张刚忍编著的《善文化宝典》是善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收录了关于“善”的名言一百句、“善”的故事一百篇,用这种方式来宣扬“善”,使更多的人通过图书了解“善”、认识“善”、践行“善”,对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屹立千年的文明古迹,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奥秘?流淌万年的文明河流,述说着怎样的智慧心语?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追忆文明古迹,有的针砭社会时弊,有的思索文明走向,让您跨越东西方文化,纵横寰宇,俯仰天地,从整体视角品悟“文明与文化”这部大书。
  • 诗意的村庄

    诗意的村庄

    这是我国第一部写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的著作,写的是乐平里的骚坛诗人和奇妙故事,之所以说奇妙,是因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这一群写诗的人,却一点都不诗意,他们是一群被岁月揉搓过的农民。他们的贫困和窘迫,与他们的笔呼墨号搭不上界,生活对于他们所呈现的寒意与他们对现实歌颂的温暖也不成比例。他们生活在自己用热忱与虔敬堆砌的幻觉里,并将其化为诗意。作者文笔优美,结构谨严,所写之人,特点鲜明,形象丰满生动。文章可圈可点,读后印象深刻。乐平里——它的庙宇,它的橘与兰草,它的稻谷,它的秋天,它的丰收后的山野,它的包谷和野猪,还有包谷酿的屈原酒及农家饭庄等等。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许地山经典全集

    许地山经典全集

    《许地山经典全集》收录了许地山的散文、小说与小诗作品,再分开排列,不仅方便读者阅读,而且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和欣赏许地山的创作风貌。许地山前期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和散文小品集《空山灵雨》,散文名篇《落花生》等一批经典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他的早期小说取材独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异国风味和异国情调。后期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危巢坠简》,保持着清新的格调,但已转向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写得苍劲而坚实。许地山的创作得益于他坎坷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人生态度与艺术追求,这使得他的创作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 娘子,为夫被人欺负了

    娘子,为夫被人欺负了

    婚礼大堂“我叫龙卓越,以后可以跟你做好姐妹吗?”男子眼中晶亮的光芒闪烁,恐怖丑陋的脸上布满了令人寒碜的笑“真的可以和你做好姐妹吗,太好了,小越越。”女子掀起红盖头,倾城惊艳的容颜满是激动的握住了他的手,左右摇晃“…”参加婚礼的众人齐齐雷倒!◆颜暖空越了,醒来正在大红花娇里头,被人设计嫁给传说中半人半妖,容貌似鬼魅般恐怖的傻子。可是,她新房里这个似从画中走出来仙人般的男子是哪个?人家穿越当王妃,斗姨娘,训小妾,整恶夫,活得风生水起。她也穿越当王妃,却与自个的王爷夫君在拜完堂后成了好姐妹。人家夫君拿的是刀枪剑棍,武功天下无敌她家夫君拿的是绣花银针,绣技天下无双人家夫君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她家夫君则是水做的,手中的帕子换了一块又一块,整日一副梨花带雨状:“娘子,为夫被人欺负了!”◆某夜醉酒“呜…呜呜呜,你可恶,昨晚欺负人家,呜呜呜。”某男躲在床角,咬着被子,俊美的脸上泪珠儿滚落,楚楚动人“月月,放心,我会对你负责任。”某女拍着他抖动的肩,欲哭无泪,貌似她才是吃亏的那一个“真,真的吗?你保证以后只对我一个好,只疼我一个,只看我一个?”“我保证,以后只疼越越,只看越越,只对越越好。”某女指天发誓,却有种怪怪的感觉,好像被人给下了套她没有发现,那躲在角落里小媳妇似的某男,氤氲雾气的眸底闪过一丝狡黠◆他,单纯,无辜,爱哭是他的表相,实则腹黑至极,实不实蹭在她的怀里占尽便宜她,装巧,卖乖,爱笑是她的武器,实则嚣张狂妄,保护夫君成了她人生道路上的头等大事她护他,疼他,罩他,她的男人,只有她欺负的份,谁敢动他,找抽他宠她,爱她,腻她,他的女人,只有他宝贝的份,谁敢觊觎,找死本文宠文,一宠到底,温馨无限
  • 山海秘闻录

    山海秘闻录

    华夏最古老的传说,曾经,不可考的历史.....统统的湮灭在了时间的长河之中,留下一本最古老的杂记《山海经》。而这一切真的就彻底消失了吗?那一段段惊心动魄的神话传说背后到底有着怎么样的真相?各种神秘的传承,各路登场的人物...一个被无辜卷入事件中的男人,撕开了秘密的一角,接下来,又会面对怎么样惊心动魄的秘密?《山海秘闻录》,现代神话传奇。
  • 鬼剑至尊

    鬼剑至尊

    这是一个让人谈之色变的世界,这是一个充满怨魂的世界!鬼奴叶晨,偶然习得《鬼剑术》,可斩孤魂野鬼,可杀阴冥判官!身躺黄泉,魂过奈何,寻孟婆,问三生,一人一剑,闯荡地狱,成就无上鬼王,正可谓应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 成就一生的10堂人脉课

    成就一生的10堂人脉课

    人脉是一个人通往财富、成功的入门票。有着良好的人脉关系,你前进的道路就会畅通得多。成功要靠别人,而不是单凭自己。一个人有多成功,关键要看他服务了多少人,和多少人在为他服务。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拥有大量的人脉资源,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 闲夫伴拙妻

    闲夫伴拙妻

    她本是农家最朴实、厚实的憨傻女子,奈何被他孱弱的金手一指,就成了他要成婚的妻子,你说你心里都有人了,还来寻俺干啥嘞?青青纳闷的想。好吧,既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俺索性就嫁了吧,可是为何嫁到洛家会有那么多的事发生嘞……婆婆不待见,不怕,俺只要抱好亲亲相公的大腿就行了……两个小姑不省心,没事,反正俺又不去招惹她们……可是这谁家、谁家的女人?你们咋可着劲的往俺家里赶嘞?什么?动冲着这天下第一来的……。还有这名誉上是相公大哥的男人,咋老是想拉起俺的小手嘞,这可不行啊,俺已经是成过婚的人了,这距离是一定要有的……。精彩片段:【一】一身素缟,青青跪坐在灵堂前,一脸的悲戚,相公啊,你咋就走了嘞,你就这么走了,俺可咋办啊?青青摸摸平坦的肚子,这里面还没个种嘞,你叫俺咋办啊?连个养老的都没嘞。…………青青刚想给她那“死而复生”的相公擦拭一下脸,一双紧闭着的眼迅速张开,厚实的手掌紧掐这她白嫩嫩的脖颈,“你是谁?怎么会在这儿?”“相公,我是青青啊?你不记得了……”“不记得,记住,我不是你相公,本将军没有什么青青小妾,滚……”【二】四年后青青手里拖着俩包子,再次回到这熟悉的老家,那是感概万分啊!推开门,一老妇走了出来。“咦,你是?青青?”“是嘞,娘,我回来了,快来,叫姥娘……”“啥?孩子?哪来的?你相公洛青城嘞?是他的不?”“没了……”相公不见了,孩子有了俩。
  • 当下的修行:要敢于舍得

    当下的修行:要敢于舍得

    舍得,顾名思义,有舍才有得,要想得,就必须先舍。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舍得,是一种人生智慧和态度。本书全面论述如何学会舍得,舍是放弃失恋的痛苦,放弃屈辱留下的仇恨,放弃争吵,放弃虚荣,放弃对权力的欲望,放弃对名利的争夺……该放弃的都勇敢而果断地放弃吧!这种放弃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进;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一种寻求主动的人生态度。退一步,海阔天空。当你把那些应该放弃的都放弃时,你会发现自己一身轻松,那种因为放弃而感受到的快乐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你也会因为放弃而得到更多。
  • 痴相公

    痴相公

    玉夏国最大绸缎商罗子缣长女罗缜,自幼随父打理商业,养成精明个性。十三岁时,更是被无良父亲委以大任,全权接手家族生意,为罗家赚下不尽银钱,始称罗家“摇钱树”。隔壁良家,鬻药起家,亦为富鼎之户,两家交好,定下姻亲。但良家长子长至三岁,始知天性痴傻,由此罗、良两家断却交情,良家转迁杭夏国。十八年后,杭夏国国君亲笔致函玉夏国君,为旗下皇商良德长子向玉夏国皇商罗子缣爱女求婚……
  • 倾世皇妃

    倾世皇妃

    “崔青漫我要你死!”少女一袭白衣,乌发三千肆意披散在身后。又是这个梦。这是深宫中每个女人的不幸。她们的身上背负着太多的血债,以至于夜夜噩梦。“爱妃,你怎么了?”少女僵硬的摇头。这就是她的命。注定与别人共侍一夫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