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900000027

第27章 付嘱品第十(1)

注释

①灭度:谓命终证果,灭障度苦。即涅槃、圆寂、迁化之意。此谓永灭因果,开觉证果。即永远灭尽“分段、变易”等二生死,而度脱“欲、有、见、无明”等四暴流。②三科:一切诸法,分为蕴处、界、入三科,欲详知“三科”的分类及内容,可参阅拙作《佛学概论》(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③二法:分诸法为二种,或分为色、心,嘱其传持。如《金刚经》,或分为染、净,有为、无为,有漏、无漏等。据《止观辅行弘传决》卷六之二,是指十对之二法摄尽一切诸法。此十对为:真俗、教行、信法、戒乘、福慧、权实、智断、定慧、悲智、正助。④阴是五阴:阴,亦作蕴。五阴,即五蕴、五众、五聚。指色、受、想、行、识。⑤入是十二入:入,亦作处。十二入,指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⑥界是十八界:在十二入之上,再加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总合为十八,称十八界。依愚之差别,为愚心于心所者细别心而说五蕴,为愚于色法者细别色法而说十二入,为愚于色、心二法者细别色、心二法而说十八界;依根之利钝,为利根者而说五蕴,为中根者说十二入,为钝根者说十八界;依乐欲不同,为欲略者说五蕴,为欲中者说十二处,为欲广者说十八界;即由三科观察人及世界,依愚夫迷悟之不同情况,破我执之谬,立无我之理。可参阅拙著《佛学概论》(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⑦含藏识:即八识中之第八阿赖耶识。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释品题:付嘱者,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含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此外,阿赖耶识亦称初刹那识、初能变、第一识。因宇宙万物生成之最初一刹那,唯有此第八识而已,故称初刹那识。而此识亦为能变现诸境之心识,故亦称初能变。由本向末数为第一,故称第一识。由于阿赖耶识能变现万有,故唯识学主张一切万有皆缘起于阿赖耶识,此亦为唯心论之一种。至于阿赖耶识为清净之真识,或染污之妄识,乃佛学界所争论之一大问题。据《成唯识论》卷二所举,此识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能藏,谓第八识善于自体中含藏一切万法之种子;所藏,指现行熏种子义而说,亦即此识为七转识熏习诸法种子之场所;执藏,谓第八识恒被第七末那识妄执为实我、实法,故亦称我爱执藏识。可参阅拙著《百法明门论讲析》(巴蜀书社出版)。⑧转识:即末那识。唯识宗将有心之心识立为八种,末那识即为八识中之第七识。为恒执第八识(阿赖耶识)为“我”之污染识,恒审思量胜于其他诸识,因其是由藏识转生,所以称作转识。此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烦恼相应,恒审第八阿赖耶识之见分为“我、我所”而执著,如来善付嘱诸菩萨。因此品是记述六祖慧能临示寂之时,故其特质为“恒审思量”。此识为我执之根本,若执著迷妄则造诸恶业,反之,则断灭烦恼恶业,彻悟人法二空之真理,故称染净识,又称思量识、思量能变识。且其自无始以来,微细相续,不用外力,自然而起,故其性质为“有覆无记”,乃不引生异熟果,欲能覆圣道、蔽心性。可参阅拙著《百法明门论讲析》(巴蜀书社出版)。提示佛法无定法,禅学无定论。要在注意方法,切莫妄论是非。吾灭度后①,各为一方师。参禅方法,只是“见性”、“破执”,“破执”即所以“见性”,“见性”则无执可破矣。其归,一也。六祖教弟子运用“三十六对法”说法不离自性,其主旨只是一个“破执法”。故于“即离两边”之下,重之曰“更无去处”,否定重否定,直到无可否定处,放下万缘,字祖庭,连“放下”也须放下,始有见性分。由此悟后勤加修持,保任得自性恼常朗现,始是你我放生命不退转处。

经文

对法、外境、无情五对①: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法相语言十二对②,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③,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知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可见在唐时神会门下所传已经如此,乱与定对,慈与毒对④,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⑤,喜与嗔对⑥,舍与悭对⑦,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

注释

①外境、无情五对:外境,属于外在的认识对象;无情,指没有情识的事物;即指禅宗对没有精神作用的外部事物,相对的而有五个对子。②法相语言十二对:法相,指诸法所具有本质之相状(体相),或指其意义内容(义相)。唯识宗之物质在于分析或分类而说明法相,故法相可以泛指一切事物的相状、性质、名词、概念及其含义等,既包括一切有生灭变化的现象,亦包括永恒的无灭变化的现象在内,为南宋时胡金教人伪造邪言而增入刊版者。天桂禅师之《海水一滴》中,禅宗将其概之为“法相语言十二对”,作为指导学人的应对答难。③有漏、无漏:漏者,烦恼之意。有烦恼之法,或为增长烦恼之法,称为有漏;离烦恼之清净法,或不为增长他烦恼缘之法,称为无漏。④毒:狠心或伤害心,称之为毒。引申为加害。⑤害:心所法之一。指欲损害他人之心,属说一切有部小烦恼地法之一;法相宗随烦恼之一。相反之心所法为“不害”,即不损害他人之心。可参阅拙著《百法明门论讲析》(巴蜀书社出版)。⑥嗔:心所法之一,根本烦恼之一。于苦苦、坏苦、行苦和共此三苦的惑业生起嗔恚(凶狠)为性,能障碍无嗔,使身心烦燥不安,起诸恶行为业。嗔就是憎恨、凶狠,是仇恨可恶的境界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可参阅拙著《百法明门论讲析》。⑦悭:心所法之一,随烦恼之一。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沉醉资财或垄断知识,秘不惠人为性,能障不悭,鄙陋积蓄为业。对于财物和知识的吝啬心理。可参阅拙著《百法明门论讲析》。提示“三十六对法”的主旨,只是一个“破执法”,故必须要“出没(入)即离两边,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

经文

师言:此三十六对法①,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而一笔抹杀之。今查敦煌写本与流通版本略同,出入即离两边。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著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著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若著相于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见性。但听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②!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若有人问汝义,故以“付嘱”为品题。明朝祖庭景隆(应天府清平山寺景隆禅师,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③,生中道义④。汝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即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余问悉皆如此。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转相教授,勿失宗旨。阴是五阴④,色、受、想、行、识是也。

注释

①此三十六对法:禅宗六祖慧能付嘱弟子之三十六种相对性概念,被称之为三科三十六对法门。三科指对法外境,无情五对;法相语言十二对;自性起用十九对;总共三十六对。此对子的分类方法在传统佛教典籍中是没有的,盖凡运用三十六对之际,无论出入,均应即离两边,以免使人滞言执义。②窒碍:即阻塞不通的意思。《朱子全书·学二》:“却看道理有窒碍处,却于这处理会。”③二道相因:二道,指相对的两个方面。二分对待法是妄计分别,以其相为对立,《付嘱品》从开头起共七百七十九字,故彼此可以相因互破。如所谓“出没”、“出入”、“来去”,皆指以此边破彼边,因彼边而此边亦同破,故相因而即离两边。这即离二字是指相因互破的同时,不可轻易放过。《入道要门》上说“无二边亦无中间即是中道”,二边既离,中亦不立,于是中道胜义的理体说不用求取而自然生成了。佛法无定法,在乎运用适得其机宜;观六祖慧能所说的应对方法而益信其如是。④中道义:即离开二边之极端、邪执,为一种不偏于任何一方之中正之道,或观点、方法。这里,是把“二道相因”的回答方式视为“中道义”。所谓中道义,在《坛经》中,即超越相对之意义,即指自性,此乃六祖慧能思想体系中之绝对真理。提示二分对待法是妄分别,为什么六祖要“动用三十六”来作传授的应对方法呢?这在经文里六祖已经反复说明“出没即离两边”、“出入即离两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来去相因成中道义”。以其相对立,故彼此可以相因互破。所谓“出没”、“出入”、“来去”,皆指“以此边破彼边”,“因彼边而此边亦同破”,故“相因而即离两边”。这“即离”二字是指相因互破的同时,不可轻易看过。《入道要门》上说:“无二边亦无中间即是中道”,二边即离,号空谷)之《尚直编》中谓,中亦不立,于是中道胜义的理体就不用求取而自然生成了。佛法无定法,在乎运用适得其机宜;观于六祖所说的宗门应对方法而益信其如是。

界是十八界⑥,六尘、六门、六识是也。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⑦。若起思量,即是转识⑧。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

经文

师于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①,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师云:“神会小师②,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先须举三科法门②,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同时记述六祖慧能迁化前后的经过情形,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③,更无去处。余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阿谁?若忧吾不如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胡金教人杜撰增入之说亦无旁证。

经文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③。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众僧作礼,请师作偈。

注释

①太极元年……延和……:唐睿宗即位时为中宗景龙四年庚戌(710),改元为景云元年;翌年为景云二年辛亥(711),第三年壬子改元为太极元年(712),是年五月又改元为延和,是年七月玄宗即位,八月改元为先天元年。故太极、延和、先天三改元,同在壬子(712)。第四年癸丑改元为开元元年(713),故先天年号只有半年。②小师:系指受具足戒未满十年之僧人;亦指弟子,此系相对于师父而言,多用于师父对弟子之称呼。③真假动静偈:诸法相用,是假非真;而隐显于诸法相用根底里的自性体,才是真实。只要能够“因物付物”,“即相用离相用”,不为诸法所牵缠,亦不灰灭地断绝相用而求真实,这是学佛参禅的正法正办。《楞严经》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犹非真非真,授以法,云何见所见?”这“真假动静偈”的大意,正与《楞严经》相同。一般修禅人,不免误以“枯坐为功夫,死水为无念”,而堕落于“解脱深坑”。须知动中之静是真不动,不动的静断佛种性,善分别诸法相用而不离胜义真不动,这是顿门宗下正法正修。要之,禅不在言语上,却亦不在静默处;言语静默都不犯,自显胜义真不动。本偈动静的大意在此。本偈中“言下若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前《般若品》中亦曾说“将此顿教法,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终身不退者,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吩咐,不得匿真正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此两段所说,实为顿门宗下法施的法式,应当参读。《法华经》说:“于一切众生,则谓此七百七十九字全是杜撰之嵬说卑辞,平等说法,以顺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入是十二入⑤,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六祖慧能与佛陀之遗意相合。儒家的《论语》上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又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荀子·劝学篇》说:“不问而告,谓之傲(与躁同);问一而告二,谓之赞(训多言);傲非也,赞非也,君子如晌(小叩则小鸣,大叩则大鸣)矣。”又说:“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以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训人)。”综合而看,儒佛圣贤教的法式,也都没有不同。免谤无诤之道,也就在其中了。提示涅槃究竟是什么境界,《般若心经》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学佛参禅,在于明心见性。见性之人,人法二空,事事无碍;心安理得,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绝无分别妄计;能修行到这样,不需跳出三界外,对门下几位常随的高徒之最后嘱咐,无非一路涅槃门,即活着亦已进入了涅槃境界。否则颠倒梦想了一生,终日在怨亲、毁誉、功过、是非中过生活,生死心炽,事理障深;那即是死了也不是涅槃。“法性本无生灭去来”一句,就是涅槃境界的不二注释。读六祖临涅槃时最后嘱咐的经过,是何等气象?与释迦牟尼佛大般涅槃的最后遗训,是同是别?切勿轻易看过。

经文

偈曰: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

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

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

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①。

不动是不动②,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③,第一义不动④。

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

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同类推荐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爱是勇者的游戏

    爱是勇者的游戏

    生活不再是一个障碍。而成为一个欢乐的游戏”。,在这本书中,年轻的仁波切首先展示了自己对众生的爱和探索真理的勇气。他用朴素的语言,谈论真相、美、信念、痛苦、祈祷、当下等终极问题。这些讲述坦率、幽默、智慧。作为与众不同的生命引领者,他说“宗教的目的从来不是跟从宗教本身,而是透过教法去改变自己”。他祈愿所有的读者,“读到这本书后,不是增添了某种知识,而是成为一个放松、自在、清净的人,成为智慧的勇士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

    密教使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众的巫术,使佛教走八绝境,是在文化交流中流采了一股比其他各宗派更秽浊的脏水。华严宗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买际意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
  • 听南怀瑾讲佛学

    听南怀瑾讲佛学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本书主要总结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理 论和研究成果,是对其系统整理研究的一个全面过程。对于佛学爱好者来说,能够从本书中详细了解到佛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还能对佛学著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热门推荐
  • 桃花蛊

    桃花蛊

    前十七年,她是翩翩少年郎。前二十年,他是江家三公子。她与他桃树下结缘,相识亦相知。风吹桃花,页翻过。少年转罗裙,公子变皇子。花轿、红烛。挚友结鸳盟,不知碎了多少草心,芳心。“不过是桃花蛊,帮你引了就是引了,不需要你负责。”她口是心非。
  • 悦读MOOK(第六卷)

    悦读MOOK(第六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重生之玩物人生

    重生之玩物人生

    重活了。花鸟鱼虫,瓷器陶器,书法字画,翡翠赌石,明清家具,梳妆饰品,古代钱币,烟标海报……从此,我的古玩人生华丽地开始了。…………
  • 第一女相:微臣要拒婚

    第一女相:微臣要拒婚

    那些人,害死她的父亲,玷污了她的母亲,屠戮了她的族人,霸占了她的封地……她完颜蓁出生的那一日,想不到竟是家破人亡时!从那一天起,她就注定要走上一条血腥的复仇之路!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更没有爱人!他,本是皇朝最最尊贵的太子,却因为一个用心险恶的谶语,被送进寺庙,渐离皇位。在这皇权的争夺倾轧里,他韬光养晦,终有一日,得以飞龙在天。他和她,本是一对和睦君臣,却因为宿命波谲,走到了爱恨两端。他情不自禁爱上了她。她却千方百计要杀他。他想做明君,她却是弄臣!他想要将一个安宁美好的天下,一个万人敬仰的后位,捧来给她,只望博红颜一笑。
  • 至尊侍女

    至尊侍女

    女人会仙术,谁都挡不住!一朝穿越到青楼,改头换面,身份很尴尬!我被卖了一万亿?肉体偿还?黑墓涯遇险,激情始动。一切刚刚开始~~~~大陆女人地位低微,我偏要逆世而行,立于男人之上。打破这诅咒,创造属于我的不败传奇。终有一天,当纵横千载无双,男人?我会让你们俯首称臣!这是一段属于柳芙宁的专属神话
  • 把自己爱的男人逗哭

    把自己爱的男人逗哭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天地颂(第三部)

    天地颂(第三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