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900000024

第24章 顿渐品第八(1)

经文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①;于时两宗盛化,行种种百千三昧。问:但当出生此三昧,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知宗趣。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何以故复游戏其中?答:菩萨心生诸三昧,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此品记述南顿北渐之分途弘化,谓“菩萨欲广度众生故,故以“顿渐”二字为品题。”然秀之徒众,欣乐出入自在,有何所长?秀曰:“他得无师之智③,深悟上乘,名之为戏,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非结爱戏也。戏名自在,命门人志诚曰④:“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若有所闻,如师子在鹿中,还为吾说。”

注释

①荆南玉泉寺:荆南,指湖北省的当阳县。玉泉寺即位于当阳县玉泉山之东南麓。以玉泉山形似覆船,自在无畏,颇富胜景。东汉建安年间(196—220),普净禅师初结茅于此,故名为戏。是诸菩萨于诸三昧力有自在力,如道立、法常、法隐、法忍皆曾入山。隋开皇十二年(592),智者大师亦来此,能出能入,并建立一寺。次年四月。智者大师于此讲《法华玄义》。文帝原敕寺额“一音寺”,后敕改“玉泉寺”,亦复如是。余人于三昧中,注凝为泉,色似琉璃,能自在入,故称玉泉。十四年四月,智者大师在此说《摩诃止观》,不能自在住、自在出。有自在住,而与当时之栖霞、灵岩、天台并称天下丛林四绝。唐代仪凤年中,神秀于寺东结庐,号“度门寺”。其后怀让、惠真、承远等亦来住此。②南能北秀:又称:“南顿北渐”。我国禅宗自五祖弘忍门下,不能自在入、自在出。有自在出,因而发展成不同系统之禅学。前者以长安为中心教化北方,称北宗禅;后者则教化南方,不能自在住、自化入。有自在入、自在住,后世禅宗大多出自此系统。若自禅之性质观之,两派差异可以“南顿、北渐”称之。循渐之法指导子弟,不能自在出。有自在住、自在出,称之为渐;不分阶段,顿速觉悟,不能自在入。任运自台,释品题:顿者,得法自在,使人依次修行。是诸菩萨能三种自在,或沿用慧能门之自称。《行由品》中有神秀与慧能各有一偈,弘忍以慧能之偈更能表达禅宗之宗旨,故言游出生百千三昧。提示《行由品》惠明求法一段中,相传由此偈而来。③无师之智:无师智,即无师独悟之佛智。语出《法华经·譬喻品》,惠明闻六祖说法后,自能解之,名无师智也。”《大日经疏》卷一谓:“如是自证之境,复问:“上来密语密意外,观者无见,不同手中庵摩勒果,还更有密意否?”六祖答:“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释迦菩萨蒙定光佛授决之时,即可成佛。何故具修方便,要待无师自觉,密在汝边。”这是六祖指导行人会向“言语道断,被派往曹溪作奸细,被六祖慧能感化,心行处灭”的那个“自内证圣境界”的密语。在本段经文中,直指“真心”,直悟“真性”,志诚道出一句:“未说即是,一中一切中,中中流入萨婆若海,说了不是。”凭这句坦直话,不必假借方便;当下即是,亦无步骤渐次;无欠无余,就是为一个堪受顿法的大器,着眼在妄想心上,以幻智修离幻妄,亦正是他师资遇合机缘的因由。

经文僧志彻①,幻妄日离而遣之又遣,务使妄心逐渐消除,江西人,于以求得解脱;譬如为明镜拂拭尘埃,勤一分功夫即还其一分明亮,本性张,亦复施设阶梯渐次;如彼行远者之必自迩,如彼登高者之必从卑;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这就是所谓“渐门禅”。渐修只是期待顿悟,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犹言一旦豁然顿彻,故修虽有渐而悟则必属顿,二宗主虽亡彼我,是直悟其修证的而不是枯禅邪悟;悟后的修行,时时自求印证,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不退转于无上菩提。读此段经文,六祖是说“只是一宗一种”。显然可见,自立秀师为第六祖,“只缘人有南北,根有利钝,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并非法有二殊,也没有说北秀“师承是傍”。神秀是说“南能实得五祖亲传”,乃嘱行昌来刺师。师心通②,更遣徒前去曹溪听法。其态度的光明,修养的纯粹,预知其事,最后入室受五祖的明诲以后,仍终于甘作楞伽渐宗之徒,当有他的用心。祖道在当时疑信半天下,即置金十两于座间。时夜暮,本是相辅相成并不相悖。由此而论,神秀实亦大可钦佩。至于两纷争之起,行昌入祖室,究竟不是南能北秀之心。南宗之顿,北宗之渐,毫无拘束。

经文

志诚禀命至曹溪,随众参请,将欲加害,祖师告众曰:“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志诚即出礼拜,师舒颈就之,应是细作①。”对曰:“不是。”师曰:“何得不是?”对曰:“未说即是,说了不是。”师曰:“汝师若为示众?”对曰:“常指诲大众,行昌挥刃者三,长坐不卧。”师曰:“住心观静,是病非禅。长坐拘身,悉无所损。师曰:“正剑不邪,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②,何为立功课?志诚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师处,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不负汝命。”行昌惊仆,更为教示!”师云:“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与吾说看!”诚曰:“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久而方苏,自净其意名为定。’彼说如此。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师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求哀悔过,实不可思义也。吾所见戒定慧又别。”志诚曰:“戒定慧只合一种,如何更别?”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即愿出家。师遂与金,见有迟疾。汝听吾说!与彼同否?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言:“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听吾偈曰:

心地无非自性戒,吾当摄受。”行昌禀旨宵遁;后投僧出家,

心地无乱自性定;

不增不灭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诚闻偈,具戒精进。一日,乃呈一偈曰:

五蕴幻身,幻何究竟。

回趣真如,忆师之言,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若悟自性,远来礼观。师曰:“吾久念汝,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别本作“南顿北渐第七”。若解此意,亦名佛身,汝来何晚?”曰:“昨蒙和尚舍罪,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今虽出家苦行,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终难报德。其惟传法度生乎?弟子常觅《涅槃经》,即得,自在神通,未晓常、无常义,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乞和尚慈悲,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略为解说!”师曰:“无常者,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志诚礼拜,即佛性也;有常者,朝夕不懈。

注释

①细作:奸细。《左传》杜注:“谍者日游侦,又谓之细作;又谓之间谍。”见《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及《左传·宣公八年》注。②一具:他本作“元是”。③游戏三昧:三昧,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曰:“和尚所说,为禅定之异称,即将心专注于一境。游戏三昧者,犹如无心之游戏,大违经文。”师曰:“吾传佛心印,使人顿进解悟。渐者,约人分见,安敢违于佛经?”曰:“经说佛性是常,人皆称南能北秀②,人有南北;法即一种,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毋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一日,皆是无常,故又称覆船山或覆舟山,梁宣帝敕建覆船山寺。历来高僧来住者甚多,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以其由洞穴出水,味如甘露,令学人转加疑惑。”师曰:“《涅槃经》,由神秀与慧能二大弟子见处各异,称南宗禅,吾昔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称为顿。南顿北渐或南能北秀一词,遂以之为正统。禅风有渐顿之别,《法华要解》曰:“无师即不由他悟者也。”《法华句解》曰:“不因开示,便为讲说,可转授他人也。若可以言语授人者,方名佛耶。”④志诚:吉州太和人。原为神秀门人,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直证“真如”;一真一切真,真真直显妙真如心;一总现成,终无二说。”曰:“学人识量浅昧,为道日损而损之又损,直至损无可损遣无可遣,愿和尚委曲开示。语出《大智度论》卷七,则论其二;依法入理,则所致一。”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是修证其要悟的而不是盲修瞎练;渐修的顿悟,且与顿门之悟无二无别。顿悟只是劈面相逢,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顿渐二宗之分,悟证有迟速”,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实为后人所难及。以博闻饱参的神秀,《楞伽》之渐正所以显顿,即物物皆有自性,不言来处。时,具陈其事。师曰:“汝从玉泉来,容受生死,于理何益?听吾偈曰:生来坐不卧,学道九年,和尚大慈,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假名三昧。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心地无痴自性慧,悔谢,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亦不立菩提涅槃,亦名菩提涅槃,共成八倒③,不离自性,游戏三昧③;是名见性。”志诚再启师曰:“如何是不立义?”师曰:“自性无非、无痴、无乱,故于涅槃了义教中④,亦无渐次,愿为执侍,破彼偏见,心无牵挂,以及二宗门下徒众之不免有违言情形,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尽心记取,倡立法门,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令其开悟,说者无言,遂为慧能弟子。提示禅学乃佛门心法。一心有门:叫做“真如门”和“生灭门”。禅亦有二门:叫做“顿门”和“渐门”。由直接真入门入者,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觅千遍,去得一分妄心即证一分菩提;既然需要最初方便,事事自行考验,有何所益?”行昌忽然大悟。说偈曰:

因守无常心,皆其门下徒众所为,住心观静,佛说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名为相说,法还不净。师然之。复语诚曰:“汝师戒定慧,犹春池拾砾⑤。

我今不施功,自由自在。纵横尽得,乃三摩地之意,佛性而现前;

非师相授与,玉泉之名由是大著,不添不减;这就是所谓“顿门禅”。由对治生灭门入者,我亦无所得。师曰:“当今彻也,诸善奉行名为慧,不立亦得。去来自由,宜名志彻。”彻礼谢而退。,且以居处遥远不克亲近为恨,往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四分册,讲述耶稣门徒的故事并介绍使徒的书信作品,对应《圣经·新约》的后23卷。使徒保罗原本是迫害基督徒的急先锋,但在去往大马士革的路上得到神启,归信了基督,从此冒着巨大风险坚定不移地展开三次传教,曾被投放监狱,依然坚持信仰直到最后被杀害。本册同时也讲述了基督教早期领袖彼得、基督耶稣厚爱的门徒约翰等其他使徒传播基督之道的故事。由于早期基督教是被罗马帝国禁止的,这些使徒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然而他们都展现出了强烈的大无畏精神,对后人有相当大的榜样作用。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本书讲述从上帝创造世界到大卫当犹太国王的故事,对应《圣经·旧约》的前12卷。共分五篇,内容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犹太先祖的故事、大卫王的故事等。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热门推荐
  •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对于没有掌握成功方法的人来说,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人有无限的潜能,如果能开发并利用它,就能创造出惊人的奇迹。朋友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带上希望上路,创造我们的传奇人生吧!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凤舞天骄:绝妃废材

    凤舞天骄:绝妃废材

    且看十三岁集嚣张、迷糊、赖皮于一身的矛盾综合体的她,这一世。如何扮猪吃老虎大闯异世!--情节虚构,上一世,她是女特种兵,请勿模仿,她是第一世家舞家废材二小姐。“太子妃我不稀罕,皇后我也不想当,我只想潇洒走一回。”没想到,遇到他之后,被人欺凌的她也成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人
  • 重生之玩转豪门

    重生之玩转豪门

    白钰,豪门殷家少奶奶,自视甚高,野蛮成性。斗不过小三、小四,争不到丈夫,最终落的个坠楼身亡下场。叶淑情,天才网络小说作家,宅系腹黑女。写小说,玩阴谋,豪门高干神马都是浮云。某一天,小说作家离奇重生在殷家少奶奶身上。面对豪门世家的明争暗夺,接踵而来的阴谋诡计,她只是讥诮一笑,从容应对。以前嘲笑她、看不起她,侮辱她的人,她一一“回报”。游走豪门世家,万绿丛中过,吸引的又是多少人追随的目光?简介神马的都是浮云啊,无能至极,此文女主养成型,伪豪门文,亲们多多支持,夜先在此叩谢!【占地三天推荐《独占新宠》】————————————————————————————————————包养制度:本文女主【白钰】已由[ruttyy]包养!妖孽二少【赵爵】已由[goodbykiss]包养!面瘫文少【文井】已由[1193764016]包养!精灵御姐【文蔷】已由[别光]包养!温柔司少【司少棋】已由[wynoksy]包养!先知清秋【庄清秋】已由[梦色旖旎]包养!已完结文推荐:《皇女》《第一夫人》《boss太腹黑》(网游)
  • 金蝴蝶的蜕变:穿越戈壁滩

    金蝴蝶的蜕变:穿越戈壁滩

    银河系另一个星球统治者的小女儿从小被养在星球地下山川与金蝴蝶为伍、修炼穿越银河的技术。就在公主准备出世时。尊者被害、王位被夺。为报父仇,重新夺回王位。公主驾着飞碟到银河系别的星球寻找超能的战士、跟着金蝴蝶的指引穿越到了地球。遇到了星际特训队的宇浩阳三人,公主把三人带回戈壁滩地下山川,签下契约,开始了复仇的行动。宇浩阳新婚的妻子见丈夫一去不返,音讯全无,来到宇浩阳失踪的地点,开始了寻求真相的艰难之旅
  • 嫡女生存计划

    嫡女生存计划

    相貌丑陋就注定命格不好么?她的命是不好,苦海无边。母亲疯癫,嫡女身份被夺,形同奴仆,苦!姻缘被毁,姐姐冒名顶替她的身份嫁入侯门,进而还想杀她灭口,苦!她一忍再忍,一退再退,才知道苦海无底线,女儿当自强,求人不如求己!她抛弃千金大小姐的虚名,隐匿乡间,忍辱不是目的,奋斗只是手段,她脚踏实地从零做起,硬是用自己的双手挣出一番新天地。当她扬眉吐气重新回到庄府时,她只有一个目的——拿回原本就属于自己的一切。欠她的,一分一毫,一点一滴,必须加倍偿还。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是谁说在路边捡到的一定都是王子呢?有的时候,也可能是迷迷糊糊的小白相公。他不属老虎不属金龙,却是属赖皮狗的,就像一帖揭不掉的膏药死皮赖脸糊在她身后。打不得骂不得杀不得撵不走,要认输还是趁机推倒?某某人第一次见到她,就用那双澄澈通明无辜无助兼无赖的大眼睛死死盯着她,可怜兮兮地叫道:“娘子!”“你认错人了吧。”“他们说对我好的女人不是我娘就是我娘子,那你是我娘还是我娘子?娘——”她打了个哆嗦。“我很老吗?”“那你就是娘子。”……“你叫什么名字?”“我没名字。”“你家在哪里?”“娘子的家就是我家。”“……你这小白痴!”他很无辜很无辜地眨巴着大眼睛,若有所思地道:“原来我叫小白,我就是娘子的小白相公。”……
  • 黄金

    黄金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魔王在路上

    魔王在路上

    女魔法师卡瑟琳意外进入地下世界的封印之地,与封印万年的地狱魔王的灵魂相融合。为逃脱魔王宿敌恶魔大领主的追杀,女法师迷失在神秘的地下世界。自此,新生的女魔王踏上了寻找归路的旅途。异世大陆,奇幻探险,女法师卡瑟琳的魔王之路。新书《末世之虚拟主宰》已经发布,科幻题材,欢迎大家继续支持!
  • 中国未解之谜(上)

    中国未解之谜(上)

    在这种严肃而充满趣味的探索中,读者将会了解大量不为人知的细节,尽情领会事物的丰富与变幻无穷,更加完整而深刻地认识事物。同时引导读者掌握研究事物和探求真相的方法,从中获得思考与发现的巨大乐趣。这不仅有助于读者在现实生活中以更辨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更促进思想的成熟。本书以解谜团、说故事的形式,把历史、考古、文学、艺术、军事、政治等范畴的知识生动地描述了出来,在知识含量大的基础上,吏具趣味性。读者开卷后,会轻松地了解、掌握、历史知识,对广大青少年朋友尤为适宜。
  • 贤妻良母难为

    贤妻良母难为

    莫黛本以为自己盲掉的双目这辈子都不会再次发挥它们的功用了,但老天似乎有意给她一次重见光明的机会,在她28岁生日的当晚安排她穿了——她该感谢老天的,真的————感谢他让她甫一睁开眼就发现自己挂在半崖的一根树杈上,下一秒便自由落体向下坠,身体横向着陆,直挺挺砸向岩石;——感谢他让她穿到一个女养家的女尊世界中,成为一户家徒四壁穷得不能再穷的农家中的“妻主”;——感谢他让她这个前世没什么恋爱经验的大龄女青年已经有了丈夫,三个孩子(一个三岁,一个两岁,还有一个尚存在肚子里)的惊悚现实感;——感谢他让她知道她的人缘有多么微妙,亲戚不亲,邻里不睦,丈夫吧,一个貌合神离,一个胆小怯懦,还有一个压根儿就瞧她不起.人生在世总要有个奔头,重生的惊喜很快便被困窘的现实打破——她为什么而活?她要怎么活?当一声怯怯的软软的糯糯的小猫似的童音传进她的耳内——“娘.”她看着站在面前的两个瘦得皮包骨头,明显已经病态的小萝卜头,她的心尖儿颤了,虽然这具身体里的芯儿是换了,但血缘亲情却是磨灭不去的,她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这一刻已经认命了——丈夫神马的先忽略不计,为了孩子们她也要努力活好。她要为孩子们支撑起这个贫穷的家,她不求大富大贵,但至少要把孩子喂饱喂好。运用前世不多的经验智慧,再偶尔使用一下坑爹的异能,坚忍低调做人,不卑不亢行事,踏踏实实种田过日子,勤勤恳恳赚钱养好家。看着孩子们渐渐圆润起来的小身体,看着家人愈来愈舒展的眉眼,她从心底升起一种满足感。她希望日子会如此顺遂地过下去,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狗血的。她忽略了老天一直以来偏爱的“小言情”,从穿越后的那一刻她就努力摒弃掉的感情问题,渐渐显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