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900000010

第10章 般若品第二(2)

注释

①烦恼即菩提:烦恼与菩提相即不二之意。妨碍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称为烦恼;反之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称为菩提。然贪、嗔、痴等烦恼,其当体为菩提;离此菩提法性之外,则别无诸法可言,故于烦恼之性立菩提之名;此即两者相即不离之意。法藏之《入楞伽心玄义》载,烦恼为分别性,故其体非有;即见惑性空时,不必断除烦恼惑,而得入真如,故说烦恼即菩提。又“烦恼即菩提”常与“生死即涅槃”并用,二者皆用以表示大乘佛教之究极。②尘劳:为烦恼之异称。因烦恼能染污心,犹如尘垢之使身心劳惫。③三毒:指贪欲、嗔恚、愚痴等三种烦恼,又作三火、三垢。一切烦恼本通称为毒,然此三种烦恼通摄三界,系毒害众生出世善心中之最甚者,能令有情长劫受苦而不得出离,故特称三毒。此三毒又为身、口、意等三恶行之根源,故亦称三不善根,为根本烦恼之首。戒、定、慧:乃学佛者所必修之三学,称为戒定慧三学或三胜学。戒,可修善。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定,可摄散澄神,摒除杂念,见性悟道。慧,能显发本性,断除烦恼,见诸佛实相。此三者为佛教实践纲领,即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故《菩萨地持经》卷十以六度配三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四波罗蜜为戒学,禅波罗蜜为定学,般若波罗蜜为慧学。盖戒、定、慧三学实为佛道之至要,一切法门尽摄于此,故当精勤修学。三学若加上解脱与解脱知见,则成所谓“五分法身”。提示何谓生灭不生灭?何谓此岸彼岸?何谓烦恼与菩提?只是一心诸态的名词。所以说:“识得施为运动灵觉之性即诸佛心,前佛后佛只传此心,更无别法。”若真识得此性,则对一切生灭、此岸、烦恼等等,当下即悟原来是自性。一切法不离自性,本来非有起亦非有尽。如是一切法非有起非有尽,即是最尊最上最第一的般若波罗蜜多。

经文

善知识!我此法门①,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②。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③,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④,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⑤,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⑥,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龙⑦,下雨于阎浮提⑧,城邑聚落⑨,悉皆漂流,如漂草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从无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注释

①法门:梵语dharma-paryya,即佛法、教法。佛所说,而为世之准则者,称为法;此法既为众圣入道之通处,复为如来圣者游履之处,故称为门。《大乘起信论义记》中云:“轨生物解曰法,圣智通游曰门。”《法界次第》迹谓“门谓能通”,故知门之一词,实为通入之义。其次,门者,亦含差别之意;以佛所说之法义有种种差别,故称“如来开法门,闻者得笃信”,“以种种法门,宣示佛道”。如是,法门一词既可作为佛所说教法之总称,而以“不二法门”总括其教说之绝对性;亦可以“八百四千法门”含摄重重无尽之个别性,以应众生千差万别,重重无尽之烦恼;盖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故佛乃为之说八万四千法门。法门既可无尽无量,故以大海比喻其深广浩瀚,不可测量,称为法门海。唐译《华严经》卷二:“佛刹微尘法门海,一言演说尽无余。”准此,一切菩萨初发心时,即以“法门无量誓愿学”一语为四弘誓愿中之一愿,而缘四圣谛中之道谛,以广无尽之法门。②八万四千:乃数量极多之形容词,此乃古印度人所常举的一种习惯语,佛经上亦沿用此来表示数目之多,并非有一个八万四千的确定数目。③诳妄:诳,以种种手段迷惑他人之精神作用;妄,乃非实在之意。诳妄,即以谎言欺骗于人。④智慧观照:以智慧照见事理曰观照。《肇论》曰:“观照般若,照事照理故。”法藏《心经疏》曰:“观照,能观妙慧。”六祖《金刚经口诀》:“但以自己性智慧,照破诸妄,则晓然自见。”⑤三昧:梵语samdhi之音译,又作三摩地。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但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用“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于佛典中,samdhi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沉(昏)昏沉,而得平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意,此即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之为心一境性。俱舍宗视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别境之一,则两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但经部与成实宗则认为心所并无别体。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此一状态称为三昧。达三昧之状态时,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旧译常将三摩地(Samdpi)、三摩钵底(Sampatti)及三摩四多(Samhita)混同,而一概译为三昧。实际上三昧应指三摩地而言。⑥最上乘:即一佛乘。指成佛之教法。佛教教义以其能教化众生悉皆成佛,故称之为一乘。最上乘,至极之教法,佛教各宗派,各名其宗义,解释亦不尽相同。据《法华经·授记品》诸菩萨智慧坚固,了达三界,求最上乘。

《金刚经》乃“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圭峰大师注曰:“最上乘者,一佛乘也。”最上乘不见垢法可厌,不见净法可求,不见众生可度,不见涅槃可证;不作度众生心,不作不度众生心,是名最上乘。《六祖金刚经注》:“不见垢秽可厌,不见清净可求;无遣可遣,亦不言无遣;无住不住,亦不言无住;心量广大,廓若太虚,无有边际,即是最上乘诸佛地位也。”⑦天龙:谓诸天与龙神等八部众之二众。《法华经·序品》:“天龙恭敬,不以为喜。”⑧阎浮提:阎浮,乃树之名;提,洲之意;梵名Jambu-dvīpa,梵汉兼译则作阎浮洲。旧译为秽洲、秽树洲,乃盛产阎浮树之国土。又出产阎浮檀金,故有胜金洲、好金土之译名。此洲为须弥山四大洲之南洲,故又称南阎浮洲、南赡部洲。据《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洲品》载,其土南狭北广,纵广七千由旬,人面亦像此地形。又阿耨达池也之东有恒伽(殑伽)河,从牛之口出,从五百河入于东海。南有新头(信度)河,从狮子之口出,入于南海。西有婆叉(缚刍)河,从马之口出,从五百河入于西海。北有斯陀(徙多)河,从象之口出,从五北河入于北河。《俱舍论》卷十一载,四大洲中,唯此洲有金刚座,一切菩萨将登正觉,皆坐此座。凡上所述,可知阎浮提原本系指印度之地,后则泛指人间。⑨城邑聚落:城,城郭;内曰城,外曰郭。邑,都邑;大曰都,小曰邑。聚落,即村落,为人所集居之处。《周礼》载,四县为都,四井邑。《春秋左传》则说,凡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都曰城。聚落,《通鉴纲目》云:“人所聚居,故云村落、屯落、陀落、聚落。”《善见律》云:“有市名聚落。”提示禅以无念为宗,无念之念即是没有妄念的正念,亦即真念。但能于有无、善恶、生灭乃至苦乐、怨亲、憎爱等一切二分对待处无心,即是无念。正恁么无念时,不就现出了自性的本来面目了么?《华严经》云:“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直透心源,禅学开始,实系于此。宗下参究目的,即复此如来智慧德性而已。如来智慧德性,众生本自具足,成佛无所增,在凡无所减,但因无始妄想颠倒执著而不知自内证得。若能远离妄想,佛智当下现前。总之,禅是直接导源于佛陀的正觉,超越知解信仰而显现的本来面目。依照禅学方法,直向自己内心自我通拶,体验自性绝对清净,绝无一丝毫有对待的颠倒妄想我执知解存在,才是心明性见,到达与佛无异的自内证圣境界。故禅的相传,为内心的自证法门;禅的参究,乃在体验自己的觉性;虽然说导源于佛觉,实在是直得于己心。修行方法,尤属简单,只是“莫妄想”三个字。

经文

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见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①,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②。

注释

①正见: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之因果,审虑诸法性相等之有漏、无漏慧,称为正见。系八正道之一、十善之一。为邪见之对称。即远离或有或无之邪见,而采取持平正中之见解,如远离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之见解皆属正见。故广泛言之,凡为佛教所认可之道理,皆属正见。据《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七载,正见可分为二类:(1)有漏正见,又作世俗正见。即与意识相应之有漏善慧,系有漏有取者,故转向善趣,招未来可喜所欲之果。②无漏正见,又作出世间正见。即尽无生智所不摄之意识相应善慧,如八种无漏忍、有学八智、无学正见等。②见性:指彻见自心之佛性。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提示禅不能在对待境界上留滞,撇不开,脱不落,即粘着了,需要向自性上紧拶体验。若发现自己的绝对真心,绝无两边对待分别的心念在,那就有了“见性经验”分,也就是所谓进入“禅境”了。执著境者被执境所缚,心量何能开阔?所以叫作小根性。小根性又哪能堪受顿教大法?故龙牙居遁禅师有颂说:“学道无端学画龙,元来未得笔头踪;一朝体得真龙后,方觉从前枉用功。”这是为心外觅佛求法而不知悟见自性的人指示“学佛要在见性”,譬如画龙要在点睛。否则,都是枉用功夫。

经文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①。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②,大小二乘③,十二部经④,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⑤:“戒本性元自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⑥:“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注释

①《般若经》:阐说般若波罗蜜深理的经典之总称。旧译为《般若波罗蜜经》,新译为《般若波罗蜜多经》。有数十部之多,如《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大般若经》、《般若心经》、《金刚经》等均属之。关于般若经典之弘传,在印度方面,于佛陀入灭后五百年顷,“小品般若”盛行于印度北方,以须菩提为说法主,舍利弗亦常出座说法。其后“大品般若”成立,舍利弗与须菩提互究空理。“文殊般若”则以文殊、迦叶为主。大品诸本广行流通,约于佛陀入灭六百年顷,自此以后,未经几时,诸本品类系部成立。印度有关般若经典之释论,佛陀入灭后七百年顷,龙树、提婆等中观空宗大乘学派造作诸论。龙树于《大般若经》造优婆提舍十万偈,即鸠摩罗什所译之《大智度论》,另有《无畏论》、《中论》、《十二门论》。提婆造《广百论》、《百论》、《百字论本偈》等。与彼相对抗者,则有弥勤、无著等瑜伽行学派有宗。弥勤造《金刚般若颂》,无著造《弥勤金刚般若释论》及《顺中论》等。世亲、清辨、月称等亦相继造论。般若经典传译汉地,以东汉灵帝时支娄迦谶译出《般若道行品经》为起源。其后,朱士行于于阗求得《放光般若》。魏晋南北朝时代,由于各家对“般若”所论宗要各异,而形成六家七宗之说。至罗什东来,正当《放光》、《道行》等般若经盛行之时,罗什译出《大品》、《小品》、《心经》、《金刚》及《仁王》各般若经典外,又译出龙树、提婆之释论,盛唱空门般若,遂令“般若”光芒愈盛。罗什之弟子僧肇、道融、僧叡、道生,竞崇般若,尤以僧肇之《宝藏论》、《肇论》最得其精奥妙义。僧叡、僧肇门下成立三论宗,所以经典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有关般若经典之部系,据菩提流支译《金刚仙论》卷一中举出八部般若,即:第一部十万偈,即《大品》;第二部二万五千偈,即《放光》;第三部一万八千偈,即《光赞》;第四部八千偈,即《道行》;第五部四千偈,即《小品》;第六部二千五百偈,即《天问王》;第七部六百偈,即《文殊》;第八部三百偈,即《金刚般若》。玄奘所译六百卷《大般若经》,实为“根本般若”与“杂部般若”之集大成。《大般若》为根本,其他诸本般若,皆为《大般若》各会中所别出。②修多罗:梵语Sūtra,指九分教或十二分教中之第一类,意译为契经、正经、贯经。本意指由线与纽串连花簇,引申为能贯串前后法语,法意使不散失者。亦即契于理、合于机,贯穿法相摄持所化之义。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 禅与养生

    禅与养生

    将前人精要有机地融汇组合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化繁为简。相信有兴致的读者详阅后,在很多方面与我会有共同感悟。若能照此修禅、养生,净化心灵,强身治病,延年益寿,善莫大焉。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热门推荐
  • 影响中学生成长的60篇微型小说

    影响中学生成长的60篇微型小说

    这60篇微型小说及其阐释的道理,会使他们爱得博大深沉,活得充满激情;会使他们更有信心和勇气地去追求梦想与憧憬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无望时,从中汲取力量;在惶惑、烦恼、痛苦和失落时,从中获取慰藉;在青春的冷淡与叛逆情绪中,被生活的真善美所感动……
  • 洪荒纪事录

    洪荒纪事录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身化万物创立洪荒世界,有生灵的地方就有斗争,当洪荒世界经历龙凤争霸之后变得满目创伤,在休养中巫,妖两族正在迅速发展,不久一场争霸的局面又将展开!
  • 暴君的御用小妾

    暴君的御用小妾

    “你不是那么想要爬上朕的龙床吗?怎么,给你机会了,又想装模作样啊。”冷冷的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鄙夷,冷君胤嘴角的笑意更深了,却未有一丝笑到达眼底。-------------------------------------------------------------“还想狡辩吗?”他继续说道,白薇清楚地看见他脸上一闪而过的怒气和残忍:“朕现在给你个机会,如果你服侍地好了,朕就留你在身边,给朕床。”简介那天的菊花开得很好,她拈花在手,低低沉吟:“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那天之后她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入宫非她本意,却没有人在意她的意思夜夜霸占龙榻,妃子们恨不能生啖了她,却不知,那是她噩梦的开始每晚无休无止的折磨,她咬着牙关把苦水往肚里咽凄凉不堪的生活…身与心备受折磨还有什么支撑,能让她从黑暗中回到地狱里他说三年之后,还她自由她日日寂静,等着离开未想,风波乍起她盼了三年,等来的确是…冷笑着披上凤冠霞帔,她的未来,在她自己手里。那个女子,就那么失去了可是为什么心底却空了一角明明恨之入骨,为何还是在最后软了心肠许她三年之约原来她是她…*菊者,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而她,淡雅自芬芳,就是一株开在山涧最美的菊花,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很无力的简介,呜呜,老写不好简介…第一次写虐文,有点虐,不很虐,^__*)嘻嘻…系列文之书书滴《暴君》小绿滴《暴君的公主》友情连接:我家最最最可爱滴戒子滴文:《别抢,爹地是我的!》宝贝芋头滴文:《凤凰阙》《绝色妖妃惑君心》紫紫滴文:《劫上龙床》<p>粉稀饭的渔火的文:《夜娆》、东方滴《王爷?攻德无量!》猪猪滴完结文文:《靠,我要带球跑》《裳意言心》
  • 总裁的替婚前妻

    总裁的替婚前妻

    “老公,你今晚会回来吃饭吗?”婉馨眼眸含笑地在电话这头温柔地问道。电话那头传来君昊淡淡的,听不出任何感情的声音,“嗯,会。”“那我等你哦,么么。”婉馨在话筒上甜蜜地亲了老公一下,耳边却已传来了电话被挂掉发出“嘟、嘟!”的声音,婉馨的好心情顿时有些失落,定定地看着话筒,他今天怎么了?平时就算心情再不好,也从来没有在不打招呼的前提下挂掉自己的电话。更何况平时都会在电……
  •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

    国内第一本面向公务员考试的心灵励志兼方法指导书,全书全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为什么要报考公务员;第二部分则是对公务员考试笔试《行政职业测试》和《申论》两门课的难点、特点、考试技巧进行分析,并制定为期21天的“三轮”复习方法;第三部分是针对公务员考试的面试环节,进行各类情景模拟并指导考生在不同情况下发挥出最好效果;第四部分则是指导考生在体检、政审环节要准备哪些资料、有哪些注意事项。第五部分是按具体情境分析刚刚当上公务员的年轻人如何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和机遇,这一部分系作者亲身体验,其精彩程度堪比《侯卫东官场笔记》等小说;而实用性更胜一筹,曾引得百万网友疯狂转贴!
  • 敢于打开心灵之门(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敢于打开心灵之门(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

    美国“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所著的《人性的弱点》,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最激动人心的内容,是作者最成功的励志经典,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解决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
  • 私奔者

    私奔者

    本书是海男文学第二卷。边陲,高原,云南丽江的所在,海男作品的一个大的地域与人文背景。由于高原,它洋溢着神秘,且注定要演绎香格里拉的传说。于是,回归现实,这里的男女就生活得异常生动。他们的行为拙朴、灵动、有些古老的色彩斑谰,又用一种全开放的姿态走向现代。这里最动人的应是海男讲述的一个个曲折动人情欲横生的男女故事。
  • 协议婚约

    协议婚约

    不就是不想去相亲嘛,用得着把自己赶出家门还不留条后路吗!去旗下的公司应聘,居然个个把自己拒之门外!去银行取个钱吧,竟然被告知银行卡被冻结!想出国回到自个儿的企业吧,一翻包包,很好!签证和一张秘密的银行卡居然都被那死老头子扣在家里了!无奈之下,她只好居住在好友家里,卑微的去了另一家公司做起了小助理。只是某日,冷面总裁将自己叫进办公室,连哄带骗的让自己签一份文件,一看标题--结婚协议书!谁能告诉她,这是什么情况?!在某人的无耻威胁下,在某人卑鄙警告下,她委屈的签上了自己的大名,自此,小助理变身成为豪门太太,开始她的相夫教子的生活。【片段一】&quot;过来,把这份文件给签了!&quot;某男招招手,将手里的文件夹移到了她的面前。&quot;哦…什么!结婚协议书!&quot;某女夸张的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将文件夹推到三尺远。&quot;我能不能不签?&quot;签了以后,她还能有自由么!再说了,她绝不会稀里糊涂的把自己给卖掉!&quot;不行!&quot;看穿某女的心思,冷面总裁风轻云淡的解释道:&quot;我要从前妻手里抢回儿子的抚养权,最佳条件就是有个孩子适合生长的环境!而你,是最佳人选!&quot;&quot;可是......&quot;&quot;再可是的话,你就收拾东西离开吕氏,相信你的父亲大人很乐于看到这一幕,白三小姐!&quot;&quot;你!&quot;某女咬牙切齿的瞪着面前的这只狐狸,可最终还是败在他的&quot;淫威&quot;之下。&quot;好,我签!&quot;不就是一年么,大不了一年之后狠狠地敲他一笔遣散费,然后收拾东西走人!【片段二】&quot;蕊儿,外面有个大叔说我是他儿子!&quot;一手甩着小型剪刀,一手拨弄着刘海耍帅的小男孩淡定的从门外走了进来。&quot;哦?他有没有说他叫什么名字?&quot;坐在办公桌前的少妇头也不抬冷声问道。&quot;呃…我忘了蕊儿…好像,他说,他姓律…&quot;小男孩突然颓败下来,只顾着在老妈面前耍帅,居然把对方的名字给忘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