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500000042

第42章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3)

北魏、北齐的天文学家张子信,经30多年在海岛上的研究,发现了太阳运动不均匀、五星运动不均以及食差现象。隋代刘焯于604年定皇极历,把张子信的三大发现引入历法,并成功地解决了三大发现的具体计算和合理应用问题。他进一步用二次内插法来校正太阳和月亮运动造成的不均匀性,改革了节气的计算方法,把原来将一个回归年的日子分成24等分的平气,在这些相等的日子里,因太阳不等速运动,其运行路程不相等的情况,改革为把黄道平分为24等分,太阳每走同样长短的一段轨道,就交一年节气。各节气之间的日子并不相等,而太阳行走的距离是相等的,叫定气。冬至前后,太阳在黄道上运行较快,一个节气只有14天多,夏至前后,运行得慢,一个节气近16天。这对准确地预报日、月食关系很大。

唐代僧一行于727年作大衍历,其编次结构合理,逻辑严密,体例完整,成为后世历法体例的楷模。从其内容上看,对太阳运动的不均匀性进行新的描述,发现了不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建立了更准确的定气计算方法,同时对五星运动规律进行了新的探索和描述,确立了五星运动近日点的新概念,明确进行了五星近日点黄经的测算工作;他又测定了全国十三处地方的北极出地高度,能更好地推算各地日、月食见食的食分。

辽宋金时,科学的进步,历法编制得也很多。沈括曾建议用固定节气的日子来编历,性质已同现代阳历相仿。姚舜辅的纪元历(1106年)创立测金星定太阳位置的方法,同时得出一食年长度为3466199日,与理论值之差仅7秒,是我国古代得到的最佳交食周期值(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下)1982年科技出版社。)。杨忠辅的统天历(1199年)测算了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误差仅22秒,是当时世界上最佳数差值(《新仪象法要》。)。同时指出回归年的长度是变化着的。他在设立历元时不用所谓元积年。长期以来,定一个甲子夜半朔旦冬至的日子作历元总是上推到数十万年甚至数千万年以前,叫上元积年。他最先改革这一陋习,元授时历完全取消。

元代郭守敬在进行大量天文观测的基础上,获得了切实可靠的一手材料,编订了授时历。授时历废止了上元积年法,而以实测历元取代之,即它以1281年为历算的起始年份,这一年的各历法要素,如冬至时刻和平朔、月亮、过近点和降交点、五星平合等等,都由实测而得,并分别令其为有关历法问题计算的起始点。废除了古代用分数来表示小数的办法,而用万分法取代,创用了十进位小数。对日月五星运动不均匀改正的计算方法,授时历明确运用三次差内插法,比欧洲早4个世纪。同时还提出黄道宿度变换、白赤道宿度变换和太阳视赤纬计算的数学公式,测定黄赤交角(黄轨道面同地球赤道平面的交角)23°90′30″,是历史上最精密的。郭守敬还组织了遍及全国的日影测量和北极出地高度测量。这使授时历成为古代最优良的日历,使用360余年,为我国古代传统历法的最高峰。明代大统历承袭此历,直到明末徐光启编《崇祯历书》,清代改用西法。

二、中国传统历法的几个基本概念

1.干支:即天干、地支,是我国古代用以记时的一套专门的序数系统,也是古人用于记录年月日时的10天干与12地支的合称,至迟商代已用干支记日。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10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12地支。干支按顺序两两相配,至60循环一周,称一个甲子。干支的命名本为“干枝”,即以树木枝干纵横扶疏的状态来形容10干和12支的相配,表明是一个纵横有序的整体。同时也由于10干与12支分别来自对日、月活动特点的认识,日为太阳,月为太阴,古人以天为阳、地为阴,故而自然以10干配天、12支配地而称“天干地支”。

干支记地主要用在记年、记月、记日、记时辰等。

60甲子中最早的用法是记日,在卜辞中,几乎每一片甲骨都有干支纪日,既简单又准确,不论大月、小月、闰年、平年,总以60循环一周的方法依次记下去。

从战国起以太岁纪年,太岁又称阴岁、太阴,是人们设想中的一个理想天体。它在天穹上自东向西均匀运行,与传统的12辰方向一致,每12年运行一周天,每年运行一辰,人们便以太岁所在的辰来纪年,这是太岁纪年法。到汉代,历法家们为了纪年的准确便利,以10干来配12辰,组成60个年名,即干支相配的60甲子。东汉时,干支纪年以政府命名的形式颁行全国,直到近代。

古人很早就有“月健”的概念,即把子丑寅卯等12支与12月份相配,以冬至所在月为子月,然后类推。

以干支记时辰自汉代已实行。做法是将一昼夜划分为12个时段,再配以12地支名。这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的日常生产活动、生活习惯归纳总结而得出的一种把昼夜分为12时段的历法。

干支配合可用来记年、月、日、时,干支纪年,其方法是把每一年配上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天干在上,地支在下,按干支的顺序依次向下排列。天干第一位甲与地支第一位子相配便是甲子,这一个就是甲子年。从甲子年开始天干和地支相配合,每年不同,天干往复排列6次,地支往复排列5次,共得60年,便是一周或一个甲子。古代历法,计年月日时皆由甲子开始,一年分12个月,一日分12个时辰,每逢5年有60个月,5天有60个时辰。

2.农历:又称“阴历”,是我国长期使用的日历。中国古代历法是阴阳合历,它既重视月相盈亏的变化,又照顾寒暑节气,年月长度都依据天象而定。历月的平均值大致等于朔望月(平均295日),大月30日,小月29日,每月以月相为起讫,朔为始,望为中,晦为终。历年的平均值大致等于回归年(回归年长3652422日)平太阳日365日5时48分46秒,平年12个月,全年354或355日,比回归平年平均少10月21秒,需每3年一闰,5年再闰,19年7闰,闰年13个月全年384或385日。24四节气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也称为农历,它起源于阴阳历。节气表示四节寒暑变化的时期,但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而决定的,应属于阴阳历中的阳历部分,从科学角度看,把旧历叫做“农历”是不恰当的。由于“农历”在我国历史悠久,各族共同使用,众多民俗增多与农历及其24节令密切相关,“年中行事”,均以农历来确定岁时、岁事、时节、月令、时令的。

3.二十四节气:我国民间传统节令。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变化和地面气候演变次序,将全年划分为24个段落,每段约隔半月,分在12个月里,有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12个节气及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12个中气,统称24节气。与农业气候密切相关,是先民为适应天时的总结,它综合了天文与物候、农业与气象的经验,是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先在历法上的独创之举。

从先秦时“土圭”测日影,定二分二至到秦的8个节气(二分二至四立),至汉代已形成完整的24节气。24节气各有含义,大多与农业生产相关,例如24节气之首的立春,表示春季开始,气温回升,草木复苏,农村开始备春耕。惊蛰,表示天气转暖,冬眠动物出土,渐有雷鸣。华中有“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的农谚。昼夜几乎等长的春分,越冬作为进入生长期。华中有“春分麦起厚,一刻值千金”之谚。谷雨有“雨生百谷”之意。民间有谚“要得棉,谷雨前”。作为夏季开始的立夏,是农作物生长旺盛、田间管理繁忙之时。有“立夏三朝遍地锄”的农谚和“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的占卜丰歉的农谚,等等。

4.“朔”:日月的黄道经度相同的时刻叫朔。月亮绕地球转动的速度不均匀,其速度变化周期叫一个近月点,太阳周年初运动速度也不均匀,其变化周期直到明末以前一直认为就是一个回归年。由于日、月运动的不均匀,连续两次朔望之间的时间也不相等,于是只能通过长期观察统计而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均数,这一平均数就是一个朔望月。

三、中国古代历法中的人文因素

星象的变化与人间政事的附会,致使以星象观测为基础而编订的中国古代历法亦不可避免地渗入了人文因素而独具特色。

民间信星命之说,星宿家们根据黄道上六大星的运行来划分吉日,这便是所谓黄道吉日。这六大星是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常、司命,六星值时的日子,诸事皆宜,不避凶恶,为黄道吉日。星宿家认为,六大星辰,得之为吉,不得为次,悖之为凶。凶神值日,自然凡事不取;凡破大耗之日,则为大凶。喜、丧、庆、典自然要挑办事吉利的黄道吉日。

周代,“告朔”(即颁布朔日)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故历代王朝对新的颁布看得很重要。同时,各朝代为维护自身统治地位,要借助各种规章制度,来规范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要配合天象、民情、习俗、数理等各种形式来编制历书,因此历书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工具,因是皇帝授命所订,又称皇历,清代以后封面多用黄色,又称黄历。历书编制在各朝代均为官方所把持。以清代为例,历法编纂以实行、政权、礼制为基本标准,不仅限于记载农时、节气、春种秋收之类,还包括集星相学、历算书及江湖术士的所谓五行、阴阳、吉凶、福祸、命运、婚配、住宅、坟地等内容,几乎成了民间各种活动的行为规范和指南。这与最早的皇帝颁布历书的初衷大相径庭。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 中华美德3

    中华美德3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看不懂的日本人

    看不懂的日本人

    “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百次,装在试管里化验了几千次。对于日本,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的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工夫,几乎连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今天,不论你喜欢日本也好,讨厌日本也好,你都应该了解她。因为中国和日本不可能不接触,只有更好的了解日本,了解日本人,才能在联系与合作,矛盾与斗争中取得主动。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这是一本展示北京地域文化的知识性写实散文集,也可以说是《修志人眼中的北京——志说北京》的姊妹篇,是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北京晨报合作,由晨报编辑记者撰写,陆续在晨报《志书撷英》专栏发表,经两年多的辛勤劳作,在专栏刊出100期后,集结而成。
热门推荐
  • 最受欢迎的哈佛经济课

    最受欢迎的哈佛经济课

    本书汇集了哈佛教授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常识的生动解读,把深奥难懂的经济学知识以案例、故事的形式还原为浅显易懂的事理常规,细致讲解了我们每个人的收入、消费、缴税、投资理财、职业规划乃至婚姻选择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规律,使读者可以更加理性地规划自己的经济生活、找到投资理财的诀窍。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凤逆天下:嚣张狂妃

    凤逆天下:嚣张狂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王牌特工,冷傲、淡漠、绝对不是个好惹的主!她因不满嫁与风流成性的战王而在大婚当日自尽身亡!当她再次睁开眼,已经不在是那个胆小如鼠,懦弱不能,任人欺凌的相府三小姐!一朝穿越,将他府中的姬妾全部赶走,让他与朝臣决裂,与她做丞相的爹爹脱离父女关系,千方百计只为要他那一纸休书,却没有想到这个战王深藏不露根本不是世人所传的那般,相反却是神秘无比!【此文为宠文,结局一对一,欢迎大家入坑~~】
  • 御用太子妃

    御用太子妃

    他不会让她成为第二个武则天,所以,他封她为太子妃,太子地位悬空的太子妃,他,是当朝皇帝,她,是被禁足的王爷之女。乱世的喧嚣,兵荒马乱的尘埃,都会落尽,最后的盛世,却是相残的帝位之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家有两萌宝:只要宝宝不要夫

    家有两萌宝:只要宝宝不要夫

    第一次见面,这个妖孽男拉着她挡桃花说她是他女朋友飞机上她睡着了,他偷袭她,说她是他未婚妻机场大厅,为了不让她离开,这个混蛋说她是他老婆一天之内,她从单身成了混蛋男的女朋友、未婚妻、老婆秦墨涵觉得这天是自己二十三年来最倒霉的一天她恨不得掐死这个妖孽男池司阳却觉得这一天是他二十六年来最幸运的一天老天爷让他遇到了自己心仪的女人秉持母亲大人的教导,看上了就要紧紧的圈住这个女人他是娶定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师生卷(文摘小说精品)

    师生卷(文摘小说精品)

    这是读者俱乐部主编的一套书籍,里面包含青春、情感、家庭、校园、情境、师生、社会、父母、智慧等诸多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阐释了它们的意义,是一本伴随人生的书籍,也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系。
  • 婚恋要读心理学(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系列)

    婚恋要读心理学(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系列)

    本套丛书是为非专业人士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系列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个人健康、社会现象、组织运营、人际关系、自我情绪控制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内容几乎涉及到了生活的所有层面,是一套难得的实用心理学好书。本书为丛书之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首席萌仙:仙君大人的小妖孽

    首席萌仙:仙君大人的小妖孽

    自从答答来了九重天,东篱家的小尾巴就更加的臭名远扬了,众仙家只会说:“东篱仙君家的小尾巴,又带着答答去干坏事儿了,小祸害,小祸害!”小尾巴抽搭着眼泪:“我,我。我……我干啥了我……”,答答是九重天上的乖孩子,她是秦凌仙君在经历凡劫的时候带上的一株半夏草。答答是九重天上的小玲珑,做了坏事装可怜的小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