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500000041

第41章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2)

辰星(水星)占:辰属北方水,为太阳的精气,主冬,日当壬癸。若刑罚失中,则有惩罚出于辰星,即呈现在它的不规则运行上,以它所在的宿位卜分野所当的国家。由于辰星接近太阳,以辰星所在的宿位推测太阳宿位而判定四季,应出现时而不出现是失时,主追兵在外而不战。一季不出,当季天下不和;四季不出,天下将大饥荒。其颜色,若春青黄,夏赤白,秋青白,则当年有丰收;若冬季黄而不明,即使再改变颜色,那一季也将百物不生。春季不见辰星,将有大风,秋天无收成;夏季不见,将60日干旱,且有日蚀;秋季不见,有兵乱,来春草木不生;冬季不见,半阴雨60日,有流离失所,来夏万物不长。

荧惑(火星)占:为南方火之精,主夏,日当丙丁。有失礼之国,便会现不规则的荧惑的运行以示惩罚,其规则是:出现则有兵乱,隐没则兵解,以它所在的分野卜那相应国家的吉凶,荧惑代表了悖乱、伤残、贼害、疾病、死丧、饥馑、兵灾等。“心宿”是天上的明堂,也是荧惑的庙。

填星(土星)占:起于“南斗”,岁镇一宿,28岁一周天,因此观察它与“南斗”的会合以定位,填星为中央土之精,主季夏,日当请查,中央帝为黄帝,主德,是女主的象征。填星一岁坐镇一宿,它所居那一宿分野所当的国家吉。其另一名字叫地候,主年岁丰歉。其运行若赢,则为王者不得安宁;若缩,则军队出战将无法安返。其色黄,有九道芒角,音中黄钟之官,它失次超过二三宿的称为赢,所当的国君将亡,否则就会有大水;失次迟过二三宿的称缩,所当的国家王后有悲戚,这年将亡而不复,否则会天崩地动。

《开元占经》,又称《大唐开元占经》,是我国古代星占和天文学的主要著作,唐人瞿昙悉达撰,记述了五星犯28宿的诸多内容。例如:太白犯西方七宿:犯奎,则大水横流,兵变西方;犯娄,则其政和平,国家有喜庆之事;犯胃,则有刀刃之灾,万物不成;犯昴,则干旱大暑,民多疾病;犯毕,则大战难以胜,将军在外凶;犯觜,则万物不生长,大臣谋乱;犯参,则天下发兵征战,迎战大胜。

§§§第二节中国古代历法知识

历法是识别节气、记载时日、确定时间计算标准等等的方法。它的内容是说明每月的日数如何分配,一年中月的安排和闰日、闰月等的规则以及节气的安排等等。

伴随着人类对日月四季的认识及对星象观测的进一步深入,历法产生并得到发展,同时统治者对星象与人间政事的附会和历法的编制也渗入人文的因素,构成中国传统历法的一大特点。

一、中国古代历法的起源和发展

古代的历法,要安排好年、月、日的配合,须正确地定出冬至的时刻,使每月初一是朔日,并安排闰月用以调整各个回归年中相差的日子,安排好一年中的24节气,还要预报日、月食的来临等等。

人类在生产与生活实践中,从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盈亏,得到日月的概念;从植物的生衰消长、开花落叶以及寒暑侵袭等现象,得到年的概念,并对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的演变规律有了一定认识,氏族首领便在此基础上授民以时。进入阶级社会后,历代帝王以组织制定历法并颁布历法作为皇权的象征,于是更注重对太阳、月亮在天空中的运动规律,并认识和测量恒星,通过对星象知识的不断丰富,相应地制定出了历法。从最早的历法《夏小政》到殷商时期的阴阳历,春秋战国的四分历,秦代的颛顼历到清代的《崇祯历书》,我国共使用过60余种历法,较著名的有10余种。

《夏小政》原是《大戴礼记》中的一篇,是目前我国所知的流传下来最早的历法。它载有一年12个月中各月份的气候、天象、气象和农事等内容,集物候历、观象授时法和初始历法于一身。相传是夏代使用的历法。

商周以后,便使用阴阳历。阳历主要以太阳运动为根据,以一个回归年,即太阳从春分点运行到下一年的春分点为一年。从春开始,然后顺着四季生产,而尽于冬春之交,考察星象,订定历法,建立五行生克的理论,发明阴阳消长的道理,整齐每年的余分置闰。现通用的公历就是阳历。其特征是,年的长短依据天象,以地球绕太阳一周(36524219日)为一年,平均长度约等于回归年(3652422日)。置闰的法则以公元纪年为标准,被4除尽的年为闰年。月的长短是人为规定,与月相盈亏无关。

阴历则主要以月亮运动为依据,以一个朔望,即以月亮从合朔(月亮位于太阳和地球的正中间)到下一个合朔为一个月。12个朔望共有354天,比一个回归年少112天。古代以回归年为一年,朔望月为一月。其日子的相差数隔若干年添加一个闰月来弥补。阳历的年和阴历的月相结合,叫阴阳合历。

春秋战国时是我国古代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代,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古代文化的长足进步,天文观测与描述由定性向定量转变,对二十八宿、恒星区划命名及五星的观测、计算更加准确。人们用土圭测量了日影最短的一天来定出冬至日,对月球与太阳运行周期的差异加以调整,得出一年共365又14天。用365日作为一年,每4年需增加一日为366天,故而此历法叫四分历法。12个月中,以29天为小月,30天为大月,一大一小相间,每隔二到三年,插入一个闰月来补充12个月与一年间的差数。同时用19个回归年加进7个闰月的办法来制历,叫十九年七闰。二者关系日益规整、系统,它标志着阴阳历的明确、完整,在我国使用300年后,希腊人才发现此方法。可以说,早在2600年前,我国便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编制历法的科学规律。这时28宿、五星位置的推算及24节气是历法的组成部分。

前221年秦始皇的颛顼历和前104年汉武帝的太初历是最早的可考定内容的历法。太初历经西汉末年刘歆改造成三统历,而成为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历法,它以实测历元为历算的起始点,实元封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夜半为历元,其实测精度较高;仍以十九年七闰为闰周,但对19年中7个闰月的具体设置,首先发明了以不包括中气的月份定为闰月的方法。该法不但较好地调节了回归年与朔望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把冬至、大寒、雨水等12个中气与11、12、正月等月序一一对应起来,形成固定不变的关系,从而方便了生产季节的推算和运动;太初历首次引进交食周期(指原先相继出现的日月交食又一次相继出现的时间间隔)和食年(指太阳相继两次通过一个黄金交点的时间间隔)两个天文学概念,并定出明确数据;还定出比战国时精确的五星会合周期,正确建立了五星合周期和五星恒星周期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所定出的五星在一个会合周期内的动态表,是我国古代保存最早、最完整的动态表。但太初历所采用的回归年和朔望月长度的精确度不如四分历。

东汉末年的刘洪,在20多年的研究中发现一年的长度并非是一个整数,而且还在缓慢地变化着,一个回归年365日,余下尾数1/4日,仅是个近似数,时间一长便有误差,于是在其乾象历(184年)中定出3652468日的新值;还肯定了月亮运动不均匀性的认识,用月亮的实际运动来修正以平均运动所得的朔、望日期(称“平朔”),可以更准确地定出合朔的日子(称“定朔”)和计算日、月食。

晋代的虞喜观测到冬至点(或春分点)在天球黄道上自东向西移动,这便是“岁差”现象。测定太阳在冬至(或春分)那天的准确位置(即冬至点或春分点)的工作是古代历法的重要工作。虞喜通过计算得知:每经50年冬至点沿赤道向西移动一度的数值,这是古代经由特殊的途径独立地得到的第一个岁差值。祖冲之于463年撰成的大明历,把岁差概念引入历法,他测得冬至点在斗15。由于我国古代历法在计算日月五星位置时,是以冬至太阳所在恒星的位置作为基准点的,所以岁差概念和数值的引进,使这一基准点的位置得以较好的校正,从而使日月星位置推算的准确度得以根本保证。大明历取回归年长度为3652428日,误差仅46秒(陈美东:《论我国古代年月长度的测定》,见《科技史文集》第10辑。);在回归年和朔望月长度精确的基础上,选定了391年144闰的新闰周,这是古代的最佳闰周;还定出了交点月(月亮相继两次通过同一个黄白交点的时间隔)长度值;272122日,误差仅1秒,已达相当高的精度水平(同上。)。

同类推荐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华大地上就已经有了姓氏。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正是通过姓氏这一独特的方式,牢记自己的起源,延续自己的宗族。《百家姓》是中华悠久绵长的姓氏文化的精练凝聚,传播时间长,影响深远。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近代中国学术界名家辈出,形成宋以来学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究其原因,涌现大量史料,承袭清学余荫,沟通域外汉学,当在首要之列。治学须知大势,近代国际汉学界对中国认识的深化和中国学者掌握西学外语程度的增强,使得彼此得以沟通,渐成一有机整体。通过描述分析中外学界的交往关系,可以显现学术发展的状况趋势,并把握个人及流派在其中所处的时空位置,进而探寻新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正途大道。
  •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是一部全面展现中国民俗民风的百科全书,全书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俗民风、中华老黄历四个部分。这里有民间诸神那些迷人的传说故事,有中国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历法,有独具特色的婚丧嫁娶仪式,有让人心生畏惧的民间禁忌,也有充满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这些汇成了一个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中华民间世界。
热门推荐
  • 上了花轿嫁错郎:悲喜绝恋

    上了花轿嫁错郎:悲喜绝恋

    女主月如冰喜欢上了救她的男子,后来得知那人就是她的未婚夫。但是在新婚的晚上才发现她爱对了人,嫁错了人。原来她一直心仪的男子,并不是和她早已有婚约的人。而眼前的男子,分明就是个十足的流氓。她该如何摆脱这个看似和平,却风声暗涌的家庭。她该怎么远离这个流氓老公,寻找她自己的心仪之人呢?林水玉与蓝彬本互相相爱,彼此尊敬,美好的未来已经向他们伸出了幸福之手,只需他们轻轻一握,就能踏进幸福之门。可就在婚礼上,闯入一个穿婚纱女子。教堂的吊灯,毫无征兆的掉了下来。他为救她,被灯砸中,从此失意.......蓝彬自从失意后,变的完全两个人,在林水玉面前一面是流氓一般,而在另个女人面前却是温柔的如水一般。他们之间,因为这次的意外,产生了隔阂。如此相爱的人,能不能冲破重重困难,再度相爱?.....
  • 废材王妃风华绝代

    废材王妃风华绝代

    静瑶乃是清央国大将军静郝之女,她生性懦弱,寡言少语,没有任何斗气波动,相貌平凡,而且左眼角上方还有一红色胎记,世人称之为“鬼印”,鬼气煞重,接近她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她年方十六,还未敢有人上门提亲,大将军静郝听从二夫人玉青昔的话将静瑶嫁于穷山僻壤里,那里的人不知晓静瑶脸上鬼印的事,静郝刚要有所行动,不曾想,一道令整个王国沸腾的圣旨就在此时颁布了,圣旨内容谁也没想到,竟是要将静瑶赐予逸王做正妃,这下全国所有的女性对静瑶那是嫉妒恨啊,可是两位当事人都没有任何异议,静瑶没有异议,他们能理解,可是为啥天神般俊美的逸王不拒绝呢?依晟帝对逸王的宠爱,只要逸王提出反对,晟帝一定会收回圣旨的,可是出乎意料的,逸王同意了,顿时,万千少女的心碎了满地。世人皆叹静瑶会是逸王人生中不可磨灭的污点,却不知这桩婚事是逸王自己求的。片段一:“王爷,青枫小宛里的头牌幽雪姬今日在大街上嘲笑王妃是千古废物。”一侍卫恭敬地立在书房外。“废了她全身斗气,割了舌头,扔到军营中去。”逸王搁下狼毫毛笔,平淡道,门外的侍卫抽了抽嘴角。片段二:“启禀王妃,楚天国岚珞公主来访,说是要做王爷的小妾,并送上了一柄血如意为表对王爷的一片真心,这可如何是好?”王府管家双手捧着血如意站在院中,冷汗直下。“如何是好啊?呵呵,这么着急做人家小妾,那就成全她。”静瑶的一番话让管家摸不着头脑,成全岚珞公主?要是岚珞公主真成王爷的小妾了,估计王爷回来就成全他了。“城西李员外暮年还未娶一房,既然公主这么着急的话,就让她去伺候李员外得了,到时本宫会去祝贺她的。”吃下一粒剥好皮的葡萄,静瑶又躺了下去,只留下管家风中凌乱了。片段三:静瑶紧握手中的天剑,一脸冰霜地凝视着眼前的魔兵,浑身上下散发着幽冷如地狱的气息和刺骨的恨意,高举手中的天剑,周边的空气都聚集到了她的剑上,一刹那电闪雷鸣,手中的天剑一挥,一股磅礴的力量袭向了成千上万的魔兵,剑气所到之处,一片狼藉,她的身后清央国百姓脸上都是不可置信,妈呀,废材变天才,这片天因她而变。
  • 说好难说的话,做好难做的事

    说好难说的话,做好难做的事

    “祸从口出患从口入”,这句俗话似乎告诉我们多说多错。但约会的时候我们要说,甜言蜜语才能抱得美人归;上班的时候我们要说,能说会道才能升职加薪;劝导别人的时候我们要说,口若悬河才能让双方平息干戈;同客户交流的时候我们要说,头头是道才能让客户对我们认可……既如此,我们究竟该如何把握说话做事的度呢?
  • 做林徽因一样完美的女人

    做林徽因一样完美的女人

    林徽因,这个被奉为传奇的女人,也只是活得更勇敢、更用心的普通人!没有哪一种命运是更好的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要面对的各种问题。本书以林徽因为模本,在详细展开她的生活的同时,告诉被现实包围,却依然有梦的女人,要像林徽因一样,学会主宰自己的生活。不自卑、不哀怨,一日一日来,一步一步走。当你成为自己的英雄,那些遥不可及的幸福和喜悦,得到都是必然!女性读者比男性更关注林徽因,更容易崇拜她。因为,她活出了一个女人所能希求的全部梦想!我们这本书展现了一个绝代完美的女性典范,告诉所有积极追求自我魅力和价值的女性,做女人就要做林徽因这样完美的女人,学做林徽因这样的女人,就能收获爱情与事业双丰收。
  • 超甜小萌妃

    超甜小萌妃

    一名神秘男子的出现,穿越到了一个修仙世界,改变了她的命运,将她的潜能激发,重生之后,让她从一个平凡的女孩,受尽欺凌,成为了无上至尊的存在!“你们不是想要我的命吗?”她冷昵天下强者,以废材三小姐的身份重生。更是被迫嫁给一个又丑又傻的王爷。孰不可忍,婶不可忍!因为,傲然地说道:“当我成就无上至尊,天生残脉,你们将匍匐在我的石榴裙下,末日是她招来!然而,感受着死亡的恐惧!一切欺我辱我讽我之人,普通却并不平凡的她,都将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 农女有田

    农女有田

    一朝穿越到古代,竟是因病重被退回的童养媳,家贫受人欺,带着家人发家致富奔小康,正当日子红火之际,权贵竟然上门逼迫去冲喜,否则家无宁日,这可怎么办?且看贫家女如何发家致富、斗智斗勇斗权贵,最终成就美好幸福生活。
  • 先交朋友后做生意

    先交朋友后做生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真正高明的人,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和力量,来使自己不受蒙蔽并最终走向成功的。 在生意场上,如何交朋友是一门学问。你首先要认识到人脉对于你事业的重要性,然后对于如何选择朋友;如何结识、结交朋友;如何与朋友维护和保持你们的友谊;如何做好生意场上的应酬交际;如何把握好在生意场上适度的感情投资;如何与人顺利地谈成生意,缔结合约等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先做朋友,后做生意》一书是针对这些客观现象,由这些现实问题入手,一一为读者详尽解析其中要点、关节,理清其中繁杂关系,为读者提供建设性意见、有效解决方案和一些切实可行的技巧与方法。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