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7600000035

第35章 下篇:中国古代哲学史序(1)

我们要编中国古代哲学史,有两层难处。第一是材料问题:周秦的书,真的同伪的混在一处。就是真的,其中错简错字又是很多。若没有做过清朝人叫做“汉学”的一步工夫,所搜的材料必多错误。第二是形式问题:中国古代学术从没有编成系统的记载。《庄子》的《天下》篇,《汉书·艺文志》的《六艺略》、《诸子略》,均是平行的纪述。我们要编成系统,古人的著作没有可依傍的,不能不依傍西洋人的哲学史。所以非研究过西洋哲学史的人不能构成适当的形式。

现在治过“汉学”的人虽还不少,但总是没有治过西洋哲学史的。留学西洋的学生,治哲学的,本没有几人。这几人中,能兼治“汉学”的,更少了。适之先生于世传“汉学”的绩溪胡氏,禀有“汉学”的遗传性;虽自幼进新式的学校,还能自修“汉学”,至今不辍;又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兼治文学哲学,于西洋哲学史是很有心得的。所以编中国古代哲学史的难处,一到先生手里,就比较的容易多了。

先生到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才满一年。此一年的短时期中,成了这一编《中国古代哲学史大纲》,可算是心灵手敏了。我曾细细读了一遍,看出其中几处的特长:

第一是证明的方法。我们对于一个哲学家,若是不能考实他生存的时代,便不能知道他思想的来源;若不能辨别他遗著的真伪,便不能揭出他实在的主义;若不能知道他所用辩证的方法,便不能发现他有无矛盾的议论。适之先生这大纲中此三部分的研究,差不多占了全书三分之一,不但可以表示个人的苦心,并且为后来的学者开无数法门。

第二是扼要的手段。中国民族的哲学思想远在老子、孔子之前,是无可疑的。但要从此等一半神话、一半政史的记载中,抽出纯粹的哲学思想,编成系统,不是穷年累月不能成功的。适之先生认定所讲的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思想发达史,不是中国民族的哲学思想发达史,所以截断众流,从老子孔子讲起。这是何等手段!

第三是平等的眼光。同是儒家,荀子非孟子,崇拜孟子的人,又非荀子。汉宋儒者,崇拜孔子,排斥诸子;近人替诸子抱不平,又有意嘲弄孔子。这都是闹意气罢了!适之先生此编,对于老子以后的诸子,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短处,都还他一个本来面目,是很平等的。

第四是系统的研究。古人记学术的都用平行法,我已说过了。适之先生此编,不但孔墨两家有师承可考的,一一显出变迁的痕迹。便是从老子到韩非,古人划分做道家和儒墨名法等家的,一经排比时代,比较论旨,都有递次演进的脉络可以表示。此真是古人所见不到的。

以上四种特长,是较大的,其他较小的长处,读的人自能领会,我不必赘说了。我只盼望适之先生努力进行,由上古而中古,而近世,编成一部完全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把我们三千年来一半断烂、一半庞杂的哲学界,理出一个头绪来,给我们一种研究本国哲学史的门径,那真是我们的幸福了!

中华民国七年八月三日 蔡元培

再版自序

一部哲学的书,在这个时代,居然能于两个月之内再版,这是我自己不会梦想到的事。这种出于意料外的欢迎,使我心里欢喜感谢,自不消说得。

这部书的稿本是去年九月寄出付印的,到今年二月出版时,我自己的见解已有几处和这书不同了。近来承各地的朋友同我讨论这部书的内容,有几点我很佩服。我本想把这几处修正了然后再版。但是这时候各处需要这书的人很多,我又一时分不出功夫来做修正的事,所以只好暂时先把原版重印。这是我很抱歉的事。(有一两处已在正误表中改正。又关于墨辩的一部分,我很希望读者能参看《北京大学月刊》第三期里我的《〈墨子·小取〉篇新诂》一篇。)

我做这部书,对于过去的学者我最感谢的是:王怀祖、王伯申、俞荫甫、孙仲容四个人。对于近人,我最感谢章太炎先生。北京大学的同事里面,钱玄同、朱逷先两位先生对于这书都曾给我许多帮助。这书排印校稿的时候,我正奔丧回家去了,多亏得高一涵和张申府两位先生替我校对,我很感谢他们。

民国八年五月三日 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台北版自记

这本《中国古代哲学史》就是我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民国七年九月写成付印,民国八年二月第一版出版。今年是民国四十七年,这部书出版以来,整整三十九年了。台北商务印书馆现在用“万有文库”的五号字本《中国古代哲学史》重印,仍用《中国古代哲学史》的名称。我做了一个正误表,附在卷尾。

“万有文库”本是民国十八年用五号字重排的(原书是用四号字排的)。那时候,我在上海正着手写《中国中古思想史》的“长编”,已决定不用《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中》的名称了。所以当时“万有文库”的编辑人要把我的哲学史上卷收在那部丛书里,我就提议,把这个五号字重排本改称《中国古代哲学史》。我的意思是要让这本《中国古代哲学史》单独流行,将来我写完了《中古思想史》和《近世思想史》之后,我可以用我中年以后的见解来重写一部《中国古代思想史》,我不预备修改这本《中国古代哲学史》了。

我现在翻开我四十年前写成的这本书,当然可以看出许多缺点。我可以举出几组例子:(一)我当时还相信孔子做出“删诗书,订礼乐”的工作,这大概是错的。我在正误表里,已把这一类的话都删去了。(二)我当时用《列子》里的《杨朱》篇来代表杨朱的思想,这也是错的。《列子》是一部东晋时人伪造的书,其中如《说符篇》好像摘抄了一些先秦的语句,但《杨朱》篇似乎很不可信。请读者看看我的《读吕氏春秋》(收在《胡适文存》三集)。我觉得《吕氏春秋》的《本生》、《重己》、《贵生》、《情欲》诸篇很可以表现中国古代产生的一种很健全的个人主义,大可以不必用《列子》的《杨朱》篇了。《吕氏春秋·不二》篇说“杨生贵己”,李善注《文选》引作“杨朱贵己”。我现在相信《吕氏春秋》的“贵生”“重己”的理论很可能就是杨朱一派的“贵己”主义。(三)此书第九篇第一章《庄子时代的生物进化论》,是全书里最脆弱的一章,其中有一节述《〈列子〉书中的生物进化论》,也曾引用《列子》伪书,更是违背了我自己在第一篇里提倡的“史料若不可靠,历史便无信史的价值”的原则。我在那一章里述《〈庄子〉书中的生物进化论》,用的材料,下的结论,现在看来,都大有问题。例如《庄子·寓言》篇说:

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知其伦。是谓天均。

这一段本不好懂。但看“始卒若环,莫知其伦”八个字,这里说的不过是一种循环的变化论罢了。我在当时竟说:

“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此十一个字竟是一篇“物种由来”。

这真是一个年轻人的谬妄议论,真是辱没了《物种由来》那部不朽的大著作了!

我现在让台北商务印书馆把我这本四十年前的旧书重印出来,这是因为这本书虽然有不少缺点,究竟还有他自身的特别立场、特别方法,也许还可以补充这四十年中出来的几部中国哲学史的看法。

我这本书的特别立场是要抓住每一位哲人或每一个学派的“名学方法”(逻辑方法,即是知识思考的方法),认为这是哲学史的中心问题。我在第八篇里曾说:

古代本没有什么“名家”。无论哪一家的哲学,都有一种为学的方法。这个方法便是这一家的名学。所以老子要无名,孔子要正名,墨子说“言有三表”,……这都是各家的“名学”。因为家家都有“名学”,所以没有什么“名家”。

这个看法,我认为根本不错。试看近世思想史上,程、朱、陆、王的争论,岂不是一个名学方法的争论?朱晦庵把“格物”解作“即物而穷其理”,王阳明把“格物”解作“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这岂不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名学方法的争论吗?南宋的朱陆之争,当时已认作“尊德性”与“道问学”两条路子的不同——那也是一个方法上的争执。两宋以来,“格物”两个字就有几十种不同的解释,其实多数也还是方法上的不同。

所以我这本哲学史在这个基本立场上,在当时颇有开山的作用。可惜后来写中国哲学史的人,很少能够充分了解这个看法。

这个看法根本就不承认司马谈把古代思想分作“六家”的办法。我不承认古代有什么“道家”、“名家”、“法家”的名称。我这本书里从没有用“道家”二字,因为“道家”之名是先秦古书里从没有见过的。我也不信古代有“法家”的名称,所以我在第十二篇第二章用了“所谓法家”的标题,在那一章里我明说:“古代本没有什么‘法家’。……我以为中国古代只有法理学,只有法治的学说,并无所谓‘法家’。”至于刘向、刘歆父子分的“九流”,我当然更不承认了。

这样推翻“六家”、“九流”的旧说,而直接回到可靠的史料,依据史料重新寻出古代思想的渊源流变:这是我四十年前的一个目标。我的成绩也许没有做到我的期望,但这个治思想史的方法是在今天还值得学人的考虑的。

在民国六年我在北京大学开讲中国哲学史之前,中国哲学是要从伏羲、神农、黄帝、尧、舜讲起的。据顾颉刚先生的记载,我第一天讲中国哲学史从老子、孔子讲起,几乎引起了班上学生的抗议风潮!后来蔡元培先生给这本书写序,他还特别提出“从老子、孔子讲起”这一点,说是“截断众流”的手段。其实他老人家是感觉到他应该说几句话替我辩护这一点。

四十年来,有些学者们好像跑在我的前面去了。他们要进一步,把老子那个人和《老子》那部书都推翻,都移后两三百年。他们讲中国哲学思想,要从孔子讲起。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就是这样办的。冯先生的书里,先讲了孔子、墨子、孟子、杨朱、陈仲子、许行、告子、尹文、宋、彭蒙、田骈、慎到、驺衍及其他阴阳五行家言——到了第八章才提出“《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

冯先生说:

《老子》一书,……系战国时人所作。关于此说之证据,前人已详举(原注:参看崔东壁《沫洙泗考信录》,汪中《老子考异》,梁启超《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兹不赘述。就本书中所述关于上古时代学术界之大概情形观之,亦可见《老子》为战国时人之作品。盖一则孔子以前,无私人著述之事,故《老子》不能早于《论语》;二则《老子》之文体,非问答体,故应在《论语》、《孟子》后;三则《老子》之文为简明之“经”体,可见其为战国时之作品。此三端及前人所已举之证据,若任举其一,则不免有为逻辑上所谓“丐词”(Begging the question)之嫌。但合而观之,则《老子》之文体、学说,及各方面之旁证,皆指明其为战国时之作品,此则必非偶然矣。(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民国三十六年增订八版,页二一○)

冯先生举出的证据实在都不合逻辑,都不成证据。我曾对他说:

……积聚了许多“逻辑上所谓‘丐词’”,居然可以成为定案的证据!这种考据方法,我不能不替老子和《老子》书喊一声“青天大老爷,小的有冤枉上诉!”聚蚊可以成雷,但究竟是蚊不是雷。证人自己承认的“丐词”,究竟是“丐词”,不是证据。

这是我在二十五年前说的话。我到今天,还没有看到这班怀疑的学人提出什么可以叫我心服的证据。所以我到今天还不感觉我应该把老子这个人或《老子》这部书挪移到战国后期去(留心这个问题的人,可以看看我的《评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及附录。这些文字收在《胡适论学近著》,页一○三以下;即台北版《胡适文存四集》,页一○四以下)。

二三十年过去了,我多吃了几担米,长了一点经验。有一天,我忽然大觉大悟了!我忽然明白:这个老子年代的问题原来不是一个考据方法的问题,原来只是一个宗教信仰的问题!像冯友兰先生一类的学者,他们诚心相信,中国哲学史当然要认孔子是开山老祖,当然要认孔子是“万世师表”。在这个诚心的宗教信仰里,孔子之前当然不应该有个老子。在这个诚心的信仰里,当然不能承认有一个跟着老聃学礼助葬的孔子。

试看冯友兰先生如何说法:

……在中国哲学史中,孔子实占开山之地位。后世尊为惟一师表,虽不对而亦非无由也。由此之故,此哲学史自孔子讲起。(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页二九)

懂得了“虽不对而亦非无由也”的心理,我才恍然大悟:我在二十五年前写几万字的长文讨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真是白费心思,白费精力了。

1958年1月10日 在纽约寓楼

哲学的定义

哲学的定义从来没有一定的。我如今也暂下一个定义:“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例如行为的善恶,乃是人生一个切要问题。平常人对着这问题,或劝人行善去恶,或实行赏善罚恶,这都算不得根本的解决。哲学家遇着这问题,便去研究什么叫做善,什么叫做恶;人的善恶还是天生的呢,还是学得来的呢;我们何以能知道善恶的分别,还是生来有这种观念,还是从阅历经验上学得来的呢;善何以当为,恶何以不当为;还是因为善事有利所以当为,恶事有害所以不当为呢;还是只论善恶,不论利害呢:这些都是善恶问题的根本方面。必须从这些方面着想,方可希望有一个根本的解决。

因为人生切要的问题不止一个,所以哲学的门类也有许多种。例如:

一、天地万物怎样来的。(宇宙论)

二、知识思想的范围、作用及方法。(名学及知识论)

三、人生在世应该如何行为。(人生哲学旧称“伦理学”)

四、怎样才可使人有知识、能思想、行善去恶呢。(教育哲学)

五、社会国家应该如何组织、如何管理。(政治哲学)

六、人生究竟有何归宿。(宗教哲学)

哲 学 史

这种种人生切要问题,自古以来,经过了许多哲学家的研究。往往有一个问题发生以后,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各人有各人的解决方法,遂致互相辩论。有时一种问题过了几千百年,还没有一定的解决法。例如孟子说人性是善的,告子说性无善无不善,荀子说性是恶的。到了后世,又有人说性有上中下三品,又有人说性是无善无恶可善可恶的。若有人把种种哲学问题的种种研究法和种种解决方法,都依着年代的先后和学派的系统一一记叙下来,便成了哲学史。

哲学史的种类也有许多:

一、通史。例如《中国哲学史》、《西洋哲学史》之类。

二、专史。(一)专治一个时代的,例如《希腊哲学史》、《明儒学案》。(二)专治一个学派的,例如《禅学史》、《斯多亚派哲学史》。(三)专讲一人的学说的,例如《王阳明的哲学》、《康德的哲学》。(四)专讲哲学的一部分的历史,例如《名学史》、《人生哲学史》、《心理学史》。

哲学史有三个目的:

(一)明变:哲学史第一要务,在于使学者知道古今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例如孟子、荀子同是儒家,但是孟子、荀子的学说和孔子不同,孟子又和荀子不同。又如宋儒、明儒也都自称孔氏,但是宋明的儒学,并不是孔子的儒学,也不是孟子、荀子的儒学。但是这个不同之中,却也有个相同的所在,又有个一线相承的所在。这种同异沿革的线索,非有哲学史不能明白写出来。

(二)求因:哲学史目的,不但要指出哲学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还须要寻出这些沿革变迁的原因。例如程子、朱子的哲学,何以不同于孔子、孟子的哲学?陆象山、王阳明的哲学,又何以不同于程子、朱子呢?这些原因,约有三种:

(甲)个人才性不同。

(乙)所处的时势不同。

(丙)所受的思想学术不同。

同类推荐
  • 一个中国人的激情史

    一个中国人的激情史

    全诗选取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许多重大或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吟唱对象,约有数百位人物相继登场,或主或次,或详或略,或独立成篇或相携亮相。约有数百件或政治或经济或军事或文化或科技等各方面重大重要或作者认为有必要叙写的事件纳入其中,共襄情的盛举,共织歌的经纬,共同演绎伟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沧桑故事。
  •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梳理和总结了2013年我国思想随笔创作的实绩,编者在全年度大量的思想随笔创作中推荐编选了数十篇随笔佳作,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判断,从而把现实中受到普遍好平、具有广泛影响,富有一定的艺术性质的好作品选编出来,《2013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反映年度随笔创作全貌。
  • 走向梦中的远方

    走向梦中的远方

    里面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玲式的才情飞扬,《走向梦中的远方》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绝清艳
  • 有梦才有远方

    有梦才有远方

    有梦才有远方,没有梦想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之一。《有梦才有远方》中所辑文章,有向命运挑战的呐喊,有为自由而战的宣言,有对苦难与光明的阐释。它们共同奏响了一曲奋斗的主题歌。闽语有:天公疼憨仔。西谚有:自助者天助之。执着于梦想的人,成功绝不会轻易将他遗弃。尼采说:“谁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但愿书中的文章,能够重燃您希望的灯火,能够照亮您前行的征程,伴您梦想成真!
  • 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

    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

    “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历史作用和意义、报告文学的新闻特征及其变异、谬种的泛滥——对“纪实文学”的追问、写实文学:愈演愈烈的风潮、“史志性报告文学——报告文学的新形态、报告文学要展现刚性品格、报告文学的时代品性等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大傻

    大傻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一代媚姬养成史:狂傲毒妻

    一代媚姬养成史:狂傲毒妻

    她贵为皇嫡女,金枝玉叶,但母妃早死,十余年不得见皇上。漫漫皇宫,危机四伏,孤掌难鸣,虽为皇嫡女,却宛如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随时被覆没在雨浪中。但随着她的穿越,这一切都来了个惊天大逆袭……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叛逆妃:带着皇上去私奔

    叛逆妃:带着皇上去私奔

    做梦?肯定是做梦!她使劲掐了掐自己的手臂。一股刺痛传遍全身!穿越?不待见这样穿越的,自己一黄花大闺女,却被穿到人家洞房里当了新娘,如果新郞是个高富帅的话,也就认了,但偏偏是个丑八怪,这让一向自命清高的她情何以堪?一个字:逃。噫,这人是皇帝?长得跟自己初恋一模一样?但这个皇上却比她在电视中看到的那些皇上要苦逼多了!好吧,看在你长得像本姑娘爱的人,我就大展拳脚,就算是掉进青楼当花魁也要帮你帮到底!(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我的老公是杀手

    我的老公是杀手

    他是闻名世界的杀手,冷酷,漠然!一次意外的任务,他把在孤儿院帮忙的她掳走!双双落难的他们,在绝境中生出了怎样欲罢不能的爱情?这个世界第一的杀手男人,又带她领略了多少惊心动魄的东西?丛林的生存,小村寨的了解,泰国毒品三角洲的交易……杀手世界的花样纷繁复杂,随时都有性命危险……
  • 法医嫁豪门:老公请专一

    法医嫁豪门:老公请专一

    “我有一套房子,面向大海,春暖花开!”“我有一个心房,面向林薇,春暖花开!”………………林薇,大龄女青年一枚,外带令人闻风丧胆的法医职业,终日被相亲所迫,无奈良人难寻。第N个相亲对象居然是一倾世美男,一时昏头,认识短短三个小时就结了婚。想反悔,却发现他如橡皮糖一样,怎么甩都甩不掉。默默无语间,他逐渐变成梦中那个他。他一步步攻城略地,她一步步缴械投降。*风雨飘渺,清歌高唱。原来爱,一直不曾远离。汩汩细流,汇合成源源浩瀚。你,适合我,我,合适你,最简单的不过是一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某女咆哮,“你不用上班的吗?”某男发嗲,“人家都为你从-良了,你当然要养人家了。”某女无力,“大哥,你哪句话是真的?”某男凤眼一眯,“娘子,除了那句,就是那句,其他都是真的。”再后来…再再后来,只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品峥嵘山水,游西湖画舫,望旭日东升,睇落日西沉,观朝晖烂漫,赏晚霞溶霜,花涧闻萧,月下煮酒,浪迹天涯,漫漫人生路,有一个你,足矣!……………………众说风云的男“猪”——张奇,由亲爱的诸葛无病领养,果然独具眼光啊,嘿嘿!众人怜惜的女“猪”——林薇,由亲爱的yynn1990领养,果然有眼光,呵呵!…………注意注意了,号外号外。诸葛无病帮老妖建了个群,149449833,有感兴趣的亲爱滴,可以一起加入畅聊畅想。再次谢谢亲爱的诸葛无病!……………………嘿嘿,推下新文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婚姻危机:寂寞杏花红

    婚姻危机:寂寞杏花红

    结婚四年的严佳感叹婚姻生活如此平淡,跟丈夫方振乾开玩笑说想红杏出墙一番,却不料一场婚姻危机却在向她悄悄逼近,方振乾的初恋女友华梅在海外飘了一圈后又回到国内,千帆过尽,还是觉得方振乾最好,在偶然与蓄意的双重机遇下,她跟方振乾越走越近,终于,一场情感纠葛在三人之间引爆了……
  • 恶魔校草霸宠三丫头

    恶魔校草霸宠三丫头

    “女人,你胆子很大,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敢从本少爷头上飞过去。”某恶魔男眯着一双迷人的桃花眼,看着面前的嚣张女孩。“kao,你以为你是谁啊!小鸟还天天从你头顶上飞过呢!有本事你丫给一个个抓过来啊!”安琪儿气恼,靠!遇到极品了,这么臭屁的理由。“做我的宠物,一个月。”他霸道的宣布。“不要,士可杀不可辱!!”某女志气十足“扔进万毒窟。”某恶毒男邪笑着吩咐。“不要,大爷,求求您饶了我吧!”某人承认,她很没志气。“那做我的宠物,半年。”某男很是邪恶的宣布他的答案。“为什么是半年?”“宠物,我给过你机会,是你自己不知道珍惜。”哇咔咔!!世界到底肿么啦,邪恶男怎么越来越多了,她不过是转学第一天而已,她招谁惹谁啦!!为什么做了他的宠物,这个恶魔加变态,同居,亲吻,还要同床,越来越过分了!!她要反击,华丽丽地反击……他是学校的王,万人之上,却对她情有独钟,以调戏她为乐,他是身有疾病的冷酷王子,却在见到她第一面就情种深种;嫉妒成性的双胞胎姐姐,学校里一群虎视眈眈的情敌,一次次的阴谋陷害,一次次的死里逃生,MD,欺负她老实是吧!老虎不发威还真当她是病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