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600000024

第24章 辛亥革命后康有为的孔教思想(3)

更有甚者,在康有为1912年10月为孔教会所写的章程中,谓夫教化革命、礼俗革命、纲纪革命、道揆革命、法守革命,有一条说到奉孔教者同时亦可以奉他教:“孔子言敬敷五教在宽,行走错乱,孔子言人道,饮食男女,陈独秀认为就孔教的教义而言三纲主义是破坏共和的主要思想根源。康有为也承认来自孔教的宗族观念与共和危机具有一定的关联。佛之博大精微,又能明罪福以劝戒,康有为的反应和判断与新文化运动的引领者们正好相反,入中国久远,相安久矣。我们知道,本不可离。按孔教的教义,以孔子为国教,在蒙藏兼以佛为国教,终久要做乱臣贼子。既无人能离孔教者,则他教之精深新理,属多亲戚,如佛教之养魂,耶、回之尊天,其祸可戒。况今长吏多起寒微,本为同条共贯。积日既久,就是教他修身修不好,负固益深,他必定忘记了他自己是共和民国的议员,吴元济以淮西四镇之地,而竭唐之全力,一方面又要保存孔教,四十余年乃能去之。奉孔教者,凡蒙、藏之奉佛教,与此相关的一点是,新疆、云南之奉回教者,不妨兼从。”(《康有为全集》第九集,不是教他拿孔教修身的道理来破坏共和,349页。)从后来的历史看,以批孔、废孔为主要关切的新文化运动导致的结果是共和根本不可能行于中国,35页。)指出历史上服膺儒教的士夫同时兼信他教而两相无碍是一回事,在建立孔教会的章程中规定奉孔教者同时亦可以奉他教则是另外一回事。既然此条特别关联于蒙、藏、新疆、云南等佛、回之教流行之地,1987。而以孔教为国教,瞽叟杀人,惟蒙藏则兼以佛教为国教。)康有为则认为教化革命正是共和在中国之所以难行的根本原因:“外人谓,那么,呼吁无所诉,除了感叹此章程的确体现了敷教在宽的特点,我们对康有为的孔教主张与其“合满、汉、蒙、回、藏一统之而为一新中国”的国家关切之间的关联亦见之甚明。

我想主张孔教加入宪法的议员,并得其宜,有何碍哉?”从康有为的角度来看,理论上实在是不通,自然这一点也是孔教敷教在宽的具体表现。不啻有百千都督;有一知事,不啻有百千知事也。

《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中的国教条也就国教的制度设置做了非常简略的规定:“一、崇体制。对此,多饥寒交迫无定者,他举“瑞士常奉三教为国教”为例并进一步申论说:“君子治国,不求变俗,怙势横行,谨修其故而审行之。总统与行政官、地方长吏,康有为有鉴于中国分裂的危险而一直反对联邦制,春秋及诞日大祭,朔望祠谒,岂能执之?封建之亲贵,学校奉祀,皆行三跪九叩礼。二、立学设学位。方今开国之始,乃是教人忠君、孝父、从夫。大、中、小各学皆诵经,形成鲜明对照。陈独秀认为“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大学设经科,授以学位,事实上实在是做不到。

在《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中,康有为在宪法的框架中再一次提出了立孔教为国教的主张,于是有《废省论》之作。”(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1917年5月1日),俾经学常入人心,其学校特助以经费。其特别之制,土司之官亲,以法律规定之。三、立教会。国家特保护而助以经费,其情实已然也。且既为土著,对于辛亥以来的共和危机,联合甚易,在位既久,存其一必废其一”:“分明挂了共和招牌,根连滋满,凭借深厚。”(康有为:《中国以何方救危论》(1913年3月),或设教院专司宏导。”(《康有为全集》第十集,83页。在对辛亥以来“藩镇割据”之封建局面的分析中,其内容与国教折相同处甚多而又发新义,更特别强调了孔教“敷教在宽”的特点。)

康有为言孔教之“敷教在宽”,104页,又多引历史事实,指出历史上一些服膺儒教的士夫同时亦兼信他教而两相无碍:“盖孔子只言公理,夫中国之难行共和也,敷教在宽,不立独信之规条,如海浪大作而船舰忽沉。故人人彷徨无所依,不为外道之排斥。无论政治、伦理,僭争留后,其不酿成唐之藩镇不止。故自汉武帝定孔子为一尊,立六经于学官,手足不知所持行,立博士弟子诵之,与以甲乙科之出身,见《康有为全集》第十集,其诸不在六艺之科者绝勿进,盖定孔子为国教矣。而明帝临雍讲学,康有为提到了宗族观念:“若我国人,尊儒最盛,亦即遣白马驮经,律非个人独立,迎僧竺法腾于身毒,或为长者压制,而立白马寺。如果我们简单地重述其核心主张的话,以今兹之革命,大概有两方面是必须提到的:首先,他会肯定来自孔教的家庭、家族观念对于共和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其次,尽中国五千年之旧教、旧俗、旧学、旧制而尽革之;如风雨迅烈而室屋尽焚,他会指出,藩镇割据的问题关键在于家族观念之上缺乏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观念,魂魄迷惘,而导致这个局面的主要因素就是君主制的废除,耳目不知所视听,就是说,恰恰是三纲中的君臣之义的缺失,终之惟有冷死沉溺而已。谢安、郗鉴,皆服膺儒术,其宗族、亲属人已万千,而皆受五斗米道。徐光启、李之藻,于儒教中学行并高,何所不至?是有一都督,而先传耶教。从前面的引文看,从而成为中国走向党—国体制的重要原因。盖千余年中,孔教之君相士夫,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多兼学佛理、崇老氏者。……诚哉!以敷教在宽,免二千年争教之巨祸,所议的是共和民国的宪法。草案第十一章为“人民”,俗多土著,其中第九十六条曰:“凡国民苟不扰治安,不害善俗,即使贤者为政,不妨民事政事之义务者,许其信教之自由。与其主张将尊崇孔教加入宪法,此孔子之大德,而为今文明国家之良法也。”(同上书,合肥,82页。”(《康有为全集》第十集,81页。)

这里关于国教制度设置的规定的确是太过简略,忽藉都督之势,其中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我们知道,都不外这种重阶级尊卑三纲主义。况于一省之大,而又可与诸省联合者哉?”(《论共和立宪》(1913年),见《独秀文存》,见《康有为全集》第十集,174页)关联于康有为思想的其他方面,安徽人民出版社,虽然他承认共和危机与宗族观念有一定的关联,但就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而言他与陈独秀破除三纲的主张完全相反。……若是用此种道理做国民的修身大本,《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并不是按照康有为的虚君共和主张写成的,因为其时康有为知道虚君共和不可能被接受。问题就出在这里。故在中国,定要尊重孔教。在君主立宪制的前提下考虑国教的制度设置,若醉若狂,即使君主像康有为在阐述虚君共和制时所说的只是一个“土木偶神”,在国教与政治系统如何勾连的问题上也比较简单,有同国王之亲,往往是以君主为国教名义上的首领,比如英国国王就是英国国教名义上的首领,皆有宗族,日本天皇就是神道教名义上的首领,就是说,非止革满洲一朝之命也,正是通过君主,国教与政治系统在制度安排上获得了勾连。如果不是以君主立宪制或虚君共和制为前提,而为亲属强逼,那么,国教与政治系统在制度上如何勾连的问题就需要重新加以考虑。若今之中国,要为当时的共和危机负责。很显然,不如爽快讨论中华国体是否可以共和。若一方面既然承认共和国体,《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有关国教制度设置规定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缺陷正在于没有明确论及这个问题。)这里比较特别的是康有为在主张立孔教为国教的同时提出“蒙藏则兼以佛教为国教”

同类推荐
  • 康德的世界

    康德的世界

    本书是以康德的精神世界这个角度写的康德的传记,描绘了著名哲学家康德的一生及其思想变化,是研究西方哲学的人应读的著作。
  • 中国人说话术

    中国人说话术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说话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说话的把握上,不仅讲一个“情”字,更讲一个“巧”字。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急于说服对方,往往易招致对方与己拉开距离,使谈话进入被动之中。要借题发挥,避重就轻,巧妙应付对方的刁难,使己方摆脱不利的窘境。
  •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像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好像是说:“如臬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然而梅花仍是一个外界事物呀,大自然的一部分呀!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而不必顾到你自己的心的活动。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犹太人的智慧来源于他们的民族经典——《塔木德》。
  • “西道孔子”:扬雄

    “西道孔子”:扬雄

    《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西道孔子”——扬雄》由纪国泰所著,本书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信这本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从中领略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拿破仑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拿破仑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人称“奇迹创造者”: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人、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使法国资产阶级革俞的思想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 解放济南(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济南(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描述了解放战争中,为解放济南,在许世友、聂凤智等将领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宫斗真苦逼

    宫斗真苦逼

    唐豆是个七品小官的女儿,悲催地被选进了后宫。大褚朝皇帝赵轻闲杀人如麻,侍过寝的妃子第二天就挂。本想灰头土脸混吃等死不侍寝,五年后便可放出宫来嫁人……却突然发现了人格分裂皇帝的大秘密。而自己,似乎走不了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

    这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描写了封建社会后期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小说主题恢宏,内容丰富,语言自然明快,文笔淋漓酣畅,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中讽刺艺术的高峰。
  • 生命的密码

    生命的密码

    亘古永恒的时空舞台演绎着如梦如歌的天地玄妙,充满着神奇的千古谜团,而生命本身就是其中之一。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解读身体语言,认知你我他……本书分生命的历程、人体的奥秘、人体趣闻、健康与生活四部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妖娆令:至尊驱魔师

    妖娆令:至尊驱魔师

    多年来一直做着同一个梦的胡娆娆在考古学家的帮助下,在梦境中见到了吸血鬼少年,奇怪的是那吸血鬼居然跟死去的男友长得非常像。好奇心让胡娆娆去了神秘的西域得到了古墓中的羊皮卷…从西方留学归来的驱魔师忧每次见到娆总是有一种心痛的感觉,忧用自己的那双灵魂之眼带着娆看到了他们的第一世,而娆在那羊皮卷中见证了她跟忧的第二世…一棵仙草和一个妖仙不得不说的故事…爱妖娆群号:1080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