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500000053

第53章 结语(4)

五、“空”义的类别在佛教“空”义演变的历史中,一些佛教学者对空的义理进行了不同的区分,有二空、三空、四空,直至十八空、十九空、二十空等多种分类,而其中以十八空最为著名,也最为重要。“十八空”初由大乘般若空宗的重要经典《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提出详见《大正藏》,第8卷,224页上、250页上~251页上。,后龙树的《大智度论》作了集中的诠释和发挥。详见《大智度论》,第31卷,《大正藏》,第25卷,285页中~296页中。又,题为龙树造、真谛译的《十八空论》(《大正藏》,第31卷,861页上~867页上),并非龙树作,故此处论述不再涉及。空的义理是般若经系统的根本思想。十八空说是在佛教内部围绕空有问题的理论斗争中形成的,是对空的义理的系统分类和全面总结。下面,我们就以般若经系统的十八空说为中心来论述佛教空义的类别。

对于为什么讲十八空,龙树解释说:“若略说则事不周,若广说则事繁。譬如服药,少则病不除,多则增其患。应病投药,令不增加,则能愈病。空亦如是,若佛但说一空,则不能破种种邪见及诸烦恼;若随种种邪见说空,空则过多。人爱著空相,堕在断灭。说十八空,正得其中。……善恶之法皆有定数。……以十八种法中破著故,说有十八空。”《大智度论》,第31卷,《大正藏》,第25卷,285页中、下。

这是说,讲十八空,一是从法(对象)上讲,法的分位是有定数的,说十八空与法的定数相应;二是从对治众生的邪见上讲,说太少不好,说太多也不好,而说十八空,不简不繁,应病投药,适得其中。

十八空的具体内容是:

(1)内空。“内”指眼、耳、鼻、舌、身、意“内六处”,也称内法。内空即认识器官空无自性。

(2)外空。“外”指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处”,也称外法。外空即认识对象(境界)空无自性。

(3)内外空。合内法空与外法空为内外空。

(4)空空。内外法空即一切法空,此空亦属假说名言,对此“空”概念也不应执著,应当空却。

(5)大空。十方世界本无固定方位,是空,也即宇宙空间是空无自性的。

(6)第一义空。“第一义”指诸法实相。诸法实相空无自性,不能执著,为第一义空。

(7)有为空。种种因缘和合之法与因缘之法都无自性故空。

(8)无为空。无为法无因缘,有为法与无为法相互依存,无为法是通过有为法的否定来实现的。由此有为法空,无为法亦空。此无为法指涅槃,无为空就是涅槃空。

(9)毕竟空。有为空无为空,一切法毕竟无有遗余,皆不可得,名毕竟空。

(10)无始空。一切法皆无有始,然无始也是假名,执著无始也是一种邪见,应当破除,是为无始空。此是破除对有始与无始的时间观念的执著。

(11)散空。诸法由因缘条件和合而成,因缘条件离散,则空无所有。

(12)性空。“性”,指自性,法性,是不待因缘而自有的,而诸法都从因缘生,是故自性不可得,法性不可得,为性空。

(13)自相空。此指诸法的总相与别相均空。

(14)诸法空。诸法既无自性,又无自相,也即一切法空。

(15)不可得空。诸法因缘和合而成,无自性空,故实无可得,是为不可得空。

(16)无法空。诸法终归灭无,无法可得,故为空。

(17)有法空。诸法因缘和合而有,为有法;然有非实有,是名有法空。

(18)无法有法空。无法与有法,两者俱空,故名。

以上所讲十八空,是大乘空宗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复地论述空的各种含义、形态,其间的组织排列既有交叉性,也有逻辑性。按顺序来说,“内空”、“外空”、“内外空”是破主体和客体的实有观,是以空破有。“空空”是破执著以上空的空见。前三种空是破因缘和合的有为法。“大空”是破空间的自性,破无为法。“第一义空”是破诸法的实相。随后是概括为“有为空”和“无为空”,并归结为“毕竟空”。七、八、九三种空都带有总括的性质。此后第十至第十五种空是从时间、生灭、自性、相状等视角去阐发空义,并总结为“诸法空”,“不可得空”。最后三种空是再次从生灭有无的角度,提出“无法空”和“有法空”,并合为“无法有法空”。可见大乘空宗对诸法实有自性的破除是全面的、系统的、彻底的。

十八空又可大别为两类:一类是破除众生主观执著而讲的空,有“空空”、“大空”、“无始空”;二类是破除诸法实有而讲的空,除了以上三种空,其他十五种空均可归于此类。大乘空宗破除诸法实有主要从内与外、性与相、有为与无为、生与灭(有与无)八个方面来进行,其中最重要的是性与相两个方面,性空与相空实可概括第二类所讲的各种空。性相相对,相由性摄,性空不仅可以统摄相空,也可统摄其他十三种空。由此又可说,诸法的十五种空都可归结为性空,性空是大乘空宗十八空说的核心。

六、“空”义的内涵在论述佛教“空”义的演变与类别之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揭示佛教尤其是大乘空宗的“空”义的内涵。《中论》卷四《观四谛品》有颂云:“汝今实不能,知空空因缘,及知于空义,是故自生恼。”《大正藏》,第30卷,32页下。就是说,若不知道空的多重含义,就会产生疑难、苦恼。颂文所讲空的多重含义是:(1)空的本身;(2)空的因缘,即为什么要讲空,或者说讲空是为什么;(3)空义,此指空的意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空的境界,二是空的用处。由此颂文“空”义的内涵可以扩展为四个层面:空性、空理、空境和空观,以下分述之。

(一)空性在佛教史上,佛教各派对空的诠释各有不同,就其影响来说,最具代表性的是大乘空宗的“空”说。如上所述,大乘空宗有十八空之说,内容丰富复杂,而就其核心内容来说,“空”主要是指“空性”而言。所谓空性是说佛所说的一切法即一切现象都没有实在的自性,也就是既无主宰性(不自在),也无实体性(无实在不变的体性),现象当体即空。诸法无有自性的“空”,更切实地说诸法“空性”,被认为是诸法的共同实相、共同的真实、共同的本质,这也就涉及我们现在所说的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可以说在佛教尤其是中观学派看来,世界万物都统一于空性。

大乘空宗又强调,空绝不离开有,空并非虚无。诸法虽然自性空,但是由因缘条件产生的非实在的现象即“假有”(幻有)是存在的。性空与假有不能分离,两者是诸法的一体两面。如前所引《中论》的名句“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大正藏》,第30卷,33页中。。这既是对构成诸法的恒久的实体的否定,也是对由因缘条件和合而成的无常变化的非实在的假有现象的肯定。

空性说可以说是佛教的根本观念,包含了丰富的理论思维,其荦荦大者有:

关系论。佛教讲“众因缘生法”,“法不孤起”。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单一的、独立的存在,而是和其他事物互为因果、互相依待的。如人是“五蕴”和合而成,山河大地是“四大”和合而成。这是说,缘起论是一种关系论,认为人和万物都是不同因素组合而成的关系,并不是独自本有的实体,也就是说都是空的。

过程论。由因缘条件产生的人和万物,只要某一因素发生一点变化,与其相连的其他因素也就随之变化,即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如人的生老病死,世界的生住异灭。人与万物既然是一个“无常”的过程,也就说明是没有不变的自性存在,是空的。

本质论。缘起就是无任何实体。一切缘起法性空假有,也就是本质是性空,现象是有,是假有,这是一种性空的本质论。

价值论。佛教的空性说是为众生提供一种通过对共同的实相认识以了解事物对人生的意义的学说,它强调在因缘和合的无常的现象上去苦心寻求主观客观的恒常自在的实体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实体并不存在。众生若要寻求和执著性空为实有,必定会带来无穷的迷惑、烦恼和痛苦。佛教要求众生空却对实体的执著,体认空性,归于寂静,获得解脱,求得自在,以达到人生理想的终极归宿。

(二)空理如上所述,龙树认为,之所以要讲空,是在于显示佛教的真理、佛法的真义。佛教把佛说法分成不同层次,以便于了解佛教义理,其区分层次的标准称作“谛”。佛教通常以二谛为标准,以俗谛(世俗谛)说诸法是有,以真谛(胜义谛)说诸法皆空,也就是说,讲“空”是为了显示真谛。

显示真谛的“空”,是一种理,空这种理称为空理。一般说来,佛教真理称作“真如”,“如”,即如其本来状态的真实相,也即是无自性的实相。空是无自性的寂灭相。般若经系统将“如”立为“空”,认为空是一切因缘和合事物的本质状态,是事物的无自性、空寂性的理论概括。一切皆空的空理,是最高的绝对的真理。

作为区别于俗谛的真谛空理,排除一切分别,排除一切成见,排除一切定见,尤其是排除有见(常见)、无见(断见)。有见是偏执世间实有,实体不灭,常住不变。无见是否定因果相续之理,视一切法都会断灭,化成乌有。空理远离有与无、常与断二边,非有非无,非常非断,合乎中道。

从道理看,空作为最高的绝对的真理,只有般若智慧才能把握。这就要求对缘起事物进行直观体悟,当下证取对象的无自性之理。史载南唐中主李璟在与禅宗法眼宗开山祖清凉文益论禅道后,同观牡丹花,中主命作偈,文益即赋曰:“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需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五灯会元》卷10《清凉文益禅师》,中册,56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形象地表述了随时随地当下悟空的智慧诉求。

(三)空境佛教大乘空宗的空义的另一重含义是指论对象、境界。此宗认为要了解众生生存世间的意义,必须分清自相与实相。世间的自相只是言说的构想,而众生执为实有,就会带来痛苦。但若通过表面的自相,深入实相,就能了解实际上世间是自性本寂的。这性寂(空)就是实相,就是众生证悟的对象,而证取了性寂,也就进入了空境——大解脱大自在的境界。

大乘空宗把世间的实相归宿为无自性的“空”,《中论》卷四《观涅槃品》

云:“无得亦无至,不断亦不常,不生亦不灭,是说名涅槃。”《大正藏》,第30卷,34页下。无得无至,不断不常,不生不灭,就是涅槃状态、涅槃境界。也就是说,众生悟入一切法空的境界,就是进入涅槃境界,从而也就摆脱执著、束缚,获得精神解脱。

(四)空观在大乘空宗看来,空的实际运用,一方面,是空掉不正确的看法,以便于佛法的安排。如有空,才能讲苦、集、灭、道“四谛”,讲佛、法、僧“三宝”等。如没有空,世间诸法都有自性,就不可能从空的方面讲四谛、讲三宝等佛法。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修证方法,观想世间诸法空寂无相,构成为空观。空观是佛教各派修持的重要法门,以下我们稍作论述。

佛教各派由于阐说“空”义之不同,随之而立的空观法门也有差异。总起来说,佛教空观法门有三:一是从缘起事物的彼此依存,即透过事物的空间关系去观空;二是从缘起事物的前后延续,即透过事物的时间变化去观空;三是从缘起事物的当体,即透过事物的现象直入本质去观空。这也就是横观彼此、竖观前后和直观当体的三种空观方法。

大乘空宗和中国天台、华严等宗都不赞成通过分析诸法而观空性的方法,重视从事物当体直观空性。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大正藏》,第8卷,848页下。

就是说观自在菩萨在修持深入的般若直观时,当下观照五蕴皆空。中观学派在般若经系统空观的基础上,进一步主张中观。中观作为空观的补充、发展,强调不落于空与假有两个极端,以避免虚无主义与经验主义,而又综合此空与假有两端,以臻于超越的中道境界。

天台宗人认为空观有多种,如析空观、体空观和偏空观(于假、中以外观空)等,但都不圆满,他们提出空、假、中三谛圆融论,《摩诃止观》卷一下云:“若谓即空即假即中者,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不相妨碍。”《大正藏》,第46卷,7页中。空、假、中三谛是相即互具、圆融无碍的。天台宗的三谛圆融论是对中观学派的中观论的发展。

华严宗人也重视空观,提出了“真空观法”,并展开为四种:会色归空观、明空即色观、空色无碍观和泯绝无寄观。前两种又各有四个观法,共为十个法门详见《华严发菩提心章》,《大正藏》,第45卷,652页中、下。,为空观提供了周密、具体的方法。

七、中国佛教对“空”义的发展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东晋十六国时代形成了一个解说“空”义的热潮。到了隋唐时代,佛教诸宗派则从三个向度对“空”义进行阐发:一是三论宗继承印度中观学派的思想,推进了对中观理论的发展;二是法相唯识宗继承印度瑜伽行派的学说,侧重从意识对外境的作用的角度,发展了识有境无的思想;三是天台、华严和禅诸宗,一方面是强调“空”与“有”的圆融,一方面又将众生的心性从诸法的法性中独立出来,宣扬与法性的空寂意义不同,心性不只是空寂的,而且是觉知的,从而把佛家对空性的体悟转向了实有的内在心性的修持、提升。

同类推荐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无论你是否信佛,这本书都是让你心灵安静的一滴甘露。对于社会中的人来说,即便生命无常、一切皆空是真理,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按这样的真理去生活。世俗红尘依然是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离开的地方。所以,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以出世胸怀做入世事业。星云大师乃方外之人,全无私心杂念,所以对世事看得透彻,将佛教义理生活化,本书对于大师的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不可否认的是大师的作品很多,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可能存在选择上的疑惑,本书是将星云大师对于生活中最常见问题的指点做出归纳,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让你恍然开释,一切都为了让你的心灵得到安宁和舒适。
  •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本书讲述从上帝创造世界到大卫当犹太国王的故事,对应《圣经·旧约》的前12卷。共分五篇,内容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犹太先祖的故事、大卫王的故事等。
  •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 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 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 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妖孽学霸

    妖孽学霸

    学霸分为三种,第一种高级学霸,他们是各自领域的顶尖存在,比如袁隆平、高琨;第二种传奇学霸,他们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自身涉及的领域,对整个时代产生影响,比如费米、图灵;第三种神级学霸,他们影响着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比如爱因斯坦、牛顿。在此之外还有一种妖孽,他们不仅在科研领域远超群伦,在其他领域同样做到了凡人做不到的事情,费曼是65年诺贝尔奖得主,也一名出色的鼓手;尼尔斯-波尔,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同时还是丹麦AB队的守门员;当然还有薛定谔,除了那只著名的猫,还有无数让人艳羡不已的风流韵事。而...
  • 重生不嫁豪门

    重生不嫁豪门

    原简介——一觉醒来,余然重生到十岁,依然是父亲早亡,母亲改嫁,奶奶带着她,靠卖绣品为生。然而这一次,她将不再希冀麻雀当凤凰,不再羡慕豪门的奢靡繁华。她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属于她的幸福家园。没有了锦衣玉食,那她就靠前世今生的积累一步一步慢慢地改变。钱不要太多,够用就好;食物不需要太精致,好吃即可;衣服不用太华丽,一袭布衣,足以慰暖人心……修改版简介——前生,余然父死,母改嫁,和奶奶相依为命,靠家传绣艺嫁入豪门。五年同床异梦的婚姻生活,直到小三挺着肚子出现,她才得以摆脱那张人人艳羡“出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佳媳位置。然而,摆脱豪门倾轧的她,离开夫家以后,却找不到一处容身之地。一场意外,让她重返改变一生的十岁那年。重生的她找到了生命的真实意义。得织女传承,获乞巧殿随身空间,捡家传绣艺,拜医药界名师,挽救奶奶得癌症过世的命运,改变悲剧,让自己走上与前世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风雨过后,彩虹漫天,余然笑靥如花,这一生她无怨无悔!抹泪,我实在是简介无能,亲么若是捧场,可直接点进去看几章。这文其实就是一句话——重生种田,修仙生活两不误!纯属虚构,禁止模仿
  • 一本书读通世界未解之谜

    一本书读通世界未解之谜

    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宗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各领域有研究价值、具探索意义和为人们所关注的多个世界未解之谜,分为宇宙疑云、文明探秘、自然异象、历史迷雾、科学谜团、艺术迷踪、军事秘闻、离奇悬案、考古传奇、名人奇事10个部分,生动剖析了这些谜团背后隐藏的真相与玄疑。虽然这些世界未解之谜目前还没有完美的答案,但是却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让人类的想象力更好地挑战极限、探索未来。编者精心挑选了许多精美图片,它们与人物、故事、谜题一一对应,为读者展示出更为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带给读者更多的审美感受和愉快体验。古往今来,世界给人们留下了众多的历史谜团、离奇事件,我们已熟知的种种谜团还没有得到破解,而新的更加惊魂的谜团又接踵而至。这些匪夷所思的世界未解之谜激发着我们不断地增长探求神秘的好奇心……通过本书,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谜底层层揭开,真相娓娓道来的那种畅快;更能体会零距离接触世界文化和历史,全方位透视人性和历史智慧的感觉。
  • 邪皇狂后:逆天特工妃

    邪皇狂后:逆天特工妃

    废物,家族的耻辱?姐妹相欺,手足相残,却穿越成废物小姐。傻子,渣男退婚!是可忍孰不可忍!当绝代特工附身废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白痴,凤破苍穹!看不起我,打爆你的狗眼!虐我亲人,灭你全家!欠我的,我要你家破人亡,她,永世凄苦!欺我的,我要你根断种绝,永不超生!嘿嘿,敢笑话姐没男人要,影杀部的金牌特工,姐就让你见识见识啥叫九天魔神来抢婚!说姐太嚣张太霸道,不好意思,她温雪璃今生今世就是来开挂虐人的!
  • 被误读的中国历史

    被误读的中国历史

    揭开误读的面纱,抚摸历史的真相从颠倒的黑白中,从隐藏的真相中,从褐色的画面中,从纷乱交错的事实中,从被尘封地记忆中追踪历史原貌的蛛丝马迹。洗去铅华,剥掉粉饰,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深层考证,客观评价,给世人一面真实的镜子。《被误读的中国历史》的目的在于让人们真实地了解人类的过去,同时本着新生史实的精神,对其进行科学的探究,从而拨开层层迷雾,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在于使读者辨清哪些是道听途说,哪些被颠倒混淆,形成对历史真相客观、公正的认识与判断。要想真实地了解人类的过去,在流传至今的浩渺史书中,空间有多少历史真相被隐藏了?又有多少是非黑白被颠倒混淆呢?请走进被误读的中国历史去看个空间吧!
  • 福布斯财富故事会

    福布斯财富故事会

    本书汲取了多年排名前列的成功人士在创业、管理、营销、投资、谈判、决策、战略、创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一一道来,渗透着和凝练成一条条切实可行的经典法则,既有指导读者如何走向成功的方法,又有警醒读者如何避免重蹈覆辙的技巧。
  • 康熙十讲

    康熙十讲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他名曰守成,实同开创。他勤于国事,好学不倦,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他所开创的“康乾盛世” 是中国古代的顶峰,是中国古代几千年发展的制高点;他励精图治,把清朝带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康熙曾是一个与天花夺命的幼童,一个拥有天下却要忍气吞声,日日如同行走于钢刀边缘的少年;他也曾是一个力排众议果断撤藩,却又在漫长的战争中险些丧失了勇气的青年;他还是一个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的中年人。同样是他,一生英明果断却在晚年陷入继承人的旋涡之中。
  • 嫡女无敌之神医魅王妃

    嫡女无敌之神医魅王妃

    不求富贵荣华,但求一生一世一双人,踢下悬崖,白首不相离!精彩片段一:“我救了你的命,你要怎么报答我?”以其人之道,含恨而亡,还至其人之身,将自己受过的羞辱折磨一一百倍奉还,两年后强势归来,纵使众人惊怒,又有谁能奈她何!废材!傻子?弃妃?都不是,她的身份,毁容毁目,绝对让天下震惊!且看无敌嫡女惊天下,神医狂妃谁争锋!“姑娘的意思如何?不如,真正的目的,以身相许?”“既然如此,那你的人是我的,你身上的东西也是我的,相府废材嫡女北堂紫凝被两个姐姐陷害,拿来吧?”“身的东西?姑娘指的哪一部分?”邪魅王爷不离不弃,废材一朝重生,她的心,渐起波澜…“…”精彩片段二:却是要那一纸休书,出嫁当日,还她自由身!“爱妃,来,21世界顶级雇佣兵集团——JS的老大“水银”华丽穿越,咱们洞房。”“洞房?我不干!”“不用爱妃干,本王干就成了!”几度华丽出手,“神医金铃”的名号名扬天下,光芒万丈!干你妹…简介无能,但愿内容能博您一乐,逆天出现在准夫君的大婚喜堂之上,喜欢的亲们,看过来…
  • 妃君不可:我的魔妃不好惹

    妃君不可:我的魔妃不好惹

    作为一个看了无数穿越小说的小叨叨,穿越这个事洛七七认命了,但是,为什么不是穿到什么皇宫大院穿成个郡主公主啥的?虽然她这个性也是各种宫斗宅斗的炮灰,但起码衣食无忧,身边还能有个关键人物贴身丫鬟告诉她人物关系ABC,再不济也穿到一个人群密集处,那现在算是怎么个情况?穿到一个鸟不生蛋的原始森林,然后遇到一个满脸血污,动不动就要杀了她的杀人狂魔?慢着!这杀人狂凑过来干什么,别以为长得帅就可以为所欲为啊,再过来她就给他来一脚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