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500000041

第41章 佛教的认识论(上)(6)

三、转识成智瑜伽行派宣传唯识论,归根到底是为了转变世俗的认识观念,由染转净,由迷转悟,成就佛果。《大乘庄严经论》卷三《菩提品》的“转八识以成四智”的说法,就是宣扬转变八识成就“四智”——“成事、妙观、平等、圆镜”,也就进入佛境了。从认识论来说,转识成智就是要成就菩提,达到认识的终极。

“四智”具有层次性,是依次对治八识中的不同识而后成就的。具体说:(1)“成事智”,也称“作事智”,全称“成所作智”。这种智慧使前五识的感官欲望和感性认识排除干净,专心从事身、口、意三业中的善行,成就自利利他的妙业,这是转变前五识而后得到的。(2)“妙观智”,略称“观智”,全称“妙观察智”。这种智慧是转变第六意识的活动,专心观察各种事物的自相共相,证悟事物实相的妙理。(3)“平等智”,全称“平等性智”。破除第七末那识的我见,转而以无差别的观点观悟一切事物,证得自他平等的妙理,是为平等性智。(4)“圆镜智”,略称“镜智”,全称“大圆镜智”。大圆镜是比喻。这种智慧转使第八阿赖耶识如大圆镜一样,体性清净,毫无杂染,能够照彻万物,显现众生的善恶业和获得功德。

转识成智说表现了瑜伽行派更加重视转变观念的具体修持实践,针对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潜意识分别提出对治的方向,强调具有多重的丰富的智慧是成佛的标志。应当承认,这对塑造理想人格来说有着一般性的理论意义。可是,转识成智的过程,不仅是从宗教道德意识的角度规范、限制人类的认识能力和活动,而且实际上还排除了人们正常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只能使主体的心灵处于近似无差别的、空寂的状态——一种半虚幻半慰藉的高度精神满足,一种非常神秘的境界。

§§§第六节新因明与量论

大乘中观学派龙树多少运用了唯心辩证法,强调世间知识不是认识的真正手段,肯定概念不能认识人生宇宙的真实。瑜伽行派不同,无著、世亲,尤其是后来的陈那、法称,在方法论上运用传统的因明学及与其密切相关的量论,并加以改造和发展,作为驳斥论敌、宣传教义的工具,从而丰富和推进了逻辑学与认识论。

一、古因明与新因明因明是古印度的“五明”(五种学艺、学问)的一种。“因”,梵文音译是“醯都”,意思是原因、理由、根据。“明”,梵文音译为“费陀”,学术、学艺、学问、学说的意思。因明是集中探讨因的学问,也就是有关推理、证明的学说,有关思维方式的学说。

(一)古因明古代印度因明学是不断演变、发展的,它经历了由辩论术发展为逻辑,再发展为知识论的过程。因明起源很早,但阐发因明的文献完整保存下来的是较晚的《尼耶夜经》。“尼耶夜”

是引导的意思,引导求真理,所以《尼耶夜经》又称《正理经》。据史载,该经是足目(又称乔答摩)所作,传说足目为公元2至3世纪人。《正理经》是尼耶夜派(正理派)关于推理、证明方法的总结,也是古印度逻辑思想的最早总结。经中阐述“量”(知识工具)、“所量”(知识对象)等范畴,提出“五支作法”,也称“五支论式”、“五支推论式”。“支”是部分。五支作法就是规定一个完整的论式包含五个部分:宗(论题)、因(理由)、喻(例证)、合(应用)、结(结论),这是古因明学的基本构成和标志。

瑜伽行派奠基人无著、世亲吸取尼耶夜派的因明理论作为组织自己的唯识学说的方法之一。

世亲更撰写因明专著《论轨》、《论式》,可惜已经失传,只在其他书中零散地保存了部分引文。世亲在其所著中进一步把论辩方式和判定胜负的规则系统化,但他阐发的仍是辩论术,并沿用尼耶夜派的宗、因、喻、合、结为论式的组成规定。

从因明的萌芽到尼耶夜派的《正理经》,再到世亲,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尼耶夜派的思想一般称为“正理”,“因明”的名称始见于瑜伽行派的基本典籍《瑜伽师地论》。历史上称这一长时期的一脉相承的正理、因明学说为“古因明”。

(二)新因明世亲弟子陈那(约440—约520)总结和批判了古因明,革新了因明的面貌,结束了因明学的旧时代,开辟了新因明阶段,完成了由前期的逻辑思想到后期的知识论的转变。陈那的著作很多,其代表作前期是以阐述逻辑思想为中心的《因明正理门论》,后期是以阐发认识论为中心的《集量论》。

新因明与古因明的区别有很多方面,重要的如:

首先,在论式方面,以三支论式代替五支论式。古因明主张论式由宗、因、喻、合、结五部分组成,陈那认为后两分“合”和“结”是前三分的重复,重要的是宗、因、喻三分,后两分可以省略。如以古印度各派常用的成例作对比,两种论式如下图。十分明显,三支论式完全能满足五支论式的要求,这一简化是对古因明论式的重要革新和贡献。

五支论式宗:声是无常(声音是非常住、非永恒的东西);因:所作性故(由行动所造作的缘故);喻:犹如瓶等;合:瓶有所作性,瓶是无常;声有所作性,声也无常;结:故声无常。

三支论式宗:声是无常;因:所作性故;喻:若是所作,见彼无常,犹如瓶等。

其次,在因的方面,如何确定、判别因即理由的正确与否,正或不正,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古因明归纳了若干正因和不正因的类别,但没有充分阐述正因所应当具备的条件。世亲曾吸收其他学派的“三相”说,认为充足理由应当具备三相,但只是经过陈那的刊定之后,才成为区别“新”、“古”因明的主要标志。陈那认为,凡是正因都应当具备三相,“相”通“性”,指性质而言,因三相就是充足理由所应具有的三种性质,具体说是:

第一“遍是宗法性”:“宗”,指论题(“宗”)所标示的事物,“法”,指性质。“遍是宗法性”重在一个“遍”字,表示必须“周延”,强调“因”(理由)所表示的性质,是“宗”所标示的事物普遍具有的。如以上所说“宗:声是无常;因:所作性故”为例,“遍是宗法性”就是说,“所作性”是所有各种“声”普遍具有的性质。如果有一种声音不具有“所作性”,这个因就违背了“遍是宗法性”的要求,也就缺少了第一相。

第二“同品定有性”:“同品”,指具有和论题对事物所描述的同样性质的东西,即同类事物,这里则重在一个“定”字,表示绝无例外。如仍以“宗:声是无常;因:所作性故”为例,“同品”就是指具有无常性质的东西。“定有”,一定有,指同品中一定有些东西具有因所规定的性质,也就是除了声是无常的事物以外,还有一定的事物如瓶等具有因的“所作性”的性质。

“同品定有性”是强调必须还有其他无常的事物含有因的“所作性”的性质,才能确立“声是无常”的论题。如果无常的事物中再没有事物含有因的“所作性”的性质,那么,就不能由于声有所作性,而断定声是无常的。

第三“异品遍无性”:“异品”,指不具有论题对事物所描述的性质的东西,即异类事物,这里也重在一个“遍”字。仍以“宗:声是无常;因:所作性故”为例,“异品”就是指一切不具有“无常”性质的东西,也就是指有常的东西。所谓“异品遍无性”是说异品里普遍没有因的“所作性”的性质。第三相是要强调如果在有常的事物中也具有因的“所作性”的性质,就不能用“所作性”这个因作为充分理由去论证“声是无常”的论题。

陈那对于因三相说的刊定,对于判别理由的正与不正提出了有效的方法,是对因明学的重大发展。

再次,在喻的方面,新因明也作了重要的改造。仍以前面所说的五支论式和三支论式的内容为例。这里新因明三支论式所举的喻支是“同喻”喻分同喻和异喻。以此处所述三支论式喻支的内容为例,和同喻不同,异喻是“若是其常,是非所作,犹如空等”。“空”不是造作成的,是永恒的。异喻就是以具有与声相异属性的事物为喻。,同喻是以与声同具无常属性的事物为喻,和古因明的喻单举“犹如瓶等”不同,在前面加了“若是所作,见彼无常”这一假言判断,揭示了对象有无某种属性依赖于某种条件,亦即揭示了属性与条件的联系,如“无常”的属性是由于“所作”决定的。这样就不是瓶和声之间的、从特殊到特殊的类比推理,而是从“若是所作,见彼无常”进行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这是对因明喻支的重要发展。

由于陈那对古因明所作的种种变革,就使因明学成为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陈那的学说后由弟子商羯罗主(又名天主)所发扬,他撰写的《因明入正理论》,也是新因明的代表作。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和商羯罗主的《因明入正理论》均由玄奘译成汉文。玄奘弟子窥基所作《因明入正理论疏》,简称《因明大疏》,也是研究新因明的重要典籍。

继陈那之后,法称(达摩诘)进一步改革了三支论式,仍以上面所举三支论式为例,改革后可表述为:

若是所作,见彼无常;声是所作;声是无常。

这是把原来最后一支喻体的部分提到最前面,把原来的宗支置于最后。这三支按先后顺序分别相当于逻辑三段论式的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这种顺序的调整,就构成了从一般认识应用到个别事例上的演绎推理方式,并与一般人的运思顺序相一致,把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述统一了起来,这确是一个进步。法称还将三支论式的因和喻合为一体,认为喻是起因的辅助作用的,是加强对理由的申述,因若用语言文字表达得更充分、更明确的话,也就自然包含了喻的意义,喻也就不必再举了。也就是说,作为纯粹的演绎推理,就不用再举具体事物作为比喻了。

二、现量与比量陈那在创立新因明学的过程中,突破了古因明以辩论为重点的局限,为辩论的立(证明)和破(驳斥)提供了“量论”即认识论的根据,从而把因明的重点转向如何认识真理和如何证明真理的探讨,进一步改变了因明的格局和结构。陈那在后期模仿《阿毗达磨集论》的体裁,把自己有关“量”的著作加以剪裁、提炼、总结,成《集量论》一书,集中阐述认识论思想。唐代著名僧人义净曾将《集量论》译成汉文,但不久即散佚,仅存藏译本。近人法尊法师于1980年编译了汉文《集量论略解》一书。陈那再传弟子法称曾撰《释量论》、《量抉择论》和《正理一滴论》(有今人王森据梵文原本和杨化群据藏文的两种汉译本),阐发《集量论》的要义,继承和发展了陈那的量论学说。

同类推荐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佛教史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出家六年,精研佛经,一朝归来,即向文化大师南怀瑾叫板!此人就是本书作者董子竹。他认为,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六年如一日诵读《金刚经》,对儒佛道三家均有深入研究的董子竹认为: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与谬误。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从大量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事例出发,层层深入,以最通俗的语言,最常见的故事,将佛学的做人道理娓娓道出,使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佛道,佛道是一种大思想,大艺术、大智慧、大境界。禅,不仅是中华文化之精粹,亦为整个东方文化所推崇。佛,让我们远离尘世的烦恼,在喧嚣与浮华中筑起一座盛放心灵的舞台;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豁达的心去承载,让我们遭遇坎坷时,有一种信心和勇气去打拼;让我们在苦难来临时,用笑容和爱去坦然面对;让我们无法拥有时,体会到轻松挥手告别的美丽。
  •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这是一本比较特殊的书,我们在一个女作家笔下,第一次看到一组圣经里的女性群像圣洁的圣母、英勇的女士师、温柔幸福的妻子、沦落又皈依的女子、给人间带来灾难的少女、给民族带来福祉的王后……
热门推荐
  • 犬军

    犬军

    这是一次最深的潜伏。军事重镇米粮城一夜之间失去了主心骨——手握 十万大军、足智多谋的屠老爷子突然被暗杀了。面对日军猖狂的铁蹄即将踏 至,屠少帅是战是守关系到整个华北地区的命运。独立团当家人沈猛子和野 性十足的女匪刘米儿共饮狼血酒,把目标牢牢锁定神秘地点“十八洞”,这 让屠少帅心惊不已。 如果没有了退路,人们是……
  • 尚书

    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 芳冷歌已尽

    芳冷歌已尽

    一曲红颜歌天下,她只希望能成为他的良人,跟他一起携手,看尽红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一夜倾城.B

    一夜倾城.B

    她是人中凤,是草原上人人想要得到的第一美人,却注定了与深爱的人错过一生。他是人中龙,是倾国男色,却只能牵着爱人的手,将她送进别人的寝宫。本文所有权属于作者和腾讯所有,保留盗文及下载的追究权。特此声明。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十年成婚:三少宠妻成瘾

    十年成婚:三少宠妻成瘾

    一纸契约,她成为他生孩子的工具。明明相爱,却互相纠缠。“尉迟夜焰,你想要我的心脏,我给你!从今往后,我们互不相欠!”她绝望而悲痛的嘶吼。“女人,一颗心脏你就想撇清我们之前的关系,你想得美,这顶多算你爸爸的!”他咆哮如困兽。他冷眼看着她被推进手术室。“总裁,预备的心脏还没送来。强行手术,柳小姐会没命!”“挖!死了算我的!”——你死,我赔命!一场手术,他残忍的把她的心脏,摘给他心爱的女孩。…最后,到底是谁的眼泪湿润了心……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