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900000039

第39章 梅花题材的文学表现(下):名家与名作(1)

一、晋唐

经典作家、作品是历史迷宫中闪亮的明珠,正是它们不断闪烁的光彩照亮了幽邃的时空隧道,使我们可以抚迹追寻。文学对梅花的表现也是如此,许多突出的作家与优秀的作品代表了这方面的基本成就,提供了历史认识的方向标和里程碑。下面择其代表简要分析,并就几部重要的作品集略作介绍。

(一)六朝1鲍照《梅花落》

《梅花落》,乐府旧题,其曲约产生于魏晋时。诗云:“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册第1278页。鲍照(414?-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原籍山西上党,后迁东海(今山东苍山县南)。出身寒微,曾任太学博士、秣陵令等职,最后担任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刘子顼起兵失败,鲍照也为乱军所杀。有《鲍参军集》。鲍照诗歌多表现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寒门贤士在当时门阀社会备遭压抑的痛苦与怨愤。诗中以杂树霜中作花、露中作实、春日呈媚之种种得时之态作反衬,对梅花的“霜华无霜质”、“零落逐寒风”深表怜悯惋惜。诗中梅花形象正是鲍照自身“才秀人微”之身世遭遇的写照。此诗虽属乐府,却为咏物,而又托物抒情,很有特色。从时间上说,古人多视此诗为专题咏梅之始。

2陆凯《赠范晔诗》

《太平御览》卷九七〇[果部·梅]引《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诗曰:‘折花奉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六朝人所著《荆州记》有晋范汪、庾仲雍、宋盛弘之、刘澄之多种,《太平御览》三处引这段记载,均未言著者。此间史载陆凯有二,一为三国吴人陆凯(198-269),字敬风,孙皓时曾为镇西大将军,领荆州牧,宝鼎元年(266)迁左丞相。另一为北魏代人陆凯(?-504),字智君,魏征西大将军陆俟(392-458)之孙,任正平太守。范晔(398-445),字蔚宗,博涉经史,善为文章,晋末为彭城王参军,刘宋时迁宣城太守,著《后汉书》。范晔是当时著名文人,与两陆凯均不同时,且三人所处均为南北分裂之时,不可能有如此跨国交往之条件,因此陆凯此事很难令人置信。或者《荆州记》所记是西晋时事,而陆凯、范晔也另有其人。明周婴《卮林》卷七“陆凯”条注意到“《御览》十九卷引《荆州记》作凯与路晔为友,寄梅赠诗,其诗作‘折花逢秦使’,所谓路晔者,史未有见”。或者《荆州记》原文本为路晔,《御览》辑抄时改为范晔。揣度《荆州记》所载,也当为荆州属地故事,而其“江南”云云,未必是今天所说长江以南,而有可能指今湖北襄宜平原南部请参阅石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这里是先秦楚国的核心地区,折赠芳草的遗风颇盛,同时南朝民歌《西洲曲》有“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玉台新咏》卷五),其背景也应在这一地区。从这里去长安,北上翻过秦岭即是,路途并不十分遥远。

尽管此诗的作者与年代不明,但此诗出于六朝是大致可以肯定的,至迟盛唐人诗中已开始用此典故。此诗语言简明,篇幅虽短,却意蕴丰厚,韵味隽永。首先,此诗包含了折花相赠、寄托友情的古老遗风。其次,授受之间又相距遥远,如果以通常理解的“江南”(长江以南)与“陇头”(今陕西、甘肃一线)两地计算,真有俗言“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的意味。更精采的是,由这日常生活的情景,生发出“赠春”的妙想,大大拓展了这一生活习俗的情韵风致。正是这些深情厚意和奇思妙想,赋予这一故事以强大的魅力,使其成了后世咏梅中表怀远之情,申音书之盼最常用的典故之一。

3何逊《咏早梅诗》

何逊(472?-519),字仲言,原籍东海郯县(今山东剡城)。南朝梁著名文人。8岁能诗,少年时代寓居郢州,举秀才,20岁左右入建康(今江苏南京)。梁武帝天监初,入仕为奉朝请。天监六年(507)前后,任建安王萧伟水曹行参军,兼记室。一度颇得梁武帝宠信,后失宠外任《梁书》卷四九《何逊传》;《南史》卷三三;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一。。擅长诗艺,名重当时。其《咏早梅诗》:“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何逊《咏早梅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册第1699-1700页。诗当作于天监七年(508)正月,时任建安王、扬州刺史萧伟参军。诗中所称“兔园”,当指萧梁武帝所赐萧伟的芳林苑,却月观、凌风台应是苑中景观。何逊诗尚白描,很少用典。这首诗的第四联以汉武帝时陈皇后幽闭长门宫和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相爱事,意在说明多情士女对梅花的怜爱,从侧面烘托梅花的美丽动人。但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八六引此诗没有这两句,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一六引《何逊集》此诗也无此联。窃以为删去此联,此诗通篇紧紧抓住梅花开放的时节特征,逐步展开,写节令、开放、花枝和意趣,主题集中,语意明白自然,更符合何逊诗的清新风格。诗中最为人们欣赏的是第三联:“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花绕枝横之明艳招展,加以却月、凌风台观名称之风雅、感觉之高爽,两相渲染烘托,给人一种鲜花烂漫、芳气袭人的气息。

何逊此诗的影响还得力于杜甫的推荐。杜甫一生服膺何逊,其《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杜甫诗歌扩大了何逊咏梅诗的影响,同时也引起了不小的误解。诗中“何逊在扬州”云云,宋人注释便“谓(何)逊作扬州法曹,廨舍有梅一株,逊吟咏其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一六引《老杜事实》)。维扬地志中也有了“(逊)后居洛,思梅,因请曹职。至,适梅花方盛,逊对之彷徨终日”(《方舆胜览》卷四四淮东路扬州名宦条下)一类的附会。诗题因此也有作《扬州法曹梅花盛开》的。然何逊时的扬州,治所驻建业(今江苏南京),在江南,隋以来始以广陵为扬州,即今江苏扬州市,在江北。对此南宋张邦基、明杨慎、明清杜诗注本、清代扬州地志相继都有所辨诘(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一;杨慎《升庵诗话》卷六,《历代诗话续编》中册第757-758页;仇兆鳌《杜诗详注》补注卷下;五格、黄湘《(乾隆)江都县志》卷一六)。今程章灿《何逊〈咏早梅〉诗考论》(载《文学遗产》1995年第5期)一文对此考辨尤详,可以参考。由朋友的官亭咏梅,联想到何逊此诗,引为赏梅知己,为此诗平添了几分亲切,并赋予其感遇咏怀的色彩,因而对后世诗人咏梅影响颇大。“梅从何逊骤知名,句入林逋价转增。”赵蕃《梅花六首》其四,《章泉稿》卷三。何逊幕府咏梅成了广大中下层官僚文人睹梅兴情、感遇咏怀的代表,后世身份、境况相同者多引为异代同调,因而成了咏梅诗的一个常用典故。

4萧纲《梅花赋》

萧纲《梅花赋》:“层城之宫,灵苑之中,奇木万品,庶草千丛。光分影杂,条繁干通。寒圭变节,冬灰徙筩,并皆枯悴,色落揺(一作摧)风。年归气新,摇芸动尘,梅花特早,偏能识春。或承阳而发金,乍杂雪而披银。吐艳四照之灵,舒荣五衢之路。既玉缀而珠离,且冰悬而雹布。叶嫩出而未成,枝抽心而插故。摽半落而飞空,香随风而远度。挂靡靡之游丝,杂霏霏之晨雾。争楼上之落粉,夺机中之织素。乍开华而傍,或含影而临池。向玉阶而结采,拂网户而低枝。七言表柏梁之咏,三军传魏武之奇。于是重闺佳丽,貌婉心娴,怜早花之惊节,讶春光之遣寒。夹衣始薄,罗袖初单。折此芳花,举兹轻袖。或插鬓而问人,或残枝而相授。恨鬟前之太空,嫌金钿之转旧。顾影丹墀,弄此娇姿。洞开春牖,四卷罗帏。春风吹梅畏落尽,贱妾为此敛蛾眉。花色持相比,恒愁恐失时。”萧纲《梅花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八。萧纲(503-551),即梁简文帝,字世缵,梁武帝萧衍第三子,天监五年(506)封晋安王,曾任荆州、江州、雍州、扬州刺史,中大通三年(531)为太子,太清三年(549)被乱臣侯景立为傀儡皇帝,次年改元大宝,二年为侯景所害。萧纲政治上无所作为,但为人宽厚,聪明博学,擅长文学,现存较多绮靡言情的宫体诗,但也有不少语意清新的写景状物之作。萧纲《梅花赋》为现存最早的《梅花赋》,见于《艺文类聚》、《初学记》,似非完篇。赋依次铺写梅花的节令特征、开放过程和人们的喜爱情形,尤其是宫闺佳丽们的怜爱与感伤,层次分明,铺写也不复杂,与同期宫体咏梅诗的内容大致相同。其中“梅花特早,偏能识春”,“发金”“披银”,“叶嫩出”,“枝抽心”,“香随风而远度”,写梅之形似具体而切实,代表了当时人们观赏梅花较为全面的视角。而“开华而傍,或含影而临池。向玉阶而结采,拂网户而低枝”云云,反映了当时帝王囿苑依山临水、阶前窗下种植梅花的景象,重闺佳丽折花插鬓、花枝相赠、比花自怜的情形则透露了宫庭的某些赏花风习。至于“夹衣始薄,罗袖初单。折此芳花,举兹轻袖”,虽然不无文人的夸张,但一定程度上也透露了当时梅花时节气温较今天暖和的信息。

5苏子卿《梅花落》

苏子卿《梅花落》:“中庭一树梅,寒多叶未开。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上郡春恒晚,高楼年易催。织书偏有意,教逐锦文回。”《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下册第2601页。苏子卿,陈朝诗人,生平不详。诗属乐府旧题,前半咏梅,后半用窦滔妻苏蕙回文诗的故事表达惜春相思之意。诗的三、四两句,写梅花洁白如雪,而其幽香时袭又给人意外的惊喜,可以说抓准了梅花形象的两个特征。而梅与雪的比较角度,对后世咏梅诗的构思多有启发,如宋人王安石“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临川先生文集》卷二六。、韩驹“那知是花处,但觉暗香来”,均是“袭子卿之诗意”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一。。

6江总《咏幽涧梅》

江总《咏幽涧梅》:“石上盘根冷,雪里作花难。自开还自落,何处有人看。”江总(519-594),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梁时官太子舍人,陈时任太子詹事,与陈叔宝亲近,叔宝即位后,任吏部尚书、尚书仆射、尚书令等要职,隋时依然贵显。江总有乐府《梅花落》三首,其中七言一首写道:“长安少年多轻薄,两两共唱梅花落。满酌金卮催玉柱,落梅树下宜歌舞。金谷万株连绮甍,梅花密处藏娇莺。桃李佳人欲相照,摘叶牵花来并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下册第2574页。铺写京城建康花期纵游的情形生动具体,值得注意。此诗出于宋晁说之《圆机再以梅绝句为谢复作二绝》“江令伤心幽涧梅”句自注《全宋诗》卷一二一一。,不见于明人张溥所辑《江令君集》,《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也失收。此诗描写幽涧孤梅,取材、立意与同时宫体咏梅多宫苑景物、闺阁情态不同,意境幽凄清峭,风格也朴素清爽,放在整个六朝咏梅诗中别具一格。江总为陈后主“狎客”,诗风绮艳,但晚年诗风转为清切,此诗或为暮年作品。(二)唐五代

1王适《江滨梅》

诗曰:“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全唐诗》卷九四。王适,幽州(今北京市)人,武则天时应选出仕,官至雍州(治今陕西西安)刺史。此诗写汉水之滨开放的梅树,疑为汉江女神。《韩诗外传》:“郑交甫过汉皋,二女妖服,佩两珠,交甫与之遇,言曰愿请子之佩,二女解佩与交甫。”《太平御览》卷六二。后世称为江妃。以此形容汉滨梅花,极其生动贴切。

2宋璟《梅花赋》

同类推荐
  •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从修身之道、用人智慧、危机管理、协调沟通、有效激励、创新思维、制度管理、团队建设、竞争策略等方面阐述了经商谋业的经验技巧、策略及素养,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商人的综合能力。相信您读完这本《商人也要学点国学》后,不仅能学习到更多的经营管理智慧,还能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受益终生。
  •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谚语和歇后语是中华文化经典的部分,凝结了民间百姓生活智慧,它们以简单通俗的话语反映深刻的人生道理。本书精选谚语与歇后语中的精华部分,加以点评,阐释谚语、歇后语的含义,力图揭示其包含的生存智慧,给人以警醒、鞭策、鼓励、教育,使读者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对为人处世有所裨益。
  • 山西民间故事

    山西民间故事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金文与青铜时代

    金文与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对于自我民族性格的审视是近代才开始的。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向来是输出文明。直至十九世纪下半叶与西方列强的数次战争,中国才发现与正视这个世界中还存在与中国性格迥异的强大文明这个事实,中国人不得不面对差异,分析差异,并试图改变民族性格,以救亡图存。与此同时,涌入中国的外国人也对这个传说般的古国睁大了观察的眼睛,他们发现不仅他们的武力和商品征服不了中国,他们的科学与宗教也对中国人影响甚微,从此中国人的性格成为近代中国改革和外国人研究中国颇为核心的一个论题,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思潮虽然以政治、文化为主题,其深处却一直涌动着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性格的肯定或否定、保留与改变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今天。
热门推荐
  • 桃源美利坚

    桃源美利坚

    你想佩戴沙图什吗?不用到青藏高原辛苦的偷猎了,因为我这里有啊,质量绝对上乘;你想吃人参肉吗,我这里完全可以满足你的需要,你想吃到美味而又纯天然的美食吗,请到我这里来。我是干什么的?我不过是一个地主而已。推荐新书《不务正业的厨子》,本书还会更新,绝对保证人品
  • 总裁请立正!

    总裁请立正!

    他与她,青梅竹马,然只为那一道莫须有的鸿沟分开十二年,相爱不敢爱~十二年里,他耐心守候,坚如磐石;她忙忙碌碌,只为忘却~再相遇,是剪不断的情!——小清新,小纯情片段一:日落,醉美夕阳。他说:我不轻易给承诺,给了定会实现!她说:承诺是莫须有的东西,我不要!
  • 玩唐

    玩唐

    莫问青云寻何处,云逸青山碧波外。闲来独自钓垂柳,坐看卷舒云自在。玩诗、玩文、玩字、玩画、玩瓷、玩漆、玩玉、玩铜器。才子一号群:87768456(满)才子二号群:32748800(少量车位)才妹一号群:87280020(只准妹妹加入。如男同志进入,发现一律踢出)(满)才妹二号群:108471690(同才妹一号群)玩唐书友群:119230533(起点用户专群)青山沟村民群:37713135(起点用户专群)(本书中有许多专业知识,如果疏漏之处,敬请专业人士原谅,也请各位朋友勿当作资料参考)
  • 调查组

    调查组

    查案不在乎时间长短,只需与当事人唇枪舌剑两个回合。就知道当事人有没有问题,问题有多大。老实人不能办结巴事,老实人办老实事还是可以的;老实人丢掉了老实为人,那就失去了唯一的优点——诚实。
  • 魅世皇妃

    魅世皇妃

    我叫夏清璃,夏国的璃芮郡主。我的父亲是夏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北泰王,十六岁之前,我生活富足,无忧无虑;十六岁之后,我国破家亡,飘若浮萍。我想我是一个记仇的人,只是敌我悬殊太大,曾让我一度很挫败。我在仇恨中磨砺自己的意志,一心只想杀他!啥?他是谁?当然是我不共戴天的仇人!偷袭,刺杀,耍小心计,期间各种招数我无所不用其极,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直到后来才蓦然发现,原来一切竟是...*我这一生中一共遇到过三位男子,他们惊才艳艳,都是这乱世的霸主,是世人敬仰的英雄。可却都不是我爱情的归属...他们也许爱我,却更爱自己;也许需要我,却更需要皇位权势。也许只有一个是特别的,可是却...【片段一】:他眼中冷冽似冰,冷冷的开口,“在你心里,究竟当本王是什么?”“仇人!”我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慕容孤赫,你给我听清楚,无论你怎么对我,即使我失身于你,你在我心里的位置,都不可能有丝毫改变!永远不可能!”“我夏清璃,恨你!憎恨你!”【片段二】:“本王给你一次机会,若是一刀没有杀死本王。从此,就别在记恨。”我霍的举刀对准了他,没有多想,没有犹豫,卯足所有的力气冲过去,将刀对准他心脏的部位狠狠一砍...【片段三】:读书群号:26545264敲门砖就随便一本作品名吧!推荐好友文文:《妻上娘子》昨夜莲心《贰婚》宛薇《卿媚众夫》黄玉儿
  • 穿越之公主小婢

    穿越之公主小婢

    她现代的一个千金悄小姐竟不幸跌入时空隧道,成了东国公主的贴身小婢。这被称为洛辰的皇帝却单单注视她这么一个小婢?她不过是随便唱了首流行歌曲,却又被皇帝的兄弟,湛王爷向太后讨去做妃?这下死翘翘了……
  • 倒追贵族学长:我的痞子男友

    倒追贵族学长:我的痞子男友

    苏淡然消失了,从把她捧在手心的王子身边消失。半年后,苏淡然归来,却对王子的弟弟楚云阳告白,执着的爱上那个狂妄不羁的花花/公子。他轻佻的凑到她耳边:“公主,离我远点。否则,后果自负。”(和心阙合写)
  • 一生必读的名家随笔(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一生必读的名家随笔(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读诗使人聪慧。”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外文学史上群星闪耀,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每—个文章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点燃激情。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海中精选了选取了—些名家随笔,让你在优美的文字中徜徉,汲取知识的力量
  • 穿越之罪女去种田

    穿越之罪女去种田

    她不过睡了一觉而已,怎么会被穿越大神选中啊,要穿越也就算了,凭啥别人都是皇后王妃,她却穿越成一介罪臣?最惨的是刚穿越过来就遇到抄家,神马?身为罪臣之女,要被流放?总的来说,这就是一个穿越女在古代跟人谈恋爱,共奔小康的故事!
  • 成为企业最受欢迎的人

    成为企业最受欢迎的人

    这个世界,不加热到100度,你就永远喝不到开水;不付出100%的努力,你就永远只能看着别人成功。你只有成为企业最受欢迎的人,才会被委以重任,才会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进而顺利攀登至金字塔的最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