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900000032

第32章 梅花题材的文学表现(上):观念与方式(1)

一、创作历程

与桃、荷、芍药、兰、桂等相比,梅花题材进入文学的时间是比较滞后的。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与其他文化艺术创造活动相比,有着表现自由与意义明确两大优势,加以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格局中,以书面语写作为主的文学是最为深厚强劲的领域,因此文学领域对于梅花的认识和表现无疑是最为丰富和深刻的,在整个梅花审美文化发展中也处于相对主导的地位,尤其是宋以来封建士大夫文人引为思想人格的寄托,赋予梅花品德情操的象征意义,文学作品的这些写意塑造与观念演绎对梅花人文意义的挖掘与传播更为关键。本章及下章主要论述文学方面的情况,首先是历史发展过程与基本观念、方式方法。

上编纵向的整体梳理中,对历代咏梅文学的情况间有涉及,但文学是整个审美文化中的重中之重,此处就其历史进程再作专题勾勒。纵观古代咏梅文学的发展,大约经历了晋唐、两宋、元明清三个阶段。(一)晋唐

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咏梅文学即梅花专题的吟咏何时出现。《诗经》虽有多首以梅比兴,但都只是果树而已,并非梅花,而梅“以花闻”是魏晋以来的事。对于咏梅赋梅的起源,古人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起于晋,如清梁章钜《浪迹三谈》卷三“梅花诗”:“以梅花入诗,实自晋时始。”其根据是陆凯《赠范晔诗》,以此为咏梅之始。但此诗的作者和时代很值得怀疑,不足为凭。另一是以鲍照作品为发端,如刘学箕有诗题称:“梅花自秦汉而下无一语焉,至宋鲍参军照始赏其韵而寓之诗,然则梅之见于赋咏者,实自明远始也。”刘学箕《梅花自秦汉而下……》,《方是闲居士小稿》卷上。就现存作品而言,南朝宋鲍照(约414-466)的乐府《梅花落》是最早的咏梅诗。

自鲍照至隋唐五代的5个世纪是咏梅文学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人们对梅花的关注刚刚开始,专题文学作品的数量极其有限。清人田同之《西圃诗说》:“梅花诗,在汉、晋未之或闻,自宋鲍照以下,仅得十七人,共二十一首。唐诗人虽多,而杜少陵才二首,白香山四首,元微之、韩退之、柳子厚、刘梦得、杜牧之各一首,其余不过一二,如李翰林、韦左司、孟东野、皮日休并无一篇。”郭绍虞编《清诗话续编》第二册第762页。这是诗歌中的情况。这一时期另一盛行的文体是赋,南朝梁时开始出现专题梅花赋,但赋的写作远比诗歌复杂,因此也只是三两篇而已。

在文学史上,魏晋以来被称为文学走向自觉时代,在文学的题材大规模拓展,体裁、技巧与风格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梅花与大量写景咏物的题材一道逐渐进入文学的殿堂。但其最初的地位极为一般,诗人着意最初也多只在花开花落、迎春惊时而已。中唐以来吟咏稍多,有关体认渐见细切,对其物色个性的抉发也趋专致、明确,但审美重点仍在花色美感上,价值认识上并无大的变化,“视之亦与诸花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七。。(二)两宋

宋代无疑是梅花题材文学的转折期,同时也是一个创作的繁盛期,放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更是一个绝对的鼎盛期。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梅花字字香〉提要》说:“自北宋林逋诸人递相矜重,‘暗香疏影’、‘半树横枝’之句,作者始别立品题。南宋以来,遂以咏梅为诗家一大公案。”对于宋代咏梅文学的繁荣状况,笔者曾有专文详论程杰《宋代咏梅文学的繁荣及其意义》,《宋代咏梅文学研究》第17-47页。,可供参考。这里就其主要的情况略作介绍。首先是作品数量。诗:《全宋诗》收诗25万首,咏梅之作(含梅画及梅花林景题咏)有4700多首,占185%。词:《全宋词》收词两万多首,咏梅词(含相关题材之作)1120多首,占56%。文: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宋代别集统计,梅花题材赋17篇,其他杂文(含各种梅花林亭记、画梅咏梅作品的序跋)49篇,合计66篇。上述三项合计5898篇。对比一下宋以前的情况:《诗经》、《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共收诗大约10800多首(不含两句以内断章残句),其中咏梅诗(含相关题材)26首,占023%;《全唐诗》及《全唐诗补编》55000多首,其中咏梅诗90多首(其中《补编》6首),占016%;《全唐五代词》(上海古籍版)收咏梅词2首,宋以前梅花赋3篇(含宋璟赋1篇,现存该赋两种,都属后世赝品)。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都属剧增,现存宋代咏梅诗词比南朝宋齐梁陈四朝现存诗歌总数还多,是宋以前咏梅总数的50倍。在同期诗词存量中所占比重(21%)也是宋以前(018%)的12倍。

宋代文学题材的横向比较,也证明了咏梅创作数量的绝对优势。兹以宋词为例,据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1届博士许伯卿学位论文《宋词题材研究》提供的统计,宋词咏花之作共2208首,所咏之花57种,其中数量居于前十位的依次是:梅花1041首,占咏花词的4715%;桂花187首,占847%;荷花147首,占665%;海棠136首,占616%;牡丹128首,占580%;菊花76首,占344%;酴醿60首,占272%;蜡梅49首,占222%;桃花48首,占217%;芍药41首,占186%(另,兰花15首,占068%,排居17位)。梅花合蜡梅共1090首(纯粹的咏梅之作),占整个宋代咏花词的一半。

就具体的创作而言,宋代改变了以往咏梅作品单篇只咏零散分布的情景,赏梅诗会、咏梅酬唱、“十咏”“百咏”联章组咏、专嗜“日课”、专题编辑等大型创作活动都较为盛行,呈现着典型的繁荣景象,成就多多,引人瞩目。而咏梅作家的数量,其单篇或小规模组咏的机缘和数量也都是大幅度增加,繁荣情势极其高涨,盛况空前绝后。

咏梅创作的繁荣,不只是简单的量的增加,更是情趣内涵的拓展。表现在诗歌题材上,则是日趋繁富细致,表现出物情竞逐、人意烂漫的生动景象。首先是梅花品种。宋以前,人们艺梅尚未形成明确的品种意识,诗人所咏只是笼统的梅花,从所写特征看,属于宋人所说的“江梅”之类。入宋后,艺梅兴趣高涨,红梅、蜡梅、古梅相继为人们所认识,引起注意,成为热点。另外,还有千叶、重台、绿萼等新品异类,“世之诗愈多,而和亦多,情益多而梅亦益多也,曰红,曰白,曰蜡,曰香,曰桃,曰绿萼,曰鹅黄,曰纷红,曰雪颊,曰千叶,曰照水,曰鸳鸯者,凡数十品”刘学箕《梅说》,《方是闲居士小稿》卷下。。其次是梅花景观。艺梅的普及,使园艺梅景成了咏梅的主要内容。晋唐之际诗人所咏之梅多属天然野生,“庭梅”、“宫梅”一类取材和措辞也属偶见,而宋人所咏梅景中各类人工营建形形色色,如李质《艮岳百咏》所写就有“梅池”、“梅岗”、“梅岭”、“梅渚”、“蜡梅屏”等景观李质《艮岳百咏》,《全宋诗》卷一四九○。。其他如梅林、梅园、梅村、梅坡、梅涧、梅溪、梅岩、梅亭、梅台、梅轩、梅屋、梅窗、梅径、三友亭、梅竹馆之类,更是不胜枚举。另外,梅画(以墨梅为主)、瓶梅(插花)、盆梅(盆景)等人文题材,北宋后期以来方兴未艾。对梅花形象的观察和把握也愈益深入,题材愈益细致。梅花的不同形态如“梅梢”、“蓓蕾”、“欲开”、“半开”、“全开”、“欲谢”、“半谢”、“全谢”、“小实”、“大实”以上张至龙《梅花十咏》诗题,《全宋诗》卷三二八一。等,不同生态如“清晨”、“风前”、“月下”、“雪后”、“雨中”、“水边”、“竹外”、“江村”、“山馆”、“薄暮”以上王铚《同赋梅花十二题》诗题,《雪溪集》卷五。、“岭梅”、“野梅”、“早梅”、“寒梅”、“小梅”、“疏梅”、“枯梅”以上朱熹《元范尊兄示及十梅诗,风格清新,意寄深远,吟玩累日,欲和不能,昨夕自白鹿玉涧归,偶得数语》诗题,《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等,名目别立,层出不穷。与梅花有关的欣赏和文化活动也愈益展开,如“催梅”、“探梅”、“赏梅”、“泛梅”(酒杯泛花)、“簪梅”、“评梅”以上葛立方《满庭芳》诗题,《全宋词》第1340-1342页。、“恋梅”、“爱梅”、“梦梅”、“折梅”、“叹梅”、“感梅”、“梅癖”、“梅债”、“问梅”以上赵时韶《吟梅》等32首七绝诗题,《全宋诗》卷三○一四。、“吟梅”、“种梅”、“接梅”、“催梅”、“买梅”、“忆梅”、“折梅”、“寄梅”等,与梅有关的各种用品如“消梅”、“盐梅”、“梅角”、“梅屏”、“梅香”、“纸帐梅”等,还有各类梅花故事、遗迹及相关人物等,如“禹庙”、“成都”(梅龙)、“扬州”、“真州”、“罗浮”、“艮岳”、“梅关”、“道山堂”(杨万里陆游事迹)、“绿珠楼”、“红罗亭”、“玉堂”、“东阁”、“苏词”、“宋赋”、“陶诗”(陶诗无专题咏梅)、“范谱”以上李龙高《梅百咏》诗题,《全宋诗》卷三七六三。,等等,都成了常见的咏梅诗题。上述所列大都是十、百组咏中的子目,其他梅各有态、人各有情的情境更是不胜枚举。上述内容远远突破了晋唐之际感春惊时、惜艳摹状的单一视野和意向,其中既有客观物色的深入欣赏,更多主观活动的意兴感咏,既多日常生活化的内容,又包含文学、绘画、圃艺的广泛体验,表现出宋代士大夫积极开拓生活空间、发展人文意趣、创造生活艺术的时代旋律下梅花欣赏的广阔视野和生活情趣的丰富烂漫。

当然与题材外延的拓展相表里,宋代咏梅文学内容的核心变化还在于对梅花形象特征与神韵品格的发掘。宋人咏梅从根本上改变了梅花三春时艳的传统形象,代之以清逸高雅的人格象征。有关认识,前面的论述已多,此不复赘。而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说,晋唐咏梅更多地着眼于“花色花香”的芳菲特征或“花开花落”的时序标志,总属“窥情风景”、“钻妍形似”的技术范畴,而宋人咏梅,一方面致力于梅花疏影暗香、花期习性、幽姿古干等另类客观元素的深入抉发与铸炼,更加准确、深刻地揭示梅花形象的个性特质,这可以称之为“传神”。另一方面是离形得似,虚处着笔,遗貌取神,通过霜雪、水月、松竹、竹篱茅舍等清雅景物与环境侧面渲染烘托,通过高雅的“美人”与“高士”形象、诗琴书画等人文境界比拟寄托,来揭示梅花高超的品德寓意,这是典型的“写意”。具体的方法多种多样,充分发挥了语言艺术想象自由、表意明确的审美表现优势和崇理尚意、重神写意的时代美学精神,对梅花独特品格形象的塑造、深刻思想意义的揭示贡献多多。这些成功的构想和营造,为梅花审美提供了一系列经典的视角立场、意象构形、语词说法和故事情结。“暗香疏影”、“水边篱落”、“竹外一枝”、“江头千树”、“罗浮幽梦”、“月落参横”、“冰肌玉骨”、“铁心石肠”、“林下美人”、“山中高士”等宋人的咏梅胜境广为人们口传手追,影响极其深远。在宋代,梅文化的繁荣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文学一直处于前沿和主导的地位。“梅经和靖诗堪画”林希逸《题梅花贴(为徐山长作)》,《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卷四。,诗人的生花妙笔于视觉艺术启发多多,绘画和园艺经营中的“暗香”、“疏影”、“水边梅”、“竹里梅”、“月下梅”等一系列的品题和名目也都衍自文学的创意。宋代咏梅文学不仅体现了梅文化繁荣昌盛的生动图景,而且主导了梅花审美的基本方式和理念,代表了这一类层文化意识发展的高度。(三)元明清

元、明、清各代的创作数量笔者未及具体统计,虽然创作的流行与时尚不如宋世,但现存作品的绝对数量颇为可观,尤其是像清代这样的晚近之世,文物昌盛且流失未久,文学诸体普遍“中兴”,梅花题材作品的绝对数量很难说就逊于两宋。我们简单举两个方面的例子。一是清康熙间编《佩文斋咏物诗选》所收225首咏梅诗中,唐以前9首,唐51首,宋56首,元56首,明53首,该选本有明显的厚古薄今、重唐轻宋的倾向,但大致也能反映元、明两代咏梅诗盛况延续之势,而宋以来词、曲方面的咏梅新收获则又是宋以前无从比拟的。二是李灵年、杨忠等人编纂之《清人别集总目》中所录咏梅专集,就有程思乐《梅花三百首》(《清人别集总目》第2231页),李确(第749页)、端木达(第2364页)、陶璋(第1978页)、王芝林(第115页)、释智玿(第2490页)等八人《梅花百咏》,张世炜(第1126页)、卢存心(第293页)、杭世骏(第1379页)等五人《梅花诗》、《咏梅诗》等共20种(以上目录见《清人别集总目》第2686、2778、2779页)。想必散见于文人别集中的梅花组咏(如陈维崧等人的百咏梅花),数量更是不在少数。窥斑见豹,由此也不难想见有清一代咏梅作品之富。

综观元、明、清三代咏梅文学的发展,有这样几点创作状况值得注意:

首先是题画诗的兴起。人文题材的兴起是宋以来诗文写作题材变化的基本方向,元朝文人画大肆发展,而水墨写梅更是进入昌盛期,明清承其势,梅与兰、竹、菊“四君子画”是文人画最普遍、最基本的题材,绘画的社会功能也大大拓展,相应的题画诗也便盛行起来。就作者而言,题画作品有两种,一是画家自题画梅。元代以来,墨梅一类画上题诗缀文,诗情画意统筹经营、相得益彰的现象比较普遍,因而画家的自题诗文大幅增加。如元代画家王冕《竹斋诗集》续集一卷,所收93篇咏梅作品均为后人由其传世画中录出,合正集中的5首,占其存世作品总数的12%,而集中涉及自然梅景的只有一首《孤梅咏》。另一是题咏他人之作。康熙朝所编《御定历代题画诗类》收各类题画诗共120卷,其中第83至86卷共4卷为梅画,在植物类中仅次于竹画的7卷之数。而这些作品绝大多数都是元、明两代的作品,也绝大多数是题咏他人所作、所赠或所藏之画。题梅画诗是元代以来咏梅文学作品中的大宗,也反映了梅花审美中的一个新趋向。

其次是大规模专题创作的现象。主要有这样两类,一是“梅花百咏”之类联章创作。梅花的百咏之制,南宋人为之在先,而元以来随着文人队伍的扩大、文学创作的普及和出版印刷业的发展,效法者日益增多。仅就明代王思义《香雪林集》所辑就有元冯子振、释明本唱和七绝百咏、周履靖和明本百咏(卷一六至卷一八),释明本和冯子振所作七律百咏及其元、明人和作5种,李豫亨、何司明七律百咏两种(卷九至卷一一),合计共10种。最大规模可能是清初诸保宥《补衮堂梅花万咏》。二是集句组咏。南宋李龏《梅花衲》是最早的咏梅集句专集,收诗210多首。元明清时期较为著名的有元代郭豫亨《梅花字字香》,收咏梅七律集句200首。明代童琥《草窗梅花集句》3卷,收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各百首,杨光溥集句七律百咏,沈行集句七律百二十咏、七绝二百四十咏(《香雪林集》卷一三、一四),清张吴曼《集古梅花诗》,张山农《集唐梅花诗》(《清人别集总目》第1112页)等。此外还有全韵梅花诗,即据平水韵诸韵字一一作诗。

再次是辞赋尤其是各类杂文数量的增加。以清康熙、雍正朝所编《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梅部》所收37篇作品为例,其中宋以前2篇,宋代9篇,余皆为元、明两代作品,占70%。除梅花赋外,较多的为各类梅花园亭林景记。清代此类散文更多。这反映了元、明、清时期公私梅花园景建设和花期游赏活动的繁兴。

同类推荐
  • 诗意的村庄

    诗意的村庄

    这是我国第一部写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的著作,写的是乐平里的骚坛诗人和奇妙故事,之所以说奇妙,是因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这一群写诗的人,却一点都不诗意,他们是一群被岁月揉搓过的农民。他们的贫困和窘迫,与他们的笔呼墨号搭不上界,生活对于他们所呈现的寒意与他们对现实歌颂的温暖也不成比例。他们生活在自己用热忱与虔敬堆砌的幻觉里,并将其化为诗意。作者文笔优美,结构谨严,所写之人,特点鲜明,形象丰满生动。文章可圈可点,读后印象深刻。乐平里——它的庙宇,它的橘与兰草,它的稻谷,它的秋天,它的丰收后的山野,它的包谷和野猪,还有包谷酿的屈原酒及农家饭庄等等。
  •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本书收集整理了部分专家、记者发表于各类报纸杂志的作品将其汇集成册,捧给关心支持格萨尔文化事业的朋友们。
  •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尼采以及他的人生哲学,遭到了一些人的歪曲和误解,为了让现代读者摒弃错误的观念,更好地了解尼采,我们重新编译了这本论文集,旨在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先哲意在改变人类思想面貌的人生哲学与审美观,重塑一个美丽的,而非面目狰狞的尼采。就像他的思想一样,他的一生是其作品的最好注释,很少有人能潜心参悟他的作品,但大多数人都非常欣赏他的近似癫狂的酒神精神。人生难免有不得意的时候,人生无法回避悲剧的冲击,只有那些富于激情的表现,才是美丽动人的东西。
  •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古老的中国天文学从萌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从天象的观测到宇宙起源的探讨,还是从星象的占卜到历法的推算,都凝结了中国古代人民辛勤的汗水。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今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有世界上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早的日月食记录、早的彗星记录等等。在历法方面,自秦汉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百余种古历,实属世界罕见。《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天文历法》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天文历法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古人眼中的天地、奇异神秘的天象、星象和占星、古代历法、杰出的古代天文学家等。
  • 美国精神

    美国精神

    本书展示了这么一幅复杂但明晰的“美国精神”图景:美利坚民族既牢固地确立了政教分离原则,但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又依赖甚或迷恋宗教精神;它承认和甚而维护国内的价值多元和种族多元,但同时保持不免偏狭的“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WASP)主流;它宣称拒绝单一的真理,但时时表现出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绝对主义和普遍主义思维方式;它的民族文化基因中有着对人性的深深怀疑和“性恶”信仰,但它又自信非凡,而且有时幻想有加,以致幼稚;
热门推荐
  • 掠情99日:千金的神秘富少

    掠情99日:千金的神秘富少

    为躲追杀,他化身业内顶尖牛郎,玩心大起时跟她的一纸契约,却不料惹火烧身,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他本是中东首富之子,身份神秘,行踪诡异,为重新夺回她,他暴露了霸道本性,势要将不择手段进行到底!“从今以后,她就只能是我的女人,谁动她,我动谁全家!”她问,“如若我动你呢?”某男扑上来,“我让你动……”
  • 丫鬟代嫁

    丫鬟代嫁

    第一次,迷晕代嫁进宫,正好遇上皇帝大赦天下,宫闱之内的众女高兴的返乡,她却是耷拉着脑袋依依不舍的走出朱漆宫门,原因是皇后,妃子梦破灭了。第二次,胁迫嫁进王府,做不成皇上的女人,混个悠闲自在的王妃也行,只可惜,人家管家一句王爷不喜欢指腹为婚,一纸休书,连个面都没见到,就被扫地出门了。第三次,同情心泛滥,将军夫人,好歹也是官太太,不做白不做嘛!新婚之夜,丫鬟来报,将军不好女色,让她独自解决。我靠,不干了,再怎么地,咱也是要身材没身材,要脸蛋没脸蛋的一健全女人,还怕没男人要啊!再说了,代嫁三次,多少私藏些珍贵首饰,怎么地也饿不死人啊!包袱款款,闪!什么叫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那就是,在你决定独自逍遥快活时,皇上邪邪的说:“朕说大赦天下,可没说要赦你!”王爷坏坏的说:“指腹为婚的又不是你,何来不满意之说?”将军霸道的说:“我还没休了你,你还是我的妻!”太子纯真带邪道:“我虽幼于你,却能疼你一辈子!”清冷男淡然道:“爱上我,你注定要。。。。。。”既然各位人中之龙凤都那么有眼光,同时看上她这一无是处的份上,“勉为其难”水玲珑笑兮兮的建议道:“比一场!规则由我定!”。。。。。。。混乱之中,各路帅哥,陆续出现,拉帮结派,明争暗夺,阴谋阳谋,看平凡小女子,最终花落谁家。。。。。。。感谢亲亲蓝做的视频:?pstyle=1-------------------------------------------------------------------------------------------------推荐自己的VIP书:《丫鬟王妃》《假婚总裁》《冷艳丫鬟色王爷》《男色》耽美推荐自己的公众书:《隔世情缘》耽美《野蛮夫君泼辣妃》==========================================友情链接妃若涵的《祸月》:大力推荐紫玉流光的《相公N-1》:姐姐柳少白的文《烟雨一千年》:四星级作者,错过可惜哦!徒弟梦幻的色彩的文《替身情妇》:调皮小妹静窗幽恋的文《混混王妃傻王爷》:好友樱淘晓玩字的文《谁动了朕的娘亲》:徒弟飘泊的天使文《我的王爷我的夫》:孤月如我的文《宿世情债》:
  • 理论热点·2011

    理论热点·2011

    为深入回答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了十二个问题,组织理论工作者撰写了《理论热点·2011》这本通俗理论读物。本书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我省在实施“十二五”规划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力求从理论和政策层面进行分析、解读,作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回答。该书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组织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辅助教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爷太倾城:嚣张少妃

    王爷太倾城:嚣张少妃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韶华极盛时抽身离去,爱得短暂凄凉,如光一样消逝…原来…需等到风住尘香花已尽,方可看到最后的风清月朗,花好月圆。冷傲雪一个背负着血海深仇的江湖女子。亲情与爱情的两难,她到底该何去何从?【本故事纯属虚构】
  • 宇宙探谜

    宇宙探谜

    《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宇宙探谜》是《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系列之一,包括:体育探谜、文化探谜、文明探谜、文学探谜、文艺探谜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男人的肋骨

    男人的肋骨

    《男人的肋骨》以两广手信之一金银肝为例,娓娓道来食材的制作、吃法、味道和奇遇。读之,与文中描写的众生一样,垂涎不止,起卧不安。老男人吃风情万种的金银肝:“发觉有人艳羡,那老男人越吃越发心满意足,越发嚼得咂咂有声,越发喝得咕噜生响。活脱脱一副镶了金牙就特别爱笑,戴了手表就特别爱撸袖子的表情。”
  • 女将在上:步步为王

    女将在上:步步为王

    【已完结】一朝将军被暗杀,重生女儿身,摊上腹黑王爷!众人皆称王爷不近女人,将军反驳:骗人!他就是披着羊皮的狼!今朝看将军女儿身照旧风生水起,跟着王爷一起去灭自己的敌人。某腹黑王爷座右铭:谁若欺她?戏她,害她?他都——毁他,灭他,搞他!某女痞将叉腰大笑,虐虐白莲花,享受腹黑冷王的护短情长。待棋局散后,步步为王,身后竟然尾随了两个小屁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