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100000015

第15章 千秋止有一扬雄(4)

“文道合一”是传统文学观的主要特点。先秦时期,“文”的概念比较模糊,既是与“道”相对的概念,泛指各种各样体裁的文章;又是与“质”相对的概念,特指语言的华美,相当于现代所说的“文采”。“道”的概念则比较广泛,既专指儒家的学说,即所谓“圣道”;又泛指所有与治理国家有关的问题,相当于现代所说的“国家大事”。孔子口中的“文”,大多是指“文采”,如他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重视“文采”,主张说话、写文章都要讲究文采;但是,孔子更注重实用,所以他特别强调文章的作用是“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为君、父的事业服务)。孔子的“尚文”、“尚用”,开后世“文道合一”主张的先河。

扬雄自幼爱好辞赋,后来又创作了为数不少的辞赋作品,对辞赋具有深刻的理解。他认为,辞赋绝不能失去讽喻的社会功能(“赋者,将以风也”),实际上,他主张一切文学作品都应当对社会有补益作用。当他认识到辞赋华丽的词藻必然会掩盖作者讽喻的目的之后,宁可放弃,也不违背自己良心去写那种仅仅追求铺陈华丽的辞赋。如果把《反离骚》和“四赋”作为他前期辞赋作品的代表,把《解难》、《解嘲》作为他后期作品的代表,再将这些前、后期作品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扬雄文学主张的变化。后来扬雄在《法言·吾子》中,将辞赋分为“诗人之赋”和“辞人之赋”,认为“诗人之赋”才是辞赋的正宗,代表了辞赋发展的方向。扬雄所谓的“诗人之赋”,就是像屈原《离骚》那样,虽然语言华丽铺陈,但是内容充实、富有兴寄的作品。这正是“文道合一”的文学主张。

扬雄关于辞赋的主张,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南北朝时期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文学批评著作。《文心雕龙·诠赋》在解释“赋”这种文学体裁时所说的“体物写志”(描写事物状貌,抒发作者感情),实际上采用了扬雄的说法(“赋者,风也”)。刘勰在评价辞赋的优劣时,直接引用了扬雄“诗人之赋”的观点;并且用扬雄反对辞赋过分追求词藻华丽的观点来表达自己的主张(“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此扬子所以追悔于雕虫,贻诮于雾穀者也”)。郭绍虞先生所著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是现代出版的文学批评史著作中最权威的著作。他在论述中国上古时期(先秦至两汉)文学观的变化时,专门安排了“扬雄发展了传统的文学观”一节,其中开头的一段话是:

荀子以后再度发挥传统的文学观的是扬雄。扬雄,字子云,生在西汉末年,当时经学、辞赋都相当发达,但是他“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那就比当时的经生胜过一筹了。他曾一度爱好辞赋,沉溺其中,但是不久也就摆脱出来,看作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了。这又比当时的赋家胜过一筹。

扬雄既比他同时代的经生胜过一筹,又比他同时代的赋家胜过一筹。正是这两个“胜过一筹”,才使得他不仅对儒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第四,在人性论方面,扬雄“善恶混”的主张意义重大而深远。

孟子主张“性善”,认为人的天性是善的,不善的品德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形成的。荀子主张“性恶”,认为人的天性是恶的,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来改造恶性以养成善的品德。扬雄则主张“善恶混”,认为人的天性中潜藏着善和恶两种意念,他在《法言·修身》中说:“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气也者,所以适善恶之马欤?”

扬雄的“善恶混”学说,既强调“修”(学习)的重扬雄故里的“子云文化长廊”要作用,更强调“气”的决定作用。“气”是什么?“气”是支配一个人向善或者向恶的主观意志,即通常所说的“志向”、“志气”。

扬雄非常重视人的内在自觉性(志向)。扬雄认为,决定一个人道德完善和事业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立志和努力,外在环境的影响不起决定作用。他在《法言·问明》中说,群鸟变不了凤凰,群兽也变不成麒麟,因为它们的差异是先天生成的,而且主要是形貌上的差异;而凡人与圣人之间,绝不存在这种先天的而且主要是形貌上的差异,决定一个人是凡人还是圣人的根本原因,完全在于是否立志和努力。在扬雄看来,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这是对汉代谶纬之学中流行的“圣人天生”说的彻底否定和批判。

扬雄不仅给人以“成圣”的信心,而且给人指明了成圣的路径。他在《法言·学行》中,以“水”为喻,说明学习绝不能自满,要像河水那样昼夜不停地永远向前;以“鸿”(大雁)为喻,说明学习绝不能迷失方向,要像大雁那样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以“木”(大树)为喻,说明学习绝不能浅尝辄止,要像大树那样把根子牢牢地扎在地下而又不断地向上成长。

由此可见,扬雄的“善恶混”学说具有催人奋进、积极向上的意义和作用,是他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五,在认识论方面,扬雄“尚智”的主张不仅超越前人,而且给后世留下了很多值得思索和记取的东西。

所谓“尚智”,就是崇尚智慧、崇尚知识。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智”和“仁”往往是成对出现的,如他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又说:“仁者安乐,智者利仁。”儒家将仁、义、礼、智、信称为“五常”,作为基本的道德标准,可见对“智”的重视。但是,扬雄对“智”的认识和重视,远远超过了他的前辈学者。

在扬雄看来,智慧是一个人“成圣”的必备条件,“独智”(具有最杰出智慧)的人就是“圣人”。他在《法言·修身》中把人分为三类:任由情欲驱使的,是禽兽一般的下人;能接受礼仪教化的,是普通的中人;具有卓绝智慧的,就可算得上是圣人。这就是所谓“独智入圣”。

为什么“独智”的人就可以算是“圣人”?原来,“圣人”这个概念的最早含义就只是指知识和才能最杰出的人,类似后代所说的“诗圣”、“茶圣”、“酒圣”中“圣”字的含义。至于称孔子为“圣人”,称禹、汤、文、武为“圣王”,那已经增加了“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样的伦理内涵了。不过,扬雄笔下的“圣人”,是两种含义兼而有之的。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四行篇》一文,其中有这样几句话:“圣,天知也。知人道曰知,知天道曰圣。”“天知”是指最高智慧。只知人道不知天道的,只能算是“智者”;只有了解天道的,才能算是具有最高智慧的“圣人”。

扬雄自青年时代起,就树立了“成圣”的志向。他一生都在为成就圣人的事业而努力着、奋斗着,而且他终于获得了成功。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法言》是扬雄“知人道”的著作,《太玄》是扬雄“知天道”的著作。这正是桓谭等人称扬雄为“西道孔子”、司马光认为扬雄超越孟子和荀子的根本原因。

扬雄“尚智”的认识论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将自然宇宙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以探索自然宇宙与人事之间的关系为研究的主要目的,《太玄》就是这样的著作。

第二,既注重从宏观上探讨事物的根本规律,又强调从微观上注意观察事物的细微变化。这就是《法言·问明》中的“大知”、“小知”之辩,以及《法言·先知》中的“知其道者其如视,忽、眇、绵作昞”两段话所表达的意思。

第三,强调一切真理都必须要经得住事实的检验。这就是《法言·问神》中的一段话:“君子之言,幽必有验乎明,远必有验乎近,大必有验乎小,微必有验乎著。无验而言之为妄。”

应当说,扬雄的“尚智”说所反映的他的认识论观点,包含了不少科学的理论因素,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就认为:扬雄的认识论,具有反映论的因素。不少哲学家认为,扬雄是一位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哲学家。

扬雄生活在神学迷信盛行的西汉末期,成、哀二帝为求子嗣而滥行祭祀,更加助长了迷信鬼神的社会风气。但是,扬雄始终坚信: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既没有鬼神,也没有神仙。扬雄的无神论思想,跟他近于科学的认识论是一脉相承的。受扬雄“尚智”和无神论思想的影响,与他同时代的几个扬雄崇拜者,如桓谭、王充、张衡等人,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无神论者。张衡受《太玄》启发,发明了“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闻名的古代科学家。

我们说扬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绝不是要故意抬高他的地位,而是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的。四、深远影响

班固继承父亲班彪续撰《汉书》,竟然不把班彪批评扬雄“褒美伪新”的话当一回事,反而对扬雄褒美有加,寄以无限的崇敬与同情,这足以说明扬雄的影响之“深”。

从朱熹批“莽大夫扬雄死”算起,扬雄在中国学术界倒霉了差不多一千年,但是为扬雄鸣冤叫屈、辩诬洗雪的现象也持续了差不多一千年,清人编撰《三字经》的时候,仍然将扬雄视为圣贤,说什么“五子者,有荀扬”,这又足以说明扬雄的影响之“远”。

探讨前人为扬雄辩诬的各种根据和理由,不仅可以看到扬雄对中国学术文化的深远影响,尤其能够加深我们对扬雄思想的深刻理解。

前人为扬雄辩诬的各种根据和理由,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认为扬雄“仕莽”是出于无奈,情有可原;“美新”之词,是扬雄借“剧秦”(批判秦朝)以讽刺王莽。

最早持这种观点的,是朱熹的同时代人洪迈。洪迈在他的《容斋随笔》中说:

世儒或以《剧秦美新》贬之,是不然,此雄不得已而作也。夫诵述新莽之德,止能美于暴秦,其深意固可知矣……直以戏莽尔。使雄善为谀佞,撰符命,称功德以邀爵位,当与国师公同列,岂固穷如是哉!

洪迈的意思是:扬雄撰写《剧秦美新》是出于无奈,文章用暴秦跟王莽新朝作比较,是讽刺王莽仅仅比秦始皇的暴政好一点而已;如果扬雄真正要阿附王莽,那他就会像刘歆那样的飞黄腾达,哪里会落得穷愁潦倒的下场?因此,他认为朱熹仅凭《剧秦美新》就把扬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是不正确的。

第二,认为扬雄“仕莽”无可非议,《剧秦美新》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同类推荐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论语(白话全译)

    论语(白话全译)

    本书包括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译文、解读五部分。旨在方便读者对照原文加深对《论语》的理解,并能联系实际,透彻领悟《论语》的精神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论语》的经典之处就在常读常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要开卷就会受益。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
  • 灵动之欲

    灵动之欲

    在科学技术走向高度发达尤其是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之世,探寻宇宙奥妙及万物本源问题更加引起世人的浓厚兴趣。带着这个疑问,作者对事物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从而得出“欲乃万物之源”的哲学结论。本书探天理、究人伦、论教育、说谋略、谈情爱、道意识、鉴历史、通未来,以欲理统御全篇,汲取并融汇古今中外哲学前辈的思想精髓,对宇宙万物、人类历史及人类意识等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通过旁征博引、史论结合,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灵动之欲”在其中的根本作用。本书主旨在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爱好者对宇宙万物及人类意识的研究兴趣,以便更好地促进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个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热门推荐
  • 惑世血莲

    惑世血莲

    洛千凝,她是万人追捧的豪门千金,她是狠辣残忍的冷血杀手,当她魂归天命却又在异世重生后,又将掀起怎样的狂潮?莲中重生,眼前那双陌生却与她万般相似的冰蓝眼眸又为何盈满柔情?山中七日,人间七年,回眸相望,那人却再无身影。八年苦修,只为寻找真相…出山入世,倾世容颜引来狂蜂浪蝶,旁人只闻其声如歌似乐,其眸若水似冰。却不知,声可勾魂,眸可夺命。佳人绝世,艳冠群芳,谁知她手握苍生?九重血莲,花开灭世。千年流传的一句预言让她成为众矢之的,但她又岂会任人宰割!一把瑶琴在手,且看她如何逆天而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颠覆神界,执掌乾坤!六界任她逍遥畅行,但到最后,谁才是伴她左右的那个人?九重血莲,妖娆惑世,一朝情动,倾尽天下!◆◆◆◆◆◆◆◆神秘男子,绝世出尘,七日相伴,为何他眼中总是带着浓到化不开的忧伤?七日之后,他又为何翩然离去?“莲之,连枝,凝儿,你可知我们本就是一体?”离尘公子,俊美无双,超凡脱俗,今世的相随,是为了前世的承诺,更为了他那颗遗落的心。“凝儿,我说过,我会永远站在你的身后。所以,我来陪你了。”看着眼前笑得温柔的男子,洛千凝说不出的心疼。轻轻抚摸他如谪仙般俊美的面庞,洛千凝凄美的笑了。“你真傻…”俊美冥王,东山再起,只因她曾说的一句话。“今世做的一切,只为奉您为主之时,可为您奉上一份绵薄之力!”面对他的誓死效忠,洛千凝邪魅狂傲的勾起唇角。“从今天起,我便是你的主人!”冷酷帝王,欲除‘他’而后快,却不知一直寻的‘他’竟然是‘她’?然,有着倾世容颜的冷美人,早已让他想要将其征服!“不管你是不是血莲宿主,我都要得到你!”冷漠视之,洛千凝连表情都吝啬给予,唯有眼中的无限寒冷与无情。“你,没那个能力。”美艳女王,天生绝色的她却在遇见他时彻底迷醉,惊鸿一瞥惹得芳心遗落,孰料让她泥足深陷的翩翩公子却成了惊为天人的绝世红颜。“做不了你的妻,知己如何?”凝眸浅笑,洛千凝笑得温柔,笑得舒心。她说得霸道:“我的知己,永生永世都不得离开,不得背叛!”她答得爽快:“甘之如饴!”生生世世,不离不弃!狠辣皇帝,前生因为那可恨的血缘,让他那禁忌的爱无法表达,既然上天给了他新的生命,那么他就不会再错过。“今世我不再是你的父亲,而是一个爱你的男人。”对他眼中的炽热视而不见,洛千凝平淡至极。“既然你不是我的父亲,那我们就毫无关系。”
  • 妖夫

    妖夫

    片段一燕翎:“哥哥,那些妖精为什么在我家门前搔首弄姿的?”燕梓斐:“季节到了,身体不好,要加强锻炼。”燕翎:“怪不得呢,他们都在那里又唱又跳的,原来如此啊。”燕梓斐:“是啊,所以见到他们一定要躲得远远的。”众鸟妖:“我们这是在求偶啊!就算你燕梓斐疼妹妹,也不能耽误别人的终身大事啊!”片段二燕翎:“母亲,我原以为,父亲已经长得够帅了,没想到人外有人,妖外有妖啊!”燕苏苏:“孩子,你要知道,在鸟族都是男人长得比女人好看。”燕翎:“怪不得雄鸟的毛色都比雌鸟要好看的多,这与人类相差的也太多了吧。”燕苏苏:“形势不同啊,人类差不多是一夫多妻,而我们鸟族,却不得不面对多夫的选择啊。”燕栖瑜:“你在和小翎说什么?亲爱的苏苏?”片段三燕翎:“你要娶我?你确定要娶我?”男妖:“自从那日见到姑娘,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娶你为妻。”燕翎:“你看到前面的宫殿了没?你若是能把隼族族长的内衣偷到,我就考虑考虑是不是要嫁给你,否则.免谈!”男妖:“哈?什么?”燕翎:“连这点魄力都没有,长得再好看也是白搭。更何况我见过的漂亮男人也太多了。”燕梓斐:“翎儿,你拒绝的理由还真是越来越多了.”★★★★★★★★★★★★★★★★★☆电梯事故,莫名穿越无法成人,化身为妖妖孽横行,美男无数鸟族肆乱,妖精辈出若求姻缘,则是妖夫★★★★★★★★★★★★★★★★★☆鸟族,飞禽一族。一只误入其中的燕妖将会掀起多少风浪?且看一只小妖如何祸乱妖界腹黑女主扮猪吃老虎☆各类鸟妖齐聚秀风采妖界——【鸟族卷】文章慢热,感情会逐步培养,后文的发展会越来越好,敬请支持~
  • 1984:汉英对照

    1984:汉英对照

    本书是一部政治寓言小说,也是一部幻想小说。在书中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他惊人的想象力、伟大的创造力、深邃的洞察力,用他独有的风格和高超的技巧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恐怖世界。故事讲述的是1984年的世界被三个大国瓜分后的社会场景,主人公正处在三国之一“大洋国”,此时的世界战火纷飞,国家高度集权,以统一历史和语言、拆散家庭等方式维持运转,监视人们的行为,控制人们的思想。书中的每一个场景都触目惊心。
  • 我的神医娘子

    我的神医娘子

    此书已进入5折特价书库,一次订阅完所有章节就能享受到5折特惠,全书看完也不过2块多点点,请大家多多支持咯!***********介绍自己的新文:《驯服魔君》。不一样的情节,不一样的感动喔!*******死后也能复活?能!换个躯体罢了.换就换嘛.可为啥还要换空间嘛?在另个时空里,她遇到一个又帅又酷的男子,在她认为今生非他莫属的时候,他的奶奶出现了,不但处处阻止他们的感情,而且还带来一个美丽娇媚,让人捉摸不透的情敌!!!在她们的畜意破坏之下,她和他之间出现了深深的矛盾......她和他将要面对的是怎么样的问题呢?她和他究竟是有缘还是无缘?她和他的这段感情能坚持下去吗?撒花撒花~~本文终于完结了!这是我第一本完结的文,心中是极度兴奋!!!至于有的配角还没交待完,等我有空了会把番外一一写完的.到时上传的时候,我会通知道大家滴~~刚开了个新坑,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家有美厨妻>>麻烦动动手指,收藏上架.再劳累一下,按个鼠标,把票票砸到我头上.相信我,我会很...很感激大家的!**************************************我是第一次写文,要是有什么不好的还请亲们多多体谅,多多指点!还有就是,谢谢大家的支持!麻烦各位亲亲,觉得喜欢这本书书的就顺手放入书架,留下你们的脚印,请多多留言,把你们手中的票票往这里砸吧!!!言言的读者交流群:7355406喜欢我文文的读者期待你们加进群多多交流,给我更多更好的建议.敲门砖是书名喔~!*****************************************************推荐文文:泉影悠漾<<错落时空之王爷闪边>>筱语依依<<极品红颜>>糖果儿<<血宠男夫>>一女N男静舒<<穿越医女代嫁>>陌上柳絮<<钦差相公仵作妻>>热奶茶<<一丛花落>>胭脂绿<<暴君的公主>>月满霜天<<上门女婿驯蛮妻>>无根的草草<<穿越之祸害江湖>>小狐狸<<律颜>>
  • 腹黑相公俏皮妻

    腹黑相公俏皮妻

    只是在备课时打了个盹儿而已嘛,想不到一觉醒来便不知今夕是何夕了。被人仓促地像打包礼品一般塞进了花轿里,就要送到新郎家。她杜晓晓还真是有够歹命的,被嫁就如同往外扔垃圾一样,难道她真的这么不招人待见?事实证明,她不止歹命,而且已经到达了悲惨的境地。一个人能多悲惨,她算是在新婚之夜全部都见识到了。穿过来还没见过爹娘就像扔垃圾一样被嫁出去,这不算悲惨;在被嫁的路上由小丫鬟告诉自己她的名声不好,是城里有名的剩女兼荡女,这也可以不算悲惨;洞房之夜,被夫君家里的下人讥笑,替他们的少爷叫冤,好,这可以不算太悲惨;但是在新婚之夜发现自己的夫君是个未成年的小屁孩儿,而且开口就一连叫了自己剩女、荡女、丑女、傻女,还跟自己大战了三百回合,把自己赶到了凉冰冰的地上睡,这总该算是悲惨了吧?老妻少夫?说实话,她对这词儿说不上喜欢,纵使老牛吃嫩草,沾了光的是她。兜兜转转,当自己终于发现喜欢上了那个可恶的臭小子之时,天公却不肯作美,给了他们波折重重。当爱转恨,情变冷,被四段或爱或恨的姐弟恋纠缠不休的她又该何去何从?冷硬霸道的他;阴险狡猾的他;宽容大气的他;温柔善良的他;究竟他们中的谁又是她的情之归处?本文结局一对一,预备轻松、小虐,不太正,小白程度一般。女主非万能女强人,但也非花痴白女,正常女是一定滴,呵呵。某透的群1:8643742(这个群比较安静,喜欢静的来这个!偶尔有空位,加不进的加群2.)某透的群2:56940683(这个群要热闹,进群长期潜水者定时踢!)友情推荐:好友紫鸣的女尊新文《一瓢美男妃》,喜欢女尊的亲们不要错过哦!
  • 求仙者

    求仙者

    英雄白骨,红粉骷髅,凡世千姿,终究难逃因果轮回。红尘百转,浮华皆虚,匆匆碌碌,但问众生所求为何?**********************************************她本凡尘孤女,幼时偶得机缘踏入修仙界。从此命运悄转,几经波折。探上古遗址,闯百族禁地。跨茫茫乱海,越万里险山……借丹药符箓,用法宝灵兽,遣阵法之道,辅功法秘术……学的是逆天术,行的是通天路。无数劫难,生死历险。不问因果,但求成仙! ps:无男主。不想再重复回答这个问题了,放简介上吧。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

    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

    有道是“百智之首在于识人”。看透人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生存学问;是一门没有符号载体的做人艺术。会看人者能点石成金,能在危难之际力挽狂澜;不会看人者,即使有天时、地利,也往往是功败垂成。学会看人是保障一个人立足社会,服务社会,进而取得一定社会地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