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100000011

第11章 穷愁潦倒的“莽大夫”(2)

追查结果,国师刘歆的长子刘棻、次子刘泳、门人丁隆和王奇等人,都跟甄寻关系友好;尤其是刘棻,与甄寻过从甚密,走得最近。尽管这几位被捕之后,矢口否认与甄寻关系亲密,更不承认是甄寻制造“符命”的同谋,但仍然被问成死罪,打入死牢。盛怒之下的王莽下令,凡是被查到的刘棻同党,不用请示便可先行拘捕。这样一来,扬雄竟然被牵连了进去。

原来,刘棻很仰慕扬雄的学问,更敬重扬雄的为人。由于对“古文奇字”(篆文)很感兴趣,刘棻便拜扬雄为师,跟扬雄过从甚密。这样,扬雄也就成了刘棻的“同党”。

扬雄非常爱惜自己的生命。处在政治斗争漩涡中的他,总是坚持儒家“明哲保身”的处世原则,既不争名也不争利。这就是他在《解嘲》中说的:“炎炎者灭,隆隆者绝……攫挐者亡,默默者存;位极者宗危,自守者身全。”但是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如此“明哲”,最终竟然不能“保身”!

扬雄虽然非常爱惜自己的生命,但他更需要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尤其不能违背“士可杀,不可辱”的道德操守。他喜欢刘棻,也了解刘棻,他不相信刘棻会伙同甄寻制造“符命”。甄寻“符命案”已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扬雄竟然还一点也不知晓。他是在宫中使者带着人来天禄阁抓捕他的那一刻,才知道出了什么事的。当捕快们冲上楼来抓他的时候,他没有辩解,更无力反抗,他只是趁捕快不防备的瞬间,踉踉跄跄地跑到窗前,长叹一声之后,便纵身一跃,跳了下去。

扬雄没有摔死,只是摔断了腿,成了一个残疾人。王莽听说扬雄“投阁”的事以后,狠狠地训斥那位捕快头目说:“扬雄向来不过问政治,你们为什么跑到那里去抓他?”

六十七岁的扬雄,摔断腿以后无法上班,被免去了“大夫”的职衔。不久之后,又给他恢复了职衔和职务,并且准许他可以不上班工作。确切原因谁也不知道,揣测起来,可能是因为王莽知道扬雄实在太穷,一个拖着断腿的孤老头子,一旦失去了朝廷的那份俸禄,将无法生存的缘故吧。

本来就很少与人交往的扬雄,如今就更少有人与他交往了。但偶尔也有人来,来的大多是年轻人。他们是来向扬雄学习“古文奇字”,或者请教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的。他们知道扬雄嗜酒如命,也知道扬雄很穷,于是都自带酒菜前来,也就权当是对老师的酬劳吧。其中只有一个人与众不同,他就是巨鹿人侯芭。

侯芭是巨鹿(今河北平乡、巨鹿一带)的一个富家子弟。虽然是富家子弟,但侯芭没有一点纨袴习气,一心只喜欢读书学习,而且不是为了做官。他非常仰慕扬雄的学问和人品,立志要像扬雄那样,做一个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当侯芭得知扬雄“投阁”断腿的消息之后,便立即从巨鹿赶到京城长安。当他看到面容憔悴、瘸着双腿、老迈不堪的扬雄时,眼泪止不住流了出来。想到自己心中的偶像就将这样形影相吊地走完最后的岁月,侯芭痛苦极了。他毅然决定:一定要陪伴老人走完最后的岁月。侯芭果真留住在扬雄家中,一面照顾着老人的衣食起居,一面跟着老人研读《太玄》、《法言》。后来侯芭成本书作者为“识贤堂”撰写的对联了扬雄《太玄》、《法言》的第一代传人,并且有《扬子法言注》六卷问世。可惜侯芭注释的《法言》早已亡佚,否则,后世的研究者们就不会有那么多“读不懂”的问题存在了。

王莽新朝天凤五年(18),扬雄终于走完了他辉煌而艰辛的人生历程,享年七十一岁。

扬雄没有子孙,也没有财产。侯芭出钱为老师在长安附近买了块地建造坟茔,把老师安葬之后,还按照古代“孝子”的礼节,为扬雄守丧三年。四、蒙冤之恨

扬雄逝世之后的两千年来,人们对扬雄的评价一直褒贬不一,成为中国学术史上一个颇为奇特的现象。

对扬雄评价的褒贬不一,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两汉至魏晋南北朝,唐至北宋,南宋至清,民国至今。这四个阶段的褒贬,各有其突出的特点。

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褒多于贬。在两汉众多的知名学者中,非常推崇扬雄、可视为扬雄知音的主要有四人:桓谭、王充、张衡、班固。

桓谭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其突出贡献是反对以谶纬经学为代表的神学目的论,促进了我国唯物主义哲学和无神论思想的发展。他跟扬雄是同事和朋友。桓谭非常崇拜扬雄的学识和才华,他认为扬雄的《太玄》和《法言》“文义至深”,最能阐发孔子的思想、弘扬儒家的道德。他非常同情扬雄的遭遇,认为扬雄如果能够遇到贤明的君主,他的成就和名声一定会远在先秦和西汉那些声名显赫的“诸子”之上。他对扬雄的学识和人品也极端推崇,他不仅认为扬雄是汉朝两百年来唯一的杰出人才,而且认为扬雄简直就是孔子式的人物。

王充是继桓谭之后我国古代又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反对天命,反对谶纬迷信,反对人可以成仙不死,主张顺从天道而自然无为的思想,就是直接继承了扬雄《法言》中的有关思想而又有所发展。王充跟他的老师桓谭一样,也是对扬雄推崇备至,以至将扬雄与孔子相提并论,他说:“行与孔子比穷,文与扬雄为双,吾荣之。”王充:《论衡·自纪篇》。他还说:“阳成子长作《乐经》,扬子云作《太玄经》,造于眇思,极窅冥之深,非庶几之才不能成也。孔子作《春秋》,二子作两经,所谓卓尔蹈孔子之迹,鸿茂参二圣之才者也!”王充:《论衡·超奇篇》。在王充看来,扬雄的《太玄》是可以跟儒家的经典媲美的著作。

张衡是我国古代非常杰出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后汉书·张衡传》说他“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也非常推崇扬雄,他曾经对人说:“我看了《太玄》之后,才知道扬子云非常精通数学、天文、历法。他的《太玄》一书,竟然跟儒家的五经一样的重要,绝不只是一般解释经典的著作。《太玄》把阴阳变化的道理阐述得相当透辟,使人很难再有新的发现,这是汉朝立国两百年来唯一可以称得上杰作的书。”据说张衡发明制造的“候风地动仪”和“浑天仪”,也曾受到《太玄》的启发和影响。

《汉书》作者班固也是扬雄的知音。班固对扬雄的崇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不惜用大量篇幅保存扬雄的著作与言行。在《汉书》记载人物言行的“纪”、“传”中,占篇幅最多的是“王莽传”、“高帝纪”,其次是“司马相如传”、“扬雄传”。第二,班固直接引用扬雄《法言》代表自己的观点对某些历史人物作出评价,如《东方朔传》的“赞曰”,就全是引自《法言·渊蹇》,类似情况还有不少。第三,冒着“违逆父命”的风险,对扬雄寄以无限的崇敬和同情。班固的父亲班彪,是《汉书》的始撰者,他对扬雄歌颂王莽的行为持否定态度,并且因此贬损扬雄:“(扬)雄、(刘)歆褒美伪新(王莽),误后惑众,不当垂之后代。”(见刘知几《史通》卷十二《古今正史》)班固在续撰《汉书》的时候,根本没有采信父亲的观点。第四,采用扬雄的“自序”(相当于“自传”)为扬雄作《传》。作为正史著作,这是非常罕见的。如果不是出于史书撰写者对事主扬雄的非常信任和崇拜,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像颜之推这样的极个别人讥刺扬雄“美新”之外,绝大多数著名学者是把扬雄作为“圣贤”或者“辞赋之英杰”来歌颂的。例如曹魏时人李康在其《运命论》中说:“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必须势乎?则王莽、董贤之为三公,不如扬雄、仲舒之阒其门也。必须富乎?则齐景之千驷,不如颜回、原宪之约其身也。”在李康心目中,扬雄是跟孔子、颜回、原宪、董仲舒等儒家圣贤一样“立德”的典型。晋朝人范望为《太玄》作注,其序言中有这样的赞语:“扬子云处前汉之末,值王莽用事,身絷乱事,逊退无由,是以朝隐,官爵不徙。昔者文王屈抑而系《易》,仲尼当衰周而述《春秋》……子云覃思耦《易》著《玄》。”范望把扬雄著《太玄》,视为与周文王演《易》、孔子著《春秋》一样伟大的事业。左思也认为扬雄在经学和文学上的成就永垂不朽,其《咏史八首》之四,在将寂寞著书的扬雄与富贵显赫的王侯相对照之后说:“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刘宋时代的著名诗人鲍照,在其《蜀四贤咏》中,将扬雄与司马相如、严君平、王褒并列为蜀中“四贤”。齐梁时代的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在其《文心雕龙·诠赋》中,将扬雄与荀子、宋玉、司马相如、贾谊、王褒等先秦两汉的一共十个人,称为“辞赋之英杰”。

唐至北宋的五百多年间,扬雄不仅声名鹊起,而且其声望尤其是在儒学道统中的地位不断跃升,甚至被抬高到仅次于孔子的地位。

唐代人对扬雄的赞美,主要是出于对扬雄杰出才华的仰慕和淡泊名利精神的崇敬,他因此成为仕途坎坷的落拓文人赖以自勉自慰的榜样。如王勃诗云:“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赠李十四四首》)卢照邻《长安古意》诗有句云:“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刘禹锡把扬雄与隐居隆中时的孔明相比:“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陋室铭》)李白、杜甫则更重视扬雄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所以李白说:“因学扬子云,献赋甘泉宫。”(《车武吟》)杜甫说:“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寿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韩愈、柳宗元对扬雄更加推崇,不过他们推崇的角度不同于其他唐代文人,他们是从儒学“道统”的角度来肯定和赞赏扬雄的。

所谓“儒学道统”,即儒家学术思想一代代传承的谱系。韩愈首创“儒学道统”,他在《原道》中说:“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在韩愈创立的儒学道统中,虽然没有让扬雄像孟轲那样正式取得儒学传人的地位,但是韩愈将扬雄和荀况列为儒学道统的“准传人”,这已经使扬雄的学术地位大大地提高了。而韩愈在他后来所写的《读荀》一文中又说:“始吾读孟轲书,然后知孔子之道尊,圣人之道易行……以为孔子之徒没,尊圣人者孟氏而已。晚得扬雄书,益尊信孟氏。因雄书而孟氏益尊,则雄者亦圣人之徒欤!圣人之道……其存而醇者,孟轲氏而止耳,扬雄氏而止耳。及得荀氏书,于是又知有荀氏者也……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扬大醇而小疵。”在韩愈心目中,扬雄已经是贡献和地位仅次于孟子、荀子的“准圣人”了。为了让人了解扬雄对儒学的贡献,柳宗元为《法言》作注解,于是有柳宗元《扬子法言注》十卷本问世。

到了北宋时代,扬雄的学术地位急剧飙升,不仅得到一大批有影响的学者和政治家的普遍认同和尊重,而且扬雄被抬高到超过孟子、荀子而仅次于孔子的地位。

宋初的儒学大师们,无不承认扬雄在儒学道统中的地位。殿中侍御史柳开说:“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国子监直讲石介说:“孔子没,杨、墨作,道大坏也,荀况存之;汉祚微,王莽篡,道大坏也,扬雄存之。”(《答欧阳永叔书》)殿中丞孙复亦说:“吾之所谓道者,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也,孟轲、荀卿、扬雄、王通、韩愈之道也。”(《信道堂记》)很显然,他们都把扬雄视为继承孔、孟事业的圣贤大儒。

在北宋众多的扬雄崇拜者中,以司马光对扬雄的推崇最甚,他在阅读《太玄》数十遍之后,非常感慨地说:

韩文公称荀子,以为在轲、雄之间,又曰:“孟子醇乎醇者也,荀与扬大醇而小疵。”三子皆大贤,祖六艺而师孔子。孟子好《诗》、《书》,荀子好《礼》,扬子好《易》。古今之人,共所宗仰。如光之愚,固不敢议其等差。然扬子生最后,鉴于二子而折衷于圣人。潜心以求道之极致,至于白首然后著书,故其所得为多。后之立言者,莫能加也。虽未能无小疵,然其所潜最深矣。恐文公所云,亦未可以为定论也。司马光:《注扬子法言序》。

在司马光看来,扬雄的《太玄》一书对儒家之“道”的研究所达到的成就,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此,韩愈将扬雄排在孟轲、荀卿之后是不公平的。司马光特别强调他读《太玄》“研精易虑,屏人事而读之数十过”,表示自己对扬雄的评价绝非“溢美”之辞。司马光最后以毋庸置疑的口吻说:“孔子既没,知圣人之道者,非子云而谁?孟与荀殆不足拟,况其余乎?”(《说玄》)

司马光的政敌王安石,尽管在政治上与司马光水火不容,但是在关于扬雄评价的问题上却跟司马光出奇地一致。王安石在《扬子三首》中响亮地喊出“儒者陵夷此道穷,千秋止有一扬雄”(《临川文集》卷三十三)。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五月,晋州州学教授陆长愈上书朝廷,请在孔庙中立孟子神主配享孔子,封荀卿、扬雄、韩愈为伯爵。朝廷下诏,扬雄等人不仅受封伯爵,还跟孟子一起配享孔庙。至此,扬雄死后的历史地位达到极点。

扬雄被请入孔庙接受天下人顶礼膜拜还不到一百年,命运就一下子急转直下,因为有人指控他是罪大恶极的“逆子贰臣”。给扬雄以致命打击的,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

朱熹认为扬雄至少有三大“罪恶”:一是臣事王莽,二是歌颂王莽,三是反对屈原。朱熹在其《楚辞后语》一文中,谈到扬雄的《反离骚》时说:“王莽为安汉公时,雄作《法言》已称其美,比于伊尹、周公。及莽篡汉,窃帝号,雄遂臣之,以耆老久之转为大夫。又仿相如《封禅文》,献《剧秦美新》以媚莽意,得校书天禄阁上……然则(扬)雄固为屈原之罪人,而此文乃《离骚》之谗贼矣。”朱熹在为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编写“纲目”(提要)的时候,仿效所谓“《春秋》笔法”(选字以寓褒贬),便在王莽新朝“天凤五年”下专门提示说“莽大夫扬雄死”,这就等于给扬雄戴上了一顶“乱臣贼子”的铁帽子。在此后近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扬雄”这个名字就差不多等同于“不知忠孝节义”的无耻文人了。

南宋以后,汉唐以来的中国传统儒学被所谓“程朱理学”完全取代,朱熹被列入儒学道统成为圣贤,并且在近千年的儒学史上居于“一言九鼎”的权威地位。这样一来,扬雄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就不难想象了。

明朝洪武二十九年(1396),朝廷下旨“黜扬雄从祀,以董仲舒入祀”,也就是将扬雄的神主牌位从孔庙中撤除,让董仲舒取代扬雄配享孔子。这还只是清算扬雄以消除其影响的第一步。

中国素来就有“以人废言”的传统。明、清两代的学术界,不仅没有扬雄的一席地位,甚至连引用扬雄所说的至理名言也要特别加以说明。例如顾炎武在《答友人论学书》中的一段话:“扬子有云:‘多闻则守之以约,多见则守之以卓。少闻则无约也,少见则无卓也。’此其语有所自来,不可以其出于子云而废之也。”顾炎武在引用《法言·吾子》中的扬雄语录时,特别强调:不要因为这话出自扬雄之口而不重视它。由此不难想象,明、清时代扬雄的名声已经“臭”到什么地步了。

20世纪初的民国年间,蔡东藩(1877—1945)著历史演义,更把扬雄描写成了一个阿谀奉承、贪生怕死的无耻小人。蔡氏在回末的点评中说:“扬雄甘为莽大夫,投阁不死,反为美新之文以谀媚之。老而不死是为贼,区区文名,何足道乎?揭而出之,亦维持廉耻之一端也。”蔡东藩:《后汉通俗演义》第一回。仿佛还不解气,蔡氏又赋诗一首讥讽扬雄,诗曰:子云墓前祭乡贤

才高依马算文豪,一落尘污便失操。

赢得头衔三字在,千秋笔伐总难逃。

扬雄“事莽”、“美新”的不能被后世理解,在蔡东藩笔下达于极点。如果扬雄泉下有知,其痛苦将何以堪?

同类推荐
  •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人如其名,颇具传奇与神秘色彩。相传他受命于天、得书于仙。被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的《鬼谷子》,专门探讨古代政治斗争权谋,全面总结了战国纵横家的理论精华,是此派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部子书。在当代,它称得上是一部军事、外交、商业和公关领域的智慧宝典、中国说服修辞术。《鬼谷子》立论高深玄远、行文奇古精妙,与中国一贯遵循的儒家传统相比,颇具异类色彩,历代褒贬悬殊,争议不断。它提出了不同于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
  • 死亡简史

    死亡简史

    本书是以死亡为主题的著述,它从战争、宗教、政治、自然灾害、疾病等各个方面,对东西方死亡现象作深入的思考,帮助人民理解死亡,坦然面对和接受死亡,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积极的地生活,享受生命的过程。
  • 每天读点《论语》

    每天读点《论语》

    《论话》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全书共20篇。前10篇有9篇以记录孔子的言论为主,第10篇《乡党》记录了孔子日常的生活、琐事、态度;后l0篇中有8篇以记录孔子言论为主,第l9篇《子张》记录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本书从《论语》申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处世的智慧、交际的魅力、为人的准则、做事的态度、成功的启示、心灵的超越、品德的修养、生命的真谛、学习的方法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丈,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为自己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找到一个可靠的途径。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道德经(白话全译)

    道德经(白话全译)

    史文哲翻译的《道德经白话全译》借鉴了诸多名家的研究心得,其中既有高人隐士河上公、青年才俊王弼、经世之材朱元璋,又有国学大师冯友兰、知名学者傅佩荣、大作家王蒙等。  《道德经白话全译》体例,先列原典,后附译文、注释,并精选古人所做注解,随后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最后,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的推敲演绎,把它们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希望借此引领您走进《道德经》这一块古老文化的宝地。
热门推荐
  • 妖后别爬,朕在修墙

    妖后别爬,朕在修墙

    一朝穿越,她成了众人嗜之的目标,连老天都看她不顺眼,给她来几道雷,劈她回原形,看着那白绒绒的爪子,是什么动物来的?而他却恰好出现在她面前,救她于水火,她痛哭感言后,随他一起走。他的细心,他的贴心,曾经令她感动,而他的爱,却让她如履薄冰。穿越一个月,莫名其妙就怀孕了,孩子他爹是谁?她懵了。被‘请’到宫里,可是这一个月的身孕无疑是给皇帝带绿帽。于是背着硕大的包袱爬宫墙,结果撞崩了墙角,压坏了墙,天上乌云一大片的飘过她的头顶,真是流年不利,转身赶紧回到后宫去装无辜。风声一过,她蹭手蹭脚的接着路过那道宫墙,搭起梯子,继续向上爬。墙的那一边传来了砌石声,和一个令她泪奔的声音,“别爬,朕在修墙。”【错别字就像是田园菜地里生出的虫子,怎么也避免不了,望友友们不要介意】
  • 礼仪金说4:公关礼仪

    礼仪金说4:公关礼仪

    进入21世纪,公关礼仪在企业的公共关系、形象宣传、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阴谋与爱情

    阴谋与爱情

    本书是德国十八世纪杰出戏剧家席勒的著名剧作。故事讲述平民琴师的女儿露伊丝和宰相的儿子深深相爱,然而,这段爱情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和勾心斗角的宫廷阴谋下,最终以二人死去的悲剧告终。这部戏剧结构紧凑,情节生动,冲突激烈,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以及宫廷内部争权夺利的种种阴谋与恶行,反映了十八世纪德国社会宫廷贵族阶级和小市民阶级的尖锐冲突。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重生之绝世倾语

    重生之绝世倾语

    她是方家的长女,方家的大小姐,却也是最不受宠的大小姐,努力学习,拼尽全力也得不到家人的关怀,因为,他们还有一个方家的小公主,她同父异母的妹妹,方家的二小姐,和她不一样的是,她妹妹是方家最受宠的二小姐。在家族企业经济危机的面前,她被所谓的亲人毫不留情的推出,只为商业联姻,她的傲骨,宁愿以死相拒,亲情,只在一夕之间就化作了乌有,她不再奢望得到什么,更不会再有所留恋。上苍怜悯,她的人生从头再来,这一世,她又该如何?是拿起?还是该放下?重生,那些曾经的过往都已远去,她,不再是前世的那个她了。看,她如何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守护住自己的爱情!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贤妇

    贤妇

    新婚之日,发誓最爱她的那个人众目之下羞辱她,她的爱、她的付出换回来的只是更多的羞辱,亲友们的指责,今日让她知道了什么是抓狂,一向文静、乖巧的她亲手杀了那个忘恩负义,玩弄她的贱男人,在解恨之时,她大笑而死。或许帝哥真的是公平的,让她穿越到一个陌生的时空,莫名其妙的被押上花轿成为了别人的冲喜夫人。新婚之夜,她的亲亲老公给她来了一通乱七八糟的警告…她要做自己,跟他摊牌说她本是嫁错嫁给他的,什么?他娶谁都无所谓,他这个冲喜夫人他接受了,绝不会让她走掉……丫丫地,这可是你说的,别以为本姑娘好惹,去他的警告,可是他娶她回来的作第一夫人的,她绝不会辜负了他。为了他的健康,替他休妾出府;为了替他分担工作,替他巡视商铺;为帮夫娶青楼女子回来只身男扮女装进花楼;为帮夫投资全世界第一家牛郎店,自任老板娘……她的一系列“帮夫”行动才刚开始…片段一:“说,为什么一个人到这种地方来?”努力的压住自己的怒气,手握得咯咯作响,男人怒吼的问道。“喂,我到这里来是为你提亲的,你着什么急?”看着怒气的男子,女人委屈的说道。“我的事不用你管。”听到女人委屈的话时,男子抓狂的眸子里冒着怒火愤怒的吼道。“我是你的第一夫人耶,我不管谁管。”无视男子的怒火,女人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自告奋勇的说道。男子怒气的一把抓住穿着男装的她,甩向床上,身子压上去……片段二:“什么是牛郎店?”翻着女人递过来的资料,男人皱着眉头问道。“当然是跟青楼一样的店了,只不过去玩的都是女人而已。”贤惠的为他倒了杯茶,女人回答道。“好,只要你高兴我不反对,但这老板娘必须换人。”想到她天天跟男人混在一块,他心里就不爽。“为什么,我可是唯一懂的人耶。”女人嘟起嘴反驳道。“我说不行就是不行……”男人失控的吼道。此文慢热,略有小白,女主独立叛逆,绝对强^^^^喜欢的话请收藏+票票+留言+++++++++++++++++++++++++++++++++++++++++++++++推荐兰妮自己的文文:穿越时空《妾最大》现代虐文《与魔同寝》强烈推荐好友:青墨烟水《绝色凤帝》推荐好友的文文:微诺《朕本红颜》:星梦洛洛《老婆别来无恙》:青墨烟水《七煞女帝》伊人伊梦[诈商皇后]琳馨伊然《撩欢》不可以说的话《冥王滚蛋》何俊桦《农家弃妃》马怡然《错爱残欢》
  • 幸福就在人生的后花园

    幸福就在人生的后花园

    忙碌的都市人,抱怨生活,抱怨工作。怀念过去的美好,希冀未来的自在,唯独忘了活在当下。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渴望快乐,但却陷入烦恼的泥沼、欲望的深渊,舍不得、放不开。其实快乐就在你的内心,就在当下。本书从舍得、宽心两方面,交给你修炼快乐心灵的秘诀,指引你活在幸福的当下。
  • 透骨

    透骨

    曾经活得太过肆意张狂,南钦的出现是他醉生梦死里唯一的救赎。可是即便同床共枕,即使面对面时嘴唇相距不过两公分,良宴有不凡的出身,心却始终无法靠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史上第一混搭

    史上第一混搭

    人家穿越,我还是只能被穿越人家泡妞,我还是只能被妞……在我的龙门客栈里,我接待了老槐树精、女鬼、神兽混血儿、冒牌茅山道士等人,发生了一连串让人忍俊不禁的故事本书恶搞气氛浓重,修真、穿越、都市、爱情一个也不能少。所以名之以“史上第一混搭”注:1,非吃老本作品。2,本文系纪实文学,笔录:张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