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100000010

第10章 穷愁潦倒的“莽大夫”(1)

如果只是以学术成就及其影响而论,扬雄应当是非常幸运的。他以《太玄》奠定了自己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崇高的地位,更以《法言》使自己赢得了在儒家道统中的“大贤”之尊,他不仅是与司马相如齐名的大辞赋家,他还是世界上第一个从事方言研究并且取得了重大成果的人。除此之外,他在文字学、天文学、历史学甚至音乐研究等方面的成就也是令世人瞩目的。因此,有人说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才”冯广宏:《天府哲学面面观》。,还有人说:“扬雄给我们研究中国文化史设置了三道越不过的坎:研究文学不能没有扬雄,研究哲学思想不能没有扬雄,研究古代语言学也少不了扬雄。”长寿王高巨琏:《西汉哲学家和文学家扬雄》,“聚焦教育”网,2006年6月16日。

《汉书》说扬雄之所以不攀附权贵、不讨好皇上,以至于“三世不徙官”,是因为他“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如果“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果真就是扬雄的人生追求和个人志向的话,那么他的追求和志向全都实现了,可能还远远超过了他预期的目标。这对于一个“世世以农桑为业”的农民子弟来说,实在是幸运之至啊!

然而,纵观扬雄的一生,我们便不难发现,其实扬雄的一生是非常不幸的。他不仅长期经受着穷苦生活的折磨,更让他难以忍受的是各种精神上的痛苦和打击。扬雄一生的不幸,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中年怀才不遇之苦、老年丧子绝嗣之痛、临死贫病交加之惨、身后蒙冤受屈之恨。总之,扬雄的一生都是在穷愁潦倒中度过的。一、不遇之苦

扬雄能够被王音那样的权臣接纳和引荐,又能在四个皇帝身边工作达三十年之久,还被篡汉后的王莽封为“中散大夫”,这在一般人看来,也是够荣耀的了。为什么我们还要说扬雄承受着“怀才不遇”的巨大痛苦呢?

要知道,扬雄以三十来岁的壮盛之年离开蜀地进京求学,而且始终不愿意以注释经书的“章句之学”为手段步入仕途,这是因为他不仅胸怀济世安邦的宏大志向,而且具有济世安邦的杰出才能;因此他希望能像商代的宁戚、春秋的管仲、战国的侯嬴那样,“颇得信其舌而奋其笔”(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于是“或立谈间而封侯,或枉千乘于陋巷”(要么与人君一夕交谈便能封侯拜相,要么让人君主动请自己出来当官)。他的“不识时务”使他铸成大错,以至于后来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去做了一个官卑职小的“黄门侍郎”。汉代官制,“黄门侍郎”仅仅是皇帝的侍从,既无办事机构,又无一点行政权力,而且职位很低。郡守和九卿长官的职位是二千石,侍郎的职位是四百石,相当于今天的省部级干部与科长级干部之间的差别。由于他始终坚持“君子仕则欲行其义”(君子当官就只能做自己该做的事)的为官原则,从来不为了获得个人私利而巴结讨好别人,使他在黄门侍郎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三十年。这三十年中,朝廷那么多大大小小的风云变幻,让他亲眼目睹了一次又一次争权夺利的刀光剑影。使他痛苦的,是眼看着国是日非、生灵涂炭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扬雄为自己的生不逢时而痛苦。他不仅羡慕先秦时代的读书人,能够凭着自己的才能被人君重用而施展才能和实现人生的抱负,也羡慕汉初的功臣萧何、张良、陈平、叔孙通,甚至汉武帝时的霍去病、公孙弘等人,因为这些人都能够“会其时之可为”而被人君重用。他对自己所处的时代非常绝望而痛心疾首,他在回答别人责难他当官“老不进步”的《解嘲》中说:

当今县令不请士,郡守不迎师,群卿不揖客,将相不俯眉;言奇者见疑,行殊者得辟,是以欲谈者宛舌而固声,欲行者拟足而投迹。向使上世之士处乎今,策非甲科,行非孝廉,举非方正,独可抗疏,时道是非,高得待诏,下触闻罢,又安得青紫班固:《汉书·扬雄传》。?

扬雄的意思是:当今的各级官吏不仅不尊重读书人,而且对读书人严加监视,使读书人动辄得咎;这样一来,再有本事的人也只能是想说的话不敢说,想做的事不敢做。假如让先秦时代那些有大作为的读书人处在今天的社会里,他们的学业、言行都不符合当今被举荐选拔的标准,他们也只会被斥责为离经叛道的人,哪里还会有被重用当大官的可能?

尤其使扬雄痛苦的,是他既不能伸展自己济世安邦的大志,又不能像他蜀中的三位老师那样做一个彻底的隐者;因为他不仅需要朝廷那一份赖以生存的菲薄的薪俸,而且他还需要朝廷秘阁丰富的藏书和京城特殊的学术环境,因为这是他“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的客观条件。为了不失去这样的客观条件,他就不得不隐忍苟活。扬雄也只有像他那样的“隐忍苟活”,才终于实现了自己“捍卫儒学正统以接续圣人之道”的另一番人生理想。但他所承受的精神痛苦,毕竟是太过于沉重了!二、绝嗣之痛

汉哀帝元寿二年(前1),五十三岁的扬雄遭受了致命的打击——他唯一的儿子死了。

五十岁之前的扬雄,已经先后四次经历了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三十岁之前,父母先后去世。四十五岁时,十七岁的大儿子扬爽去世。五十一岁时,和他相伴了二十五年的妻子陈氏亦撒手人寰。这四个他至亲至爱的人先后离他而去,对他精神上的打击之沉重,是不难想象的。然而,他都挺过来了。

而小儿子扬乌的死,差点就要了扬雄的老命!

为什么小儿子扬乌的死,对扬雄精神上的打击会这样地沉重?这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扬乌的死,造成扬氏灭门绝后的严重后果。扬氏的祖先扬侯,是周天子分封在晋国(今山西一带)的庶出子孙伯侨的后裔。春秋、战国之际,扬侯被逼迫逃离晋国,逃到楚国的巫山(今湖北宜昌一带)。秦汉之际,在巫山住了一两百年的扬氏溯江而上,来到巴郡的江州(今重庆市一带)。汉武帝时代,扬雄的五世祖扬季曾经官至庐江太守。后来,为了躲避仇家追杀(见第一章),扬季辞官带着一家人也是溯江而上,来到郫县。从扬季到扬雄,扬氏已是五世单传,年仅九岁的扬乌的夭折,意味着扬氏从此“断了香火”。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而扬雄的“无后”,远非一般人的“无后”可比,他是要承担使延续了五六百年之久的“扬氏”家族灭绝的罪过的。这样的精神痛苦,对于扬雄这样一个笃信儒家传统道德的人来说,其痛苦的程度是难以想象的。

第二,扬乌的死,使扬雄失去了唯一的精神安慰。扬雄活着的时候,很难被人理解。他一生中做的许多事情,总是被人视为“异端”的行为。可以说,扬雄精神上是非常孤独的。但是,扬雄也有一种别人很难享受到的精神安慰,那就是他晚年得到了一个聪明绝顶的儿子。扬乌绝对是一个“神童”。 扬雄写作《太玄》的时候,曾经因为一个数学问题而苦恼了很久,没有想到,年仅九岁的扬乌告诉父亲:“你将某数设为九,再用九去计算其他玄数,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扬雄按儿子所说的去做,果然解决了他遇到的难题。又有一次,扬雄在模拟《易经·大壮卦》九三爻的爻辞“羝羊触藩”一句时,总是想不到一句恰当的话来对应,扬乌见父亲想得很苦,竟然对父亲说道:“你老人家是不是可以用‘荷戟入榛’来跟它对应呀?”经儿子一提醒,扬雄连称:“妙绝!妙绝!”扬雄为自己的“神童”儿子感到骄傲。在接连失去亲人的沉重打击之下,“神童”儿子无疑是他精神上最最重要的、也是他唯一的寄托和安慰了。

第三,扬乌的死,使扬雄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扬家数代单传,年近六旬的扬雄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扬乌这个唯一的亲人了。抛开“断绝香火”的责任、“失去安慰”的折磨不说,小儿子扬乌的死,其实是让晚年的扬雄失去了最后一段人生道路上最最需要的伴旅啊!壁画“九岁扬乌解《玄》疑”总之,小儿子的死对扬雄的打击太大了,以至于他在几年后所著的《法言》中仍然难以抑制这种巨大的哀痛。当有人问到扬雄为什么要著《太玄》的时候,扬雄在正面回答之外,竟然很“突兀”地加上一句:“育而不苗者,吾家之童乌乎?九岁而与我《玄》文。”可以想象,扬雄因为儿子的死,精神已接近崩溃。扬雄“突兀”地加上的这么一句有关儿子往事的话,让人很容易联想到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在失去儿子“阿毛”之后的那些表现。三、贫病之惨

扬雄一生受尽了贫穷生活的折磨。晚年的扬雄,头上多了一顶“大夫”的帽子,身上却多了一只断腿。

扬雄的一生,都是在贫穷中度过的。

青年时代的扬雄,家里“有田一廛,有宅一区”,应当是个小地主的家境。小地主家境虽然说不上富裕,但应当是衣食无忧的。但是,由于扬雄一直读书求学,后来又到蜀中各地漫游,家里的事情帮不上一点忙不说,还一直是个高额消费者。这样一来,家里总是入不敷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扬雄进京之前,父母先后去世。安葬父母需要大笔经费,扬雄只得卖掉部分田地。后来为了筹集进京的盘缠,扬雄又只得把家中值钱的东西变卖一空。

进京之后的最初几年,一家数口的生计,主要靠扬雄给王音当门下史的那点微薄的收入来维持。做了“黄门侍郎”之后,情况稍微好了一点,但也好不了多少。因为这黄门侍郎,不过是皇帝的随从而已,既无办事机构又无职权,论品级,不过是个“比四百石”的小官(县令是“八百石”),也就相当于今天的“主任科员”吧。

五十多岁的时候,妻子去世,小儿子夭折,这不仅使扬雄精神上受到极其严重的伤害,为办理一老一小的两件丧事,还让他背了一身的债务。扬雄喜欢喝酒,妻子和儿子的死,使他的酒瘾愈来愈大,仿佛是要让酒精来麻痹自己敏感的神经。

六十五岁那年,扬雄终于升官了。王莽考虑到扬雄在“黄门侍郎”这个位子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一步也没有挪动过,以扬雄的资历和在学术上的声望,就授予他一个“中散大夫”,让他到“天禄阁”去整理古书。

对扬雄来说,是不是中散大夫倒无所谓,不就是官阶由“比四百石”上升到“六百石”嘛。使他稍微感到欣慰的,是他终于可以离开宫廷那个令他胆寒、令他伤心的地方了,还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办公地点——天禄阁,尤其是给国家图书馆整理古书这差事,正合他的兴趣和爱好呢。

可惜好景不长。扬雄做中散大夫不到三年,就发生了令他屈辱不堪的“投阁事件”。

王莽正式登上皇帝宝座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也是为了报答那些为他篡位做出贡献的人,便开始大封功臣。在王莽所封的功臣中,共分三个级别,最高一级为“四辅”:太师王舜、太傅平晏、国师刘歆、国将哀章;次一级的为“三公”:大司马甄邯、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再次一级的为“四将”:更始将军甄丰、卫将军王兴、立国将军孙建、前将军王盛。

对王莽这样的封赏,竟然有人大为不满,最不满意的是更始将军甄丰和他的儿子甄寻。令甄丰父子最不服气的是四个人:哀章、王盛、王兴和甄邯。

哀章是个好说大话的无赖之徒,见王莽当了“摄皇帝”之后,便开始了政治投机的活动。他制造了一面“铜匮”,铜匮的正面写着“天帝行玺金匮图”(意思是:这是天帝颁布的诏命),背面写着“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意思是:赤帝刘邦遵从天帝旨意禅位给黄帝王莽)。于是,哀章夺得篡位头功,被王莽封为“四辅”之一的“国将”和“美新公”。

王兴此前只是个负责城门守卫的小头目,王盛原本是京城市井中一个卖烧饼的小贩。只因二人的姓名和长相,与“符命”中所说的两位“辅臣”最相符合,因此,一个被王莽封为“卫将军”、“奉新公”,一个被封为扬雄故里的“子云坟”“前将军”、“崇新公”。二王简直是平步青云、一步登天了。

甄邯却是甄丰的亲弟弟,此前的官职只是个徒有虚衔的“太保”,而且是沾他这个哥哥的光才赏赐给弟弟甄邯的。令甄丰想不到的是,王莽就是因为他甄丰先前总是仗着“大司空”(副丞相)的高位,有时连王莽也敢顶撞,所以这次借“符命”之名,有意贬抑他。

甄丰懊恼的是,不如弟弟的运气也就罢了,怎么竟让他跟卖烧饼的王盛、守城门的王兴站在一起了呢?真是太没有面子了!

甄寻气愤的是,从前倚仗父亲跟王莽的关系,自己也曾官居侍中兼京兆尹(相当于中央政府秘书长兼首都市长),还受封茂德侯。那是多么的荣耀、何等的威风!他认为,父亲遭贬抑是个凶兆,决不能任其发展,他决定要挽狂澜于既倒。

甄寻冥思苦想,还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王莽不是相信符命吗,何不就利用符命来收拾败局?于是他打起了王莽女儿的主意。

汉平帝元始三年,王莽将十二岁的女儿选为汉平帝皇后,当时汉平帝也只有十二岁。元始五年,汉平帝驾崩,十五岁的皇后就成了寡妇,其实还是个处女。王莽篡汉以后,改称平帝皇后为“黄皇室主”。

甄寻盘算:如果能娶“黄皇室主”为妻,还有谁能超过这样的富贵尊荣?他已经想好了符命的内容:“故汉氏平帝后,当为甄寻妻。”

甄寻还多了一个心眼儿,他怕王莽不会相信符命,于是决定先试探。他捏造了第一道符命,内容的大意是:新朝应当仿效周公、召公“分陕而治”的故事,更始将军甄丰当为右伯,太傅平晏当为左伯。

不料王莽果然依照“符命”所说,任命甄丰为右伯,平晏为左伯。这让甄寻愈加相信“符命”管用,于是立即把写着“故汉氏平帝后,当为甄寻妻”的第二道符命散发了出去。他满以为立即就会如愿以偿,仿佛这个“驸马爷”是当定了的。哪知道,“螳螂捕蝉,安知黄雀在后”,这第二道符命不仅叫他满门抄斩,而且还连累了不少无辜!

甄寻竟然不知道,王莽哪里会相信什么“符命”!篡汉称帝之后的王莽,早就忌讳别人再提“符命”之类的事了。王莽上次任命甄丰为右伯,既是为了缓和矛盾,以减少甄丰父子对自己的不满,更是为了将甄丰支出京城以避免事非,所以才借“符命”来达到这个一箭双雕的目的。不料竟让甄寻产生错觉,更加肆无忌惮。

听说王莽得到第二道符命之后,勃然大怒,咬牙切齿地痛骂道:“皇室主母仪天下,人所共仰。甄寻小儿是个什么东西!”甄寻吓得魄散魂飞,连家也不敢回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赶紧逃出城去,一口气跑到华山躲了起来。甄寻走后不到半日,宫中禁卫就已追到甄家。正在忙着打点行装、准备去当“右伯”的甄丰,见一群如狼似虎的兵士冲进家来,还不知道所犯何罪。听宫中使臣宣读诏书之后,甄丰也吓得瘫倒在地,自知浩劫难逃,只好拼却老命,服毒自尽。

王莽为了杀一儆百,以禁止今后再有人企图利用“符命”升官发财,下决心要把这件案子追查到底,于是下令:一面张榜通缉甄寻,一面追查甄寻同党。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 庄子白话全译

    庄子白话全译

    ,使《庄子》更加清晰易懂。译文字斟句酌。能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庄子的思想,本书的导读是对《庄子》各篇思想的总结和梳理,让读者对庄子的核心思想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其间的精妙故事,不仅保证准确无误,还力图还原庄子汪洋恣肆的语言特色,为人处世上或许于读者会有感悟和帮助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富农

    重生之富农

    重生了, 赶走后妈,摆脱过去, 自己的命运要自己做主! 卖卖书,种种田, 一不小心成富农! 不过,那个神神秘秘的挂名哥哥,你能不能不要捣乱?
  • 昭华散

    昭华散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爱你不悔!一念之间成为圣朝公主,城墙之后,已是和亲辽国的王妃。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她仿佛记得那时郎骑竹马来,却不知撷去了谁手中青梅。她空有琴色双绝,却城外断琴别中原,终生不启。四个皇子一夺君王,三个侍妾各有心机,斗破辽宫只为谁?她要占他全心,可他身后又有何秘密?辽原无疆,谁为她抚一曲古琴,冠名昭华。
  • 总裁的极品小辣椒

    总裁的极品小辣椒

    臭名远扬的她嫁给阅女无数的他,满城百姓皆欢心雀跃!如此两人喜结连理必定是为民除害的步伐!订婚宴上,宾客们看着台上只有穿着昂贵礼服的未婚妻孤独的坐在台上磕着瓜子时,均投来惋惜的目光。然而她的未婚夫此时正奋战在其他女伴的温柔乡里!婚礼上,神圣的牧师问新郎“愿意娶她为妻么?”新郎转头问新娘“你愿意么?”新娘莞尔一笑,“户口本装不下我的那页了!”新郎勾唇一笑。“成交!”婚后,她依旧腐女,他依然风流,只是慢慢滋生的情愫已悄然破土而出,两人却浑然不知。多年后,她以另外一个身份出现在他眼前时,他眼里的柔情出卖了他的心。只是那时的她已然找到自认的真爱,他又该怎样重获伊人心!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重生之嫡妃要休夫

    重生之嫡妃要休夫

    風家嫡外孙女,体弱胆小的哑巴,全能废物,被耻辱退婚,遭陷害致死。她,21世纪顶级杀手,死在十八国特务围攻下,一朝穿越成为东大陆風家废物嫡小姐。废物?那她将要他们见识一下什么才做叫真正的废物。全能七系?那她来个逆天的独特存在。八系召唤师+天才炼药师+奇宝异。且看她如何从废物变成天才,踏上这异世巅峰!
  • 先孕后爱,总裁乖乖就范

    先孕后爱,总裁乖乖就范

    【他是三十二岁的冷漠冰山大叔,她是十八岁的迷人小女王,她该如何,才能得到他的爱?】八岁那年初遇,这个男人成为了她的天,从此为嫁给他鞠躬尽瘁,竭尽一切可能让他爱上她!他纵容她,宠爱她,她以为这是因为爱。可是,十八岁生日那天,他却说,“虞澜舒,你醒醒,我不会爱你!”不爱?那又如何?她虞澜舒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放弃!★夜色迷人,那人是谁?原以为把这当做一场梦,就能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却不曾想,他竟从外面破门而入,瞬间,她如遭雷劈,彻底石化,懵了!怎么办?这样的自己被他撞见,要被嫌弃了吗?虞澜舒第一次没了自信,没了勇气,有的只是却步……★“这就是你想要的?”他低吼。“我爱你!”她深情呢喃。他恨,他怒,他被她逼得穷途末路,狼狈不堪。她到底知不知道,她将他一同拉进的,可是万劫不复的漩涡?当真相揭穿的瞬间,谁的天,会塌下?
  • 迷糊男生范弥胡

    迷糊男生范弥胡

    班长,学习好,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头脑灵活,肖小笑,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铁三角”中的老大,幽默,情节简单,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嚣张小皇妃

    嚣张小皇妃

    穿越也就罢了,竟穿成一个懦弱的九岁和亲破公主?搞什么玩意!贵族小姐还敢欺负她?哼,让你们见识一下她的手段!拳殴小主,暴打奴才,炼药救皇帝,什么炼药秘籍、功法大全皆不在话下!自恋狂妄又怎样,她就是那个嚣张小皇妃!
  • 穿越千年:凤鬟雾鬓

    穿越千年:凤鬟雾鬓

    她出生在碧桃花开之际,夕阳如血,映耀在滴血般娇红的花海中,碧桃花语:红颜命薄!注定了她一生坎坷,一世纠缠。当她换回女装,披上一身艳红之时,红颜命薄的诅咒也已降临。当红颜啼血,白发毕现之时,是谁拥她在怀?是谁令她肝肠寸断?一个白衣翩翩的浊世佳公子、一个黑衣绰然的绝世英雄,一个冷酷绝情的乱世枭雄,一个柔情似水的痴情剑客,究竟谁才是她最后的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