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600000014

第14章 《阴符经》思想浅析

《黄帝阴符经》是道教重要经典,它被定为道士必须诵习的经书之一而纳入《玄门功课经》中。它又与《道德经》和《参同契》并列,为内丹修炼的基本经典。但自唐宋以后,关于该书的成书年代和思想内容倾向,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该书的成书年代,笔者同意王明先生的看法,断为北朝时期一隐者所作(王明《试论〈阴符经〉及其唯物主义思想》,载《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本篇短文只就其思想内容讲一点粗浅看法。

《阴符经》到底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在历代众多注疏家的眼里很不一致。或以之为兵家权谋之书,或以之为道家之言,或以之为道教炼养之文,或以之为儒家性理之说,等等。各家的看法不同,演出的义理也就千差万别,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笔者以为这是一部有较多道家色彩的哲理书,其主旨是以老庄的天道无为、道法自然为基点,着重阐述天道(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指出人的思想和行为只有与之相合(阴符),所做事业才有成功的可能,如果违背它,就必然遭致失败。现分析如次。

一、自然之道不可违

《阴符经》开篇第一句话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指自然界;“道”,指规律或法则。“观天之道”,就是观察、认识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执天之行”,就是掌握自然界的运行法则。该书作者认为,认识自然规律和掌握自然规律,是人们毕生面临的两件大事,只要把这两件大事处理好了,一切事情都能解决,没有问题了,即“尽矣”。

但是如何认识天道,即认识自然规律呢?自古以来有两种不同的思维路线。一条认为天是有意志的,日月星辰的出没,寒暑季节的交替,风雨雷电的来临,万事万物的变化等等,都是天帝的安排,而且天帝还根据人间帝王施政的好坏,或降嘉祥以示褒奖,或降灾祸以示谴告。另一条路线则视天为自然之天,诸如日月星辰的出没,寒暑季节的交替,风雨雷电的来临,万事万物的变化等等,都是自然界自身条件的衍变和表现,都是物质变化的客观过程,并非是在它们之上另有一个主宰在作如此安排,而且这些现象并不预示着人间世事的吉凶祸福。

那么,《阴符经》作者是依据哪条路线来观察、认识天道,即自然规律的呢?总的看,他所依据的是后一条思维路线。他说:“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寝,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作者认为,自然之道的本体是静的,静而生阴,静极而动,动而生阳,动极复静。如此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从此阴阳动静中先生出两仪(天和地),再生出万物,故曰“天地万物生”。这实际就是后来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太极图说》中所讲宇宙生成模式的雏形。作者又说,自然之道又有寝的性质,“寝”同“浸”,意谓逐渐。即是说自然之道生出的阴阳二气是逐渐相推相胜的,阴气消一分,阳气就长一分,阳气消一分,阴气就长一分,如此逐渐进行,“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天地万物就逐渐产生出来。由此可见《阴符经》作者是把自己的天道观建立在阴阳学说之上的。用此学说解释宇宙当然并不科学,但作者并不是从天即自然界的外部去寻找万象万物产生和变化的原因,而是从自然界本身即从其内部寻找它们产生和变化的根据。或者说,他并不把这些现象和变化归结为它们的背后有一个万能的主宰者在指挥,而是把这些现象和变化看作它们自身条件合乎逻辑的发展。一句话,作者把天及其运行变化看成是客观的物质存在,而不是神的安排。这显然是有其合理内核的。

把天之道,即自然之道看作是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存在,这是《阴符经》的中心议题。为了阐明这个主题,作者还提出了另外一些论点。如作者根据《老子》所谓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思想,指出:“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也就是说,“天”,即自然界是无意志的,无所谓仁慈不仁慈,也谈不上与人类有什么恩怨,它的运行变化,完全是按照自身的规律进行的,不论你喜欢它也好,不喜欢它也好,它都是那样运行变化着,谁想阻挡它也无济于事,所以称“无恩”,近乎人们常说的客观规律对任何人都是“无情”的意思。比如迅雷烈风,对人类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它的出现,并不是有意和人过不去,它也不会因为人们不喜欢它而自动停止,它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在那里“蠢然”而动。在另一处,作者又说:“天生天杀,道之理也。”意思是说,天对于万物,有生又有杀,有利又有害。春风春雨,使草木生长;秋风秋霜,使草木凋零。这都是自然而然,由自然界本身的规律决定的。正因“天道”具有这种又生又杀的“无恩”的必然性,才使得宇宙万物生生不息地繁衍着,从而显现出它对万物的“大恩”来。如果天道不具有如此“无恩”的必然性,世界将不知会成什么样子。

作者又说,“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同样是说这个道理。天即自然界一定要按照自己的规律来运行发展,这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是很“自私”的;但正因它如此“自私”,即有如此不可移易的本性(必然性),才使自然界的万象万物在它作用下蓬蓬勃勃地生长发展下去,从而使它们普受其恩泽,难道这不是天对万物的“至公”吗?

作者又用“神”这个词来形容天道即自然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他说:“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而所以神也。”前句的“神”指神灵,后句的“不神”指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是虚假的东西,故曰“不神”,但它又看不见,摸不着,而又实实在在地在那里起作用,故曰“不神之神”。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般人只知道神灵要按它的意志来主宰世界,是违反不得的,却不知道“不神”的自然规律,也一定要按它自己的方式来起作用,也是违反不得的。它不会因为你不认识它而改变它的性质。

总之,天之道,即自然规律具有不可变易的客观必然性,是任何力量都抗拒不了的。在这里,作者已经意识到了人的行动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决不能为所欲为,因此特别提出“自然之道不可违”的警语,目的是提醒人们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决不能无视自然规律而盲目地蛮干。否则,非碰得头破血流不可。作者把书名取为《阴符》,就寓藏了这个意思。“阴”者暗也,“符”者合也,即是说,要使自己的行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使自己的行动与客观条件、规律相暗合,如果不合,就要失败。

二、人能因自然之道而制之

天之道,即自然规律,既然具有不可变易的客观必然性,是抗拒不了的,那么,人在自然规律面前是否就毫无作用呢?作者回答:不是。人能够和应当在客观规律面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利用客观规律来为人类服务。如上所说,本书开篇的第一句话,“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就表明了这个意思。人既要认识(观)自然规律,又要掌握(执)自然规律,并运用它为人类服务。实际上无论认识客观规律,或掌握客观规律,都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试想不发挥人的主动作用,你怎能认识它和掌握它,又怎样使自己的行动与客观规律相符合?因此,作者又强调说:“天人合发,万变定基。”即是说,人在尊重、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经过努力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不仅如此,作者在指出“自然之道不可违”的同时,又明确提出了“因而制之”的论点。意思就是说,人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原则下,要学会掌握、驾驭自然规律的本领,利用它为人类服务。“因而制之”这句话,把作者重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思想表露得极为明确。

应当指出,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不仅表现在认识、掌握客观规律方面,更主要的还表现在改造客观世界方面。人类认识、掌握客观规律,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利用已经认识和掌握的客观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而恰恰在这一方面,此书作者却很少涉及,这不能不是《阴符经》的严重缺陷。但是《阴符经》作者既认识到自然规律的必然性,又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意义,表明作者在探究“天人”关系上已到了较高的水平。探究“天人之际”即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广泛关心的问题,议论是很多的,但能达到本书如此的思想深度者,仍是不很多的。因此我们不能因其具有严重缺点而抹杀它的历史价值。

三、五贼三盗之相宜相安

《阴符经》在阐述天人关系的过程中,又在吸取古代阴阳五行学说,概括当时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发展了老、庄的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说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在五行相生相克的过程中生成发展起来的,《阴符经》作者为了突出五行相克相贼的作用,直呼“五行”为“五贼”,表示五行不相克,就不能相成,不相贼害,就不能相利。这是比较深刻而有特色的思想。他说“天有五贼,见之者昌”,意思就是说,谁要是懂得了这种五行相贼而相利,相反而相成的道理,谁就无往而不昌达。

《阴符经》作者又把“三才”(此书指天地、人和万物为三才)称为“三盗”,同样是强调三者关系中的矛盾方面,同样是表明没有矛盾斗争就不能统一,没有相贼就不能相利的思想。他说:“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暴风骤雨,洪水干旱,造成赤地千里,人畜死亡,这是“天地,万物之盗”的例子;但另一方面,春风和日,雨雪适时,又会使万物欣欣向荣,生生不息,这又是天地有利于万物的例证。猛兽伤人,毒草害命,这是“万物,人之盗”的例子;但另一方面,稻粱蔬果、猪羊鱼鳖供人取食,丝麻布帛供人衣服,房屋供人居住,这又是万物有利于人的例证。滥伐森林,竭泽而渔,这是“人,万物之盗”的例子;但另一方面,培育良种以增产粮食,改良畜种使牲畜繁殖,这又是人有利于万物的例证。天地、人和万物三者正是这样处于彼此矛盾、互相依存,既相贼又相利的关系之中。因此,人类面临的任务就是全面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适应其规律,避其害而趋其利,使矛盾达到恰当的统一。如此,“三盗既宜,三才既安”,三者的矛盾冲突解决得当了,三方面就都相安有利。

《阴符经》的上述思想,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今天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着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等问题,已经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人类不懂得正确处理三才(三盗)的相互关系,即不顾只有相宜才能相安的规律,毫无限制地对大自然采取粗暴掠夺、盗取手段,从而使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盗取自然万物既不相宜(过量),也难怪它会使人类自己不相安了,这可以说是“无恩”的自然规律对人类的小小报复吧!

此外,《阴符经》又对生与死、恩与害等的辩证关系作了深刻的论述。该书说:“火生于木,祸发必克。”钻木取火,是火生于木;火发则木为之焚,木又被火所克。两者相生相克,互相联系。又说:“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生与死,恩与害都是对立的双方。对立的双方,又都互相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就自然界的现象讲,草木在春夏生长,到秋冬凋落死亡,是生转化为死;到了来春,凋落了的草木又在春风春雨中复苏生长,是死转化为生。就社会现象讲,战争中指挥得当,置之死地而后生,是死转化为生;侥幸无备或指挥失当则必败,是生转化为死。所以生中隐藏着死的根源,死中也隐藏着生的根源,无不随着一定条件向对方转化。恩与害的关系也是这样,恩可以转化为害,害可以转化为恩。只是必须有一定的条件,没有条件,就实现不了转化。《阴符经》作者初步认识到了矛盾互相转化的道理,但还缺乏转化须有一定条件的观念。

总上可见,《阴符经》的文字虽短,却包含了不少深刻的思想内容。尽管它也有不少缺点和错误,但不失为古代优秀的哲学著作,是中国古代哲学史和道教思想史难得的研究材料。

(原载《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3期)

同类推荐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106岁高寿的本焕长老,在清明节前安详化归而去。总结他的一生,刺血写经、燃臂孝母;忘身求法、建寺安僧;弘法利生、行愿大千。世界浮躁,如何静定?生活的节奏那么快,烦恼那么多,如何解脱?对待名利财富,如何看淡、善用?对待生死,如何超脱?本焕长老给了一个答案:看得开,放得下。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热门推荐
  • 纨绔嫡女

    纨绔嫡女

    【穿越前】她是秦家最不得宠的嫡女丫鬟仆人不把她放在眼里姨娘、姐姐欺负她奶奶视她为不吉利的“天煞孤星”父亲觉得她是秦家的耻辱没有人疼爱的她受尽委屈她是豪华夜总会里最年轻的“妈咪”不幸的遭遇让她寸步难行每日周旋在男人中间卖笑言欢【重生后】星眸璀璨,闪烁坚毅、狠辣的光芒嘴角张扬自信的笑让人望而生畏洗刷清白、翻身作主区区一个秦府算什么,既然老天让她重生那她就不能辜负这番美意只要她愿意,天下都可以成为囊中之物你会玩心计,我自有我的谋略,就看谁笑到最后了!身为庶女的姐姐还真是不安分,忘记自己的身份了么?想抢走我的未婚夫,好啊,那我便成全你,只是你永远不会幸福!贵妃要斗狠,那我就奉陪到底;皇帝你敢杀我哥哥,我就让你死无葬身之地。且看一个小小的嫡女如何工于心计、谋略天下!不良嫡女?我从来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不是吗?★★★★★★★★★★★★★★★★★★★★★推荐偶自己的新文:《黑道尤物》一杯加了料的酒水,一夜噬骨销魂的缠绵;一场精心策划的出卖让她从此成了他的奴.那一晚,他傲慢的如一个帝王,居高临下的看着她承欢在他霸道的温柔下。他眷恋她的身体,她需要他的钱。她明知道他们之间永远只是这般互利的关系却还是控制不住自己沉沦的心当一切真相大白的时候,猛然清醒,原来他从一开始就是在报复,为的就是让她为七年前的逃离付出代价。一场哗然过后,最终谁又刺痛了谁?…………………………“别对我说爱,你不配!”那一夜,他疯狂的在她身上发泄着他愤怒。无言的承受着他的怒气,手指覆上自己的小腹,这里有了他们的孩子……★★★★★★★★★★★★★★★★★★★★★推荐好友文《盗种妈咪》结婚五周年纪念日,他怀抱美女大大咧咧的走进家门两人手牵手,中间带着一个粉妆玉琢的小男孩“这是我儿子,三岁了。”他面无表情的宣布穿的珠光宝气的婆婆一把抱起了小男孩,尖酸刻薄的脸上一脸的慈爱“奶奶,那个阿姨是谁?”“一个外人。”她冷笑,一个外人!结婚五年,她反而成了这个家里的外人!五年来,她为了生孩子吃尽苦头,到头来,他却带着小三光明正大的登堂入室!三年后,她完美蜕变,光芒万丈的归来复仇的火焰已经点燃,她失去的,誓要他们千百倍的还来…推荐好友的文:《第一谋妃》《三个王爷一个妃》《头牌王妃》《二品嫡女》《嫡亲风流》
  • 漫步云深处(全+番外已出版)

    漫步云深处(全+番外已出版)

    他不明白,她明知自己讨厌她,为何还愿意嫁过来?她明明不是温顺的小女人,为何还能在他面前忍气吞声?她在打什么主意?无论如何,他对她都只有痛恨与厌烦;在父亲面前扮演好完美老公的角色,在外人面前藏起婚戒,装作与她漠不相识,而与初恋女友爱火狂燃。在私下里,他嘲讽她、折磨她,得意地说:“你要的一切,我都可以给你,除了爱情。”她却冷静地回答:“沈奕棠,我们离婚吧!”(本文由红袖添香网独家首发,不经授权,谢绝转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吃药小窍门

    吃药小窍门

    日常生活中,食疗吃药小窍门。如:治感冒发烧:生嚼大蒜治感冒:可把鲜蒜瓣含于口中,生嚼不咽下,直至大蒜无辣味时吐掉。连续用3瓣大蒜即可见效。一般用于感冒初起、鼻流清涕、风寒咳嗽等病症。
  • 调教魔尊

    调教魔尊

    ☆☆☆☆☆☆☆推荐新文☆☆☆☆☆☆☆☆开新文了,依然还是女强文《庶女谋略》欢迎收藏~☆☆.☆.☆.☆.☆.☆.☆.☆.☆.☆.☆.文静,本是现代豪门文氏长女,商界女王,死后却意外穿越异世,重生在大衍皇宫。本想独自一人自在逍遥,谁知竟在不知不觉中惹出了这一桩桩情债,不仅失了身,最后竟是连心也失去了。原本一个人的逍遥之旅,最后却是成了九个男人一个女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佛语:情不问因果,缘注定生死。且看前世的商界女王,如何立身于暗涛汹涌的大衍皇朝,步步惊心!********************************************************利益之争,从来不讲手段。有人得利,必会有人失利。然而,追逐半世,得到的,究竟是真是假。或者,聪明一世,只有放手,才能真正得到。********************************************************这是个神奇的大陆。魔、人、仙界共存于世。而不论哪一界的生灵,他们最终所向往的,都只有那遥不可及的天界。这是个简单的大陆。只要天下大乱,传说中的神宝必会现世。那,是通往天界之门的钥匙。传说是真是假,神宝是虚是实,他们从不思考,只是选择相信。然而,一个来自异时空的女子,却打乱了这所有一切。魔界王子,人界帝王,武林侠士,全都为她而争,为她而动。********************************************************——水潋滟,X大普通的女大学生而已,平生只爱财。初降异世的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因这小小的毛病,而被卷入别人早已设计好的圈套之中,变成狐狸,成为一个霸道男子的宠物。——沈傲绝,江湖人称‘月魔’,魔界王子转世。狂傲嗜血,冷酷无情,对狐狸深恶痛绝,见之必杀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会有养狐为宠的一天,更不要说,对其细心呵护,体贴入微,甚至……——司徒昊,原本是凡人界的帝王,一心只将大好江山置于心中,此生唯愿做个古今少有的贤君。然而,却在某一天,为了一个绝色美人,毅然放弃了自己的皇位和追求,走上了修仙之路。——楚天行,武林第一大派天星阁阁主,更是才华横溢,武艺高绝,一副皮相,美得雌雄莫辩,妖艳异常。
  • 帝屋

    帝屋

    抢最好的宝贝,泡最美的妞,学最逆天的招式,神魔玩于我掌,鬼怪踩在我脚,横行妖魔乱舞的龙州谁敢拦他?可他却偏偏有一位同样受黄帝青睐却走上霸道的兄弟,誓与他逐鹿天下,王道,霸道,天下谁主?
  • 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组织架构管理

    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组织架构管理

    本书集中阐述了组织架构管理,包括核算事务工作总量和分量,选择确定组织结构的模式,设置确定单位、部门和岗位,界定单位、部门和岗位工作标准,分析确定岗位员工的授权,健全组织运行的规则等六个方面的工作。其规范化的基本要求主要有组织系统功能完备、事务工作分配合理、岗位工作权责匹配、管理跨度合理适中等四个方面。系统介绍了企业组织运行事务工作的核算与分配方法,并通过实例讨论分析了完善组织运行规则制度的方法。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九世鬼缘

    九世鬼缘

    孙昭:原是天界第一武神龙奇第十世的转世之人。当年龙奇因犯错被天帝责罚,不得再位入仙班。前九世的结局皆为妖魔在其二十岁时所害,第十世是否可以力挽狂澜呢?吴朋:孙昭的好朋友,与孙昭共同打击妖魔。其实吴朋也并非普通人,他的前世也不是池中之物。周毅:茅山法术传人,收了吴朋当徒弟,是第一个救助孙昭的人。也是第一个说出孙昭是龙奇转世的人。龙米:龙奇的妹妹,当初与龙奇一同受罚。在遇到孙昭之后,便与孙昭一起对抗妖魔。赵陆:钟馗的凡间名字,先是在冥界帮助孙昭,然后受地藏王菩萨之命陪同孙昭一起降妖伏魔。怪皇:孙昭等人费尽艰辛要消灭的妖怪,也是一系列发生在孙昭身上的幕后人。
  • 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

    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

    王占义先生编著的《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收录中外词目、语目约4300余条,涵盖日常用语、时尚语言、翻译词语、俗语、成语、称谓以及古诗词名句等。本书条目释义简要,注重溯源分析,大多有与释义、溯源相关的饶有趣味的故事,无论是对家长和学生读者,还是对于喜欢故事的一般读者,都具有明显的阅读和娱乐功能,既是一部理据分析溯源、始见书证探源、故事解说并重的俗语源辞典,也是一部故事性、趣味性兼具的阅读型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