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宗教学以人文学科的方法对宗教问题加以系统研究,使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能互相理解,是一门客观的学科。国家把宗教学列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以及各省的社科基金都设立了宗教学研究课题,1995年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了宗教文化出版社;研究机构也创办了宗教学刊物,如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世界宗教研究》、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的《宗教学研究》。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先后成立了宗教学系。四川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西北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设立了宗教学研究所。教育部建设了宗教学学科的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理论研究所、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和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为21世纪我国宗教学研究腾飞创造了良好环境。人才培养上,各院校招收了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等不同层次的宗教学专业学生。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中宗教文化的研究得到了深入持久的开展,“宗教是一种文化”的认识,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同。吕大吉先生的《宗教学通论新编》认为“宗教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异己力量幻想地反映为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这里吕先生明确指出了“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把它视为一种综合的历史文化现象。学者们大都承认,宗教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而且还是种社会生活,具备文化的功能。目前对宗教学的研究,学者们更多地关注于思想文化层面。目前的宗教理论大多是以基督教经验为基础的西方宗教理论,运用的是以基督教神学概念系统为主的西方中心的话语体系,基于自身经验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宗教学理论研究才刚刚起步。随着宗教学各分支学科如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民间宗教信仰等研究的深入,建立中国宗教学自己的体系应该成为学者们的题中之义。总体上看,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间,我国宗教学学科建设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科研梯队,出版了一大批高质量学术专著,发表了一大批优秀学术论文,在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少数民族宗教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可喜成果。可以说,二十年多来的进步是很大的,成绩是显著的。
以往国内道教研究比之佛教研究较弱。但以任继愈先生、卿希泰先生分别主编的两种《中国道教史》的出版为标志,道教研究迈入空前繁荣的境界。1996年后,研究又有新进展,呈现出全面展开的新气象,研究成果之丰硕,前所未有。研究成果的增多也表现在论文数上,《宗教学研究》(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主办)发表的道教论文最多,继续发挥其作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的刊物的优势。国外道教学者认识到,道教是东方传统文化之一,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适当的生存方式,使我们的神经质自我和被毁坏的地球重建和谐。国外道教学者也有不少人泛泛而论地谈到过道教的一般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在全球一体化和多元文化冲突与对话的时代,关注现实的道教学者,会在这方面提供更多、更严格的反思、讨论和著述,来探讨道教思想体系以哪些方式为新世纪的个人、社会和环境伦理做出贡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和学术交流的频繁,国外的道教研究和国内的道教研究将有越来越多的沟通,并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我们相信,通过中外学者的共同努力,道教文化将会在更深的意义上走向世界。
道教与宗教文化的研究,我们认为有必要在以下课题中予以加强:
一、道教的生态智慧研究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道教,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具有的生态智慧,尤为引人注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环境意识的集中表现。1995年,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联盟在日本和英国召开了“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会议,中国道教协会派代表出席了会议。1996年,中国道协与该联盟合作对部分道教名山的环保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1998年6月,哈佛大学世界宗教研究中心召开了“道教与生态”国际会议。这些活动表明,道教深邃的生态思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海内外学术界都撰写了论著,对道教的生态思想作了初步探讨。但从总体上看,这个问题的研究还很薄弱。相对于丰富的道教生态思想来说,目前的研究还很不全面。对于道教经籍、仪式、养生和戒律中的生态思想,都有待于深入挖掘。对道教生态思想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可以为当代的环境保护理论提供深厚的文化资源。道教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少私寡欲、贵生戒杀等思想,对于现代人树立自觉的环保意识,实行合理的消费模式,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道教养生文化研究
国内外道教养生文化的研究成果已不少,在理论和修炼方法等领域亦有专书和论文。尽管如此,在系统的历史文献整理、全面的养生理论及方法总结、道教养生学与现代科学的交叉研究领域的拓展等方面仍然存在严重不足。道教自创教之日起,养生即是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道教的养生文化更是远绍黄老。道士们近两千年不懈追求的仙路历程,留下卷帙浩瀚的养生经典,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人类的健康长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道教的养生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其他方面,诸如文学、艺术、医药、卫生以及人体科学、养生学、环境学、生态学等都曾有过积极的作用。因此,展开道教养生文化的研究,不仅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全面地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拓展道教的研究,继承和发扬其有益于世人的优秀遗产,更能使我们继往开来,运用现代的理论成果和科技手段,创造性地诠释和实践道教养生文化,为解决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人伦危机提供一条独具特色的可行之路。道教养生文化中有重要的道德实践内容,积善立功,不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心的,这样才能养生。道教养生以道法自然、天道乐生、随缘度人的慈悲心,唤起人们热爱社会、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博爱情怀,教导人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以天道无私的奉献精神,普济群品。从这个方面看,道教养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价值更加彰显。
三、道教与民俗研究
道教在中国社会的长期发展与传播,与民情风俗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多元一体的中国各民族中,民众的风俗习惯、节日庆典以及思维方式,都深受道教文化影响。探析汉族、少数民族民间节日、地方风俗习惯、风物传说、民间祭祀活动、禁忌、婚嫁、丧葬等与道教的关系,弄清中国民众信仰习俗的历史源流及道教文化在中国人生活习俗中的影响、道教劝善书在民间的流传及其对某些民俗形成的影响,研究中国的庙会文化与道教的关系,从理论上说明民间习俗与道教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尝试建立道教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范式,具有重要的意义。道教与民俗是道教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美国学者汤普生编著《西文中国宗教分类目录》,将1980年以前西方学者的道教研究成果分为十大类,其中第一类中的信仰习俗、神话,第八类道教神与崇拜,都涉及道教与民俗。在中国学界的宗教学、民俗学、民族学研究中,学者们对中国民俗节日、道教神仙民间崇拜、道教民间传说的研究,都涉及道教与民俗信仰问题,其中不乏道教民俗的田野调查记录,以及乡村信仰习俗的微观论述,这说明道教与民俗研究是学界颇受重视的问题。但从已有的零星研究成果看来,无论在材料的全面掌握或理论探讨的深度方面,都有继续深入开展研究的必要性。在借鉴国外宗教学、民俗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勾画道教与民俗关系的鲜明特点,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民俗学理论,可以使宗教学的基础理论更为丰富。
四、道教史上重要人物研究
道教史上有一些举足轻重的人物,如晋代的葛洪、刘宋的陆修静、南梁的陶弘景、唐代的司马承祯、唐末五代的杜光庭、南宋的白玉蟾、元代的邱处机、明代的张宇初、清代的刘一明等等,他们在各个不同的方面做出贡献,推进了道教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也有很大影响。目前,除个别人物如葛洪得到较多研究外,许多重要人物都研究得很不够。因此可就某一位著名道教人物的生平、著述、活动、思想、成就、影响、地位等各个方面予以探讨,并以其为个案揭示中国道教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五、道教科仪及音乐研究
道教科仪及音乐是道教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几十年来,国外学者已从文献收集、实地调查、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等各个方面对道教科仪及音乐做研究,但其研究对象还局限于我国个别地区(主要是广东、福建、浙江以及港澳台地区),对中国广大地域内的道教仪式及音乐尚缺乏系统、深入的调查和研究。而国内道教学者中却较少有人探讨这一问题,已发表的一些论著表明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处于垦拓时期。应采用实地调查材料与书面历史文献互证的方法,对各个地域的道教仪式与音乐进行具体的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理清中国道教科仪及音乐的历史、现状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六、道教典籍研究
整理和研究道教典籍,可为各领域的研究奠定坚实的文献基础。中外学者都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其中尤其有影响的是日本学者对一些道书的考订和中、欧学者各自撰写的“道藏提要”。但目前对一些难以考订的道书还缺乏研究,某些道派(如天师道)的经书也尚需整理、分析和考订。应借鉴中外道教文献研究的成果,深入细致地考证某一时代道书或某一道派经书的作者、成书年代、版本源流、主要内容及其与其他道书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解决道教史研究的一些难题。此外,应进一步整理《道藏》,搜集整理藏外道书,在标点本《中华道藏》的基础上,做好新编《道藏》的准备工作,也可进行《道藏》文化价值的多维研究。
七、道教现状研究
调查研究道教在当代社会的发展状况,可为道教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提供理论参考,推进道教在当代和未来的良性发展。道教学界过去一直侧重于研究道教的历史,对道教现状的研究用力甚少。今后,应在广泛占有实地调查材料的基础上,对这些材料做出理论分析和比较,以求对道教现状有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并科学地揭示其未来发展方向。
八、中国道教考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