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700000017

第17章 近十年来中国佛教研究概述(1)

近十年来,中国佛教学术研究工作之活跃,研究内容之广泛,研究成果之丰硕,都是以往所不能比拟的。当前,中国佛教的研究,仍不断以可喜的收获,载入学术研究的史册。以下拟就中国佛教研究的一般概貌、新的进展和特点三个方面,分别加以概述。

一、一般概貌

中国佛学是一门具体学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若干学科互相渗透,密切联系。由于广大的学术工作者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浩劫之后,从学术研究的沙漠中走了出来,整理旧稿,创制新作,使中国佛教研究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百花园中引人注目的一葩。其成果集中地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出版了一系列的专著、论文集和资料书。有关中国佛教通史的专著有吕澂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任继愈主编的《中国佛教史》第一、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985),严北溟著《中国佛教哲学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以及研究中国佛教的重要一系西藏佛教的《西藏佛教史略》(王辅仁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研究中国佛教断代史的专著,有汤用彤的《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范文澜的《唐代佛教》(人民出版社,1979),郭朋的《隋唐佛教》(齐鲁书社,1980)、《宋元佛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明清佛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和《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齐鲁书社,1986)。从理论上阐述佛教思想的有方立天的《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研究中国佛教代表人物的专著有方立天的《慧远及其佛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佛教专题研究方面有葛兆光的《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关于佛典目录方面的有吕澂的《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齐鲁书社,1980)。论文集方面,首先当推中国佛教协会编的《中国佛教》(已出一、二辑,知识出版社,1980,1982),再是方立天的《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中华书局,1982),还有汇编1980年第一次全国佛教学术讨论会论文的《中国佛教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汇编1984年魏晋南北朝佛教史及佛教艺术讨论会的《魏晋南北朝佛教史及佛教艺术讨论会论文选集》(《中原文物》,1985年特刊)。近几年来,由于中华书局进行了有效的组织工作,开展了对中国佛教典籍的整理校释,其成就十分突出。这主要是陆续出版两套书,一是石峻、楼宇烈、方立天、许抗生、乐寿明编的《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已出版第一卷和第二卷(四册),第三、四卷将陆续出版。其中第一卷等已为台湾蓝吉富纳入由他主编的《现代佛学大系》中。二是《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已出版方立天的《华严金师子章校释》、郭朋的《坛经校释》(郭朋另作《坛经对勘》,齐鲁书社,1981)和苏渊雷点校的《五灯会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任继愈选编、李富华校注的《佛教经籍选编》,这是一本阅读佛典的入门书。近年地方佛教研究也有蓬勃的发展,如西安市成立了陕西省"长安佛教研究组",就长安地方佛教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并出版一套"长安佛教研究丛书"。目前已由三秦出版社出版畅耀编著的《青龙寺》,王亚荣编著的《大兴善寺》和陈景富编著的《香积寺》,并计划陆续出版《慈恩寺》、《荐福寺》、《草堂寺》、《华严寺》、《净业寺》、《法门寺》、《广门寺》等重点介绍佛教寺院的典籍。这些书富有地方色彩,引人入胜。此外,在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领导下,由任继愈教授主持的《中华大藏经》编辑局正在紧张地校订重编《中华大藏经》,并已由中华书局陆续出版。这是一部卷帙浩繁、规模巨大的佛教丛书。它采用金代刻本《赵城藏》为主要底本影印,并以《房山云居寺石经》等宋、元、明、清八种大藏经的不同官私版本进行校勘。全书拟分正、续两编,每编各有100册左右,共收录佛教典籍4200余种、23000余卷,其中包括一部分未经传世的珍贵孤本,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预计全书用十年时间出齐。

我国近年掀起了讨论传统文化的热潮,为了帮助广大读者通过佛教与中国文化这样一个断层,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能有一个更为全面透彻的理解,《文史知识》1986年第10期出版了"佛教与中国文化"专号。这期专号就什么是佛教,如何认识、评价佛教,以及佛教与中国文化诸方面的横向联系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专文。这期专号的出版对佛教研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如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在专号的《我和佛教研究》一文中所说的:"以此为契机……佛教研究的万紫千红的时期指日可待了。"

(二)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和有关文章。据粗略的统计,研究中国佛教的论文,在1977年和1978年尚属少见,1979年约有30篇,至1980年剧增一倍约为60篇,1981年约为50篇,1982年约为40篇,1983年和1984年均约为50篇,1985年约有30篇,1986年约有50篇,平均每年45篇左右。关于佛教艺术和寺庙建筑文物的文章,1977年和1978年也少见,1979年为10余篇,1980年剧增到50篇,1981年约为20篇,1982年和1983年均约为30篇,1984年约为20余篇,1985年约为50篇,1986年约为20篇,平均每年30篇上下。由此也可知,自1976年以来发表研究中国佛教的论文为300多篇,论述佛教艺术和寺庙文物等方面的文章200多篇。这些论文和文章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有的论文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三)举行佛教学术讨论会,交流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等单位,曾相继组织会议,专门讨论中国佛教的学术问题。1980年9月中旬,在文化古城西安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佛教学术讨论会,50余位老中青学者就研究中国佛教和印度佛教问题,广泛交换了看法,尤其是就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关系、历代佛教的特色、佛教的美术和艺术、西藏佛教形成的时期和特点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此次会议对于开展中国佛教的研究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1985年4月中旬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举行了魏晋南北朝佛教史及佛教艺术学术讨论会,与会者70余人。会议就魏晋南北朝佛教兴盛的社会原因、特点及其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儒释道三教融合的社会依据和表现,中国早期佛教造像的特点,中国石窟艺术的中原风格,佛教音乐的华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1986年11月在西安市召开隋唐佛教学术讨论会,与会者60余人。会议就隋唐佛教宗派形成的根源和特点、研究佛教的方法论以及"长安佛教研究丛书"的编写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此外在有关的会议上,也曾讨论了中国佛教的学术问题。1981年7月下旬在北京香山举行了全国宗教学学术讨论会,会上曾就过去中国佛教的形成和特点、佛教理论的评价等问题,进行了专门讨论。1983年8月在敦煌、酒泉举行全国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会议就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的历史发展、我国因明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同年11月初,北京大学举行了纪念汤用彤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讨论会。汤用彤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佛学研究家。会议曾就魏晋玄学与中国佛教两个问题举行座谈。关于后一个问题,着重就印度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讨论,与会者强调就中国佛教对印度文化以及对日本、欧美的影响等问题开展研究的重要性。

二、新的进展,新的开拓

上述一般概貌,主要是反映中国佛教研究成果数量方面的情况,从质的方面来看,中国佛教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新进展和新开拓。这也是本文要着重介绍的。

(一)系统地阐发中国佛教的源流。著名佛教史家吕澂先生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是这方面的力作。该书是我国第一部探讨中国佛学源流的专著,具有开创意义。它强调"中国佛学,既不同于中国的传统思想,也不同于印度的思想,而是吸取了印度学说所构成的一种新说"。中国佛教并不是印度佛学单纯的"移植",而是扎根于中土的"嫁接"。"中国佛学的根子在中国而不在印度。"它指出中国佛学的内容主要是"以天台、贤首、禅宗三家为代表"。全书对于中国佛学源流的阐述,着力于探寻和区别它们体系的产生、发展和衰落的演变过程,在不同阶段的论述中贯穿代表人物、师说、宗派等方面的联系,并结合中国当时的有关学说以及印度的学说,综合地穷原竟委,条分缕析,从而全面地、深入地阐明了中国佛学思想发展的来龙去脉。本书还对中国佛教史史料和学术源流上的一些疑难问题,如佛学初传的时间、佛教与中国思想文化的关系、某些典籍和史实的真伪、研究各宗派应采用哪些资料等,都提出了独立的见解,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严北溟先生的《中国佛教哲学简史》是我国第一部探讨和阐述中国佛教哲学史的专著,全书系统而简明地叙述了中国佛教哲学的历史演变和不同时期的思想特点,强调佛教哲学的核心思想是"空",并揭示了佛教哲学在论"空"的思辨结构上的重要特色。

(二)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语言研究中国佛教。编写中国佛教通史是我国佛教研究工作者的夙愿,也是一项浩繁的工程。任继愈主编,杜继文、杨曾文参加编写的《中国佛教史》第一、二卷(全书拟分八卷,将陆续出版),开始填补这一空白。本书取材广泛,叙述详尽,其内容是着重系统地考察东汉、三国时期佛教传入初期与中国传统思想融合的历史过程,并论证佛教传入中国后一直处于依附地位,在传入初期更是如此;阐述西晋、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佛教,着重介绍佛经翻译,剖析译籍,并对这个时期的重要人物,如道安、鸠摩罗什、僧肇、孙绰、郗超、法显、慧远等,都做了重点的介绍、论述、剖析和评论。本书的突出特点是努力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阶级与阶级斗争以及上层建筑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去寻找佛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同时通过汉译佛典与印度佛教思想的比较研究以及不同时代译文的对照分析,来把握中国佛教的特点以及各个不同时代思潮的脉搏。

(三)侧重于资料性叙述的中国佛教专题史。中国佛教协会编的《中国佛教》就是这一类专题性的著作。此套书的缘起是1955年中国佛教学者应约为斯里兰卡编写英文佛教百科全书撰写了中国部分的条目(分教史、宗派、人物、经籍、教理、仪轨制度、佛教胜迹、佛教文化、中外佛教文化交流九类)。近年来佛教协会又对中文原稿加工整理,编成此书。已出版的第一辑包括"中国佛教史略"、"中外佛教关系史略"和"中国佛教宗派源流"三部分,分别按历史朝代介绍从汉代到近代的佛教的活动和发展,分别阐述了中国与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日本、朝鲜、越南、柬埔寨、缅甸、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的佛教文化交流,论述了中国汉地佛教和西藏佛教总共二十八家学派和宗派的形成、发展、经典、理论和特点。第二辑包括"中国佛教人物"和"中国佛教仪轨制度"两部分,收入译经、义理、参禅、明律、立宗判教、传道护法方面业绩显著的佛教人物九十二人。仪轨部分对传戒、度牒、课诵、忏法等也都做了简要的阐释。本书的重要特点是对中国佛教的重要专题按时代的先后进行系统的阐述,突出资料方面的科学性的要求,并努力做到全面性与概括性相结合。

(四)中国佛教断代史研究的长足进展。近几年来出版的中国佛教著作,以断代史方面的居多,共有六本,而且各有千秋。

1.《隋唐佛教史稿》。本书原系已故汤用彤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授课讲义,近由汤一介同志整理出版。这是汤用彤先生继其代表作《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之后又一重要的佛教史专著。全书对隋唐佛教势力的消长、传译、典籍、师说、宗派、传播区域都做了简明扼要的说明。本书的特点是扣住隋唐佛教的宗派问题做了深入的剖析,提出:"所谓宗派者,其质有三:一、教理阐明,独辟蹊径;二、门户见深,入主出奴;三、时昧说教,自夸承继道统。"接着详尽地分析了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净土宗、真言宗、三阶教,从而有力地否定了中国佛教"十宗"、"十三宗"之传闻。全书资料翔实,考证缜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隋唐佛教》,系著名史学家范文澜《中国通史》一书有关部分的抽印本,着重阐述和批判唐代佛教的诸宗派,对禅宗评述尤详。作者在引言中强调从佛教社会作用方面揭示佛教的实质,认为"佛教在唐朝是社会的大祸害","佛教利用艺术做贩毒的广告,艺术性愈高,流毒也愈大"。全书附加的三分之二篇幅则为作者助手张遵骝代编的隋唐五代佛教大事年表,记录有关佛教的一些重要事件,颇富参考价值。

3.《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隋唐佛教》、《宋元佛教》和《明清佛教》,是郭朋同志长期辛勤耕耘,在近几年来陆续出版的四部中国佛教断代史著作,都有填补空白的作用。作者十分强调"把神学问题化为世俗问题","用历史来说明历史","把佛教宗派的盛衰演变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变化密切联系起来,深入揭示两者的关系,尤其是佛教与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相互利用,进而对佛教进行历史的分析,指出其维护封建统治的社会作用"。作者也重视对佛教思想的哲学分析,引用相当丰富的思想资料,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独立见解。《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全书分三篇,分别论述汉代佛教、魏晋佛教和南北朝佛教,着重介绍佛典的翻译,论述重点人物如鸠摩罗什、道安等人的佛学思想,并对般若学、禅学和律学的内容做了系统的阐明。《隋唐佛教》着重对于三论宗、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密宗等佛教宗派的叙述介绍和分析批判。《宋元佛教》对宋代禅宗与程朱理学进行了比较,指出两者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明清佛教》着重阐述明代佛教,尤其是对明代佛教"四大家"袾宏、真可、德清、智旭的生平、著作和思想进行重点的叙述,并对他们主张的诸宗融合、会通儒佛以及三教同源的思想做了系统的评述。关于清代佛教,主要是着重介绍禅宗临济宗两大禅师通琇和道忞的佛教思想和宗教活动。

同类推荐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的怀疑甚至诋毁,但最终它作为圣经经典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动摇;它不是单纯的文学书、哲学书或历史书,但它是很多文学作品的源泉,哲学家不断地引用和讨论,它对犹太古史的详尽记载也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古史书。《圣经》是人类的伟大遗产。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热门推荐
  • 幸福只要一点点

    幸福只要一点点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走进历史深处

    走进历史深处

    本书突出记载了笔者走进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册“历史深处”时留下的思考和感悟。
  • 仙子落凡尘:夫君,要宠我!

    仙子落凡尘:夫君,要宠我!

    她本是琴仙琴声与天上灵气孕育而出的仙子绿绮,浮云万载,她与琴仙天逸相依相伴。却因代琴仙天逸受罚而坠入下界。在凡间,某个和天逸长的一模一样的娃红着脸对她说:绿绮,我喜欢你。她茫然的说:宋漠宸,我也挺喜欢自己的啊~那个外冷内热的尹翼啸蛊惑道:小绿~啊,不是,小绮,跟我走吧,我会晾肉干给你吃的哦~眨眨眼睛咩~她咂咂嘴后接过了某娃递过来的一块肉干:可是…我已经有了啊。还有还有,那个什么霸道的破皇帝轩辕烈,竟然说什么:绿绮,你是我的。
  • 超级猎妖师

    超级猎妖师

    “人有人道,妖有妖道,魔有魔道,兽有兽道,皆为天道。这是一个属于猎妖师的世界,自大陆最后一位帝阶猎妖师盘古大帝神秘陨落之后,十万年的时间,大陆再也没有出现一位帝阶猎妖师。斗转星移,白驹过隙。直到有一天,一位手持轮回古剑名为天明的少年以一匹超级黑马的姿态横空出世。”
  • 大皇妃

    大皇妃

    陆家有九女,个个貌美如花,聪明伶俐,唯独九小姐陆明珠,长得花枝招展,却是白痴一个。听闻:明珠出世,天泛红光,相士判曰:此女命犯孤星,克夫克子。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名高级驯兽师,飞机失事,醒来,却穿越到另外一个时空,她没死,不仅没死,还附在另外一具躯壳中重生,变成又痴又傻,克夫克子的相府九小姐。人前,她傻里巴叽。人后,她可比混世魔王还混世。驯老虎,驯过,长鞭一挥,乖了。驯蛇,驯过,两手一抓,不动了。驯人,这倒没驯过,驯得还是那只“混世魔王”,嘿嘿,试试吧,“夫君,哪里跑。”某片段(一)“该脱去她的衣裳,用铁链锁住她的琵琶骨吊起来,再用泡过辣椒水的铁鞭狠狠抽打,然后再在伤口上洒上细盐,这样每日一次,每次叫她死不了又活不了,多过瘾。”陆明珠挑着秀眉,一脸的邪笑。某片段(二)明珠的小手在他的胸前划了两个圈圈,满是挑逗意味地说道:“皇嫂有疾,皇嫂好色喱。”东莱皇帝,共十九子,其大皇子上官振轩,头脑简单,脾性顽劣,不文不武,喜怒无常,民间厮混青楼,皇城斗乱后宫,堪称京城第一混世魔王,偏偏生得貌美无双,叫无数女子折腰。这等魔王谁敢嫁,嫁他不如嫁鸡嫁狗。这等魔王谁敢惹,惹他等于玩火自焚。陆家八海琼才貌双全,堪称京城第一才女,提亲队伍可排长龙。陆丞相怎会舍得把这等优质女儿嫁给第一混世魔王。成亲之日,随便抓了那痴痴傻傻九小姐充数。当痴傻克夫九小姐遇到玩世不恭凶残大皇子,将是如何的火花碰撞呢?“夫君,我饿了。”明珠舔着红唇,一双明亮的眼睛忽忽地转着。“娘子,别急,为夫这就去给你做。”振轩屁癫屁癫地跑进御膳房亲自下厨。“夫君,刚才你那六皇弟偷吻我了。怎么办?”明珠瞪着大眼,气势汹汹。“娘子,谁敢亲你,为夫这就去宰了他。”振轩说罢,提起宝剑,冲出宫门。本文女强,男也不弱。宫斗、战场、情爱错综复杂,结局一对一。============推荐:《邪魅娘亲腹黑娃》《第一皇妻》《金牌皇后》《重生—名门贵妻》《特工弃妇》
  •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名人:交友之道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名人:交友之道

    朋友可以影响我们的人生。好朋友能温暖我们的心灵,在关键时刻给我们激励和鞭策;坏朋友却使我们的生活偏离正确的方向,因此,正确的交友之道是青少年时期必须要掌握的。本书精选的全球各界名人关于交友之道的精彩文章,篇篇都是切身体悟,句句都是良语箴言,内容包括何为真正的友谊;朋友都有哪几种,如何辨别和结交真正的朋友,怎样与朋友相处,以及与朋友相处之乐等。阅读名人的交友故事,体会友情的温暖与感动,让我们收获生命中最真挚的朋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亲亲宝贝老婆

    亲亲宝贝老婆

    凌乔俏死过一次死之前,那个男人是她的天,是她的地,是她的唯一。死之后,她是那个男人的天,是他的地,是他的所有。心死,心碎的痛,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忘记的吗?“你也想一起来吗?”伏在一个赤身裸体的女人身上,男人回头看向门口的凌乔俏,嘴角弯起邪气的弧度。凌乔俏呆愣在那,眼睛红红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可惜,就你这种料,我还看不上!”俯身覆上身下女人娇媚的唇,……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圣女王妃【全本】

    圣女王妃【全本】

    ~~~~~~~本文全部解禁,谢谢观赏啦~~~~~一个现代女孩江芷琪因为本不是这个时代的阴谋,而穿越时空回到“圣瑾国”意外被二殿下捡到,开始了自己的“圣女”生涯,圣女守节,但是在她身边的二殿下和四殿下都和她有着纠缠不清的爱与情。她到底选择了谁?还是随了后来温柔无比痴心绝代的荃麟王?她的圣女身份又该何去何从?圣女为了救他失身与他,但是换来的惩罚就是以身殉贞,但是他会看着她死?她到底怎么办?层层剥开阴谋,结果那么令人心痛,她会选择回到现代,还是死在古代……————————————————————————我的最新连载作品:《恋上你的身》http://m.pgsk.com/a/79395/《偷欢系列:花犯皇后》http://m.pgsk.com/a/76312/本人QQ:570704460爱上圣女群:66679223欢迎大家,验证信息:输入书中的人物名字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