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100000009

第9章 绪论(8)

托马斯·阿奎那接受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采用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哲学,并沿用圣经的教训,主张地上万物自天主而来,终必回归天主。也即是说,宇宙的被造有其根本的目的。阿奎那以其形式质料说和目的论思想把世界描绘成由下而上递相依属的等级结构。从非生物体开始,经植物界、动物界,逐级上升到人、圣徒、天使、天主。其中每一阶段既是较低阶段的“形式”,同时又是较高阶段的“质料”。下级隶属于上级,归上级统摄,并以上级的意旨为目的,天主则是这一宇宙等级结构的最高存在,是万物追求的最高目的和归宿。托马斯·阿奎那以此论证地上的秩序必须服从天上的秩序,现世必须服从来世。显然,在他的神学体系中,人高于自然,自然存在的意义在于能为人所用。托马斯·阿奎那说:“根据神的天命,按照自然等级,动物被安排为人所用。人或杀死它们,或用任何其他方式利用它们,都不存在不义,因为神对挪亚说过:‘凡活着的动物,都可以作你们的食物,这一切我都赐给你们,如同菜蔬一样。’任何一段禁止残酷对待动物的经文,诸如不要杀死有雏鸟的鸟,都有其目的:或是为了使人扭转残酷地对待人类伙伴的做法,惟恐人因残酷地对待动物而由此继续这样去对待人;或是因为对动物做出伤害会导致使人受损失,使某个人或某些人遭受痛苦;或是因为比喻的需要,例如使徒保罗对‘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这段律法的解释。”CDwyer,AnimalsandtheCatholicChurch,TheMonth,June,1995,p246,转引自徐嵩龄主编《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10页。在这里,虽然他讲的是人与动物的关系,但是也反映了他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即明显的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即使人善待动物,也是为了人的目的,而不是为动物着想。阿奎那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显然受到了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影响,这也是西方环境主义者面对当代生态危机时对基督教传统神学进行诘难的原因所在。特别是随着经院哲学内部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我们可以看到一种越来越强调自然的独立性和独特性的倾向以及认为人类有能力对自然万物做有系统的研究的观点。一些基督徒思想家开始把兴趣从形而上、神学和哲学方面的问题转移到直接接触物质世界的问题。

但另一方面,中世纪的灵性运动和神秘主义者,如意大利修士圣方济各(FrancisofAssisi,1181-1226,或译为法兰西斯)、德国本笃会修女宾根的希尔德佳(HildegardofBingen,1098-1179)、艾克哈特(JohannesEckhart,约1260-1327)等,他们以各自的方法跟自然大地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方济各是中世纪方济各会(托钵修会)的创始人,意大利保护圣人。直到20世纪,基督徒和更多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仍一致认为方济各在过去二千年内最完整地体现了耶稣基督的生活方式和教导。伟大的诗人但丁在《神曲·天堂篇》第11歌中称他是无比热忱的仁爱天使。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在1990年发布的《和平日文告》中也指出:“他提供基督徒对受造界的完整性之真实和深切敬重的范例。”(16号)《和平祷词》、《太阳歌》是他的传世名作。他以对自然万物的爱,对天主的感恩,呼唤人们关爱天主的创造物,成为了教会史上被公认的最善待自然的人,也是当代基督徒学习的楷模。他认为在来源于天主并显现天主的荣耀方面,所有受造物都是平等的。作为一个属天主的人,他能够从万物中看出每一受造物的被造意义,因此他能以仁慈的态度对待所有受造物,反映天主对万物无限的爱。他把基督教传统中的爱不仅用于对待动物,而且扩大为对待整个自然,把日月星辰视为兄弟。把非人类存在物称为兄弟姐妹,认为蚯蚓、蚂蚁这类生物,石头、水这类无生物都是天主的礼拜者联合体的成员,它们都与天主有着某种直接的联系,因此,人类应该对它们充满爱心。

他认为生命是非常单纯的,生命的本质就是爱。他对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满怀亲切和热爱,对造物主纵情歌颂。他认为天主在太阳、和风、花草以及一切事物中展现自己,它们都是造物主神奇生命的闪光。他常邀请阳光、小鸟和自己一起赞美上主,称小鱼、蟋蟀为兄弟,向狼和鹿讲道,为田野的鲜花、清澈的溪流感谢天主。他虔诚地漫步于巨石上,因为那是天主的手笔,闪耀上主的美丽;他吩咐砍柴的弟子不要把整棵树都砍下,要留下一部分沐浴主的爱;他告诉弟子们掘地时要为花草留下空间,好让它们以其嫩绿和艳丽宣扬上主;他将路旁的昆虫拾起放入草丛,以免被人践踏,让它们有更多的时间彰显造物主;他准备蜂蜜和葡萄酒,让蜜蜂在寒冷的冬日不至饿死。他对飞鸟说:“我的飞鸟弟兄,你们应当赞美你们的造主,时时热爱他,是他给你们羽毛做衣服,恩赐你们高飞的翅膀。他使你们居住在清洁的空气中,不耕种也不收割,他仍保全你们,全不用你们操心。”他从宇宙万物中都能看到美,看到爱,看到创造者的运行,而为之感动不已,他对上主创造的这个神奇世界充满了强烈的爱、敬仰和渴望。

方济各对上主总是充满着感恩和爱。他热爱宇宙万物,他将万物都视为天主的光荣,他的兄弟姊妹。而万物好像也都被他感动了,都愿意做他相亲相爱的兄弟姊妹。1225年初夏,几乎已双目失明的方济各,因为对万物的爱和对上主的感恩使他唱出了万古流芳的《太阳颂》,也称《万物颂》萧潇:《爱的使者》:

我们的主上主与他的受造者应受赞美,

赐我们白昼和光明的太阳兄弟应受赞美,

他公正、仁慈、美丽、辉煌,

他以无瑕的光明,对我们展现造主的荣耀。

我们的主上主应受赞美,

你将月亮姐姐和星辰妹妹安置在澄澈的天空,

她们明亮、高贵、美丽,以璀璨可爱的光华照亮苍穹。

我们的主上主应受赞美,

你创造了风兄弟、空气、彩云、雾露和四季,

你用他们扶持万物的生机。

我们的主上主应受赞美,

你创造了谦卑、贞洁的水妹妹,

她柔顺、清静、珍贵,她洗净我们,浇灌我们。

我们的主上主应受赞美,你创造了火兄弟,

他多么光耀、欢畅、热烈、有力,

你藉着他赐黑暗以光明。

我们的主上主应受赞美,

你赐给保爱我们的土地母亲,她多么丰沃、慷慨、仁慈,

你藉着她赋予我们果实、芳草及各色花木。

所有的兄弟姐妹们,请都来赞美上主,

光荣他,感谢他,并要竭诚、谦逊地侍奉他。

在这里,方济各纵情赞颂上主和大自然中的一切,包括太阳、月亮、清风、热火、大地、芳草……《万物颂》表明,宇宙万物都是天主创造的,而自然界万物的存在又彰显了造物主的荣耀,说明了天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对自然界的依赖。

(三)宗教改革及近现代基督教的生态思想

基督教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这种复杂传统也为以后的宗教改革家们所继承。一方面他们都是偶像崇拜的激烈反对者,是“人”的发现者。他们在推崇上帝至高权威的同时,提高了人的地位;但另一方面,16世纪欧洲著名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MLuther,1483-1546)和约翰·加尔文(JCalvin,1509-1564)对上帝的创造表现出特殊的欢迎以及他们把《圣经》视为绝对权威都使他们对自然容易采取管理模式,要人类尽到对上帝造物的责任。在马丁·路德的著作中有不少涉及上帝与自然、自然的奇妙、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论述。

马丁·路德热爱大自然,他把星月灿烂的夜空,描绘为“伟大的建筑师的杰作”。在神人关系上,马丁·路德反对天主教会的“圣礼得救论”和“善功赎罪论”,提出了“因信称义”的基本教义。在马丁·路德看来,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人,这个“义”不在于本人自己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他主张个别的罪人可以直接而立即来到永活而慈悲的上帝面前,强调个别的罪人与全能的上帝之间的直接关系。保罗·蒂里希(PaulTillich,1886-1965)认为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把上帝与人的关系置放在一个崭新的基础上。中世纪的神人关系是一种道德关系。人可以借着不断地行善积德来改善他与上帝的关系。但是马丁·路德的神人关系却是实证的。要么,人“因信称义”是上帝的儿女,要么,人就不是上帝的儿女。“因信称义”是一个“我—你”的主体性关系,即人必须自己因信领受上帝的恩典,教会或神职人员是无法代劳的,信仰是和上帝建立联系的正当方式。“得救本乎恩典”是自保罗、奥古斯丁及马丁·路德等以来不变的救恩定律。恩典的真谛乃是上帝无条件赐予与接纳,这无条件赐予与接纳的基础是上帝向人所彰显的至高的爱。这爱可以产生无比的救赎与道德力量,把“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命转化为“以上帝为中心”的生命。

路德把人性本恶归之于原罪。在路德看来,人的罪恶的始初便是人对上帝的背叛,也就是说,在于不信。路德不仅认为人性之恶来自人的原罪,来自对上帝的背叛,而且还在于人有自由意志。路德承认人类的自由意志是上帝给予人类的,但这种自由意志与上帝的意志是不一致的,而且常常使得人类背离上帝的意志而造成罪恶。

约翰·加尔文同路德一样,认为人的天性为恶。由于原罪,人身上的每一样东西,包括心灵和肉体、理智与意志都被罪恶所渗透。他反对自由意志说,认为人不可能通过自己的意志能力去恶从善。

加尔文赞同路德信仰得救的主张,但比路德更激进,提出了“预定论”的神学思想。加尔文同样否定了神职人员和罗马教会的作用和权威,否定了通过教会和圣事获得拯救的观念,认为人的得救不在于个人的善功,而全凭上帝的恩典。上帝有无上的权能,上帝创造世界最终都是为了显示他的荣耀。根据预定,有人得救,称为上帝的“选民”;有人受永罚,称为“弃民”。“选民”注定得救,“弃民”注定沉沦。既然得救完全取决于上帝的预定,那么,一切善功、圣事等就都不起作用,而且他认为,人在现世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就是“选民”和“弃民”的标志。加尔文重视人们的工作、个人职业和人生的世俗责任,用对待工作和个人世间职责的忠诚的新苦行主义取代旧的“超自然”苦行主义,给予人生一般职责以宗教意义,它向世俗世界引进一种新的道德动力,适应了当时新兴市民阶级的需要,鼓励他们进取、坚忍、节俭、虔诚、自尊等品质,成为近代资本主义精神的一部分。加尔文把自然世界称为“上帝荣耀的舞台”,这世界中的万物都好像“燃烧中的亮光”在赞美上帝的荣耀。加尔文确信上帝活生生的存在事实影响了世界和自然界中的万物。加尔文以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去认识上帝创造的世界万物。加尔文认为人类应尽其一切能力,用智慧来履行荣耀上帝的职责。加尔文认为那些忽视研究自然的人,与那些在探究上帝的作品时忘记了创世主的人同样有罪。

在这一时期,不仅基督新教对自然表现出亲善,天主教也如此,其中较典型的例子是1567年,当时的教皇庇护五世针对西班牙国王费利普二世酷爱斗牛发表了通谕(Desalutegregis),谴责这种血腥的运动,尽管其出发点并不是为了牛,而是为了斗牛士和观众的灵性利益。

在17世纪的一些灵修作品和宗教诗歌中,仍可以看到照顾大地、关爱自然的观念。约翰·安得斯(JohnArndts,1555-1621)在其《自然之书》中就极力排斥当时把地和被造物视为满足人类需要之工具的思想潮流,而认为在人类和自然界之间存在着一种爱的关系,认为在上帝的爱中,人和自然都可得到完全。

对启蒙运动在生态环境恶化中所起的作用,当代西方教会评价不一。多数基督教环境主义者认为这一运动把宗教改革对自然有利一面的好传统都丢失了,直接导致了对环境的破坏。它使上帝不再能规范和指导人类,由此造成上帝与自然分离。这也加深了人与自然的对立,这点尤其在理性主义者(笛卡尔、斯诺宾莎等)的思想中得到了最大的体现。近代的工业革命、科学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人对自然的掠夺完全合理化,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而近现代的基督教会对自然的态度基本上就是受了这些思想的影响。从16世纪末叶到20世纪中期近四个世纪之中,对于《圣经》中有关自然大地的教训,各个教会所强调的重点或立场互不相同。一般基督新教传统比较直接而迫切要求其信徒负起对大地生态的责任;而天主教和东正教传统对兴起和发展中的自然科学和技术潮流所做的反应就比较迟缓而有所顾虑。

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如何挖掘和阐扬基督教会历史上、经典和神学家著作中各种有利于绿色化的思想因素,消除其不利的一面,已成为当代西方基督教会的当务之急。随着西方环境运动的深化,在西方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伦理学,它们与基督教会内部各种思潮相结合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态神学,使基督教神学更为多元化。

同类推荐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对所有在红尘中还为“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尤其是郁闷、忙碌、焦虑的上班族来说,想要像佛一样淡定,似乎是天方夜谭……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 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卷》是中外名家经典诗歌·惠特曼卷。作者惠特曼,收录了他的多篇抒情诗,主要内容包括:题诗、铭言集、我歌唱一个人的自身、在海上带有房舱的船里、幻象、开始我的研究、我听见美洲在歌唱、从巴门诺克开始、自己之歌、亚当的子孙、从被抑制的疼痛的河流德等作品。
  • 世界新经济管理模式(欧盟卷)

    世界新经济管理模式(欧盟卷)

    欧盟作为欧洲诸国经济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的欧共体组织,拥有众多成功走向世界、开展国际化营销的知名企业。这些企业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营销模式。纵观欧洲企业的成功,往往离不开其营销的成功……
  • 至尊商女千千岁

    至尊商女千千岁

    重活一世,欠她的,算计她的,她一个都不会放过。刚重生,爹娘被害,整个京城的人都在觊觎着云家的万贯家财。这一世,她不会被歹人蒙蔽,是善是恶,定要分个清楚。
  • 银河帝国11:曙光中的机器人

    银河帝国11:曙光中的机器人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 相见欢之为爱轮回(全书完)

    相见欢之为爱轮回(全书完)

    一个其貌不扬的古怪老师,却在体内暗藏着南唐后主李煜的灵魂一个来路不明,性感多才的音乐老师,却在体内暗藏着大周后娥皇的灵魂这是一场现代爱情悲剧,还是唯美爱情的重演?这是人生宿命,还是一场惊天大阴谋?而当两个灵魂苏醒的时候,所有的一切却刚刚开始……=================================================本小说原名《琵琶》。一把著名传世的琵琶牵出了生与死、情与愁、爱与恨的碰撞=================================================故事简介:太平兴国三年的七夕节,李煜应该在这一天悄然死去,但他却从死亡中迸发出来。关于李煜的故事远远不止41年,这41年是历史的永恒,之后的千百年却是一段传奇。通过灵魂游离的千年——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远方传来了一声远古的声音,发出这种声音的是一种失传了千年的乐器——烧槽琵琶。而烧槽琵琶的声音更像是一种呼唤,来自于地底下、或者是时间背后的呼唤。神秘的音乐女教师似乎对这种声音有著特殊的信仰,她要去寻找这个声音,找到那个烧槽琵琶,因为这是开启轮回之门的钥匙。她跟随著一个古怪的男老师开了始寻找烧槽琵琶的探险,最后,他们在一处荒凉的古墓里的找到了这个琵琶,但是真正的阴谋却刚刚开始。烧槽琵琶不见了,他们又陷入了另一场危机之中……终于回到了北宋年间,李煜从死亡中复活,作为北宋俘虏的他开始了复仇的计划,他与宋太宗赵光义的明争暗斗也随之拉开……但是当烧槽琵琶重新来到他们身边时,一切都不同了。他放弃了与赵光义的暗斗,而且开始了一场逃亡的生涯,在宋廷军队不断地的追击中,李煜一次次与死亡擦肩而过,他能否摆脱赵光义的势力,他的终点又是何处?然而,跟随在他身边的烧槽琵琶,却也暗藏了一个惊天的大秘密……李煜还是重新登上了帝位,他又一次当上了皇帝,这一次面对的敌人除了北宋的赵光义外,还有来自大辽的耶律德光。这一次的敌人更加地凶狠和残酷,他与娥皇的爱情宿命在战火纷飞中经受着生离死别。这所有的敌人不仅仅为了夺取李煜的性命而来,也不仅仅是为了占领疆土而来,更是为了这把神密的烧槽琵琶,他们要将其占为己有……然而烧槽琵琶铭刻了李煜对娥皇无限的爱意,又岂能让人夺去,在保卫疆土和保护琵琶之中,到底孰轻孰重?在要江山还是要美人的选择中,李煜又会选择谁?当琵琶再一次响起的时候,你,做好了生或者死的准备了吗?=================================================欢迎朋友们加入读者群:53498536谢谢各位的支持和鼓励!
  • 我们怎样做父亲

    我们怎样做父亲

    这是一本现代文化名人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文集。书中所收的文章,有散文、杂文、随笔、论文,还有讲演稿、书信。作者中有作家、艺术家,也有哲学家、美学家、教育家。他们都是中国现代史上成就不凡的文化名人,如鲁迅、蔡元培、陶行知、徐志摩、丰子恺、老舍、叶圣陶等。他们的文章中蕴含着对孩子赤诚的爱、谆谆的苦心、人生的智慧,以及对国家的抱负、对社会的责任、对理想的坚持、对进步的追求。
  • 前夫靠边站(大结局)

    前夫靠边站(大结局)

    三年前那个冷血无情的男人为了离婚后不再和她有任何的牵连,亲自押着自己去医院拿掉了属于她和他的孩子。也是在那天她看清了自己爱了六年的男人是多么的冷血和绝情,也是那一天她决定要远远的逃离那个可怕的男人,从此以后不要再和他有一点关系,可是没想到三年后老天和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原本以为自己爱的那个人一直是自己心中的那个女神,为了自己心中的女神他狠心的拿掉了自己的亲骨肉,可是为什么等他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后总是想起那个被他伤害的体无完肤的前妻,他总是不自觉的想起那张总是甜甜的微笑,总是想起……“原谅你?可以只要你能把那个已经不存在了的孩子赔给我,那么我就原谅你!”方淑雪冷笑的说道,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追随他背影的女人了。“难道我们真的回不到以前了吗?”吴汉云看着眼前这个已经蜕变了的女人问道。
  • 高门贵妇

    高门贵妇

    即使这段婚姻里你不曾爱过我,我却不愿让孩子就这样离去!————————婚礼前夜遭人强迫,新婚之夜被丈夫赶出家门。她是K市里最清纯的名门大小姐,岂知命运如此捉弄,让她从此天翻地覆。他是K市赫赫有名的青年才俊,商界大亨,却唯独看不惯自己的小妻子。*她:我怀孕了!他:……孩子不能要!那天,他亲自将两颗胶囊交到她的手里命她吃下去。她却最终只是淡淡一笑,即使再多的不舍,却也接过胶囊便抬头干咽了下去。*当看着他拥着女友站在聚光灯下的时候她手里却握着他交给她的离婚协议书,终于,他不再需要秋家的扶持,于是,她便再也没有做他妻子的理由。只能任由铭心刻骨的痛,云淡风轻的离开。*只是她走了,家里却已经满满的她的身影,当他得知她痛快的签字时他更是气急的将离婚协议书当场握成了一个球,只是当球进了垃圾桶,里面两颗红色的胶囊却染红了他的眼。*再相见,她已经是高佲集团的总裁夫人,身边有贴心的丈夫跟女儿陪同,当她感动的笑着给丈夫夹菜的那一刻……心仿佛被剜走一样的痛开,才知道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介绍下,我太太秋素白女士!”“尹先生,别来无恙!”曾经,他也有这样的机会……***************************************推荐好友的完结文《名门,高攀不起》有时候,挣扎只是让高高在上的人更加凶猛的羞辱对待。“娶你,本就是为了让你怀上我的种!”有没有那么一个人,在你的生命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却只是曾把你用力地伤着。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名门前夫,别来无恙》
  • 萌妻上天:豪门千金归来

    萌妻上天:豪门千金归来

    微信公众号:junfengyuan888.人前,她是懦弱乖巧的千金;人后,她是步步为营的复仇女神。扮猪吃老虎是她的拿手好戏,虐死人不偿命是她的风格,卖了人还帮着数钱是她的专长;有个宠她如命的土豪男盆友,一切都是浮云!欺骗她感情的负心汉?抓去坐牢!害死她生母的渣父?让他身败名裂!虚情假意的伪善后母?让她一无所有!想谋夺她一切的继妹?毁她容扒她皮!虐待狂弟弟?踢到暗街受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