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900000009

第9章 道之本体论(1)

"自然者,道之真也"

——南北朝《无上秘要》

道之本体论是道教宇宙生成论思想的深化和发展,是道教对宇宙本体存在的深入思考和逻辑把握,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哲学要为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找出一个共同的本原(或本体),这个本原必须包含一切具体事物的特征,反映它们的共同本质,而本原(或本体)自身却只能是抽象一般的,或关于理念或关于实体的概念。"卢国龙《中国重玄学理想与现实的殊途与同归》,第274页。在中国,""本体"一词,始于晋代。西晋司马彪在所作《庄子注》中解释"而侈于性"说:"性,人之本体也""。张岱年著,邓九平编《张岱年哲学文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562页。"魏晋以后,哲学界关心和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本体论"。以本体论取代两汉宇宙构成论。这一变化,说明中华民族理论思维的深入与提高。"任继愈《天人之际》,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07页。道教道之本体论从本质上讲是宗教化的本体论,但其对"道"本体运动及本性存在的理解和认识,则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内核,闪烁着不少唯物主义的思想火花,为树立唯物和科学的本体论世界观提供了借鉴和帮助。"将本体作为一个哲学概念,进行分析,加以论证的,第一个人就是亚里士多德。"参见汪子嵩《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而在中国第一次提出"道"这个概念的是《论语》,在孔子思想中,"道"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将"道"作为本体存在的是老子,道教又将其丰富与发展。《老子想尔注》认为:"道者天下万事之本。"《老子想尔注校笺》第18页。王玄览在《玄珠录》中也认为:"道无所不在,皆属道应。"《道藏》第23册,第620页。"道最初是一个哲学概念,表示规律、法则,但它潜在着一种被神化的内涵。一旦社会有了需要,它可以转变为一种宗教的核心理念。"宫哲兵《老子与道教》,《宗教学研究》2004年3期。韩国李顺连在《道论》中提出,道家、儒家、佛家、基督教之道具有体用、有无、一多的统一,并认为:"大道一本而多元,异途而同归,一体而多用。"(韩)李顺连《道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7页。道教道之本体论思想与道教宇宙生成论一样,道教哲学思想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认识,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道的意义不是单纯的,而含有深奥的复杂的内容。"刘鹗培主编《张岱年文集》(第四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页。但是,在这种多样性的背后却有着共同的规律,体现于"道"的"本体"统一性。

§§§第一节道之本体存在认识论

本体论是关于存在研究的理论,最早具有"本体论"思想的是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爱利亚派巴门尼德的"存在",他试图撇开宇宙万物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寻找出一种永恒不变的本原--"存在"。柏拉图则将这种"存在于人的心中",又独立存在于事物和人心之外的实在,称之为"理念"。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本原"、"本体"表达了一切存在物都由它构成,都由其产生,又复归于他。希腊文logos(音译"逻各斯")一词,基督教哲学中亦译作"道",意译为"理性"、"理念"等含义。赫拉克利特最早提出有关逻各斯的学说,认为逻各斯是一种尺度、大小、分寸,即数量上的比例关系,并成为其体系中的一个基本的抽象概念。孔子关于道之思想体现了"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即强调"人道"之作用,老子之道则侧重于"天道",与孔子之道明显不同。""道也是佛教论述的本体,佛教从"言语道断"出发,反复声明"道不可言"。"(韩)李顺连《道论》,第254页。道教道之本体存在认识论是道教本体认识论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道教从认识论方面对"道"之本体存在的理解和把握。"在老子以前,人们都以为万物之父即是天,天是生成一切物的。到老子,乃求天之所由生。老子以为有在天以前而为天之根本的,即是道。道生于天地之先,为一切之母。"刘鄂培主编《张岱年文集》(第二卷),第49页。老子的"道",既是"天地之始",有天地起源论的含义;又是天地万物所依据的根据,有本体论的含义。参见张岱年著,邓九平编《张岱年文哲学文集》(上),第565页。"道教哲学与西方传统的本体论哲学和现代生命哲学都不尽相同。道教所谓的本体,不是与现象毫不相关的自在之物或纯粹的理性法则,而是有生命的,能生物应物的"道体"。王卡《生命的源泉与归宿》,《儒释道与基督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道教经典中所论及的"道"又称之为"常道"、"真常之道"、"大道"、"无上正真之道"等,被视为万事万物的"本根"、"本源"。"自然,道也。"《老子想尔注校笺》第32页。道之本体存在状况如何,道教通过其特有的"自然"、"应物"、"老君"、"三一"与"无为"说等对此作了系统的论述和探讨。

一"自然者,道之根本也"

——道之本体"自然"说

道教继承了老庄"道"之自然性的思想,并在宇宙生成论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道本自然"的存在论思想。"道教在教理上承袭了道家学说,其生命本体以道家自然哲学为基础,故而其自然本体皆以道家自然本体为依据。"李大华《生命存在与境界超越》,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道教自然本体存在说是道教宇宙生成思想的深化和发展,其"大道自然"、"道本自然"、"道合自然"是道教宇宙本体存在论的具体体现,对于深入认识道教的宇宙观具有重要意义。十七世纪荷兰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经常把实体称为"神"(上帝),有时也称为"自然"。"神"和"自然"两个术语表达的是同一概念,都是表示作为万物存在的原因的实体。阮籍在《达庄论》中阐发了他的"万物一体"的宇宙观,认为:"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阮籍《达庄论》,《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二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311页。道教自然观继承了这种"万物一体"的思想,将"自然"作为"道"之本体存在的体现,认为:"道、自然、天为同一事物,是万物之源,它是无限的。"(日)漥德忠《道教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3页。道教通过"自然"所表达的与道之本体存在之间的关系,展示了"道"作为宇宙本体存在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并成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之本体存在的出发点和基本内涵。

第一,"道法自然,自然之道"。《老子想尔注》说:"自然者,与道同号异体,令更相法,皆共发道也。"《老子想尔注校笺》第35页。自然与道虽然名字相同,二者表达的都是一种存在状态,但实质是不一样的,二者相互效法,但是"自然"则是道之本体存在的一种体现,"道"是最根本的,"自然"不过是一个名号而已。道教将"自然"界定为道之本体存在的一种体现,反映了道教在本体论上所具有的判断标准。《太平经》对这种"自然"所表达的"道本"作了进一步解释,说:"自然者,乃万物之自然也。"《太平经合校》第16页。"自然"所表达的乃为万物之自然存在,这种自然存在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自然表达了万物所具有的存在之客观性,二是表达了万物存在的一种本然状态,是道教自然观对于"道本"存在之特征的一种表达形式。对此,《西升经》认为:

道要不烦,一言该之曰自然而已。道法自然,自然之道,行之为上,不行则不至也。

道教自然观从认识论上对"道本自然"的普遍性作了深入解释,认为其"自然"是道所具有的本质"本然"属性和运动规律存在之重要体现,表达了"本体本然属性"的道是一种客观存在。"自然是理性,有概念性质,是在并列中的概念,是有广袤形式的概念。"(美)梯利著,武德增补,葛力译《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81-482页。道教的道之本体存在论思想,主要在于通过"自然"表达了道之本然属性及规律存在所具有的无所不入,无所不在,并普遍存在于世界万事万物之中的特征。

第二,"道之自然,物之自然"。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经典《无上秘要·入自然品》认为:"自然者,道之真也。人为道能自然者,故道可得而通。是故凡人为道,当以自然而成其名。"《道藏》第25册,第294页。如果人能遵循道之本体--"自然"存在所具有的规律,则"道可得而通"。道教这种通过"自然"所表达的道之本体存在之"真"的认识,是道教把握道之本体存在的理论基础,"人为道能自然者"则表现为对于道之本体存在"自然"性的把握和认识,凡是能认识和把握"道"之存在"本质"客观实在性的,则可以被认为"自然"。道教最终将道之本体存在思想落实在"自然"所体现的"本然"及内在运动规律存在上,反映了道教自然观对于道之本体存在认识所具有的科学探索。道教这种对"道"之"本真"认识的主要依据乃为"道法自然"、"道本自然"等思想,是道之"本然"存在的本质反映。同时,南北朝时的《无上秘要》还认为:

道之自然与物之自然名同意异。……道自然也,得之者,知其自然,不得之者,不知其所由然。《道藏》第25册,第295页。

这里将道之自然存在与物之自然存在作了区分,认为二者"名同意异",即道之自然存在所表达的是道之本然本性及内在运动规律性的本体存在,是一种内在的而又不能被看见的存在状态;物之自然所表达的存在乃为物质的物理化学属性自然存在形态,这种存在状态和属性是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加以认识和了解的。对于道之自然存在之内涵,只有深入了解其存在的内在本质属性及运动规律,才能"知其自然"并顺道之"自然"存在而得之。道教隋唐时期的经典《道典论》对于道之本体存在的状态作了如下论述:"自然之太和,御九精之灵气者也。夫道之纳用,贵自然也。德之为精,尊恬愉也。摄自然以载真,抱恬寞以正邪者,则横犯不生,飞害自减,可要道之旨者也。"《道藏》第24册,第854页。道之本体"自然"存在表现为"太和",其本然本性的存在体现于"道之纳用",是"道"通过"自然"所表现的本性存在的重要体现。这种"道"之自然存在之"旨"则具体表现为"贵",即通过"尊"、"摄"、"抱"等方式遵循道所具有的本质本性之存在,并表现为"横犯不生,飞害自减"等道所具有的内在运动客观存在之属性。

第三,"道本自然,无所不入"。杜光庭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中说:"道本自然,无所不入,十方诸天,莫不皆弘至道,普天之内,皆为造化蠢动含生,皆有道性,若能明解,即名为得道者也。"《道藏》第17册,第187页。"道"作为宇宙的基本存在具有普遍性和客观实在性,其本性存在则具体表现为"无所不入"、"莫不皆弘至道"、"蠢动含生皆有道性"等方面,如果人们能够认识道之本体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运动规律之存在,则可以"得道"。这里道教将"得道者"作为对于道之本体存在认识的主观能动者,认为只有认识和把握其客观规律性才能顺应道之本性存在及"本然"运动规律。道教根据"道"之本性存在,从对于道之存在及运动规律的认识上解释"自然"所表达的"道"之本质客观存在性,对"自然"的基本含义作了具体而形象地解释。唐徐灵府(号默希子)《通玄真经》说:

自然盖道之绝释,不知而然,亦非不然。万物皆然,不得不然。然而自然非有能,然无所因寄,故曰自然也。《道藏》第16册,第710页。

道教从认识论的角度对"自然"所表达的道之本体存在的客观性作了四个方面的解释:一是自然是对道之客观存在最完美的解释,称之为"绝释";二是万物的发展变化都遵循着道之客观规律即"万物皆然";三是道所体现的发展和变化的存在形态乃为"自然非有能"并且"无所因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顺应道之规律而不能违背它;四是只有遵循并顺应道所具有的客观本质本性及运动规律之存在,才可以称之为"自然"。这是道教对于道与自然之关系最完美、最精彩的解释。

二"道能遍物,即物是道"

——道之本体"应物"说

道之存在是一种"本在"状态,这种状态通过"道物"关系表现出来。亚里士多德在本体论上曾提出"种"与"属"的关系。柏拉图曾经通过理念来表达"本在"的思想,认为"理念的模样印于这混沌的"物质"之上,便形成宇宙万物,即我们的感知对象"参见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1页。这种"本在"虽然是绝对观念的产物,但却表达了"存在"与"非存在"之间的关系。道教对于道之本体存在的认识表现在"道物"关系方面,它继承了道家关于道所具有的有象、有物、有精、有情、有信的客观实在,表明道既是宇宙创生的本原,又是万物发展变化的生机和动力;既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则的体现,又可以展开为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无为无形的宇宙本初的自然节律,具有道与物的统一性。"从宇宙论出发以道为世界本源,自然面临天地万物生成之后道的适从问题。隋唐道教理论家力图从体用、本迹的角度统一道与万物。"陈兵《道教之道》,第5页。说明道之存在具有与物之统一性,即所谓"道能应物,物能得道"《道藏》第23册,第625页。反映了道教对于道之本体存在的基本认识。

第一,"以物禀道,道之应物"。王玄览在《玄珠录》中对于物与道之间的关系作了如下论述,认为"道物"关系体现了"本"与"表"的关系,即道作为物质存在之本,而物则是其本之上的"表",是"本印"与"被印"之关系,物作为道之表,体现了道之本体属性与特点:

万物禀道生。万物有变异,其道无变异,此则动不乖寂(如本印字)。以物禀道,故物异道亦异,此则是道之应物(如泥印字)。将印以印泥,泥中无数字而本印字不减(此喻道动不乖寂),本字虽不减,复能印多泥,多泥中字与本印字同(此喻物动道亦动)。《道藏》第23册,第620页。

这里将"道物"关系做了三个方面的表述:一是道教认为道为本,"万物有变异,其道无变异。"道在宇宙生成演化中的本体地位具有"无变"之特点;二是物之变化乃是道之内容的反应与体现,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之功能,即"物异"乃为"道异"之反应,称之为"道之应物";三是"道物"相应之关系如"印泥印字","泥中无数字而本印字不减",物质世界的千变万化都是由于道之"复能印"的结果,尽管物质世界纷繁复杂,但其本质则体现了道所具有的本质本性,其属性则与道同,即"字与本印字同。""道与万物的关系就好比印与泥;将刻有字的印去印泥,无论是什么泥、有多少泥,泥中可以印出无数字,而本印字不减少。本字虽有一定,却能印许多泥,字与本印字却是相同的。同样,万物禀持道而产生。万物有变异,道无变异,这就是道的应物无穷。这里所说的道,已具有柏拉图所谓"理念"的意思。"丁培仁《道教典籍百问》,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90页。

第二,"道能遍物,即物是道"。道亦生亦灭,又不生不灭,道自性与"空"合,所以道能遍物,无所不在。《玄珠录》认为:

同类推荐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出家六年,精研佛经,一朝归来,即向文化大师南怀瑾叫板!此人就是本书作者董子竹。他认为,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六年如一日诵读《金刚经》,对儒佛道三家均有深入研究的董子竹认为: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与谬误。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热门推荐
  • 爹爹万万岁:废材娘亲

    爹爹万万岁:废材娘亲

    产后某女身体瞬间缩水,变成史上最悲剧的娘亲。修仙途中遇一男,待得知她就是他的仇人时,某男关门拉人。宝宝此时骑着神兽踹门而入:“我娘说,师父爹爹从来就不是人!”
  • 弑宠特工女:杀手皇后龙凤宝宝

    弑宠特工女:杀手皇后龙凤宝宝

    二十一世纪绝世特工,手刃仇敌。一朝穿越,“唰——”当嗜血特工穿越为恶名狼藉的上官家“废材公子”,女扮男装雷厉风行,生杀与否全在她一念之间。然,冷俊腹黑男子用计压上她身后,不见其踪影,肚中却埋下了祸因。代嫁入宫,没想到那男子竟当朝皇帝。经历沉浮,逃出皇宫。几年后,苦寻烟刹的皇上再遇她时,失忆的烟刹却携着龙凤宝宝走向他……
  • 一寸河山一寸血3

    一寸河山一寸血3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3册,主要讲述了1937年到1938年,抗日战争防御阶段的历史。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绮户朱阁

    绮户朱阁

    候门似海,平静的表面下,波诡云谲端木芬一介寒门孤女,投亲而来她左右周旋,谨小慎微,只想换得数年安稳然而形势逼人,她终深陷侯门无可奈何,她只能用自己的聪慧,为自己也为身边的人在重重院墙里谋一世岁月静好
  • 习惯正能量

    习惯正能量

    国外研究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其中,习惯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好的习惯是种正能量,也是能量的储蓄。培养好习惯,就是在为自己的未来贮存正能量。
  • 天临霸世

    天临霸世

    校园迷云、宗教乱世、昊天等人异能觉醒、挽回正义。传说中的能力再现、昊天为父母报仇挑战宗教势力、正义的瞬时空能力、黑暗的逆时空能力、出现巅峰对决
  • 总裁的调皮老婆

    总裁的调皮老婆

    她逛着街,突然被一个帅得不是人来的男人拉上了一部红色的法拉利里,那男人还开得想飞机那么快,吓得她眼泪也甩了出来。而他却什么反应也没有,她不停得在车上发疯似的鬼叫,使劲吃奶的力量来打隔壁那个绑着黑面的男人。“靠,你的。”她用普通话蹦出了一句粗话,得到了意外的收获。“你再说一句,我就这样甩了你出去。”古碉翔用手指了指窗外。”先生,你捉我干嘛。“欧阳茨狠狠得盯着他。”你欠我的,茨茨。“古碉翔抑压着心中那股爱意,为防止吓坏他身边的小女人”WHAT.,我什么时候欠你东西呀。我从来都未见过你。“欧阳茨将眼睛睁得大大。他狠当时会什么会让她自己一个人外出,让她从此消失。他像发疯似的找她,却得不到一点关于她的消息。他不会再让她逃出自己的身边的,永远本小女第一次写小说,有什么意见多多说
  • 白纸门

    白纸门

    关仁山以冷峻客观的笔触描写现实生活 ,努力关注当下生活,大胆直面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表现出一种直 面现实的现实主义精神与勇气。,这是河北文坛的“三驾马车”之一关仁山长篇巨著,是作者又一部以 雪莲湾为背景长篇典范作品。作品围绕有上百年剪纸传统的麦氏家族和远 近闻名的造船世家黄氏家族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作品的写作真实入微地 反映农村生活,以文学作品记录农民的生存状态和命运起伏,并能引发人 们对当代农民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 邪王后妃:美人夜倾城

    邪王后妃:美人夜倾城

    本以为任务失败之后将心脏托与妹妹,自己便可以毫无牵挂的离开。却不想老天让她命不该绝,给了她一个全新的身份初次醒来便被冷水巴掌迎接,来不及探究更多便被灌上M药送到了王爷的床。再回首已经成了帝王后宫的金丝雀。那一抹温柔的眸子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灵魂。撼动她心的人为何在温存之后将她送入他人怀抱。不解不解,她只想寻求一个答案,却触及许多许多的意外。海盗半路劫,入得烟花地,高歌一曲魅君主。四国争霸与她何干,阴谋诡计同她无关。她不过是一抹走失的孤魂野鬼,错上了倾城美人的身。她不是他的剑,却屡屡为他斩破阴谋诡计。她不是他的盾,却为他一而再再而三的退敌。夜倾城,夜倾城。一夜倾城。究竟倾的何人之城,她想的不过是倾得一人之心。是情?是爱?是阴谋诡计,还是爱到情深难自持?问君何为妾之意,不妄红尘君子笑。美人倾城又倾国,红颜一破为谁歌。◆◇◆◇◆◇◆◇◆◇◆◇◆◇◆◇◆◇◆◇◆【腹黑+鬼畜+宫斗+阴谋+搞笑+虐心+虐身】◆◇◆◇◆◇◆◇◆◇◆◇◆◇◆◇◆◇◆◇◆推荐某北新书《爹地请你温柔一点》:◆◇◆◇◆◇◆◇◆◇◆◇◆◇◆◇◆◇◆◇◆友情推荐::《剑杀》——笑看花:《百变闺秀》——伊人伊梦:《帝凰》——天下归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