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500000017

第17章 老庄之辨

关于庄子其人其书,问题不像老子和《老子》书那样扑朔迷离,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庄子十分简略,只是讲:“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关于他的身世还在最后提到:“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战国之世,漆器工艺发达,我们在战国时代墓葬之中发掘出的漆器,至今色泽灿然历两千余年而未朽烂,而“蒙漆园吏”一职,只是管理漆园或兼管漆器制作的微末小吏,也许庄子一生最大的职务即此而已。

“蒙”指何地,争论直至今日而无定论,由于出生地有所争议,故有以为庄子是战国时宋人,又有谓其楚人,甚至说是齐人、鲁人的,今从宋人之说。亦有以庄子《寓言》中所出现的帝王年代来校订司马迁之《史记》者,殊不知寓言本托无考之说以寓深旨,并不能为史家提供年鉴。亦有以《寓言》指证于史实,以史实纠正《寓言》者,这都和《庄子》之旨相悖,颇有迂阔之学究气。今对庄子之生卒亦只能约略定为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之间,与孟子几乎是同时。

《史记》中对庄子的性格作如是讲:“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意思是他驰骋纵横其辞章(离词),对儒、墨两家痛加攻击,当世的博学鸿儒谁也不能幸免,然而他汪洋恣肆,思如涌泉,意如飘风,不为文不足自快,当政的人,不会器重于他。接着司马迁讲了一则故事,因为史记不仅是一部了不起的“通古今之变,成千家之言”的史书,它还是一部瑰丽雄浑的文学巨著,所以他不排除口头文学的渗入。《史记》这样写道:“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这段记载不一定是真实的。在《庄子·列御寇》中有这样两段类似的故事:“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太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又《庄子·秋水》中载云:“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两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已死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显然,西汉之世,庄子之书广为流传,而不同抄本,各擅其长,司马迁正是作了综合汇萃的工作而入《史记》。然而,这些故事作为反映庄子的性格则既生动而又准确。

及至魏晋之世,玄学大兴,注《庄子》者蜂起,据《晋书·郭象传》称,注《庄子》者多达数十家。《汉书·艺文志》称,《庄子》五十二篇,盖指汉时通行之古本,其中包含有并非《庄子》书之《庄子后解》及《庄子略要》等三篇附录,故古本《庄子》实际是四十九篇。这四十九篇中,有十分之三是“一曲之才,妄窜奇说”,略类《山海经》、占梦书,文词又浅鄙,大悖庄子之旨,宜为西晋郭象所痛删除之,世传之郭象注本三十三篇《庄子》,遂成定本,我们谈论庄子,主要依据此本。

《庄子》书中的《天下》篇,是一篇滔滔乎雄文,以极清醒而明辨的心智,论述春秋战国之世各学术流派的理论核心,以持平之见论其是非长短,具有十分精确而审慎的态度。而文章结构之优美清新、渊源脉络之条理分明,是《庄子》一书中的一篇提纲挈领的备要。显然,这篇文章不是庄子自著,而是出自庄子之徒中的高手,其中对庄子文风之评价近乎文论,十分精到。庄子之文以我之见,由于他才气纵横,汪洋恣肆,大有“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迷不知所向的气势,而其嘻笑怒骂,随兴之所至,古往今来之号称圣哲者,皆在他股掌之上。因之,读庄子之文,有其至难之处:他那种寓庄于谐的妙文,竟或使你如坠雾中,飘忽无常,妄知所遭,那是一座不可言说的迷宫。而味庄子之文,又有其至乐之境:它的任性挥洒,竟如欣赏大泼墨的文人画,水晕墨章,妙趣横生,它以自身的迷人魅力,震慑你的灵魂,使你于赞叹之余,无形之中,入庄子博大哲理的彀中。这是一种迷茫中的清醒,醉意中的陶熔,或者说是一种美的征服,就宛若我们看一座美奂的雕刻、一个丽质的美人,饮一杯山涧的清泉、盛宴的琼浆,久久不能忘怀那沁人心脾的精神上的享受。他欣赏老子之说,并且“闻其风而悦之”,但他绝非老子之徒。因为老子的博大,庄子有之;老子之精深,庄子忘之。庄子之玄妙,老子有之;庄子之谐谑,老子阙如。庄子他自信才华之横溢,不欲为古哲作过分的译,甚至他内心最深处对老子严肃的思辨,有所存疑,避而不谈。如宇宙本体的形成,老子有一套推演的逻辑,而庄子则大而化之,对那既然是莫测的宇宙,庄子在跨腾风云之际长怀永慕,在他那宏达超旷的胸襟中,发出浩然长歌般的赞叹,他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庄子·齐物论》)。他不愿陷入那永无休止的争辩之中,宇宙“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庄子·齐物论》)。宇宙有它的开始,那开始之前是什么?还有开始的开始,那这之前呢?还有那更早的开始。宇宙开始有了有,也有了无,那这之前呢?有未曾开始的有和无,这之前还有更早的“没有开始的没有开始”的有和无,这是一个无可穷极的一路推论下去的话题。如果如此清醒地去穷追深诘,那你还是站在宇宙之外,你太企图清晰,就近乎糊涂,而且是一种人间的小糊涂。只有庄子做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时候,那就难得糊涂了,那就到达了一个博大的混沌之境,最大的糊涂也就成了最大的清醒,大糊涂接近大慧智,接近宇宙本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庄子托一个无名字的人之口说他正愿与“造物者”做一个伴侣,骑着那浩莽渺冥天宇中的神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庄子·应帝王》)。那是绝对清静寂寥的、无始无终、无所依侍的地方(《庄子·在宥》:“处乎无响,行乎无方”)。就像太阳之运行,没有它的开始。而那儿的一切是无所区别的,“大同而无己”的,你会忘记了自己的存在。那儿最大的是“秋毫之末”,最小的是泰山;最长寿的是短命的殇子,而最短命的则是长寿的彭祖。因为当你还是有具体的形质的人时,只有用具体的数量来计算事物。而在那无区别的境界,不存在那可以用语言来言说的表象,也不存在可以心悟的实质,那一切人世衡量的标准还有什么意义?连你自己的存在都已忘记,那还有什么精推细算的比较?宇宙是无形的,当你和宇宙融而为一的时候,你的形骸又何在?“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庄子·秋水》)。无形的事物,不可以数量计,而无限大的事物,也非数字可以穷极。古人以“粗”字说明皮毛外相,以“精”字说明内在本质,在那鸿蒙的“无何有之乡”,“可以言论者”的“粗”和“可以致意者”的“精”,都没有存在的意义,无形的事物和无穷的宇宙是“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庄子·秋水》)的。

不仅事物没有表象与本质的区别,事物也没有是与非的区别,“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出于是,是亦因彼”、“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庄子·齐物论》)。世上的一切大小、美丑、生死、是非、爱憎、忧喜都是相对而同一的,是同一而无差异的。那一件事物出于这一件事物,同样这一件事物出于那一件事物,刚生就是刚死,刚死就是刚生;认可它就是不认可它,不认可它就是认可它;对的缘于错,错的缘于对;这事物就是那事物,那事物就是这事物。从此方面观看,是一种是非,从彼方面看,又是一种是非,也就是说,是非是人为的而非宇宙的本然,是非的产生是由于人背离了浑一的宇宙,自己作为主体而产生的判断,自己倘作为审美主体,也就有了审美的对象的美和丑。前面提到“彼此”,庄子进一步陈明“彼此”的根本不存在,所以他说:“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庄子·齐物论》)。难道有“彼此”吗?难道没有“彼此”吗?“彼此”是没有对立的啊,这才是大道的机枢,而这大道的机枢,宛若是圆体而中空的,你伫立于正中,便可以体悟周转贯通的大道。在圆环之正中,看四周是没有任何区别和是非之辨的,这是庄子在解释他的宇宙观时所发明的词—“道枢”。有了“道枢”,你就可以如郭象《庄子注》所云:“无是无非,故能应夫是非;是非无穷,故应亦无穷。”

同类推荐
  •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我们当然知道,宗教就是信神。然后你也许要问:“不教哲学家既然研究宗教,那他们可不可以告诉我,究竟有没有神?究竟什么是神?如果没有神,信宗教的人去信一个没有的东西,不是太傻了吗?听说牛顿和爱因斯坦还有别的一些大科学家也信神,他们怎么会那样傻呢?”对于你来说,追问这些问题可能只是出于好奇,但是这些真的是一些很重要的宗教哲学命题呢,而且历史上那些拥有聪明大脑的哲学家们曾经绞尽脑汁想要回答你呢,看看他们是怎么回答的吧!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 老子大智慧

    老子大智慧

    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本文从做人准则、处世准则、做事之道、修身养性四个方面对老子处世之道 进行了较为透辟的分析,以古今中外一些经典事例为背景,采用了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叙述。
  • 趁父母还健在

    趁父母还健在

    2006年一次社会大调查,题目是“老年父母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10000对老年夫妇。在“老年父母最希望儿女为自己做的事情”一栏中,98%的老人都选择了“抽时间多陪陪父母”这一选项,而选择“给父母大量的生活和消费费用”的仅占不到1%。在“最希望过的日子”一栏中,竟有87%的老人选择了“和儿女一起吃团圆饭”这一选项,而选择“外出旅游”的不到10%。理由是跟儿女在一起时心情最愉快。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妈咪,你要爱爹地!

    妈咪,你要爱爹地!

    与慕少言离婚的第三十六天,许若妍很郁闷的被医生告知——她有宝宝了。仰头呈四十五度凝望天空,无语凝噎。她千方百计与他离婚,结束这段利益联姻,唯独漏算了这个意外宝宝的到来。******商场霸主,百花丛中的翩翩公子慕少言终于栽在一名充满神秘气息的女人裙下。为了她,不惜砸下百万名车豪宅,只为博得美人一笑。甚至不顾家人劝阻,一意孤横与家中未曾谋面的妻子离婚,只为与佳人双宿双飞。无奈阴沟里翻船,眨眼间百万名车豪宅已易主,美人芳踪无影。*****五岁大的两个宝宝睁着无辜的大眼,无视于眼前男人寒霜似的脸庞,朝着另一个气质高贵的美男欢呼,“爸爸!”慕少言瞪着两个豆丁大的小家伙,那张可爱无比的小脸完全是自己的缩小版,再瞧瞧那美男身边站着浅笑吟吟的女人。不禁恨恨的磨牙,很好!当年不但把他耍得团团转后跑了,还是带球跑了。再次相见,许若妍挽着好友的哥哥,笑眯眯地开口,“前夫,你好!”瞬间,某男表情千变万化。
  • 田园风华

    田园风华

    不要在内容简介中泄露你的QQ,以免被他人冒用她是中医世家的传人,却叛逆的想做厨师,谁知梦想即将实现的时候诡异穿越。来到陌生的世界,却又一个单身女子成了有夫有子的神秘少妇。冲着懂事儿子的温情关心,江晓菀决定从此替宁儿照顾这个漂亮的儿子。遇见你何其有幸,当第一眼见到那个成为她丈夫的人的时候,她明白了什么叫做见君倾城,世无其二。
  • 薄情总裁失忆妻

    薄情总裁失忆妻

    “刚才,你跟他做了什么?”将甄慧贤逼到无人的角落,他支着墙壁,一手捏着她光洁的下颌,令她直视着她。甄慧贤摇头,却看到他那双邪魅的眼眸越发的犀利。“我要一个诚实的妻子。”冷酷无温的话语再次响起,字字铿锵有力,几乎是从齿间挤出。同时,捏着她的手也越发的用力。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山河美人图

    山河美人图

    请大家支持疯子的新书:邪御九天,在书城搜书名即可观看
  • 看不懂报表,就当不好经理

    看不懂报表,就当不好经理

    业务越发展,报表越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业务活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越来越复杂。这对企业的掌舵人—经理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客观形势要求经理们从纷繁芜杂的众多信息中准确把握住嘴游泳、最关键的信息,而报表就是现在企业管理信息的集成。所以聪明的经理人一定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他们都会在报表这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终端用足功夫。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冬病夏治与调养

    冬病夏治与调养

    所谓冬病夏治,是对一些冬季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进行适当的调治和补养,以预防或减少发作,乃至根治的特殊疗法。该法属自然疗法范畴,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天人合一”的中医理论。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一样,生于春天,盛于夏天,收于秋天,藏于冬天。如果人体阳气不足,在寒冷的日子里就容易受到风寒袭击,导致一些慢性病症频繁发作或加重,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寒冷还可以引起血管收缩,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所以冬季也是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风湿性关节疾病的高发季节。夏季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